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标题: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标题: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资料来源:机械工业信息中心 出版日期:2002-5-29 资料类型:免费资料 销售价格:0
资料信息:
加入WTO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入方式和程度、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实施、中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安全确立的战略问题。进入WTO以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不仅由中国自己来开发,而且还必须有条件地开放给世界,让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开发。分析“入世”影响,研究探讨加入WTO对中国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趋利避害,提出对策措施建议,是当前举国上下所关心的问题。
机械装备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体现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起着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作用。发电设备产业,包括火电、水电、核电,是我国机械装备工业的重中之重,对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求不断发展的电力工业至关重要。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的技术实力,为装备我国电力工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国际市场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含量更高的高效、先进、大容量、高参数、环保性能好的发电设备方面更存在很大差距。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存在诸如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弱、企业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相对不强。我国加入WTO以后,发电设备企业将面临新的竞争环境。如何正确分析、估量加入WTO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及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家和企业怎样主动采取措施,尽早防范,趋利避害,引导、促进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民族工业健康成长,是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的问题。
一、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发电设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规模,建立起实力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基本具备了向我国电力工业提供重大装备的能力,同时还能为军工、船舶、石化、环保等提供重大装备,为我国社会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发电设备制造业是我国机械行业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一)从无到有,创建民族工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装备电厂的主要发电设备基本上依靠国外进口,国内仅曾零星仿造过少量小容量发电设备的零部件。建国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发电设备的设计制造,建立生产基地,引进技术,培养人才,逐步建立起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工业体系。1951年就着手筹建哈尔滨电机厂。1952年8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正式批准在哈尔滨、上海分别兴建两套发电设备主机生产基地。
1958年在四川德阳新建了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后改名为东方电机厂)。60年代初期,大三线建设拉开帷幕。1965年决定扩建东方电机厂,产品大纲调整为大电机与水火电并举。1966年开始兴建东方锅炉厂和东方汽轮机厂。到70年代,东方基地三大动力与上海、哈尔滨基地一并成为我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
为了满足我国发电设备需求,于五十年代还在中南地区兴建另一个大型电站锅炉生产基地武汉锅炉厂,和60年代初建成的北京重型电机厂一起成为北京(武汉)大型火力发电设备制造基地。
在“六五”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强电站设备的成套供应和服务,发挥整体优势,以上海、哈尔滨、东方三大基地的主机厂为基础,先后组建了上海电气联合公司(现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公司(现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和东方电站成套设备公司(现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至此,我国发电装备制造已拥有3个大型电气集团和北京(武汉)制造基地,还有一批中小型水、火电设备制造企业和电站辅机专业制造厂以及比较完善的科研和测试基地,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发电设备制造工业体系,保证了我国电力工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国产发电设备升级换代
数十年来,我国发电设备经历了多次升级换代,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50年代初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创建时期,上海基地引进了原捷克斯洛伐克中压0.6万kW~1.2万kW火电机组制造技术,哈尔滨基地从原苏联引进了中压2.5万kW~5万kW火电机组制造技术,奠定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基础。50年代末仿制2.5万kW~10万kW高压发电机组,1960年已形成2.5万kW~5万kW机组批量生产能力,并制造出我国第一台10万kW火电机组。
1966年至1976年的10年,是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发展时期。这期间还为30万kW及以下机组的研制和60万kW机组的预研做了大量工作。1969年,上海基地制成了12.5kW万kW中间再热超高压机组,哈尔滨基地制成20万kW超高压机组。东方基地也于1975年制成第一套超高压20万kW火电机组,同年又进一步向开发双缸双排汽30万kW机组攀登。上海基地于1971年制成国内第一套亚临界压力30万kW机组。上海、哈尔滨基地还各自在研究开发亚临界60万kW汽轮发电机组和2050t/h(60万kW)锅炉,初步完成产品设计,为进一步开发60万kW机组奠定了基础。这时期我国火电设备制造技术逐步突破50年代原苏联和捷克的技术,更广泛地借鉴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的新技术,研究开发更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产品。
1976年至今,是大功率发电机组上等级、上水平时期。首先是10万kW~30万kW国产机组的完善化,解决“大跃进”和“文革”期间自行设计制造的10万kW以上机组投运后暴露的质量问题、平均可用系数很低等问题。其次是引进大型火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1981年引进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燃烧工程公司全套30万kW、60万kW主机制造技术及购买部分零部件,上海、哈尔滨、四川基地及有关辅机厂和研究所派数百名技术人员去美国西屋公司学习。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5年多的共同努力,上海和哈尔滨先后制成引进型亚临界30万kW和60万kW火电机组各一套。通过大规模引进技术,使国产大容量火电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和成套能力在较短时间内有了很大提高。第三是新一代国产10万kW~30万kW大机组诞生。1978年北京重型电机厂研制成功具有较好调峰性能的我国首台单缸10万kW高压冷凝式汽轮机。东方研制的首台30万kW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锅炉,于1985年成功投运。东方试制的首台新型30万kW亚临界汽轮发电机组也于1987年成功投运。第四是采取合作生产、合资方式引进技术,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与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于90年代初合作设计、合作生产亚临界60万kW汽轮发电机组,并已有2套机组成功投入商业运行。通过合作,东方全面掌握了日立公司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60万k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也于1995年与美国西屋公司全面合资,生产30万kW~130万kW汽轮发电机组。东方锅炉厂于1996年与日本巴布科克日立公司、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三方共同投资组建东方日立锅炉有限公司。北京重型机电厂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合作生产33万k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
水电方面,几十年来通过自行研制、国外合作、引进技术,已实现从生产中小水电产品到生产各类大型水电机组的转变,产品得到了升级换代。国产葛州坝17万kW、龙羊峡32万kW、李家峡40万kW、二滩55万kW等大型机组陆续成功投运,现正在合作制造三峡70万kW机组。我国已进入水电机组制造世界先进行列。
(三)、三大集团“三足鼎立”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企业处于从生产型转 轨为生产经营型,走入市场经济的启动期。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的形势下,发电设备产业结构组织有了新的发展,相继成立了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和上海电气联合公司,形成了国内发电设备产业的集团优势。三大公司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占整个机电工业计划单列集团公司数的1/3。
三大电站设备制造集团公司1990年发电设备产量已占全国总产量的65.3%,产值占全国的80%。其中水轮发电机组产量东电、哈电两集团占全国的81%,产值占74%(上电集团当时不生产水电机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集团的组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形成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三足鼎立”的格局。目前,哈尔滨、上海和东方三大动力集团的大型发电设备能力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
(四)、发挥电力工业“装备部”重要职能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发电设备制造业正逐步建成了综合实力比较雄厚的设计制造体系,形成了“大中小”、“水火核”并举的良好格局,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日趋明显,为国民经济主要部门--电力工业提供了大量发电设备,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行业中的关键骨干企业堪称国家的宝贝,是名符其实的电力工业装备部。
从生产能力看,随着引进30万kW、60万kW火电机组制造技术,并通过“六五”、“七五”,特别是“八五”技术改造,进一步填平补齐,并与国外厂商合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管理办法和关键设备,现已形成大型火电设备1200万kW以上的生产能力,加上中小型火电设备厂,则年生产能力已超过1500万kW。水电生产能力实际已达500万kW,大型水电机组生产能力主要分布在东方和哈尔滨,各占50%,中小型机组则分布于十几个厂家。到三峡机组开始制造时(2001年),仅东电一家生产能力就将达到200万kW。总之,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每年能为国家提供2000多万kW的水、火电发设备,基本满足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
从电力工业的增长及我国发电设备产量的增长角度,更能说明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重大贡献。我国自1882年有电以来,到新中国成立的前67年时间里,发电装机仅有185万kW。建国后,对作为基础产业的电力工业,国家不断加大投入,促进了电力工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20年中更加快速发展。截止到1999年末全国装机已达到2.94亿kW。我国的装机容量与发电量均已跃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美国。在电力工业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国产发电设备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发电设备产量1998年为1548万kW,其中火电1163万kW。发电设备的产量逐年递增,保证了我国电力工业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仅以截止1997年底为例,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2.54亿kW,同期我国国产发电设备产量累计为2.4亿kW,扣除出口国产机组,国产发电设备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81%,足以说明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作出的巨大贡献。
(五)、制造企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
首先,国家管理体制的变革,促进了发电设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发电设备是属于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大装备,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管理当中,一直是按指令性计划管理,生产任务由国家统一安排分配。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了合同法,发电设备方面也按合同法要求颁布了发电设备签订合同的办法,逐步形成了技术与商务条款不可分割的奖惩条款,促进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这是发电设备由分配制走向合同制方面的大尝试,虽然没能完全摆脱计划的范畴,但总算进了一大步。在合同鉴证的基础上开展招议标制,是我国发电设备管理的又一重大改革。1986年黄台、德州项目设备招标的开展,为进一步开展招议标制打下基础。1995年以湘潭电厂为起点推行新的招投标制,制定投议标办法,付款方式由1:2:3:3:1转变至1:8:1,逐步向国际接轨。1997年又颁布执行《电力工程设备招投标暂行办法》,使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又进一步发展。发电设备招投标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通过规范、有效的竞争,才能逐步建立和维护发电设备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从成本、质量、交货期、服务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当前,发电设备已基本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经营,参加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已经变成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竞争。
其次,通过参与利用外资项目,进一步提高了国内发电设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有很大发展,许多项目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海外协力基金等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还有一些项目是利用外国财团直接投资。利用外资项目一律按照诸如《世行采购导则》等国际通行规则实行公开竞争性招标采购各项主要设备。而且,这类项目的招标多是采用分岛成套招标,不象国内内资项目一样由业主分别向锅炉厂、汽轮机厂、发电机厂采购三大主机,招标还包括设计和设备成套。邀请投标的对象也不仅仅限于国内企业,而往往是世界各大知名企业诸如通用电气、西门子、ABB等同时参与竞标。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或单独投标,或与国外公司以联合体的方式合作投标,经过了许多锻炼,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比如,东方电气集团公司90年代初就与日本伊藤忠商社和日立公司一道参与国际公开竞争性投标,取得了世行贷款河南首阳山2×30万kW电站汽轮发电机岛项目,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及汽机岛所有辅助设备,并通过自己单独投标获得该电站锅炉岛合同,我方获得合同金额就达1亿多美元,1994年又与日立公司联合投标,取得日本海外协力基金贷款的湖北鄂州2×30万kW项目,1999年还与日立公司一道赢得了世界银行贷款的内蒙古托克托×60万kW火电机组项目。通过国际竞争性投标取得这些项目,并按国际惯例顺利执行这些合同,锻炼造就了一批熟悉国际规则的企业管理和经营人才,提高了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能力,并为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此外,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营机制转换正逐步到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电设备制造企业通过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合资合作等工作,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发电装备三大集团均为全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及国家试点的企业集团。国家在80年代中期就赋予了这些集团外贸经营权、境外工程承包权,批准成立了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建立了财务公司。后来又给了省级外事审批权。东方集团已有东电、东锅两家上市公司,其中东电是国家首批在香港上市企业;上电集团的汽轮机厂和发电机厂已和美国西屋公司全面合资,中方占股75%;哈电集团已整体改制为股份公司,并已上市。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发电装备企业已初步建立起了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经营机制,培育出了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市场观念和竞争意识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取得了发展和进步,形成了一批基本适应市场体制、适合各自企业特点、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创新成果。各企业经营权力得到加强,能够自觉、自主地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组织生产、销售、管理等一系列经营,企业的整体素质与活力明显比原来增强,在市场竞争中逐步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六)、发电设备成套出口已具一定优势
80年代初期我国成套出口巴基斯坦单机容量21万kW超高压火电机组,为我国大型电站设备成套出口开创先例。发电设备在“八五”期间出口创汇有较大提高出口企业的面也有所扩大,除了东方、上海、哈尔滨和北京几大发电设备制造基地都有产品出口外,其他发电设备生产企业如武汉锅炉厂、杭州锅炉厂、无锡锅炉厂、上海电站辅机厂也有少量出口。“八五”期间出口金额35.92亿元,出口交货量汽轮机最高为东方汽轮机厂,达1.83亿元;锅炉最高为东方锅炉厂,达5.68亿元,其次是上海锅炉厂,2.67亿元。
发电设备出口取得这样的成绩,说明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至目前为止,我国出口的最大火电机组为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向伊朗出口的4套32.5万kW火电机成套机组,最大的水电机组为东电厂出口叙利亚迪士林电站的4台10.9万kW成套机组。通过国际工程承包带动大型成套机电设备出口,是目前国家的鼓励方向,这对带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是我国发电设备制造集团中在国际市场上最活跃的企业,在国外许多项目的国际性投标中取得骄人的业绩,已连续多年被美国权威杂志《工程新闻记录》列为全球最大225家海外工程承包企业,1995年为120名、1996年为67名、1997年117名、1998年为100名,在国际市场上已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及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电设备是电力工业建设的关键设备,它对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高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发电设备制造业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目前,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均已跃居世界第2位,其中80%以上的机组是由国内生产供应的。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水平已很高,已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与工业发达国家和国内电力建设的需要相比,我国发电设备的制造还有许多差距,在技术水平、产品品种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国外发电设备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发电构成主要仍为火电、水电和核电,有关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正在积极研究开发之中。由于世界煤的储量比较丰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有限,而再生能源和新能源还有一个发展过程,今后火电仍将是世界电力的主要能源,煤电占有突出的位置。
1、火电方面
世界火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共有百余家,包括汽轮机、发电机、锅炉,年生产能力合计约1.4亿kW,主要集中在美国(通用电气、西屋、燃烧工程公司、福斯特·惠勒等)、俄罗斯、日本(日立、三菱、东芝、IHI等)、德国(西门子)、瑞士(ABB)、法国(阿尔斯通)、英国、意大利(安萨尔多)等几个工业大国。
近年来,国外主要着眼于提高发电机组的可靠性、经济性、负荷适应性、强调环境保护及自动化水平等技术性能。机组可用率提高,汽机设计热耗降低,新型火电机组均需参加调峰运行两班制运行,一般负荷范围为50%~100%,最低达15%~30%。进入八九十年代以来火电设备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主要着眼于提高效率、降低污染、低耗能、低成本,机组向高参数、自动化方向发展,单机容量大多为60~80万kW,也有不少100万kW机组,而且大多为超临界机组。如美国超临界机组已经超过170台,其中130万kW机组就达到9台;日本45万kW以上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机组,占装机总量的61%,供电煤耗降至332g/kW·h,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前已有超临界机组224台,30万kW以上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平均供电煤耗326g/kW·h。近年来在成功发展超临界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更高蒸汽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其蒸汽压力高达31~35Mpa,汽温达593℃。亚临界机组效率不断提高,大多能快速启停,有较好的调峰能力,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采用更为可靠、更为灵活的集散型微机处理控制系统,环境技术有重大发展,燃烧技术不断完善,燃劣质煤的大型锅炉发展迅速,为解决缺水地区发电,直冷型空冷机组单机容量已达66.5万kW,间冷型达到68.6万kW。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各国十分重视开发和使用新的高效燃烧技术,泄气化技术,高温燃气轮机技术,常压、增压循环流化床技术和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特别要提到的是,新型洁净煤燃烧发电技术,在常压流化床联合循环(AFBC-CC)、增压循环流化床(PFBC-CC)、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方面发展很快,其供电效率将达到43%~55%,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燃煤发电方式之一。如美国已投资达60亿美元用于该项技术,日本等国也是投巨资开发流化床燃烧技术、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
2、水电方面
国外水电技术发展是在加强理论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提高机组的各项技术性能,不断增大机组的单机容量,电站建设向大容量、多品种发展。目前世界上运行和建设中的装机容量在100万kW以上的电站的50座,混流式机组单机容量不断增大,1978年70万kW的大古力第III电站水电机组和1980年委内瑞拉古里电站单机容量为61万kW机组相继投产,1985年巴西和巴拉圭合建的伊泰普电站单机容量为70万kW的巨型机组也投入运行。混流式水轮机转轮直径达9.23m模型水轮机最高效率超过93%,真机保证效率高达95%以上,发电机效率达98.66%以上。这些机组集中反映了国外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综合归纳起来有向大容量、大尺寸发展的趋势。
国外在发展大容量机组的同时,还积极开发抽水蓄能机组和贯流式机组。在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抽水蓄能机组建成容量已达250万kW左右,分别为常规水电机组总容量的1/3左右。贯流式机组也得到发展,1977年美国石岛发电站投运了5.3万kW的灯泡贯流式水电机组,1989年日本日立公司为日本电源开发公司只见水电站制造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出力为6.58万kW。
3、核电方面
核电作为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已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当前世界上已有450多座核反应堆电站并网发电,核电总装机容量已达3.5亿kW以上,约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世界上核电站提供电力占其总发电量达25%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7个。立陶宛的核电比例提高,约占其总发电量的87%,其次是法国78%、比利时51%。亚洲有些国家发展核电的速度也很快,核电在日本发挥着重要作用,48座运行中的核电站提供的发电量占其总发电量的30%左右,计划在未来20年内大约有40座核电站投入运行,将使日本的核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接近40%。韩国已有9座核电站在运行,为该国提供了40%以上的电力。
西方国家正致力于核电技术的发展,对现有的核电技术进行改进,开发新一代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非能动先进反应堆。目前是通过先进堆的开发,进一步提高核电的安全性、经济性,以降低造价并确保安全。目前日本正在建设的140万kW机组属于先进堆机组。印度、中国台湾省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正致力核电建设的发展。
(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发电设备制造大国之一,基本满足了我国电力工业的需要。但必须承认,我国的发电设备制造业在综合生产能力、产品品种、技术水平和质量、交货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1、从发电设备综合生产能力来看,现在已经形成的生产能力结构不合理。对于30万kW及以上大型火电设备、大型水电设备,生产能力还不够;而发电设备中的中小机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例如1996年全口径发电设备生产完成1531.06万kW,从总量上看与需求基本相称,但从结构上看小火电机组生产太多。在完成的火电机组中,发电机1273.55万kW,30万kW以下665.55万kW,平均单机容量只有4.23万kW;汽轮机完成1318.296万kW,30万kW以下652.296万kW,平均单机容量3.62万kW,锅炉完成1246.3万kW,30万kW以下668.3万kW,平均单机容量3.52万kW。中小型机组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国际知名大企业均以生产30万、60万kW以上大机组为主。这说明30万kW及以上机组的综合生产能力不足。
2、产品品种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表现在我国发电设备产品品种单
一、性能参数上尚达不到国际水平。目前有许多能满足国力工业新发展的品种的机组,我国还不能生产或不能独立生产。火电方面比如大型无烟煤锅炉、大型循环流床化、大型双轴供热机组、大型空冷机组、大容量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60万kW及以上超临界机组等不能生产,大型燃气轮机我国要能独立生产道路还相当漫长;水电方面如大容量抽水蓄能机组、高水头大容量水轮机组、低水头大容量贯流机组、大型灯泡贯流式机组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核电设备制造方面与国外的差距则更大。
我国发电设备性能参数方面的差距可以用发电标准煤耗来说明。1996年我国发电装机运行平均煤耗为410g/kW·h,比先进工业国家高出70~80g/kW·h。在仅占我国发电装机27.8%的30万kW及以上等级机组中,进口30万kW级机组的煤耗为310~320g/kW·h,而国产引进型30万kW机组为330~340g/kW·h。从机组调峰容量看,进口机组一般可达25%~100%,而国产机组一般只能达到70%~100%,即使是国产引进型机组,也只能达到35%~100%。
3、产品质量方面存在差距。制造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质保体系、建立内部的约束体制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经过多年的努力,1996年国产30万kW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衡量发电机组质量的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已达到82%,进步很大,但是随着电网的扩大,对机组可用系数的要求不断提高,国外都要求在90%左右。目前国产30万kW级机组的等效可用系数比同等级的进口机组要低8个百分点。设备制造过程中一般性质量问题依然较多,与国外机组比较也有相当差距。
此外,我国企业在设备交货期、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与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工业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对用户的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市场竞争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然企业的服务网络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跟不上也是重要的原因。
(三)、制造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市场竞争中也具有了一定竞争能力,但是面临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加入WTO后,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就会逐步暴露出来。
1、企业产品单一,经营规模偏小,低御风险能力弱。
由于受计划经济传统条块分割行业管理模式的影响,我国企业在从单一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的过程中,绝大数仍旧没有解决产品单一的问题。在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中,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发电设备制造作为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加上其本身的产品、市场和技术特点,是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产业。国际上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基本上都是从事多元化经营的巨型跨国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就是在其动力系统(即发电设备系统)之外,还从事航空发电机、医疗器械、工程塑料、金融服务等十多种产品或服务的经营;西门子也从事包括发电设备制造、交通运输、通讯、家用电器、计算机等十多种产品的经营。规模的巨大和产品的多样化就为技术、发展和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如西门子的发电设备,在1995年以前,进入中国市场的10年左右几乎全是投入,如果没有多元化经营效益的支撑,很难设想其能够维持并发展到1995年以后接连不断地在中国市场上拿到众多的大型火电机组项目,包括上海的杨树浦、外高桥、山东日照、河北邯峰、福州等大型项目。
而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小的暂且不说,仅看东方、上海、哈尔滨三大集团,除上海电气集团由市政府决定由其囊括了原上海机电行业系统的所有产品(是否已形成了有机联系的经营整体尚不敢作定论)外,哈尔滨、东方都是以单一经营发电设备为主业的企业。与上述跨国公司相比,明显地表现出经营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劣势。我国的东方、上海、哈尔滨三大集团加上北京(武汉)基地合计年发电设备生产能力仅有1270万kW,只有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半。如果以销售额计算,差距则更大。GE公司动力系统1998年销售收入为110亿美元左右,而我国三大集团加在一起也不过150亿人民币左右(不含上电集团的其他系统)。1997年我国整个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工业销售收入约合366.4亿美元,资产总额约合522.8亿美元,仅相当于1996年世界500强排名12位的美国GE公司的46.3%和19%,相当于排名第25位的德国西门子公司的57.5%和91%。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竞争能力弱、经营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如我们在许多大型项目的投标中要与外商联合、合作,取得的分包不少成了鸡肋,经营业绩受到极大影响,有的企业受国家3年不批常规火电项目开工影响,业绩明显大幅度下滑,有的甚至出现巨额亏损,对市场风险抵御乏力。
2、研究开发投入少,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
研究开发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领先市场、适应需求、赢得超额利润的关系。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都高度重视研究开发工作。西门子公司每年研究开发的投入都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而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2%~3%左右(本来销售收入基数就很小)。这还主要是制造企业制造设计等技术部门的费用消耗,真正意义上投入到研发方面的资金微乎其微。由此造成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更新换代慢。
国外的发电设备单机容量已发展到100万、120万、130万kW,技术上已有超临界、超超临界以及大型空冷技术、大型联合循环技术、大型循环流化床、整体燃气化联合循环、洁净煤燃烧等。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几乎还是空白。自行制造的60万kW机组也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是显而易见的。我国制造火电机组,到70年代才形成批量生产20万kW机组的能力,80年代末形成批量生产30万kW机组的能力。60万kW机组90年代中期有过生产以后就再没有新发展。国产30万kW机组从研制和开发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形成批量,花了近20年时间。
以上情况表明,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不仅差距大,而且发展速度缓慢,差距在不断加大,根本原因是技术创新能力弱。
3、体制、机制制约企业家及各类专业人才作用的正常发挥。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特别是加入WTO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或者说企业家,作为受托经营企业的经理人,既承受着巨大的风险,也面临着巨大的诱惑。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与所有者目标兼容的激励机制、企业的决策、执行机制仍有待健全和完善,这为企业家个人留下了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企业经营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个人的政治素质、责任感和道德水平。在较好的情况下,企业能得到稳定的发展。但若出现保守经营或过度冒险的情况,也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制止,从而使企业失去发展机遇或蒙受巨大损失,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出现侵吞国有资产、贪污腐败和违法犯罪等现象,这些都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危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人才成了企业争夺的稀缺资源。我国加入WTO后,在我国的外资企业将享受国民待遇,随之而来的将是外资企业,特别是有实力跨国公司将进一步大举进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目前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收入分配未完全体现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各类专业人才的收入远远低于在国内外资企业中工作的同等人员的收入,人才有很大的流离动力。目前,我们的各类人才已流进了通用电气、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外资企业,也流进了其它收益更高行业的企业、其它所有制类型企业或国外。这造成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是本来就人才资源稀缺的企业更加重了人才危机,另一方面是这种现象可能对未流离人才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减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企业的效率。
4、国家布局导致重复建设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受当时财力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制约以及受备战思想的指导,在规模上偏小,布局也不合理,造成了今天的包袱和过度竞争的萌芽。
本来从技术经济上讲,发电设备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美国就只有通用和西屋两家(西屋的常规发电设备业务已于1997年底卖给了西门子),法国就有阿尔斯通一家,德国就西门子一家。从整个行业全世界的生产集中度来看,1996年通用电气、日立、西门子、ABB和阿尔斯通等就占了蒸汽发电设备市场的81%(ABB的常规发电设备业务也卖给了阿尔斯通)。而我国目前除了前述四大基地之外,火电还有武汽、杭汽、杭发、南汽、青岛汽轮机、济南发电设备厂、广州汽轮机厂等,分散程度十分严重,而且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经营状况不佳。从我国本行业的生产集中度来看,历年都是三大集团加上北京(武汉)基地占去90%以上的份额,剩下的不到10%的市场由数十家各企业去分,可见竞争之激烈而又低效。就从几大集团来讲,由于各自实际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国内仅有的市场也十分有,比如1999年国家批准开工的大机组项目,连满足三大集团公司中任何一家的能力都不够。90年代中期国家还规划了中州发电设备基地,工厂建起来了,至今未形成生产能力,其中的中州汽轮机厂在1987年与国家脱钩,划入东方集团,使东方每年为此要付出极大的代价,背上沉重包袱。
5、企业包袱沉重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长起来的行业,特别是这其中一些为备战需要建立和发展起的三线企业,为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和社会稳定作出巨大贡献,但也由此背上十分沉重的包袱。
作为资金--技术密集的发展设备制造企业,是资金相对丰富、技术相对先进的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我国是一个资本相对缺乏的国家。这种要素秉赋结构决定了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在开放、自由竞争和没有政府的补贴与保护条件下是难于生存发展的。改革前因企业所需的所有投入要素的价格被人为压低,而且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因此企业能生存和发展,有些企业情况还很不错。但改革开放后,各种要素价格都已放开并不断上升,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也因外国产品和合资企业的进入而逐步消失。如在我国“九五”计划安排中,发电设备向外商订货的份额就已占了国内总需求量的40%左右(当然这与我国财力不足、用外国的资金建厂电有密切关系)。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挑战。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些企业是国家为发展战略性产业而建立起来的,企业本身对其产业和技术选择不负有责任,所承受的这种过度竞争压力是企业为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而承担的。
从社会负担角度来看,由于改革以前我国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工人就业时的工资基本上只够当时消费,而工人的养老、医疗、住房、子女教育等所需的资金全部由国家掌握,并用于不断扩大再生产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所有这部分费用又必须全部由企业承担。在以前没有积累的情况下,这加重了包括发电设备行业企业在内的所有国有企业的成本负担。三线企业这点尤为突出。目前东方集团所属的几个企业,都同时有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体系,有医疗、公安分局、法院等一批社会职能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据统计,东方集团以上社会系统1999年开支的费用就高达1.8亿左右。此外,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按经济效率要求的投资所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也就是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比,同量的资本所能吸纳的劳动力相对较少。然而为了解决新增就业的需要,特别是在三线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新增劳动力很难有其他就业渠道,于是这些企业不得不吸纳过多的劳动力,这不仅降低了效率,同时还造成了许多冗员,对企业来讲成了国家过去的政策造成的一种额外负担。笔者于1996年赴韩国考察时重点参观了韩重,这个企业也是国有企业,生产能力相当于东电、东汽、东锅和二重,但员工仅6000人。而仅东方三厂就有3万多人,加上二重,职工总数就高达5万多人。国家要求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但同时又要求稳定压倒一切,并要逐级追究责任,这使本来就缺乏就业渠道的三线企业的改革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第二篇:中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风雨历程.
中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风雨历程
世界风力发电网信息中心——访清华大学王承煦教授
世界风力发电网报道:就中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记者专题采访了清华 大学王承煦教授。
记者:改革开放 30周年,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您认为 20世 纪 80年代是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请您概述一下这个阶段的发展历 程和特征。
王承煦:这个阶段是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探索发展的阶段,其特征是以设计、制造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为主;同时, 也开始研制可以用于并网运行的中小型风力 发电机。
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是指单机容量 50 W到 10 kW的风力发电机,其可以单机 运行,供农村或牧区一家一户使用,也可以和光伏发电并联互补使用,即我们所谓的风 光系统,其益处是可以少用蓄电池;容量达到 10~100 kW 的小型风力发电机还可以和柴 油发电机并用,以达到节省柴油或解决柴油供应不足的问题,其主要应用于海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通过对国外的考察, 领导层和科学技术界认识到风力发电确实 可以作为一种有利用价值的发电方式,在电网覆盖不到的地区推广应用。这样,我国微 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迎来了大发展。我国组织高校、科研院所、设备制造厂联合攻关、自主设计、制造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同时,政府鼓励应用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 机, 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牧民购买一台就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补贴。内蒙古地区陆续形 成了几个能批量生产微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制造厂。这样从产品设计、试制到批量生产, 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在内蒙古地区很快就得以推广。与此同时, 微小型离网式风力 发电机也在全国其他地区发展,比如西北地区、华东地区等。
这样, 我国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就蓬勃发展起来了, 所制造的微小型离网式风 力发电机逐渐由 200 W、300 W、1000 W 发展到 100 kW.到目前为止,我国微
小型离网式 风力发电机在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上都非常成熟, 可以实现年产约 5万台, 产量居世界 第一,而且出口到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地。
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的大量发展为我国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 一,可以直接改善偏远且不适合建立大型电网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第二,随着微小型
风力发电机设备技术的改进和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例如永磁式发电机、整流逆变器、充放电控制器等,微小型离网式风力发电机设备制造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等。1979年, 我国开始自主研发可以并网运行的试验型机组, 但仍然属于中小型, 包括 水平轴和立轴两种风力发电机,比如容量为 20 kW、40万 kW、50 kW、55 kW的水平轴 风力发电机和 2 kW、4 kW的立轴风力发电机。当时有两条研制路线:一是国内自主研 制,比如,当时我国组织试制出了容量为 20 kW、40 kW、50 kW、100 kW的水平轴风力 发电机。其次是我国和国外联合开发制造,比如,和联邦德国联合研制出了 30kW 达里 厄型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这是我国在风力发电机研制方面第一个和国外合作的项目。1986年, 我国从丹麦维斯塔公司引进了 3台 55 kW 变桨距风力发电机, 并在山东荣 成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小型风电场。
当时, 世界上存在两种风力发电机组, 即美洲国家开发的两叶片式风轮驱动的同步 发电机,欧洲国家开发的三叶片式风轮驱动的异步发电机。水电部从美国、丹麦等国家 考察后,经过诸多讨论,决定研制三叶片变桨距风轮驱动的 200 kW异步发电机。这台 机组由水电部杭州机械设计所设计,福建若干单位配套制造。
这台样机从立项到方案讨论、设计、制造,到 1991生产出样机安装在福建省平潭 风电场并网运行,并进行鉴定,共用时 8年。这台机组除参考部分国外图纸外,完全是 自主设计、制造,取得了不少经验。但该台机组的控制系统未采用微机控制系统,而在 当时世界上已普遍采用微机控制系统。所以,一台风力发电机研制时间过长,技术就容 易落后。另外,虽然当时试制出了可以并网用的风力发电机,但并没有考虑到要大力发 展风电场。记者:您亲历了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历史。那么,请您回顾一下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王承煦:20世纪 60年代,前苏联切断我国燃油供应和 20世纪 70年代两次石油危 机使我国认识到发展风力发电等非化石二次能源的重要性, 同时, 我国无电地区对电力 需求迫切,特别是风能资源丰富的无电或缺电牧区、海岛等适合发展风电。
回顾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 我国是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 如我国很早就利用风 能提水灌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曾在多个地区进行过风力发电试点工作。1975年, 清华大学和内蒙古草原研究所合作, 在内蒙古商都地区选择当地牧机生产企业共同试制 了 50 W、100 W 的离网式微型风力发电机,其他地区也有研制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的。这 个阶段所生产的风力发电设备都属于小容量的,而且没有形成生产力。
记者:1991年 ~2000年,我国政策开始倾向于制造大中型风力发电机,并重视建设 风力发电场。请您分析该该第二阶段,我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及其进步。王承煦:20世纪 90年代初,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我国开始发展大 中型风力发电机(容量为 100 kW~1000 kW 之间的为中型风电机组, 1000 kW 以上为大型 风电机组。1991年, 我国通过民间渠道的沟通方式, 实现了到德国考察风电设备制造 业。经考察后,我国决定购买德国单机容量为 250kW 失速异步型风电机组,这当时是我 国引进的单机最大发电容量机组, 1992年, 几十台该机型风电机组被应用到东北、内蒙、海南三个地区, 我国风电场建设由此也获得了发展。德国的举动引起丹麦维斯塔等国际 风电设备制造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关注, 它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陆续进入我国风电设备市 场。但由于我国是能源利用大国,且由于引进的风电机组价格昂贵,不可能完全依靠进 口风电机组来建设发电厂, 必须要实现我国自主研制大中型风力发电机, 来解决我国风 电场建设问题。
国家发改委制定出“九五乘风计划”,希望建立合资公司来解决我国风电设备落后 问题。基于此计划建立了两个合资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与德国诺得克斯(NORDEDX 公司签订合资协议,生产 600 kW大型风力发电机组;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与西班牙 国家电力公司美德(MADE 再生能源公司成立“一拖一美德(洛阳 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生产 660 kW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当时明确上述两个公司生产制造定桨距失速型风力发 电机,容量选定在 600 kW 级。虽然通过建立合资公司,成功
制造出了容量为 600 kW 的 风力发电机,但是由于国外风电设备技术发展很快,单机容量 750 kW、900 kW甚至 MW 级风力发电机都已进入市场,致使所产风力发电机几乎没有批量生产进入市场的机会。但也培养了一批风电设备制造人才。同时期, 国家经贸委制定了“双加工程”和“国债 风电项目”,以求实现 600 kW 失速型风电机组的国产化。当时,在国外失速型风力发电 机处于优势地位,但变桨距风力发电机也在发展,甚至还出现了无齿轮箱风电机组。从 20世纪 90年代后期起,国际风电设备市场每隔 2~3年左右时间,技术就更新一次,且 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所以,一刀切的单一的机型认同不利于我国风电制造业的发展。20世纪末,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 和浙江运达风力发电 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运达通过引进德国 500 kW失速风力发电机,自主研制 出 600 kW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科技部在“九五”风力发电重点攻关项目中大力支持了 金风科技、浙江运达 600kW 失速型风力发电机的完善化和产业化生产项目。
记者: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风电设备制 造业驶入了快车道。请您简析此阶段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
王承煦: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及“十一五”节能减排目 标的制定, 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法的推出和国家发改委颁布了风电场特许权政策, 促进了 我国风电事业大发展,由此,风电设备制造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大量国有企业、民 营企业都开始进入该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进入风电整机制造市场的企业已达到 40多家。2001年, 科技部将研制兆瓦级以上双馈型风力发电机和失速型风力发电机列入国家 863计划,并将此任务交予金风科技、浙江运达、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和沈阳工业大 学等, 此后金风科技公司提出将研制 MW 级失速型风力发电机转为研制 MW 级直驱型(无 齿轮传动永磁低速风力发电机,此举得到科技部大力支持。在该计划下, 2005年,金 风科技试制出我国第一台 MW 级风力发电机--1.2 MW 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 2005年,沈 阳工业大学自主研制出 1 MW双馈风力发电机。
在这个阶段,国家规定风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 70%以上,这给国内装备企业 提供了巨大发展和市场空间。许多国内企业通过购买许可证方式, 希望尽快实现能够制 造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机。华锐风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东方汽轮机 厂等通过购买德国富兰德(Fuhrlander 公司和 Repower 公司的许可证生产 1.5 MW变 浆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上海电气集团和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购进英国 EU 公司(原德国 Dewind 公司 1.25 MW 和 2.0 MW 风电机组的生产许可证分别试制出 1.25 MW 和 2.0 MW变浆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湖南南车集团与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从奥地 利 Windtec 公司及日本原宏产公司取得 1.65MW 变浆变速双馈风电机组及 2.0 MW 直驱永 磁风电机组生产许可证。此外还有一种合作模式,即通过联合设计来制造 2.0 MW级风 力发电机, 比如德国 Aerodyn 公司分别与上海电气集团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联合设 计制造 2.0 MW 级变浆变速双馈型风力发电机;金风科技与德国 Vensys 公司联合设计研 制出 1.5 MW级直驱型风力发电机,并安装于北京官厅。此外,浙江运达通过自主研发 试制出 1.5 MW变浆变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目前,金风科技、华锐风电、东方汽轮机厂 等具备了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同时在市场占有、关键零部件供应链方面也已具备了较 强的竞争优势。
在风电零配件制造领域,国内企业在关键零部件的配套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 力。叶片方面:目前国内企业对风电机组中叶片的研制技术已经基本掌握,能批量生产 1.5 MW 以下各系列化叶片。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有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连云港中 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玻璃钢研究院等。齿轮箱方面:南京高速齿轮制造 有限公司、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国内企业可 以实现风电齿轮箱批量生产, 此外大连重工集团、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企业也 开始齿轮箱的生产。发电机方面: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兰州电机厂、上海 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能 够满足国内的需要。风电机组的其他配套部件厂还有无锡柴油机厂、东方汽轮机有限公 司(生产轮毂和变速箱箱体铸件,秦川机床集团(生产变速箱箱体铸件、青岛武晓 [集团 ]有限公司(生产塔筒、无锡大昶重型环件有限公司(生产塔筒、法兰等。目 前,控制系统、主轴承、直驱型风力发电机低速永磁发电机、变频器等核心部件应该是 攻关的重点。
总而言之,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三十年成就显着,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必追求 百分之百的国产化率,关键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有切合自身国情的独创之处。记者:请您谈谈目前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努力的方向。
王承煦:第一,目前能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切合中国实际的风电整机设计、制造 企业很少,这个实际是指中国风资源情况、电网情况、地域情况等。仅依靠国外风机机 型的生产许可证生产的风力发电机,其原型是按照该国的气候、地域、电网等条件设计 的,应用到中国就会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完全依靠它,远不能满足我国风电 发展的需求。(本篇文章来源 :中国金属加工在线
第三篇:中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10-8-1
2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排放的铁路运输重新展示出朝阳行业的发展活力。随着各国纷纷掀起了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铁路产业链市场将越来越广阔,铁路运输行业正变成一个朝阳行业。从铁路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客运的高速化,另外一个是货运的重载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低碳。
低碳经济给铁路工业、铁路交通带来了二次革命。
2009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闭幕。哥本哈根协议第一条便强调,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大势所趋,是未来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铁路运输低能耗,成本优势突出。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耗大户,全球超过40%的石油消耗在交通运输部门。据测算,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油耗)比为1:9.3:18.6。
从总体运输成本上看,铁路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客运成本之比为 1:1.59:6:5.54;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货运成本之比为1:6.23:0.64:17.2。
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排放的铁路运输重新展示出朝阳行业的发展活力。随着各国纷纷掀起了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铁路产业链市场将越来越广阔,铁路运输行业正变成一个朝阳行业。从铁路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客运的高速化,另外一个是货运的重载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低碳。
低碳经济给铁路工业、铁路交通带来了二次革命。
一、低碳引领趋势,铁路借势腾飞
在我国 ,自2004年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铁路建设开始
大踏步前进。2007年4月 18日凌晨,第一列动车组由上海发往苏州,开启了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把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从此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
2008年,我国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至2012年我国将建成1.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主干线,客运专线总计49条线,截止 2010年2月已建12条,在建24条,筹建7条,规划 6条;全国铁路建设资金投入将达到2万亿元,规划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 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2010年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表示,未来三年(20 10年到20 1 2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 1 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依此数据推算,未来三年高铁建设投资总额将超过9000亿元。
快捷发达的高速铁路运输网将进一步改写中国经济版图,同时也给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高铁投资一般分为三大块:铁路建设(土建)、车辆设备(动车组)、ATC(控制系统),按京沪高铁1 3 1 8公里2209亿元的投资计,三者大概比例关系为60:30:1 0。高铁国内造价一般1~1.5亿元/公里(包含路、站和车),国外一般3亿元/公里,按我国中长期铁路客运专线网规划,到20 1 2年建成1.3万公里的客运专线计,总投资约1.4 1万亿元;到2020年将建成1.6
万公里的客运专线计,预计总投资1.8万亿元。其中动车组的需求是个持续的过程,预计20 1 O~20 1 2年年均市场规模为587亿元,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将达到800列以上,时速350公里540列,时速250公里260列。
二、走自主创新之路,收获累累硕果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客运的主体共有三大块,分别是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铁路客车、城市轨道车辆(轻轨和地铁),以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客车(动车组)。铁路客车生产厂家主要有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南京浦镇机车车辆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为了达到通过采购实现引进技术和国产化的目的,我国铁路系统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通过与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川崎重工等国际高速列车生产商的通力合作,成功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并在这一技术平台上建立、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时速350km及以上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
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我们的高铁装备技术通过自主开发,走过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高速列车的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到了“打造中国品牌"的阶段。
目前国际高速动车组主要厂商包括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川崎重工、CAF、韩国企业等跨国公司,它们分别以西门子约为1 3%、阿尔斯通约为1 8%、庞巴迪约为24%、川崎重工约为9%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据国铁高速列车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我国两大主要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占有我国市场95%以上份额,占据我国市场领导地位,并分列2008年全球机车新造第四和第三位。我国自主开发的高速列车系列产品相继实现批量商业运营,截至2009年年底,单中国南车交付运营的动车组达到了220多列。同时,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技术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高铁技术出口的实力和条件,且中国是未来几年高速列车的主要市场,因而中国在世界高速列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会遥远。
三、赶超国际巨头,仍需继续努力
我国铁路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跨国公司在系统集成技术、牵引传动技术、制动控制技术、列车信息传输与网络控制技术、轻量化技术、实验验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完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产品再创新能力不够强,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不够成熟,关键配件、基础配件等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要求致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
除了总体技术水平的差距外,中国的设计技术平台以及研发资金与投入也有明显差异。首先,国外传统铁路装备制造业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产品设计已形成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模式,在时速200km以上动车组产品上具有较高设计水平。我国企业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平台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差距。由于缺乏时速200km及以上速度级动车组运营经验,相关数据采集和归纳不够,没有形成经验证可靠的专有设计软件。在产品系统集成、车体轻量化设计、转向架可靠件设计、窄气动力学及减振降噪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其次,国际主要铁路装备制造业研发资金一般占销售收入5%~8%及以上。我国以中国
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研发人员所占员工比例约为5%,然而同西门子等公司12%左右的研发投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相比之下,跨国公司在研发能力与研发投入上均有明显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列车专利、发明数量约有3800项。这些专利分别为车体和设备,转向架,制动、内装和排水,电器控制和设备及其他未分类关键设备及技术,主要出自阿尔斯通、阿尔斯托姆、西门子、川崎重工、庞巴迪等国际装备制造业巨头。
这些数据让我们在为我国近年来在高速铁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骄傲的同时,也使我们必须有一个冷静的判断,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主化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科技地位的核心,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要更加强调对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大规模推广应用。
第四篇: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史及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历史及现状 来源:
作者:
日期:09-12-02 从1998年8848、阿里巴巴网站的出现,到2001年左右,由于互联网泡沫的影响,电子商务网站很多倒闭了。2003年非典催化了网购市场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开始复苏。从2003年至今看到的是一个创新发展,一个充满生机和令人向往的市场,包括很多新的模式产生,很多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资本运作也在不断的出现,很多大批垂直类的网站不断涌现。
中国电子商务在过去的十年中先后经历了开天辟地的创业潮、倍受风投青睐的投资热、泡沫破灭的低迷期、摸爬滚打的发展期;从非典刺激下的B2C应势兴起,再到时下经济寒流中呈现反周期增长态势。回顾中国电子商务的这十年,似乎总在重复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命运。盈利问题、趋同问题、诚信体系的建立、支付的安全性、物流环节的无缝衔接、成本结构优化、社区电子商务的结合趋势、移动电子商务的商机等等。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时期,电子商务经过十年的漫长洗礼,市场逐步成熟行业竞争也将进入白热化阶段。
由于信息的竞争在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了电子商务中。虽然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不是很快,但在不远的将来,电子商务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同时,在以后的发展中,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确定企业在电子商务中的主体地位,发动企业和社会投入电子商务,鼓励大中企业与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建设。
B2C电子商务无疑成为了近两年IT业内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据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调查显示,我国B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达52.2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33.5%,预计今年将超过70.9亿元。种种迹象表明,B2C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有专家预言,B2C将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的新引擎。
二、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趋势
1.中国电子商务将呈现国际化发展趋势
不管是从平台、社区、支付还是从交易方式上来看,整个中国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在逐步演进和逐步完善过程当中。1月29日 “尼尔森在线”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在线购物的网民已经达到85%。其中中国、巴西和印度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是推动全球在线购物网民比例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BDA咨询公司更预计“电子商务将成为中国下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这是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和态势的非常重要的估价。
截至2008年3月13日,北京BDA市场调研公司报告称,按用户数量计算,中国目前已经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其手机网民数达到5040万人。网络市场购物成交额达到590亿元,网上购物人数已达4640万。其中淘宝网以433.1亿元高居榜首。支付宝已经拥有6200万注册客户,每天通过支付宝的成交量已超过3亿元,掌控了国内50%多的网上交易支付市场资源。工行2007年电子银行交易额达10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成为中国首家电子银行年交易额超过百万亿元的银行。
2.形成规模化、有序化、品牌化的网上市场体系
在商务部编制的《国内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法制健全、体制完善、发展协调、秩序规范、结构合理、方式先进、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市场体系。中国电子商务经过近年的发展,当前,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有序化、品牌化的网上市场体系框架,已经涌现出一大批为国外买家欢迎和重视的网上采购市场。
这种市场体系的网络化,不仅将进一步增强流通对拉动消费、引导生产、扩大就业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而且将成为联通跨国网上市场,吸引跨国买家进入中国网上市场的通道和落脚采购的基地。一些媒体咨询公司和理论研究工作者,只看到电子商务未来几年复合增长的提升,看不到中国市场体系的形成和成长是不应该的。是网络经济学理念研究中的一种短视现象。
正因为,近年来,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体系的主体框架已经形成。阿里巴巴、中国钢铁网、中国化工网等一大批网上市场,已经主流化、规模化、有序化。所以,跨国企业和国际买家才把中国作为重要的网上采购市场。预测2008年跨国企业在国内仅是对IT产品的采购额将将达到450亿元左右。显示出中国网上市场的规模和产品丰盈度。
3.进行跨国网络购物已成为中国网购的新趋势
Visa国际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Visa国际卡的交易总额和签账总额增长率位居亚太地区榜首。
眼下,中国人的购物视野已经扩展到国外。很多人通过跨国购物发现:很多品牌和产品在国内还没有,很多产品国内的售价与其他国家的零售价格相差很大,即使支付了全部的运输服务费用,仍然可以获得较大的价格差。这使全球网络购物存在巨大市场需求。显然通过网上跨国购物已经成为网络购物的最新趋势。
与此同时,国内的中商网(ChinaEC.com)也早就与北京西单商场、敦豪中外运(DHL)联手推出活动,为海外华人以及国内民众提供网上订购、速递全球的服务。以中国化工网为代表的行业电子商务网站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显现集聚效应;以佑康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的城市电子商务平台逐渐被居民接受,开始高速发展。深圳盈盛科技针对欧美市场进行的电子产品零售与批发。被誉为“网络丝绸之路”的eBay则为众多的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一条通向国际市场快车道。提供了一个面对全球150多个市场的2亿多eBay用户四通八达的跨国交易渠道。
这种创新的网购趋势是双向的。当前,这种网购的新趋势已经由“新潮一族”发展为普遍要求。不仅要进入跨国市场采购商品,而且要把中国商品走进国际市场。
三、中国电子商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当前我国电子商务信用要过五大关: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系统(设备和网络)信用、社会信用及司法信用。一方面,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建设为实现银行、税务、法律、保险等部门信息库共享。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企业信用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专业的资信公司和信用评估机构建立的企业资信数据库,但由于信用评级还属于行业和个人行为,评级的中介机构、依据等都未得到法律认同,致使评级缺乏有效性和权威性。
2.我国市场法制建设还不健全。在目前情况下,尤其是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很不完善,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电子商务进行规范,加大了电子商务活动的风险。虽然已颁布了《电子签名法》,但它只是在一个很浅的层面上对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控制。由于对电子商务活动缺乏法律制约,一些交易者利用法律空白和漏洞从事网上欺诈活动,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3.行业自律尚未形成。我国信用系统严重滞后,还未建立起健全的诚信管理体系,缺乏有效的失信、违规行为监督惩罚机制,市场化运作模式虽已初露端倪,但运作存在不规范现象,未形成有效的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尚未形成。
4.网络购物的虚拟性、技术上的特点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买卖双方地位的不平等。电子商务所具有的远程性、记录的可更改性、主体的复杂性等自身特征,决定了其信用问题更加突出。一旦一方发生信用问题交易就会成为泡影,甚至导致另一方上当受骗。尤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之徒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行诈骗,严重干扰了电子商务的健康、良性发展。
5.社会信用意识差。在我国信用评价和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人们在交易过程中诚实守信的意识还很薄弱,因为人们的失信成本很低,甚至有时还不存在失信成本,这使得部分人越来越不诚实、不守信。
第五篇:吉他的历史、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吉他的历史、现状以及在中国的发展
作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吉他,以其美妙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完美的表现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当今世界流传国家最广,弹奏人数最多的乐器。纵观国际乐坛,吉他大师们频繁的巡回演出;竞争激烈的吉他国际赛事;大量丰富的优秀作品的涌现,吉他学习者们高涨的学习热情,无不说明吉他在当今世界的繁荣发展。面对如此音乐界盛况,中国却静寂了许多。虽然近年来有人在国际上获奖,也有国外大师来华演出,音乐院校也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并有作曲家开始为吉他作曲,但这一切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这种发展水平与我国13亿人口大国应有的发展水平相距甚远。这种状况强烈要求国内吉他演奏家、教师、学习者、音乐工作者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来发展中国的吉他事业。
吉 他 简 史
吉他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它的历史远远超过钢琴与小提琴。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就出现了里拉琴—吉他的雏形。由于吉他的演变不是单线发展又缺乏早期文字记载,从里拉琴到现代吉他的发展已是众说纷纭,有两种比较权威的说法:1吉他起源于亚细亚的鲁特琴,通过埃及、波斯、阿拉伯半岛,在公元8世纪左右传到西班牙。2美索布达米亚发现的长颈鲁特琴逐步发展演变成现代吉他。
12世纪的西班牙主要流行两种吉他:拉丁吉他和摩尔吉他(四弦吉他)。16世纪又出现比维拉琴,演奏方法有用拨片、手指和弓子三种。在这一时期出现许多伟大的比维拉琴演奏家如:米兰、穆达拉等。当西班牙的比维拉琴处于顶峰时,欧洲其他地方的鲁特琴发展活跃并出现了许多作曲家与演奏家,著名的有:加利略(意大利天文学家加利略的父亲)、高第埃尔、约翰多兰等。随着17世纪末羽管键琴的出现,鲁特琴销声匿迹了。在此期间西班牙的比耐尔给拉丁吉他加上了第五根弦。1586年阿拉特发表了一部吉他教程,使五弦吉他迅速发展到欧洲其他地区。
18世纪巴洛克与洛可可时期,键盘乐与弓弦乐的发展达到高峰,而吉他却处于停滞阶段。
18世纪末19世纪初,吉他开始复兴。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吉他史上伟大的音乐家:索尔、阿瓜多、朱利亚尼等,他们创作了大量丰富珍贵的吉他作品,有些至今还做为吉他演奏会上的优秀曲目。当时还有韦伯、柏辽兹、帕格尼尼等音乐大师演奏吉他并为其作曲,特别是帕格尼尼曾为吉他写了43首短曲,100多首其他类型的作品,此外还有三重奏四重奏等。
19世纪中期由于钢琴与交响乐的兴盛,吉他再度步入十年衰退期。
19世纪初吉他被加上了第六根弦,50年代西班牙吉他制作家托列斯确定了现代吉他的标准,现代吉他真正的诞生了。
9世纪后期,出现一位伟大的吉他音乐家,被称为“现代吉他之父”的泰雷加他深入研究吉他的表现力,成功地把巴赫、贝多芬、肖邦等大师的作品改编为吉他曲,大大丰富了吉他曲目。他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创作出大量的练习曲,教出了柳贝特、普霍尔等弟子,并靠他们影响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吉他演奏家。
20世纪前期泰雷加的弟子们为吉他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吉他真正的繁荣当归功于史上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教育家塞格维亚他的贡献主要有三个:
1、用吉他来演奏著名的钢琴、小提琴曲,此举在音乐界造成极大的轰动与影响,最终使吉他达到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历史最高地位。
2、到世界各国巡回演出并进行交流,使世界各地的音乐家和人民认识到吉他这件乐器的魅力,带动了大量作曲家为吉他作曲,如:庞塞、维拉罗勃斯、罗德里戈等。3他奔走于世界各地的音乐院校,设立了古典吉他专业并进行教学,他的学生约翰·威廉斯、朱利安·布里姆、帕肯宁、迪亚士、托马斯等人都是当今世界级吉他演奏大师。塞格维亚的功绩使他与现代派画家毕加索、大提琴家卡萨尔斯并称为西班牙鼎足而立的艺术大师。当代著名作曲家罗德里戈的两首吉他协奏曲:《阿兰湖埃斯》与《为某绅士而作的幻想曲》是吉他艺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向世人证明了吉他的多种性能与丰富的表现力。此外,卡斯泰尔诺沃-泰代斯科、图里那、托罗巴等优秀的作曲家也写出了一批艺术性很强的吉他乐曲,二十世纪的吉他走向了全面的复兴。
二十世纪优秀的吉他作曲家、演奏家不断涌现。作曲家有巴拉圭的巴里奥斯、古巴的布拉维尔等。演奏家有西班牙的耶佩斯、英国的布里姆和澳大利亚的威廉斯等。从二十世纪开始吉他音乐明显的向着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吉他的演奏风格、吉他音乐的形式以及乐器本身都出现杂沓纷繁的现象。
吉他的特点
一.音色
据《音乐辞典》(王沛伦编著)乐语篇载:“其(吉他)音色异常优美,在所有乐器中算是最娇嫩最细致的了。”吉他音色之美令世人陶醉,原因在于手指直接触弦,并通过手指角度和位置的调节可以发出多种不同的音色,如:在琴孔处弹音色柔美、甜蜜、忧郁,在琴桥处弹音色明亮、开阔、华丽。
二.和声
吉他有六根弦,可以同时弹奏四根或拨扫五根六根,因此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这种功能除吉他外只有钢琴竖琴等少数乐器才有.故吉他不但可以胜任多声部独奏、重奏、协奏,之外还可以为其他乐器和声乐伴奏。
三.表现力 :
吉他具有丰富的表现力,123弦优美、华丽有如甜蜜夜莺的歌唱,456弦低沉、有震撼力宛如诗人忧郁的低吟。此外,吉他的表现技巧多种多样,可以模仿大鼓、小鼓、低音号、黑管、钟声、歌唱性乐器等。曲风从巴洛克、古典、浪漫到现代各种多元化乐曲无不表现的淋漓尽致。古典时期乐圣贝多芬曾盛赞吉他:“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管弦乐队!”
四.种类繁多:
吉他家族中除了艺术价值最高的古典吉他外,还有美国的夏威夷吉他,西班牙民族歌舞艺术中的弗拉门哥吉他,世界各国流行乐通用的民谣吉他、电吉他、贝斯等。这些乐器有不同的音域、弹奏方法、演奏风格,大大的扩充了吉他家族的成员。使其广泛的为世界人民所接受。
五.音量:
当然吉他也非完美无缺。吉他最大的一个缺憾就是音量小,故没有在交响乐队中找到一席之地,常作为室内乐出现。但当今世界各地有许多的优秀吉他制作家正致力于吉他音量的改良,相信不久的将来,吉他的音量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吉他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929年,吉他大师塞格维亚到亚洲演出,曾在上海大连停留过,想将吉他音乐介绍给中国,但当时的主事者拒绝了塞格维亚的演出要求。其后塞格维亚来到日本,在日本引起极大的轰动,从此吉他风靡日本。如今吉他音乐在日本蓬勃发展的繁荣盛况或许原来是应该在中国发生的。
此后多年吉他在中国几乎是无人知晓的乐器,虽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或多或少的接触了浅显的吉他音乐,但吉他在大众心目中仍是陌生的。
60年代,东方歌舞团进行西方乐器研究时开始研究吉他。70到80年代媒体将吉他介绍给大众,引起了大众学习吉他的兴趣。80年代初期有人开始从专业角度研究古典吉他,并有许多形式的吉他教学。此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热情的吉他学习者。
88年中国歌剧舞剧院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从此拉开了中国吉他专业教育的序幕。此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音乐院校陆续开设了古典吉他专业。
90年代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为中心,全国掀起吉他的学习热潮,并出现电视教学。此一时期有许多演奏者与教师逐渐成熟起来。
90年代后期中央音乐学院陈志教授的学生:王雅梦、杨雪菲、李洁等人陆续在国际获得大奖,让国际乐坛对中国的吉他水平刮目相看。世界级吉他大师约翰威廉斯在观看了她们的演奏后赞赏不已,并赠送了两把名琴-斯摩曼。
98年由中国首赴西班牙留学归国的吉他演奏家和中国歌剧舞剧院第一批毕业生组建了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并开始不断在各大音乐厅举行形式多样的演出,在高校的巡回演出,吸引了大批学生学习吉他,影响深远。
此外南京、成都、台湾、香港等地成长起一批优秀的演奏家,带动着当地的吉他发展。
21世纪中国吉他发展迅速,具有高水平的演奏家不断涌现;教学逐渐的规范起来;为吉他作曲的音乐家越来越多;国际大师的音乐会、交流会也逐渐频繁起来……,相信中国吉他在不久的将来定会走向辉煌。
吉他发展方向的探讨
吉他在中国要更快的发展并追上国际水平的重任落在了所有国内的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的身上。现试论吉他未来的发展途径。个人观点,以供探讨。
一.多举办演出
在文化市场繁荣的今天,各大音乐厅里上演着各种音乐会。如交响乐、弦乐、各种乐器的独奏等各种形式的演出,而吉他的音乐会却不多。多举办音乐会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吉他音乐的美妙,吸引大众学习吉他的兴趣。例如北京爱乐吉他室内吉他乐团自98年成立以来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举行了几十场吉他音乐会,并且多是容易让大众接受的普及音乐会。乐团多次邀请小提琴、长笛弦乐四重奏以及交响乐团合作。他们演奏会之频繁,内容之丰富为国内绝无仅有,从而使更多的人了解了吉他音乐,并使成千上万的人沉醉于吉他音乐中。而相比之下其他的演奏家就静寂了很多。希望更多的演奏家能够举行演出,为吉他的发展作出贡献。
二.在各音乐院校开设古典吉他专业。
目前全国设有古典吉他专业的音乐院校只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上海音乐学院、成都音乐学院等几所,远远不能满足今后吉他发展的需要。所以急需更多的音乐院校开设古典吉他专业。
三.继续深造。
其实设立古典吉他专业的一大困难就是能够胜任的老师太少。这就需要吉他演奏家,吉他教师们更深一步地去学习,有条件的最好到国外取留学。
目前出国留学的演奏家廖廖无几,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有几个,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有几个。另外也可邀请国外的大师来华讲学给大多数没有机会出国学习的吉他爱好者创造向大师学习的机会。
四.提倡为吉他作曲。
在中国为吉他作曲的音乐家很早就有,著名的有殷彪先生用中华民族乐曲改编的《彝族舞曲》,受到国内吉他爱好者的喜爱。但总体来看还是很少,而隔海相望的日本却有很多曲子走上了世界舞台。例如:《樱花变奏曲》,就曾被吉他大师约翰威廉斯数次录制,成为吉他界的名曲。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吉他起步晚,吉他音乐的咨讯少、缺乏吉他作曲理论教育,使国人对吉他这件乐器的特性认识不够透彻,以至于无法完美的将吉他与中华民族音乐相结合。所幸近年来有些音乐家的作品已初显锋芒:如著名作曲家谭盾先生,他的吉他协奏曲在国际两获格莱美奖,为中国吉他作曲博得极高的荣誉。另外北京爱乐吉他室内乐团团长郭玉成先生,到西班牙学习吉他作曲归国后的作品《巴塞罗那印象》、《幻想曲》、《梦中的彩虹》等受到音乐界人士好评。希望今后会有更多优秀的吉他作品问世,带动中国吉他的发展。
五.加强国内,国外的交流。
在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吉他爱好者,但大多数吉他爱好者的对吉他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和完善。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加强国内各城市和国内与国外的交流,如邀请国外名家到国内讲学、演出等。另外因咨讯原因,除少数大城市外其它地区对吉他专业知识的了解不全面、滞后甚至于出现偏差,而定期举行一些全国性的交流会、讲座和比赛会在这方面有所弥补。
六.加强吉他资料的完善。
这里所指的资料主要是音像与教学资料。在音像方面,国内录制与引进的吉他音像制品远不及其他乐器丰富,从而造成吉他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视听方面的贫乏。所以希望国内的吉他演奏家们多录制高质量的音像制品,同时也期待音乐文化传播媒体多引进国外吉他大师的录音与录象来丰富吉他学习者的视听感受。
在教学资料方面,现在的市场上的教材大部分内容重复并缺少技术的练习方法与音乐性的表达,造成学习者没有理论指导,埋头苦练反而练出了许多难改的错误,毛病。近些年国外出现了许多新的优秀的教学理论(如卡雷巴洛古典吉他教程),使学习者能够更快捷的掌握和认识吉他这件乐器。
优秀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会让大家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希望今后有更多优秀的教材面市,让那些处于摸索状态的学习者们高效率的学习。
七.吉他的普及。
据统计,中国有近8000万的吉他爱好者,其中专业学习的不足1%,因此吉他普及更多的要靠业余爱好者对其身边周围的人的影响。所以应大力提倡广大专业人士举办各种形式的正规学习班,来加强业余爱好者的技术水平和音乐鉴赏力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喜爱吉他这件迷人的乐器。另外,学习者们在报学习班时也应多方面审查师资能力。首先要看其师出何处,是否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然后不可只看手头工夫,更重要的是看老师是否掌握吉他教学法。
另外,本人对吉他的普及有个个人的设想:音乐素质是一个人情趣、品位的表现,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民的音乐素质却普遍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为中国孩子音乐课相对比较浅薄并且没有器乐课,近年来也只是在一些大城市里的部分学校才开设器乐课。这种现象与中国教育系统以及传统观念对音乐的不重视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目前还处于经济的发展阶段,多数的家庭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农民家庭普遍不富裕,音乐学习的费用相对较高,普通的一架钢琴也得几千元,这样的费用一般只有城市里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才能支付。而农民家庭中的孩子则很少有这样的音乐学习机会。面对这种状况,本人提议用吉他代替钢琴在中国乐器课中的位置,下面就其可行性进一步探讨。
首先就价位上说,普通的一把吉他在300元左右,练习琴一百多,这样的价位很容易让中国人接受,解决了中国人学习音乐中最大的阻碍。
然后从性能上说,就如本人在吉他的特点一章中阐述,吉他的音色优美,表现力丰富,可以弹奏各个音乐时期的乐曲,演出形式有独奏、重奏、协奏以及伴奏。与钢琴相比吉他的性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唯一一点是吉他的音量小不及钢琴,但对于生活在人口密集环境下的现代人来说,小音量的乐器在练习中不会扰民从而在练琴时间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