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时间:2019-05-13 03:5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第一篇: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为强化我县教师队伍管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并结合我县教育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我县普通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职业中学和幼儿园所有公办学校的在编教师,民办学校可参照本规定对教师进行管理。

县教育局主管全县中小学教师工作,学校自主进行教师管理工作。

第一章 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

第一条 中小学教师编制由县编制委员会和教育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法人资格学校为单位核定,一般三年核定一次,县教育局在学校编制内进行管理。

第二条 未经教育局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及任何形式占用或变相占用中小学教师编制。

第三条 严禁校际之间私自借用或拔高使用教师。凡在本规定颁布之前私自借用、拔高使用教师的,原单位应在本规定颁布后的一个月内,通知借用、拔高教师返回学校和原岗位。不按此办理的,教育局直接将相关教师调入同类缺编薄弱学校任教,不服从分配的以自动离职论处。

第四条 坚决杜绝教师在编不在岗现象。凡中小学教师私自被教育系统之外单位借用或外出经商的,所在学校应在本规定颁布一个月内通知其返回上班。已接通知拒不返回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辞

年。试用一年考核合格办理定职手续,试用不合格的予以辞退。经省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和省实施“免费师范毕业生岗位需求计划”招录的教师也按此办理。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的聘任

第十一条 中小学一律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教师聘任包括工作岗位聘任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师聘任工作由学校校长全面负责,教育局监督指导。

第十二条 教师工作岗位聘任每学年度一次,由学校自主聘任。聘任应坚持岗位需要,双向选择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专业特长,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应聘教师限于本校在编教师,不实行跨校聘任。

第十三条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应在人事部门下达的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职数限额内,由学校自主组织,按下列程序进行:

1、成立教师职务聘任领导小组,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三分之一,领导小组全权负责教师职务聘任工作;

2、制定聘任方案,方案需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在校内公布并报教育局人事股备案;

3、公布本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空缺岗位数;

4、具备条件的教师提出应聘申请,书面述职,作出相应承诺;

5、领导小组根据聘任方案,对应聘人员逐一考核量分,并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被聘人员名单,名单在校内公示一周,公示结果填入《教师职务聘任公示情况表》;

6、学校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约,并到教育主管部门、人事主管部门办理聘任手续,兑现工资。

审定,局长办公会议决定,报县编委批准后,按规定程序办理调入手续。

第二十一条 局管干部的调动,须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后,方可办理相关调动手续。

第二十二条 要求调出县境的,除政策规定的照顾对象外,本科学历和紧缺学科的教师原则上不办理调动手续。经批准调出的,须有接收单位出具的调动联系函和调档函。办理调动手续时,行政关系和工资关系一并转出。

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教师在县内改行、参加外系统招干、招聘需要流动的,每年原则上不超过全县在编教师的3‰,此类人员的流动须经所在学校和教育局批准同意,否则不办理相关手续。办理调出手续时,行政关系和工资关系一并转出。

第二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教师,一般不予调动:

1、山区和严重缺编学校的教师;

2、新录用参加工作未满3年的教师;

3、调动工作后未满3年的教师;

4、正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处理及受行政处分未予解除的教师;

5、上一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被列入重点管理学校的校长、教师。

第二十五条 鼓励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扶。城内每一所中小学必须与一所同类级别的农村薄弱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帮扶关系,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参加帮扶的教师只转临时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在原单位不变,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时优先考虑。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的考核与奖惩

2、教师父母、公婆、岳父母、配偶、子女亡故的可请假5天;

3、女教师计划内生育产假90天,难产的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15天,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奖励30天,并奖励男方护理假10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4、女教师流产假:怀孕两个月内的休假15天,怀孕4个月内的休假30天,怀孕7个月内的休假42天,怀孕7个月以上的休假75天。

第三十二条 教职工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等次不服的,可在考核结果公布后30日内,向学校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不服的,可在接到复核结果15日内,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教育局在接到申诉后的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

第三十三条 对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学校建设、社会服务、勤工俭学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表彰,中小学教师的表彰奖励原则上每三年开展一次,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进行。

第三十四条 中小学教师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原则。县级以上的表彰,由教育局对照有关文件,将表彰名额分配到校,校级表彰由学校决定。

第三十五条 各校要建立和健全教师表彰奖励制度,根据上级分配的名额,对照评选标准、评选范围、民主公开推荐受表彰的对象,经公示后向教育主管部门提交受表彰人员的名单与先进事迹。

第三十六条 推荐受表彰的教师,经表彰机关审查批准后,可获得批准机关颁发的相关荣誉证书或奖金。教师受表彰奖励情况,是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工资、职务提拔的重要依据。

第三十七条 坚决杜绝在表彰奖励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教

第四十二条 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采取短期脱产培训、校本研修两种形式,新招录的教师应参加上岗培训,教师职务培训,其他教师应参加新教材培训,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远程教育网络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培训与其他应急培训等。教师培训情况与教师职务评聘、工作考核、绩效工资分配挂钩。

第四十三条 鼓励教师在岗参加学历进修,严格控制教师脱产离岗参加学历进修,未经学校和教育局批准,教师私自脱产进修和读研的,按照第一章第五条执行。

第四十四条 中小学教师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应办理退休手续:

1、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参加工作满10年的;

2、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参加工作满10年,经指定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3、因公致残,经指定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4、属工勤人员,男满60周岁,女满50周岁,参加工作满10年的。

第四十五条 符合上述条件的教师和学校工勤人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

第七章 中小学教师的档案管理

第四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的档案实行分级管理。县教育局管理教师人事档案,各中小学管理教师业务档案。2002年以后选聘为中小学教师的,档案由县人才中心管理。

第四十七条 坚持教师个人档案资料报送制度。教师职务任免、入党入团、县级以上奖惩,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学历提升、工资调整、考核鉴定等方面的文件资料,各校要及时收集、报送县教育局

第二篇:乌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附件:

乌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为了规范学校管理,巩固基础教育发展成果,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特制订《乌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

一、适用范围

1.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全日制公办、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参照有关条款执行,实行登记制度。

二、入学

2.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实行就近免试入学。达到法定年龄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必须依法入学,按规定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小学毕业生全部在户口所在地免试就近升入划定的初中。各区将本辖区范围内小学毕业生,根据户籍和住房分布情况按初中的施教区分配给各初中学校,学生持《入学通知书》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学校报到。

区教育行政部门须将有关政策和安排事先向社会公示,并通过多种有效途径将《入学通知书》及时送达学生法定监护人。

学校不得通过任何书面考试或测试等形式选拔学生。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3.初中毕业生经市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选拔后,升入高一级学校。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均根据考试成绩、评价考核结果,依照考生志愿择优录取。录取学生必须经过市教育局审核方可给予学籍注册。

4.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因特殊原因需免学、缓学的,由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由学校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5.新生分班要均衡,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快慢班、实验班、重点班等。幼儿园小、中、大班分别不高于25、30、35人,小学班额为45人以下,中学班额为50人以下。所有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本学区、招生区范围内的或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6.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按规定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家长向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凭相关手续(户口证明、暂住证明)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学校就读,给予学籍。

7.小学、初中、高中新生入学后,学校要使用全市统一的学籍管理软件建立学生档案。按规定的学籍号备案。学生在校期间依法更改姓名的,原名作为曾用名予以保留。

三、休学和复学

8.凡因特殊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学习,须长期休学者,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出具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证明或其他有效证明,经学校审查同意,主管教育部门批准,方可办理休学手续。

9.学生休学期一般为一学年。休学期满后,休学生须持休学证书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单位出具的健康证明书或其他有效证明,向学校提出复学要求,经学校同意后,方可复学。休学生复学后,由学校编入适当班级就学。休学期满后,尚不能如期复学的,应在休学期满前半个月内办理续休手续。

四、转学和借读

10.转学条件(1)户口迁移并且住址搬迁。(2)随军或父母从事特殊职业工作环境变化随父母上学的。(3)无本地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我市就学,可以转入并注册本地学籍,收费和教学管理方面与本地生同等对待。所入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情况予以安排。(4)转学者需持有相关证件或证明(户口薄、房产证、有关部门证明等)。

市内学生转到市外,欲在本学段内转回本市的,须由市内的原学校提供电子学籍。不能重新注册学籍,执行学段内电子学籍不重复原则。

学生休学期间不转学。学生受处分期间一般不予转学。本市范围内高中学生原则上不转学。高中毕业年级不转学。

严格控制班模过大学校的学生转入,执行有关控制班模和控制择校有关规定。

11.转学程序

先进行转学联系。学生欲转学时,需填写转学联系表一式四份,先由转出、转入双方学校同意盖章后,再由双方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审批盖章,四方均同意盖章后,表示联系完成。完成后的联系表四方各留一份备案。

联系完成后,由转出学校出具转学证明,并提供学籍档案。转学者凭联系表和转学证,携带学籍档案到转入学校报到。市内转学通过学籍软件转移电子学籍档案。

联系未完成的情况下,转出学校不得提前出具转学证,转入学校不得提前接收转学者。

12.借读生系指非本地户籍、具备本地就读条件,且不注册本地学籍的学生。

学生因个人或家庭原因,需到非户籍所在地学校借读的,由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受理借读申请,落实就读学校。

借读期一般为1年,最多不超过2年。凡没有明确期限、借读期超过2年或2年内学生在本学段毕业者,不能按借读受理,符合外来务工子女就学条件的,可以转入并注册本地学籍。

13.借读学生的学籍保留在原校。学生在借读期间的有关成绩、评定、奖惩等,由借读学校记入学生档案。借读学校在借读学生离校时要将学生档案寄回原学校。

五、升级、跳级、留级

14.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每学年自然升一级。15.小学和初中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业成绩特别优异,能达到上一级水平,由学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提出跳级申请,任课教师认可,学校同意,经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可予以跳级。跳级应在学开始时进行。

新生年级和毕业年级学生不予跳级。16.中小学不实行留级制度。

六、辍学、退学

1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途辍学,由班主任及时向学校校长报告,并进行家访,查明原因,并动员督促其到校。经动员,学生仍不到校时,校长应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针对学生辍学原因,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对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采取教育和行政措施,强制其送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复学。对于造成学生辍学的责任者,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18.各学校每年9月份要向乡镇人民政府和区教育行政部门报告上学年学生辍学情况,并对辍学生造册登记,对隐瞒不报的乡镇和学校要给予通报批评,并给予主要领导严肃处理。

19.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免于入学”者,学生及监护人持相关证明向学校提出书面退学申请,学校申核同意并报所属教育教育行政部门确认后,予以办理退学手续。除属符合规定退学学生可以退学外,未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一律不得办理退学手续。

20.高中学生逾期不报到、休学期满经学校与家长联系仍未复学或不按期办理继续休学手续以及达到学校自动退学规定者,经学校报请市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按自动退学处理。

21.办理退学手续者,由学校出具退学证明。

22.退学后,年龄不足十八周岁的学生要求重新回学校学习的,学校无特殊理由,一般应准予重新回学校学习。

七、毕业、结业

23.凡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学完修业年限内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综合素质评价、学科学习成绩合格者,准予毕业,并由学校发给学生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学籍专用钢印验讫的统一印制的《义务教育证书》,上面加盖“毕业”字样章。

高中学生修业期满,符合规定的毕业资格,准予发给毕业证书。高中毕业生名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统一对毕业证进行验印。

24.虽然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学完修业年限内课程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核,综合素质评价不合格或学科学习成绩有两科不合格者,经补考仍不合格者,按结业处理。按照毕业审批程序审核后,由学校发给学生加盖“结业”字样的义务教育证书。

高中学生修业期满,未达到毕业条件者,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八、学生评价

25.对学生的评价,包括综合素质评价和课程计划规定的课程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和学科学习业绩考核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及自治区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

评价要有利于对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导向和要求,要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身心健康发展。

26.评价要关注、发现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和进步,重视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全面、准确、科学地评价学生。评价结果不张榜、不排名次。

学业评价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每学期要对每一学科进行考试或考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分为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综合性评语。

九、奖励和处分

27.奖励和处分是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要以奖励为主。奖励和处分都要在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进行。

28.对德、智、体等方面均表现突出或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可分别予以表扬、表彰和奖励,并记入学生档案。

29.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要加强教育,并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对极少数犯有严重错误又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可视其情节,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开除学生和勒令学生退学。高中学生在校期间被司法部门判刑、劳动管教、留校察看期间有严重违法行为,或严重违反校规校纪达到一定程度,可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学校对学生做出处分决定前,要与学生家长沟通,处分结论要与学生本人及家长见面。

学生及其法定监护人对学校处分决定不服的,可向学校和当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申诉,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裁定。

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须经校务会议或行政扩大会议讨论通过。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除上述程序外,还须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

30.受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的学生,经过半年教育,确有悔改表现者,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师生评议,学校批准,可撤销其处分。处分撤销后,应及时将处分记录从学生个人档案中撤出。受处分的学生,在其毕业时尚未撤销处分者,应将其处分决定记入档案。

31.义务教育阶段对极个别品德行为偏常和有违法行为的学生,有条件的地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经学生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送到专门接受此类学生的学校继续学习。暂不具备条件的,可采取相应帮教措施,让其受完九年义务教育。

32.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校不得取消其学籍。被人民法院宣告免刑、缓刑、假释、判处非监禁刑罚的学生,学校应继续让其留校学习,并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解除刑事强制措施、收容教养、劳动教养属义务教育阶段的,可持批准处理单位有关证明,向原校提出书面申请回原年级就读,原校应予接收。高中学生在十八周岁以内的,学校可同意其试读一学期,试读期间表现好,未重犯错误,由学校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确认,恢复其学籍。

十、管理体制与管理办法

33.学籍管理实行分级负责管理体制。高中、市直属学校学生学籍由学校、市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初中、小学学籍由学校和区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幼儿园参考本规定有关条款,实行登记管理。

34.学生死亡、因故丧失学习能力的,由学校向所属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报告(需附有关证明材料),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注销其学籍,学校在学生学籍档案中注明。

35.任何学校均不得接收没有入学、转学等手续的学生。36.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要加强管理,及时总结,分析、纠正和处理学籍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7.本规定的解释权归市教育局。区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辖区内适用的实施细则或补充规定。

第三篇:汉阴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暂行规定

汉阴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管理暂行规定

(讨论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一支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促进教育人事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我县各级各类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员工。

第二章 教师的录用和调配

第三条 中小学校、幼儿园实行按需设岗、岗职相符、竞争上岗和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教师的录用、调配与交流,坚持编制许可、学科配套、合理调配、定期交流的原则。

第四条 新教师补充坚持资格准入、省考市选县用、统一公开考试的招聘原则。除了引进高层次人才外,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自行补充和聘用新教师。补充新教师必须依据空编、空岗情况,专业、学科需求等条件提出招聘计划,由县教体局商相关部门报省市同意,公开遴选、合理补充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第五条 在职教师调配注重工作实绩,以教育教学成绩作为主

要参考指标。在原教学岗位上满五年,近一年未受党政纪处分的,县教体局根据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缺员情况、兼顾学科配套等情况考察选调。

(一)教师调动的程序为:

1.教师向县城学校或县城教育教学单位之间教师(汉阴中学、汉阴初级中学、城关小学、实验小学、县幼儿园和职教中心等单位)流动及县外申请调入的,由教育主管部门初审提出流动意见,报县教育人事联席会议审定。

2.县内其它学校教师调配。由县教体局决定,报县人社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并抄送县编委办备案。

3、镇内教师调配,由镇中心小学提出调配意见,报县教育体育局备案。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调配交流:

1、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2、受到党政纪处分和责任追究,处分期未满或尚未结案的;

3、考核为基本合格及其以下等次的;

4、当年申报晋升职称和晋升中级以上职称或离职进修返校后工作不满两年的(以乡镇为单位);

5、本学内所任学科成绩未达到全县同类学校前三分之一位次的。

(三)下列人员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

1、在教育教学工作有突出贡献、重大教科研成果近三年受到市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表彰的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

能手、优秀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的

2、在农村边远学校任教十年(含十年)以上,符合调配条件的。

(四)、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直接提出调动申请,由县教体局考察,不受编制限制调动:

1、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能手的;

2、小学教师所任学科成绩在质量检测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五名,初中教师所任学科成绩在质量检测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县同类学校前三名的。

第六条 符合调动条件的的教师,由个人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推荐签署意见,并附该教师统考、抽考或质量检测成绩上报县教体局。教师调配工作原则上一年一次,一般在暑假进行。

第三章 教师轮岗支教

第七条 为了促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共享,各校每年要按在岗教师总数的5%比例确定人选到相应学校进行支教。支教人员一切关系保留在原校,享有原校教师同等待遇。

第八条 支教人员采用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县教体局审定的方式确定。大力鼓励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到边远山区支教。截止每年8月31日,男未满50周岁、女未满45周岁的在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均属支教对象。支教时间定为一个学。支教教师不能

按要求完成支教任务或违反相应教育教学法规的可延长支教时间。

下列人员必须参加支教:

1、从正式录用参加教育工作至今未在农村学校工作满两个学者,必须参加支教;

2、本学所任学科测试成绩位于同类学校末位者或学综合考核排名末位者,下学必须参加支教;

3、本学违法违纪受到上级相关部门处罚者,下学必须参加支教。

第九条 支教程序及范围

各学校(镇属学校以镇中心小学为单位),每年7月底前将该校支教教师名单上报教体局,教体局依据农村学校工作需要确定支教教师名单及支教学校,于每年8月28日前安排到相应学校支教。原则上城关镇辖区教师支教于川道镇辖区学校;平梁镇辖区教师支教于酒店、观音河辖区学校;涧池镇辖区学校教师支教于龙垭、铁佛寺镇所辖学校;蒲溪镇辖区教师支教于漩涡镇所辖学校;双乳镇辖区教师支教于双河口镇所辖学校;龙垭镇、铁佛寺镇辖教师支教于汉阳镇所辖学校;漩涡镇辖教师支教于上七镇所辖学校;汉阳镇辖区教师支教于双坪镇所辖学校。各镇中心小学也要制定本镇所辖小学支教方案,也要按一定比例选派教师到该镇相对边远学校支教。

第十条 支教教师的考核

选派学校与受援学校要相互沟通。受援学校负责支教教师的住宿生活、工作岗位及日常管理,并如实对教师支教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结果报县教体局。如果支教教师支教内考核定为合格等次以下者,对其至少延长一学支教时间。

第十一条 严格轮岗支教制度,符合支教条件而拒绝支教者,从应支教时间起一个学不予考核,两学内不得参与评优、评模,不得申请调动;支教教师不能按规定完成支教任务,除延长支教时间外,从应支教时间起,一学内不得参与评优、评模,不得申请调动。在同等条件下,支教教师考核在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在评优、评模、晋职、申请调动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不按要求上报支教人员名单和不按规定做好支教教师考核的学校主要负责人,县教体局将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 编 制

第十二条 教师编制管理坚持统一、规范、高效的原则,以保证数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第十三条 县教体局在县编委办核定的全县编制总数内管理全县教育编制。管理过程中,坚持编制标准,严格定编、定员,完善教师工作量制度。

第五章 聘 任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对教师实行聘任,受聘任教人员必须取得《教师资格条例》规定的相应的教师资格,逐步建立评聘结合的教师聘用机制。

第十五条 教师的聘任应坚持公开公正、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双方自愿的原则。学校应因事设岗、按岗聘任,做到人事相宜,事职相符。教师的职业聘任应与职务聘任相结合。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应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聘期为一至三年。聘任双方应当严格履行聘任合同,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合同。否则,应承担法律规定的和聘任合同所约定的相应责任。

第五章 考勤与请假制度

第十七条 各学校要严格考勤制度,规范教师考勤管理。教职工因事、因病不能坚持工作,可以请假,但必须在履行请假手续,手续完备后方可离开工作岗位。

第十八条 进一步健全请销假制度。规范请假手续,认真执行假期间的工资待遇规定,做到既要加强管理,又要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一、请假规定

1、婚假、产假、丧假和探亲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进修学习假。教师请假参加进修或函授学习,必须出具培训学校相关证明,并按请事假程序及批准权限履行请假手续。

3、病假。教职工请病假,须持医院行政认可的诊断证明(5天以上的必须出具县级及其以上医院诊断证明)。

4、事假。教职工请事假原则上在一学期内,川道乡镇学校教

职工累计不超过5天,山区乡镇学校教师累计不超过7天。

二、请假审批权限

1、校长请假。校长请假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学校工作。学校校长请假或因公外出须由县教育体育局局长审批。隶属各镇中心小学的其他学校校长请假,按教职工请假程序报批。

2、教职工请病、事假。学校教职工请病、事假,5天(含5天)以上由学校、中心小学校长签署意见后报县教育体育局审批。隶属镇中心小学的学校教职工请假2天内(含2天)由本校校长批准;3天以上由本校校长签署意见后报镇中心小学校长审批。

3、教职工请婚假、丧假由本校校长批准;请产假由学校、中心小学校长签署意见后,报县教育体育局审批。

三、请假审批程序

教职工请假,本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证明,按审批权限逐级审批。属县教育体育局领导审批的,由学校、中心小学校长签署意见后,报县教育体育局人事股,由人事股呈送局领导审签。

四、请假时间的计算。请假天数从起假之日起至假满之日止连续计算。

五、请假期间相关待遇

教职工在规定的请假时限内请假,工资照发。超过规定时间天数的按下列条款执行:

1、全年连续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

2、病假超过两个月不足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基础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3、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十年及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80%。

4、因病或因工伤残长期(半年以上)不能坚持工作的人员,只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

5、教职工因不可抗拒的原因,需超过规定的时限天数请事假,请事假期间工资按本人基础工资的70%发放。

6、一个月内病、事假累计超过20天(含20天)的,扣发当月奖励性绩效工资。

7、一学年内,病假累计超过六个月的,事假累计超过三个月,或病事假累计超过五个月的工作人员不参加考核,不确定考核等次;旷工或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连续超过10天或累计超过20天的,考核定为不合格档次。

第十九条 严禁教职工上班时间擅自离岗,不履行请假手续或超假的,按旷工对待。学校应扣除旷工者当天的全部工资,且当年不得评优、评模,不得申请调动。无正当理由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一年内累计矿工时间超过30天的,按有关规定予以辞退。

第二十条 教职工因工作需要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学术交流等,必须由学校报经县教体局同意后进行,否则将追究校长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 学校要健全教职工请假档案,为考核提供依据。并在学期末对教师请假情况进行汇总公示,公示无异议后于每学期末放假前将考勤统计汇总表报送县教体局备案。

第六章 培 训

第二十二条 中小学校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提高培训,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培训、考核制度,依法保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

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五年内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所有班主任不得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凡未按计划要求参加培训或未取得相应培训合格证书者,原则上当年不得评优评模,不得晋升职称,不予审验教师资格证。

第二十四条 中小学校应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对口交流、培训学习、名师帮带等措施,培养一批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要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全面负责本校(园)校本研修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 教师离职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应由个人申请,所在学校、中心小学签署意见,县教育体育局审批后方可参加离职进修考试报名,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与学校签订相关协议。

第二十六条 教师离职参加学历提高培训的相关政策及待遇。

一、教师在职期间只能享受一次带薪的学历提高脱产培训。

二、培训期间,身份和工作关系不变。

三、培训期间按工资总额的70%发放,一切费用自理,不享受奖励性工资、福利费、取暖费和降温费。

四、培训期满后取得毕业证的,回原单位直接安排上岗;未取得毕业证的,上岗后按工资总额的50%发放至取得毕业证。培训期满不按期返岗的,按自动离职处理。

五、有本规定第二章第五条第二款所列情况的教师不得申请离职学历培训。

第七章 考 核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根据《陕西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办法》,定期对教师德、能、勤、绩等进行全面考核。

第二十八条 教师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考核,平时考核作为考核的基础。考核工作应当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考核组根据个人总结、教研组及年级组评议和群众意见综合评估,由主管领导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单位负责人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结果应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同时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对教师考核结果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考核作为教师奖惩、培训、调整岗位、职务和工资升降的重要依据。

考核被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教师,调离其原任工作岗位或接受待岗培训。调新工作岗位后,其工资待遇按调整后工作岗位工资待遇执行。对工作岗位调整或待岗培训后考核仍不合格者,按规定予以辞退或解聘。

第八章 奖 惩

第三十一条 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以及有其他突出事迹的教师应给予奖励。奖励应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十二条 评选、表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定期评选特级教师和各级别的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定期评选表彰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和教育工作者等。

第三十三条 加强对评选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的人事部门归口管理。评选、表彰工作应当有合理的计划、科学的分类及规范的评选程序,由学校推荐,县教育体育局联评,并进行廉政、综治、计生审核,经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表彰。

第三十四条 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政府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罢课);

(二)玩忽职守,影响教育教学工作;

(三)污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参与或者支持色情、吸毒、迷信、赌博等活动;

(五)违反社会公德,造成不良影响;

(六)有其他违反纪律的行为。

第三十五条 有第三十四条所列违纪行为,尚未构成犯罪的,或者虽然构成犯罪但依法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应给予行政处分;违纪行为情节轻微,经过批评教育后改正的,可以免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 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记过、记大过、降级处分的,期限为一年,受撤职处分的,期限为二年,在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工资。

第三十七条 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的,由学校(或镇中心小学)提出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第三十八条 受本规定第三十二条所列除开除以外的行政处分,分别在半年至二年内按第三十三条规定的相应程序解除行政处分(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按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执行)。但解除降级、撤职处分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工资。教师在受行政处分期间,有特殊贡献的,可提前解除行政处分。解除行政处分后,晋升职务不再受原行政处分的影响。

第三十九条 处分和解除行政处分的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本人。

第九章 退 休

第四十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教师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办理退休手续。

(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的;

(二)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经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三)因工致残,经过医院证明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第四十一十七条 教师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待遇。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中小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职员、教学辅助人员的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汉阴县教育体育局负责解释。

第四篇:中国工商银行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中国工商银行资金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一、总 则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和中国人民银行《信贷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二)工商银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度。其资金管理的原则是:集中管理,分级经营,统一调度,灵活融通。在加强总行对全行资金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级行筹集资金、运用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性。

(三)本规定适用于工商银行省级分行(含计划单列市分行,下同);省辖市、地级分行。

(四)本规定中的资金系指工商银行人民币和外币下列项目的全部或部分:

1.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2.负债,包括各类存款、借入款及其他负债。3.资产,包括贷款、投资、其他金融资产。

二、信贷资金的管理

(五)信贷资金的管理包括下列内容: 1.信贷总量管理,包括贷款余量和增量管理。2.资金运用管理。3.营运资金调度管理。4.利率管理。

(六)全行的信贷总量实行统一管理。

1.总行负债全行信贷总量的统一管理,负责统一制定全行信贷余量的调整政策和措施,负责集中控制和分配信贷增量(限额或规模),并负责在或季度执行中对信贷增量的分布实施必要的调整。

2.总行对全行的信贷资金实行贷款限额指导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根据资金营运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的原则,制定《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

(七)全行资金实行统一计划,分级营运。

1.总行是全行资金营运管理中心,负责制定并平衡全行信贷资金营运计划;核定各省级分行的贷款限额,制定与考核各省级分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比例指标(简称比例指标,下同)。

2.省级分行是省辖资金营运管理中心,负责编报本辖信贷资金营运计划;根据总行下达的贷款限额平衡本辖资金;分解和考核本辖市地级分行的贷款限额与比例指标。

3.市地级分行是工商银行的基本经营核算单位,亦是资金管理与营运的基本单位。市地级分行负责编报本辖资金营运计划;落实上级行下达的贷款限额指标与比例指标;平衡本辖资金。

(八)全行的信贷资金运用,实行统一决策与分级决策相结合。1.总行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确定全行信贷资金投向、投量和重点。总行以直接贷款、规模专用和与省、市行联合贷款等方式参与支持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和项目,引导和调整全行信贷投向。2.总行统一制定《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办法》(另文下发)。对资产风险管理和贷款管理规定统一标准,对全辖资产风险和贷款管理实施监测与考核。

3.总行制定统一的贷款分级审批权限。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在规定的贷款权限内,制定内部审批责任制,超过批准权限的贷款,要报上级行批准。总、省、市地三级行都要建立贷款审查委员会,对重大项目和大额度贷款实行集体决策。

4.省级分行和市地级分行根据总行确定的贷款投向、贷款结构和重点,按照《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工商银行贷款办法》的规定,自主决策权限内贷款的投放和信贷资金的运用,并对自主决策的资金运用承担风险责任。

(九)全行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建立两级资金调拨体系。

1.总行拥有全行范围内的信贷资金配置、调度和调剂权,对全行资金实行统一调度。

2.建立两级资金调拨体系。总行实施资金的一级调度,其任务是负责全行范围的资金调度。省级分行实施资金的二级调度,其任务是负责本辖范围内的资金余缺调剂。市地级分行是资金营运的基本单位,在辖内统一使用资金。

3.总、省、市三级行都要按季编制全辖的资金营运计划,并据此确定资金调度计划。原则上,营运计划内的资金需求自行解决;当因存款下降而发生临时支付困难时,省级分行应首先用自己掌握的资金或通过同业拆借、辖内资金调剂来解决,确实无力解决时,可向总行申请调拨。下级行需要调拨资金,必须提前五日向上级行提出申请。4.总、省、市三级行长要对本辖区内统一调度资金负责。三级行资金计划部门是资金调度的主管部门和中心,三级行都要建立责权结合的资金调度责任制度。

5.严肃资金调度纪律。上级行调度规模、资金和再贷款要签发调拨通知,下级行要服从调度,不得延误;上级行调度不当,影响下级行支付和资金运用由上级行负责。

(十)系统内资金实行有偿调度。

1.参照同业拆借利率制定系统内资金调拨价格,下级行向上级行申请调拨资金的价格不高于同业拆入的利率;下级行向上级行上存资金的价格略高于联行利率。

2.系统内资金调度实行期限利率。

3.系统内上下级行的资金调度要按期结付利息,不得拖欠,并建立欠息罚息制度。

(十一)全行资金利率由总行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统一制定。1.全行执行人民银行统一利率。总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浮动幅度内给予省级分行一定的利率浮动权,并制定统一的利率浮动管理办法(另文下发)。

2.系统内调度资金的内部利率水平原则上由总行统一确定。3.各项贷款的优惠贴息和减、停、免息的决定权集中在总行。

三、支付准备金的管理

(十二)总行对全行支付及流动性负全部责任,实行全行集中资金保支付制度。1.建立总、省、市地三级行分级保支付的责任制,三级行必须保证本级辖内的支付,三级行行长对确保辖内支付承担责任。

2.总行建立支付总准备金,包括:各省级分行超过总行核定的备付率(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部分、二级存款准备金、短期债券、下级行存款、同业契约借款等。各省级分行和市地级分行也要相应建立支付准备金。

3.统保支付的范围,包括存款的提取、同业清算、系统内汇划款的支付。

4.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是工商银行的备付性资产。从1994年起,根据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规定,由总行统一决定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的购买总量并确定各省级分行购买数量。各省级分行必须完成总行下达的债券购买任务。总行通过公开市场适时调节债券存量和各省级分行备付金比率。

(十三)全行实行二级存款准备金制度。1.二级存款准备金首先用于保证全行支付。2.二级存款准备金的解缴和调整按月进行。

四、人民银行再贷款的管理

(十四)总行对人民银行再贷款实行集中管理,统借统还,统筹安排使用。

1.总行统一向人民银行办理借款,根据全行资金营运情况,以系统内借款方式拨付各省级分行使用。省级分行在总行拨付的系统内借款额度内,统筹安排使用。系统内借款期限分为三个月、半年、一年。2.总行统一向人民银行办理再贷款的归还,根据人民银行下达的再贷款还款计划,总行下达各省级分行一揽子还款计划。各省级分行必须按期如数完成总行下达的还款计划。对不能按期如数完成还款计划的分行,实行扣款罚息制度。

五、汇差资金的管理

(十五)建立汇差资金分级清算责任制。

1.部行负责组织本行全国联行汇差资金的清算,并建立相应的调拨与清算中心,其责任在于确保全国联行汇路畅通和全国联行汇差的及时清算。

2.省级分行负责省辖联行汇差资金的清算并保证省辖联行汇路的畅通,同时建立资金调拨与清算中心。

3.市地级分行负责本辖联行的汇差清算,确保本辖汇路畅通。(十六)严肃汇差资金清算纪律。

1.对违反汇差清算纪律的各级行(总行、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采取分档计息、罚息、通报全国、追究负责人及行长的责任等制裁措施。2.根据《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对不按规定清算汇差的分行,扣减其存贷款比例。

六、同业融通资金的管理

(十七)对同业融资实行集中管理、分级控制。

1.总行根据人民银行规定,统一核定各省级分行同业拆借资金比例。2.省级分行在总行核定的拆借比例内,核定市地级分行的拆借比例。市地级分行的同业拆借额度不得超过上级行核定的拆借资金比例。3.总行统一购买持有的国债及其他债券由总行统一抵押、转让,用以调剂资金头寸。

4.各省、市地级分行在本规定前已形成的确有实效的区域性融资中心或市场,应在人民银行许可的范围内,继续发挥灵活融通资金的作用。

七、资本的管理

(十八)对资本实行集中管理。全行的资本权益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部分,其支配权和处分权集中在总行。未经总行批准,任何分行和个人不得动用资本。

(十九)总行根据经营需要,核给省级分行一定资本金委托其经营。省级分行也可以核给市地级分行一定资本金委托其经营,但不得再分配下放。各经营行(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行长必须对核定的资本金的安全、完整和增值负责。

各省级分行和市地级分行在本规定前已经占用的信贷基金,做为总行核定委托其经营的资本金,其使用权归经营行,其支配权和处分权归总行。(二十)由总行统一进行资本投资,省级分行以下(含省级分行)无权进行资本投资。

1.对各省级分行在本规定前已经用资本投资的项目,要逐一清理、登记造册,对总行认可的项目要补办总行授权委托投资手续。2.由总行统一制订资本管理办法和资本投资管理办法(另文下发)。(二十一)对全行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实行集中管理。1.资本公积作为核心资本的组成部分由总行实行集中管理。2.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与公益金。盈余公积的分配权在总行。总行按照《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分别核定各省级分行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统筹安排使用。

3.省级分行在总行核定的提取比例内,可对市地级分行核定提取比例,统筹安排辖内盈余公积金的使用。

4.市地级分行在省级分行核定的提取比例内,自主安排盈余公积金的使用。

(二十二)加强对固定资产净值的管理。

1.固定资产净值是资本的重要组成,由总行统一制定管理办法,防止资产流失。

2.全行自用固定资产净值占资本的比例不得超过30%。

3.各省级分行、市地级分行对辖内固定资产有使用权,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状况报告制度。4.各分行不得以占用的固定资产做抵押。

八、呆坏帐准备金管理

(二十三)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由总行统一管理,贷款呆帐、坏帐的核销,实行集中审批、分级核销制度。各省、市地级分行无权自行批准减免贷款本息。

(二十四)各省、市地级分行要在财政部规定的提取率内足额提取呆帐、坏帐准备金,并按规定程序,清理贷款呆、坏帐,经总行批准后办理冲帐手续。

九、内部资金的管理

(二十五)严格内部资金管理,防止过多占用营运资金。

为防止内部资金过多占用信贷资金,必须对财务资金、联行汇差资金、附属公司投资、应收暂付款等内部资金实行严格管理。

1.联行汇差资金、资本投资的管理按本规定的第四、六部分规定执行。2.对财务资金占款实行比例控制。上缴税利要制定缴款计划,匀衡缴款;对暂付款的占用实行比例控制。

3.对应收未收息占款,实行最高限控制。总行对省级分行考核应收未收利息比例和利息回收率,并与存贷款比例和财务指标的核定实行挂钩。

4.总行对内部资金占用营运资金实行比例控制,在没有达到合理比例以前,由总行按年下达内部资金占用下降比例。

十、资金的统计监测制度

(二十六)为了加强对资金来源与运用的监测,各省、市地级分行要编制以下报表(报表另发),并逐级汇总报送总行。

1.《资金头寸五日报表》。由各省、市地级分行计划部门编制。在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辖当日头寸轧计反映。

2.《资金营运计划表》。由各省、市地级分行计划部门分级上报。3.《汇差清算次日报表》。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汇差清算次日报表制度。

4.《资产风险质量监测季报表》。由各分行信贷部门按照《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编报。5.《资产负债月报表》。由省级分行计划部门按《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编报。

6.《财务收支月(季)报表》。由各分行会计部门编制上报。

十一、附 则

(二十七)本规定与总行《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试行)》、《中国工商银行资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配套实施。(二十八)各省级分行须制定贯彻实施本规定的细则,并报总行备案。(二十九)本规定从下达之日起执行。

(三十)本规定由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负责修改和解释。

第五篇:山东省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一、为了加强我省中小学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学校校长是学校消防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落实消防法规,保障学校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学校消防安全全面情况;

(二)为消防安全提供必须的经费和保障;

(三)制定消防工作制度和工作计划,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和责任人,签定责任书;

(四)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五)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确定学校消防安全管理主管部门、单位或主管人员,建立教职工义务消防队;

(六)组织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扑救初起火灾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三、学校消防管理部门、单位或主管人员在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学校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按照消防法规、规章和消防工作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研究贯彻意见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落实消防工作计划,制定消防经费预算;

(三)确定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指导消防重点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四)定期组织消防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火灾隐患;

(五)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六)对教职工义务消防队进行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培训,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七)检查学校消防工作制度落实情况,消防设施、设备、器材的运转、使用、管理情况,建立健全学校消防工作档案及工作台帐;

(八)负责组织初起火灾扑救工作,协助公安消防机关调查处理火灾事故;

(九)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做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存放、使用、管理工作。

(十)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组织的培训。

三、学校内部各单位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在消防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落实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措施;

(二)对单位内部的教职工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

(三)及时制止、纠正违法违章行为;

(四)接受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检查指导,整改火灾隐患;

(五)学校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四、学校要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内部检查、考评、评先选优的重要内容。对消防安全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未认真履行职责或违反学校消防安全制度的单位和个人给予批评教育;对发生火险、火灾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处理。

五、对因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并追究校长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学校内部下列单位(部位)应是学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部位):

(一)教室、学生宿舍、食堂、体育场(馆)、医务室、物资仓库及文体活动、公共娱乐等公众聚集场所;

(二)图书馆、阅览室、档案室;

(三)水、电、气、暖等生活要害部门(部位);

(四)计算机室、电化教学中心、实验室;

(五)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品储存、使用单位;

(六)施工现场;

(七)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大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单位(部位)。

学校消防重点单位(部位)除认真执行学校制定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外,还应该制定本单位消防安全职责,落实防范措施,保证消防安全。

七、学校要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施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疏散通道;

(二)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学生在校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将消防疏散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他影响疏散的行为。

八、学生宿舍是学校消防安全的重点,要制定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防火工作责任。要在学生宿舍楼内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加强学生宿舍用火、用电管理,严禁学生在宿舍内违章点蜡烛等使用明火的行为,严禁违章接拉电线,严禁使用大功率电器,及时清除宿舍内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九、学校的改建、扩建、装修等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必须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关审核,审核批准后方能组织施工。工程竣工后,经公安消防机关验收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十、学校不得将场地、校舍出租给企业或他人从事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十一、学校要对施工、大型活动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学校的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管人员,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落实相应的防范措施。

十二、发生火灾时,要立即组织实施灭火和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并及时报警,迅速扑救初起火灾,及时疏散人员。严禁组织未成年学生参与灭火。学校要为公安消防机关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火灾扑灭后,要配合公安消防机关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查明火灾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核定损失。

十三、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定期组织检测、维修和保养,丢失、损坏、过期的,要及时补充、维修、更换,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对校园内消防供水系统定期检查维修,确保正常运行。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学校,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

十四、学校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单位或主管人员对学校的消防工作负有监督、检查和组织整改的职责。

十五、学校消防检查应坚持定期检查与经常性检查相结合。检查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消防制度及责任落实情况;

(二)火灾隐患及整改情况;

(三)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四)消防通道、消防供水情况;

(五)灭火器材的完好及有效情况;

(六)有无违章用火、用电等情况;

(七)消防重点单位(部位)管理情况;

(八)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管理情况;

(九)水、电、气、暖等重要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

(十)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十六、对检查出的火灾隐患,能马上整改的要立即组织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在火灾隐患消除之前,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证安全;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师生生命安全的设施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

十七、消防安全检查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单位或相关责任人要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十八、学校要自觉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检查指导,对提出的工作要求,要认真落实;对要求整改的火灾隐患,要认真组织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上报。

十九、对学校周边存在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学校无力解决的校内重大火灾隐患,学校要提出解决方案,以文件的形式及时报告教育行政部门或当地人民政府。

二十、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要将消防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安排课时,聘请公安消防专业人员对师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逃生技能。

二十一、学校要定期对教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技能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应包括:

(一)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

(二)本学校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的知识和技能;

(五)组织学生紧急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二十二、学校制定的火灾应急疏散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组织指挥机构;

(二)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的岗位、职责;

(三)报警程序;

(四)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措施;

(五)扑救初起火灾的措施;

(六)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二十三、学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扑救初起火灾的演练。按照应急疏散预案的要求,组织一次火场应急疏散演练。

二十四、消防演练时,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设置明显标志,防止在演练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

下载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宿松县中小学教师管理暂行规定(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暂行规定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暂行规定(草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

    镇原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

    镇原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文教兴县”战略的深入实施,规范和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建设一支师德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 转发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教育厅、 财政厅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小学 机构编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新政办发[2003......

    ××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

    ××县中小学教职工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讨论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和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

    云南省中小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

    云南省中小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政策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

    山东省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一、为了加强我省中小学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

    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校校园环境的管理,创设良好育人环境,保障学校和教职工、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规定。 第......

    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管理暂行规定5则范文

    海南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管理暂行规定 2006-4-19 17:4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海南省教育厅文号:琼教师[2006]1号 发布日期:2006-4-19 执行日期:2006-4-19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