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评促建加快我校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
以评促建,加快我校向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迈进
——在“迎本科教学评估,做优秀交大人”演讲比赛决赛上的讲话 朱世华
二〇〇七年四月二十九日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今天,由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工会、团委、人事处六部门共同举办的“迎本科教学评估,做优秀交大人”演讲比赛,经过激烈的预赛进入到决赛阶段。首先我向进入决赛的17名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预祝他们取得优异成绩;向在活动过程中付出辛苦劳动的各分会、团工委、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校将在今年11月25日至30日接受教育部专家组进校,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考察。按照教育部的精神,本科教学评估的根本目的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今天在这里我想讲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在学校教学评估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我对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一点认识。
一、学生是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是评估工作的参与者。在本次评估中,学生要接受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考核和调查,你们将接受专家对你们专业技能的考察,也将与专家一起同堂听课,还要准备参加评估专家组织的问卷调查,以及专家组指定召开的学生座谈会。你们可能需要回答专家问到的有关学校教育和发展的种种问题。因此,学生要发挥主人翁精神,要对学校的各项事业更加关心,要了解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及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评估工作。要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形成良好学风和考风;要主动学习,勤奋进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要积极参加早操、体育课等健身活动;还要重视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不断提升,要讲究礼貌待人、文明用语,能够自觉参与到与评估有关的各项活动中,努力展示我们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在配合学校圆满完成评估工作的同时,使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二、我想谈谈我校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要点:
1、首先,一所先进的大学必须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何为理念?理念就是教育在你心中的理想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什么概念。学校要培养那些人,我们是有教无类呢?还是择一、二英才而教之?学校要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会学生某一项技能呢,还是要把学生教育成适应社会、进而引领社会、改造社会的栋梁之才。可以说,办学理念决定了一个学校的一切办学方针、政策和行动。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就应该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使之成为适应社会、进而引导社会、改造社会的栋梁之才。
2、其次,任何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业性的,必须有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那么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家重点大学,它的高质量应体现在哪里呢?那就是我们要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学服务,包括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高水平的教学和辅导、完整的教学环节等。同时我们还要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条件,包括内容丰富的图书馆、先进的信息网络、完善的课外实验场所、充足的科技活动经费,广泛的国内外文化学术交流等,使学生有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通过这样的教学服务和教学条件,西安交通大学要培养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心和国际视野、过硬的竞争力和创业力、个性与人格都得到健全发展的人才。
3、一个学校要对社会有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学校有特色。同类的学校有很多,但学校各有不同,这就是特色。一个学校的学生朴实,这是特色,一个学校的学生老实,那也是特色。西安交通大学一贯办学的特色,就是“门槛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这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进步,有些已不是我校教育所特有,特色正在退色。我们需要有更高的目标,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校训所期望的:精勤求学、敦笃厉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什么是特色?别人没有的你有,别人有的你好,这就是特色。我们要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努力,创造出更鲜明的特色,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替代的名牌大学。
4、以上都是我们的办学理念、思想和愿望,是我们的“敦笃厉志”,如要实现,还需要我们“果毅力行、忠恕任事”。我们要以这样的精神和态度,去提高我们的人、财、物的投入、效率和效果;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服务,适应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实施,通过科学的手段、方法,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人为本、以教师、学生为中心,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来推进教学管理,等等。
本科教学评估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评估。能否在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地位、声誉和发展。因而也关系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事业和前途。迎评促建工作绝不单纯是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教学单位的事,而是每一个西安交大人的事。“学校兴衰,人人有责”,全校师生员工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以评估为契机,以做好本职工作为标志,以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为学校教学建设做出努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早日把西安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第二篇:以评促建乘势而上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以评促建 乘势而上 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
──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全校动员会上的讲话
(2006年12月7日)
校长 顾秉林
老师们、同学们:
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手段,教育部制定了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从2003年开始对承担本科教学工作的全国592所普通高校进行教学评估。根据安排,我校将在明年参加这一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为此,学校于今年3月成立了教育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评建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并设立了专门的教学评估工作办公室,抽调专人具体协调全校各项评估准备工作。8月底和9月初,学校分别在中层干部和院系本科教学负责人的范围内进行了评估工作动员和工作研讨。在学校和院系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前一阶段进行的迎接评估准备工作进展很大。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明年10月21~26日,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将到我校现场考察,正式实施评估工作。现在,距离评估专家组来校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为进一步做好迎接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我们请部处和院系的有关领导、本科教学的一线教师、学生辅导员和部分学生代表等共同参加今天全校性的动员大会。下面我代表学校就如何进一步明确我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等,谈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评估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意义
现代高等教育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前,我国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很小,且文理科大学居多;解放后,特别是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高等教育出现一次大发展,教育规模扩大,专门性学院特别是工科学院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后,各高校陆续开始调整专业结构和学科布局,确定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在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采取了较大规模地扩大本科招生的措施,去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1%,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教育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试行以评估为手段,检查、督促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2003年起,正式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制度。作为长期以来受到国家大力支持和社会密切关注的重点高校,我校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做好评估工作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积极作用呢?
首先,定期评估是一流大学保持高质量、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评估是国际上监督和评价教学质量的通用做法。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有着八百年左右的历史,美国最老的大学哈佛也已创立了370年。他们能够生存至今,并保持世界领先,除了着力创新发展学科、延揽名师、吸引高素质生源、多方筹集充足经费、大力建设基础支撑设施环境等因素外,每隔5~10年主动开展办学方面的调查、分析、评议,进而提出改进方向,是这些著名大学的共同做法,也是他们确保大学组织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之一。近年来,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我校已陆续开展了学科、专业、科研基地、实验室等方面的定期评估,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评估制度,特别是还开始了国际评估。1999年,学校邀请杨振宁等国际著名专家对物理系的办学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今年10月,工业工程系邀请该领域的6位美国工程院院士,对本科、研究生人才培养进行全面评估,都取得了较好效果。道理很明显,一个健康的机体,总要有外部评估和内在反思的机制,才能不断明确方向,确保生机蓬勃、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清华要上水平、创一流,本身就需要积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评估制度。其次,以“三个符合度”为依据的院校评估指标体系,是对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阶段性成果的重要考核。
教育部制订的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了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和办学特色等方面,虽然是用一个指标体系来评价所有大学,但对不同学校的要求是不同的,因为评估的重点是以 “三个符合度”为依据的。具体来说,第一个符合度是考察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包括在国内外的地位及发展需要),是否符合国家的要求;第二个符合度是考察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包括教学体系、目标定位及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等),是否符合学校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三符合度是考察学校的各项办学工作,是否能够保证培养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人才。在国家的总体人才战略中,清华大学作为向世界一流大学攀登的“第一梯队”,承担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本次评估并不是形式化地整理信息、统计数据,简单地看其能否满足教育部的评估量化指标。必须看到,教育部对我校的评估必然会围绕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要求,来考察我们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措施和培养质量;必然会重点考察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如何通过加强本科教学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然会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学校的相关工作是否有利于培养高质量人才,从而满足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因此,全校师生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切不可有应付、轻视的想法,更不可骄傲自满、妄自尊大,而要以认真、积极的态度,把这次评估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状况和水平的一个良好契机。
再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科学评估有利于我们总结过去、分析现状、明确优势、凝聚力量,为我校赢得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战略规划,我们正处在第二个九年“重点突破、跨越发展”的中间阶段。清华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校内外、国内外的空前关注。教育部组织专家来校评估,全面检查、评价清华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办学理念、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果,形成权威的评估结论,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政府决策及社会公众舆论的走向。因此,我们要在迎接评估的过程中,认真总结清华多年来人才培养的经验与特色,全面展示我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赢得国家和社会对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更加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同时,针对教育教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和行动措施,向着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努力奋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学校开展评估准备工作的总体思路确定为:以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水平为参考,以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为依据,在认真梳理学校近百年办学历史积淀下来的育人传统和宝贵财富的基础上,总结研究型大学架构下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特色,充分展现清华精神和清华水平,同时发现不足、找准问题、制订措施、改进工作,高效、有序、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评估准备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总结凝练,进一步明确我校的办学理念 我校在95年的发展历史中,培养了十余万名人才,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特别是近二十年中,顺应形势发展,学校提出了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新思路,采取了许多新办法。希望能借评估的东风,认真分析办学历史,深入研究办学特色,悉心凝练办学理念,从而使大家在向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在思想上形成更加明确、一致的认识。这里,我先仅就与本科生培养关系密切的两个方面谈点看法,以便在迎接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大家的思考和讨论使其不断加以充实、丰富。
一个看法是,学校保持声誉和影响力的基础,是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而本科教育处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先导性、基础性地位。高质量的本科毕业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的生力军,也是研究生的优秀生源和科研的后备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的功能有了新的拓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校总结多年的办学经验,提出了“一个根本、两个中心、三项职能”的办学理念:“一个根本”就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两个中心”就是使学校成为“既是办教育的中心,也是办科研的中心”;“三项职能”就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对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曾反复强调,它们不是并列的关系,培养人是大学之所以存在的根源、是学校的总任务,要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三项职能当中教学也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如果教学搞不好,其它职能就无从谈起。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我们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潜在的领导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我们提出以“两个拥护、两个服务”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强调要为国家培养造就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鼓励学生入主流、干事业、做贡献;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我们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夯实基础知识,强化实践能力,培育优良素质;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我们要求教师增强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把教学工作作为第一学术责任,鼓励教师热爱教学、投入教学、坚守教学;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我们大力提倡“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营造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氛围。
在这里,我还要强调一下大学精神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要具有崇高的大学精神、浓郁的学术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必须要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做出特殊贡献。特有的校园文化、内在的大学精神,是一流大学的灵魂所在。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包括悠久的历史传统、浓郁的学术氛围、深厚的文化底蕴等等,在学生成长中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种大学精神是一所学校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不仅通过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而且已经内化为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
长期以来,广大清华学子发扬清华的优良传统,自觉践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成长为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栋梁及各行各业的骨干人才,在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正是清华精神的体现,是清华保持良好社会声誉的基础,是我们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的办学理念结出的丰硕成果。
另一个看法是,在教学上只有与时俱进,坚持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与社会进步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高等学校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知识更新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科学与技术的发现与革新,高等教育的使命、功能也在不断丰富,大学必须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我校把握新世纪的全球变革趋向,以国家振兴为己任,加速教育创新,致力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明确了本科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定位,其具体内涵是: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以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质量人才,为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本科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制订了新的培养方案,推动按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改革课程体系,规范课程要素,建设精品课程;开设研讨课,提供创新机会;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便于学生安排学习方案和进程,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空间;加强实践教育,实施外语强化训练;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等。总体上说,我们已搭建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大批学术水平高的教师走上本科生讲台,兼有卓越学术成就和高超教学水平的名师不断涌现;精品课程、新生研讨课在全国首创并得到推广;以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挑战杯”科技竞赛为主体的学生系列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丰富多彩,并屡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坚持走出去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强化就业引导等措施,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舞更多的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清华网络学堂、教务教学管理平台、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管理与保障体系的建设思路,也辐射到国内许多高校。可以说,清华的本科教育在办学传统、育人理念、生源质量、师资队伍、教学建设、课程资源等方面已经积淀了比较丰富的成果,在国内外形成了较高的声誉。
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长远目标的要求,我校的本科人才培养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学与科研、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张力”;部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还有欠缺,与快速发展的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教学队伍的新老交替尚未完成;一些教师和学生对研究型教学方式和研究型学习方式还不够适应;在社会浮躁的风气下,教风、学风方面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常抓不懈。总之,面对国际国内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一定要居安思危,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从而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三、以评促建,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即将到来的评估工作,希望全校师生员工以此为契机,找准发力点,以本科教学评估促进一流大学建设,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坚持教书育人,弘扬清华师德,建设优良教风。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清华教师,必须坚持教书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为此,广大教师要谨遵“敬业报国、育人爱岗;务实求真、进取自强;克己奉公、团结协畅;为人师表、仪态端庄”的《清华师德》,注重言传身教;要改革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国家教学名师、土水学院袁驷教授在《结构力学》教学中,用实际发生过的大桥坍塌为实例,让学生体会“严谨求实”的份量;人文学院彭林教授在《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课程中,渗透了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珍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航天航空学院青年教师高云峰在《理论力学》教学中,亲自动手复制古代“欹(qī)器”作为教具,让学生们在理解力学知识的同时,品味“满招损,谦受益”的现代意义。希望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像这些老师一样,教书与育人并重,认真、切实地履行好培养学生的职责。
第二,丰富培养模式,搞好因材施教,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中,清华要自觉地承担起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的重任。长期以来,我校拥有非常优秀的生源,如何将每年进入清华的三千多名高中尖子学生,通过四年或更多年的培养,使他们成为能够为国家和人类做出较大创新成就的社会中坚,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近些年,学校先后设立了数理基础科学班、化生基础科学班、人文实验班、社科实验班、软件科学实验班等专门培养计划,加大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一些院系从院长、系主任、党委书记开始,到任课教师,都对各种各样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和引导,注重挖掘不同特点学生的潜能;学校大力加强了就业引导,鼓励优秀学生选择好事业发展的大舞台,到对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防事业有重要作用的部门和单位建功立业、发挥作用。希望各个院系和老师们对本科生的培养投入更多的精力,积极探索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条件,让学业优秀、素质全面、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各类同学都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成长空间和成才环境。
第三,改革教学方式,推广研究型教学,营造研究型学习的校园环境。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以讲授式为主的课程教学方法,只能适应知识传承的需要。但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提倡研究型学习。研究型学习不仅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主导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训练了创新性思维,培养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已经开设了新生研讨课,今后还要加强高年级研究型课程建设,使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希望更多的院系着力研究和组织开设研讨型、综合实践型、案例教学型的课程,使学生们每学期都能接触到重要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希望每位任课教师都掌握研究型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研究型学习方法,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综合素质养成的研究型学习的校园环境。
第四,加强学风建设,注重精神熏陶,以优良学风育优秀人才。学风是学生学习风气和学习纪律的整体体现,也是学生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我校一贯重视学风建设,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社会上也有“学在清华”的说法,是对我校学风状况的充分肯定。但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上个月全校开展干部听课检查,仍然发现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还存在上课迟到、听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有的老师也没有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同学提出批评和要求。学风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关乎个体素质养成和社会风气,大家必须十分重视。朱?g基校友在给电机系建系60周年的贺信中曾写道:“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2002年我校在学风建设年活动中,全校师生经过评议、讨论,得出了“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为学须笃行、为人重诚信、为学如为人”的学风建设要求。希望同学们按此要求,养成严以律己、尊师重教的优秀品格,培育责任心、公德心,锻炼坚持到底、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希望老师们以身作则、敢于要求、善于引导,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以优良的学风培养优秀的人才。
第五,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开放式办学,提高清华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有宽阔的国际视野,敢于走上国际人才竞争的大舞台。只有使我们的办学目标、办学成就以及毕业生素质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才能说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我们鼓励各个院系拿本专业领域的国际一流作为对照,分析现状,找到差距,建立交流合作平台,更快地在国际人才培养和学术舞台上占有自己的位置。在教育教学上,我们也要加强与世界名校合作培养人才的力度,实施学生国际培养战略,继续加强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鼓励开设双语课程,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最后,希望全校师生积极行动,分工落实,认真做好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这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不仅仅是教务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件关乎全局、涉及全校多个方面、每位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大事。全校各级干部要高度重视评估,逐渐养成主动接受外部评估的良好心态,把评估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尺、办学成就的展示窗、各项事业继续前进的助推器。机关各部处要在高质量地收集、整理评估所需的基础资料之外,积极思考如何在各自工作中贯彻落实办学理念,切实为人才培养服务。比如,近年来我校在队伍建设中出台了若干有利于加强教学工作的激励措施,制定了鼓励教师上讲台的政策,加大对公共基础课教学队伍的支持;实验室与设备处正在调研和制订实验室开放制度,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能向更多的本科生开放;校友会、基金会积极将校友资源、企业资源引入学校,促进办学;新闻中心围绕人才培养开展专题宣传,向社会介绍清华在招生、培养、实践、就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其他部门也开展了不少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我们要借评估这个外部推力,进一步促进学校各方面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各学院的院长、各系的系主任作为院系教学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组织精干队伍,明确工作目标,做好总结凝练,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院系教学、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周密安排,协同工作,高质量地完成预定目标。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要切实关心学生、特别是在学习和其他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在教学、管理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思想。学生们要更深地理解肩负的社会责任,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勤奋认真学习,严格遵守纪律,出色完成学习任务。
老师们、同学们,希望大家齐心协力,认真工作,确保高水平地通过教育部对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以评促建,为实现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第三篇:以评促建工作
石油工程系“以评促建”工作汇报材料
按照《关于2008年迎评促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文件要求和“以评促建”工作会议精神,石油工程系进一步明确落实了“以评促建” 的工作任务,协调了评估工作进度,规范了工作程序,为了能够脚踏实地的完成以评促建的工作任务,不断的进行了管理改革,力求为促进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迎评促建工作
(一)、以评促建工作在石油工程系全面展开
“以评促建”工作部署会议结束后,我系召开了“以评促建”工作会议,会议由系办公室主任高吉琳主持,会上系主任张赓毅首先传达了“以评促建”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指出:要充分认识评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要有时间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把评估准备工作变成自觉的行动,把学院的部署落到实处。张赓毅主任对前段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指出:前段时间全体教师对各项制度、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进行了整理,圆满完成了前期的任务,但也出现了部分评建材料准备不足和标准不高的现象,要求全体教师下一步要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任务的要求和标准去做,认真做好当前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切实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标。这次会议全面调动了师生参与以评促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以评促建工作的合力和良好氛围,为2008年石油工程系迎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细化“以评促建”任务明细表,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按照《各教学系“以评促建”任务明细表》的77项内容,参照教学评估体系标准,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反复研究讨论,细化了工作任务。张主任抓统筹,侧重于管理,孙主任抓教学工作。实行了《教师对领导负责制度》,系教学秘书对教学主任负责,办公室主任和辅导员对教学管理主任负责,形成了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把任务明细表归类细化,任务分配如下:77项任务分配给5个任务组。张赓毅11项;孙学增34项;韩霜17项(现工作移交给王晓峰);高吉琳9项;彭存哲6项。
5月末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以评促建”任务完成进度表上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共完成任务42项(部分材料还需要继续研究和补充)。
孙学增完成22项
王晓峰完成11项(为了避免重复上交材料,部分材料需要教务处、人事处配合)
高吉琳完成 5项(为了避免重复上交材料,部分材料需要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教务处配合)
彭存哲完成 4项(为了避免重复上交材料,部分材料需要教务处配合)
存在困难:部分材料由于迁校址过程中已经遗失;有关于工作交接频繁,部分材料衔接不上;过去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材料缺乏。
我系要求各任务组按照校迎评办统一要求,进一步按照评估标准,细化了材料目录,设计规范的任务表格,从而有效地避免向学院上交重复材料,减少了学院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效率。
(三)、“以评促建,自查自评”工作初见成效。
通过自查自评工作的开展,我系近段时间以评促建工作已初见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学风建设、课堂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在抓紧做好各项日常教学环节的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在整改学风方面,开展了“学习月”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英语晨读,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课堂管理座谈会,王桂华老师谈课堂纪律管理和教学的经验,部分年轻教师听了王老师的讲话,也谈了自己的体会,教师座谈会进一步提高了年轻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使年轻教师增长了见识;举行了多次师生座谈会,具体有张主任和学生座谈会,张主任和毕业生座谈会,张主任与系学生干部座谈会,孙主任和学习部学生座谈会,通过师生座谈会上的交流,张主任和孙主任在学生那里获得了很多的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态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举行这些师生座谈会达到了扭转了学生中不良的风气,起到了培养良好学风的作用;开展“一帮二”活动,不但加强了对差生的管理,还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教学工作方面,着重从课堂教学、毕业论文、教案、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工作日志方面,加强管理;和中曼集团签订协议定向培养转井工,侧重于教授学生实际操作知识,即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院就业;辅导员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走进课堂,听老教师讲课,学习课堂教学经验等等;现在我系营造出了“众人齐议”的氛围,教学管理方面的事情大家可以提意见,各位教师能够做到及时汇报,及时沟通。总之,我系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对“以评促建”工作引起了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同志对学校开展以评促建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同志存在对评估准备工作不细心、流于形式等问题。
(二)、对“以评促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不能正确理解日常教学工作与评建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认为评建工作压力大,有厌烦和抵触情绪。
(三)、学校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小组在迎评方案的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宣传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教学督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有些评建工作方案不够详细,任务不够明确。
三、下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根据系不同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参照“以评促建”任务完成进度表的内容,迎评办还将集中布置以“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管理”、“教学文件及材料归档”为主要内容,除此之外,应根据工作任务自行安排学习讨论活动内容,且必须在事先将任务的完成,配合督查组检查。
(二)、具体来说,下列各项工作是现阶段必须扎实做好的重点任务。
1、6月1日—6月15日狠抓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是评估的重点。毕业论文(设计)不但要求格式规范,而且要求有较高质量,决不放松要求。2、6月10日至放暑假前,要抓好期末考试工作,要狠抓课程的命题制卷、考试、评阅、试卷归档工作 3、6月1日—30日尤其是要克服当前重点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的困难,正确处理毕业生毕业工作,继续落实以评促建工作任务,将6月以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完善,解决未完成的35项任务。按照校迎评办的统一部署,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以评促建”工作。4、6月1日—6月20日,认真做好2007届毕业生调查。5、7月末完成“以评促建”工作总结和汇报工作。
石油工程系把“以评促建”工作视为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断总结教学管理经验,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自评自查,营造出“师生齐心协力,领导齐抓共管”的评建氛围,目的是为了推动学院本科教育发展,为激发出全面促进教学建设的勃勃生机而努力。
第四篇:●我校迎评促建工作全面启动
● 我校迎评促建工作全面启动
● 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柳斌杰受聘担任我校编辑出版专业博导 ● 苏志武书记会见美国任斯利尔理工大学代表团
● 高福安副校长会见马来西亚英豪多媒体传播学院代表团 ● 丁俊杰副校长会见泰国民联厅代表团
● 3月24日,学校召开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会议,苏志武书记、李焕生副书记、高福安副校长、任金州副校长、丁俊杰副校长,各学院院长、总支书记、教学副院长、校属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评估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评估领导小组副组长、副校长高福安宣读了《关于印发<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建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领导小组等机构的通知》。评估办公室副主任、教务处副处长黄侃做了《中国传媒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建设指标内涵说明》的报告。
评估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苏志武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从思想上 和组织上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本科教学效率和质量;第三,要着力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该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校迎评促建工作全面启动。
(评估办公室)● 3月30日,苏志武书记、刘继南校长及在京的全体校领导率学校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共30余人访问了北京化工大学,学习交流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经验。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王芳、校长王子镐会见了苏书记和刘校长。该校郭广生副校长就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背景、目前状况及评估过程中的重点作了生动介绍;教务处张进明处长就专家进校评估期间评估程序及有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两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对口交流。北京化工大学的评建经验为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建设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发。
(评估办公室)
● 3月25日下午,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柳斌杰受聘担任我校编辑出版专业理论编辑学方向博士生导师。证书颁发仪式在主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丁俊杰副校长出席仪式并为柳斌杰副署长颁发了聘任证书,并转达了在南京出差的刘继南校长的祝贺。随后,柳斌杰副署长为在场的30多名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硕士生和中传出版社业务骨干作了有关“中国新闻出版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
柳斌杰副署长担任我校理论编辑学博士生导师,将对我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影响,并推动我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出版社)
● 4月5日,中国传媒大学—索尼中国合作交流会暨“索尼数字电视实验室”揭幕仪式在信息工程学院举行。校党委书记苏志武与索尼专业系统集团总裁杉野英俊共同为“中国传媒大学索尼数字电视实验室”揭牌。
2004年我校与索尼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之后双方的合作交流不断深入开展。此次投入使用的索尼数字电视实验室就是由索尼公司资助兴建的,它的落成为信息工程学院在非线性编辑技术方面的教学及科研提供了设备支持,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使用最先进设备进行节目制作的实践动手基地。此外,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在我校设立了索尼奖学金,每年奖励5名品学兼优的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我校也在索尼公司建立了中国传媒大学学生实习基地。(信息工程学院)
● 4月3日,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部署,促进婚前保健工作,北京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残联联合组织的“尊重生命尊 2 重爱——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咨询日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国务院妇儿工委副主任、全国妇联党组书记黄晴宜,卫生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领导,北京市各界群众汇集中国传媒大学,共同参加了宣传咨询活动。
宣传活动由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荣华主持。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代表主办方介绍了我市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基本情况。中国传媒大学苏志武书记和于利副校长参加了此次宣传咨询活动。
活动中,中传学生向全国青年发出了树立“科学、文明、进步婚育观”的倡议,并向所在社区赠送了自己创作的宣传漫画。与会领导和首都高校大学生代表在写有“尊重生命尊重爱——为了自身和后代的健康,请您自觉婚检”的百米长卷上签名。活动现场,婚前保健专家还向参加活动的学生和市民提供了有关婚检知识的咨询服务,并发放了宣传折页。(学生处、校医院)
● 3月29日,苏志武书记会见了以贺维澜(David S Haviland)教授为首的美国任斯利尔理工大学代表团一行8人。任斯利尔理工大学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理工大学之一,现任校长杰克逊(Shirley Ann Jackson)之前曾担任美国核能委员会主席,是一位杰出的女性。
2004年底,任斯利尔理工大学曾派代表访问过我校,并就开展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此次访问,双方就具体的项目合作实施细则进行了进一步磋商。该校国际部主任陈霞女士表示,中国传媒大学是一所十分有特色的学校,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双方能够通过合作进一步加强联系。
3月28日晚,杰克逊校长在她下榻的酒店举行招待会,刘继南校长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出席了招待会,并与杰克逊校长亲切交谈。(外事处)
● 4月4日,高福安副校长会见了以吴家智院长为团长的马来西亚英豪多媒体传播学院代表团。双方就开展学术交流,实行双联制学分转移,协同培养高素质传媒人才等内容交换了意见。
马来西亚英豪多媒体传播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一所华族民办艺术与传播学院,录取在马来西亚的华校高中毕业生,攻读两年至三年专业科系。目前开办有大众传播系(含新闻传播组、广播电视组和公共关系与广告组)和多媒体广告设计系。(外事处)
● 4月5日上午,丁俊杰副校长会见了到访的泰国民联厅厅长杜萨迪•辛齐姆斯里一行9人。
会谈中,杜萨迪表示,通过实地参观考察,对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师资等 3 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了泰国相关部门与中国传媒大学建立友好合作交流的意向。丁副校长也表示,我校一直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尤其是与亚洲地区的国家在相关领域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希望借此次泰国民联厅代表团访问之际,搭建起我校与泰国媒介、语言等领域的友谊桥梁。(外事处)
●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开阔学生知识视野,继续教育学院推出了“名家名师经典系列讲座”。3月31日晚,题为“播音主持艺术的方法”的首场讲座在综合楼400人报告厅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所常务副所长、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任、原我校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姚喜双教授从声音控制、语言表达技巧,播音主持风格等方面对播音主持艺术与技巧进行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受到了师生的热烈欢迎。
(继续教育学院)
● 3月26日,电视学院部分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参观,进行了一次深刻而生动的党性教育。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电视学院党员同志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理解了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大家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西柏坡精神,牢记“两个务必”,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共产党员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电视学院)
报送:
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高教司、直属办、新闻办公室
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领导、办公厅、机关党委、人教司 市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宣教处、联络室 市教委办公室、学生处、高教处、德育处 在京艺术院校、其他高校 各董事单位
校领导、各学院、系(部)处、所、办
责任编辑:寇洪亮 编辑:谭笑
第五篇:关于加强以评促建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以评促建工作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今年11月,国家教育部将对我校本科教育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将是对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明确我校教育思想,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落实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精神,发挥浙江大学KAQ培养模式的特色,综合评价本科生教学质量,以进一步改进工作,要求各学院按以下原则意见积极开展工作。
一、按各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具体要求检查教学效果
根据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各学院要针对专业建设目标、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组织教师全面梳理、总结各专业、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与知识,尤其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近期要对学生的知识和水平进行一次摸底,形成检查方案。
根据工作部署,各学院要在暑假前告知学生,并在十月底之前有计划、分类型组织学生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全面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状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各学院需在7月15日前将工作方案及测试计划上报迎评办。
二、组织全体师生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组织好学校和学院两级创新能力竞赛,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推动良好学风建设。
全体老师要以迎评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完善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奖惩制度
综合能力测试应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综合能力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认定,记第二课堂学分2分。综合能力测试不合格者必须重修、补考,直至合格。在迎评期间专家组抽检考试优秀的学生将在保研时优先考虑,同时,学校将考试不合格学生的成绩记录在案,并在毕业时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作为审核学位的参考依据。
对漠视学生发展需要、消极对待教学改革、教学态度与效果差的教师,学院须上报学校酌情处理。迎评期间出教学事故将从严惩处。各类考核、晋升严格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对经评估专家听课认为教学内容错误、违反教师职责的的教师,学校将认定评估专家组意见,取消其任教资格。
各学院要进一步明确与落实迎评促建工作的职责与任务,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作。对组织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者,学校将追究相关学院迎评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责任。
各学院要按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一流人才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推动本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浙江大学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
2007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