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
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
县是省会近郊县,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我县生猪生产的飞速发展。高峰期常年存栏生猪 135万头,存栏母猪16万头,出栏肥猪248万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同时,往年因无序发展,粪污直排,造成污染,甚至局地曾发生环境重度污染事件。为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高屋建瓴,果断决策,从XX年起,采取停、禁、转、治等综合措施,下大力加强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经过五年的污染治理和生态重建,我县走出了一条养殖业绿色发展之路。
一、堵疏结合,控制养殖总量,力促生猪养殖减量转型
一是统一思想,科学规划养殖业发展。能不能养猪,养多少猪,不是政府说了算,也不是农民说了算,而是环境说了算。县政府通过召开调研会、养殖大户座谈会、听证会和开放式县长办公会等多种形式统一思想,以环境的承载能力来确定养殖量。
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划分养殖功能区。学校、集镇、工厂、学校、医院周围200米内,一级水源保护区,划为禁养区。禁养区内原有的养殖户按栏舍面积每平方米政府给予90元补助,限期拆除栏舍。河道50米—500米范围内及水库周边100米—500米,划定为“一级限养区”,每户生猪养殖量不能超过20头。共拆除禁养区栏舍100万平米,补贴转产资金近亿元。
三是在适养区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通过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生产行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并规定全县原则上停建生猪规模养殖场,确需新建、扩建、改建的养殖场,需经县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环保综合评估,评估获批后方能动工,并且建设中必须按“三同时”实施。对禁养区内退出养殖的农民,政府出台了生态补偿政策和转产扶助政策,鼓励他们退养转产。
二、设施治理和生态修复相结合,努力探索发展生态养殖的新路子
一是推行设施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养殖粪污处理模式。设施治理按养殖场大小采用不同的方法。大型养殖场采用5种治理方法:以鑫广安为代表的工厂化模式,以兴顺农业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室外零排放模式,以弘顺养殖公司为代表的活动板房模式,以佳和农牧为代表的种养平衡模式,以天府公司为代表的生态养殖模式。对于中小型养殖户,利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源分离生态藕合技术,采用“改栏、清粪、处理水”的办法进行治理。将栏舍进行改造,封闭排粪沟,猪粪尿用管道连接,实现雨污分离,杜绝猪粪裸露。与此同时,进行“改厕所、改厨房、改排水”三大改造,搞好“菜园、花园、果园”三园建设。猪干粪采用人工收集或机械分离,进入干粪棚发酵后由专业队伍收集送有机肥厂,不进入沼气池,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污量。最后是处理水。经干湿分离后的污水进入沼气池、净化池,进行厌氧处理后,进入收集池浇菜或进入湿地吸收处理。
二是大力推广“养殖废弃物生态湿地处理技术”。根据自然条件以村民组或自然村为单位,在养殖密集区,利用自然条件建设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将多家养殖场户通过设施处理后,氮、磷超标的余水进行再处理。从去年开始,我县开展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建设试点,将冷浸田、滩涂等进行适当改造,人工种植狐尾藻、水芹等作物,建成生态湿地。改造自然沟渠,根据长度和流量大小,分成若干段种植各类水生植物,建成生态沟渠,进行净化处理,实现达标排放。近两年,我县已建成生态湿地30处,总面积120余亩;建成长度30米以上的生态沟渠12处。并计划在近年内,百头以上养殖户和养殖集中区全面规划建设生态湿地和生态沟渠。
三是配套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实现粪污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方面,至XX年底,我县建成了能消纳10万头生猪粪污的有机肥料厂,另外两个有机肥厂也在规划建设中。有机肥厂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变废为宝,畜禽粪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既为养殖粪污处理提供了出路,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为种植户提供了肥源。另一方面,在养殖密集的北部乡镇,全方位开展
猪干粪收集。收集的干粪,部分送有机肥料厂加工成有机肥,部分送花木、蔬菜种植基地作肥料。第三,依托农村能源合作社,做好沼气池和净化池定期维护工作,常年维修治污设备设施,所需费用由政府补贴50%。第四,对所有生态湿地,每年组织一次检查评比,以检查打分结果划分档次,并对运转保护良好的进行奖励。
三、近期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
一是健全监管机制。通过几年来对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不断探索,我县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监管机制:即,“一个政策”管到底,“两个网格”不遗漏,“三项制度” 常态化,“四次检查”定奖罚。“一个政策”是堵疏结合、设施治理和生态修复结合、近期治理和长效监管结合,彻底清除粪污直排实现全县生猪标准化养殖。“两个网格”管理指的是乡、村干部XX县、乡动物防疫站两套网格,网格到户到人。各乡镇将畜禽污染治理和日常监管工作分解到村组和联村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乡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人员和村组干部负责日常巡查和宣传教育工作,每个养殖户“一月巡查、一照片、一宣传、一报告”。镇工作人员负责处理禁限养反弹和一般违规排污行为,县直相关部门负责处理重大污染违法行为。“三项制度”包括:一是台账制度。将禁限养情况、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粪污直排情况、水体污染情况、养殖大户情况等纳入电子台账。二是通报制度。县有关部门定期编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简报送相关领导和乡镇,通报各地工作进度,表彰先进,曝光非法排污单位和个人。三是奖惩制度。“四次检查”定奖罚指的是:县人民政府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治污和监管取得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同时,县政府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对严重失职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问责,县政府督查室组织相关部门全年进行四次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有奖有罚。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在近5年的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中,我县财政投入资金近亿元,并按1:1的比例,带动养殖户投入资金上亿元,全县共计投资2亿多元,完成了4500多户规模养殖场的治理任务,治理栏舍面积达170万多平方米。与此同时,由县环保局牵头组织对67个村进行了集中联片整治,双管齐下,我县粪污污染环境严峻形势得到彻底扭转。首先从排污口看,治理后的养殖户基本无污染物超排现象;其次从改善猪舍周边环境看,通过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封闭排粪沟,整治猪舍周边环境卫生等措施,实现庭院前后干净整洁,猪舍内外干净整洁,排污设施周边干净整洁,较好地改善了养殖户的生活环境;再次,从河流水质来看,通过几年治理,我县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均恢复到三类水质以上,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修复。
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量大面广,任重而道远,只有起点
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将认真学习兄弟区县经验,不断探索治理模式和监管办法,采取突出重点、分片推进、散户申报、集中验收的方式,争取再用3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养殖场户的污染治理工作,并完善监管办法和治污配套措施,力争达到全县养殖公司农场化,规模养殖户农庄化,散养户清洁化的目标。
第二篇:市畜牧业环保工作现场会经验典型材料
市是一个养殖业大市,20**年全市出栏生猪万头、牛万头、山半万只,出笼家禽万羽,水产品总虽万吨,养殖业总产值亿元,全市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4300户。由于受养殖规模、传统习惯、体制机制等制约,养殖污染日益加重,农村局地生态环境甚至一度恶化,养殖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凸显。去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浏阳,打造幸福家园”的总体目标,按照“保虽、提质、治污”的工作要求,将养殖污染治理纳入“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采取政策导向、利益导向、舆论导向和考核导向等措施,积极推进养殖污染治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养殖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一)建立组织机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成立以市委副书记任组长,主管农业、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为副组长,宣传部、监察局、环保、国土、发改、畜牧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养殖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畜牧局为牵头单位,从畜牧、环保部门抽调16名业务骨干成立办公室,统筹全市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各乡镇(街道)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构,构建市一乡镇一村(社区)三级工作机制,实行养殖污染治理的网格化管理。
(二)健全工作机制。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监管并举”的原则,出台工作方案,明确17个部门和37个乡镇(街道)工作职责,制订了分阶段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要求通过三年的连续治理,实现养殖生态环境根本性好转,推进养殖产业提质升级的目标。并建立了工作例会、绩效考核、季度考核与点评、挂牌督办、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工作制度。
(三)营造浓厚氛围。多方式全方位宣传发动,组织召开全市性大会4次,分季召开治污点评会;
编发宣传手册15万份、治污工作动态手册10万份;
出动巡回宣传车辆50天次。通过《浏阳日报》、浏阳电视台、浏阳交通频道等媒体报道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动态,印发乱丢乱弃和经营病死猪肉案件查办情况通报到各养殖场(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热线电话、打击乱丢乱弃及经营加工病死畜禽有奖举报电话,接受咨询和举报,营造全社会参与养殖污染治理的浓厚氛围。
二、注重多措并举,提升治理成效针对养殖污染治理工作中“养殖户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养殖污染治理模式与技术不新、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采取“深入宣传、分类指导、综合防控、挂牌整治、联合执法”等多项措施,将治理触角深入千家万户。
(一)加强分类指导,推广治污模式。
一是加大标准化生态养殖技术培训、服务及支持力度。全市37个乡镇街道举办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培训班120多期,培训4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多份,现场指导3000多人次,制作治污技术光碟3套。
二是全面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技术。引导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环保节约型饲料技术,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
使用益生素、酶制剂、天然中草药,应用分群和分阶段饲养,提高饲料转化率,推广“干清粪,勤打扫,少冲栏”等措施,减少粪尿中氮、磷及重金属元素含虽,实现饲养管理环节污染减虽。
三是筛选治污技术模式。
经实地调查、实践对比和邀请有关专家现场指导,总结推介了三种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即新五丰永安分公司等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采用工业化治理模式,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沼气发电、曝氧发酵、生物氧化塘和有机肥料加工厂等设施;
永安镇裕丰强等中小型养殖户采用“猪一沼一果(渔、菜)”或室外生物发酵垫料饲养等种养平衡综合治理模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
在葛家、普迹、柢冲等养殖密集区域的养殖散户推广生态平衡循环养殖污染治理模式,按照“改造栏舍、干清粪、处理废水”三阶段治污工艺,配合联系粪污利用渠道,力促种、养大户结对消纳粪污。同时,在湖南新康牧业生态养殖场开发运用生猪清洁生产、养殖污水发酵和多级深沉、后续生物净化等综合生态修复模式。全市已建设干粪堆积发酵池4000立方米、沼气池10万立方米、沉淀池20万立方米,购置干湿分离机等污水处理设施40套、粪污专用运输车辆16台、沼液沼渣运输罐100个,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已基本建成工业化污水处理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二)完善监管机制,整体推进治理。
一是建立养殖诚信档案。按一场一档原则,完善健全生猪养殖档案,对养殖生产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并将情况记录,实现全程可监管,从养殖场栏舍改造、生猪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实现污染减虽。
在360个规模养殖场(户)悬挂公示牌,将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容虽和定期清理制度、清洁生产工艺措施、最大饲养限虽、监督责任人以及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向社会公开。
二是规范建场。设置新建猪场准入条件和审批手续,从源头上杜绝乱建、滥建和违建。同时,加强养殖场生产环保设施、设备使用与运行监管,落实排污许可,确保排污达标。
三是挂牌治理。根据辖区养殖虽大小,分一类、二类、三类乡镇(街道),分批确认养殖污染治理挂牌督办对象,逐月督查、分季排名、公开公示。对通过信访渠道和网络举报及排查中发现的违规生猪养殖场,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全市完成治理生猪养殖场(户)3268户、栏舍面积达万m2,关停养殖场1109户、栏舍面积24万w。
(三)依托项目建设,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争取政策扶持。坚持养殖户自行治理为主、政策资金补助为辅的方式引导开展养殖污染治理。制订《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搬迁资金补助实施方案》,促进禁养区退出养殖。对完成养殖污染治理的,年出栏500头的养殖场按栏舍面积每平方米补贴30元,散养户按栏舍面积每平方米补贴40元。
二是加大养殖污染治理项目支持力度。在生猪调出大县项目、标准化养殖场项目认定、诚信档案评定中,实行一票否决,优先立项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对养殖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营维护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适当倾斜与支持。通过国家生猪调出大县资金60%用于标准化设施改造、争取长沙市级养殖污染治理资金补贴、引导社会力虽参与投资等方式,累计投入污染治理资金亿元。
三、实施专项整治,严查乱丢乱弃
(一)规范工作流程,提速窖池建设。
一是规范申报建设程序。由养殖场(户)自行申报,经当地村(社区)、卫生院、环保站、动物防疫检疫站联合前置审批,再由畜牧局审定并派人实地勘查等程序,确保选址科学、合理,建设、使用、管理责任与权限分明。
二是突出建设重点。要求规模养殖场自建符合养殖规模的的无害化处理窖;
在浏阳河流域6个水电站和拦河坝附近区域建立1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无害化处理窖,养殖密集的乡镇政府牵头建设80立方米以上的公共处理窖,全市采取规模养殖场自建、村(社区)联建、乡镇(街道)公建等三种方式,建成无害化处理池900多个,容积达万立方米。初步建成与养殖规模相匹配的无害化处理设施。
三是试点规模养殖场工业化处理模式。在新五丰永安公司试点建设一条日处理1吨动物尸体的新型无害化高速处理系统。该系统从台湾引进,可实现动物尸体同步粉碎、发酵,制成有机肥,实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二)加强水域巡查,处置动物尸体。市畜牧部门对葛家、镇头等重点区域和浏阳河、南川河、捞刀河流域进行巡查,组织打捞动物尸体;
市水务部门负责打捞浏阳河大栗坪水电站等6个水电站拦河坝上游200米,下游100米河道水域的动物尸体。对动物尸体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
(三)组织联合行动,打击违法行为。建立畜牧局、法制办、法院、公安局联合办案机制,严厉查处动物卫生监督违法行为。市法制办加强对执法人员培训,对执法办案予以指导;
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明确1名副大队长、2名干警联系及时出警处置;
市法院建立强制执行“直通车”,对拒不履行行政处罚义务的违法当事人实施强制执行。今年组织集中执法行动200多次,立案84起(移送司法机关3起),已刑事处罚5人,目前已刑事拘留3人,在强制执行中司法拘留1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创新信息管理,追溯违法源头。
一是创新推广畜禽耳标小包裹管理制度。对年常年存栏40头以上的养殖户整包发放耳标,常年存栏40头以下的养殖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户或2户以上共1包耳标。小包裹编号登记在《免疫档案》上并录入远程管理系统,确保全市30日龄以上的牲畜耳标佩戴挂标率100%二是投资150多万元,开发应用“浏阳市畜牧兽医水产信息管理系统”,设置执法监督、诚信评级、动物检疫、动物免疫、兽药饲料、办公自动化等8大功能模块,推行gis和视频在线监控,实现信息化、电子化、现场化监管,通过网络可将牲畜标识追溯到户,为办案追查动物尸体来源提供了便捷。
四、科学引导示范,促进转型提质
(一)合理规划布局,引导集约发展。一是制定并严格执行《浏阳市养殖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合理划定禁养区、控养区、适养区到村组,坚持禁养区逐步退出养殖业,控养区不再发展畜禽养殖,禁止新建或改扩建养殖场,适养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二是科学合理设置产业发展优势区域。根据市域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引导养殖业从城郊城镇向山区丘陵转移、从沿库沿河向农业生产区转移、从房前屋后向生态养殖小区转移。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全市初步形成猪、牛、禽、鱼养殖等八大优势产业发展区,基本实现产业抱团、集中连片开发的规模效应。三是设立养殖业准入条件,制定《浏阳市生猪规模养殖场管理办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必须符合用地、防疫、环保要求并经过国土、畜牧、环保等部门联合审批后方可动工建设。四是在实施养殖业扶持政策时,按照“保虽、提质、生态”的发展理念,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督促养殖场建设和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同步,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广标准生产,促进转型升级。
一是按照“减h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引导养殖户采取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干清粪处理工艺,做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栏舍改造,全面开展清洁养殖生产试点县(市)工作。在湖南白宜、清泉、穗丰、新五丰等8家生猪规模养殖场启动远程视频电子监控系统建设,随时监控生产。
二是推广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技术,促使养殖结构和方式、环境影响、资源配置、科技含虽等因素科学合理组合,形成人居环境、生态平衡、养殖生产相协调的发展局面。
三是引导建设一批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便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建立了“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标准化养殖生产体系。目前,全市有国家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个、省级示范场7个、长沙市和本级示范场66个,养殖专业合作组织162家,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各位领导,浏阳市探索尝试了养殖污染治理的一些管理方法和模式,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与上级要求及兄弟单位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决心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监管力度,加快推进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发展步伐,助推养殖业转型提质升级,为“建设美丽浏阳、打造幸福家园”作出更大贡献!
第三篇:全市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典型发言材料
全市生态畜牧业现场会典型发言材料
农牧业结合产业化经营强力推动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建设生态畜牧业产业化大县为目标,动员全社会力量,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与保护,积极引导农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全县畜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年全县牧业牲畜存栏达到257.1万头(只),同比增长46.4%,增量达81.5万头(只),牲畜总量跃居××市第一位。
一、主要做法.版权所有
我县紧紧围绕“做生态文章,建畜牧强县”的发展思路,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来抓,努力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在思想观念上,由重畜轻草向建设养畜转变;在经营饲养方式上,实现由自然放牧的粗放经营向舍饲半舍饲集约化经营转变,从根本上改变牲畜完全依赖天然草场的传统习惯;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市场开拓上,实现由局部小市场面向国内大市场转变,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一)抓好宣传发动,全面提高对发展生态畜牧业认识。针对“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县委、政府在指导思想上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一是坚定不移地稳定发展畜牧业;二是坚定不移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把发展畜牧业同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走发展生态畜牧业之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化生产。为切实提高人们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认识,我县先后多次组织产业结构调整宣讲团,深入各村屯大力宣传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县电视台、××通讯等新闻媒体还开设了专栏、专刊,集中宣传,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县委、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01-200*年畜牧业发展责任状,把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乡镇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每年召开2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畜牧业发展问题。通过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农民群众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二)加强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了妥善处理发展畜牧业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生态就是生命”的口号。200*年,编制完成了《××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纲要》。200*年,完成了全县15个乡镇生态建设详规,出台了《××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重点实施了农业生态治理、退耕还林、荒山绿化等十四大生态建设工程。200*年以来,包括投工投劳累计投入1.87亿元,完成退耕还林还草、灭荒造林62.6万亩,禁牧20.2万亩,休牧60万亩,建人工草场22万亩。严厉查处破坏草场的乱开荒行为。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改善,一个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逐步形成。
(三)明确方向,大力推行舍饲养畜。为有效解决草畜、林畜日益突出的矛盾,实现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的双赢,我县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一是草业工程。坚持“立草为业,草业先行,以草定畜”的思想,以保护天然草地和发展人工草地为主要措施,加大草原保护和改良力度,积极鼓励养畜户扩大饲草料种植和玉米播种面积。从200*年起,对利用承包田种植人工牧草和青贮玉米的,减半征收农业税。近年来,县财政采购优质饲草、饲料种子投入达100多万元,多年生人工牧草和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今年全县种植饲草料35万亩,其中,粮饲兼用玉米种植17万亩。目前,50万亩、投资800多万元的退牧还草工程已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二是舍饲工程。组织各乡镇干部和养畜大户赴突泉县、富裕县等地对舍饲养畜进行了考察,200*、200*年先后两次专门召开了秸秆转化、舍饲圈养现场会,对完全舍饲养畜的,免征3年牧业税,充分调动农民舍饲养畜积极性,许多养畜户纷纷建起了标准化的舍饲圈舍。同时积极推广“四化两贮”技术,全县秸秆转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目前,全县已建暖棚3200多个、18.8万平方米,建青贮窖2000多个、19.3万立方米。通过对比,算经济帐,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舍饲养畜经济效益不但高于散放天养,而且还有明显的生态效益,老百姓对加强生态建设与发展畜牧业二者间的关系认识越来越高,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这一政策机遇,种树种草,林草间作,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畜牧业发展,形成了发展畜牧业和生态建设与保护互动的良好局面。三是改良工程。传统养殖只重量而忽视质,因此效益不高。鉴于此,我县坚持以提质提效为目标,大力实施良种工程。近3年来,先后举办牛冷配、羊人工授精及动物卫检法律、条例培训班28次,在全县15个乡镇设立牛冷配站点72个、羊人工授精站点78个,引进了加系荷斯坦、西门塔尔、利木赞等优良种畜冻精细管,完成牛冷配8000余头,奶牛基本上实行冷配,改良率达到90%以上。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和鼓励养殖户引进、繁育、推广乳肉、肉毛兼用优良畜种,提高牲畜良种化水平,促进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为提高养畜户经济效益、创立品牌奠定了基础。
(四)创新机制,加大资金、政策和技术扶持力度。资金、政策和技术是影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因素。为此,县委、县政府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采取银行贷一块、招商引一块、养畜户自筹一块、财政补一块、项目投一块的
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自200*年以来,全县共投入畜牧业发展资金5.8亿元,其中,县委、县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共发放畜牧业专项贷款1.6亿元,招商引资投入1.12亿元,群众自筹2.58亿元,争取项目3000万元,县财政补贴2000多万元。为推动畜牧业超常规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决定》、《2002—200*年牲畜舍饲圈养实施意见》等17个配套文件,在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草原资源补偿费等方面给予优惠。从200*年起,对利用承包田种植多年生牧草和青贮玉米的地块减免农业税;对新购进的秸秆揉碎机每台补助300元;对畜牧业发展排在前3名的乡镇予以重奖;对200*—200*年养畜专业村人均达到1头奶牛或2头肉牛、5只羊的,由县财政为该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购买3年人寿险。县农牧、科技部门实行跟踪上门服务,及时把品种改良、养殖技术送到农民手上,鼓励支持农民发展畜牧业,彻底消除了广大农民因不懂饲养技术而不敢养畜的心理。
(五)狠抓普及,促进牲畜总量快速扩张。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就没有抓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岭东抓普及、抓速度的要求,大力实施“三个百万工程”,即到200*年牲畜总量达到100万头(只),200*年实现牛羊存栏达到100万头(只),200*年实现羊存栏达到100万只。通过全县上下通过外购、自繁等多种方式,牲畜总量迅速扩张,200*年牧业牲畜存栏达到101.5万头只,比上年增长33.2%,纯增25.33万头只;200*年牧业牲畜存栏达175.56万头(只),比上年增长72.9%,纯增74万头(只),提前一年实现了三个“百万工程”目标;200*年牧业牲畜存栏达到257.1万头(只),同比增长46.4%,增量达81.5万头(只),牲畜总量跃居××市第一位。全县农牧结合户占全县农户的90%以上。今年年初,我县开始规划实施500万牲畜工程,力争通过3年的时间,把我县建设成为全区牧业大县。
(六)典型带动,促小区规模养殖。强力推进养畜专业村(屯)、小区建设,下大力气抓好农牧结合户的普及和各类典型示范户的培育指导和扶持工作。目前,我县共建养畜专业村屯96个,舍饲户达到2.23万户,半舍饲户达到3.33万户,建养殖小区6个,培育各类典型示范户670个。进一步培育以奶牛、肉牛、肉羊为重点的各类典型,以点带面、辐射周边,以养殖小区为骨架、大户示范为支撑、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七)强化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县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县畜牧兽医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全员聘用实施方案》,采取科技承包、按劳取酬、工效挂钩等措施,调整了技术人员工资分配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行竞争上岗,通过考试、考核将畜牧兽医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和养畜户“三结合”,县乡两级畜牧站所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现在已基本形成了以县畜牧业局所属各站所为中心、乡镇畜牧业服务中心为骨干、村防治室为重点、组防疫员为补充、养殖户为依托的防疫网络。大力加强无规定疫病区建设,建立了牲畜免疫档案,跟踪检疫,牲畜防疫密度达到100%。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支持生态畜牧业发展合力,水利部门积极配合实施人畜饮水工程;交通部门主动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电力部门优先为舍饲户解决用电问题。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使生态畜牧业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八)拓宽渠道,实行产业化经营。一是抓龙头企业带动。通过招商引进了蒙源、精华、鑫源等肉类屠宰加工企业16家,现已组建为草原联邦肉类集团。现我县年加工肉羊能力已达到230万只,其中仅××中敖食品有限公司年可加工肉羊150万只,该企业去年入驻我县工业园区,今年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年内建成投产。北京洛娃、黑龙江雪花、德龙三家乳业加工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220吨,年可生产奶粉3000吨。200*年,北京双娃乳业在霍尔奇镇建立了千头奶牛基地,目前,由新西兰进口的首批680头奶牛已经入驻基地。二是组建养殖协会,不断提高养殖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结合实际,重点加强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将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有机地联结起来,为企业牵线,为农户架桥,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我县共组建各类经合组织22家,拥有会员1360人,辐射带动农户22314户,拥有固定资产达2300多万元。
二、工作体会.版权所有
一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农区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促进生态与畜牧业和谐发展,实现增草、增效、增收的有机结合。农民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种植结构更加合理。特别是青贮技术的大面积推广,进一步优化了种植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经营管理上,模式化舍饲饲养,降低了饲养成本,缩短了饲养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益。
二是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达小康的重要途径。生态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由冬闲变成冬忙,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充分开发和利用。200*年、200*年,我县连续两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农牧结合户、养殖户仍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大多成了殷实家庭,为农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践证明,农牧结合,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一条最直接、最有效、最稳定的途径。
三是生态畜牧业是有效解决生态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矛盾的可行措施。大力发展草业,加快秸秆转化,走舍饲圈养、建设养畜的生态畜牧业路子,使林畜、草畜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广大群众对生态建设促进畜牧业发展的认识越来越高,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为再造山川秀美新××、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县在发展农区生态畜牧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县市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推动我县生态畜牧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繁荣兴盛的××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四篇:清洁乡村现场会典型经验发言材料
清洁乡村现场会典型经验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发言的主题是:督查“逼”出活力,评比“竞”出动力。
“美丽**·清洁乡村”活动启动以来,我乡通过开展“三督两评”活动,坚持乡督查组每日督查、各工作组每月交叉督查、县乡代表每季督查,每季度评选清洁乡村美丽村屯和文明卫生示范户;以督查为手段,以评比为动力,以清洁乡村整乡推进为目的,创新督查内容和督查方法,干部职工在压力中迸发活力,广大群众在激励中催生动力,有力地推进清洁乡村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全乡共投入资金140多万元;落实集镇及沿路保洁员21名,村屯保洁员79人;开展各类清洁整治活动200多场次,先后组织市、县、乡村干部参与义务清洁劳动5000多人次,发动群众自觉参与清洁劳动3.8万人次,清理陈年垃圾和卫生死角1025处,清运各种垃圾1500多吨,清洁水源27处,清洁河流3500多米,清洁水塘70亩,清理水葫芦面积55亩,清洁田园5320多亩,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
一是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乡政府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村和乡直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清洁乡村”工作领导小组。二是明确了工作责任制。把美丽乡村清洁工程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新农村建设考核范畴,建立了乡村清洁主要交通沿线分片包干、干部包屯、工作问责、集镇分片包干环卫监督巡察责任制、绩效考评、工作队管理等多项制度,以制度规范和推进活动开展。三是签订了责任状。与各村委部门签订了落实环境保护、“美丽**·清洁乡村”目标管理责任状,明确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细化各部门的目标任务,将工作任务逐级分解到部门和村委,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督查力度,重压“逼”出活力
一是整合资源,配强督查队伍。针对督查权威弱化、协调配合不够、总体效果欠佳等实际,我乡从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入手,由乡纪委牵头,整合乡美丽办、党政办、监察室等部门的督查力量,组成乡督查工作组,乡党委书记亲自任督查组长,做到真督实查,实现“督”有权威。
二是严格督查内容,“挑刺找茬”攻难题。严格按县、乡美丽办制订下发的“三清洁”细则和标准要求,开展“清洁乡村”检查工作,重点检查陈年垃圾、卫生死角、干部作风等方面内容,对一些重点检查领域,比如交通沿线及县、乡示范屯,甚至达到了“挑刺找茬”的督查程度。对发现各村屯存在陈年垃圾现象的,督查组实行“零容忍”督查,不分原因,要求包村责任人无条件整改,不留卫生死角。
三是创新督查方式,“三管齐下”固成效。一管为明查暗访,采取先暗访后明查,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管为村屯互查。先后组织了六个包村组进行交叉互查,22名示范屯队长、35名县、乡人大代表进行现场观摩互查,通过互查,看到别人的长处,发现了自己的短处,及时纠正了自己的不足。三管为主要领导亲自抽查,3名乡主要领导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下村抽查,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是创新督查通报形式,落实督查结果运用。在乡政府办公一楼显眼位置专门设置一块“美丽**·清洁乡村”督查通报栏,督查组把每天进片区、村屯检查结果予以反馈责任人并在通报栏上公开通报,小问题要求当天整改完毕,工作量大、任务重的要求限期整改。两次督办不合格的,则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督查组不定期开展督查通报会,对督查发现工作先进村屯和个人给于表扬奖励,对表现后进的村屯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目前,我乡已下文对11个清洁工作先进的村屯进行了表扬奖励,对2名班子成员作了通报批评。
一份份问责制度的出台,犹如一道道“紧箍咒”,让各级人员神经绷紧,加上近乎苛刻的“挑刺”督查,使乡村干部职工有了一定的压力和紧迫感,由压力“逼”出了活力,干部工作作风更加扎实,在推进“清洁乡村”中,干部们不再呆在办公室空谈政策,从乡领导到普通干部,全部深入村屯一线,带头参与乡村清洁工作,在全乡大小村庄,随处可见手拿锄头、铁钳、扫把等保洁工具的乡村干部身影,与群众一起打扫村道、疏通水渠、清理河道、清除杂草、清运垃圾。通过干部主动带头,群众积极参与,“清洁乡村”活动在**掀起了阵阵热潮,乡村环境卫生一天一个变化。
三、建立评比制度,激发群众动力
由乡党委政府围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大内容制定考核评分细则,在全乡范围开展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
一是在农村区域开展“美丽自然屯”“文明卫生家庭户”评比活动。“美丽自然屯”分乡级和村级两个档次,获得“清洁美丽屯”荣誉的村屯优先安排村庄道路硬化、水渠建设等民生项目;获得乡级一等奖优先安排不低于20万元的建设项目;二等奖优先安排不低于15万元的建设项目;三等奖优先安排不低于10万元的建设项目;获得村级一等奖优先安排不低于5万元的建设项目,同时列为下一年乡级示范点,二等奖优先安排不低于3万元的建设项目。“文明卫生家庭”评比由各村每季度推荐出8户“文明卫生家庭”入围,乡评比小组对入围家庭再进行考核筛选,分数排前五名的为本季度“文明卫生家庭”户。下一季度除评选新的“文明卫生家庭”户外,还将对上一季度的“文明卫生家庭”户进行回访,如回访两次成绩均不达90分的,将被摘牌。
二是在集镇区域开展“美丽单位”和“文明卫生家庭”评比活动。每季度对驻集镇各单位进行一次评比打分,年底将评比分数累计,奖励排名前2名单位,授予“美丽单位”称号并给予相应物质奖励。获得“文明卫生家庭户”给于一定的物质奖励。
目前,我乡已经按评比方案要求开展了两次环境卫生大评比工作,在农村先后评出季度“美丽村屯”5个,“文明卫生家庭户”53户,在集镇先后评出了“美丽单位”3个、“文明卫生家庭”8户。通过开展环境卫生大评比活动,村民自觉参与清洁乡村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工作动力明显增强,由刚开始的“要我做”,变为现在的“我要做”,有过半数村屯农民群众已经主动出工出劳进行保洁,其中部分村屯群众保洁已经形成常态化,在全乡营造了村村比美丽,户户赛清洁、清洁乡村争优赶先的浓厚氛围。
总之,虽然我乡在“清洁乡村、美化家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指示精神以及“美丽**、清洁乡村”活动的具体要求,再宣传、再部署、再动员,从发动群众、转变观念入手,强化领导,创新举措,因地制宜,全方位推进“美丽**、清洁乡村”工作,不断加快我乡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五篇:德育工作职教中心现场会典型经验材料
以德治校 科学管理 用心施教 育人为本
阿城市职教中心
车美子
阿城市职教中心是一所“职普成”融合的综合高中。学校设有两部(普高部,职高部),四十个班级。在校学生1478人。有教职工171人。
七年了,职教中心在一片废墟中站起,在一片泥泞中跋涉,在一片荆棘中开拓,从孤寂走向了辉煌。
七年中,学校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不仅赢得了社会很多人的赞叹,回想起来,就是我们自己也感慨万分。老百姓说:“这学校真是一天一个样。”老师们说“这学校,原来叫人觉得抬不起头来,现在它是咱的骄傲。”有一位老教师更是喻意深刻地说道:“学校原来是一个黄土坑,现在变成了一盏灯。”
苦过、累过、拼过,甚至哭过的我们,常说自己靠着的是: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劲头,靠着特色办学,靠着严格科学的管理,靠着务本求实的精神,靠着对学生、对事业的热爱,靠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激励,取得的点滴进步,熔炼出了学校展室中那一张张奖状,熔炼出了老师胸中那一股股火热的激情,熔炼出了学生那一张张越来越灿烂的笑脸,最终,熔炼出了我们职教人遇难不退,“不抱赖”的可贵精神和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
七年中,学校在各级领导的正确决策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拼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校曾获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集体;获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先进集体;获省级绿化庭院哈尔滨市绿色学校称号;获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哈尔滨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学校高考曾两次夺得单科成绩(98年王德权数学100分满分、03年赵民利英语97分)全省状元。升学率更是连年攀高,2003年达到98。3%。学校德育工作连续六年被评为哈市德育工作 先进集体,2001、2002年连续被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授予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标兵,2003年又一次获此项殊荣。七年中,我校83次获阿城市级以上殊荣。奖项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也终于实现了建校初时提出的“有旗必夺、先进必争”的誓言。
七年中,学校办学经验在全国职业协作会议上交流,学校德育科研成果两次在国家级课题研讨论会上交流(2003年11月27日又一次在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课题年会上交流)。学校有11人次在阿城市级以上做事迹报告和经验介绍:仅德育工作就有8次。
98年我校教师以《看远 抓小 重实效 育新人》为题,在阿城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介绍班任工作经验;99年我校学生作为哈市外县(市)唯一的学生代表在哈市三好学生表彰大会上以《路在脚下延伸》介绍事迹,后应哈尔滨广播电台之邀,在其《金色年华》栏目,由这名学生和她的班任做了《我和我的学生》20分钟专题节目;99年我校以《抓小事常规求改观建树》为题在在阿城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介绍学校德育工作经验;2000年哈市《新晚报》记者到我校现场采访学校“三自教育”活动情况,与学生座谈后在《新晚报》上做了报道;2001年我校副校长,在阿城市德育工作会议上以《踏实做事认真育人》为题介绍了她的个人事迹;2002年我校学生作为阿城市唯一的学生代表参加了哈市教委组织的师德演讲《老师的爱---为我续写着人生的篇章》,同年,由我校学生组织的《模拟法庭》,为阿城市中小学校法制教育提供了观摩课;继1999年后,2002年我校又一名学生荣获“阿城市十大希望之星称号,并在表彰会上作为唯一代表,以题《心中有阳光的日子——永远灿烂》做了事迹报告。
每一次都受到与会老师、领导和有关专家的好评与肯定。今天,阿城市德育工作职教中心现场会的召开,我们更是感到莫大的光荣。
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于我们这样曾面对太多艰辛、苦难与挑战的一所学校来说,真可谓来之不易。
如今,学校极具特色的办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老师探求其丰 富内涵的热情与渴望;学校极具动感的学业取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与自身潜能的积极性;学校极具实践性的育人特色,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内在的潜质。学校以理想化的管理,培养理想人的育人理念,正在变成现实。可以说,今天的职教中心不仅仅是师生共同求知进取的地方,更是他们展示个性风采的精神乐园。
回想过去,虽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背后并无轰轰烈烈。其实,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平凡凡,只是我们做的实实在在,要说有所感悟,那就是从实实在在中感觉到了事业的崇高和伟大,再就是责任的重大。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教育影响的因素越来越多,也更为复杂。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家庭和学校空间交叉重叠,如学生在家可通过网络进入社会空间,这一切都给学校原本艰难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学校德育特色
我校从“九五”到“十五”参加全国教育科研《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实验》,通过几年的德育实践与探索,特别是实验与研究,完成了校内德育目标与内容、途径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的体系构建。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劳动教育这手段、以服务教育为核心、以自我教育为目的、以全面育人为宗旨”的“三自六以”德育特色。在明确德育目标,掌握内容,拓宽途径,讲究方法的同时,我们注重管理评价环节的把握与运作。因为,能否科学的管理与评价,决定着对学生教育的发展水平。七年中,我校德育工作可以说面对了一个现实(后进生多),营造了一个氛围(校园文化),铸造了一种精神(知难而进),培养了一支队伍(班主任),带动了全员育人,突出了六个字,真-做真事、小(晓)-看小事、实-抓落实、进(近)-走进学生心里感受忧喜、高-为国家目标要高、远-为学生想的要远、),用“勤”攻破了“难”字,用“心”托出个“爱”字,使工作落到了实处,教育收到了实效,促进了学校全方位的工作。
体会之一: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们对前途的希望
我校集中了全市最多的“困难生”。今天是这样,以往就更是这样。过去我们曾这样形象地比喻过:“如果说重点高中是优生的集合,那么职教中心就是双差生的集中营。”这话对今天的学校说之有过,因为学校现有职、普两部的学生,而在2001年之前,却恰如其分。
学生们曾经有过的过多失败,丧失了他们太多的自信,他们当中好多不愿再去谈及自己的理想抱负,甚至有一些学生对自己前途不抱任何希望。这就是我们面对的一个现实。
年复一年,我们年年面对着这样的学生,日复一日,我们天天教着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来源,我们常常会碰到学生这样说“老师,我根本啥都学不会。”“我真不行。”也常遇到有人关切地问:“你们那的学生咋教啊?!”学校的老师也常会在气愤之时说上句:“这学生我管不了,我教不会。”班主任听到类似话,就更是家常便饭:“看你班学生!”学校又何偿不是如此遇境:“职高啊。”“你是职教中心的老师啊?!”语气中的这种附带,没有被歧视过的人是不会体会那种内心感受的。
面对现实需要勇气,改变现实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信心、雄心与壮志。面对不争的现实我们曾下过决心,一定要改变人们的这种看法,更确切地说,就是一定要改变我们自己的学生。这话说着轻松,实际太难、太难。起初,我们甚至遭到过老师们的质问:“这学生,整这么认真干啥呀!“倾心爱业难就难。”
我们没想过埋怨,不论学生来时如何。因为,我们认识到,改变他们,就是我们的职责。也只有改变他们,才能塑造我们自己。我们曾说:“那怕满是疵点的布,到了最后一道工序,我们也要认 真地挑一挑。”我们这样说了,也真的这样做了。有个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心目中的老师》热点论谈时说:“在这所学校,老师们不仅是在改变我,而是在改造着我。”责任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多用一份心,学生就会多一分的希望、增加一分的价值。我们就是这样一直不懈地努力着。因为我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不想好的学生。
针对实际,我们要求教师正视学生,正视他们的文化基础、行为表现、更正视他们的人格与尊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多说些鼓励的话,如“你能会。”“你能行。”“你不会是这样。”多角度、多种方式激励评价我们的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体验成功,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希望。为此,我们经常性开展学生特长展示,开展评选学生之最活动。我们还把被选学生的体会文章汇编成书《最棒的我》。想不到是,在汇编的过程中,类似这样的话“这学校没有歧视。”“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的生活也充满着希望。”使我们老师受到的触动竟超出了学生本身。有了这样的体验,我们怎会不全心爱着这些学生,为他们的发展与进步多做工作。
曾经有位家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学习不好。”品着这句话,我们有了新的思考。我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去想,我们的学生什么都好,就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其实,好多学生行为不端、无所用心,真正的原因,就是“学困”。在学校举行的热点透视《成长是一种美丽的痛苦》专题论谈中,靖雪飞同学对同是嘉宾的三年一班的张琳琳同学说:“你是生活困难,学习好,我是学习困难,生活好,我俩比较你是幸福的。因为,你可以用你优异的成绩,安慰家人还可自慰,而我内心的苦闷往往是无法排泄的。”张琳琳同学是我市“十大希望”之星,极度贫困的家庭与她极佳的学习成绩(全学年排榜一直为前3名),为她写下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而靖雪飞同学初中辍学,先闯荡社会又回校园的经历,也使他有了别人不曾有过的人生感受。
走近学生,走进学生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真正面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时,才体味到这些学生学习生活中的苦、辣、酸、甜、累。假如真的一天天七、八节的课,孩子什么也学不进去,那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就是一种摧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就从把他们招进学校时入手,研究如何能让他们坐得住,学得进,考得出去。我们发誓要做到使他们升学有把握,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终身学习有基础。我们要让进入我校的学生“没白来一回”。现在很少有学生希望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大多渴望升入大学深造后再去就业,这也是家长们一直的愿望。
我们紧紧抓住入学这一环节,对学生、对家长做好专业选择上的指导,分析高考,树立信心,让他们抱着希望入学,奔着希望努力。我们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任老师和专业课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用热心,有爱心、用耐心,有责任心、处处用心。我们用心于学生,要求老师脑勤、眼勤、耳勤、嘴勤、腿勤、辛(心)勤,耐心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约束自己,把握自己,度过难关。
经验告诉我们,入学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对于这些有过太多失败,几乎对自己丧失信心的学生来说,只要帮助他们建立对专业课的学习信心,培养这方面的兴趣,然后迁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其他方面协调发展,最终让他们考大学不但有希望,而且很有把握。我校连年攀升的高考升学率就证明了这一点。我校大厅里原本有条标语“高举就业、升学两面旗帜„„”,四年前我们把它改为“高举升学、就业两面旗帜„„”。
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梦想,我们要让每一个有过大学梦想的学生,都能在这里梦想成真。正因为我们有了这样的信念,也就有了更多实际的行动,也真就的圆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梦想。
2003年高考过后,我们调出了排在前20名学生的入学成绩,不比不知道,真是没想到。这20名学生中竟有13名同学是自费生,其中两名学生的成绩只有226、246 分。而他们却以最低分547分最高分676分全部考入本科大学,还夺得英语学科的全省状元。电工电子专业10名学生,竟有4人同时考入哈工大本科,财会专业15名学生有9人考入本科。开学式上我们通过这样的实例给学生 鼓劲加油。告诉他们要相信自己能行,只要努力他们的成绩会更好。信心的给予与信心的及时获得,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学校实施这样一项给学生以希望的“希望工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困难。有一位男班任教师,无私地利用午休时间给学生补课,希望以此给予学生帮助。难能可贵的举动和一片爱心确在仅实施一周后,遇到学生的冷遇,有一个学生甚至在离开老师回手带门时扔给了老师三个字“真发贱。”听到这三字,我们的老师不是暴跳如雷,而是认真品味,找自身不足,真心相待学生。终于,让学生及时获得了这种给予,也为学生的远航扬起了帆,为他们的梦插上了翅膀。及时的给予与获得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看到前途希望的学生发生着令人惊喜的转变。
体会之二:德育说重要不行、重要的是使人感觉到
我们有许多事情,坏就坏在说的很重要、但没有更多的人觉得它的重要。
德育也是如此。说德育重要,而且位重居首,可不少人嘲讽,也有人自嘲,说德育是:“说时重要,做时次要,忙时不要。”其实这样嘲讽和自嘲的人,多半是把德育看(做)成三个字假、大、空的人。否则,德育就根本谈不上要与不要。因为它无处不在。
从德育的五大要素来讲,谁能说政治在哪、思想在哪、法纪在哪、道德在哪、心理又在哪。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人相伴相随,割舍不得,人在哪儿它就在哪儿。而更为重要是人的身心所在之处,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环境,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它的方方面面。
正所谓人的成长,就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更新自己。或许也成缘于此,才说:“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我校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和取得预期的效果,也正源于对德育的实在理解与理性的分析。学校德育工作也正因领悟于此,才做的又真、又小、又实。有不少看过我校德育工作记实的人 都说,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小的让人感叹,真的让人信服,实的让人称赞。
我们为了让老师、同学在真、小、实中体会到德育的重要,在校一直开展这样一项“再体会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的活动。让每一个人都在实践中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从而感觉得到德育的重要,而不光停留在嘴上,继而把这种感觉凝炼成为责任。逐渐达成“处处是教育”的共识,也就有了“处处抓教育”的共举。
学校校长杨景新常说,我们学校是靠德育立校。但他所说的德育工作决不是德育校长、主任、团委书记、班任单方独立行事。德育是个庞大工程,更是个系统工程,它要求细微持久。也只有多方的共同合作,全员的重视与参与,才会见大效,有长效。因此“三全”育人在我校就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支不断壮大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我校德育的功绩有目共睹,这首先取决于德育工作者的作为。可正真的原因是因为德育的队伍中不仅仅只有德育校长、主任、团委书记和班任。更重要的是因为有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这是万万不可缺少的。我们曾在每周“一不三做到”系列养成教育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我们严格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地乱扔,见到有纸屑等要主动拾起,不许在校园内骑自行车。可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矛盾也显现出来。因为,学生做到的事老师们未必能够做到,如对学生的问好,老师做不到真诚相待,甚至于不予理睬等。这引起学生的反响。眼看着对学生的教育效果要打折扣,校长急在心上,及时向老师提出倡议要老师们“开开口,弯弯腰,绕绕道。”这一举措,使师生同进共促,有了意外收效。有个学生在他的体会文章中这样写到:“这次礼仪服务实践之前,同学们还在谈论向老师问好是不是只是个形式问题,而又一次的实践后我们确实都不这样认为了。每当以亲切洪亮的声音向老师问上一句“老师好”,无论是心情多么糟的老师都会回问你或是向你投来笑脸,如果你注意一下,你会发现,那位老师脸上久久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也是我希望收获的。”如今,在我校拾起地上的纸,就如同拾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谁都觉得应该。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在学校这个集体中没有一个人有单干的权力。”由此可见,教师集体合成的教育合力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的时代里,教师全员育人,全程参与,全方位启动的实际意义就更是深远。
实行学校全员育人,要有全员对德育的重视,更要全校教师、全过程参与到育人与自育的工作中,并不断挖掘校园文化建设对人影响的潜力。这样,在我校不断壮大的德育队伍中,就不仅仅有领导、老师、学生、还有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物。这样的共识共举使校园文化涉及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更多层面的因素,都起到了应有的育人作用。
这就是我们走上真正意义上全员(园)育人的思想经历和开化的过程。我们潜心于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致力于基础、着眼于高度。这就像钢管的叠放一样,每高一层都要增加各底层的数量。学校的任何一项工作也都是如此。集体中的个体什么程度上认识与参与一项活动,就会什么程度地促进这项工作。
学校只有“全员”的加入,才能真正育“全园”的人。这话,说着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很难很难。不仅开头难,就因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重复性,运作中也很难,坚持下来更难。而要常抓、常思、常做、常新,又不离其中,对我们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因为我们知难而进,又怀着对事业、对学生的无限热爱。特别是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中,我们因学校不断发展和全校师生不断的进步。还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还有领导、专家的好评与肯定,还有路过或走进我们校园的群众给予的赞美,还有我们自己被自己的感动,而时常在工作的细节上感受着成功的快乐。所以,我们虽累不觉苦,自乐于其中。
体会之三:教育要有科学的态度,育人要用科学的方法 有人说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也有人说,教育学是科学、教育是实验。我们不否认前者,但更倾心于后者,这是因为,孩子的人生不可能重复。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又承载着太多太多期望。所以,我们不敢应付,更不敢随意的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所以我们在教育管理中提出过“缺一不为整体”或中“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学校在1998年还郑重提出“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育人理念造就了我们一批又一批各级先、优、模教师,也成就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也有了自己的名言:“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为民族想三百年。”省级优秀班主任何秀芳对家人说的一句话“五十多个孩子与一个孩子那个多!”也成为我们的一笔精神财富和教师职责的写照。
几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社会、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本着求真务实,育人为本的原则,针对社会个性化的趋势,我们从人性化的角度对学生与德育有了更多层面的关注和实践后的思考。
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去做好教育实践,而因其教育对象的不可重复性,我们就更要注重探究所有可能的教育影响因素。为了使教育能力达到更高水平,为了让学生后续的发展更为顺利,我们从“九五”走到“十五,一直参加全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子课题《途径与方法》的实验与深化研究。
在一本书上我们曾看到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们有很多地方的教育部门,是有教育行政没有教育管理。有很多教师,是有教育没有思想。”品着它,我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反思。我们要求教师:多读学校、学生这本书;多思教育、多用科学思想和方法;多写教育案例。这样运作使我们面对了更多的现实。以前教育收不到实效,往往要去找很多的客观原因,甚至于埋怨学生,很少反思自己。这就象解数学题,思路不对,盲目去做,不会有好结果。思路对,也不见途径最佳,方法得当。做不对,做不好自身的原因还是最主要的。我们把班任写的教育案例汇编成过一本书《班主任教育案例分析》,从这里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老师在这方面的反思与收获。
为了让老师们具有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学校提出:班 级工作必须在常规规范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挥,班主任工作必须在讲究科学的基础上探索新的途径和方法。
“十五”期间我们又申请了《自我教育》课题的研究。我校原建在一个废弃的砖场上,四周到处荒坡野地,深沟烂洼地。在校园建设中,我们对环境与人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关注,所以在原来进行环境育人实验的基础上,还申请子课题《环境育人》的研究。我们不间断地进行研究,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对学生教育上的失误,因为这种失误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该是一种罪过。2001年我校师生以自己在创建校园环境中的亲身体验共同写了一本书《我爱我的学校》。今年4月学校德育校长以其在环境育人上的成绩,经国家教育部职成司批准被中央教育科研所骋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开发组成员,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书第二章〈校园环境建设〉的撰写,成为该书八位作者之一。此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体会之四:精神的事业,只能靠精神来支撑
教育劳动因其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均为复杂的人,而教育影响到教育效果间因素的多元和复杂性,激励性评价很难,而激励评价在教育管理中又是不可缺少的。管理与评价是教育途径与方法得以有效进行、教育目标能够如期达到的重要保证。德育工作就更是如此,它虽有德育课程的时限,但实际工作要远远超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就使我们更多的注重精神上的激励。
所以,我们把德育工作当作一项精神事业。特别是当今社会,如果没有一种奉献精神的打造,德育工作就会因其诸多的因素,而无法长期有效的进行下去。用十四元的班任津贴,这还不及课余补上一节的劳动价值,去单纯地衡量这样一种劳动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公平的。
我校后进生比较集中,有的老师曾形象的比喻,如果说重点校是优生的集合,那么,咱校就是后进生的集中营,有人认为这样说 之有过,其实这就是我们曾经面对的现实,也是今天我们仍要面对的实际境况。
所以,对于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要干事业,我们就要同时打造一种精神.我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建校初期,面对着学校仅有的379名在校生,在这样一片凄凉的背景中,可想而知,师生的心境如何.在双难之中,我们不敢小视自己的责任,不敢忽视自己的作用,一直重视自己从事的事业。做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当时就提出要打造另一种精神,那就是知难而进和甘于奉献精神。因为精神的事业,只能用精神去支撑.特别德育工作者如果没有一种甘于奉献的精神,教育好学生就等于是一句空话。在“爱我们的学生,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自己,要爱到别人都觉得他可爱。”这句口号中,我们不但打造一种精神,还靠着这种精神,把我们学校变成了人们听说觉得好,看着想叫好,品过真叫好的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市级先、优、模更是层出不穷。学生的出色表现更是叫人赞不绝口。哈市优秀玉主任、青年教师郭佰宇,刚送走一个高三班,买好机票准备旅行结婚,可学校又把高三的任务交给她。需要面前,她选择了放弃,不但没去旅行,而且结婚的第二天就站在了讲台上。被感动的学生们把对她新婚的祝福汇成一册,送给老师。感动了学生的她,此时被学生感动地流下热泪。2003年高考,由于“非典”的原因,考试没有象往年一样去哈市,而是在本市举行。太多的偏见,使我们面对了不言的歧视。人们认为我们的学生会违纪。为了让社会正视我们,也证明我们多年来的育人成效,学校决定打着牌去每一个考点,我们向全社会展示学生的风貌,结果学生平日养成的展示,赢得让社会震惊。高考总结会上领导们的评价就是:“职教中心的学生好!真好!”
老师、同学们被一件件平凡小事中折射出的精神一次次感动后。学校也在师生共同的奉献中发展壮大着。
我校现发展为40个班级1500名学生。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中,我们这所以德育立校的学校,更加深刻地感觉到德育的重要,自重的必要。德育工作中精神的塑造必须重视,不可勿视,不能小视。
终于,我们在带领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美。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赞美时,再多的艰辛与苦难,就都成了一种美好的、快乐体验。
精神教育学家曾说:“人什么时候有了美的体验,他就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与精神交往。”
所以,我们感叹的说,精神真的就是力量。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总结自己教育经验时说:“学生到了青年时期就应拥有精神财富。由于意识到自己的劳动美化了大地,而产生快乐之感,这种感情就是真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源泉。”爱国主义是学校教育永远不变的主题,精神做为校园文化的最亮层面,它也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我们还体会到无论何时、何种境遇,都必须重视精神的培植,都不能忽视自身的建设、自己的作用,不可小视自己的责任。都必须重视队伍的建设,不能忽视典型的树立与培养,不可小视个性的培养。这里所说的队伍与典型包括学生在内。重视队伍建设是提高整体水平的保证。没有典型就没有高度。忽视典型的树立与培养,就不会有骨干的作用,榜样的力量。小视个性的培养,就不会有师生素质的提高和真正意义上素质教育的实现。
体会之五:没有实践的教育往往是空洞的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学习的终极目的也为实践,只不过那是更广泛的应用实践。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没有实践的教育是空洞的。今天的社会青少年接受最少的是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行为能力的磨练。他们没有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场所。
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这是今天的德育工作者应当也必须考虑的课题。
德为品行,行为思想品质的具体表现、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把 握了学生的思想;抓住了学生的行为,就会使工作做的沉稳,更有实效。
德育与智育相同,最终要达到“教为不教”自我教育的目的。解决能不能、行不行的问题,而不是知不知、会不会的问题。这就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更多更为实际的受教育途径,也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施教方法之一。
学校德育工作要致力于把学生德行的统一放在首位,立足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修行养性。
我校从98年开始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以礼仪教育为先导,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劳动教育为手段,以服务教育为核心,以自我教育为目的,以全面育人为宗旨。”“三自六以”教育实践。
这种教育采取学生直接参与学校日常管理的形式,每学期进行一周的实践。它从礼貌、礼仪、礼节教育入手,从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展示文明行为、劳动习惯、心理品质、服务思想、意志品质锻炼等丰富的教育内涵。使学生在起初带有强制性后变为自主参与的活动中去做、去思、去想,领悟教育的真谛,体会自教的快乐。
“三自”教育使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形成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在自我服务中学会服务于他人,更重要的是将来能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人。
我校这种极具实践性的育人特色,不但激活了学生内在的潜质,而且终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学生开始参与这种教育实践时,得到只是一些感性认识,不久,他们便通过实践中的切身感受,对亲身体验与各种现象进行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最终升华为宝贵的精神。
有一个学生用一句形象的话概括了这种教育实践:“累,并收获着。”我们也把学生的收获汇编成了一本书《实践与收获》。在此我们想再摘录一些学生的体会。
参加这种实践周活动虽然很累,但我们收获到的却是安逸生活 中无法收获到的,是日常生活中无法体会到的,千言万语,将实践的感觉汇成一句话:累,并收获着。
三年级有个学生在参加最后一次实践周的活动之后,在他的体会文章中这样写道“开始干时心理的感受过后就是苦,就是太累,那时心想自己想象个清洁工,经过三年的磨练,特别看到今天我校变化和别人的认可。每当有人说,你的学校真干净,我觉得是在夸我,我想在学校的这段经理对我以后有帮助,我会永远记得。”
有的学生这样写到:……这次实践周里,我们没有了第一次的新鲜感觉,有的是更多的热情,没有了第二次时的哀怨,有的是更多的默默付出,没有了第三次时的庸庸碌碌,有的是更多的责任感,是更多的收获。
有的学生这样写到:……又到我们班的“三自”教育实践周了……,第一个闪过我脑子的念头便是又要累了。这一周可怎么过呢?!可是,没有想到,当过完第一天以后,我发现了一个相反的事情——我不仅没有觉得累,反而更加精神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的学生这样写到:……刚刚打扫完室外,我们又到楼内,又是打水,又是拖地,最后就是爬到四楼去站岗。一阵拼搏下来,我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累了,说不清楚的感觉,反而叫我喜欢上这种忙碌。。。
一份份出力的劳动,让我体内的细胞得到充分的活动,又刺激了我的神经,进而让我的精力更加充沛。……
有的同学这样写到:虽然上学期我们已经参加过一次实践周的活动,可那时的我们初来乍到,没少干活,真正的感觉到的却没有多少。通过上一学期对学校“三自”教育的了解,再加上这次的实践,才真正的体会到学校和老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学校的“三自”教育活动不仅让我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和父母的劳累,更让我体会到如果今天我们不努力学习,不体会这样的劳动感受,不在劳作中感知自身的那份社会责任,我们就不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校正是通过这项活动来体现我校奋发向上的新气象,这是我 对“三自”教育的又一方面理解。
有的学生这样写到。。。学校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劳累,而是为了教育我们,而劳累只是教育我们的一种方式,学校一切为了我们,我们为何要害怕劳累,畏惧吃苦呢?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我们一年三班的全体同学对学校制度,对教育我们的老师,对爱我们的父母都是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我们会用自己加倍的努力与务实的行动汇报所有关爱我们的人。
虽然这篇文章没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结,但这都是发自内心的最真的感觉。
后附一小文算是教育案例: 三自教育感受
《学会承担》
又是一次“三自”教育实践,这在高中已经是第四次了。可以说每一次我们的感受都是不同的,由第一次的抱怨到第二次的光荣到第三次的品质体现在到这次的义不容辞,可以说是一步步地加深,一次次的心得,这次更是不同以往。
在全国人民同心协力抗击“非典”的时刻,我们的活动更是增加了一份意义。我们不用教师的督促,每天来了就奔向一线。年、面对教师和同学们我们都用心灵的微笑去面对,唯一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支持个关心。
我感觉到,此时的劳动意义以不在是劳动那么简单,至于以前所有的苦累都已不算是感觉,因为我多干点别人就少干点,我多累点别人就会少累点,如果一个人面对自己的责任不能义不容辞,那么他就是一个没有担当、不值得信任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当利用这个机会去让“我”自己学会承担。
在这里再用学生的体会,验证这种教育的成功吧!
“转眼,我们也步入高三的学习生活。而我校开展“三自”教育活动也渐渐在我眼中、心中更成熟化、正规化。
通过我校组织的“三自”教育活动,我个人认为,它把全校师 生的整体劳动意识调动得那么活跃,思想意识陶冶得那么纯正,责任心、荣誉感激发得那么强盛。同学们是那样爱着自己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真是太好了。这种活动的构想,显然是一种智慧的结晶。
学校的每一处细节都会触、激教育的细胞,我们要担负起教育为社会培养理想人,影响世俗人的崇高职业职责,就要真正从低处 入手,低重心、高标准抓好抓实学校的德育工作。
教育特别是德育的“途径与方法”要灵活、要全面、要科学,更要用心去做去求。
教育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法从何来,由心而来。七年中,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变,更为可贵的是人们的思想在变。只要我们一直在努力,事业就会成功,学会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明天也会永远充满希望。
依然如故,我们会爱学校、爱学生、爱我们自己,爱到别人都觉得它可爱;我们会相信学校、相信学生、相信我们自己行,行到别人都说真行;我们会为学校、为学生、为我们自己去梦想,梦想成真的时候,让别人去说,真是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