第一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审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背景链接】
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国务院机构改革实施,分批取消和下放了416项行政审批事项,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推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抓手。——李克强
办个事、创个业要盖几十个公章。这既影响了效率,也容易有腐败或者叫寻租行为,损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须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入手来转变政府职能。
——李克强
要严格落实任务和责任,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要把职能转变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长效机制。改革要公开透明,把取消、下放和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李克强
依法及时公开项目核准和行政审批信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打破分割、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各地要注重运用市场的办法,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消化过剩产能,防止盲目建设,使转变政府职能和转变发展方式同步推进。
——李克强
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改革基本取向是让市场发力,激活社会创造力,政府尽应尽责任,让人民受惠。
——李克强
[行政审批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
通过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可以厘清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同时,可以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廉洁、法治、责任和服务型政府,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和开放型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大力度减少行政审批,是行政管理改革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当然也是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发展壮大的基础。政府把一些事放出去了,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才能把这些事接过来;政府在微观领域退出来了,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才能进得去;也只有如此,政府的职能才有转变的可能,而基层技术层面的行政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才有更大的空间。
[行政体制改革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改革的方向来看,就是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干预领域和范围,政府通过放松规制向市场和社会让渡空间,形成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公权与私权之间边界清晰合理、分工合作有度的社会关系新格局,从而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让政府真正回归到承担责任、提供服务的权利本位。当然,改革不仅要取消和下放权力,还要创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该管的事。放和管两者齐头并进。从而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从改革的路径来看,做到政企、政事分开。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的行政审批,要予以取消;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对于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做到审批程序严密、审批程序减少、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审批责任追究制得到严格执行。
从改革的效率维度上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公众参与。将行政审批项目公之于众,避免公权力自说自话,从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吸纳足够的智慧,帮助管理者作出合乎公共利益增进的政策选择。
从改革的纵深维度上看,必须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规范政府执行程序,加强政府行政监督,突出政府行政服务。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立、调整,必须在法治框架之内进行,在注重实体正义的同时,重视程序正义,保障“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文章示例】
[标题示例]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重在简政放权 2.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重新定位政府职能 [开头示例]
1.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行政机关作风背后其实是权力分配和改革的大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把权力和市场的关系理清,让政府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回归到服务者的角色。由市场自行管理,更有利于政府集中更多的精力来搞好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根本点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让政府回归其本位。同时,让政府的一切行政行为都要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3.行政审批是现代国家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的一种重要事前控制手段,也是行政权力运行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则是政府行政方式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而进行的一场变革。时至今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非但不能止步,而且其必要性更为显著,紧迫性日益增强,这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民心所盼。
[结尾示例]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场深层次的观念和体制变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也是刺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僵局的利刃。这样一把改革的利刃面向的是政府权力,总理说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其实就是政府需要有“革自己的命”的决心、智慧和勇气。
【文章范文】
行政审批“公民可自决”须以看得见的方式落地
说到行政审批,公众都不会陌生。一个人一生都在与各种名目的行政审批打着交道:出生、办户口,上学要办证,工作、调动、经商要办证,死亡还要办证„„因此,在不少人眼里,行政审批几近成为政府管理的代名词。
事实上,行政审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政府通过对经济、社会事务的审批和监控,可以统筹、配置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恶性竞争和质量危害,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行政审批的范围过宽、项目过多,其引发的严重弊端又会远远超过其所带来的好处,比如,可能导致行政机构膨胀、增大行政成本,可能会成为特殊利益集团的工具,从而束缚公民和企业的自由和企业家精神,影响技术和商业的创新,导致经济、社会活力不足。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涉及两个核心的层面,一是如何科学地调整、取消已经不合理、不合时宜的行政审批项目,如何对确实暴露出严重问题的领域科学地增设新的行政审批项目;二是如何保证依然有效的行政审批行为公开、公平、公正。法治社会,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也必须走法治化改革的道路,在注重实体法调整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程序法的完善,以保证“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我国要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方面可借鉴国外的经验,在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立、调整和取消的问题上,其实体法的路径主要是在对已有项目复查和清理的基础上,颁布新的法律,对内容和标准进行调整和放松;程序法的路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政府必须经过“风险分析程序”作出正式的“规制影响分析”;二是要经过民意机关的表决通过。
另一方面,在行政审批行为公开、公平、公正的问题上,主要是通过三项制度来保证,一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避免暗箱操作,推行阳光行政;二是听证制度,给予申请人或与该许可有利害关系人参与和发表意见的机会,促使行政决定能充分考虑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相关因素;三是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必须将事实上和法律上的理由对相对人说明。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国务院已经作出原则规定的同时,当下最紧急的任务就是如何将原则具体化、可操作化,真正解决谁说了算的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国外的先进经验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真正做到无论是行政审批项目的设立、调整和取消,还是行政审批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都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都要经得起民意的检验,经得起公众的监督。
伏尔泰说过,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甩掉铺天盖地的行政许可审批权,恰如磕去了鞋里的沙子,以“小政府”精干之躯轻松上路。
中公点拨*
考生在写作时可考虑从单一角度进行切入,与双主题文章及多主题文章不同的是,单主题文章考生更便于把握和发挥。以一条主线针对行政审批的了解,行政审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解决的对策,也可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联系起来进行升华。
考生在组织文章内容时可以充实以数字、人名、国名、古今中外经验做法,做到事实与观点结合、论据切实、内容充实,就能用很快的速度,写出这篇文章。
考生在写作时可考虑从单一角度进行切入,与双主题文章及多主题文章不同的是,单主题文章考生更便于把握和发挥。以一条主线针对行政审批的了解,行政审批目前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解决的对策,也可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我国政府的职能转变联系起来进行升华。
考生在组织文章内容时可以充实以数字、人名、国名、古今中外经验做法,做到事实与观点结合、论据切实、内容充实,就能用很快的速度,写出这篇文章。
河北站http://hb.offcn.com/?wt.mc_id=bk10887 保定站 http://baoding.offcn.com/?wt.mc_id=bk10887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第二篇:9转变政府职能 放权行政审批
转变政府职能 放权行政审批
日前,国务院决定取消、调整314项行政审批项目。涉及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对转型或反弹中的中国宏观经济而言,不啻于一场“及时雨”。(中国网络电视台)
行政审批是政府对经济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干预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它有利于国家充分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对经济社会和其他事务进行宏观管理;另一方面,它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遏制自由竞争、扰乱市场秩序、滋生腐败堕落等消极影响。政府参与的行政审批种类过多、数量过大,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市场秩序乱,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给行政审批“做减法”,减轻政府负担。温家宝强调,“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政府就不要设定行政审批”,这样一来把那些政府不该管的、管不好的、可管可不管的事转移出去,便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避免政府“费力不讨好”。
简化审批流程,明确审批权限,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严格依法设定审批程序、实施审批事项,将审批任务细分至明确的政府部门,按规章办事,各司其职,既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又避免了因“公章旅行”而饱受公民诟病。
政府行政审批能简则简、能放则放,才能提升职能,为群众谋福祉。
第三篇:减少行政审批与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行政审批与转变政府职能
作者:张霁星时间:2012-04-03浏览次数:352 次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改革问题提出“五个理顺”,其中之一就包括“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在3月20日闭会的全国民政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又进一步强调说,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政府工作报告》和温总理的讲话,为未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改革,尤其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进行了6次大的行政管理改革,分别是1982、1988、1993、1998、2003和2008年。尤其是2008年开始的“大部制”改革,应当意味着围绕机构、人员的改革将进入到一个相对稳定阶段。下一步的改革,中、上层将着眼于结构、职能的科学调整和制度安排;基层的改革,还会从技术角度进行深度创新。那么,审批制度,也即行政许可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无疑是下一步基层政府改革的着力点。因为大力减少行政审批与转变政府职能、与“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政府要“瘦身”,撤并机构、精简人员当然是必要的,但只有真减事,才能真减人。怎样才能做到减事,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大力减少行政审批,把政府不必管、管不好、管不了、可管可不管的事情转移出去,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政府专注精力去管那些必须管的事情,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做“引导者”与“裁判者”。如此,才能逐步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也即,用“转移”促“转变”。
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践探索
从《行政许可法》颁布至今,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是全国建立最早、环境最好、功能最完善,一直保证正常运行的省(市)级中心之一。而我市基本普遍建立的各区县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大多数都运行良好,并且取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
南开区在全国首创“超时默许”新机制,2006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原塘沽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国家公务员局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河西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率先进行“ISO2000”认证;静海县“整合审批权”集中进入行政许可中心,力度之大,成为全国同级中心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和平区引入中介机构参与行政审批服务,在转变政府职能、培育中介组织方面意义重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做了重点宣传。
三年来,天津市市级审批事项由1033项减少到495项,减少了52.1%;申请材料总量由8325件减少到3945件。市级行政审批事项3年减少五成以上。区县级审批事项平均由344项减至236项。为加快转变政府职能,2月20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凡是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行业组织能够自律管理的,不再设置行政审批或利用“红头文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提出限制性规定。对现行的上述行政审批和限制性规定要研究退出的办法,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再进行一次深入清理,逐一审查评议,提出取消或调整建议,按程序报批;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从事某种活动必须办理的管理手续,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按照国家规定,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按法定程序设定的登记、备案、年检、监制、认定、审定以及准销证、准运证等管理措施,一律取消。同时继续扩大滨海新区行政审批权限下放的事项,试点后逐步推开。
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的理论探讨
暨2002年6月6日“中国加入WTO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以后,2004年5月26日,“全国迎接行政许可法实施与转变政府职能研讨会”在天津召开;2007年10月11日,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在天津举行;2010年7月22日,以“多元参与、全程代办、阳光政府、公共服务”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行政服务创新论坛”在天津开幕。这些重要研讨会议的召开,在全国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对展示我市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培育中介组织参与承担公共事务,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当然,撤并机构和减人是很难的,因为他直接涉及部分人的切身利益。但减事更难,因为把一些公共事物交给社会,取消一些审批项目,意味着政府或部门失去了部分利益,因此社会改革必须辅之以政府改革,将不合理的、不必要的利益坚决剥离出去,把这部分空间让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这对于激发社会活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大力度减少行政审批,是行政管理改革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当然也是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发展壮大的基础。政府把一些事放出去了,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才能把这些事接过来;政府在微观领域退出来了,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才能进得去;也只有如此,政府的职能才有转变的可能,而基层技术层面的行政创新和社会管理创新才有更大的空间。
《政府工作报告》和温总理最近的讲话,给减少行政审批,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了方向,同时,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天津在此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行政管理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相信,天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的力度会越来越大,政府职能转变的程度会越来越深,各类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发展壮
大空间会越来越宽阔,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会更加和谐,天津的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会更加科学、平稳、健康。
第四篇:2014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政府职能转变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热点回顾】
1、2012 年10 月,坪山新区被确定为深圳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区,新区以此为契机,对现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整合,加快健体瘦身,大力压减调整行政审批事项。经过清理后,合并、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共55 项,仅保留8 项主要涉及土地使用、人身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审批项目。经过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有效清理和优化提速,列入第一批改革的新区直属部门共235项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取消8 项,下放4 项,合并减少43 项,转为行政服务事项172 项,仅保留8 项。由行政审批事项转成的172 项行政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了窗口即来即办,即办件比改革前增加了132%,行政效率明显提高。
2.“都要我们自己跑?有些部门的门都找不到。”谈起“跑审批”,上海鹰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英杰曾一度“望而生畏”。以往,一些产业项目落地一拖再拖,其中有政府行政审批环节过多、告知不清等原因,也有企业不熟悉相关流程、自身条件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在推进行政审批改革中,政府用实际行动打消企业顾虑。鹰峰电子所在的松江工业园区石湖荡分区成立了服务企业的石湖荡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由专门工作人员为企业跑腿办事。经过梳理和精简,松江把
所有的产业项目审批环节归并为土地取得、设计方案、设计文件和竣工备案等几个环节。石湖荡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臣慧说:“在土地、工程等部门,我们都有专人负责,帮企业办好土地权属手续后,就移交到另外一个人办理规划工程手续。对设计方案,我们也事先进行初审、把关,避免企业后期‘返工’。”鹰峰电子去年3 月拿到土地指标,随后办理土地招拍挂、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规划完善等手续,去年12 月7 日拿到施工许可,整个审批手续仅用152 天。这期间,都有政府部门派人提供全程服务。预计新项目今年12 月投产。“我们把为企业跑审批当成为自己家里办事!”松江新城生态商务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陈伟国说。记者手上拿到一张项目推进表格,上面一一列明了松江今年拟开工工业项目、每个项目实施进度、每个环节负责落实部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区县层面共建有20 个集中办理各类行政事项的一门式服务机构,每个机构平均有20 个部门入驻,有的机构还纳入了社会事业类部门和中介服务机构。乡镇、园区的“服务员”和区县层面的服务大厅,为企业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结起了一张“服务网”。
一、政策分析角度
2014年3月5日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推
进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今年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OO项以上。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简化前置性审批,充分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推进投资创业便利化。确需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要建立权力清单制度,一律向社会公开。清单之外的,一律不得实施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将加大对于行政审批的改革力度,真正实现为民办好事、办实事。
二、影响分析角度
首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还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政府还在管着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这些问题导致政府行政管理和社会资源配置的低效,限制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充满活力、富有效率、健康运行。
其次,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约束和规范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规范审批权和审批行为,有助于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第三,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助于促使各级政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正确政绩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有助于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合理划分经济社会事务管理的权限和职责,在维护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第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是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
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有力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增强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为;有力促进了政府管理创新,从而实现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从而更好地释放市场活力。
第五篇: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行政审批与作风建设
增城中公教育
【背景链接】
2014年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中指出,作风建设是永恒课题,要标本兼治,经常抓、见常态,深入抓、见实效,持久抓、见长效,通过立破并举、扶正祛邪,不断巩固和扩大已经取得的成果,努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辽宁省锦州市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是省级养老示范工程,也是市政府确定的2014年重点民生工程,原计划今年5月1日动工。可从2013年10月开始,尽管领导高度重视,并且由民政局一名副局长重点协调各种审批,历时8个月,经过39个单位,加盖了133个公章,仍然没有完成审批工作;下一步审批还要涉及7个单位,办理12大项审批手续。
面对这种情况,正在开展全市机关作风百日整治的锦州市纪委监察局领导“怒了”,在2014年6月17日向全市通报了这起典型案例。
【标准表述】
[权威论述]
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
——习近平
[事件透析及表现]
“蜗牛审批”背后折射的,一方面是行政审批顶层设计存在缺陷;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个别行政机关存在着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如有关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衙门作风”,办事作风拖沓,办事效率低下,责任意识缺乏,服务意识不强。因为其偏离正常的状态,低于应有的标准和要求,呈现出一种为群众所不满的病态,其表现有三个字可以概括中.公教育版权:
一是懒。不作为,怠于履责,推诿扯皮,一拖再拖,精神状态涣散,心思精力未全然放在岗位职责上,浑浑噩噩混日子,懒懒散散干工作,在其位不谋其政。
二是畏。该承担的责任不愿承担,该行使的权力不敢行使,踢皮球现象存在,缺乏主动担当精神,平添办事对象的麻烦,额外增加群众办事的成本。
三是冷。有的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痼疾不改,有的虽然已冷脸换笑颜,冷言变热语,但是骨子里对群众利益与甘苦冷暖的漠视却并未改变,一次性告知落实不好,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让办事者多次往返,缺乏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的真情实感。
[作风建设重要性]
增城中公教育
增城中公教育
加强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把作风建设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生共死、同甘共苦,以延安作风打败了蒋介石的西安作风。长期执政之后,脱离群众的危险时刻考验着我们,对作风滑坡的警惕,一刻也不能放松。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共产党的领导够不够格,取决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过硬的作风过去是、今天是、将来仍将是我们党凝聚人心、汇集力量的关键所在,是社会主义中国长治久安、繁荣兴旺的坚实根基。
[措施]
一是需持续改进各相关单位的作风,进一步牢树宗旨意识。对个别行政机关存在着拥权自重、推诿扯皮、办事拖拉、衙门作风等作风问题要严肃处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公教育版权。
二是要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规范需要审批的事项,减少过多的环节和繁琐的手续,明确告知相关人员审批存在的问题,以避免重复审批和办事者多次往返,以此提高审批的效率。
三是要加强监督。将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彻底根除这种工作纪律不强,“慵懒散”等不正之风。
增城中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