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上海申论(B卷)真题及参考答案(推荐)
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考生须知】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
2.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为47%,预计到2020年将达55%。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的城镇化有力地吸引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城镇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人地紧张的突出矛盾;人口的集聚也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地拉近了,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3.城镇化意味着城镇向周边扩张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也势必引发农村经济社会的变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日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使用如此诗意的行文,成为一个亮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引发了媒体与网友的热议和关注。“乡愁是沿着泥瓦飘散的炊烟,是十八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总不结果的龙眼树„„工业化勿忘美丽中国,城镇化勿割断乡愁。要高楼大厦更要青山绿水,看得见过去才得摸得着未来,乡愁是真正营养”。希望在城镇化的同时呵护记忆:
“离别故乡、落脚城市,是时代变迁中的个体记忆,也见证发展的日新月异。但千篇一律的建筑、钢筋水泥的丛林,注定只是缺乏传统延续的街区。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见山望水,才能用美丽使乡愁有所凭依”。
4.2013年8月30日,李克强总理邀请两院院士和有关专家到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与大家座谈。座谈中,李克强总理强调,“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使城镇真正成为人们的安居之处、乐业之地”。事实上,突出统筹城乡,保护农民利益,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背离了城镇化的本意。
5.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某课题组首次利用高分遥感影像,完成对山东等地4.6万宗宅基地、6500余农户的调查。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约2.48亿亩,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户均近1亩,人均220多平方米。废弃、闲置,低效利用的宅基地、街巷用地、空闲地等有巨大的整治潜力。测算表明,像山东禹城市村庄土地整治潜力在46%~54%,可净增耕地率13%~15%。农村人走地不动、建新不折旧、不占白不占等情况,导致空心村问题突出。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针下,亟须深化土地制度创新,探雪盘活存量之策。
6.农村留守老人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而产生的一批群体,这部分群体,因家中子女进入城镇经商、务工,晚年养老比较困难。《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年)》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已接近50%,2013年将突破1亿人。农村“空巢留守老人”规模庞大,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而这些老龄化的人口大多是以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份存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开始增多,他们当中许多人存在孤独、苦闷、抑郁甚至厌世等心理问题。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农村普遍保留着家庭养老的习谷,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中主要的养老形式。然而,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青年人离开父母进城务工,常年在外不能回家,对留守在家的老人的照料严重缺位。农村存在的“敬老院”和“五保户”的养老形式,由于财力的问题,所能容纳的养老人数有限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需要,留守老人对健康医疗的关注比其他方面更多一些。部分留守老人身体情况欠佳却不能及时就医,造成”小病拖、大病扛“的问题。
7.一项针对G市的农民工社会融入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1.6%的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有的甚至达到12小时以上;52.1%的农民工月收入在1300~2000元之间,只是达到或略高于G市最低工资水平,却远远低于G市平均月工资4101元;近90%的农民工居住在城中村的出租屋或者民工宿舍,基本上和市民隔离开来。近70%的受访者没有参加过任何城市管
理活动,包括政治选举;有63.5%没有机会参加职工大会对本单位的管理和发展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71.6%没有加入过工会、党团组织或其它组织。在受访的农民工中,有56.7%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46.3%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社会保险;在子女教育方面,农民工的孩子也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大多被公办学校设立的种种高门槛拒之门外,受访者中只有24.1%的孩子进入了G市的公办学校读书。83%的农民工认为自己的身份仍是农民而不是城里人,或者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处在城乡之间的“边缘人”。
8.2012年,Z市外来常住人口与占总人口的52.9%,城市二元结构特征明显。为了实现农民工市民化、促进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相互融合的目标,Z市作出了一些探索和努力。率先在全国实施流动人员积分管理制度,目前已有近3万名异地务工人员及其子女,通过积分转为城市户籍或入读公办中小学。建立户籍居民与异地务工人员平等共享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创业孵化、职业介绍、就业推荐等“一条龙”服务。先后有100多万人次参加了在岗和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健全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薪酬保障、欠薪追讨等机制,2010年至2012年共为异地务工人员追讨欠薪超过1800万元。
Z市引导外来人口积极参与“慈善万人行”、全民植树、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等活动,增进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支持外来人口文化活动,比如“三个乡镇工人业余艺术团”,成员都是镇内企业的异地务工人员,自2004年成立以来,开展免费演出超过400场,观看人数超过60万人次。从2011年9月起开展为期5年的全民修身养性行动,其中专门配套了新老Z市人融合行动,进一步破除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和心理隔阂。
9.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答题要求】
请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上。
一、根据“给定资料1~3”,说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10分)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结合给定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简要概括“城市病”和“乡村病”的主要特征。(15分)要求:表述准确到位,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2.结合给定资料,说说治理“城市病”的国外经验。(10分)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言语精练。字数不超过200字。
三、阅读给定资料,针对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境提出对策。(10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200字。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G市为例分析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基本现状,并概括Z市的为提升外来人口融合程度所采取的措施。(15分)
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流畅。字数不超过300字。
五、结合给定资料,围绕“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2014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B卷)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资料1~3”,说明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10分)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解题思路】
阅读题目,本题要求写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可见这是归纳概括主要内容题型。题干明确说明结合“给定资料1~3”,可见,答案要点存在于1~3则材料中;且要求语言精炼、层次要点清晰,所以,要将要点精要归纳,且分条、分层作答。
【参考答案】
一是强调人的城镇化。为解决城镇化过程中“三高”、“三低”现象,实现城乡协调、均
衡发展,避免“房地产化”和农民“被上楼”,须强调人的城镇化。
二是维护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城镇化的基础,重视“三农”发展;同时让城 市融入大自然,呵护记忆,使乡愁有所凭依。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中小城市、小城镇。城市建设应注重保持城市原貌、功能与生态;规 避盲目“扩城”和“改建”而造成“千城一面”现象。
二、结合给定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简要概括“城市病”和“乡村病”的主要特征。(15分)要求:表述准确到位,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解题思路】
首先,从大题干中要求结合给定材料回答问题,我们无法将答案具体定位于某个具体的材料里,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对整篇材料都有一个宏观的掌控。
其次,小题干中我们找到几个关键词:“概括”、“城市病”、“乡村病”、“主要特征”,我们能够迅速判断本题是一道归纳概括题,概括的对象就是“城市病”和“乡村病”的“主要特征”,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材料当中有关“城市病”和“乡村病”的所有内容都单独列出来,然后分别查找其对应的“主要特征”,然后进行加工整理。
最后,作答要求要在表述、语言和字数三个方面有所注意,尤其是要注意语言简明扼要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大段摘抄材料,要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压缩和提炼。同时,要注意字数不能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城市病”的主要特征有:一交通拥堵成常态。二水电、住宅均奇缺。三空气水源污染 5
重。四人口拥挤,看病贵。五上学、就业都很难。
“乡村病”的主要特征有:一是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二是农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三是农村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四是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
面对“城市病”和“乡村病”的主要问题,我们应统筹城乡发展,合理控制城镇化进程,努力将城市和农村建设得更美好。
2.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治理“城市病”的国外经验。(1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言语精炼。字数不超过200字。【解题思路】
本题的作答任务是“谈谈治理‘城市病’的国外经验”,资料范围在题干中没有具体给定。作答条件包括“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言语精炼”以及“字数不超过200字”。
我们更偏向于将此题归为启示型分析题,考查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需要我们通读所有材料,锁定描述国外为治理“城市病”而采取措施的段落,从中找出一条条具体的经验举措,然后进行加工、归类。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考生不仅应在作答中达到概括准确、全面等基本要求,还要“条理清晰”地作答,组织答案讲究条理性。建议采用“总领句+经验1(主旨句+展开说明)+经验2(主旨句+展开说明)+经验3(主旨句+展开说明)„„”的形式组织答案,主旨句能点明一类经验的核心观点,以符合“观点明确”的作答要求。同时,注意字数不超过200字,表述需简洁精炼。
三、阅读给定资料,针对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境提出对策。(10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200字。【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对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的困境提出对策。通过阅读题干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作答范围,本题并未限定具体的作答范围,故我们首先要对材料有整体的把握,了解留守老人面临的具体困境,并划定核心要点范围;二是作答要求,题目限定作答字数不超过200字,故要点罗列一定要条理清晰,对策要有可行性,能够让阅卷者能够快速定位得分点。
【参考答案】
针对留守老人面临的心理、经济和养老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就业,并设立老年人基金,对老年人给予扶持。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提升保障水平。三是兴办养老福利事业。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满足养老需求。
四是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组织留守老人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五是加强养老宣传教育。倡导对留守老人的关爱。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G市为例分析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基本现状,并概括Z市为提升外来人口融合程度所采取的措施。(15分)
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流畅。字数不超过300字。【解题思路】
仔细审题发现,本题题干要求“以G市为例分析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基本现状,并概括Z市委提升外来人口融合程度所采取的措施”,因此本题作答任务有两个,一个是“以G市为例分析当前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基本现状”,另一个是“概括Z市委提升外来人口融合程度所采取的措施”,考生需要结合给定资料依次作答。作答要求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流畅。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农民工社会融合包括社会经济融合,政治融合、社会权益融合以及心理融合。在社会经济方面,工作时间长,收入低,居住环境和市民隔离;在政治方面,鲜少参与企业和城市管理,未加入党团或其他社会组织;在社会权益方面,超过半数的农民工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不享受任何社会保险,其子女也不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权利和资源;在心理方面,认为自己不是城里人。
Z市委提升外来人口融合程度所采取的措施有:一是实施流动人员积分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平等共享的社会保险制度;三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四是健全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完善薪酬保障、欠薪追讨机制;五是增加其参与社会建设管理机会;六是增进其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五、结合给定资料,围绕“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写一篇文章。(40分)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例文】
“以人为本”促城镇化健康发展
进城务工就业难,留守老幼问题现。近年来,我国虽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但部分基层政府忽视“以人为本”的执政精神,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城镇化工作“带病推进”。这不但违背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初衷,更由此引发了部分村民对新型城镇化的质疑。
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为部分政府工作囫囵吞枣,盲目追求城镇化率所致。李克强总理对此明确提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就是要求
各级机关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要切实注入“以人为本”的执政精神,保证城镇建设质量齐升,实现人的城镇化。
实现人的城镇化,要开展技能培训。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极大地满足了各地经济发展的人力缺口。但就实际表现来看,务工人员满含希望,但知识技能缺乏,只能从事基础性工作。辛苦劳作仅得温饱的现实令他们丧失了工作的热情。其实,我国人口红利正在不断减少,转型升级已是必然方向。当前各大企业不断提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发展思路,正对技术生产人才思贤若渴。政府就业指导部门如果可以紧紧把握这一“东风”,以外来人口居住社区为单位,定期开班聘请企业生产能手和技校培训讲师传道授业,以此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能力,相信一定可以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力量。
实现人的城镇化,需建成新型社区。“创新服务是政府工作的灵魂,是完善社会管理的不竭动力。”城镇化日渐加深乡村“空心”难题。无人照顾的老人日渐衰弱,缺乏陪伴的儿童屡遭侵犯。我国城镇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支持,而我国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更在提醒我们需尽快解决空心村留守难题。基层乡镇身处一线,当地管理部门需将留守老幼帮扶列为工作重点。各地需积极学习城市养老社区的建设经验,创新运用数字化管理模式,将传统村镇留守人员的家庭信息准确登记,定期上门排忧解难。同时教育管理部门要倡导学校扩大管理范围,兼顾教育培养与人文关爱,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将“旧乡村”建成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总书记曾多次指出:推进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更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为保证这一工作的良好推进,我们唯有坚持“执政为民”的工作要求,凭借以人为本的执政精神,促使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齐升。
第二篇:201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2017年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
【给定资料】
1.沈阳市X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有全球最齐全的机器人种类。在X公司智能制造车间,一台台无人驾驶的移动机器人在地面上自由穿梭,自动避开障碍搬运物品。自从移动机器人系统在国内某汽车公司首次投入使用后,X公司强势切入这一领域,不断开发新产品,如今已占领国内市场九成以上份额。它们从沈阳出发,“昂首”走向全球。通用汽车将X公司移动机器人纳入全球采购平台,瑞典沃尔沃公司放弃机器人行业老大ABB,选择了X公司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
“2000年成立时X公司仅有40人。没有资金、没有厂房、没有社会资源。”该公司总裁介绍,“创新是主动选择,也是逼出来的。”从做课题做项目,到做实业做市场,X公司人当初也曾“拔剑四顾心茫然”。机器人产品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研发难度比其他行业更大。“研发必须走在市场前面。”智能移动机器人事业部王总监感受颇深。2010年X公司获愁国外出现了不用电池的移动机器人产品,就立刻投入研发。两年后,非接触供电机器人通过内部测试,随即得到广泛应用。除混合式充电技术外,X公司还研发出电磁导航、激光导航等多种导航方式,不仅实现了批量出品,还拿下95%的国内市场份额,首次在高端制造领域对进口品牌形成“挤出效应”。
2.“推动中国制造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15日,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的推动“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在全国质检系统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重要论述,热烈讨论“制造”与“创造”、“速度”与“质量”,“产品”与“品牌”这些熟悉而又令人兴奋的字眼,畅谈贯彻落实“三个转变”要求的深远意义。
2014年6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接见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指出:“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换档升级的中高速增长时期,要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就必须推动中国经济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升级。”
问题:
1、根据给定资料,分析X公司在机器人制造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2、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未来中国制造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3、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工匠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4、围绕“脚踏实地,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及解析】
1、根据给定资料,分析X公司在机器人制造业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答案要点】
X公司获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包含研发创新、智能制造和人才及投入几方面。
一是注重研发创新。积极主动地研发与创新,广泛运用。
二是标准化和智能化生产。品类多样,技术领先,推出数字化智能工厂。
三是保障人才和投入。打造科技创新体系,技术人员和研发投入在同类企业中遥遥领先。多方合作培养人才。
2、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未来中国制造应具备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阅读题目,本题要求谈谈中国制造应具备的特征。作答本题时,需要首先明确作答参考范围,同时,要求考生能够对资料的基本内容有足够的把握,对资料所反映的关于中国制造具备的特征能够高度概括,避免语言的繁琐和赘余。另外,要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精练,不超过300字。
“给定资料2”讲述了中国制造的“三个转变”和中国制造要靠人才支撑向优质制造升级。第三段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需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加快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增效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政策措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给定资料3—5”要点较明显,稍加概括即得出中国制造具备的其他主要特征。“给定资料6”中的6个自然段阐述了中国制造业需要有工匠精神作为坚固的基础。
在将所有要点提炼出来后,考生要对其进行合并、加工,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以体现作答的条理性。
3、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工匠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本题要求分析“工匠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的关系,属于关系型综合分析题,我们首先需要确定关于“工匠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材料是哪几则,然后精读相关材料,从中总结二者关系。作答此类题型,一般按照“简要阐述关系—拆解关系,分别详解阐述—论述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的思路组织答案。值得注意的是,本题的作答要求中提到“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题很少有此项要求,考生要加强重视,答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展开。
阅读材料可知,“工匠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之间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我们在作答时,应首先点明这一点,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材料7~10重点介绍了“工匠精神”与民族复兴的关系,围绕这一方面,材料7~9分别从“中华民族辉煌历史”“强国战略”“国民新素质”三个角度论述工匠精神对其的影响,这是我们作答本题的要点来源。根据这三则材料我们可以得知:无论工匠精神所制造的产品,还是它所体现的职业道德,乃至背后人的素质,都与一个民族的尊严、生存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工匠精神所体现的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体现的工匠们的敬业精神,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工匠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由于当前工匠精神的缺乏,导致我国一系列的产品问题和社会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必须弘扬工匠精神。
我们根据相关材料提炼出来关键信息后,按照关系型分析题的作答思路,联系实际组织答案即可。
4、围绕“脚踏实地,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
【参考例文】
弘扬工匠精神 走制造强国之路
从德国的工业4.0到美国的制造业回归,一股强劲的制造业复兴浪潮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中国制造2025计划,则明确显示了中国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的信心和决心。而提振制造业最核心要素的不再是投资和产量,而是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是历久常新的工匠精神,它维护的中国制造的品质尊严,打开的是一条制造强国之路。
工匠精神是先进制造的软环境。工匠精神是一种对品质高度负责的精神,在讲求发展速度量化指标的追逐中,品质追求被遗忘,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消费者的不信任,不仅在海外卖不上高价,更在国内遭遇冷落。为了获取追求卓越的软环境,打上美国制造的标签,中国厂商纷纷投资美国建厂。其实,在中国民间并不缺乏这种卓越的品质追求,所缺的,是对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环境。走制造强国之路,必须构建适应先进制造的软环境,呼唤曾经久违的工匠精神,培育国内精益求精的文化,这是中国制造实现凤凰涅槃的关键之举。
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实现转型的关键。俗话说,慢工出细活,一个浮躁的社会环境不可能孕育出追求卓越品质的文化。追求卓越品质精神的缺乏导致中国产品长期处于国际产业分工的下游,一方面消耗了巨量的资源和劳动力,另一方面却利润微薄,中国制造信誉被严重败坏。中国的国内资源环境已经不允许这种粗放式的发展继续进行,要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就必须提倡追去品质卓越的工匠精神,从华为到小米,追求卓越的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舞台频频亮相,这是工匠精神的复兴,也是中国有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工匠精神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理性之路。一个连合格奶粉都不能生产的国家,无论从发展数字上多么辉煌,也难以成为真正的大国。产品制造和民生紧密相连,制造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社会民生环节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财富生产,工匠精神,说到底还是一种企业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同时,制造也是社会文化生产中承载文化精神的重要过程,从这个意义谈,工匠精神是文化精神的深入的探索和传承。产品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积极唤醒工匠精神,是实现国家进步的和平崛起的力量,是从大国走向强国的理性之路。
中国曾是一个能工巧匠辈出的国度,中国的产品曾经被全世界誉为珍品,工匠精神是深藏在民族血液深处的传统。呼唤工匠精神,构建先进制造的软环境,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推动着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更是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必然之选。
第三篇:2015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真题及答案B卷G
2015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真题B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答题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答题,将试题本和答题纸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不得将试题本带出考场。
5特别提醒: a.本试卷科目代码为“21”,请考生务必将答题卡“科目代码”栏内对应数字涂黑,否则无法评分。b.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所有试题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必须使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严禁折叠答题纸!
二、给定材料
材料1: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文化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和互动的基石。城市是文化、社会和经济活动的摇篮。在这里各种社会活动的互动、碰撞和创新,创造出了新的理念和协作。一座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带来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无从谈起。
据“2013国际文化大都市排行榜”,纽约、伦敦、北京和巴黎分列前四,上海位列第14位。本次国际文化大都市排行榜指标设计的核心理念遵循“3D”原则,即活力(Dynamism)、多元(Diversity)和差异(Difference)。排行榜以“综合性”和“特殊性”为标准选取了世界上100所城市,样本之大是既往城市排行榜无法比拟的。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城市政府官方网站、各城市文化年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统计结果。由此可见,上海的文化多样性以及开放程度方面还有待加强。
材料2:
上海话是上海悠久历史中形成的方言,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上海原处于吴地并不发达的海滩,开埠前,上海话是吴语中发展相对滞后的语言,因此在上海话中至今保存着比别的地方更多的古代语音,词语和语法现象,反映出古代江东文化信息。
上海话在开埠后汇入了各种语言和方言,在文化碰撞、交汇和发展过程中汇聚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的各种词汇、成语和言语。发达的商业活动使大量的商业词语,如“撬边”、“卖相”和“套牢”等,被引入到上海的日常用语中来。上海文化是中西文化交融和勇于创新的文化。当年,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上海人发现一件就创造一个名词,大量新词如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书局、报馆、沙发、课程、马达、麦克风、敲竹杠、小儿科等等,这些词语后来大多为普通话所吸收,反映了现代文明在上海的渐进。上海方言中所包容的文化积淀,与上海的石库门等近代建筑这些物质文明相融合,是上海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勤奋的遗产,成为中西交融的、博大多元的、雅俗同赏的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调以及多样化的文艺趣味都溶化在上海话的海派文化中。吴侬软语伴随着上海人的亲乡情节,荡漾在那些具有浓厚乡土情的上海话民歌、童谣、绕口令、顺口溜、谜语、老古闲话和文艺作品里,萦绕在闾里巷间。充分挖掘上海方言这个丰富的宝藏,可以将上海人民的生活细貌、民俗文化和社会变迁展现得栩栩如生。
上世纪90年代后,上海方言成为上海人排外、不尊重外地人,并依赖语言设置交流障碍的“罪魁”之一。曾任教小学的退休教师谢阿姨回忆当年校园沪语“禁令”,对一条标语印象深刻:“不说脏话、不说方言、做文明的好孩子”。从小生长在上海的谢阿姨对此深表忧虑,“上小学的孙子虽然听得懂上海话,却说不好”,心痛之余,她得空就教孩子念老上海童谣。
时至今日,沪语的生存状态十分严峻。不少已过而立之年的“80后”上海人所说的沪语已略微走样。“90后”口中的沪语,从发音、词汇到语法已接近普通话了。至于“00后”的孩子们,情形更糟糕。在“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暗示面前,家长大部分选择了用普通话或英语与孩子
交流,鲜有说上海话的。
某杂志就上海方言、建筑、文化、教育等核心竞争优势开展的网上调查显示,只有31.4%的中学生表示会说上海话,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不会说。莫沪语专家表示,近年出生的幼儿们如果再不开口说上海话,沪语传承就会出现一个长达30年的断层,这将危及上海方言的生命。
多元的娱乐消费使地方戏剧的观众日趋老龄、小众。而今,地域文化最好的载体就是方言。为留存沪语的血脉,上海文化工作者做了不少工作。《新民晚报》的“上海闲话”栏目大受读者好评;沪语输入法业已问世;2012年6月,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试播沪语版后,反响热烈,观众猛增三成。不少网友表示:“沪语播报每周一次太少,最好每天都有”;“能不能每天用上海话讲啊?我保证天天看”。
新学期伊始,沪语兴趣班走进学校。虽然是选修的拓展课程,但很受学生喜爱,报名者众多。不久前上架的首部小学沪语教材---《小学生学说上海话》,旨在从称呼和习俗等方面教孩子讲上海话,该教材已进入小学课堂,不少家长和师生点赞。
材料3:
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的上海提篮桥监狱最初由英国人修建,一直使用至今,是国内历史悠久的监狱。提篮桥区域也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犹太人聚居地之一。2013年7月,一则该监狱即将搬迁的消息引发关注。7月24日,上海虹口区提篮桥街道一商用地块以总价10.44亿元被拍卖,折合楼面地价26831元/平方米,溢价率为49.1%。地产界普遍认为,这是对提篮桥监狱搬迁后周边楼市的“价格测试”。如何在城市建设与保护地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这道老题目成为我国沿海最大开放城市的新课题。
因为监狱的存在,提篮桥区域在上海翻天覆地的城市建设变化中,显得格格不入。政府和当地居民都将其视为发展障碍,但学者又呼吁保护它,矛盾重重。50多岁的严小妹(化名),在离提篮桥监狱高墙10米外的街口开了一家香烛店。往监狱反方向走几十米,就是下海庙-----上海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她自幼生活在这里的一间15平米的临街房子里,儿子在大学住校了,留下她和老伴。“小时候这里很热闹。提篮桥是市中心,离外滩近,不比南京路差。杨浦区很多地方那时候还是乡下。”严小妹说,但这种优越感随着城市建设进程逐年下降。“50年来,这里几乎没有变化。”在上海人的词汇里,“提篮桥”已经成了监狱的代名词。当地居民王老伯说:“ 年轻人一结婚就搬走了,儿媳不肯住在这里,谁愿意住在监狱旁边?”“这里谁不希望监狱搬走啊?搬走了我们才能拆迁,谁不想住新房子?”这是严小妹现在的想法。附近很多条件好的住户都搬走了,把这里的旧房子出租。离监狱一两公里的地方,某国际金融广场正在热火朝天的赶工建设,一家超五星精品酒店即将投入使用,上海港国际客运码头与东方明珠隔江相望……附近还有浦西第一豪宅、上海第三代写字楼,这些都时时刺激着严小妹和她的邻居们,他们也渴望着“现代化”。
提篮桥街道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形容,监狱成了上海北外滩地区发展的“绊脚石”。附近居委会的马书记介绍,这里的商店不上档次,吸引不了人,只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为数不多的游客来参观时不会在此消费,不会增加地区的收入。“保护历史建筑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应该更全面地综合考虑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只讲保护的投入会是个无底洞”。此外,当地有些居民的人均居住水平还停留在20年前,三代蜗居很普遍。随着上海房价的飙升,政府的拆迁、疏散成本也在节节攀高。
根据上海虹口区公布的规划,提篮桥地块将以提篮桥监狱这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心,整合临近的摩西会堂、舟山路-霍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与轨道12号线提篮桥站点、海门路55号等周边地块联动,打造大型综合性区域。在地产商眼里,历史文化保护区旁边的地块,容积率必然严格限制,付出高昂的拆迁成本去建低容积率的房子,何况旁边还有个大监狱,谁愿意?
为什么很多居民不愿意住在这些老房子里?据复旦大学专项课题调研,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房子年久失修,但现在没人维修。第二,超负荷使用,原来是一家一户,现在要住七八户人家。第三,这些老房子都经历了多次产权变更,很难厘清权属关系。提篮桥监狱需要保护,这已经达成共识。但具体如何实施,看法就众说纷纭了。专家们既不同意政府卖地、大规模重新开发,也不同意居民全搬走,留下空荡荡的展览馆。
2003年,提篮桥地区被增补列入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其特色为“特殊建筑和里弄住宅、宗教场所”。二战期间,其附近的摩西会馆成为犹太难民的宗教活动中心,两万多名犹太人逃难到上海时主要就居住在这里,现在则是“犹太难民在上海纪念馆”,是许多犹太游客访沪的必到之处。区域内德文招聘的商店和奥地利式露天咖啡馆鳞次栉比,令这里有“小维也纳”之称。
以色列驻沪总领事表示,除了提篮桥地区,全世界所有犹太人在二战中聚集过的地方都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但展示的都是扭曲和杀戮,只有提篮桥展示的是友谊、阳光、生命。犹太人聚居地纪念活动中,美国卡特政府时期的国家银行行长,虽然已经92岁高龄,到了故地,无需别人指路,就找到了自己家的原址。他动情地告诉周围人:瞧这间房,爸爸妈妈睡大床,这边是姐姐的床,那边是我的小床。“边说着,眼泪掉了下来:”真的感谢上海,在我们犹太人被全世界赶尽杀绝时,这里收留了我们。“
与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相对应的”人文景观“,是曾经被关押在提篮桥监狱的众多历史名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章太炎和邹容。他们因为《苏报》案被囚禁在此,章太炎得以出狱,邹容却病死狱中。任弼时、张爱萍、江上青(皖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等一大批革命先辈也都曾被秘密关押在提篮桥监狱。抗战胜利后,提篮桥监狱先后关押了数百名日本战犯,包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香港”总督“田中久
一、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等人。1946年初,盟军在提篮桥监狱设立军事法庭,审判了47名日本战犯,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境内最早的战犯审判场所。
材料4:
旧城区的复兴是对城市文化基因的抢救、延续。如果说建筑是石头的史书,那么街区则是城市的年轮,深深地镌刻着城市的记忆。旧城区的老屋旧居虽然承载了城市的文化基因,但在现代化的机器面前却十分脆弱。旧城一旦坍塌将无法重建,这不仅是建筑的坍塌,更是城市文化的断层。一个只有摩天大楼丛林,没有厚重、深沉的老街区的城市无疑是乏味的,同时也会因缺乏底蕴而变得浮躁。
旧城区的复兴不仅是回复它的活力,还要考虑复兴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旧城区的老屋旧居对抗的最可怕的不是建筑的衰老,而是各种复杂利益关系。旧城区现在一般都处于城市较好的地段,寸土寸金,被各种利益集团盯上是在所难免的,利益的博弈可想而知。
当外国游客询问街头上的上海路人,”到哪里寻找老上海“,答案是田子坊或新天地的概率基本一样。1998年12月,田子坊艺术街在泰康路揭开序幕;1999年2月,太平桥地区改造项目之一的”上海新天地“工程开工。两者差不多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开跑的,间距只有约3公里;两者在上海城市的更新模式上都具有”由拆到留“转折点的意义,两种新的改造模式从此建立,更掀起了沪上怀旧风潮。
新天地所处太平桥的地区是位于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南、马当路东和黄陂南路西的一个独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街区。石库门是上海开埠以来形成的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见证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石库门最早是富商、地主、官绅的居住之处,随着城市的变迁,逐渐沦为城市下层居民的住所。石库门承载了太多关于上海的记忆,对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海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20世纪90年代末,卢湾区政府与香港瑞安集团签署《沪港合作改造上海市卢湾区太平桥地区意向书》实施改造,美国SOM公司承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整个改造计划占地52公顷,分为新天地、翠湖天地、企业天地三部分。新天地为首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竣工,次年全面开业。
新天地是政府和开发商联合进行的大规模旧城区开发,其中原住居民不参与开发建设。瑞安集团通过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获取开发权,并与卢湾区政府采用”市场运作、政企合作“的方式参与建设,项目耗资14亿。高昂成本使改造后的”新天地“注定要将原住居民”置之度外“。新天地建成后在运营中不断调整定位,转变功能,每次转变都是一次飞跃。新天地的改造无疑是旧城区复兴的一个典型。
当石库门蜘蛛网般的电线、厚厚的灰尘被清理掉时,石库门的上海符号重新焕发出其独特的魅力。穿梭于新天地朴素而宁静的里弄中,看到江南传统石头门框、乌漆门、坡屋顶与西式阳台、老虎窗相得益彰时,不得不赞叹石库门的魅力,也不由得畅想一番当年石库门中的生活
场景。
旧城区本来就是充满活力的生活空间,保护旧城区的最好方式就是恢复它的活力,在城市中重新发挥其功能。新天地重新对石库门的功能进行定位,将石库门从居住空间转变成了商业空间。石库门深厚的老上海文化底蕴为其向商业功能的转变创造了条件,而现代人对老上海生活场景的向往为石库门的文化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变奠定了市场基础。因此,也可以说新天地是文化与商业嫁接的一个典范。新天地弄堂里的人头攒动,加上屋内的灯火阑珊,令人陶醉的爵士乐,可见其活力不减当年。当黄昏临近,与三五好友坐在店外遮阳伞下,痛快地喝上一杯德国生啤,或者吃上几块法式面包,旁边还有来自异国他乡的服务生……好像这一切天然就属于石库门,属于上海。
田子坊是位于上海思南路东、瑞金二路西,建国中路南、泰康路北的一片民国时建造的街区。田子坊给人的感觉非常朴素,甚至有些破旧,但却散发着原汁原味的上海生活气息,完全就是一个鲜活的上海生活博物馆。在田子坊,楼下是别致的小店,抬头一望,空中还晾着衣服,蜘蛛网般的电线随处可见,厚重的铸铁下水管强烈地冲击着视觉……一切都很朴实,没有遮掩,但却很和谐。相比新天地,田子坊在复兴中进行了另一种探索。
田子坊的发展主要源于民间资本推动。开始并不被政府重视,发展中几经拆除危机,最终民间力量获胜,得到政府认可。田子坊并没有像其他旧城区改造一样将原住居民搬迁出去,而是充分利用其独特的空间场景,引进了都市休闲功能,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创意人士、都市潮人、私营业者等新阶层的进驻,创造了一种新型邻里关系。新阶层的进驻不仅优化了原来的阶层结构,而且引进了现代都市文明,为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使原住居民也分享到了现代都市文明的成果。田子坊的一些居民将底层楼面出租,穿梭在田子坊的里弄中,工艺品店、饰品店、服装店、酒吧、咖啡店……琳琅满目,这无疑增加了原住居民的经济来源,增强了中下层民众的生活保障。同时,这种对原住居民利益的关照,也减轻了街区改造的阻力。
田子坊厚重的砖墙、浓烈的色彩、暴露的管道与电线……洋溢着浓浓的艺术气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就像一幅暖色调的油画。田子坊虽然处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但却闹中取静,深深的弄堂阻挡了都市的喧嚣,正好为艺术家构筑起一个清静精神家园。也许田子坊天然就是艺术的,是艺术家抒发灵感之地,知名艺术家陈逸飞、尔冬强的工作室相继进驻。众多艺术家的聚集,一方面在田子坊吹起了一股文化艺术之风,增加了田子坊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凭借艺术家这个精英团体的凝聚力和影响力,田子坊也名扬海内外,吸引着全球众多文化、艺术名人和观光者的到来。
如果说新天地”重构“了石库门的街区功能,创造了一片新天地,那么田子坊则是”保留“,包括建筑、街区的保留,最重要的是将生活在这个街区中的阶层保留了下来。生活本来就是一个阶层在某个空间所发生的事,田子坊这种创造式的保留,才使得这个阶层在这个街区中的故事得以继续延续,原汁原味的上海生活才得以在现代都市空间中绵延。也许正是田子坊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游客光顾。
2005年4月,田子坊被授予”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如今已形成保护历史风貌、改善生活环境和发展创意产业和谐共存新模式。
材料5: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假如扬州不是绿杨城郭、二分明月,李白的诗句怎会如此诗情画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假如深巷不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陆游的诗句怎会如此含意隽永?遗憾的是,一些曾曾孕育无数文人墨客深情诗篇的民居,正在城市改造中渐渐消失。如果我们的后人,必须到博物馆中去寻找文化记忆与民族认同,我们何以向历史交代?旧城改造,必然意味着推倒重来吗?如何留住城市的”根“与”魂“,今年来始终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这些年的大拆大建、大兴土木,使太多城市建筑失去地方特色。”我到外地出差,不论身在何处,推开窗子一望,几乎所有城市都是一模一样的高楼大厦。“某委员表示。现在的城市建设从外貌到文化都在走一条高度同质化、缺少独特性的道路。2003年10位院士专家,曾提出在历史文化名城停止原有”旧城改造“的政策建议。十多年过去了,”千城一面“还是让不少城市陷入
特色危机。许多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至今仍把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作现代化标志,寄希望于短时间内拥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筑,迅速改变城市形象,反而使城市面貌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有委员在不同城市见过数个版本的”山寨白宫“后感慨:”这实在是城市文化的悲剧“。某建筑学家感慨,在欧洲很多城市,还能找到15世纪的建筑,甚至一整条街。而在我们这里,明代的房屋都已经很稀有了。有代表委员认为,在许多大城市,旧城区一般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多位于房地产商高价争夺的黄金地段,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旧城改造变成了大拆大建。一些代表委员将之归为某些领导者热衷政绩工程,而将文化遗产视为城市规划的包袱和障碍。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比例已超5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攀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此种状况下,如何实现城市建设与城市文脉的和谐共生?
面对城市的快速进程,今天文化遗产保护正处于危险而紧迫的关键历史阶段。文化遗产资源是一座城市珍贵的资产,在城市文化的公共性、公益性日益加强的今天,文化遗产不应该仅仅是专业工作者呵护的对象,而应融入社会生活,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进一步诠释和丰富它们的综合价值。应关注文化遗产对于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创造城市文化环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保护文化遗产不应排斥对齐合理利用,而且合理利用恰好是最好的保护。2007年9月,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教授在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理论观点。”积极保护“,即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统一起来,不仅保护文化遗产本身,还要保持其原有的生态和环境,新的建筑可以并且也需要创新,但应遵从建设的新秩序,而不是”就建筑论建筑“、”就保护论保护“。”整体创造“,即通过建设过程中的不断调节,追求城市组成分之间成长中的整体秩序,把各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化建筑的个别处理为整体性创造,既保持和发展城市建筑群原有的文化风范,又使新建筑赋有时代风貌,实现有机更新。
材料6: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城镇化,既要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则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总体规划,制定相应规划,创造性开展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作答要求
第一题、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
要求:语言精炼,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第二题、结合给定资料,简要论述”沪语“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
要求:表述准确到位,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第三题、结合给定资料,分析上海提篮桥区域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
要求:准确简明,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第四题、结合给定资料,比较并说明新天地与田子坊地块改造模式的共性与差异,阐述如何进行旧城区的改造与更新。(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例清晰,观点明确,语言精炼,字数不超过350字。
第五题、阅读给定资料,以”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2015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真题及解析B卷
第一题、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
要求:语言精炼,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一)表现:沪语和提篮桥历史文化传随保护面临危机,新天地和田子坊则以整体保留原貌方式进行创新改造。
(二)原因:
1、文化多样性和开放性增强,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2、政府和民众的重视和保护意识不足,逐利而为心理严重;
3、传播和教育的缺失;
4、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
(三)对策:
1、采用”市场运作、政企合作“的模式;
2、拓宽融渠道,引入民间资本;
3、创新文化传随模式,合理规划布局,进行有机更新。
第二题、结合给定资料,简要论述”沪语“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
要求:表述准确到位,语言简明扼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沪语“保护和传承的必要性包括其自身重要性和遭遇危机两方面:
一、自身重要性:
1、上海话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出古代江东文化信息。
2、上海话汇入了各种语言和方言,是中西文化交融和勇于创新的文化。反映了现代文明在上海的渐进。
3、上海方言文化与上海近代建筑等物质文明相融合,是上海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勤奋的遗产。
4、上海话与海派文化有机结合,是海派文化的重要根基。
二、遭遇危机:
1、沪语的生存状态严峻,沪语传承遭遇断层危险。
2、家庭教育重视普通话,忽视沪语交流。
3、学校教育忽视沪语学习,学生不会说沪语。
第三题、结合给定资料,分析上海提篮桥区域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瓶颈问题。
要求:准确简明,语言精炼,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缺
第四题、结合给定资料,比较并说明新天地与田子坊地块改造模式的共性与差异,阐述如何进行旧城区的改造与更新。(20分)
要求:概括准确,条例清晰,观点明确,语言精炼,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答案】
(一)共性:均经历”由拆到留“,并采用整体保留方式进行创新式改造。
(二)差异:
1、新天地主要采用”市场运作,政企合作“的方式,未引入原住居民参与,经不断调整,打造为商业区;
2、田子坊则引入民间资本,充分保障原住居民利益,经新阶层引入,打造为文化创意区。
(三)旧城区改造与更新的措施:
1、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充分依托城市原有肌理进行有机更新;
2、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降低政府改造成本;
3、拓宽融资渠道,引入民间资本,充分保障民众利益;
4、建立健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5、采取整体保护原则,注重开发过程中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
第五题、阅读给定资料,以”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答案】
以守望文化擦亮城市名片
文化,是一个城市活的魂灵!一座城市是否伟大,要看她的历史,而她的历史,正是由文化所凝结;一座城市是否伟大,要看她的现在,而她的现在,正是由文化所滋养;一座城市是否伟大,要看她的未来,而她的未来,正是由文化所孕育!文化,赋予了城市与众不同的气质,赋予了城市不竭的发展动力,这样的文化,需要我们去守望,因为优秀文化的完整传承与积极创新,正是城市最好的名片。(第一段,提出论点)
城市的文化,是在城市的发展中积淀而来的,每一种优秀的文化都有如一段美妙的记忆,不应被轻易抹杀。语言承载着文化,建筑承载着文化,当我们试图借助政策去消灭一种方言时,当我们为眼前之利试图去简单拆毁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监狱时,我们却只把他们看作是”交流的障碍“或者”腐朽的遗留“;我们忘记了语言和建筑的文化意义,忘记了完整传承优秀的责任,并可能永远失去创新的可能。守望文化,意味着以传承来保障创新,以创新来促进传承。(第二段,揭示问题,然后通过解构守望来过渡到对策的论证)
以传承来保障创新,因为创新之种的生长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厚实土壤。在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一线城市向纽约看齐,二、三线城市向北上广看齐,很多城市无论大小都在追求用”新、奇、怪“的建筑,用高层的、超高层的建筑来装点城市的脸面,似乎那些就是创新,就是名片,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反而出现了”千城一面“,反而出现了大量的”山寨景观“,原因就在于那些所谓的创新离开了城市自己的文化特色。”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今很多城市的大拆大建,由于缺少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缺少科学的规划和长远的眼光,一边将古建筑变成一片瓦砾,一边却让仿古建筑遍地开花,然后美其名曰保护性拆除,甚至在一些地方存在着趁夜违法拆除已经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名人故居。如果没有了城市文化的”厚积“,创新的”薄发“将更多的变成一轮新的同质化。(分论点一,也是对策之一)
以创新来促进传承,因为传承之花的盛开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创新肥料。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曾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创造“的观点,认为需要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统一起来,做到既能保持和发展城市建筑群原有的文化风范,又使新建筑赋有时代风貌,实现有机更新。北京的菊儿胡同原本已经破败,其蕴含的老北京特色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但在运用现代先进工程技术和设计理念进行改造之后,既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原貌,又使其成为了新的旅游资源。上海新天地重新对石库门的功能进行定位,将石库门从居住空间转变成了商业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而在这种创新的过程中,石库门这种有着深厚老上海文化底蕴的特色建筑反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文化的传承有了保证并且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分论点二,也是对策之二)
守望文化,便是传承与创新城市的文化,这是身在城市中每一个人的责任。诚想,当中国所有城市的街道上不再有各具特色的方言,戏院里不再上演千腔百调的地方戏曲,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都只能在博物馆中出现;当我们只能在别扭的仿古街道中寻觅明清样式,只能在图画中感受十里洋场的辉煌历史,只能在用特效来还原苏州的名园古塔,我们是否会想起城市文化急需要传承和创新的今天?我们又如何面向世界亮出一张张本该闪耀的城市名片?(结尾,先总结论点,再引起思考)
第四篇:2013上海申论真题A卷
2013上海申论真题A卷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材料
1、责任政府是现代政治的一种基本理念,是一种对政府公共行政进行民主控制的制度安排。建立责任政府,使权力和责任挂钩;对于摆正政府的角色地位,甘为人民的公仆,切实对人民负责任;对于更好地塑造政府形象,增强政府的权威性,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公务员队伍是履行政府职能和开展公共行政管理的主体,在社会公共管理领域中负有特殊的职责和使命。他们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构建责任政府的进程。责任政府建成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各级公务员能否充分意识到政府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所有公务员都是人民的公仆,能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当广大公务员普遍树立起责任意识,现代责任政府的建设才会有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与持续的动力。
我们公务员队伍总体状况是好的,近年来涌现出众多具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人手和模范人物。
2、曹道云,中共党员,担任上海市普陀区民政局局长期间,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奉献精神,认真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感情的贴心人、呼声的代言人、权益的维护人,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破解了一道道工作的难题,实现了一系列突破和创新,带领的团队在民政系统开创了诸多“第一”:设立第一个经常性捐助接收点——曹阳街道“衣被银行”,成立上海第一家“慈善超市”,在大学校园内设立第一家经常性捐助接收点和慈善超市,探索建立“就业与求助双身联动机制”等10项试点工作经验被民政部推广。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他为“慈善局长”、“爱心局长,他则说“我的人生价值在于多帮助人”。
普陀区曾是产业工人集居地,下岗失业困难人员多,外来困难人员多、60岁以上困难老人多的“三多”现象在普陀区非常突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20%。
2004年,曹道云创新性地提出“政府指导推动、老龄社团为载体,全面实施纯老年人家庭“守望工程”。通过一封给独居老人的告知信,一张填有独居老人3位联系人的表格,一份印有应急求助24小时热线的爱心卡,一个随时可点击的独居老人数据库,10家设有义务门诊医院的生命绿色通道,以及全区与独居老人结成对子的志愿者,为独居老人编织起一张无微不至的关爱网。
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曹道云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全区打造一个“10分钟养老服务圈”,即以区内25个养老机构为“圆心”,以10分钟路程为半径,通过养老机构人力、物力资源输出,为周边居家老人提供日托、送餐、助浴、陪聊等养老服务。2002年起,曹道云与福利院5位孤老结对。逢年过节,他都会送上红包;降温了,他又自掏腰包为老人购买保暖内衣。
曹道云和同事们还开展了多次调研,完善“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慈善事业新思路。最早出现在曹阳街道的“衣被银行”成为帮困平台和“爱心中转站”;市民可以到这里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有困难的群众也可以到这里领取衣被和生活必需品,暂解燃眉之急。在这种模式下,普陀区已建立18个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点和13家爱心慈善超市,受助群众达到了10万余人次。
民政局的工作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在上海市民政系统5年一届的“孺子牛金
1奖”评选中,曹道云获得唯一金奖,他带领的团队也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曹道云说:“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我只是在履行我的职责,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3.陈家顺同志也是公务员队伍里的一个楷模。陈家顺担任云南省沾益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期间,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并关注他们的切身利益,为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摸清农民工工作、吃住、工资待遇、劳动时间等情况,陈家顺从2007年9月起先后深入5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和农民工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当过操作员、仓库保管员,养过猪,干过装卸工,当过民办学校教师。几年来,他“卧底”考察了义乌市及周边县市的许多家企业,为农民工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信息。在调解各类用工纠纷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农民工利益据理力争。4年来,共为农民工调解各类纠纷780余起,挽回损失180万余元。在农民工遇到困难时,他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多次协调企业垫付农民工车费、伙食费、医药费等共7万多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赢得了当地民工和社会各界的称赞,陈家顺被人们誉为“卧底局长”、“民工局长”。
4.但也毋庸讳言,我们公务员队伍中也有一些人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群众观念和事业心不强。有些政府机关及公务员,嘴里往往只剩下招商引资,为群众办事漫不经心,漠然置之。互相推诿,相互扯皮,能拖就拖。“早早一去,满满的人,排了两小时的队,人家才说隔壁收钱。”说这话的是徐州一位普通市民,他的经历颇具代表性。而办事时遭遇相关部门“踢皮球”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2012年2月29日,徐州市作风办发出首张“问责责任书”,被问责的是云龙区住建局,因在解决骆驼山康馨园居民反映的“地下室归属”等问题上“拖延懈怠、推诿塞责、处置不力”,被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一些社会矛盾高发问题,没有成为地方政府部门的共识,没有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而是某一两个部门单打独斗。一些地方发生集体上访,机关大院里还有“看热闹”的,议论“今天来的老百姓怎么人数那么少”、“怎么这么快这么乖就走了”等等。不少群众利益诉求,实际上并不复杂,一些拖上一两年的“难题”,干部到实地去调研几天就解决了。之所以久拖不决,是因为没有机制促使干部在第一时间化解于萌芽状态,部分基层干部面对风险因素时,存在着回避矛盾、侥幸过关的“鸵鸟”心态,以至于小事拖成大事,普通利益诉求酿成群体冲突。一些基层政府领导处理群众利益时,政府决策或者措施得不到群众理解时,便使用怪招损招压服群众。某地修公路要拆迁,一些商铺和农户的补偿迟迟未能谈妥。为了不耽误工期,基层政府部门采用“抓小辫子”的办法压服对方。如派税务部门上门查账,威胁说“只要查到偷税漏税,坚决依法判刑”;对农民“钉子户”,政府则去查农宅违章建筑,因为农民宅基地建房多多少少在规划报建方面有瑕疵,政府于是勒令“一周之内拆除”。商户和农户不敢再讨价还价,立即老老实实签协议走人,而政府也不再提偷税漏税、违章建筑的事情了。用这种“损招”快速平息社会矛盾,表面上事件解决了,实际上群众“口服心不服”,埋藏下不满情绪,会损坏党和政府形象。有的地方机关工作人员责任心缺失,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5.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可能引发各种突发事件的不确定因素随之增加,几乎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而其中一些群体性事件基本上是由各种利益矛盾引发,如果处置不当,处置不公,矛盾冲突极易激化。
2008年7月19日,云南省孟连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孟连县的橡胶产业是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起来的,胶农按协议价格把胶乳卖给橡胶公司。“勐马”和“公信”是孟连县最大的橡胶企业,经历了从乡镇企业到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的两次改制,但改制并不彻底,留有产权不清晰、管理不规范、分配不合理的后遗症。2005年以来,橡胶价格大幅攀升,从原来的几千元达到2.5万元以上,但公司对胶乳收购价格不作调整,橡胶价格飞涨和
2农特税取消带来的利益被橡胶公司老板独享,引致胶农愤慨。胶农决定中止出售胶乳给公司,自行给价高的收购者,遭到公司派出的保安阻止,双方多次发生冲突。县乡党委、政府对此简单地以治安案件论处,反复动用警力介入,刺激胶农,致使警察被打、警车被砸,“7•19”前已累计发生群体性事件7起。
在处理这些群体事件的过程中,孟连县委、县政府认为,这些事件是农村黑恶势力作怪,要求普洱市调用警力进行打击。今年3月,普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丕坤专程到省政法委汇报,孟苏铁听了情况后说,要分清矛盾性质,最大限度考虑群众利益,调整利益纠纷,不同意治安整治和抓捕。省政法委派出工作组到孟连调研后认为,当地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群众利益纠纷,再次重申对少数人采取强制措施可能引起群体事件的风险。
2008年6月14日,普洱市公安局又向省公安厅书面请示跨县调动400名警察到孟连,省政法委、公安厅明确否定了这一请求。然而,7月2日的普洱市委常委会依然决定打击孟连农村黑恶势力,跨县调警之事不再向省里报告。11日,市公安局调动的警力向孟连集结。
2008年7月15日,孟连县政府发布治安整治通告,派出工作队,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也限令“违法犯罪人员”投案自首。次日,警察强制传唤8名涉案者。17日,一抓捕对象被扣留引发300名群众围堵,两名工作队员被打伤。市里认为工作队的安全受到威胁,有必要动用警力实施打击。19日凌晨,抓捕行动引发了震惊全国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2008年7月19日凌晨4时,175名警察从孟连县城整装出发,星夜奔赴40公里外的勐马镇勐啊村。黎明时分,这个宁静的村寨已被重兵包围,5名嫌疑人随后被抓捕,受到强制传唤,行动顺利。然而,情况突变,这次抓捕酿成的冲突就此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随后,勐啊村数百名村民呼啸而来,他们手持长刀、锄头、铁棒、木棍、弹弓等器械,沿勐马至勐啊公路形成围攻之势,冲击正在孟连农场制胶厂路口执行警戒任务的58名警察。警察奉命迅速组成四层防御队形,并用扩音器喊话试图劝阻村民,但村民们不予理睬,他们从公路正面和左侧山坡分两路袭击警察,挥舞刀棒砍砸过来,突破了警戒线,警察的盾牌、头盔、警棍被刀棍劈开砸裂,多名警察负伤。在对空鸣枪警告无效的情况下,警察被迫使用防暴枪(内装橡皮子弹)自卫,由于距离太近,岩尚软、岩底父子二人被防暴枪击中死亡。与此同时,另一路村民纷纷用石块、砖块、弹弓发起攻击,警察对空鸣枪并发射催泪弹驱散了人群。至此,围攻人群逐渐停止攻击,但仍聚集在150米外与警察对峙。村民砍倒树,用树干、石头和人墙切断交通,把警察围困在公路边动弹不得,无法回撤。现场局势一触即发,气氛极度紧张。村民提出必须马上释放被强制传唤的5名嫌疑人。闻讯赶到的普洱市委书记高旭升现场劝导情绪激动的村民,并决定放人,缓解对立情绪。傍晚,被围困达11个小时的警察终于得以撤离。
当天先后参与围攻警察的村民达700余人。这起事件造成两名村民死亡,17名村民、41名警察、3名干部受伤,9辆执行任务的汽车被砸坏,102件警械被损毁或丢失。2008年9月4日云南省常委会专题听取省委、省政府孟连“7.19”事件调查组情况汇报并对事件作出处理结论。
云南省常委会认为,“孟连事件”表面是警民冲突,实质是胶农与企业的经济利益长期纠纷所引发的一起较为严重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表现。事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不仅造成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而且严重伤害了边疆少数民族的感情,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云南省常委会还决定,对“孟连事件”定性不准、决策失误、处置不当、工作失职的市县常委领导分别给予撤销职务的党纪处分和责令辞职、书面检查的问责;对普洱市、孟连县少数领导干部参与橡胶公司入股、分红,参与橡胶买卖、3租赁等涉嫌违法违纪问题,由省市纪委监察机关进一步调查;责成普洱市委、市政府对“孟连事件”中有责任的县委、县政府和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于党纪处分。
6.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下,强化政府官员的责任,建设责任型政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公共行政改革的趋势之一。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国际公共行政改革潮流的影响下,为了解决政府公务员内部出现的不协调和难以合作,严重影响政府施政效果,以及政府对社会民众回应性不够,忽视民意表达的诉求等问题,提升政府的认同度和治理能力,加快责任政府建设的步伐,于2001年4月17日向立法会提出了高官问责的方案,并于同年7月1日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推行的问责制,为施政带来全新的面貌,使行政管理队伍出现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由于问责官员要承担责任,他们就要重视民意,更要体察民情和勇于面对市民大众,以政绩表现赢取市民大众的信任和支持,更能够及时回应市民诉求,建立更有民意基础的政府。二是通过问责制,主要官员权责更加清晰界定,加强了官员责任,为造就一个更加开放、负责和有效的政府奠定基础。
7.对香港公共行政改革和责任政府构建产生重要影响的问责制,于2003年非典期间在大陆逐步推开。包括前卫生部长张文康、前北京市长孟学农两名省部级高官在内的官员,因隐瞒疫情或防治不力而被查处,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在突发灾害事件中,短时间内就同一问题连续地、大范围地追究官员责任。非典危机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的制度化。
2004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实施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对官员因涉及“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对重大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等应引咎辞职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将引咎辞职明确引入问责制度,对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8.2003年以来,地方的行政问责制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如2003年8月15日长沙市政府率先施行行政问责制,颁布了《长沙市人民政府行政问责制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对现任是政府领导,市政府各职能部门、直属机关、派出机关、直属事业单位和各区县政府行政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或者损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行政机关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进行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制度。《办法》实施以后在长沙市政界引起强烈反响,有些官员感叹:“现在的官是越来越不好当了!”但行政问责制的推行,强有力地促进了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增强责任意识,扎扎实实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
9.行政问责制的实施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权利运作基本原则,明确了授权者与被授权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问题,实施了权利与责任的平衡,为民众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载体。同时,行政问责制的实施对中国传统“官本位”政治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增强了官员为官的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加大了官员权力消极运作的政治成本,为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责任的政治生态环境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
10.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行政问责在中国政治生活中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实施中必将会遇到一些理论与现实的问题。什么事情应该问责?就目前的个案来看,主要是对一些重大的责任事故或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而在决策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或是公共管理中的消极行政现象(新政低效、运行高成本、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却没有具体的规定,使得行政问责制运行的空间较有限,制约了问责制应有功能的发挥。到底由谁来问责?近年来问责的个案中基本都由上级政府或上级党委来对下级政府的主要官员进行责任追究,这种官员问责本身就是体制内官员问责模式,难免有人质疑它的公正性与科学性。同时,没有发挥
4权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功能,又因公民参与监督的路径缺失,未能有效地发挥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作用,使得这种官员问责制的启动缺乏应有的、足够的合法性,影响了高官问责制的公平、公正性。对谁问责?在官员问责的个案中可以看出,由于官员的权力、责任不甚明确,现在问责主要是对政府的正职进行责任追究,而对主管工作的副职或者地方党委的官员进行问责较少,因而也就出现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该问谁的责”的问题,是党委领导还是行政领导?是正职还是副职?是直接管理的官员还是间接管理的官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高官问责制的作用就难以得到更好的发挥。如何去问责?这也是在实施行政问责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保障问责主体客观公正的去对客体进行责任追究,至今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规则和程序来遵循。而程序不完善则很难排除在行政问责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在各种情况下问责有可能成为别有用心的官员排除异己的工具。现实中行政问责都是由上级领导来启动,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经常是根据事件影响程度的大小决定问责的范围和层次。此外,被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的公务员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以被重新任用,或以怎样的程序重新被任用,目前还缺乏这方面明确的操作性规定。
11.近年来,我国行政问责进一步走向了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2005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责令辞职作出了原则规定,从最高效力的法律层面确认了当前实施的行政问责的合法性。2009年7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引发了《关于实施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问责情形、方式、对象、程序等做出了详细规定,《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进一步为问责制确立了全国范围的统一规定,促进了问责制或行政问责的建设和实施,为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法制保障。
答题要求:
一、请概括“给定材料6-9”的主要内容。(10分)要求:语言精炼,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二、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曹道云、陈家顺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15分)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请结合“给定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1)简要概括“资料4”中提到的公务员责任意识缺失的几种表现。(10分)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2)分析引发云南“孟连事件”的根本原因,以及给我们的教训。(15分)要求:分析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字数不超过300字。
四、请结合“给定资料”,概括当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0分)
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五、阅读“给定资料”,以“强化公务员责任意识”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
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第五篇:2011上海录用公务员申论(B)真题及答案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
《申论》试卷(B)
满分100分
时限15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臵。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臵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资料
1.2006年11月,南京一位老太太赶乘公交时摔倒在地,一位叫彭宇的小伙子,将其挽起送入医院,后来,老太太却指认是彭宇撞了她。2007年9月5 日,当地法院按‚推理分析‛,作出彭宇赔偿摔倒老太太四万多的判决。如果说南京‚彭宇案‛还只是动摇了人们道德判断标准,那么2008年河南‚李凯强案‛ 则让人们摇摇欲坠的信念几乎彻底倒塌。
2008年8月21日,大学生李凯强帮助一位受伤倒地的骑自行车妇女,而这位妇女却一口咬定是李凯强的电动车撞倒了她,由于没有相关证据证明,最终2009年底河南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判决原告损失合理部分由双方各承担50%,李凯强需赔付共计7.9万余元。
2010年1月18日晚,武汉武珞路中学的初一女生晶晶热心搀扶老人回家,却遭到父母亲友的集体批评,她抹着眼泪,觉得十分委屈。随着南京‚彭宇案‛、郑 州‚李凯强案‛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社会上‚苦于助人‛的风气开始蔓延开来。在这种消极态度影响下,2009年1月9日下午,一位八旬老人突然倒在杭州南 宋御街头,谁也没有上前扶起。2月7日下午,一位女子在上海中山公园龙之梦购物中心地下一层上至一楼时,突然摔跤,随后躺倒在地,周围的市民都在几米之外 围观,无人上前搀扶。现在又出现了初中生热心搀扶老人回家却遭集体批评的事,这不能不叫人对大众表现出来的谨慎和冷漠心态十分痛心。‚彭宇案‛和‚李凯强 案‛已在许多人的人生价值观上种下‚恶果‛。面对危难之中需要帮助的人时,很多人的道德观念都被这种‚苦于助人‛的哀怨所替代。有网友说:‚帮助别人之 前,先看荷包里有没有七万九。‛ ‚扶人之后会发生什么啊?现在的好心人都被没有良心的人吓怕了……‛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之传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雷锋生活工作过的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一名普通的公路管理员郭明义,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弱势困难群体化解矛盾,给300余个濒临绝望和 无助的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他还是180多名特困中小学生的资助者,他无偿献血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从身边小事做起,好事多得数不清。郭明义闪 光的人格感动了无数追随者,成为引领钢城浩然正气的一面旗臶,温暖人心的一股洪流。人们在赞扬这位共产党员雷锋传人时,呼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春风吹 遍神州。2010年10月20日学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 话,强调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深入宣传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广泛开展向郭明义同志学习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努力 形成崇尚先进、追求崇高的浓厚氛围,形成奉献光荣、助人为乐的浓厚氛围,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浓厚氛围,凝聚起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 大精神力量。
为了帮助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1938年白求恩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在晋察冀边区,他带着战地医疗队 转战多个战场,冒着枪林弹雨,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抢救了成千上万的伤病员。他还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培养了大批革命医疗战 士。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3.《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相互关爱、服务社会为主题,深入开展城乡社会志愿者服务活动,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举措。
什么是志愿服务?有人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慈善事业就是志愿服务;有人认为志愿服务是不能有任何酬劳的;还有人认为只捐钱没有从事实际服务工作的不能算作志愿 服务。那么,到底什么是志愿服务?美国社会工作协会认为,追求公共利益,奔着自我意愿与选择而结合的一群人称为志愿服务团体,参与这种团体工作的人称为志 愿者,而这种团体工作则称为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在‚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 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表达了人们对志愿服务的由衷赞美。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是:奉 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 动,这些都是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这便是友爱精神。志愿者之爱跨越了国界、职业和贫富差距,是没有文化 差异,没有民族之分,没有收入高低的平等之爱,它让社会充满阳光般的温暖。志愿服务包含着深刻的互助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志愿者凭借自己 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那些处在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志愿服务者以‚互助‛精神唤醒了许多人内心的仁爱和慈善,使他们付出所 有持之以恒的真心奉献。‚助人为乐‛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自强自立,重回生活舞台。受助者获得生活能力后,也会投入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志 愿活动中,这些志愿活动都涵盖着深刻的‚互助‛精神。此外,进步精神也是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 时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志愿活动中无处不体现着‚进步‛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使人们甘心付出,追求社会和谐。
4.2008年被称为中国志愿服务元年,‚5〃12‛地震和北京奥运会见证了中国全民参与志愿服务时代的来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 席卢雍政在‚中国2008国际志愿者日‛庆祝活动上曾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累计有超过491.4万名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参加了‚5〃12‛抗震救灾和灾后重 建工作,170多万名志愿者直接服务于北京奥运会,近300万名志愿者参与了奥运主题活动。
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数百万志愿者为这片伤痛的土地带来温暖,他们基本上是完全自发的‚草根‛志愿者。数十万来自各地的志愿者,以最快的速度自发集 中到灾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更有唐山13位农民组成了‚唐山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穿梭于北川重灾区的废墟中,在北川灾后最关键的3天里,这支突击队共 救出25名幸存者。在这次救灾重建中,中国志愿者特别是年轻人的表现,让世人看到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志愿者的行动既是人内化的道 德追求,也是外化的道德行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可以使人变得更坚强。志愿者行动无疑是一股社会道德清流,它让爱心延续,助推社会精神文明的健 康前行。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重要的 组成部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志愿者约十万名。十万大军,一张‚名片‛。奥运志愿者是北京的‚名片‛,是中国的形象大使,北京的形象大使。高素质 的志愿者热情服务奥运,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关键。北京奥运会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而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奥运期间热心 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极大启发社会良知,激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对北京乃至全国人民都有很大延伸影响力,有助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时代风尚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所有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的生动体现。
5.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首次举办的世界大规模综合博览会,通过扎实深入的志愿服务活动,维护环境秩序,保障运营服务,营造欢乐相聚、共同参与的 社会氛围,对于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至关重要。进入中国不到20年的‚志愿者行动‛,在上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动员起来。200万名世博志愿者,几乎占了这座特大型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其规模甚至超过北京奥运会。在上海世博园区,几乎每 走一步都能看到身穿绿白相间服装的志愿者,他们被游客们亲切地称为‚小白菜‛。每天有60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园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90后‛志愿者 吕颜婉倩就曾是其中一棵‚小白菜‛。凌晨5点,天才蒙蒙亮,吕颜婉倩就已经醒了。虽然3个月的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工作已经结束了,但她的生物钟还没有调整过 来,‚有时候做梦都还在世博园呢。‛这个戴着大大眼镜的安徽女孩笑着说。‚很辛苦很累,但有一种被需要的快乐。‛说起世博会,她仍然掩抑不住激动。志愿者 工作结束后,她在日记里这样写道:‚感谢世博会,让我对‘志愿’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觉得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到别人就很开心。‛‚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 人。‛作为园区志愿者的‚家长‛,上海世博会志愿者部园区志愿者组组长夏科家不止一次这么形容志愿者。无论日晒雨淋,志愿者们都要坚守岗位,对每位前来问 询的参观者露出微笑,并提供真诚的服务。一位中年参观者说:‚如果我的孩子做志愿者,我一定心疼死了。‛‚有委屈,很辛苦,却值得。‛这是不少志愿者的心 声。如一位志愿者在日记中写的,‚白菜廉价而有价值,穿白菜装的我们不求报酬,可一样有营养、有素质、有价值。我们这样用心,这样卖力,因为现在看到这身 绿色,就会有一激灵的感觉,被我们肩负的责任打动一下,这就是志愿者的力量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满足于这样简单的快乐,也有人希望从志愿者工作中获得更多。赵晓燕是吕颜婉倩的同事,在她看来,志愿者工作有点‚大材小用‛,‚许 多重点大学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在这里泡咖啡、管仓库、跟班车,合适吗?‛其实让赵晓燕等人感到有些委屈的是,一些人认为世博园区的‚小白菜‛就是廉价劳动 力,‚大概就是我们走上社会的提前预演吧。‛对这些涉世未深的志愿者来说,‚为大家忘小家‛的行为一旦被误读,都会有种委屈之感。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志愿者 对志愿服务四个字的内涵理解不那么透彻,在志愿中也有些自身价值的考量,做志愿者不是从道德追求的角度出发,而是为了求学、求职、出国、丰富简历等‚功利 需要‛。
6.志愿服务应具有哪些特征?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当志愿者行为被‚明示‛将获得某种利益,其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都会或多或少受 到影响。更让人担心的是,在此‚利益公示‛下,志愿者服务会不会因此走调,成为一种‚利益的交换‛?以下几个案例折射出现阶段志愿者事业所面临的困境。如 某市有关部门为了更好地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联合制定意见,在全市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该市每名学生都可注册成为志愿者,涉及大约100多万 大中小学生。他们在校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将可作为高校自主招生、推荐研究生入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参考内容等。尽管相关部门已经预见新的举措可能 导致部分志愿者行为‚变味‛,并且作了及时的警示与说明,但是相关激励机制还是引来网络‚让功利主义离志愿者更远些‛的评论。
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建设银行、羊城通公司开发出‚志愿者卡‛。据介绍,‚志愿者卡‛具备银行贷记卡、捐赠、保险和羊城通功能,每张卡将印上持卡人终 身唯一的志愿者号码,享受各项便利。主办方呼吁该市商业、零售、餐饮机构、保险、名胜古迹、公园、培训机构等,对‚志愿者卡‛提供门票免费、消费折扣优惠 等,以回馈志愿者对社会的贡献。本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的志愿服务会否因此变味?社会上看法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每个人加入志愿者行列或多或少都有点个人 的‚目的‛,要想促进志愿活动的发展,首先要吸引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推广‚志愿者卡‛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团队,有利于促进志愿服务的推广,是一种 值得尝试的做法。也有人认为,对志愿者这个群体适当提供午餐、交通费等补助,这是志愿者组织应该做的。但‚志愿者卡‛附带各种优惠功能,可能会导致志愿服 务物质化,造成某些人为了利益而虚假‚志愿‛的现象,与志愿者服务理念相悖。
志愿者到社会福利院或敬老院做志愿服务,陪老人聊天解闷,缓解独居老人们的寂寥,本是好事,某地福利院的老人们却因此而烦恼不已。因为每到周末,有时一天 要来五六批志愿者,为了接待他们,老人们都感到身心疲惫。‚我们的日程排得很满,下午只有半小时时间在福利院,麻烦安排好老人集中,到时我们过去拍照。‛ 这样的叮嘱令福利院工作人员哭笑不得,究竟是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生活上的服务、精神上的慰藉还是孤寡老人们作为志愿者活动留影的背景道具,一时间让人错愕。
最近,江苏宿迁公安机关在全国率先对市民行‚小善‛行为进行金钱激励、积分量化考核。这项名为‚治安志愿者积分考核奖励‛的机制,一出台便引来无数争议。据了解,‚治安计分卡‛实行实名制填卡,奖励的对象为‚治安志愿者‛,其职责是: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敌情、社情、民情、可疑情况和违法犯罪及各类在逃人员 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和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等;发现治安、刑事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迅速报警并协助保护现场等。一旦成为‚治安志愿者‛后,其在日 常生活或工作中的‚小善‛行为(如向警方举报各种违法犯罪信息等),均可申报积分奖励,经核实后,可获得相应积分。对治安志愿者的考核,实行每月一次兑现 奖励。据悉,警方制定了详细的‚积分细则‛,每一行为可兑换不同的积分,最低分为0.01分,最高分是100分。积分可以累积计算,每1分可换算成100 元人民币。对一次性达到1分以上的事,实行一事一奖、一案一奖。7.中国的志愿服务其实是从社区开端,志愿者在社区服务的基础上,逐渐开始参与大型活动、救灾抗灾等。到今天,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 量。与活跃于这些大型活动和救灾现场的志愿者不同,社区志愿者需要更为长期的行动和坚持,同时它也是整个社会志愿服务的基础。令人欣喜的是,与整个国家的 社会经济发展一样,中国社区志愿服务在过去十几年中得到了超常进步。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2年里,经过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大型活动之后,志愿服务精神已经 深入人心,这是任何常规教育和宣传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说,公民对公共生活的热忱与关注在最近几年里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但在实践中,社区志愿 服务也面临一些问题:目前志愿者队伍中,青年志愿者由团中央负责,巾帼志愿者由全国妇联负责,社区志愿者由民政部门负责,从中央到地方,志愿者队伍管理体 制呈现出多头管理状态,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较混乱,有的是实行企业管理,所得向政府纳营业税;有的采取行政管理的机制,机构的领导由所挂靠的上 级部门任命;有的则采取会员制的管理方式。社区志愿者数量少,成员相对单一。比如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我国香港等地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与总人口 的比例在56%至20%之间。而中国志愿者人口不到1亿人,不到总人口的10%。在社区志愿者中,退休的老年人和青少年为主,中青年人较少。社区志愿者技 能水平低、志愿服务项目领域狭窄。比如,有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过分追求数量和速度,致使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出现未培训就上岗、人员流失严重等情况;志愿 服务项目创新能力有限,部分社区志愿者只能依托政府计划项目,创新兴趣不大。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政府行政化干预过多,志愿服务组织自主性弱。长 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政府习惯于把社区志愿组织当作自己的一条腿。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开展的活动很多都是配合上级政府的任务要求或配合社会性的大型活动开 展的,以社区为本位的、日常性活动相对较少,服务持续性不长。
8.根据美国国会通过的《国家社区服务信托法》,美国成立了负责志愿活动的全国协调机构,目的在于培养民众的责任感,使大家紧密联系起来,并为那些对社会 公益服务有所贡献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青年们积极参加对国家有利的服务活动,并借此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及工作技能,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机会。2008年 美国国家社会服务社团公布了《美国志愿者活动》报告。报告通过对美国志愿者的地区分布特点以及志愿者人数从2002年到2007年间发生变化的统计分析,总结变化趋势和活动特点等。报告显示,在2007年,美国约6080万16岁以上的人在社区参与有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总计义务工作81亿小时,创造价值 1580亿美元。其特点是每年累计服务时间超过100小时的志愿人数呈上升趋势;大学城成为大批志愿者的聚集地;女性志愿者人数比男性多,2007年美国 女性中有29.3%参与了志愿服务,22.9%的美国男性参与了志愿服务;志愿者分布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关于志愿者活动未来的发展就是在招募更多志愿者 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志愿者流失。
9.我们必须看到,中国志愿服务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广大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光大,也是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弘扬体现。以共同富裕为 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效率、利润,鼓励竞争,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与爱心,市场经济不仅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秩序,同时也需要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 与必要的社会保障。志愿者行动正是适应了社会主义时代精神要求,着眼于帮困扶贫,救急救难,有助于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建立,有利于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世博会已经胜利闭幕,但是世博精神永不落幕!‛我们要把世博会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充分延续到上海城市管理与建设中,贯穿于上海‚十二五‛经 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城市运行有六个方面的经验与精神值得我们进一步发扬光大,其中一项就是志愿服务令人感动。志愿者队伍、形象与品牌已经成为上海的名 片、上海的骄傲,充分展现了上海的精神风貌与精神素养,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要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让我们这座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能在城市管理与建设、城市重大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
10.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10年12月就从上海世博会看世界发展趋势新理念问题进行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上海世 博会圆满成功,留下了丰厚的物质成果和精神财富,要认真总结上海世博会经验,大力宣传和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把宣传和弘扬上海世博会精神作为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坚定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想信念,构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 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与行为规范。要大力发扬上海世博会形成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的优良作风,弘扬科学办博、廉洁办博、安全办博理念,倡导 志愿精神。
三、申论要求
(一)请概括‚资料3—5‛的主要内容。(10分)
要求:语言精练,层次要点清楚,字数不超过200字。
(方格略)
(二)‚给定资料3‛中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请谈谈你对这一表述的理解。(15分)
要求:准确、简明,字数不超过200字。
(方格略)
(三)结合‚给定资料‛,就现阶段志愿者事业所面临困境的几个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回答以下两个问题。(20分)
1.志愿服务应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给定资料中的案例是否与志愿者服务应有的特征相符?(10分)
要求: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200以内。
(方格略)
2.如何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志愿者积极性,促进志愿服务的发展?(10分)
要求: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字数200以内。
(方格略)
(四)请结合‚给定资料‛,分析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15分)
要求: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方格略)
(五)阅读‚给定资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价值取向‛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800—1000字。
(方格略)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B类)
参考答案
(一)答案提示
(1)国人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并不统一,志愿服务指任何人自愿贡献,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追求公共利益而提供的服务,其精神包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2)志愿精神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得到充分体现,大批志愿者甘于奉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3)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并未被充分理解。部分群众对志愿行为存在误读;部分志愿者的动机出于‚功利需要‛。
(二)答案提示
科菲〃安南指出,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共同信念。这句话指出了志愿精神的本质。联合国作为政府组织,致力于为各成 员国提供各种服务和人道主义援助,宗旨是维护世界稳定与安全,促进人类共同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超越国界的志愿服务,联合国精神的核心是志愿精 神,即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精神。这种精神不断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志愿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三)答案提示
1.志愿服务应具有的特征:①自愿性,自愿贡献时间与精力;②不以物质报酬为前提;③追求公共利益,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
材料中的案例与志愿服务应有的特征不完全相符。这些案例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将获得某种利益来促进志愿服务。这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但容易导致人们的动机 功利化。这与志愿服务不以物质报酬为前提相悖。另一种是志愿服务走形式。志愿服务的目的是追求公共利益,不是作秀的道具。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总结志愿者的变化趋势和活动特点,提高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其次,政府要为志愿活动提供宽松、有力的政策 环境,发挥志愿活动协调机构的作用,培养民众的责任感,并为志愿者做好各项服务;再次,要丰富激励形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对社会公益服务有 所贡献的群众进行表彰,树立典型,发挥模范的带动作用;最后,将志愿服务作为入学、入党等的参考内容可以试行,但其程序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答案提示
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呈现多头管理状态,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混乱;②社区志愿者数量少,成员组成相对单一;③技能水平低,服务项目领域狭窄;④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能力弱;⑤对志愿精神理解不透彻,部分服务工作背离志愿精神。
解决对策:①成立负责志愿活动的全国协调机构,统一管理,科学管理,转变多头治理、管理混乱的现状;②在招募更多志愿者的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防止 志愿者流失;③加强对志愿者的岗前培训,提供教育机会,以提升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扩大志愿服务领域;④政府应减少行政化干预,使志愿服务回归本 位,贯穿于日常活动之中,服务社区居民,增强社区服务的持续性;⑤加强宣传,使社会公众理解志愿服务,追求公共利益,切实提供真正符合人们需要和社会进步 要求的服务。
(五)参考范文
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不能市场化
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中,志愿者作为一种活跃的因素,努力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助力这些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志愿服务已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弘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方式,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各地出台多种激励政策,以可获得某种利益来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人们纷纷质疑这种 模式是否会导致为了利益而‚虚假志愿‛的情况,一些人士更指出志愿服务要远离功利。这些质疑的核心正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志愿服务的价值取向问题。
志愿服务是任何人自愿奉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的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它体现的是无私的奉献精神、高 尚的友爱精神、平等的互助精神和追求和谐的进步精神,这是志愿服务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弘扬志愿服务,更应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价值 取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活动中志愿者如此感人的根本原因所在。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必须坚持这一价值 取向,抵制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蔓延,逐渐恢复和重建人们因‚彭宇案‛‚李凯强案‛等事例而受到冲击的人生价值观。
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追求竞争、利润、效率,同时也注重公平、道义与爱心。市场经济不仅需要建立完善的经济秩序,同时也需要建立良好的道 德秩序和必要的社会保障。我国的志愿服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其所体现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传承,更适应了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的要求,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经济秩序、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必要的社会保障。
坚持志愿服务高尚的价值取向,需要政府在环境、制度和实践上予以引导,让志愿服务回归本源。在社会环境的建设上,政府要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以典型带动群众,以点带线、以线扩面,营造尊崇先进、乐于奉献的浓厚氛围。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丰富的激励形式,以政策形式引 导人们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做好志愿者的保护工作,为志愿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在实践中还要积极研究志愿服务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及时合理地解决志愿服务中出现的问题。
大力弘扬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价值取向的志愿服务,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心所向。只有志愿服务的正确价值取向得到了发扬和光大,才能使乐于助人的风气充满社会,温暖人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