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障红十字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以下简称标志使用办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和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完全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在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能和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务或者协助红十字会工作的中国公民和海外人士,统称为红十字志愿者。
不足18岁的青少年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应征得监护人同意。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志愿者,经申请即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
第四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是各级红十字会组建和领导,由红十字志愿者组成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
第五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是指志愿者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场所。第六条 各级红十字会应重点组建应急救援、健康关怀、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海外服务等十个方面志愿服务队;鼓励在学校、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工作领域,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组建其它领域和形式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
第二章 组 织
第七条 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由教育、卫生、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组成,遵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职责》(附件一)开展工作,负责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统筹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
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部。
第八条 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可参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办法和《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职责》制定。
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红十字会。
第九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要依托社会各类资源,在凸显红十字特色的基础上,加大社会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第十条 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向志愿者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岗位,落实好相关的保障措施。提倡具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志愿者,在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下,组成相应领域的志愿服务队,独立自主地开展服务工作。
第三章 管 理
第十一条 招募。组织招募红十字志愿者,应当明确招募对象和任务,公布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的条件、数量和服务内容等,并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必要告知和说明。招募通知可通过媒体、网络和其他有效方式发布。
第十二条 登记注册。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工作(附件二)。
凡参与由团体单位组织或参加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团体单位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统计表》(附件三)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为志愿者配发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
个人申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表》(附件四),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经县级及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批准后,配发红十字志愿者证、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红十字志愿者,应主动到所在地红十字会进行申请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
志愿者的统计工作,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负责。
红十字志愿者因学习、工作、生活等变化需要迁移、调动时,原驻地和迁入地红十字会要办理转出(入)手续。
第十三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权利。
(一)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
(二)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三)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四)对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有退出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的自由;
(六)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赋予的其它权利。第十四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义务。
(一)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志愿提供人道服务,不计报酬;
(二)遵循红十字运动宗旨,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三)履行志愿服务承诺,自觉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四)保护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他人隐私及其它依法保护的信息,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五)正确使用红十字志愿者标识,妥善保管志愿者证;
(六)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营利或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第十五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经费。
(一)申请政府的财政支持;
(二)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
(三)红十字志愿服务对象的资助;
(四)红十字志愿者的资助;
(五)其他合法收入。
红十字志愿服务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志愿者监督,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挪用志愿服务的经费。
第十六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注销。凡具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红十字志愿者,将由所在地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组织注销其志愿者资格,并报上级红十字会备案。
(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和本管理办法;
(二)未履行志愿服务义务,利用志愿者的身份从事营利或非法活动;
(三)向所在地红十字会申请自愿退出。第十七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日常管理。
(一)红十字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时,要统一配发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并随身携带红十字志愿者证;在提供服务后,由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在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上登记志愿服务内容、时间等并盖章,服务时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
鼓励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工作。
(二)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网上登记和管理,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可定期或在重大活动时,组织志愿者进行宣誓。
红十字志愿者誓词: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坚持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尽己所能,不计报酬,为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工作。
(四)各级红十字会应当主动邀请志愿者骨干,参与红十字会重大活动的研究和决策,充分发挥管理型志愿者和志愿者骨干的作用,积极探索志愿者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五)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志愿服务队提供服务。
(六)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相适应,与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适应。未经协商,不得安排志愿者从事超出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范围的工作。
(七)在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由他人给红十字志愿者造成伤害和损失,或红十字志愿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和损失,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四章 培训与奖励 第十八条 红十字志愿者培训。红十字志愿者培训分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骨干培训。基础培训教材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编写,专业培训教材大纲和骨干培训教材大纲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业务部门负责编写。省级红十字会要根据总会专业培训教材大纲和骨干培训教材大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写培训教材。
骨干培训和专业培训由同级红十字会负责组织实施。
基础培训由志愿服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表彰与奖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按照《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附件五),在各省表彰的基础上,每5年组织一次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县级及以上红十字会可根据实际,对其工作范围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五章 保 障
第二十条 需要志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告知需要志愿服务事项的完整信息和潜在风险,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应当对志愿服务申请进行审查,及时予以答复,并提供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保障措施。不能提供志愿服务的,应当给予说明。
第二十一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物质、安全保障,在活动组织中要注意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积极探索和建立在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为志愿者提供意外事故的保险机制。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级红十字会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权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职责
一、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宣传、贯彻红十字会法、标志使用办法和章程,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国际人道法;
三、组织、指导各级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定期召开委员会工作会议;
四、保持与各国红十字会及国内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合作,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收集与提供海内外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红十字会实际,进行红十字志愿服务理论研究;
六、开展国内外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七、定期对志愿服务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和表彰。
附件二:
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管理制度
一、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采取属地、工作和业务领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申请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界人士,可以通过所在地红十字会、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及红十字会网站申请登记。
二、凡参与由团体单位组织或参加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团体单位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统计表》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为志愿者配发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
未经团体单位同意,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不得公开团体单位的信息。
三、个人申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表》,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经报县及县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批准后,配发红十字志愿者证、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
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不得公开志愿者个人信息。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志愿者,应主动到所在地红十字会进行申请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
志愿者的统计工作,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负责。
四、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用于记录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所获志愿服务荣誉。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制作,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颁发,全国通用。红十字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后,红十字会相关部门应在其证书上签名登记,作为志愿者考核、奖励的依据。
五、为便于全国红十字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志愿者登记后即获得全国统一使用的登记号。登记号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制定编制规则,并由相关工作和业务领域部门进行管理,每名志愿者的登记号永久使用。因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违法等情况而取消登记志愿者资格的,应注销其登记号,被注销号码原则上不得重新使用。
六、各级红十字会应逐步实现志愿者网上登记,减少管理程序,使志愿服务工作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
七、志愿者可根据自身的专长、爱好选择服务项目,并编入相关业务领域部门进行管理。各级红十字会对新加入的志愿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时,对于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经培训后达不到要求,应允许志愿者重新选择其它服务项目。
第二篇: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障红十字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以下简称标志使用办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和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完全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在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能和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务或者协助红十字会工作的中国公民和海外人士,统称为红十字志愿者。
不足18岁的青少年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应征得监护人同意。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志愿者,经申请即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第四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是各级红十字会组建和领导,由红十字志愿者组成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
第五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是指志愿者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场所。
第六条 各级红十字会应重点组建应急救援、健康关怀、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海外服务等十个方面志愿服务队;鼓励在学校、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工作领域,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组建其它领域和形式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
第二章 组 织
第七条 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由教育、卫生、共青团等相关部门组成,遵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职责》(附件一)开展工作,负责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统筹规划、指导、监督和检查。
工作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和委员若干名、秘书长一名。
办事机构设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部。第八条 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可参照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组成办法和《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职责》制定。
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红十字会。
第九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建设要依托社会各类资源,在凸显红十字特色的基础上,加大社会的参与面和覆盖面。
第十条 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要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向志愿者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岗位,落实好相关的保障措施。提倡具有相同服务意向和志趣爱好的志愿者,在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下,组成相应领域的志愿服务队,独立自主地开展服务工作。
第三章 管 理
第十一条 招募。组织招募红十字志愿者,应当明确招募对象和任务,公布志愿服务项目和志愿者的条件、数量和服务内容等,并对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必要告知和说明。招募通知可通过媒体、网络和其他有效方式发布。
第十二条 登记注册。各级红十字会应当做好志愿者的登记注册工作(附件二)。凡参与由团体单位组织或参加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团体单位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统计表》(附件三)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为志愿者配发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
个人申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表》(附件四),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经县级及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批准后,配发红十字志愿者证、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红十字志愿者,应主动到所在地红十字会进行申请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
志愿者的统计工作,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负责。
红十字志愿者因学习、工作、生活等变化需要迁移、调动时,原驻地和迁入地红十字会要办理转出(入)手续。
第十三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权利。
(一)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
(二)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三)获得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四)对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有退出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的自由;
(六)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赋予的其它权利。第十四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义务。
(一)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志愿提供人道服务,不计报酬;
(二)遵循红十字运动宗旨,积极参与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
(三)履行志愿服务承诺,自觉维护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形象;
(四)保护在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他人隐私及其它依法保护的信息,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五)正确使用红十字志愿者标识,妥善保管志愿者证;
(六)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从事营利或其它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
第十五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经费。
(一)申请政府的财政支持;
(二)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捐赠;
(三)红十字志愿服务对象的资助;
(四)红十字志愿者的资助;
(五)其他合法收入。
红十字志愿服务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志愿者监督,任何组织与个人不得挪用志愿服务的经费。
第十六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注销。凡具有以下行为之一的红十字志愿者,将由所在地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组织注销其志愿者资格,并报上级红十字会备案。
(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和本管理办法;
(二)未履行志愿服务义务,利用志愿者的身份从事营利或非法活动;
(三)向所在地红十字会申请自愿退出。第十七条 红十字志愿者的日常管理。
(一)红十字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时,要统一配发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并随身携带红十字志愿者证;在提供服务后,由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在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上登记志愿服务内容、时间等并盖章,服务时间以小时为计量单位。鼓励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星级评定工作。
(二)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应建立志愿者的登记注册管理制度,健全志愿服务档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网上登记和管理,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可定期或在重大活动时,组织志愿者进行宣誓。
红十字志愿者誓词: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坚持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尽己所能,不计报酬,为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工作。
(四)各级红十字会应当主动邀请志愿者骨干,参与红十字会重大活动的研究和决策,充分发挥管理型志愿者和志愿者骨干的作用,积极探索志愿者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
(五)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关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行要求志愿服务队提供服务。
(六)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安排的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相适应,与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适应。未经协商,不得安排志愿者从事超出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范围的工作。
(七)在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由他人给红十字志愿者造成伤害和损失,或红十字志愿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和损失,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办理。
第四章 培训与奖励
第十八条 红十字志愿者培训。红十字志愿者培训分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骨干培训。基础培训教材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编写,专业培训教材大纲和骨干培训教材大纲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相关业务部门负责编写。省级红十字会要根据总会专业培训教材大纲和骨干培训教材大纲,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编写培训教材。
骨干培训和专业培训由同级红十字会负责组织实施。基础培训由志愿服务组织负责组织实施。
第十九条 表彰与奖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按照《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附件五),在各省表彰的基础上,每5年组织一次对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县级及以上红十字会可根据实际,对其工作范围的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及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五章 保 障
第二十条 需要志愿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提出申请,告知需要志愿服务事项的完整信息和潜在风险,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应当对志愿服务申请进行审查,及时予以答复,并提供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保障措施。不能提供志愿服务的,应当给予说明。
第二十一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要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培训和物质、安全保障,在活动组织中要注意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积极探索和建立在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为志愿者提供意外事故的保险机制。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各级红十字会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的修改、变更、解释权属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职责
一、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领导下开展工作;
二、宣传、贯彻红十字会法、标志使用办法和章程,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和国际人道法;
三、组织、指导各级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定期召开委员会工作会议;
四、保持与各国红十字会及国内相关单位的密切联系、合作,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五、收集与提供海内外志愿服务工作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红十字会实际,进行红十字志愿服务理论研究;
六、开展国内外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七、定期对志愿服务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估和表彰。
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管理制度
一、红十字志愿者登记注册采取属地、工作和业务领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申请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界人士,可以通过所在地红十字会、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及红十字会网站申请登记。
二、凡参与由团体单位组织或参加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团体单位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统计表》对相关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为志愿者配发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
未经团体单位同意,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不得公开团体单位的信息。
三、个人申请加入红十字志愿者,应填写《中国红十字志愿者登记表》,对相关情况进行登记,并在所在地红十字会备案,经报县及县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批准后,配发红十字志愿者证、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卡和服饰,即成为红十字志愿者。
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各级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不得公开志愿者个人信息。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志愿者,应主动到所在地红十字会进行申请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志愿者的统计工作,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负责。
四、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用于记录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内容和所获志愿服务荣誉。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证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制作,由县级以上红十字会颁发,全国通用。红十字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后,红十字会相关部门应在其证书上签名登记,作为志愿者考核、奖励的依据。
五、为便于全国红十字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志愿者登记后即获得全国统一使用的登记号。登记号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统一制定编制规则,并由相关工作和业务领域部门进行管理,每名志愿者的登记号永久使用。因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违法等情况而取消登记志愿者资格的,应注销其登记号,被注销号码原则上不得重新使用。
六、各级红十字会应逐步实现志愿者网上登记,减少管理程序,使志愿服务工作更加信息化和科学化。
七、志愿者可根据自身的专长、爱好选择服务项目,并编入相关业务领域部门进行管理。各级红十字会对新加入的志愿者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时,对于专业技能要求高的服务项目经培训后达不到要求,应允许志愿者重新选择其它服务项目。
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
一、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根据志愿者服务时间和贡献,设立一星至五星级志愿者奖励和终生志愿者奖励。志愿服务时间超过十年且累计时间超过1500小时、或累计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人员为终生志愿者,将获得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的红十
字勋章。
根据《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志愿者每年的服务时间基数为120小时(15个工作日)。
二、志愿者晋级原则。
1.每年达到服务时间基数的志愿者,按照逐年晋级方式给予晋级;
2.但在短期内投入大量时间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按照时间晋级方式给予晋级;
3.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多年,但因各种原因无法每年达到所要求的晋级服务时限,对多年的服务时间予以累计,按照累计晋级方式给予晋级。
4.逐年晋级、时间晋级和累计晋级均以晋级计算公式为基础计算。
三、晋级计算公式 一星级:120小时;
二星级:一星级+120小时= 240小时;三星级:二星级+120小时= 360小时;四星级:三星级+120小时=480小时;五星级:四星级+120小时= 600小时。
四、晋级程序。由县级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提交晋级名单,附志愿服务记录和证书,地市级以上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审核并发放星级证章。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负责颁发五星级获奖人员奖章和终生志愿者的红十字勋章。
五、表彰制度。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每5年对全国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志愿者团体和个人进行一次表彰。
第三篇:广东省红十字志愿服务条例
广东省志愿服务条例
(1999年8月5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活动,保障志愿者组织、志愿者和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及其志愿服务活动。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不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自愿以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技能等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活动。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个人,也称义工。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组织,是指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性组织。《中国红十字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8-04-28 文章来源: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障红十字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以下简称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以下简称标志使用办法)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各级红十字会组织和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完全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在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不以获得报酬为目的,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能和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务或者协助红十字会工作的中国公民和海外人士,统称为红十字志愿者。
不足18岁的青少年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应征得监护人同意。
志愿服务时间每年累计达到20小时的志愿者,经申请即成为注册红十字志愿者。
第四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是各级红十字会组建和领导,由红十字志愿者组成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
第五条
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是指志愿者实践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场所。
第六条 各级红十字会应重点组建应急救援、健康关怀、人道救助、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捐献、宣传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红十字精神传播、筹资劝募、海外服务等十个方面志愿服务队;鼓励在学校、社区、乡村,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工作领域,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和支持组建其它领域和形式具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
第四篇:扎实推进志愿服务 提升红十字影响力
扎实推进志愿服务
提升红十字影响力
东台市红十字会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会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红十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东台市红十字会紧紧围绕红会宗旨,积极发展、规范管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主动探索开展志愿服务的有效形式,精心培育志愿服务品牌,促进了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为加快红十字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现将我们一些做法和体会简要汇报如下:
一、我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全覆盖的志愿服务网络和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建设是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事业的有效保障。2008年我会主动与市文明办一道,利用比较健全的团组织网络,在全市各镇(区)普遍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和服务站,初步建成了覆盖所有团组织单位、活动比较稳定的志愿者组织网络。按照志愿服务组织规范化、稳定化和专业化的建设思路,通过向上争取资金,落实配套资金,成立了各类专业志愿者队伍。到2011年已建成社区(村)红十字服务站32个。依托红十字服务站,每站招募红十字志愿工作者6-10名,建有1-2支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针对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中社区工作者居多,平均文化层次不高、年龄偏大、服务层次不高的状况,来进一步开阔工作思路,主动出击,跟踪联系,分三批招募吸纳了南京、上海等在校东台籍大学生35名红十字志愿者。社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良好社会效应,吸 此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志愿加入,参与服务站活动。到目前全市社区红十字志愿工作者的人数达520人,较2007年增长了近5倍,红十字志愿服务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致力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一批影响力较大、服务人群广泛的活动品牌。随着志愿服务逐步深入人心,我市各志愿服务队伍日益壮大,服务项目也从过去的健康义诊、扶残助困扩展到现在的为社区建设、城市发展服务,服务内容逐步从百姓生活扩大到公共服务领域。如富安镇红十字会通过红十字服务站志愿服务队开展到敬老院、社区开展“三定一包”的爱心服务;东台镇东园社区红十字服务站组织“关爱生命、关注急救”活动;时堰镇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市红会春节前后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开展慰问、服务活动;夏季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东台镇3个社区开展结对慰问老党员、空巢老人活动;国庆节期间由成功捐献干细胞的志愿者郑小翔组织医学院大学生在社区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宣讲和心肺复苏术示范;在市红十字中医院开展义诊、陪护服务,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其中,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展示火红的青春,成为东台红十字志愿者工作新的亮丽风景。
(三)强化服务基地建设,搭建志愿者提供服务交流平台。加强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建设,才能更好地为志愿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交流平台。基层红十字会理顺体制后,我们立足实际,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参与志愿服务基地建设,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领域。2007年3月首先在原新曹镇建立了红十字绿化服务基地,每年3月份均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到红十字绿化基地进行植树和维护。近年来先后在市特殊教育学校、红十字博爱门诊、市老年公寓、许河镇敬老院共5处建立了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每年“5.8”和相关节日都组织红十字志愿者为特教学校聋哑、智障学生提供体检、心理咨询、生活料理服务,对残疾儿童加强筛查、保健等跟踪服务。在今年助残日,通过志愿服务队向聋哑、智障学生捐赠了价值2.2万元的140套特制校服。全市共有17支服务队共350多人活跃在5个服务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
(四)主动融入全市工作大局,进一步彰显红十字会工作影响力。志愿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不仅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培育互助、友爱、进步的良好风气,满足和引导不同层次的人们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展现自我的良好愿望,而且要替党委和政府分担压力,为公益性事业提供有力的辅助力量和充足资源。近年来,我们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和全市各项重大活动,主动介入和开展丰富多采的红十字志愿服务。结合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六下乡”、“四进社区”和市政协组织的“亮康行动”活动,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在三仓、安丰等8个镇讲解、演示心肺复苏术,看望、慰问、服务白内障患者。社区服务队志愿者将45000元的物资、救助卡分发到16个村、社区的270名弱势对象家中,把志愿服务工作延伸到了农村。在纪念“五八”活动中,组织志愿者参加“关爱生命,捐款捐髓”活动、在纪念“世界急救日”活动中,组织社区红十字救护员开展街头群众性现场救护演练,连续四年组织卫生救护师资人员开展红十字救护进社区志愿活动,近千名群众免费接受了初级救护培训。由于志愿服务活动成绩显著,我会被盐城文明办、红十字会表彰为2010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并连续两年被盐城市委宣传部表彰为“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
二、开展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招募与培训志愿者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提基础。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我们坚持自愿的原则,即通过社会公开招募,组建红十字志愿工作者队伍。抓好志愿者的培训,使广大志愿者对红十字组织、服务宗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建立组织与提供服务平台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力保证。社区红十字服务站和服务基地已逐步成为红十字会与社区群众联系的桥梁,成为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奉献爱心的平台。我市街头献血车、红十字博爱超市、造血干细胞采样点、红十字博爱门诊、特校基地等场所都是志愿服务的相对固定场所,为志愿者开展活动起到了保证作用。
(三)联手互动与相互支持是弘扬红十字精神,深化志愿服务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我会积极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参与全市性的大型公益活动,如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活动月、平安夜关爱残儿、拥抱孤儿过新年等大型公益活动中,红十字志愿者与来自不同条线的志愿者通过交流,使红十字精神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广泛传播,吸引了更多的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参与红十字活动。
我会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不断拓宽经费筹措渠道等等。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盐城市红十字会有关志愿服务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增强服务社会实效,为发展红十字事业,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第五篇: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
附件:
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全市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根据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依法登记注册专门从事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以及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机构等的内部组织。
二、职责
1、建立健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各项措施和制度;
2、负责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和考核;
3、制定志愿服务计划并组织实施;
4、负责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的筹备、使用和管理;
5、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帮助,维护志愿者合法权益;
6、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宣传、合作活动;
7、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国内外交流活动。
三、成立
(一)成立的条件:
1、一般要求有30人以上的志愿者;
2、有规范的名称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3、有固定或相对固定的办公场所;
4、有与其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相适应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5、有固定的或已形成规模的志愿服务项目;
6、志愿服务组织的名称应当与其服务范围、志愿者规模、活动地域等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
—1—
7、上级登记机关所要求具备的相关条件。
(二)成立的途径
1、各县(市)区成立志愿者协会需到当地民政部门进行非营利
性社会团体法人登记注册,同时接受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的行业指导与
管理。
2、市直属单位及其他机构成立志愿服务组织须经主管单位同意,并报经市志愿者指导中心审核同意,同时接受宁波市志愿者协会的行
业指导与管理。
四、备案
志愿服务组织成立后,应及时到同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办理备
案登记。
(一)申领备案登记表
到同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领取《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备案登记
表》。
(二)备案登记应准备和提交的材料:
1、经登记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法人登记证的复印件或主管单位
和上级志愿服务组织同意成立的批准文件;
2、填写好的《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备案登记表》;
3、章程;
4、工作计划。
(三)审核
1、同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在收到志愿服务组织为备案提交的材料之日起7日内,做出备案或者不批准备案的决定;不批准的,应
当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各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可不予批准备
案:
(1)有根据证明申请备案的志愿服务组织的宗旨、志愿者规模、服务项目、服务范围不符合相关规定的;
(2)在同一区域内已有服务项目相同的志愿服务组织,没有必要
成立的;
(3)有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的。
(四)登记
1、对经备案审核后符合要求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工作指导
中心准予备案登记,发给《宁波市志愿服务组织证》,编制组织注册
号,对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并发给全市统一格式的相关物
品资料,包括:
(1)《宁波志愿者证》样本;
(2)宁波志愿者注册登记表样本;
(3)服装、帽子样本。
(五)公告
由各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通过一定途径向社会进行公告。
五、工作开展
1、志愿者招募:通过适当的方式,公布志愿者招募热线或志愿
服务项目,自行或联合招募志愿者,并接受志愿者的报名。
2、志愿者培训:根据志愿服务项目要求和志愿者报名情况,对
志愿者及时进行志愿服务基本理念和专业服务知识、技能培训。
3、志愿者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向经培训后宣誓并选择了项目的志愿者编制注册号,发放《宁波志愿者证》,并把志愿者编入各项目
组管理。
4、统一标识:各志愿服务组织应参照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规定的统一标识格式,根据本地本单位的实际,自行制作和印制,并向所
有志愿者进行发放。
5、活动实施:
(1)确定活动内容:各志愿服务组织应从实际出发,积极策划开
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向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岗位。
(2)活动备案:各志愿服务组织对参加志愿者人数达100人以上的活动,应在活动开展10日前向备案的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进行事
前活动申报备案,内容包括具体时间、地点、服务项目、服务者和服
务对象的地点咨询等,并在活动结束后5日内向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
进行活动事后备案程序。
(3)组织活动:根据活动计划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
可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需要,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在活动中要抓好宣传工作,努力挖掘活动中涌现的感人
事例和典型个案。
(4)分享体验: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志愿者交流分享体会,总结经验。
(5)成果确认:志愿服务组织要对志愿者的服务小时进行确认,同
时做好活动的档案管理工作。
6、检查考核:
(1)年初报计划:志愿服务组织应在年初将一年工作安排和计划报
备案的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备案。
(2)检查: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对所属志愿服务组织的工作要
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每年十二月要进行考核。
(3)表彰激励:志愿者指导中心根据所属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
务活动的实际情况,对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工作人员进行表彰。
(4)处分处理: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志愿服务组织视实际情况给予通
报批评、限期整改或予以注销处理。
六、经费
1、来源:来源于主管单位的拨款或者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组织主管单位应保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所必需的专项经费。
2、使用原则:志愿服务组织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志愿服务组织的资产。志愿服务组织的经费,必须专项用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组织接受社会捐赠、资助,应当符合志愿服务组织规定的宗旨和服务范围,并根据与捐赠人、资助人约定的合法方式使用。
3、接受监督:工作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公开,并依法接受有关部门和捐赠、资助者及志愿者的监督。
七、备案撤销
志愿服务组织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当地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可撤销备案登记:
1、志愿服务组织在成立、备案时弄虚作假,骗取登记备案的;
2、利用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
3、以志愿服务为名,开展营利性活动,背离志愿服务宗旨,影响恶劣;
4、志愿者人数不足;
5、连续一年未进行正常活动;
6、以上1、2、3款情形特别严重,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修改、变更、解释权归宁波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