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课题方案5篇

时间:2019-05-13 03:32: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小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课题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小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课题方案》。

第一篇:新小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课题方案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建设书香校园文化

课题实施方案

合川区新华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批判地吸收东、西方教育思想精华与改造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而“终生教育”则是实践“生活教育”理论的根本原则和重要主张之一。陶行知先生认为:“终生教育”就是“整个人生过程的教育”,人生有多久,教育也应该有多久,教育“差不多从出世到老,与人生为始终。”朱永新教授提出:“读一本好书如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读书能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的文明对话。”营造书香校园,是为了让孩子们掌握语言工具,给他们提供精神滋养,让他们喜爱阅读,为他们构建理想的文化生态。“传承思想 营造书香”这个实验研究课题是响应区教委的号召,传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的。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广泛深入地实践《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趣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本课题正是顺应了《课程标准》的这一理念,让所有的学生都养成阅读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形成自己的计划安排,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真正的好学生!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底蕴。

①、对于教师而言,书籍是学校中的学校。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②、读书,提升教育的理想和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当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 1 养和习惯。把学习内容转化积淀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才能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

③、教师的阅读爱好决定一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断地丰富着,如果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苏霍姆林斯基)当书籍成为教师的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从一定意义上说,教师的读书爱好,决定着一所学校的校风。

三、指导思想

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为目的,以各种读书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读书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共同成长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同时,为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学习型校园的形成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环境的研究。

2、小学低中高年级经典诵读的研究。

3、发挥网络作用,开展拓展阅读的研究。

4、创设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行动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资料研究法。通过广泛吸收和借鉴他校的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为课题研究寻找一条捷径。

经验总结法。及时从课题实验中总结得失,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行动研究法。在前面提到的三大理论的支撑下,课题研究人员共写教育周记,在实践中探究、反思、总结、提升。

个案研究法:课题研究人员对调查研究的对象,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定期进行情况分析。

六、课题实施办法

(一)创设环境,幽幽书香弥漫校园 1.加大读书宣传力度

让学校始终弥漫着幽幽书香,让读书的气氛久盛不衰,在读书宣传上要加大力度。首先是在“红领巾广播站”中设置“书香心语”、“明星档案”等栏目,及时将 “读书明星”的读书事迹、读书体会、好书推荐等相关文章通过广播展示出来。其次是将各类读书成果制成展板在学生面前登台亮相,给学生一种心灵的触动。

2.制订读书行动计划。

为了推进“书香校园”的进程,要制订好书香校园行动计划。以“教师、学生、家庭”三个读书系列开展读书活动。

3.建设教室小环境

围绕书香班级建设,各班的班级布置要突出读书这个主题。各班要设计好自己的读书口号,“读一本好书,交一个好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声朗朗,伴我成长”„„让每个班级书架上图书琳琅满目起来。还可以为每个书架设计自己响亮而动人的名字,“智慧泉”、“墨海”、“金钥匙”、“品味” „„每个书架的名字都意蕴深刻,饱含着浓浓的书香,充分显示小书架的大作用。

4.建设校园大环境

花香飘溢,书香满园,这是和谐的读书环境。在校园的走廊可以让师生自行设计一些读书标语与图案,在宣传橱窗里开设“读书明星”展示台,展示各班评选的“读书明星”的个人档案和读书心得,还可以向同学们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和网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三个“共读”,读书形式多种多样 1.同伴共读

这是最重要的读书方式,同伴阅读的经验对孩子很重要,可以产生良性竞争的作用,专家指出,因与朋友处于平等位置,是朋友,故想提出自己意见及想法的欲望会较强,孩子会变得比更有批判性。

2.师生共读

强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班级。为此,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师生共读活动。我们提出每个教师人人都是学生读书的指导者,如各科教师能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教学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共读一本书。

3.亲子共读

3(1)印发《打造书香校园行动告家长书》,进行宣传发动。

(2)开展“亲子读书活动”:父母督促孩子每天阅读课外书,能和老师经常沟通交流;参考学校推荐书目,为孩子购买书籍;校园读书节时,邀请部分家长代表参加。

(3)每学期评选 “书香家庭”,激励孩子互相竞争,努力读书。(三)缤纷活动,全面提升师生素养

“好习惯是人生的营养品,可以供人一生去享用”。努力创造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师生充分享受文化的滋养,浸润在祖国文化的甘露中,享用着前人的思想精髓,充实着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1.教师读书

陶行知先生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指出“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大阅读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我们号召全体教师与书为伴,教师们从教育专著中获得了专业成长的养料,从中外名著中得到了提升精神文化品位的动力,从经典回味中完善了人格,丰富了文学修养。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学校对教师提出“四勤”: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教学随笔,教学论文等。教师读书活动的要求及措施:

(1)每学年学校提供教师阅读推荐书目,每学期每一位教师必须精读2-3本教育论著。教师可从必读教育著作中选择,也可自己选择。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评比。在读书的基础上,要求养成记随笔的好习惯。每位教师每月坚持写一篇教育随笔,一篇读书心得。

(2)实施年度教师购书、订阅期刊奖励制,每学年学校为每位教师赠阅一份教育教学杂志。

(3)调整学校图书室布局,开辟“教师图书专柜”。

(4)要求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每月参加一次读书沙龙,每学期做一次读书汇报。

(5)鼓励教师互相推荐自己喜爱的教育理论书籍,扩大教师的理论胸怀和人文视野。

4(6)构建教师读书网络平台,在校园网或者教育在线“教师随笔”专栏上开辟“读书随笔”主题帖。

(7)邀请专家来学校作报告,缩短探索的路程。

2.学生读书

陶行知先生就学生读书也有鲜明的主张。1932年写了一篇《怎样选书》的文章,给一本书的好坏,拟定了三条判断的标准:“

(一)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干了一个动作又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二)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三)我们要看这本书有没有追求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我们就如何指导学生选书、读书、爱书,作了有益探索。

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开展阅读和诵读活动,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读书和选读书,建立“书香班级”,让学生一步步浸润在书籍的海洋里,丰厚文化底蕴,涵养健全人格。要让学生多背诵一些具有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经典诗文、妙词佳句,让它们滋养学生的语言,激活学生的心灵。

(1)熟读经典诗词(共240首)。

一二年级:熟读背诵比较简单、易理解的诗词80首; 三四年级:熟读背诵经典诗词80首;

五六年级:熟读背诵有一定难度的经典诗词80首;

(2)必读书目——根据区教研室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一二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3本; 三四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5本; 五六年级:每生每学期必读学校推荐书目6本; 具体准备做到以下五点:

(1)开辟一个“班级书香”栏。每班黑板报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栏目,如“本周荐书”或“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大队部将定期考核评优。

(2)举办一个“校园书香节”。每学期举办一届校园“书香节”活动,开展读书诵读竞赛,评选“读书大王”、“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以及“书香班级”。

5(3)每天每节课前3分钟,口才大交流,每天“自读自写”一记录。除了读书,老师给学生建立读书笔记的常规,在自由阅读的同时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字、词、句,摘下一些名家或写作的知识,还要留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4)每周“三个一”任务 A、每周一张“读书交流卡”。

学生在周末的时候写下一张“读书交流卡”,介绍书的内容,写下读书的感言,以便在周一的时候交到同学手里相互进行交流和赏析,并能产生一周最佳的图书推荐。

B、每周诵读一篇经典美文。C、每周必读一本推荐书。

每周,语文老师根据大家的推荐,给每个组安排一本推荐书,让大家一起去看,去评析和交流,以更好的理解内容,看懂书的写作意图。

(5)每月“五个一”评比 A、进行一次读书小报的评比。B、进行一次读书笔记的评比。C、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卡”的评比。D、进行一次读后感言的评比。

E、开展“每月一星”推荐、表彰活动。原则上每年级每月推荐一人,在升旗仪式上通报表扬。

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2010年3月~2012年3月),拟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3月~2010年8月):做好师生的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做好师资的培训工作,并做好课题的考查和硬件设施配备的初步构想。

筹备课题组,进行课题规划、论证,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建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组织研究队伍,做好研究建档工作,启动课题实验研究。

(2)实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0月)深入调查和专项研究

(3)总结验收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2月):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汇总研究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进行结题鉴定。

八、预期成果形式

教师论文、教师心得、教师随笔;学生手抄报、学生读书笔记、学生心得、学生读书交流卡;研究报告。

九、课题研究领导小组(1)顾 问:王勇(2)组 长:黄建国

(3)副组长:袁其军 姜光琼 张发权 刘登明

(4)组 员:赵兴勇 谭媛媛 刘 云 张 均 唐春丽 程 智 张全容 桑春玲 肖洪雨 刘 玲

(5)分 工:营造书香校园:袁其军;教师随笔项目:赵兴勇;学生随笔项目:程 智 张全容;学生活动项目:张 继

十、课题实施保障机制

1.保证课题组活动时间;2.组织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 3.保障课题经费;4.定期邀请专家来校指导。

新华小学课题组

2010年11月30日

第二篇: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 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

铁西区 肇工三校

肇工三校是区内一所学习研究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为特色的学校。多年来,学校以陶行知教育理论为核心,努力践行素质教育目标,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在铁西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区“一校一品”、“创教育强区”的精神指导下,为我校特色办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是全国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先进单位,铁西区特色学校。

一、沿革

肇工三校自1998年开始确立了《探索陶行知美育思想内涵、完善学生人格的实验研究》的科研课题立项,正式开始了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其间中陶会会长方明先生,国家教委基教司司长,省陶研会秘书长高婉老师,时任市教育局长张卓然等市区领导到校参校启动仪式大会,并为学校题词留念,给予高度评价。在2001年学校实施了《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创建陶研特色学校》的实验课题,在2002年召开了区现场会,开展“节日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从2005年在前一个课题结题后,继续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探索陶研特色办学之路,确定了新的省级科研项目《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力图构建一所开放式的,以研究为典型特征的研究型学校。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曾留学美国师从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回国后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开展平民教育运动和普及教育运动,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提出社会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等思想,扎根农村教育改造,他以“爱满天下”“捧者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情怀深刻的影响了近代的中国教育,受到后世的敬仰,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们今天缅怀陶行知,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为了更好的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二、学校的办学思路。

肇工三校多年来研究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一所浸润着陶研文化的学校,学校教师以“爱满天下”的无私情怀,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论,努力通过以尽教师之责实现教育强国之梦的理想,并取得丰硕的业绩。从学校的现实状况来看,肇工三校是沈阳市第一所工厂子弟学校转为公办的学校,前身为沈阳铸造厂子弟小学,之后又相继合并了沈阳桥梁厂、沈阳玻璃厂、子弟小学。学校地处工人村,学生家庭多为工人家庭。怎样提高办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树立肇三的社会美誉度?我们在学校自身的发展中认识到,创新和发展将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二大主题。学校确立了这样的思路:一是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努力推进新课程改革;二是以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思想,建设“研究型”的学校文化;三是学校所处地区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践行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思想,以“普及教育”为己任,教好每一个孩子回报每一个家庭,打造“有教无类”的教育;四是要努力加强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包括教育思想、方法的现代化和教学设施设备的现代化,以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促进学校内涵式的快速发展。

三、发展中的肇工三校

(一)办学理念

1、生活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学校”,强调教育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改革同样提出要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从小认识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2、构建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即,研究型的学校,研究型的教师,研究型的学生。目标是:a、不断探索科学的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学校的发展。b、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学会创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观念(培养学生“致广大、致精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爱与责任的意识。提倡“尽职尽责”意义上的“爱的情感”。责任是做好社会角色的基础,爱是责任的升华。

(二)、生动的陶园

多年来,肇工三校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文化浸润下,时时处处人人体现着“陶味”。学校教师展现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育人与奉献精神,学生活泼劲健,开朗,懂文明、有智慧。校园环境处处体现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

从学校管理学上说,校园环境具有强烈的育人功能。我校的环境特点是打造陶园文化,促进学生活泼劲健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打造了“生活陶园”: 97年落成的陶行知先生塑像屹立在教学楼的正厅门口,成为学校最具有特点的标志,昭示着学校的陶研办学特色。

教学楼内的环境,一是体现了陶研特色,在一楼正厅装饰墙上装饰了陶行知先生题写的“爱满天下”四个大字;正厅侧面安装了大屏幕,为学生和老师播放即时新闻和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报导,丰富了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我们还在一楼的侧楼梯入口,安装了装饰板,介绍学校的办学概况与学校办学特色;在二楼正厅的装饰板上,运用图文介绍了陶行知的生平,三楼是长约10米的“行知图书阅读区”,四楼正厅处的陶行知展室是学校特色办学的标志性功能室,是师生接受陶行知教育的德育展室,记载了学校陶研的历史和荣誉,受到中陶会、省陶会和区陶会领导专家的关心和重视,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二是在教学楼内展示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动态。如在二楼的饰面板“教学做合一----课堂教学的华章”,三、四楼的“生活教育-----走进大自然”等等,展现了学校即时的教育生动面貌。

三是在各楼层走廊展示了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的精彩照片,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摆在学校很自豪,鼓舞了自己也激励了别的学生。

如上所述,我们追求的校园环境是体现陶研特色的陶园与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有机融合,从而产生文化的、时代的、生动的体验。

(三)、教学做合一:教育的华章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到今天,教学无疑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新课程不是对以前教学的全面否定,全面的割裂与否定意味着现在的教学一定是茫然无措的。知识的基础性和终生必备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更为关键的是使我校的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的态度,这是学生成功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的必尽职责。

1、开展教学特色主题研讨活动,促进教学工作阶梯式的发展。教学研讨是学校常见的教学研究方式。我校采取的是一个学期一个主题研究内容。像课题一样进行确立研究项目,全面实施,既有教研的性质又有校本师训的内涵。程序是:根据教学实际问题或教育局的部署确定研究主题,形成研讨方案,对研究主题进行学习(查资料、讲座),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再学习,出案例集、教学设计集。目标是研究主题、实践主题、应用主题。第一学期我们的研究主题是“生活化的课堂”,旨在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意识,强调利用学生的生活去体验和操作。第二学期根据教育局的部署,确立了“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教学评价主题。本学期我校研讨的主题是“和谐课堂”,提出要处理好五个关系的和谐,目的是对前两个主题进行统合。

通过主题式的教学研讨,使教研的针对性更强,树立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并得到培训,促进了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

2、教学评价策略改革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评价上,我们尝试了一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办法。

(1)富有激励性的课堂语言交流评价。学生在校的时间主要在课堂上,课堂上语言激励是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式,这种课堂的语言评价可称之为“师生的信息交流”,体现了(1)体现了师生的平等关系;(2)促进了课堂教学的生成;(3)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地位。它呈现的是课堂的不同方面,既有知识能力的,也有情感态度的,更有哲学判断的。比如我校一位老师讲二年级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在谈论到“苍耳的妈妈为什么给她的孩子穿着一身带刺的铠甲”这个话题时,预设时答案是这些小刺可以挂在动物身上,传播到各地,随处生长。但在课堂上有个孩子说:“这是苍耳妈妈爱自己的孩子,不让她的孩子受到伤害”,对于这种生成性的答案,我们的老师给予了激励性的交流式评价:“大家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们经过研究感到苍耳妈妈不仅爱孩子,而且聪明有办法。师生的课堂信息交流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校也为老师们提供信息交流的机会,如召开了“如琢如磨,交流共享”评价案例研讨会,把真实的精彩瞬间和难忘的教学片段展示出来和大家分享,促进了教育教学。

(2)张扬个性的学科能力展示评价。传统的学校教学评价以试卷考试为主,试卷考试又以语文数学为主,这当然有可取之处,却不能多面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我们开展了学科能力展示评价活动,把展示评价延伸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电脑等所有学科,每个学科不仅有书写,还有听说读演背等形式,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如语文学科的文化素养测试中增设了朗读、背诵、表演和学习方法等内容,英语学科包含了会话、唱歌、朗读单词句子等,美术学科有绘画、剪纸、泥塑及美术知识、名作欣赏等。学生们在展示中充满了活力和灵性。低年级的快乐之旅和各学科的“魅力再现”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平时作卷纸成绩不一定很优秀的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魅力和能力,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自己也充满了信心,更喜爱学校、班级、老师、同学了。这项活动被教育局初教科的《成长进行时》评价特刊报道,学校的做法《释放快乐、魅力再现》刊登在沈阳教育杂志上。

(3)快乐发展的星级学生评价。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取消了“优秀学生”的评价体系,改用星级学生代替。“星级学生评价”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重现个体差异和潜力,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使每个学生个体在评价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在合理中体验快乐,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与价值,星级学生评价表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有阅读星、小小神算手,艺术之星、书法家、进步之星、希望之星、英语交际星等单项星,也有全面发展星综合性的评价星。如果学生觉得这些还不足以展示自己的才能,还可以自己起名字。在评价上实行学生自我评价与多主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在学期末,学生会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家长、老师的帮助下填写申请表,老师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申报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小组同学的现场评议,均能通过则评选成功,期末每位学生都会得到“星级学生”评价奖状,很多学生会得到五个星级学生称号。在这项活动中,学生们竞相展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在自我展示的同时,也看到了别人的长处,分享了快乐。

3、生成性的课堂教学。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又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见解的发挥,追求真实的课堂,应是课堂教学的境界。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但我们发现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过分注重预设,教学中的一切行为都以完整实现教学目标为最终目的。根据这样的现象,我校开展了生成性教学研究,打造生成性的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也是新课程所提倡新的教学理念,但很多教师对生成性教学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成为我校教学研究的特色之一。我校采取了讲座、确定方案、撰写体会文章、教学实践,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了研究,使老师们了解什么是生成性教学,它的实施策略是什么,认识到美国课程学家派纳所说:课程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变,已由开发范式转向了课程理解范式。过程性是课堂教学的本质特征。我们提出这样的实施原则:

(1)、提供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建构。(2)、适时抓住有意义的生成性资源。

(3)、生成以师生智慧的发展和教学主题的提升为支点。(4)、交流合作。

(5)、生成和预设的统一。

通过实施生成性教学,我们力争使学生的个性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展现,使教师树立生成性的教学思维观念。

4、学校自办发行了校刊《行知教育实践与研究》和《小先生作文学报》。现在已经发行了一年多,内容丰富,制作精美。透过它们传递学校的教学管理声音,是教师进行交流的平台,也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受到老师们的欢迎,很有实效性。

5、注重教师的发展与成长。我校鼓励教师进修与学习,很多教师在进修本科学历,有的教师已经进完小学高级,年龄40多岁了还要学习,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方便条件。我们鼓励老师们到兄弟学校学,到省市学。还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出市学习,我们曾组织了部分教师到长春的东北师大附小参加了“学校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老师们大开眼界、十分珍惜、备受鼓舞。

(四)以开展研究性学习为突破口,使陶研特色向纵深发展。

陶研是我校坚持了近十年的办学特色,如何去发展它,需要一个具有内涵的突破口,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也一直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研究性学习正是在现阶段对我校陶研新的发展与新的探索。它一是立足于课堂教学,二是立足于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与探索。一年来,我们通过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研讨、行知论坛、成果发表会、研究报告、写心得体会等形式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同时我们带领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先后去了东北大学、农村果园、劳动公园、走进了科学宫、气象局,我们还将去化工学院、鼓风机厂、省市图书馆等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尽责社会的意识。出版了第一本研究性学习报告集《外面的世界》。学生的研究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体现了浓厚的科学研究意识,我们很多老师也在实践中得以成长,体味到研究性学习的快乐。

我校特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但是我们干部教师一同学习、一同实践,一同摸索,我们搞论坛、做研究。到现在,这项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了,我区主管小学的吴局长和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胡处长来我校调研时,胡处长十分感兴趣,肯定了我们的做法,吴局长也说:肇三研究性学习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是一个先例。研究性学习可以说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是比较难操作的,这个成果的取得,正是我们有事业心的、敬业的、高素质的教师集体共同完成的。

所以说,“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有时也是生活的追求和乐趣。” 肇工三校的特色办学之路,是肇三人几年来在陶行知教育思想辉映下的特色教育实践,凝结了每一名肇三人对教育改革的孜孜探索,同时它也凝结了各级领导的关爱与扶植。我们学陶、研陶,是要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像陶行知那样用教育的力量去尽责社会,用陶行知的教育方法论去推进新课程改革。陶行知似一座博大的宝库,深刻影响着中国百年来的教育,他的“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爱满天下”,“教育民主化”的光辉思想揭示着教育力量的伟大。陶行知曾说第一流的教育家,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要敢入不开发的边疆。我们将以此为座右铭,以探索和开拓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一起尽责新区教育,用教育去尽责社会。

陶园芳菲,我们深信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是立国之根本。我们将秉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教师之责,实现教育强国之梦!

第三篇:陶行知《新教育》读后感

《新教育》读后感

作为一名崇小的新老师,刚踏上工作岗位我的目标就是努力做一名好教师,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怎样真正做到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是我一直在思考和女里的,是在翻阅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后,我心中有了很深的感触。深刻体会了《新教育》的教育内涵。《新教育》中朱永新教师说到:“当生活没有梦时,生命的意义也就完结了,教育就没有了意义。他提出的中国有2000万老师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另我深思了一回,我是不是也是这2000万老师中其中以个呢?

朱永新教育教育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也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教师去研究,去实践的。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

《新教育》对我的启发:

1、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 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朱老师新教育理念表明:教育既要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等,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层次的需要,如爱他人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社会认可的需要等等。新教育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成长”,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丰富的情感。在这样的基本理念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了让师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力,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强调个性发展。

3、朱永新曾说:“我过去是研究教育的。在研究人类教育史的过程中,我发现不管教育怎么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都始终没有变过。阅读是教育中最本质的一个活动,那些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毫无例外地都推崇阅读。通过阅读可以获得终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了终身学习的兴趣和习惯。

4、朱老师认为:阅读是教育最重要的活动,新教育将“营造书香校园”列为首要行动,将阅读细化为若干具体的子项目,有效地解决了不同年级、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提升。

学习朱老师《新教育》,走近他倡导的新教育并作思考判断,增强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

二、课堂是教育的中心,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要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1、理想课堂第一重境界是:落实有效教育框架,为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朱永新认为:这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我们希望这个框架,可以成为我们理解课堂的一个工具。”朱永新还认为:这个框架分为教学目标、预习作业、个体学生学习清单和教学板块。“预习”被朱永新称为这个框架的一大特色,“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重新确立“教为学服务,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要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2、理想课堂第二重境界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讲的“知识”,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要视为一个动词、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朱永新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思维训练。

3、理想课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世界、文本)的对话、人与他者(教师、学生、其他读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反思性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三、学习新教育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改变课堂教育,教育方式。

第四篇:陶行知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内容提要:将教学活动放到生活的大背景之中,就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不但学会了怎样去学习,更体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感受到了生活和语文之间那种无处不在的联系,懂得“生活处处有语文 ”的道理。学生在这情景之中,激情满怀,尽情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语文与生活就在学生的学习中融为一体了。这样与生活的“对话”,让语文教学有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也让孩子有了更多属于自己展翅翱翔的天空,不再局限于小小教室和三尺讲台。这就验证了这样一句现代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来源于语文。

关键词:语文与生活 教育方法 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核心与精华的体现,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理论与实际相背离的旧的教学方式,具有浓厚的现代教育气息和时代的创新精神。它主张把教育放到生活这个大的书中,不要禁锢于小小的学校,要在生活中学习,把学习放到生活的大环境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掌握语文的理论知识,再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习的过程与对生活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语文学科是一个内涵及外延都极其广泛的学科,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语文,生活中语文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学正在变得枯燥、单调、无趣,孩子们被困在狭隘的课堂教学的牢笼里,他们对语文的兴趣正逐步丧失。陶行知曾有过一个恰当的比喻,说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生活即教育”,教育极其广阔自由,如一只鸟放在林子里面;“教育即生活”将教育和生活关在学校大门里,如同一只鸟关在笼子里。如何创造一片“林子”让鸟儿自由飞翔?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恢复对语文的兴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语文的博大精深和它无处不在的魅力呢?需要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变语文的小课堂为生活的大课堂,变头顶的小天空为生活的蓝天。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课文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人或事,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比如有的老师说,他们在教学时,会收集些和课文类容联系很密切的图片,特写的啊,整体的啊,局部的啊,然后配上些相关的文字资料,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和朗读,孩子们仿佛站在了相关的画面前。古代建设的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名族的会让孩子们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等这样的生动效果。我旁听过这样的教学列子,那位老师在讲解《三顾茅庐》时,就搜集了关于《三国》里诸葛亮和刘备等桃园三兄弟的照片,放着幻灯片,还有一段三国的音频资料,然后在这样的氛围下绘声绘色的讲解课文,让我们旁听的老师都感受到了当年刘备请诸葛亮的那份坚持的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看着那些生动的照片,闭上眼仿佛耳畔回响着三国那段经典的历史伟人的对话,加上老师的讲解和对历史故事的描述,谁不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的氛围里呢。从孩子们那痴迷的表情中,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这段历史的溶入,可以感受到他们已沉醉于这堂生动的语文课时之中。

二、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如在教学一年级孩子《春天来了》这篇文章时,我通过多媒体的演示和动情的范读,让学生感受到秋游的快乐,并组织孩子一起到操场上,让大家寻找春天的足迹,并告诉他们,你们也可以和文中的小伙伴一样,躺在草地上,或者对着蓝天喊上几嗓子,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兴奋得不得了。回到教室后,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有的说:“春天来了,小草冒出小脑袋了。”有的说“我很快乐,我对着白云喊‘你好吗?’,白云笑眯眯地看着我。”有的说“躺在草地上的时候,小草在跟我玩游戏,他们悄悄地挠我痒痒。”„„还有很多充满童趣的语言,我想这都来自于他们亲自去生活中体验那种快乐。接着我让孩子们朗读这篇课文,孩子们动心动情,春游的快乐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也深刻地理解了“情动而辞发”的真谛。因此,我得出,在生活中教学可以创造出更多精彩。

另外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更是可以非常充分地运用“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如口语交际教学中,先给学生创设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交际,通过亲身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体验生活的目的,然后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交际,既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习作中,则可以通过先活动,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再进行听说训练,最后写一写,孩子有了切身体验后再去写作,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再现生活到语文教学中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使用语文,如你希望用新颖、独到的广告语给你的企业宣传,你希望用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需要用得体、恰当的表达方式沟通你和周围人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感知生活,把生活再现到语文中的能力。我记得我四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作文里写到“在热闹的河边草地上,白的羊群们总是很着急的,快节奏的啃着青草,是因为它们怕那些比自己嘴巴大的多的牛,会抢了自己喜欢吃的草吗?而牛儿们呢,丝毫不在乎,依然悠闲的按自己的步伐去吃草,我想它们肯定在心里想,‘我嘴巴大,一口是你们的几口多,我才不着急呢’,然后小牛总是来回不停的跑,是在互相挑拨牛羊之间的关系吗,还是看看大家怎么都吃的那么专心,就自己静不下心来呢„”这样生动的作文片断是细心观察了生活的结果,是在作文中再现了生活,我当时当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不为了这篇作文写的有多好,就是为了这位学生用心观察了生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指是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不健康的生活就是不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

总之,把生活和语文联系到一起的课堂,是主动、互动、生动的课堂,是预设生成相得益彰的课堂,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筑的课堂,是对话与体验遥相呼应的课堂,是现实与理想逐渐逼近的课堂。它是师生和谐、心扉敞开的场所;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是师生创造奇迹、激活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随时都可能邂逅意外通道和美丽图景的旅程„„让和谐的语文课堂,弥漫着民主自由的空气,培植适宜儿童主体精神生长的“气候”和“土壤”,散发出生命成长的气息!让学生心灵得到充分放飞,尽情徜徉于我们的语文课堂之中!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12年第4期 《小学语文教学》2014年第9期 《小学语文报》2010年第3期

第五篇:陶行知教育小故事

陶行知教育小故事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喂鸡

有一次,陶行知先生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向讲台,不慌不忙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听众全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什么。陶先生从容不迫地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大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让公鸡吃米呢?他掰开公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是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他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为陶先生形象的演讲开场白叫好。

一首歪诗的**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遍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校长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次日,陶校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因此,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象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同学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我检讨,……”陶校长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不是榫会,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拆表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先生。陶先生热情地让她坐下,又倒了一杯茶给她,问道:“怎么不带儿子一起来玩?”

这位夫人有点气乎乎地说:“别提了,一提就叫我生气。今天我把他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陶先生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蛮可爱的哩!”

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陶先生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先生摇摇头。

夫人又接着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陶先生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上你家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陶先生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

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陶先生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起到钟表店去好吗?”

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

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么拆,又怎么修,怎么装配,你不喜欢吗?”

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先生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孩子一起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

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 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先生把孩子送到家后,孩子立即跳呀蹦的跟妈妈说:“妈妈,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

那位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孩子和表一起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 陶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皂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

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一定照您的办法去做。”

陶行知出计算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十分混乱,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于是许多狡猾的商人便开始想出馊主意,他们首先在粮食上搞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不仅如此,他们还故意在粮食里掺杂了大量的石子、砂粒、稗子和霉烂的米,真是可恶极了。把这样的粮食卖出去,坑苦了广大老百姓,他们自己却大把大把地赚起了昧心钱。

育才学校也买了不少这样的粮食。师生可就倒霉了,不吃又不行,吃了这样的米,又不能消化,得肠胃病的师生越来越多。看到这一情况,陶行知先生十分焦急。为了保证师生们健康,他不得不规定每天早晨用20分钟时间上一堂“选米课”,全校师生人人动手,把米里面的杂质——剔除。但尽管如此,米里面的小砂子仍然很多,学生们吃饭时还是不时地咯牙,有的学生一嚼到砂子,立刻把一大口饭都吐了出来,食堂的餐桌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堆一堆的饭粒。

陶先生看到了这个情况,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唉,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为了几粒砂子,吐出一口米饭,也太可惜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一天,等大家吃完然饭后,陶先生一个人留在饭厅里,走到每张桌子前,把米饭一颗一颗计了数,再按桌子分别包成小包,写上数字,带走了。

第二天晨会上,陶先生很严肃地站到了讲台上,他扶了扶鼻梁上那副深灰色的眼镜,环视了一下台下的师生们,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抗战已到了最艰苦的阶段,国家混乱,加上奸商的捣乱,使我们衣食就更加困难了!”陶先生不无内疚的说:“我这个校长没当好,让大家受苦了,请大家能够原谅!”接着,他话锋一转,有点气愤地说道:“我们的粮食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却还是不知道爱惜,吃到砂子就把一大口饭都吐了出来,我看了 很痛心。昨天午饭之后,我数了一下每张饭桌上散落和饭粒,少的90多粒,最多的已经超过了600粒,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听到这里,台下的同学们有的低下头,有的涨红了脸,……陶先生接着出了一道算术题,让大家一起来计算,他说:“我们吃饭时浪费的米粒每张饭桌上300粒计算,那么我们每顿饭浪费了多少粮食?如果把这些粮食算成钱以后,可以买多少发子弹?这些子弹又可以消灭多少个日本鬼子?请大家认真算一下。”同学们在下面算呀算呀,当他们算出答案时,都不禁伸了伸舌头,低下了头。

陶先生又带着大家背起了李绅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说:“同不们,现在粮食更是来之不易,是农民们冒着侵略者的炮火用生命种出来的,也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夺来的啊!我们怎么能随便浪费粮食呢?有米饭吃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这样随便糟蹋粮食,那就太对不起前方的抗日战士和后方辛苦劳动的农民伯伯了!”

同学们听了后,似乎一下子懂事了。从此以后,同学们在吃饭时遇到砂子,总是特别小心翼翼地只把砂子吐出来,而把米饭仍然吃下去。餐桌上再也见不到饭粒了。

蜻蜓的故事

一天午后,一群小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奔跑,追逐着一只蜻蜒。蜻蜒闪着绿莹莹的大眼睛,颤动着翅膀,惊慌地上下乱飞。也许是被追赶得昏了头,突然,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叫着嚷着,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孩子们看见了他,齐声欢叫:“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脚步,见他们的捉蜻蜒玩,便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蜒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蜻蜒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蜒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翠贞点点头。陶行知从她手里取过蜻蜒,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蜒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蜒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蜒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蜒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蜒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蜒的尾巴。陶行知将蜻蜒举在眼前,用商量的口吻说:“蜻蜒是吃害虫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放了它,让它为我们去消灭害虫,好不好?”说着把蜻蜒还给翠贞。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蜒往上一送,蜻蜒忽地坠落下来,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又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蜒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蜻蜒在空中飞了几圈,很快飞到流水潺潺的河面上,俯冲上升,盘旋翻飞。孩子们注视着它,欢呼着:“嗬,在跳舞呢,看!”

陶行知便由此想到许多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将活生生的东西弄死,做成标本,他多次指出:“生物课不要变成死物课,„生物陈列所‟不要变成„僵尸陈列所‟,更不要在无意中培养孩子们残忍的天性。”他主张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要认识青蛙,可以到河边去观察,要认识小鸟,可以到树林里去。这样,才能观察到真正的生物,孩子们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下载新小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课题方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小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建设书香校园文化课题方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陶行知《新教育》有感

    读陶行知的《新教育》有感 陶行知先生的著作我这是第二次阅读了,每次阅读总有不同的收获。先生的文章浅显易懂,讲的道理也不高深,喜欢举例子,打比方,读来有趣。有些道理渗透在他......

    陶行知教育名著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这学期我有幸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陶行知教育名著》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

    陶行知教育论文

    由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想到的 ——浅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战争年代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陶行知教育名言[范文大全]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岩寺小学 叶秋华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正如宋庆龄对陶行知的题词......

    陶行知教育理论

    关于陶行知的一些教育思想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1、教育即生活。  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 ......

    陶行知教育名著(范文模版)

    《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读后感近日,我读了《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一书,感到这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

    陶行知教育名篇(合集)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书中许多文章都给了我一些启示,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教学合一》这一篇。 教学合一”是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也是陶行知生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