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孝道问题
农村孝道问题
随着老年化社会的进入,“老有所养”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农村来说,老年人口规模远远高于城市,近年来,随着城乡深化变革,外来思想的冲击,农村“空巢家庭”的出现,而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受到严峻挑战,农村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重视孝道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提供群众素质,化解矛盾,建设文明乡风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孝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子女对亲情的亲情淡化,养老尽孝观念淡化。
现在农村,儿女一成家就分家经营自己的小窝,不愿与父母同住的现象越来越多。而一些继续与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已婚子女也往往在经济上独立吗,感情上与父母疏远,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老一辈普遍缺乏亲情照料和精神慰藉,两代人之间的鸿沟在拉大。当前,许多子女只强调父母对自己的义务,而没有意识到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应该对等;一些子女把父母当成“挤不完奶的牛”,“啃老”现象较普遍存在。
(二)“以自我为中心”,孝道观念缺失。
一些子女之间在赡养父母问题上相互推诿责任,互相扯皮。有的子女视老人的再婚要求为大逆不道,干涉老人的婚姻;为争取财产折磨父母,抢占老人的住房、甚至抛弃虐待老人。现农村有相当多的农民不知道《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不知道自己不尽孝是违法的,更不知孝在精神方面的要求。
(三)家庭孝道教育“错位”。现代家庭,往往是“宠爱身边小宝宝,淡化薄生养一对老”。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而下一代对父母、祖父母却缺少基本的孝道意识,缺乏责任感和感恩之道。
(四)厚葬薄养,孝死不孝活。
在父母健在时候,不给父母物质上的供养,老人时常吃不上一口热菜热饭,更谈不上亲情照料和精神慰藉。但在父母去世后大办丧事,铺张浪费,甚至建“豪华”坟墓。
二、农村孝道观念淡化的原因
农村社会孝道文化淡漠不仅仅是个人原因,更多的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引起。
(一)农村公共舆论在孝道问题上日渐沉默。
传统的村庄公共舆论场所已经慢慢消失,集体活动大大减少,农民很少象以前聚在一起讨论问题,即使还在一起聊天,内容也是关于外界的信息,村庄公共舆论逐渐丧失了其功能。
(二)农村传统生活价值的衰落及价值取向的变化。
现如今由于外出打工等因素使农民流动性增强,改变了农民的生活面向,许多人注意力逐步从村庄内部转移到村庄外部,他们对村庄的建设不感兴趣,对农村内部发生的事情也不愿去议论,也就谈不上关心身边的不孝问题了。
(三)农村现实中微妙的婆媳关系。
之所以农村中有些年轻媳妇对公婆不孝,就是因为大部分农村姑娘离开村庄外出打工,造成年轻女子在村庄中相对稀缺,农村娶媳妇的成本很高,男人不迁就媳妇就意味着这辈子可能要打光棍。所以老人往往委曲求全,也不愿家丑外扬。
(四)基层组织在不孝问题上不作为 一些村干部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象这种子女不孝顺家庭矛盾认为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
三、重建农村孝道文化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家庭在现代孝道文化建设中的榜样作用。
父母要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孝敬自己的长辈,为子女从小树立孝的榜样。要对自己的孩子在基本礼仪等方面言传身教,把孝敬、感恩的理念潜移默化到子女的思想和言行中去,让子女认识到,父母走过的路是自己将要走的,子女就会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对如何待自己的长辈、兄妹。
(二)要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和典型事迹的引导作用。
社会上要形成嘉许孝行为和批评不孝行为的评价机制,加大对孝道的关注和宣传。如果人们在履行了敬老养老的道德义务后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就会激发激励更多的人履行敬老养老的义务和责任,同时要加强大众对不孝行为的监督和评价。
(三)以法律的强制性去规范和约束公民的不孝行为。
针对目前农村时有发生的虐待、遗弃老人,不尊重老人的隐私权、婚姻权、财产权等现象,就需要用法律的约束不孝子女的行为,强制他们恪守孝道,而不仅仅是道德规范,对侵害老人合法权益并造成社会影响的行为要依法惩罚。
孝,是在父母健在时不仅让父母衣食不愁,没有生存之忧,而且要经常与父母沟通,常回家看看,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忧,要从单纯的经济性孝道回归到传统的亲情式孝道,更加注重精神上的满足
第二篇:儒家的孝道问题(推荐)
.简述儒家的孝道
孝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本,这一根本是由先秦儒家奠定和确立的。“孝亲”是儒家宗教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点明了孝亲在儒家宗教中的重要性。
孝道在理论上的内容
首先,在时间上,表现为永恒性。“。“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是宇宙间恒常不变的普遍规则和自然法则,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在空间上,表现为广泛性。“孝”充塞天地,流行四海,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因而具有超越狭隘地域界限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在主体上,表现为普遍性。先秦儒家认为行孝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义务,无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庶民百姓,皆应对父母祖先尽孝,而上古圣贤名君无一例外都是孝子。总之,在先秦儒家看来,孝道能够塞天地,横四海,亘古今,通圣凡,能够彻粗精,兼体用,合内外,无所不至,贯通一切。
“孝”在实践上的表现
先秦儒家把“孝”作为诸德之本,百行之首,教化之源,要求用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应该围绕孝道展开,在儒家思想体系中,“孝”处于根本地位,其他道德规范都是围绕“孝”而展开的,而在实践中,儒家也要求其他道德规范应该从“孝”出发,为“孝”服务。在儒家孝道体系中,以仁来推展孝,即在“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就称得上“仁”,“仁”是“孝”的扩展延伸。在先秦儒家看来,相对“孝”来说,“仁”才是高尚品质,而“孝”只是底线德性;以义来导制孝,先秦儒家认为“孝”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义,反对因“孝”而废“义”;以礼来规范孝,把孝纳入礼制的范畴,用礼来规范孝,以期确保孝道伦理规范的实行;以敬来提升孝,“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的实质更在于“敬”;以忠来成全孝,“孝”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忠”的身上,通过“忠”的形式加以表现和实现。“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以诚来实现孝,在先秦儒家看来,子女行孝来不得半点虚假;以法来保证孝,极为重视孝道政治作用和社会功能的先秦儒家继承了西周以来的将“不孝”列入“五刑”之最罪,为常赦所不免的思想而继续加以倡导和发展,把道德抬升到法律的思想和行为。
在具体实践上,儒家讲求“通权达变”。先秦儒家高扬中庸之道的为人处世原则,但并不是委曲求全和折中调和,而是要求适度而中,虽然极为重视和推崇孝道伦理,强调孝道的教化功能和社会功用,但并不赞成某些过分的,违背常理常情的举动,主张因事制礼。荀子强调子女对父母的顺从恭敬,但同时要求子女不能盲目屈从,而应该做到“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明晓权变、灵活机敏。孝在儒家孝道中的地位 儒家孝道认为,“孝”是诸德之本,教化之源。“只有首先做到了“孝”,才有资格谈到其他道德品质,离开孝德来谈其他道德规范都是空言扯谈。“孝”在儒家看来又为“仁”之本,“仁”在儒家思想学说体系中统摄其他一切道德规范,因此,“孝”也是其他道德范畴的本根,它们也都应该围绕“孝”而来展开。从总体上可以说,儒家的孝道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根源和基础,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头和根本。2.简述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内圣外王”一词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内圣外王”之道,后世学者虽无一例外将其归于儒家的主要思想,但并非儒家首创。
“内圣” 是指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人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将道藏于内心自然无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将道显示于外,推行王道。意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内圣”方面,孔子主张,“为仁由己”。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在“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在孔子的思想中,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的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安邦治国,达到外王的目的。同样,内圣之有达到外王的目的才有意义,外王实现了,内圣才最终完成。立己,达己是基础,立人,达人是归宿。
孔子的“内圣外王”政治思想体现了道德与政治的直接统一。儒家讲道德,也谈政治,认为政治只有以道德为指导,才有正确的方向;道德只有落实到政治中,才能产生普遍的影响。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也就是由“内圣”到“外王”。这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础,“外王”是“内圣”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三大纲领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3.儒学在当代的意义
儒学信仰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曾长期在中国传统信仰中居于主导地位,创造了中华文明历史上的巨大成就,使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居于世界前列。即便在今天,它对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儒家文化的精神已渗透在中华民族日常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它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了它所赖以产生的那个时代对它所做的要求,而成为中华民族及世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有许多突出价值,它的人本主义思想、内圣外王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是自强不息、与时俱进 的进取精神。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善于改变的人,他执着于自己的政治追求,但绝不愚顽不化。孔子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主张“时变”,主张在变化的时势中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大学》引述古训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则有:“生生之谓易”以及“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发展观念。自强不息,教育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能屈服于命运的坎坷;与时俱进,则告诉我们要不断吸纳新事物,学习新本领,而不能拘泥现成,畏惧不前。
还有就是天人和谐。孔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他的天、地、人“三才”一贯思想上。孔子认识到客观规律不可抗拒,认为人应当自觉认识与遵守自然规律。这与当今的科学发展观有许多共同点。现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环境污染也随之日趋严重,天人和谐的思想,启示我们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在尊重自然界的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如此才可实现社会主义生态和谐。另外,儒学对当代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教育方面,儒学有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思结合、重视实践、学仕结合等等,其中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更显卓越。这些优秀的思想见解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兴起于西方的现代教育中,技术教育、职业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则普遍被忽视,其结果是人的工具化、物化,一孔子德才兼备、德智并重的教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补其偏。在经济方面,儒家主张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认为经营者应实实在在地爱人、关心人,而不仅仅是利用人、控制人,这就使得生产者在企业中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企业的对内凝聚力、对外竞争力也由于生产者对“家”的忠诚奉献得以增强。以人为本、仁民爱物的经营原则,以义取利、诚信为本的经营道德,好学重教、以智经商的经营特色,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经营方法——这一切无不是孔子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创造性运用。
在政治文化方面,儒学主张仁爱的精神,认为各个国家民族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并在此基础上互帮互助。当今世界,应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世界政治生活中的最低共识,用孔子一样对他人善意的目光去看待其他的国家和民族,或许人类可以实现“有道”的大同社会。
工业化以来,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增长,但是,却带来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失衡、社会秩序混乱、道德沦丧、人的异化和对人终极关怀的缺乏等等,因此,对现代化模式的重新解释和对儒家文化的重新定位,是很有必要的。而当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面临危机时,需要维持一定的发展速度,需要现代化的机制达到良性的运转,这时,儒家文化的整合价值就能发挥作用。西方物质文化的缺限在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中可以得到补充。
综上所述,儒学在当代社会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应成为未来文化价值取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怀着包容、扬弃的态度对待儒学,让它为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新文化的形成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
第三篇:孝道材料
我对孝道的一点看法
“百善孝为先”。孝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抚养、送终等等,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乌鸦都懂得“反哺”,人更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不仅仅是个人的道德行为,不仅仅是个人家事,也是为人应对社会承担的一份责任。然而在当今的社会中,“孝心”似乎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词语,它在年轻人中已经引不起强烈的感情,人们似乎已经淡漠了。
一、现在很多人不懂得孝顺
俗话说“养儿防老”。可是看看农村某些老人,天天生活在儿和儿媳妇的责怪批评声中,尽管他们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看着儿子儿媳的脸色,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却总不能得到最起码的尊重。有的老人甚至绝望的自杀。这是社会的悲哀,人人都生孩子,养孩子,但是如果不教育孩子,他们就只是人类传宗接代的机器。养儿防老,到自己暮年的时候才觉得养活了一条白眼狼。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连畜生都懂得回报自己的母亲,为什么那么多农村的儿子,却不如畜生呢?
举个例子:有一对年仅50出头的父母,被成家后的独生子逼出家门,无家可归,流浪了几年,最近母亲自杀,了结了辛酸的一生。有谁能相信,在现在不缺吃喝的社会,和平年代,亲生儿子用软刀子把父母逼上不归路!父母甚至不愿意“告状”,怕政府“抓”他儿子。至死用他们还保护着他们的逆子。但这并没有唤醒儿子儿媳的良知„„
二、古人孝心故事
1、“卧冰求鲤。”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叫王祥的,天寒地冻的时节,继母想吃活鱼。王祥来到河边,脱掉衣服卧在冰上,想用身体来融化坚冰。忽然,河面上的坚冰自动裂开了,从裂口处蹦出两条活鲤鱼。王祥拿着活鲤鱼回家孝敬继母。
2、“扇枕温席”说的是东汉人黄香,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他的孝心被广为流传。
三、现代孝心故事
1、田世国换肾救母:山东汉子田世国在瞒着母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一个肾脏移植给身患尿毒症的母亲。手术很成功,但老母亲至今不知道捐肾的“大善人”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上海中山医院接受的几百例捐肾手术中,子女给父母捐肾的这是唯一一例,多数都是父母给子女肾脏。
2、张尚昀背母求学:2001年7月,张尚昀在长春税务学院申请休学,背着患病的妈妈打工。边打工边自学,其间,张尚昀参加长春税务学院6个学期的考试,5次拿到奖学金。
3、陈毅元帅不仅仅是我们党的好干部,而且也是一个“孝子”的楷模。1962年陈毅出访,途经成都探望重病的父亲,他亲手给母亲洗尿布。母亲有难色。他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洗上十条,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啊!”
四、如何孝顺?
1、孝顺从现在做起
有人会想自己住房太窄,等挣了钱有了宽余的房子,就把父母接到身边;有人想,自己手头紧,等再挣一些钱之后,尽量让他们晚年享几天清福;有人说;目前工作不理想,等谋到好工作,再和父母住一起生活;有人说;她们没给我好的前程,没供成我上出满意的学界,不可理会他们;还人说;她们没给我留下基业和治下家产,不赡养他们„„这话对吗?殊不知,岁月无情,生死难料。父母一天天变老,很快就步入风烛残年,一不留神就踏入黄泉;人生短短几十载,能和生我们养我们、疼我们爱我们的父母一起度过的时光又有多少?平时只顾挣钱,当挣到一大笔钱后,准备孝敬父母时,却见到了母亲的灵柩。那悲痛,是一种迷茫、一种懊悔、一种欲哭无泪。“子欲养,而亲不在”啊!
朋友们,珍惜这仅有的时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2、孝顺从小事做起
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让老人家得到安慰。“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不需要每天大鱼大肉,每月有多少赡养费;只需求的是作为子女的几声亲切的呼唤,几句温柔的语言;哪怕是一句真诚的问候,偶尔的嘘寒问暖,他们就会倍感欣慰。
3、孝顺从心灵做起
“每月给父母寄点钱花花,就敬到孝心了”。这是一些人的“常规做法”。其实,这也是对“孝心”的曲解。孔子在论孝道时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如果只注重物的供养,那和养狗养马有什么区别?
同志们,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善待老人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普天之下人人都会老;你也要做父母,也愿父慈子孝。自己不孝父母,何能期望子女敬孝你呢?因此从教育后辈而言,也应从自身做起,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树立孝顺的榜样。
第四篇:浅谈孝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论文
浅 谈 孝 道
引言
中国有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源,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当代不少的伦理学家也把孝道作为家庭观念中最重要的一种行为规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等品德形成对的基础。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社会上的青年人中年人,都应该对他们进行孝道教育,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然而,在当今社会,我们过分的关注着千古流传的感人孝道故事,歌颂着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却忽略了现代人对孝道理解的现状。并且,随着社会上独生子女比例的升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口中所说的孝道是不是已经变质了呢?还是在时间的冲刷下,人们的孝道观念正在一点一点的消失?
一、何为孝道?
孝道的具体含义已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但是最传统的孝道观念确不会随着世事的变迁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记载的资料显示,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此意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并且,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且不说报答之恩,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据具有的到的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中国古代的一辈先师中,孔子、曾子、孟子、荀子等人都对孝道做出了详尽的阐述。据资料记载,孔子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仁。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仁不仅是孝的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是仁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而《礼记•中庸》中也写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而曾子不仅将孝作为对父母的一种尊敬爱护,更加上升了一个层次,那就是将孝发展成为一种抽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准则,使其成为道德的总和,天经地义的原则。孟子在孝道中提出性善论,与荀子所主张的性恶论看起来冲突却在一些观点方面也是具有相似性的,他们都把孝道作为人性和家庭伦理中最基本的道德美德。
由此上得出结论,孝道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责任,且是一种维护家庭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与准则。
二、关于传统孝道
最传统的孝道莫过于从西周时期最原始的含义说起:
一、尊祖敬宗。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时死去的人,这也就难免带上一定的宗教色彩。
二、传宗接代。古话有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古代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传承了一辈人的精华。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想到传统的孝道,我们不免想起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一篇叫做《二十四孝图》的文章来,读完所得的感受无为是感动之余所带来的震惊,却是痛感古人怎么能将孝道发挥到如此酣畅淋漓的地步。不得不说,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是残忍的,是违背当今社会伦理道德的。再次翻开《二十四孝图》,看到“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标题总是让人感到冷酷无情甚至是惨无人道;“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的思想也蒙蔽了严重的封建意味;甚至是“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尝粪忧心”等故事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大肆违背了儒家思想中的“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本观念,这种孝,充其量也只能被称作“愚孝”。而封建孝道中的残忍和虚伪也已经让人不胜唏嘘,封建的思想观念已经与当今的社会闲的格格不入,差去了十万八千里。
由此也印证了那句话“孝是应该的,但迂腐是愚蠢的,盲目是可悲的,卫道是可恨的。”
三、关于现代孝道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改革开放有了跨越性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大幅度上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于孝道,人们不再拘泥于原始的“野蛮型”的“愚孝”,而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满足社会需求与自身情感付出的情况下,合理的履行自己的孝道义务。
首先我们从两份调查结果来看一下当今社会青年对孝道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一:
(选自:城乡青年孝道文化调查问卷
摘录部分题目)
第1题:您是否听说过“孝道”这个词?
第2题:您对“二十四孝图”的看法:
第3题:您对于父母的命令或决定:
第4题:您对父母的健康状况的了解情况:
第5题:如果认为父母说的不对,您会采取什么态度?
第6题:家庭有重大事情需要解决时,您会?
材料二:
(选自:关于大学生孝道观念的调查报告
摘录部分文字)
由表一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大多数的传统孝道的观点大学生是普遍赞同的。但在一些非常传统的孝道观念上表示了异议,如“父母健在不能外出工作”“儿女要绝对接受父母的意见”“父母去世后,一年内儿女不应当穿漂亮衣服,吃美味的食物”。对于这些比较极端守旧的孝道的观点,大多数人的表现是不认同的。
在表二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孝道责任观念。在“经常问候父母”这一点上有76.1%的人非常赞同,而在“照顾父母”“经济上资助父母”“尊重父母”“体贴与令父母开心”上也都在非常赞同上有着69.3%、67%、71.3%、65.9%这样非常高的比重,但是在“服从父母”这点上非常赞同的只有27.3%,在这项的选择中被调查对象普遍选择的都很分散,表明这一传统的孝道观念在大学生们的心目中认同度很低。在对孝的期望的考察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喜爱非常赞同的比例上低一些,但基本上对“照顾父母”“经济上救助父母”“体贴和令父母开心”“经常问候父母”上大多数是赞同的,而对服从父母则显得更为中立。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发现在孝的责任与孝的期望上,大学生普遍是有着很强的认同感的,但对一些传统的旧的孝道观念表现的并不是十分认同。
分析:
材料一中,关于青年人对二十四孝图的看法来看,非常赞同和持中立态度的人的数目是相差不远的,说明在当今社会,有些人依然对传统的孝道观念持肯定态度,无论其好坏都一味的接受,而有些人学会了辩证的看问题,能够站在当今时代的大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对于父母的命令或决定,所有人的做法都是视情况而定,抛弃了原有的封建观念,即“父母命,不可违”,非绝对的服从,又非绝对的反对,这让子女有了自己的想法,无疑是一大进步联系第5、6题,都可见现代思想观念的解放,已经不再是之前的完全听命于父母,更多的是强调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自由、平等与互相尊重。再看第4题,对于父母健康情况的了解程度,大部分人的选择是不是很了解,这不免反应了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子女出门在外,父母空守在家,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所谓的联系关心也就是一通电话、一条短信,所以造成多数人对父母的健康情况不是很了解也是在所难免的。材料二中,通过一个调查结果主要体现了两个问题,第一,大学生对传统的孝道观念不是很赞同,传统孝道观念中的封建迷信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是他们难以接受的;第二,大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一些新的形式和做法去关心家里的父母老人,孝道的认识在他们身上还是很深刻的。
四、父母眼中的孝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传统主义中的绝对强制性的孝道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所谓的“孝顺”在现在的父母眼里更多的注重了“顺”。下面是我总结出来的几点父母眼中的孝:
1.细心、体贴父母,能时刻为父母着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知道父母一切都是为了儿女的幸福。
2.不以钱财衡量对父母爱的多少,父母不是要儿女寄很多钱回家,而是希望能够一家团圆相聚。
3.避免和父母争执,尽量顺应父母的意愿,不要将自己的习惯和观念,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父母身上。
4.在生活中细心照料父母,使他们保持心情愉悦。
据光明网报导,在当今社会,随着在外打工子女人数的增多,空巢老人的比例也大幅度上升,由此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到了无数老人的心坎里,老人们从心底里发出的对孝的看法就是,希望儿女健康平安,能自食其力不做“啃老一族”,空巢老人们则是希望儿女能够在空闲的时间里回家多陪陪他们,顺应父母的心愿,不顶撞、不吵架,于父母来说,这便是最大的安慰。
五、当今孝道的缺失
现代社会工作的流动性、生活方式的变迁、学业和寻求更好机遇的需要、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西方核心家庭观念的影响,使得孝道的观念发生改变或是淡薄。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冲击,一些核心价值体系遭到质疑,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或是崩溃解体,然而心的价值体系在短时间内又尚未成型,所以随之而来的一些观念淡薄也是不可避免的。又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不到位,更加扭曲了社会上孝道的观念。
说起学校和家庭有关孝的教育,不禁想起小学生们都必有的一项作业,就是“为父母洗脚”,然而这项作业的完成度不用想也知道是很低的,一方面是学生自己不好意思,另一方面是家长不好意思让孩子为自己洗脚,所以对父母来说,放弃了让孩子感受为父母尽心做一件事的机会,是失败的;对于学校来说,布置的作业体现了很大的狭隘性,选择的方式不正确,并不不是让子女为父母洗一次脚就能体现他们多大的孝心,表达孝道还有很多种方法,然而学校却选择了这种对于大多数人都难以做到的方法,是失败的。
关于孝道缺失,最主要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艰辛,不能满足父母的成就期待;二,不尊重父母,对父母的生活和健康情况知之甚少,缺少对父母的精神慰藉。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庭形成了“421”的结构特征,子女更加成为家庭疼爱的中心,父母手中的掌中宝,导致很多子女认为父母对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不求回报的,所以感恩之心日益缺少,过分强调物质而非精神上对父母的回报,过分的索取自己的权利而忘记了自己对父母的义务,所谓的“反哺”更是少见。
六、加强和改善孝道教育的对策
1.从自身做起,身体力行
体贴父母
懂得感恩,对父母对自己的爱不要一味索取,懂得父母亲亲工作的艰辛,有句老话叫做:“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懂得节俭,不挥霍父母辛勤赚来的工资,虽然父母会尽可能的满足子女的需求,但我们也要张弛有度,在降级上体贴父母,不和同学互相攀比,做自己力所不能的事情来给父母带来无谓的压力。
关爱父母
经常和父母做精神上的交流,了解父母内心真实的想法,及时了解父母的身体健康情况。在家时,多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从被照顾模式转换为照顾模式,用实际行动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孝心。
尊重父母
很多父母的思想观念难免与我们下一辈的人有所冲突,所以当双方意见不一时,不要争执不休吵得面红耳赤,而应该静下心来多听听父母心中的看法,设身处地的为父母着想,尽量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去劝说父母,在思想上尊重父母才是一种成熟的孝道的表现。
回报父母
身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着自己的儿女有所成就,得到幸福。“光宗耀祖”是中国人骨子里的骄傲,所以尽孝心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要努力奋斗,去的一定的成绩,为父母争光。
2.加强学校教育
宣传教育
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来加强学生对于传统孝道以及当今孝道的认识,使得“孝顺父母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这一观念深入人心,使得学生们从小便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关于孝道的价值体系,并能够付诸实践。
开展活动
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如主题活动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孝”,在活动中实践“孝”;定期开展感恩活动,以实际行动向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的孝心和感恩之情,并在活动过程中树立一些值得学习的榜样与标兵。
七、结束语
直至今日我们还记得那句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孝道始终被我们作为一种可歌可颂的传统美德来发扬传承,一个不懂得回报的人无论他有多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可悲的。在这个人情味日益淡漠的社会里,让我们紧抓孝道这一根苇草,行立在世间多一份依靠。
第五篇: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中国面对的最大经济问题
步入新世纪,我们仍然会面对许多棘手的问题,从经济方面看,我们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可能是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这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我以为,我们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成就一直估价过高,除了总体估价过高外,对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也没有给予足够的估价。真正富裕起来的农村和农民是那些?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沿海、沿边的,这些地方的农民靠卖土地、租房屋等赚了钱;二是靠近城市的和属于城郊的,这些地方的农民靠卖土地。租房子,靠建农产品基地,靠借助城镇优势办工厂等赚了钱;三是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这些地方农民借助资源办企业或者直接卖资源赚了钱。真正靠耕种土地吃饭、搞种植业甚至包括一部分搞养殖业中的农民,很难说真正富起来了。而后者正是代表着农村的主体、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的主体。从广大的农村看来,影响其发展的有这么三个相关联的问题:第一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收入近些年增长缓慢,2000年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其原因不在于农民使劲少了,而在于:开支大,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每亩地的投入成本不断增长;负担重,尽管上面三令五申减负,但各种各样的税费仍在增加,很多农民种不起田;收入减,粮食价格走低,棉花价格有所增长,但幅度也不大,随着进入WTO,其他农副产品的价格也不会高到那里去。所以,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景堪忧。现在我们在上面强调要千方百计为农民增收,要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而农民们却说得很实在:减负就是增收,不摊派就是服务,可我们连减负、减摊派这点事都办不了、办不好。第二是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要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开的一个重要的药方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举措。但问题是靠谁来调,有没有能力调整过来。靠国家来调?国家有没有那么多钱来帮助调?不出钱,出政策?光靠政策能不能引导农民来调?这是其一;其二,往哪里调,哪里是可以预见来钱的可调之处?农田耕作不比工厂生产,调了起码要坚持那么一年,市场环境一变,岂不是又要调了吗?谁来支付农民调整后得不偿失的代价?其三,能不能调?这就是我下面要谈到的土地制度的限制。“三分地里闹革命”,即便是闹出花来,其效果恐怕也是有限的。
第三是土地制度问题。这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根本。我一直认为,要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包括解决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除了要清理外部环境如减负外,从内部看,关键是要改革现有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从土地看,目前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分散,每户一小块,广泛分散在众多的农户中;二是闲置,由于负担重,种不起田,很多农民弃农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三是非流动性,除极少数地方外,绝大部分地方的土地不能流动。我以为,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土地经营的规模经济以及建立在土地流动基础上的私有的或者股份制的农场制度应该是土地制度和农村经营制度改革的方向,这个问题解决了,外部环境理顺了,再加上工业发展了、城市发展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就确立了。所以,我们要在现有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未来的改革方向中间架起一座桥梁,它既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的推进,更应该包括土地的规范化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