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

时间:2019-05-13 03:4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

第一篇: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

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

幼儿园在实践“创信誉、办特色、争一流”的办园目标中,重视人文环境建设,注重为教师创设宽松亲和的氛围,搭建自主发展的平台,调动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促使教师形成个性,增强实力,促进幼儿园的持续发展。

一、倡导校园文化,促进教职工自律

幼儿园组织教职工集体讨论制订了《幼儿园教职工行为指南》,其中提出了“优秀教风”:“做幼儿的好朋友,游戏中与幼儿共同成长,做家长的真朋友,交流中与家长共提高”,还有十个“一点”,即:微笑多一点、行动快一点、说话轻一点、效率高一点、脾气小一点、脑筋活一点、做事勤一点、爱心多一点、借口少一点、心胸宽一点。这些口号成为全园教职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向着“高雅、大方、精神”的健康教师形象迈进的自律行为,形成了幼儿园特有的人文氛围。

二、形成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素质

终身学习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为此,园长孙毓婕亲自抓教师的业务学习,每月一个项目,先后开展了教师的钢笔字、绘画、弹唱、幼儿律动、讲故事、常用成语、常用3000字等活动的学习和岗位大练兵,通过专业知识的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教师“比、学、敢、超”已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氛围。在今年举行的全市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幼儿园教师成绩优秀,得到了市教委领导的高度赞扬;在9月4日举行的全市幼儿教师舞蹈大赛中十名教师能以优美的舞姿展现了电厂教师的风采,最终荣获二等奖的好成绩。今年牡市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我园被授予牡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徐厂长被授予“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三、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师德是社会公德在教师身上的具体表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含义是教师即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在道德修养方面做高度的楷模和表率,幼儿园多年来坚持正面引导,树立师德典范,在全园会议上,经常性地表扬在师德建设方面的先进事迹;在“六一”儿童节和“教师节”等的文艺活动中,也以生动活泼的艺术形式宣传和歌颂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听取家长对教师师德修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年底总结表彰,奖励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师德楷模,教职工的表率。

一年来,幼儿园涌现出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优秀共产党员林治花、关丽茹,真抓实干的教学主任姚爱丽,勤勤垦垦、默默奉献的后勤主任王华,多才多艺的岗位能手王延红、冯慧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优秀团干部孟燕,心灵手巧的工会小组长吴珍等骨干教师,在榜样的带动下,全园教职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风正、干劲足、重奉献,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优秀党支部、公司双文明单位标兵、模范职工之家、女职工建功立业优胜单位、优秀团支部等众多的殊荣,我们有理由相信,幼儿园在园长的带领下,一定会在创建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人文环境、办园特色等方面,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美术特色办园

幼儿园美术特色发展 兴安三幼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发展”,可以说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要实现学校教育的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走个性化、特色化的内涵发展之路,因此,本园今年开展美术特色课程,以美术研究为切入点,创办我园美术特色。以儿童为本,开展适应儿童发展的美术教育。从儿童的兴趣、需要、愿望及长远发展出发,让幼儿在创作活动中主动发展,大胆创造,自由表现。在活动中萌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培养初步的美术感受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掌握初步的美术技能。在整个美术特色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有着独特的理念和感悟,本着快乐美术的具体做法,收获其无限的快乐,彰显着幼儿园特色。

一、渗透一日生活环节,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爱美是人的本性,但并不是说人一生下来就能够欣赏美的事物。人的欣赏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头脑中突然萌生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我们说没有兴趣可以培养,要能感受美,具有艺术情感,就要懂得欣赏美,因此我们应通过途径,让幼儿接受外界事物,鼓励他们多听、多看、多接触、多尝试,进而达到发展幼儿感官、丰富生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例如教师利用餐后散步,带幼儿感受、观察季节变化时给幼儿园的花草树木带来的色彩、形状等的变化,从而让幼儿有兴趣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它们;请家长在来园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意识引导幼儿欣赏沿途风光的美,或者欣赏街上建筑物的形状美、组合美以及色彩美等生活中的美;组织活动让幼儿欣赏一些幼儿能理解的美术作品、自然景物、节日装饰……等,让幼儿产生强烈的美感,激发表现美的欲望。但是幼儿的美术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因此需要我们在一日生活环节中,长期有意识地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兴趣。

二、创设美术特色环境,营造有美术氛围的园舍。

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幼儿园环境是孩子们每天都接触的,置身美的环境中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而然会被吸引,能够强烈地吸引和感染幼儿,并主动地去探索它,并尝试参与其中。因此,我们在摸索实践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初步确立了自己的艺术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较为独特的艺术教育风格和办园特色,并创设出具有浓郁的美术特色的幼儿园环境。

首先,我们在大操场的一角开辟一块美术长廊,墙上悬挂着各种美术作品。有线条明快的线描画;有令人遐想的抽象画;有色彩鲜明的版画;有以明暗的点线和色彩的点线组成的组画……这些具有丰富创造性的图画,在给幼儿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同时,同时也给幼儿展示一幅崭新的世界:它既可以表现现实的空间世界,也可以表现超时空的想象世界,让幼儿欣赏的同时又给他们想象创造的空间。

其次,美术的种类丰富多样,千变万化,而手工创作也是其中的一种。因此,我们在教学楼一楼的过道大厅里创设出一个具有童话、民俗特色相结合的美轮美奂的世界:在大厅的中间利用现有的柱子用废旧的纸箱和丙烯颜料打造出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榕树,从远处看好像一把擎天巨伞。接着运用纸编艺术,把深绿色和浅绿色的卡纸巧编成榕树的绿叶,这些绿叶铺天盖地,像是从空中飘下了半片绿色的云雾,走进这云雾中,你会发现一条条麻绳做成的榕树须盘根错节地从树上垂挂下来,在这些须上则停留着形态各异的折纸作品,有蝴蝶,有小鸟,知了……这些可爱的生灵给榕树增添了无限生机。在大厅的四周墙上,是用麻绳做成的须根团出大小不一的圆形图案,而这些圆形图案之间用一根须根随意地串在一起,从而使四面墙形成一个整体,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在这些圆形图案上则悬挂教师们精心制作的美工作品:有用簸箕、乒乓球、羽毛、描线、丙烯颜料等做成的各种栩栩如生的京剧脸谱;有用筛子画成的抽象画;有用旧布做成的布贴画;有用一次性纸盘做成的青花瓷;有用一次性纸杯做成的蜂窝灯……这些丰富多彩的手工制品,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榕树文化。

最后,不同年段的教师在自己的公共区域创设出与自己年段幼儿年龄相符的美术特色区域。如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画画和玩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绘画环境——快乐七彩屋。在七彩屋里悬挂着一些富有童趣的幼儿美术作品,如手指印画、滚珠画、纸贴画等,并为幼儿准备了玩色的各种道具、材料,如工作服、各种颜料、调色盘、纸张等,同时结合活动在游戏中教幼儿画画,使幼儿在玩中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并逐步提升相应的绘画技能。根据中班年龄特点,在二楼走廊的上空悬挂着一幅幅色彩飘逸的具有浓厚的中国风的五彩绢画,在三楼则是一组组用长短不一的PC管创意作品:有生活气息浓厚的金山农民画,有民俗特色的剪纸艺术,有古色古香的青花瓷,有纸编艺术、有绳扎作品,有用毛线构成的腊梅组合等,这些作品材料丰富多样,创意无限,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激发了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根据大班年龄特征及地势,我们在一至四楼的楼梯走廊上,运用本园形象使者——博娃为原型,创设出一幅幅具有行为规范教育意义的雕画,这些雕画线条精细、简单,但生动、朴实,让幼儿在欣赏美术美的同时,又得到了很好的礼仪教育,这些美术作品与环境相协调,使幼儿得到现实美与艺术美的统一认识。

三、班级巧设特色课程,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

我园从多方面,多纬度入手,提供多种的美术技能支持,开展了富有个性化的快乐美术特色实践研究。首先,各班教师根据自己班的幼儿年龄特征及班级情况,纷纷开设具有本班特色的美术特色课程。在小班有撕纸画,有手、脚印画、有线描画,有拓印画等;在中班有多样折纸,有艺术纸盘创作,有纸杯创意制作,有撕贴画、有蒙特里安抽象画欣赏,有剪纸等;在大班有京剧脸谱创作,有各类豆贴画,有民间艺术剪纸,有布贴画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一,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同时每班创设出特色展示墙,把幼儿的各种美术作品陈列其中,这些作品可以按不同的特质或表现内容,陈列于与其相适应的区域中,显现了和谐美,还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体验感知色彩情感的环境。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能逐渐地感受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对绝大多数幼儿而言,通过感受美、体验美到表现美、创造美的操作活动,丰富了幼儿审美经验、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塑造。这些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创造能力的养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孩子创作的过程中,老师是扶手、是梯子、是一个引导者,创造一个完全开放地天地,在色彩与造型里释放孩子的潜能,使孩子们自由狂奔和谐地成长。教师们尊重幼儿,重视保护幼儿的童心、童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启发幼儿自己去观察世界,理解生活,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以其天真的眼光,丰富的想像,奇特的构图,去创造出真正的儿童艺术。这种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且,那作品之外的所得,也许是更加珍贵的。

超现实主义派的代表人物米罗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需要一个引发点,即使它是一粒灰尘,或是一道亮光,它的形会孕育出一系列东西,尔后又能生生不息。”的确,在我们幼儿园美术课程创建的过程中,在幼儿的每一次美术活动过程中,我们都需要秉持一颗热忱、开放的心,让我们的孩子时时处处把眼前的物像与灵感的“灰尘”与 “亮光”相接,用他们的童心妙笔去描绘美好灿烂的明天!今后,我们将努力探索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让艺术活动真正成为放飞幼儿思维的空间。

第三篇:幼儿园办园特色

幼儿园办园特色

作者: 来源: 上传时间:2008-09-19 08:00:00 关键词:办园特色

幼儿园办园特色

一、办园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

二、办园目标: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发展幼儿园服务;办家长满意的幼儿园。

三、我们的园风:团结、进取、高效、创新。

四、特色教学:

1、幼儿英语 我们认为:英语是工具,有用才是硬道理。既然是工具,就要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我园英语教学的内容大都和孩子的一日生活有关,和孩子的游戏、成长有关。通过TPR(全身动作反应法),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想说、敢说、会说”的环境,让孩子在唱歌、游戏、表演等活动中自然学习英语。

2、听读游戏识字通过听读游戏识字和生活游戏识字等方式,从小培养幼儿阅读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同时在游戏中让幼儿在毫无负担的情况下自然习得1200个左右常用字词,奠定孩子一生好学、会学的基础。

3、创造性美术教育采用张福芝老师创造性美术教育的理论和绘画方法,使孩子从小像大师一样自由创作,尽显孩子的创造性。

4、幼儿舞蹈 通过基本功练习、韵律操表演、民族舞教学,使孩子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孩子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5、中华经典诵读(实验)开展“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读经典名著、看经典名画、听经典音乐等活动,让孩子从小受到高雅文化的熏陶,使孩子读书明理,学会做人。

第四篇:幼儿园特色办园实施方案

市政幼儿园2012—2013学年 创建特色幼儿园实施方案

一、创建意义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办学中拓展与丰富某一个性化教育要素的行动。建设幼儿园特色就是为师生进步、幼儿园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对内凝聚人心,明确方向,挖掘出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巨大潜能,扩展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外可以为社会提供个性化服务,主动适应和满足社会的需求。对内是让所有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也就是“人尽其才”,就必须重视学生智能结构类型的差别,通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类型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开发,我们认为建设幼儿园特色就是在创造这种适合的教育

二、创建目标和思路

我园明确提出“用爱和语言培育完整儿童”为我园的特色目标。“完整儿童”是我园一直坚持的儿童观,发展观,大教育观和孩子生命的成长观。具体目标是:

㈠ 建设情境文化:爱中有美,美中有爱,让教师和孩子在爱和美中,在温情中,在阳光中,在诗意中去生活和学习,去体会和品味,去共同成长。这就是正则幼儿园倡导的“情境文化”。并以此引领学校发展、师生成长。㈡ 构建完整课程:在“情景文化”引领下,对原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加以改良,探讨更加行之有效的以生态式艺术为主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以孩子发展为本,努力在纷繁复杂的教育选择中找准方向,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逐渐形成园本化的生态式艺术课程。

㈢ 成就才情教师:才情教师是指富有市政幼儿园特色的教师形象。在情境文化引领下,“才情教师”的标准是有“爱”和“美”。爱:老师要有一颗浓浓的爱心,具有对事业一腔的热爱,对孩子的一片的真爱,对幼儿园的一片深爱。美:热爱美、追求美、表现美、传递美、创造美,能智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尚而优雅的工作和生活。

㈣ 培养完整儿童:我们的完整儿童包括三个方面: 1.把儿童当作儿童,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生命成长的特征,寻找他们预定好的成长密码。教育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2.“完整儿童”是一个和谐平衡发展的“完整的人”何谓完整?这里的完整,不是完美。佛说:“执着也是错”,我们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人不会完美,也无需做到完美,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所以,“完整儿童”是一个身体的、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的,一个丰满的、立体的,多个层面的“完整的人”。

3.“完整儿童”是指儿童“完整成长”的过程。人的完整需要一个完整的成长过程。而这个完整成长的过程即是儿童自我创造的过程。是指孩子通过自己发现探索,自己获取的方法去了解世界,儿童是自己身体的主人,是自己行为的主人,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是自己感觉的主人,是自己心理的主人,是自己精神的主人。儿童自己创造自己的过程,创造一个独一无二的我的过程,就是“完整成长”的过程。

三、创建措施:

㈠建设情境文化:

1.用精神文化引领发展。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幼儿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教育理念、办学目标、价值追求、道德品质等,是一个幼儿园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审视“市政”在新时代的新内涵,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提出办园理念、办园举措、办园宗旨、办园目标,将幼儿园经营管理理念、园文化等信息视觉化、统一化、秩序化,以塑造具体的幼儿园形象,把全体教职员工统一到幼儿园共同的办学愿景上来,使他们具备基本一致的价值观。

2.用行为文化彰显品位。道德行为文化。从细微处入手。通过以语言为主的活动,帮助孩子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运动习惯、礼仪习惯、思维习惯…….让所有的习惯交错、综合、积淀在一起,逐步形成孩子独特的气质、性格及心理特征,从而决定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给孩子一个幸福而完整的人生。

教学行为文化。让老师的教育教学充满爱和美,用多种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民主的氛围,让孩子有安全感,做课堂的主人。让孩子在多维互动中开阔视野,锤炼能力。让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充满乐趣。

活动行为文化。开展好传统活动、创新活动、展示活动等等,我园的各项活动正呈现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的态势。

研究行为文化。通过课题领衔、师徒挂钩、顾问听课、我讲我的课题故事、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沙龙、推门听课、一课三研……使我校的校本研究呈经常化、系列化、制度化和个性化的态势发展。

㈡构建完整课程:加强课程管理,形成园长——业务园长——教研组长——教师的课程领导体系,建立课程研究制度,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合作。加强课程培训,注重对教师课程观念的建设,提倡教师对课程的自我学习,在教学研究中形成反思——调整——实践——再反思的模式,从课程的使用者转化为课程的创造者,使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体会到课程意识的内在含义,增强课程意识,把长期的课程建设任务落实到每天实际的教育工作之中。以教科研为主阵地,对幼儿园课程(以早期阅读为主)进行实践研究,对教案、经验、课件进行汇总,形成一整套园本化课程。

㈢ 培养完整儿童:在个性评价中发展,在多彩活动中内化。

1.个性化评价。班班建立《班级发展档案》、《宝宝成长档案》、《家园联系彩虹本》、班班创建《班级QQ群》、《班级博客》,这一系列措施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能关心到每个幼儿,关注每孩子的兴趣倾向和个性特点,并把自己的观察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用自己的“细心”、“耐心”、“爱心”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

2.活动中内化。围绕“用爱和美塑造完整儿童”,在多彩活动中体现教育的内涵。

我们将以“创建特色幼儿园”为契机,用爱和语言培育完整儿童,在“情境文化”中,开展爱的教育,进行语言的熏陶,求真务实,用心经营。我们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朵,都有自己成长的密码和花期,就让我们在爱和美中去等待孩子的完整成长,从而培育完整的儿童。

第五篇:突显语文学科特色

突显语文学科特色,回归语文教学本真

——云阳外国语试验中学蒋和清

近十年来,我们语文教学走过的道路,可以说不堪回首——太多的怀疑指责、太多的声讨。语文老师最辛苦,也最无奈。其他的老师说——语文,认得到字都能教,我们好不委屈!许多学生说:语文学不学考试成绩都差不多,我们黯然神伤。可是没办法,我们选择了这一行,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吞了。

新课程推行这么多年了,情况怎么样,我想大家在火线上站着,最清楚。会开了不少,课听了不少,课改实验说“雨后春笋”有些沾沾自喜,说“风起云涌”也夸大了阵势,“风一阵雨一阵”可能更恰当点。一阵风过,烟尘四起,可能我们满面灰尘。一阵雨下,可能“两三点雨脚下,路转溪头不见”。我们语文老师实践过、探寻过、苦思冥想过、辛苦过、付出过——可就是还没有辉煌过、被人仰视过。总之,我们付出太多,收获太少。

当然,这个能够制造“超男超女”的时代,也铸就了两个“超校”——江苏洋思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因为有了这两个教育界的“超男超女”,所以我们只能做他们的粉丝了。我本不是什么追星簇,但既然大家都那么追捧,也就激发起了好奇心,对这两个学校的做法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先和大家分享一段:

杜郎口“三怪”

初进杜郎口,给我一种怪怪的感觉,带着好奇的心情走进教学楼,在一个教室的后门往里一看,唉!课桌怎么这样放呢?像农村红白喜事的餐桌,这样学生能学习吗?他们不说话吗?这样的秩序怎样维持啊?——怪!

走进教室,怎么没有讲台啊!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真怪!

上课了铃响了,只见学生忙而有序的讨论问题,面对这么多来参观的老师,他们竟然毫不紧张,老师也不来教室,这怎么上课啊?——怎么这么怪!

“赶大集”式的语文课

一走进校门,记者立刻感觉到杜郎口中学的与众不同,每座教学楼里都挂满了标语,但大都是学生们自己想出来的“格言”,此外则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之类其他学校并不常见的标语。

从初一到初三,任何教室的门都是打开的,学生和客人随便出入。记者迎头碰上淄博齐鲁武校的十几名老师,他们说已经来了近一周时间了,学校从没安排过公开课和观摩课,也没人陪同,他们每天就是这么“瞎撞”,随便听课。

记者随意溜进初二

(二)班的教室,他们正上语文朗诵课,屋里人声鼎沸,就像在赶大集。教室里没有讲台,课桌每十个一组排成一张张条形“会议桌”,除了一面是窗户,其余三面墙上都是黑板,学生们或站或蹲、三五成群地大声讨论,老师也混在其中。

朗诵课的主题是“借物抒情”,范本是语文书上的几篇文章,但学生们的朗诵范围早超出了语文课本。老师刚一宣布完主题,几个男生就抢先跨到教室中央,大声说:“我们就是初二

(二)班最闪亮的组合——青春组合,请大家把目光聚焦过来,看我们带给大家的精彩和欢乐——‘让峭壁上树的灵魂永驻心间’……”

后面的表演就更精彩了,有的学生把自己比喻成困在港湾里的小船;有个女生在男生赞美蝴蝶时,模仿蝴蝶翩翩起舞;还有个学生在朗诵《小草》时,即兴把小草比喻成自己的老师,另一个男生大受启发,当场献上一首《祝你平安》,歌唱得跑了调,他仍然极认真地和老师同学挨个握手,就像歌星一样。类似的报道在座的也屡见不鲜。

这就是杜郎口的课堂——课桌摆成席桌,老师不站讲台,到处都是黑板,课堂成了超市。洋思是在杜郎口之前成名的,却被他压下去了。现在你提洋思中学,同行会说——那是过去,现在啊,要学杜郎口了。

其实,这是不理性的看法。无论是洋思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是杜郎口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充分重视了预习,都体现了以下特征:

一、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性。首先是在课堂时间的分配上,老师不能超过10钟,学生不少于35分钟;其次,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第三,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和谐,老师再不是居高临下;第四,老师真正由台前走到了幕后,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二、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时时都在体验着学习的快乐,处处都有学生在大胆展示自我学习的成果。

三、特别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

五、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不仅仅在课堂上,更多的在课外。

六、学生的学习始终贯穿于一系列科学高效的学习活动中。

由于时间关系,这些特点不展开讲。再者,在座的都是教育的精英,言多必失。大致了解了一下“超校”,结合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我们应该大胆地突破语文教学的常规,一定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突显语文的学科特色。

既然要突破常规,我们还必须回顾一下常规的语文课是怎样的?

我们读书的时候,语文老师怎么上语文?阅读课:板书课题——作者、写作背景简介——生字词板书——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归纳中心思想——讲解写作特点。作文课:出题——学生写——老师改——选两篇好的全班宣读或张贴,完事了。

现在大家怎样上呢?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反思:课堂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语文最主要阵地吗?我们的学生在课外花了多少精力自觉而高效地学语文?

每堂课我占用了多少时间?学生占用多少时间?

阅读课是怎么上的?每篇文章上完了,学生认真读过几遍原文?每堂课我们给学生多少时间去阅读、思考、交流讨论、表达展示了?

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吗?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吗?在课堂上是不是充满了激情?

我关注过学生的学习方法吗?我培养了学生哪些学习语文的习惯?

课程标准中的每一项“标准”,我是怎么去落实的?综合实践活动怎么开展的?

口语交际我通过哪些途径来培养的?学生读了多少文学名著?积累了多少语言素材?背过多少篇美文? 我的教学是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选文?补充了多少文章?作了哪些方面的拓展?

虽然新课程推行了十来年了,虽然我们也有许多教研课题结题了,虽然我们也发表了许多教学教研方面的论文,但我总觉得,真正值得推广的、能够立竿见影的语文教学模式还没有。我们现在来假设:如果要我们选一种教学模式——选洋思还是选杜郎口呢?可能大家和我一样,举棋不定,甚至可能一样都不选。

担心什么呢?怕失败。校长怕升学率低了不好招生;老师怕平均分低了少分奖金、评不了职称;家长怕子子孙孙生活在农村。

杜郎口为什么这么大胆子?他们不怕吗?他们的情况特殊——课改前他们就是最差的。已经是最差的了,还会担心失败吗?捧着半边碗的叫花子还担心遇到打劫的吗?率性和你拼了,硬着头皮就上。所以教学改革也要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当然,“杜郎”由下里巴人到“阳春白雪”也不全凭勇气,更多的是他们艰辛的付出和“不足为外人道”秘密——我们的一些老师去后,想找他们了解一些表象背后的东西,可他们从老师到学生,全都守口如瓶。你请他吃饭,他拒绝,你给他钱,他现在待遇是我们好几倍。实在不行,饭照吃,酒照喝,问绝招,一句话:“自己看!”

我们脑子里总有许多固有的观念:语文课是一门课,总要把它当课上才对。既然是课,就应该老师讲,学生听、记。既然是课,就应该在教室里,老师在讲台上,学生规规矩矩地坐在教室里;既然是课,就要上课本上的文章……用我们传统的眼光来看,“超校”的课堂还是课堂吗?我们老师太把自己的职业当成一回事了,所以瞻前顾后、战战兢兢,最后的结果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从传统的眼光看,语文教学培养的主要能力是“听说读写”,更注重知识性和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文学性。新课程背景下,在注重知识性、工具性的同时,更注重人文性和文学性。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更加强调学习情感、创造精神的培养;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及个性人格;更加看重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及审美欣赏和评价。更加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综合性实践活动。所有这些,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或者说根本不能做到的。可能同行们都很明白,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主要吸纳了以下一些成功的语文课改实验的成果——一是“整体阅读”,一是“课内外衔接”。“整体阅读”颠覆了阅读教学“词句——段落——篇章”的教学思路,重建了全新的阅读思路:先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把握文章的思路、基本内容、主旨;再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词句进行探究、赏析、评价等。“课内外衔接”则把语文教学的视野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自然、图书馆,让语文老师跳出了“课本和教室”的狭小空间,实际上,新课程标准中的许多“标准”,均来自于90年代末期这项在全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课改实验。只是这项实验的首创者——英语专业出身的语文余蕾先生并没有成为语文界的“超男”,不过,能够进入人教版语文教材的编委也算是对这位语文老师最大的安慰吧。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我觉得语文教学应该是有别于其他所有学科的,也应该教出语文的特色来。

根据新课程课程标准的要求,总结近年来诸多语文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我认为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的教学,应该突显以下特色。

一、大容量。

这不只是对某一节课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大量读写 双轨运行”语文实验的成功之处。

二、重诵读。

诵读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也是学生语感形成的必要过程。我们有许多老师上课,包括许多公开课,老师准备了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回答,课堂因为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学生回答非常积极,也很准确,看似很成功,我觉得是在“演戏”。你大概算一下,一篇千多两千字的文章,学生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这样的学生飘浮于文本之上的课,效果让人怀疑。

三、重识记、背诵。

四、重积累。

这两个方面我想借“课内外衔接”实验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我们云阳在十年前也学习开展了这项实验,现在仍有许多老师在坚持这样做。每节课前安排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抄两个成语(并解释)、一句名言,学生抽休息时间摘抄到摘抄本上,上课前集体读一遍,并抽生谈对这句名言的理解;每节课前两分钟,轮流安排两名同学上讲台自由发言。这样三年下来,学生便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胆量、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有的老师要求学生每周背两首诗,每周读一本名著等,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重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

六、重审美欣赏。

七、重信息筛选与概括。

八、重分析评价。

九、重习惯方法。

十、重兴趣。

由于时间关系,以上都不展开讲。

十一、重活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尤其是不能忽视课本中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因为这最能展现语文学习的特点、魅力,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综合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合作、探究、研究性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来突显语文教学的特点呢?肯定我说不清楚。我想,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是——对照新课程标准中的每一条标准,想方设法来落实。怎样来落实?我认为迫在眉睫的有两件事——一是认真上好“阅读预习课”,二是切实开展“作文活动课”。

可能最让我们头痛的,有两个问题——一是阅读课究竟怎样上?二是作文课究竟怎样上?我想结合我们的一些做法,跟大家交流,并希望得到各位的指点。

借鉴“超校”的“预习——展示——反馈”教学模式以及“学案教学法”的一些做法,我想把阅读教学分成两种课型——预习课、展示课。

在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预习基本流于形式,没有落实,也没有多大收效。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在上课前几分钟才开始接触文本,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总是很失望。这样的阅读课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我想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的语文作业是什么时候让学生做?大多数老师肯定是课后做或者将课后思考与课堂教学相联结。

有一个老师的做法我很欣赏。他课后没有作业,他的学生总是在他上某一课前完成相关作业——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去预习啊!

书,不是老师教好的,而是学生学好的。特别是语文课,更是如此。很明显,对预习的忽视或者是低效的走过场的预习,是导致低效阅读教学的罪魁祸首。所以,要真正搞好阅读教学,必须重视阅读预习课。

怎样上好高效的阅读预习课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划分学习小组。老师根据学生的语文成绩状况、性别、个性等因素将全班学生4—6人一组平行分组。预习为什么要分小组进行?如果单干,水平差的怎么办,他完不成预习任务;再有,如果每一个学生要在预习中完成大量的任务,时间和精力都不允许。

预习课怎么上?

第一:“学案”编写。学案编写分三步走:初期——主要由老师收集学生预习情况、根据教学目标编写;中期——师生共同编写;后期——主要由学生小组编写。在学案编写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去解决生字词,查看课后思考题、练习册甚至教材详解等相关资料。

在学案编写的初期阶段,老师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

(1)让学生熟悉预习的步骤、方法。

A浏览全文——勾画生字词——查阅工具书——注音释义(扫清字词障碍);

B细读文章——总体把握;

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

C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

D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

E质疑探究——自己提问,寻求解答。

(2)教会学生思考提问。

怎样让学生自己能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老师可以作以下引导:

a、立足于词——探讨其含义或表达作用;

b、立足于句——句的功能、作用、意义等。对于文章中的语句,通常可以让学生采用以下几种句式提问——

为什么?

怎么理解?

表现了什么?表现了文中人物的什么(个性、品格、意愿、心理)?表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情感、写作意图)?

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c、立足于段——划分层次、归纳段意、分析作用。

d、立足于篇提问

——从总体把握(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的角度提问。

——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角度提问。——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角度提问。

e、立足于阅读感受提问(读了文章,或者读到某个细节、情景,我有些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里?我有些什么收获?)

第二:任务承担。一个学案可能涉及到许多问题或者多个任务,每一个小组要完成所有学案中的任务是不现实的。学习小组可以自由选择本小组完成的任务,或者由老师指定某小组完成某一个或者多个任务。

第三:预习完成。分三步走。

1、每个成员单独完成小组任务或各自分担某一任务,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小组预习结果。最好能将自己完成的任务板书在黑板上,有条件的也可以制作成电子文档、课件。

3、小组确定代表发言人。预习过程由小组长协调、安排、督促、检查。初期阶段的阅读预习课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慢慢让学生学会在课外完成阅读预习。

预习环节完成后,老师还要有适当的检查、指导。预习课开始一定要有老师的精心组织和指导,当学生熟悉掌握了基本的预习程序、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小组能够基本完成预习任务之后,老师方可慢慢放手。正课时间不够,可以用自习课补充。作业、练习册可以少做一点,课本的文章也可以省掉或者替换。

之后,便进入展示课环节。展示课可以按以下环节进行——

1、课前准备——学生将小组预习的任务(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连同本组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书写在老师规划的展示区,可以是黑板的一部分,可以是一块小黑板,也可以用一张大纸,有条件的当然也可以是电子文稿或者幻灯片。需要说明的是,字词及作者、写作背景方面的可以删减的应该尽量删减,以便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如果不是非展示不可的内容,就不要展示。所以老师在课前准备时一定要将学习小组准备的问题按自己的教学意图进行认真筛选,所保留的问题既有一定的宽度,又有一定的梯度和合适的难易度,且问题也不宜太多。也不一定每个小组探讨的问题都不相同,也可以几个小组探讨同一问题。

2、交流展示——展示的时候,可以按教师的教学意图依次展示,也可让学生自由展示。在某一小组展示(发言、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聆听、思考,待某一学生发言完毕,其他同学便可以自由地表达赞同、反对、补充见解,老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补充或修正。如果老师觉得学生对这个问题理解已经到位了,就应该引导学生即时转入对下一个问题的探讨。如果老师发现学生的争辩是有价值的,就应该允许双方继续,相反,则应提示终止。实际上,老师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调度者、掌控者,又是一个学习者,是学生的忠实听众,同时还是一个点石成金的“高人”,还是一位裁判是非曲直的“法官”。

那么,在展示课上,哪些类型的问题应该安排在前,哪些问题应该安排在后呢?这得依据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思路。我主张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坚持“整体阅读”教学法,所以,根据这种教学法的习惯思路,依次安排如下类型的问题:首先展示“整体把握”方面的问题,如“文章思路、概括基本内容、复述课文、编写内容提要或结构提纲、理解文章主旨等”相关问题,再展示品读欣赏(美词佳句、细节、情节、修辞)、反思评价(人物言行、个性品格、思想情感,作者态度、观点、情感)、阅读感受(读了文章,或者读到某个细节、情景,我有些什么样的感受体会?最让我难忘的是什么?最让我感动的是什么?写得最精彩的是哪里?我有些什么收获?)等方面的问题,最后安排学生质疑。

3、练习反馈——老师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或者学生可能还存在的问题,设计两三道思考题,再从学生的解答中对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对疏漏、不足之处进行弥补完善,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巩固强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练习反馈最好在课堂上完成。

“预习——展示”这种阅读课,说简单点——老师先将课堂上要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先自学,再通过课堂展示,小组相互交流,分享自学的成果。

这种教学情景下,老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编写学案或者指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进行指引、督促、掌控、评价、点拨。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能够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贯穿始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学能力。

下载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创建人文环境 突显办园特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健康办园特色经验交流

    生命与健康同行 快乐与成长相伴 一、幼儿园基本情况 幼儿园创办于1958年,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儿园占地面积平方米,包含1平方米的彩色跑道的草毯。拥有高端的电化教学设备、......

    金昌市幼儿园特色办园纪实

    特色办园 引领幼教 ——金昌市幼儿园特色办园纪实 金昌市幼儿园 王锦艳 金昌市幼儿园始建于1986年,隶属金昌市教育局,占地面积8460.31平方米,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

    市幼儿园特色办园情况介绍介绍

    融合金昌文化资源,探究特色兴园之路 ——金昌市幼儿园地方文化特色办园经验介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要综合利用......

    童馨幼儿园办园特色

    我园是一所上规模、上档次、完全按照重庆市一级优秀幼儿园标准建设的优质、特色型幼儿园,环境优美,教学理念先进,师资雄厚,服务完善、保教质量优异,设备设施先进齐全,是儿童亲近自......

    中心幼儿园特色幼儿园办园理念

    中心幼儿园特色幼儿园办园理念“生态园建设”是指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认识自然环境,融进自然环境,从小培养孩子热爱自然环境意识,为孩子的的幸福一生提供良好的启蒙教育环境。孩......

    幼儿园如何形成办园特色(精选5篇)

    幼儿园如何形成办园特色 创建特色幼儿园,要求幼儿园领导班子着眼于幼儿园的全局工作,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确定自己的整体优势或特色,集中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就幼儿园......

    幼儿园特色办园实施方案(精选5篇)

    用爱和美培育完整儿童 ――正则幼儿园创建特色幼儿园实施方案 一、创建意义 幼儿园特色建设是建设适应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办学效益,......

    有关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几点思考1

    有关幼儿园办园特色的几点思考第一:办园特色的来源,我觉得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本园的优势,比如淄博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因为园长和老师们都有比较扎实的音乐功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