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论题型详解及作答实例大全
第一类 概括题(最复杂)20-30分,2-3题
(1)概括主要问题
关键:把握给定材料的所有段落是围绕哪一个问题,按段落整理问题的原因,表现和后果
表述模式:主要问题+分序号分析主要问题的原因,表现,后果(材料按此逻辑合并同类为3-4个要点)
作答示例:这组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高增长而低就业问题严重。(1)在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弹性系数未显上升趋势;(2)由于产业结构的优化,资本密集型产业增加,劳动密集产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少,致使就业率下降;(3)国有企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下降;(4)城市化进程缓慢,服务业发展不够,吸纳劳动力能力不足。
(2)概括问题
表述模式:这是一组反映(主要问题)的材料(全部材料的核心)+分段展开具体问题(材料合并同类为3-4个要点)。
作答示例:这是一组反映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有关农民工权益的社会问题的材料。反映的问题主要是:
一、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近几年来,拖欠农民工工资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痼疾,农民工务工成了标准的“年薪制”,政府年年年底抓清欠。
二、社会保障忽略了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落。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导致他们没有常住地的“绿卡”,他们被看作“医疗皮球”踢来踢去,外来工参保遭遇体制尴尬,客观上影响了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三、现行的一系列对农民工不平等的户籍制度,导致了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工好几年,但依旧是外来务工者,出现了春运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困难,农民工子女目前没有被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这说明了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第二篇:申论作答
从行为分析时:思想观念,政策法规,财务保障,财务投入,监督管理,宣传教育 在涉及主体时:政府,企业,群众,社团,媒体;
在对个人进行评判时,要从:能力,知识,品德i,教育,精神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客观领域进行分析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
第三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之审清题型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之审清题型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复习大门已经开启,申论作为考试科目之一,亦是重中之重。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想要答好申论,前提是要审清题型。
在申论考试当中,常考的题型有五种,分别是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贯彻执行题、申发论述题。在作答时,要审清题型,才能答准、答好题目。而在审题型时,不仅要看题干部分,还要看作答要求,灵活审题型,切不可死板。一般而言:
1.归纳概括题
题干一般会出现“概括、概述、简述„„”,作答要求中出现“全面、准确”等。例如:
2016年副省第(一)题
阅读“给定资料2”,概括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所关注的若干问题,及其所给出的具体建议。(15分)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200字。2.综合分析题
题干一般会出现“谈谈对„的理解”、“谈谈对„的看法、评论、见解”、“谈谈从中获得„启示、经验教训 ”;作答要求中一般会出现观点明确、分析深刻等。
例如:
2016年副省第(二)题
“给定资料6”中说“中国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请根据“给定资料6”,指出这句话的含义。(1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150字。3.提出对策题
题干一般会出现“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解决思路/方案/方法”,作答要求中一般会出现“有针对性、具体可行、符合实际”等。
例如:
2012年市地第(三)题
三、“给定材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有关部门参考。(20分)要求:
(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4.贯彻执行题
往往为应用文写作。例如:宣传、指导意见、报告、编者按等 例如:
2016年副省第(四)题
(四)某区一所中学举办“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假如你是该区文明办的负责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请结合“给定资料5”,写一篇题为“素质养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的讲话稿。(20分)要求:内容具体,符合实际;对象明确,切合题意;语言生动,有感染力;不超过500字。5.申发论述题
最后一道题,要求写一篇文章。例如:
2016年副省第(五)题
(五)“给定资料3”引用了《论语》中的话:“不学礼,无以立。”请以这句话为中心议题,联系社会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要求:自选角度,见解深刻;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总字数1000~1200字。
在公考备战中,我们即将面对的就是2018国考的独木桥。相信很多考生,很多应届毕业生,都将本次国考作为备考的一次勇敢尝试。那么申论成为众多考生的拦路虎。想要成为国考的佼佼者,暑期,成为众多考生实现突破的重要时段。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在申论备考中,制定规划。切勿盲目复习。
第一步,认识申论。
在备考之前,对申论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人认为:“申论就是写作文,写三段就可以啦。”作为懂申论,知申论的考生来讲,一定要走出这样的误区,申论不仅仅是写作
文,它是由五大题型组成,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申发论述五类。每个题型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而非单纯的文章写作。因此,考生在第一步应该对正确的认识,了解每一类题目的本质特点和答题方法。在此向考生推荐由李永新老师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018中公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 申论》。书中详细的对申论的五大题型及作答方法进行了介绍。
第二步,遨游题海。
题海战术在公务员考试中是最为实用的战术。申论也是如此,对申论有了初步了解,五大题型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就需要用题目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推进考生对三年内的国考真题进行详细的研读,并且再次基础上,对模拟题目也要加以练习。在题目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三步,专业指导,巩固提升。
随着考试竞争越发激烈,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水平也有所提升。通过报班学习的方式学习公务员所有课程,成为现在考生备考的必经阶段,因此,漫长的暑期,考生也是有大量的时间投入到报班学习之中。中公教育师资水平雄厚。考生在自己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专业的指导,让自己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四篇:2006年申论作答
答: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D部长做客新华访谈,谈话内容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厘清“突发公共事件”的概念,分为自然灾害带来的突发事件和由社会矛盾引发的突发事件
第二、政府建立国家总体应急预案的必要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不可预料,由社会矛盾引
发的公共突发事件不断增多,敌对势力会利用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制造突发公共事件,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断。
第三、建立国家预案的方式及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引导公众关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建设,提高社会各界的危机意识;其次,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些调整机制,迅速应对;再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第四、我国社会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利用社会福利政策解决社会问
题,并提倡民间机构等社会各界参与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
答:甲的观点不一致:自然灾害有有一定的规律,但是具有不可预测性,是不可知的,无法消除,我们通过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从而将社会损失降低到最小。
丙:有些人说古巴的体制不还,但是古巴的每次飓风都没有造成打的影响,主要是采取了国家动员体制,能否处理好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在于是否建立能够迅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动员机制。
己:既然是突发事件,很多原因是不知道的,因此,在突发事件面前,重中之重是建立一整套工作原则,组织体系和协调机制。
作文:
健全应急机制,保障美好生活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一些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3年非典爆发,重庆开县井喷事故,2004年禽流感事件,北京密云桥踩踏事件等,这些问题的积累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及紧迫性。
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既可以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连续性,防止突发的自然灾害或者敌对势力利用社会事件,制造突发事件,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我国经济发展中断。同时,减少公共事件中人员财产的损失,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明确政府服务职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机制。
加强党政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知识普及,提高广大民众的危机意识。
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
我国处于工业化进程的特殊时期,国内外情况变幻莫测,因此明确政府职能,提高工作人员效率,提高民众的危机意识,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迅速应对公共事件,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
第五篇:申论作答技巧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旗帜。一个能恰当反映材料精神实质的好题目,或整齐和谐、简洁明快;或错落有致、风趣生动;或词句华美、文采斑斓,令人心生好感。一个好的文章题目必须旗帜鲜明、准确精当、内容丰富,很好的表明考生论述问题的立场和观点,犹如一缕春风,给人清凉徜徉之感,不仅为文增色,还为文增添鲜活动力。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介绍六种实用的拟题方法:
(一)概括材料主题
写文章前肯定是先读完材料和问题,在阅读完材料和问题后,你就会明了整个申论材料的主题是什么,那么,围绕申论材料主题,对其加以归纳概括,切合题意,就能拟制出标题。
示例:
2010年福建春季申论考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问题。读过全部材料后,首先可以明确的是材料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而展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强调了创意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同时,最后一题也明确要求了“围绕‘中国文化创意产业’,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综合材料与问题,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那就是文章定要围绕文化创意产业展开论述,而通过材料反映出的主题,又可以确定文章要凸显出创意之重来,如此可拟题为《以创意为突破口,实现文化的产业价值》。
(二)总结文章内容
先写完文章,然后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精炼的标题。这种方法拟出来的标题非常切合文意,很少出现文题不符、偏题、跑题现象,适用于“喜欢先写完文章内容,再回过头去拟标题”的考生。
示例:
一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的文章内容是这样的:文章开篇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重要价值。第二段分析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引发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章观点。接下来,拟制几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策。最后,照应文章开头、标题和观点,总结全篇。
通过总结文章内容,可以拟制出如下标题:
①《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构筑共有的精神家园》 ②《让保护“非遗”的火炬在掌心传递》
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不息 把文明的火种播撒大地》
中公点拨:标题紧扣文章内容和中心,将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直接体现出来,拟制的切合文意,文采飞扬。
(三)化用熟语典故
谚语、诗词典故、名言警句等熟语可以说是经过历代验证过的沉淀和精华,如能切合主题、文意,恰当地运用到申论标题中,会起到一鸣惊人的作用。
由于这些词语都是固定词组,也是汉语规范词汇,其形式与意义都已固定,不可轻易改变其结构或使用环境,尤其在申论中要注意写作的严肃性、规范性,运用时一般要整体运用、用其本意、用其在本来语境,以体现其通常意义,才会为人理解而不致引起歧义,影响评分。
示例:
①俭以立国,勤以兴政 ②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
③多用“看不见的手”,少用“看得见的手” 中公点拨:
前者化用格言,表明“俭可修身持家,亦可治国”的观点,亦婉转表明对反腐倡廉的提倡;第二个化用儒家名言,并以个人和政府(政治)作对比,突出政府诚信的重要性;后者活用价值规律的通俗说法,表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干预”的立意。
(四)引入新词、流行语 将时政新词、网络热词、社会最新流行语融入标题,以新词为标题点睛,用得巧妙贴切,可显示作答者知识的广博和对新知识的敏感,并增加标题的内涵和趣味,引起加分的效果。
示例:
①低碳发展频借力,弯道超车好前行 ②让“楼脆脆”不再动摇政府的公信力 中公点拨:
标题运用了新概念、网络流行语,用词生动形象,新颖独特,既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紧扣作答情境与要求,又展示了作答者较为广泛的综合知识和文字技巧,容易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博得较好的第一印象。
(五)借用修辞手法
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标题中的某个或某几个要素,用含蓄的方式表达主题,概括中心论点,拟制出的标题,具有文采和表现力。
示例:
①文化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②扩大内需促增长,政策油门不放松 ③软实力需要“硬功夫” 中公点拨:
前两个用比喻的形式,形象、贴切;第三个利用对比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六)展现前后承接 在高水平的政论文章、领导讲话稿中多用,标题前后两部分并列,在意思上有承接关系。有时每个部分含有的语素对称,甚至上下句字与字、词与词之间对仗,平仄协调。但一般情况下,只是语素形式和词语意义的对称,不要求严格对仗,符合一般文章标题的特点就可以了。
示例:
①把住绿色开关,改善人居环境
②实施平安大省战略,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进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中公点拨:
前后两句词性基本相同,意思上后一句承接前一句,并且主题、观点等都蕴含其中,非常符合申论文章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