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入物流管理理念
引入物流管理理念
提高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绩效
周小重1 熊鹤鸣1 田 颖2
(1.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湖北分公司;2.湖北襄樊樊东国家粮食储备库)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深化,经国务院批准,明确性质为国有特大型企业,职能为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经营管理和安全储存,拥有众多中央直属粮食储备库的管理核心——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组建成立。这是完善中央储备粮经营管理体制的重大举措。这其中我们应注意两点,一是它的企业性质决定了它的经营管理活动必须是以盈利为目的;二是它的职能是经营中央储备粮油。那么,如何以最小的费用消耗来完成中央储备粮油“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调动方便”的总体管理目标,取得最佳经营管理效益,实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呢?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实行中央储备粮的物流化管理,是其有效途径之一。现笔者就这一认识实践与同仁们商榷。准确剖析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的物流环节
中央储备粮是一种特殊的流通商品,其特殊性在于一是其所有权、调运权由国家掌握,中国储备粮食管理总公司及所属中央直属储备粮食库(以下简称中央粮库)仅有管理、保管的权限;二是其经营资金及利息(含收购、保管、调运三个阶段)由国家提供,销售盈亏 由国家承担,中央粮库通过经营管理中央储备粮油物质实体流转过程获得利益收入;三是其经营运作必须根据国家指令进行,同时中央粮库要不断把中央储备粮在库情况的综合信息反馈给国家主管部门。这种种特征,恰恰与当今国际物流业基本运作形态相吻合。物流业被认为是继劳动力、资源之后的第三个利润的源泉。它的经营责任和目标是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通过仓储、运输、信息、搬运和包装等作业要素的集成,完成货主既定的物质实体在时间、地理上移动与定位,并提供最佳服务和管理。
因而,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努力提高中央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质量和效益是完全可行的。中央储备粮油的物流构成可分为3个管理流向。①实物流。对中央粮库而言,在中央储备粮的经营中不需考虑商品的商业价值,只需根据指令收购或接收一定数量、质量的中央储备粮油;根据指定进行保质、保量的在库管理;根据指令进行包装;根据指令进行运输;根据指令的时间和地点完成出库交接。②信息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下达的指令信息,即中央粮库收购(或调拔)的数量、质量、等级、价格、入库时间、在库保管标准、出库时间、运输方式、交货地点等等;一方 周小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湖北分公司,总经理 面是中央粮库在经营中央储备粮的运作业务中所产生的信息,如日收购(接收)数量、质量、等级、结算数额、入库仓位、保管方式、日常粮情变化记录、在库粮油定期品质检测数据、出库包装方式、运输方式、运输路线、交货验斤、复验记录等等;③资金流。它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委托中央粮库以贷款形式支付中央储备粮油收购、调运资金,其利息国家逐期支付,以实物形式存在中央粮库,中央粮库不对其承担安全储存以外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国家支付中央储备粮油目标经营后的节余就是收益。
从现代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中央粮库的经营目标,就是在国家所支付的单位中央储备粮油经营量费用一定的情况下,以最小经营成本完成中央储备粮“帐实相符、质是良好、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总体管理目标。而相应的管理目标则是,充分利用信息手段,控制物流成本,管理好中央储备粮油。2 精确测算中央储备粮油经营费用定额
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是以用最少的成本,完成最优的物流作业为最高理想。那么中央储备粮油物流经营成本构成有那些呢?现代物流管理理论认为,典型的物流成本可归类为三大项: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财务费用。中央储备粮油物流直接成本是完成物流作业直接引起的费用,包括运杂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检验费、经营人员工资与福利等等;中央储备粮油的物流间接成本是指为组织和管理中央粮库所发生的费用,如修理费、消防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工会经费、职工教育费等等;而中央储备粮油的物流财务成本十分特别,由于中央储备粮油的商品贷款利息由国家承担,可不予考虑,所以这一分部成本仅为物流作业引发的金融机构手续费。
就当前企业广为应用的各种成本控制管理方法比较而言,中央粮库经营中央储备粮油业务,在单位经营收人确定,而单位经营支出项目也相对确定的情况下,实行费用的定额管理,是获得最佳经营管理绩效的简捷方法之一。运用系统统计分析法,笔者就所在国家粮食储备库所经营管理中央储备粮油收储调拨费用进行了定额测算,测定中央储备粮油收、储、调的科目、子目、细目费用定额共计3129项。针对收储方式的不同,我们测算就是分三大环节十七个类别进行的,如收购环节就分为四大类别:(1)包装粮食收购费用定额;(2)散装粮食收购费用定额;(3)散装油脂收购费用定额;(4)桶装油脂收购费用定额。库存环节分为七大类装:(1)包装粮食常规保管费用定额;(2)包装粮“两低”保管费用定额;(3)散装粮食常规保管费用定额;(4)散装粮食“二低”保管费用定额;(5)散装粮食机械通风保管费用定额;(6)桶装油脂保管费用定额;(7)散装油脂保管费用测算;在调运环节分为六大类别:(1)汽车包装粮食调运费用定额;(2)汽车散装粮食调运费用定额;(3)火车包装粮食调运费用定额;(4)火车散装粮食包装调运费用定额;(5)桶装油脂调运费用定额;(6)散装油脂调动费用定额。从而构成了一个能够包容中央储备粮油多样化实物流行式的费用定额体系。下面是该费用定额体系中50万kg/年散装粮食常规储藏直接费用部分中保管费科目下熏蒸费细目构成实例:
A)熏蒸用药:正常情况下,每年保管50万gk粮食熏蒸一次,需用磷化铝15kg,按26.5元/kg计算,计397.5元;需氯化苦30gk,每17.5元kg/,计525元,共计922.5元。
B)熏蒸营养费:50万kg粮食每年熏蒸一次,每次需20人次进仓作业,熏蒸后处理药剂残渣需10人次作业。则每完成一个熏蒸程序需30人次作业。按《关于保化人员参加化学药剂熏蒸供给保健食品的通知》,所定保健食品标准及现行市场价格为:鸡蛋4个,2.00元,水果0.1kg,0.80元,茶叶0.1kg,5.00元,共计10.03元。即每年50万kg粮食熏蒸营养费为309元。
C)熏蒸杂费:a.包磷化铝用布:废面袋面条2.00元,每条可改药包25个,按埋藏施药每点投置药量不超过30克计算,每33个药包分装磷化铝1kg。每50万kg粮食熏蒸每年用磷化铝15kg,39.60元。b.空间悬挂氯化苦用布:废面袋每条2.00元,可改布条10个,每50万kg粮仓空间悬挂布条50个,则需10元。c.熏蒸用杂品费:每50万kg粮食熏蒸密封门窗用灰面粉1kg,价2.00元;用纸2kg,价4.00元;共计6.00元。d.包药用麻绳:一根品绳现价0.05元,则口绳费为6.20元。D)熏蒸用具:按防毒面具使用操作规程,防毒面具的滤毒使用时限为70个小时,单价200元,每年粮食熏蒸30人作业1小时,平均报废滤罐85.8元。
应该说明的是,这个费用定额测算是在我库当地当年的物价水平基础上作出的。由于每年物价指数不同,其费用定额也随之测算调整。同时尽管中央储备粮油流转业务产生的费用组合大致相同,但由于各地物价水平及采用的储粮防治手段、运输手段的差异性,这个费用定额管理体系仅供同行们参考。3 明确设计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的管理规范
现代物流管理的观念认为,物流管理的核心是通过管理过程提高物资效率。实施中央储备粮油经营过程管理的目标在于三个方面:①所有努力必须集中于中央储备粮油“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调运方便”的总体管理目标,集中于中央粮油储备粮油的保值保量;②用中央储备粮油经营过程协调统一企业组织行为,建立最佳运行程序和最优作业技法;③明确管理规范框架,运用中央储备粮油流转过程的信息,使企业组织所有方面一体化,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所谓明确管理规范,就是对中央粮库管理中央储备粮油经营过程中具有多样性、相关特征重复的事物,以程序和形式规定为标准或准则,实行程序化、标准化、时间分解序列化为基本特征的 一种综合性管理规范。它的要点和基本原理,是把中央储备粮油经营过程中的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融合成一个系统,形成最优化结合。前面的中央储备粮油费用定额测算为之提供了基础,中央粮库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磨合形成的行之有效的中央储备粮油相关手续传递制度、记录、帐卡流转程序等信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为之提供了保障,使我们能够结合实际,设计编制了以中央储备粮油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总体系统管理规范为核心,以入库、出库、保管、质量、财务、调运、审计、统计、会计、财务、保卫、保障及日常事务二十个环节管理规范为实施目标,以库主任、保管科长、检验科长、保管员、调运员、保安员等三十六个岗位规范为目标行为激励和考核标准的中央储备粮规范管理体系。该体系通过各级管理人员及其所属部门、岗位个人的规范制约与连贯作用,达到工作职责的衔接。确保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管理的整 个物流过程的调控不脱节断挡,从而实现“各司其职、人尽其责、事循其规,权施其度”的规范管理目标。以下是我库《中央储备粮管理规范》总体系统控制规范(即《库主任工作规范》)章节中的实施流控制管理规范实例:
3.1 收购过程的控制
(1)库主任在接到上级下达的中央储备粮油入库指令(指文件、入库通知书、调令、合同等),应立即分别向库财务、保管主任及经营分管主任签转命令。
(2)责成库财务主任立即组织实施:持入库命令到指定农业发展银行落实贷款额度,办妥贷款手续,根据库主任的指示,分期分批转至粮源调拨单位或根据收购计划、收购手续以现款形式支付售粮农民;
(3)责成库保管主任立即组织实施:①通知库质检与保管科室,落实接收或收购粮油罐以及质检、保管人员,并督促进行仓(罐)清整消毒、备品准备、计量器具、检验设备校调等前期准备工作;②组织落实各项措施,调试好清杂、降水 机械,同时准备就绪对售粮客户的服务措施;③挂牌,公开本批粮油的收购标准、价格及收购程序、验质及作价方法。④提出对种粮大户农民和名、优、新粮食品种主产区带领质检、调运人员上门收购的计划;⑤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标准,组织粮油入库质量检验,严格确保入库质量。如系调拨移库粮油,负责就数量、质量等事项与调出方协调。3.2 保管过程的控制
(1)按粮油入库命令如数完成入库工作后,库主任应该组织分管保管、财务主任及保管、检验部门负责人共同到现场,就粮油数量、品质进行混仓验收,研究确定科学保粮方式方法建立粮情档案,按“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建帐、建卡。
(2)委托库保管主任组织质检,保管部门人员按《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实施粮油保管工作。
(3)责成库保管主任负责每月组织储粮普查,并审核普查结果。重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研究处理,一般问题责成库保管主任具体组织改进措施。3.3 出库过程的控制
(1)库主任在接到中央储备粮油出库命令后,应即分别向库财务主任、保管主任及财务、保管部门负责人签转命令。
(2)库财务主任在接到库主任签转的命令后,应立即就所指定出库粮油的保管费用、利息支出及费用利息补贴到位等项进行综合核算,将核算结果上报库主任。(3)库保管主任应立即安排质检、保管部门出库所需计量器具、备品等进行准备,并就备品、装卸搬运费等支出项目做简易测算,测算结果上报库主任。
(4)库主任书面向库财审部下达出库粮食品种、价格、数量、等级、出库仓(罐)号的通知书,其它任何人无权擅自更改出库通知书或签发出库指令,库财审部根据调运计划逐批次向粮食保管员下达出库单。
(5)粮油保管员凭库财审部开具的出库单点数出库,必须做到见单出库,开多少数量发多少货。任何人不得无单发货。否则按货款的2倍在经办人的工资、奖金、风险抵押中如数抵扣。
(6)为提高仓房利率,库财务主任与保管主任应按文件规定时间督促提货单位如期提取粮油商品。因提货方原因造成的逾期提货,向提货方收取保管费。
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对中央储备库粮食的物流过程,实行以“帐实相符、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调运方便”为管理目标,以费用定额管理为基础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管理绩效的途径之一。当然要取得中央储备粮油经营管理的最佳绩效,更有赖于粮食物流设备手段的现代化,笔者这里仅就中央粮库现有条件下经营管理方式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中央储备粮管理而努力。
第二篇:引入企业文化理念
引入企业文化理念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浙江省安吉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方勤舟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中初级技能人才。但很多学生在就业或在实习期间,学生角色不能很快转变为企业员工角色,面对全新的与校园氛围差异很大的企业氛围,心理准备明显不足,显得无所适从,不能适应一线的工作岗位,感觉到所学知识与工作实践相脱节,不习惯企业的管理方式方法;企业也普遍为学生缺乏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而感到失望。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或者没能很好地引入企业文化理念,没有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交融与对接。
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的近距离或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顺利完成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使培养的人才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符合企业的需要,学校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整个学校教育规划,营造富有企业气息的校园氛围。
在精神文化上,要吸取先进企业文化的理念,把企业所推崇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质量观念、效率观念、服务至上理念和创业、敬业精神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办学理念中去,把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产生共鸣,使中职学校精神富有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譬如海尔公司“创新”的核心价值观、“敬业爱国,追求卓越”的精神,“快速反应,马上行动”的作风;又如“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认真做事,诚信做人”的企业文化等,都可以渗透到学校精神文化中来。
在制度文化上,学校要吸取企业文化中所倡导的优秀职业道德、严明职业纪律等制度和规范,把企业生产、管理的各环节规章制度融入到学校制度文化建设之中。譬如,可以把海尔的“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和“每天的工作每天完成,每天工作要清理,并要每天有所提高”的严明制度渗透到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中去,建立“目标→日清→激励”三级管理体系。同时,在制度执行中我们也向现代优秀企业学习,规范管理,注重激励,奖惩分明,严字当头,雷厉风行,对出色完成任务的及时予以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打折扣的进行批评和相应处罚。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练就优良的职业作风、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以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
在物质文化上,要让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说“行业话”,说“企业话”,体现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把企业成功人士的照片、资料、企业用人的最新要求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张贴公布在校园的显眼位置,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动力。在实训工场、教室、寝室的布置方面要凸显企业特色,在教室布置上可以把一些知名企业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等内容上墙,如会计专业班级可以将算盘、铜钱挂上墙头,汽修专业可以把各种汽车标志挂上墙。把学校的实训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统一穿上实训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准员工”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种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活动文化上,围绕“高技能”、“高素质”开展一系列职业实践活动、科技作品制作活动和社会服务活动等。定期举办专业技能大赛、模拟岗位练兵、艺术作品展示;在学校运动会上增设技能趣味项目。譬如,汽修专业的滚轮胎比赛、餐饮专业的持托盘(内放盛满水的酒瓶和酒杯)竞走比赛,在文艺比赛中增设歌颂工人阶级伟大的大合唱节目等。让这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能促进学生技艺和技能提高的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在班级文化上,有一部分班级以企业的名称命名,以企业的组织模式竞选班干部职位,以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总经理负责制”管理,按照企业的制度制定班级制度和公约,以项目招标的方式组织班级活动,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设计富有特色的班会,让学生在虚拟的企业环境中体会到企业的存在,感受企业文化的气息,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以及良好纪律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教学内容上,开设相关课程展现企业文化内容,感受到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气息,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及时吸纳企业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职业文化等纳入教学内容的整个体系之中。改革教学方法,引进模块教学、一体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法,以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训练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和职业习惯,使学生在课堂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的熏陶,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领悟到企业的严格管理和文化内涵,在平时的学习之中就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第二,“请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
举办“职业素养”讲座。学校每月都邀请行业、企业的领导、专家、业务骨干和优秀毕业生进学校,为在校学生作讲座,让学生在校园内就可以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触摸到市场的脉搏。讲座的内容涉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理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毕业生的工作感受与反思等,让学生亲耳听到行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初步认识并了解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等,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有针对性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
安排教师下企业。为了让教师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更能贴合企业与社会的实际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安排专业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教师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教师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对接,在教学中,就能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课堂,更好地按照企业的综合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有时,我们还从一线生产单位直接调入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学,帮助教师和学生尽快适应。
安排学生走进企业进行课程实习。职业素养、实用技能、创新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安排在校学生到企业一线进行多次课程实习,将课堂所学知识融入到生产和社会实践,同时把工作体验融入到课堂学习之中,不断优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使之更能切合企业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进入企业一线,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才标准,什么是竞争,什么是管理,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一丝不苟和团结协作;通过解决生产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处理与企业领导、职工交往过程中发生的误会与矛盾,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找准就业定位,看到自己的差距,激发学习热情,形成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推进学习的良性循环。通过实践与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受挫、抗挫品格得到了发展,组织纪律观念得以加强。
总之,通过感知企业文化理念,亲身参与企业实践,学生就能充分认识企业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也才能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相应的职业道德习惯,在日后的工作中站稳脚跟,稳步发展。
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
[编者按] 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校党委书记、校长刘洪一应邀出席大会并以《误区与路径——高职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教育问题》为题作了主题报告。在报告中,刘洪一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入手,分析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在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本文为作者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近年来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增幅超过了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但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高就业率”和“高离职率”并存的现象。显然,离职率较高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在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的长远竞争力不够强。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是什么?就深层原因来看,高职院校毕业生虽然拥有“双证书”,解决了眼前的就业上岗问题,但是他们在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欠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文化素质”底蕴的缺乏对其从业的影响乃至一生的影响都将是深远的。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特别在一些先行的高职院校,通过院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作了非常有益的探讨,取得很好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此项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够,如何从高职教育规律和学生的需求及其特点出发,卓有成效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仍有大量问题亟待深入探索。深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着四个方面的误区。
技能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对立冲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些高职教育工作者把技能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对立起来,认为技能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如果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再搞文化素质教育,必然会削弱技能教育,这种线性的二元对立的简单化思维,实际上走入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认识的误区。
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思想。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所确立的评价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应该说,这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对促进高职教育整体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由于某些片面的理解,也导致了一些高职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忽视。
将企业文化与高校教育文化混为一谈。这些年高职院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必须重视将企业文化融入进来。可以说,没有企业元素,高职文化就不完全。但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特征必须是“教育性”,而不是“企业性”;企业文化渗入高职教育活动,并不等于要替代其“高等教育文化”,将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混为一谈是一种严重的误区。
忽略高职教育特点,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人文课程。一些院校和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对文化素质教育做了片面的理解:有的开设了几门人文课程,就认为是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有的只是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点缀,用一些运动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代替文化素质教育。
与上述“四个误区”相对应,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三个方面的缺乏:一是缺乏对于高职院校核心文化的锻造;二是缺乏正确的高职院校学生观;三是缺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划和指导。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存在着上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了从根本上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制约。
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素质包含了人在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素养,是人类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也是学习并有效运用其他专业技能所必不可少的基础。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并促进其专业技能的提高无疑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实现科学发展、适应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要求。作为占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必须在落实科学发展、适应社会转型上做出积极的行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高职教育落实“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从全社会的角度而言,如果优良的文化价值体系遭到了破坏,就会导致社会诚信缺乏;从教育系统来说,如果过于急功近利,文化素质教育必然弱化,人才培养就会出现“畸形”。另一方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也是发挥高职教育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的时代,处在一个从投资推动向创新推动迈进的时代。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但要以创新的意识将来自上游岗位的创新设想加以实现,而且要充分发挥创新的精神对待自己所在的工作岗位和工程工艺。高职教育只有通过大力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主体意识。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在当代发展的逻辑要求。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从中职教育发展起来的,从中职教育到高职的发展反映的不但是对生产者技能提高的要求,还蕴含着对人才培养目标更全面的要求,尤其是对文化素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而且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概念不断地扩大,从而突破单纯实际技能培训的狭窄范围,在重视对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强化对学生全面工作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逻辑要求。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先进国家高职教育的共同实践。目前,美国以社区学院为主体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历史、艺术、心理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占到基础课学分的50%以上,但更多的是采取正规课程计划之外的各种职业活动、劳动文化宣传及人际关系等隐性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作风等产生教育影响。从欧洲来看,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实践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而且要求学生了解本行业及本专业所涉及到的社会关系、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等。从亚洲来看,韩国的高职教育虽然以技能教育为主,但根据其教育人力资源部法律规定,各大专院校的学习应包括文科教育课程,其中有国文、文化史等基本科目。
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
我国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当前要在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内涵的基础上,从育人理念入手,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地探索有效路径和方法,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高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
1、重塑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培养“三并”人才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必须确立“育人”为先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重心和目标。也就是说,高职教育并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会操作机器的“工具”,而是要培育既具有实践技能,又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掌握和运用人文、艺术和科学知识的“全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多年探索,提出了“三并人才”的育人理念,即培养“德业并进、学思并举、脑手并用”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德业并进”就是讲政治、品德要过硬,技能、专业也要过硬,两者要相辅相成、相互促动;“学思并举”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教育思想的精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举,才可以举一反三,才能培养创新能力;“脑手并用”强调了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而要培养出真正能适应实际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就要求不仅能动手,同时更要能动脑,所谓“心灵才能手巧”。这一“三并人才”理念,是我们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指导方针。
2、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突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特色
如何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有效地契合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特征去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除了要强化传统的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的培育外,要特别将“做人”的问题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人文、科技、审美素质的培养为基础,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为特色,以此作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使得专业技能培养与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有效、有机地联接和融合,并能实现相互促进。在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和职场素养的同时,团队精神、协作意识、使命意识等也都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3、契合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
高职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具有鲜明的多样化和开放性特征。由于政府、学校、企业、行业之间的联动机制,使得我国的高职教育形成了既有别于国外高职院校,又有别于国内一般学科型大学的具有独特内涵的多元化和开放性特征,这就为构建开放性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提供了条件。“政府主导”是这个开放性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的基础,政府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政策制定、宏观指导和规划、经费投入等;学校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主体,发挥着整合和具体实施的作用;企业的参与是重要的支持力量,不仅为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场所,更重要的是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文化素质乃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合作培养人才中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职业素养作出重要的检验;行业协会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明晰职业和职场素养的要求,适度参与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和课程计划的制定等。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四方,在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作用不一,但可以合作推进,共同构建高职院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开放平台。
4、融通校企文化,打造专业文化,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院校文化
院校文化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在高职院校文化的建构中,应努力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特别是企业文化之间的合理融合与有效对接。合理融合,是指学校要坚持以育人为根本,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要素,如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务实诚信、效率意识等。当然不能简单照搬移植,更不能将院校文化庸俗化、功利化。有效对接,是指要多方面创设条件,使“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为学校营造多样化的企业文化情景。
5、适应文化素质教育需求,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弥散性特征,文化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渐进的复合过程。因此首先必须树立整体化推进的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项孤立、个别的单项工作来进行。其次,要构建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传统的人文课程要嵌入一定的专业技术、区域文化特点,不仅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也与专业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通。再者,要根据高职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特点,把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上;学生的实训中心不仅是一个真实的工作平台,还应是一个充塞着相应的职场文化的情景,包括职场规范、职场的制度文化等。
6、加强探索指导,建立示范基地,提升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水平
高职教育规模宏大,目前院校数达1215所,在校生900多万,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而且在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宏伟事业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鉴于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相对薄弱的现状,因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大探索,加大专家指导的力度。也可借鉴本科院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经验,选择若干有条件、做得好的院校建立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和示范基地,以推动和辐射我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企业文化的基石—职业素养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一个企业有企业文化未必会成功,一个企业没有企业文化一定不会成功,一个企业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一定会成功。
对于企业文化的基石这一定义,有人认为是核心价值观,有人认为是基本意识,有人认为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其实对于这个概念我认为是见仁见智的,就我而言我认为企业文化的基石是职业素养。下面我想谈一下华锡集团的企业文化的职业素养的五大内容。
一、爱岗敬业
所谓“做一行,爱一行”就是说要爱岗敬业,假如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不感兴趣,他能为企业做贡献、去奋斗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员工只会是企业的蛀虫。企业要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精神、增强职工的企业荣辱观,这样企业文化才能在生生不息。
二、高效执行
一个再好的理念,如果没有人去执行,那也只是个空想,或者没有有效的去执行,那也会变成一个失败的决策。执行就是按质按量、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任务。高效的执行力度可以让企业发展的更强大,反之,企业将走向低迷,甚至被市场所淘汰。也许我们不知道,电脑在刚刚出世的时候,并不像我们现在所用的那么简捷方便,我们要打开一个文档往往要输入一大堆的程序命令才能打开,有一家公司在1981年就设计出来了电脑图形界面、图标、菜单程序和鼠标,但是因为缺乏执行力而没有推向市场,被苹果公司利用参观的机会山寨优化使用在自己的电脑中,并高效执行推向市场,使苹果大获其利。可见有效的执行力对于一个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三、团队至上
世界上一些一流公司的企业文化同普通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他们十分注重团队协作精神,推崇团队至上的理念。因此我认为,要创建一种好的企业文化,并让其被广大员工接受,那就需要建立一支极富凝聚战斗力的职工队伍,而这支队伍的团队精神很大程度上有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实现状况。激发员工团队精神,铸企业文化之魂。
四、廉洁节俭
廉洁使企业健康,节约使企业灵活。在一个廉洁节约的环境中,某些人会因为私用公司的几张纸、浪费几滴水而感到忏愧;在这样一个廉洁节约的企业文化氛围中,企业才能屹立不倒。
五、持续上升
企业的发展依赖于每位员工的持续学习和提高,如果员工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那企业的发展也就止步于此。俗语说“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对于企业而言,如果能把员工的综合素质、学习能力提高,那将使企业上升到更高一层次的空间。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总而言之,员工的职业素养不仅是员工自身成败的关键,更是企业文化得以深入人心强有力的保障。
第三篇:2013年物流产业规划将引入物流市场理念
2013年物流产业规划将引入物流市场理念
随着广珠铁路今年内可预期建成通车及港珠澳大桥加快建设,珠海正逐步从珠江口西岸的“交通末梢”蜕变为交通枢纽。珠海市科工贸信局表示,《珠海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草案已撰写完成,可望于今年底正式公开。
珠海作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物流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被业界形容为“市场总量不大,竞争却格外激烈,龙头企业较少,中小民营企业居多,各家单打独斗成为常态”。以目前珠海市最大的物流集散地上冲信禾物流中心为例,这里已汇集上百家中小物流企业,并提供租赁舖位、仓库、管理等各种服务;但周边区域交通堵塞 现象严重,扩建用地紧缺,整合难得很大。
珠海市科工贸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伴随广珠铁路即将通车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珠海物流业将在未来3到5年内迎来蓬勃发展期和整合期;而由国家发改委中国运 输研究所和珠海城市规划院共同编制的《珠海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草案已完成,目前正处于论证阶段,有望于今年底前正式出炉,致力通 过不断投入资源培育,进行基础资源的配套与整合,包括完善航空产业园、平沙游艇配件交易中心、富山工业园制造业物流配套,发展高栏港区管道运输和装备业物 流等,打造珠海成为珠江西岸物流的集散龙头。
据规划草案显示,目前广珠铁路珠海西站、斗门站已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并将围绕横琴高端服务业区、高栏港综合保税物流园区、保税物流园区的优势,建设区域分 拨系统,引导区域分拨物流企业集聚发展。而针对港珠澳大桥带来的商机“布局”,珠海百安物流已筹划在南屏高科技工业园内投资5000余万元兴建现代化物流 仓储基地,并引入“物流超市”理念,从广州、深圳各地吸引百家优质物流公司入驻,实现珠海对粤西中间腹地的辐射。
第四篇:2010引入社工理念构建和谐计生
引入社工理念构建和谐计生
金塔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李光新
金塔县隶属全国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市酒泉市,辖5乡5镇,1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5万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础扎实,上世纪末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5左右。如何在新世纪、新阶段创新人口计生工作理念,提高人民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人口计生委、甘肃省人口计生委和香港乐施会在我县实施的“在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家庭建设中引入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项目,为我们创新工作理念、构建和谐计生启迪了思路,开辟了途径,使社会工作理念融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当中,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主要做法
1、根据项目文本,确定实施方略。将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引入到计生系统中是一种尝试,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在兰州项目启动会和金塔培训班结束后,我们按照《项目文本》和专家们授课的体会,认真研究确定了如何结合我县实际实施项目的目标和方法。一是确定项目目标定位。按照理论倡导、能力建设、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对计生工作人员提出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计生模式、构建和谐计生的目标;对村民则提出了推动性别平等、弘扬婚育新风、共建文明新村的目标。二是确定了培训引导和小组活动为项目的主要载体和方法。通过逐级培训传播社会工作理念、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活动丰富社会工作实践。三是概括核心理念,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我们结合有关理论书籍、专家讲授文稿,将社会工作核心理念概括为“以人为本,男女平等,助
人自助,构建和谐”四句话,并在培训和实践活动中宣传倡导,努力使社会工作理念深入人心。
2、精心制定计划,积极开展活动。我们对人员培训、小组活动和项目拓展分别制定了长远规划和每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力求取得实效。在整个项目实施拓展中,县项目办先后举办了3次大的培训活动,培训骨干160多人,参加培训的人员由原来两个项目村扩大到全县的计生干部。通过培训,使基层计生工作者基本了解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民主、诚信、助人自助等专业价值理念,并自将这些理念方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妇女小组活动是项目工作的基础环节和核心内容,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和技巧,只有通过小组活动才能付诸实践,发扬光大。我们金塔县试点的金塔镇边沟村和中东镇三湾沟村,刚开始分别成立了4个和2个妇女活动小组,随着小组活动的深入开展,小组活动影响力和吸引力也逐步扩大。我们顺应广大群众需求,及时扩大了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了小组活动内容。在具体的小组活动中,我们听到并看到不少感人的故事,也欣喜地看到纳入性别敏感的社会理念核心元素在逐渐呈现。
去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在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拓展。今年以来,全县各级组织按照酒泉市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与与技巧充分应用到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中,在政府和百姓中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干部能够深入到群众之中,切身体察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群众能够积极参加到人口计生工作之中,自由表达个人的意愿和诉求,为管理和服务工作献言献策,提升了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
3、融入计生工作,创新服务模式。我县参与项目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县、乡、村、组计划生育工作者,他们既
是项目工作的实施者,又是计划生育的具体工作者。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广大计生工作者也受到了一次社会工作理念的大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大洗礼和工作方式的大转变。在具体工作中,注重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日常工作中。在技术服务设备购置、安装和使用时,充分考虑服务人群的需求和群众满意程度;在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时,充分考虑对象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和个人意愿;在入户访视时,既了解育龄群众环孕情情况,又了解群众的其他需求;在做群众工作时,更加注重理解对方,而不是操纵或说服对象。
4、强化督查指导,确保项目效果。在整个项目的选点、启动、培训、组织活动等各个环节,各级领导和专家始终参与其中,亲临现场,强化督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计生委国际合作司汝小美司长、中华女子学院李洪涛教授等项目专家不辞辛苦多次来到金塔倾心项目工作,传授社会工作理念,督导各项活动的开展。省计生委苏君主任、市计生委藏福主任等领导同志多次督查项目工作进展情况。专家教授亲临现场,悉心指导,帮助我们理清了思路,规范了动作,化解了疑虑,鼓舞了信心。县上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分别任正、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县乡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为项目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组织、民政局等相关部门为村级妇女活动小组的建立和开展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人口计生社会工作新格局。
二、初步成效
——转变了理念,社会工作核心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通过项目实施,我们体会到: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是受助人的需要,强调“以工作对象为中心”,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性别主流化就是要
把满足妇女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帮助她们解决最紧迫、最需要、最希望解决的问题。我县计生系统工作人员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自觉地运用社工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性别平等,更加注重依法行政,更多考虑换位思考,拉近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促进了社会和谐;项目乡村的妇女包括男人也开始从不同角度思考,审视自己的社会角色和作用,增强了自信,激发了活力,促进了个人潜能的发挥和文明新村的创建。
——锻炼了队伍,一支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基层社会工作骨干队伍不断壮大。随着项目成果的凸现和影响力的扩大,社工队伍由最初的试点乡村十几个人,扩大到全县计生系统各级干部;由试点村妇女小组成员扩大到全村乃至全乡妇女;骨干队伍也由几个人,上升至近百人。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社会工作骨干队伍定会扩大到各个行业,各个乡村,乃至全县城乡。
——促进了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新机制逐步完善。我们将社会工作理念贯穿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当中。通过参与项目工作,广大计生工作者分享了社会性别平等促进领域的最新理念和相关工作经验,从关爱生命、关注人生的人文关怀出发,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以群众需求为本,管理与服务并举、惩罚与奖励并重、稳定与统筹并行、健康与和谐并存、维权与自治并抓的新型计生工作模式。
——达到了目的,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与与技巧充分应用到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域中,在政府和百姓中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干部能够深入到群众之中,切身体察群众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决自身问题;群众能够积极参加到人口计生工作之中,自由表达个人的意愿和诉求,为管理和服务工作献言献策,提升了我县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水平,工作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受到广大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率达98%以上。
三、几点体会
1、转变理念是项目的灵魂。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是受助人的需要,强调“以工作对象为中心”,尊重人、相信人、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人是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社会性别主流化就是要把满足妇女的需要放在首位、从农村妇女最需求、最希望解决的自身发展、家庭邻里团结、夫妻婆媳关系等问题入手,为妇女小组的建立和发展打好基础,广大妇女发挥在项目中的主体作用,踊跃加入村里的妇女小组,并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各次妇女小组活动,保证了项目的成功。
2、重心下移是项目的亮点。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重心下移到乡、村一级,县、乡人员放下身段、虚怀若谷,从找思路、点子、求办法出发,在广泛征求妇女群众基础上,和她们一起设计工作方案和小组活动,并积极投身到小组活动中。
3、具体服务是项目的归宿。项目的实施,转变了群众生育观念,提高了计生工作者、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效地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如:在入户访视和做群众工作中,更加注重理解对方,而不要操纵或是说服对象,如:你必须怎样,你不能怎样等;在活动中不提供让对方带有压力的建议,如:你应该怎样,你不应该怎样。要为服务对象承担责任;在小组活动中多鼓励,不说“不对”、“不是”等话语,不断思考,求同存异。
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继续巩固扩大项目成果,继续坚持把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现行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之中,维护妇女合法权益,开展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优惠政策落实、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工作,提升计划生育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计生的目标!
第五篇:引入内部营销理念 激活人力资源
引入内部营销理念 激活人力资源——试论以内部营销深化烟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烟草行业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和新情况下,如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打造更具创新精神和攻坚能力的优秀团队?这无疑是摆在烟草商业企业领导层面前不容回避的问题。
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通过对烟草行业员工满意度的抽样调查分析,笔者认为:引入内部营销理论,借助内部营销的理念和方法,围绕烟草行业战略目标重新设计人力资源体系,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内部营销理论的定义
内部营销是从营销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哲学和工具。其实质是强调企业要将员工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企业需要借助外部营销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实现内部顾客的满意,最终实现外部顾客的满意,获取外部竞争优势。
内部营销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借助外部营销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销售客户成功”——“满足员工发展”。参照营销学中帮助客户提
高竞争力的做法,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获得成功,使企业与员工构成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2.“客户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参照营销学中增强与客户交流沟通、提高客户保留率和客户忠诚度的做法,确保相互交流的渠道完全畅通,改善和密切内部劳资关系。
3.“产品市场细分”——“员工需求细分”。参照营销管理理论,根据员工的特点将员工群体进行细分,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群体的员工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
4.“消费者需求动态化管理”——“员工需求动态化管理”。参照营销学中以市场为导向的做法,以员工需求为基点,不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办法,处于动态的完善优化当中。
5.“消费者的交互式参与”——“员工参与管理”。参照营销学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始终保持与消费者联系沟通的做法,增加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增强
其主人翁意识。
由此可见,通过提高内部顾客(员工)的满意度,以实现外部顾客的满意度,再利用企业多创的利润得益于员工,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达到企业、员工、顾客“三赢”。
二、内部营销理念同样适应烟草商业系统发展的需要
烟草商业系统和工业系统均同属于烟草行业,商业企业上游是卷烟厂,下游是零售客户(终端),它在其中起着桥梁作用,同时服务于上游和下游,可以说是 一个营销的枢纽和中转站,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建立现代卷烟销售网络,推进行业市场化进程”,是其明确的发展战略;达到“三满意”(工业企业满意、零售客户满意、消费者满意),则是其努力追求的经营目标。由于职能需要,商业企业的广大员工日常直接面对的是市场和零售客户。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 业经营方针的贯彻落实;而员工对外服务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及对企业满意度、忠诚度的高低。为此,应用内部营销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不失为 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灵丹妙药。
内部营销和外部营销一样,只有“适销对路”,才能收到最佳效应。笔者通过搜集一些烟草商企的情况,从中梳理出员工综合素质和劳资关系滞后于行业发展 趋势的如下主要症状:同岗不同酬,薪酬分配存在明显不合理;依然存在“大锅饭”心态,普遍充满优越感,服务观念不强,改革创新意识淡薄;聘用制员工缺乏政 治地位和上升空间;“人才荒”问题日益明显;管理骨干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员工队伍文化结构偏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缺乏等。
三、烟草商业系统引用内部营销手段务必高屋建瓴
外部营销,是以顾客群(市场)为中心,围绕满足顾客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而展开的企业整体性活动。要使外部营销取得成功,必须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导向。同理,内部营销也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方针,以满足员工需求为导向。
(一)实施内部营销应循序渐进
内部营销作为一种较新的理念,至今还没有固定的策略和步骤。按照通例,企业应用内部营销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其进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观念更新 阶段(树立内部营销理念)、产品设计阶段(包括员工需求调研、员工群体细分和营销重点确定)、企业营销阶段(即向员工营销其产品——工作任务)、员工参与 阶段(即员工呼应且工作热情得以提高)。每个阶段均内涵丰富、外延宽广,且环环紧扣,不可分割。
(二)实施内部营销应把握各阶段重点
观念更新阶段必须把握导向。要对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以及企业中员工的作用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改变传统职权层次链中管理者单纯的管理、领导、命令、控 制的行为模式,在制定政策、分配资源上以内部营销理念为指导,充分考虑他们的需要和欲望。为此,内部营销理念的树立必须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开始,树立、提 高并强化高层管理者服务员工的意识和态度,并促使各个层次、各个部门树立起内部营销理念。
产品设计阶段必须查明现状。在烟草商企已按行业规范建立起运作一体化组织框架的基础上,应运用统计特征进行员工队伍的分析,主要按照员工与企业劳动 契约关系、员工在组织中所处的层次(高层、中层、基层)两个主要变量以及年龄、工龄等其他的变量,对现有员工队伍进行“市场”细分,准确定位本企业从高层 到基层各类型、各岗位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人员状况和各岗位的需求数据。为能够向员工提供企业的核心产品——工作,做到“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 人”而做好基础性工作。
企业营销阶段必须多管齐下。在各阶段中,企业营销阶段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多样、波及最广泛、工作最繁琐。为确保此阶段能顺利推进,应组成高效精干的操作班子、设计严密细致的操作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确立奖惩严明的考核目标。
(三)实施内部营销必须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理念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是现代营销管理的核心内容。相对于内部营销来讲,把员工看作顾客,做好员工的关系管理,是内部营销的核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管理涉 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目的是一致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形成员工的归属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流的企业往往借助内部营销,使顾客至上观念深入员工心 里。关于企业与员工关系管理,有两句流传广泛的格言,其一是:“你希望员工怎样对待顾客,你就应当怎样对待员工。”其二是:“如果你不直接为顾客服务,那 么你最好为那些直接给顾客提供服务的人提供优质服务。”
在调整企业与员工关系方面,首先应该从高层管理人员抓起,强调管理人员应该尊重自己的下属和同事,要尽一切所能为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帮助,充分尊 重员工的人格和人性发展、知识的分享,做到:一是要建立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人文环境,让员工在企业中既服从统一管理,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 自身价值和事业追求。二是要建立以共享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使每一位员工都意识到贡献自己的知识与人共享,不但是对企业和其他员工的一种支持,而且是快速提 高自身能力的捷径。三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培育“换位思考、加强协作、互相信任、平等沟通”的内部营销文化。四是通过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劳资双方签订 《集体合同》等途径,发挥员工参与并监督企业管理的作用,落实企业民主。
五是管理层应为员工提供优质服务,要细致入微地了解并及时解决员工工作、生活和思 想上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员工感受企业的温暖,从而更加热爱企业,自觉地努力做好工作。
四、实施内部营销必须以规章制定作保障
全面实施内部营销,必须建立起完备的制度体系,并运用组织和管理的手段,确保这些制度落到实处。
一是创新用人制度。即在保持企业稳定的前提下,从代表最广大员工的需求、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目的出发,推行同一标准的全员劳动合同制,以岗位管理取代身份管理。通过机制上的再造,使处于同一企业的所有员工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实现用人上的进得来、出得去、留得住的良性循环。二是建立岗位竞聘激励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提供上升的空间和公平的舞台。在组织结构调整之后,应适时推行管理岗位的竞争上岗,进行人力资源的整合。从内部营销的角度,竞争上岗中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竞争上岗和平时绩效考评、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力求使各个管理 岗位人才的选拔配备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适合”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为员工提供真正的公平竞争平台。
三是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行业自身的特点,可运用业绩评估和职业素养评估进行考核。其中业绩评估通过量化指标进行评估;职业素养评估则是在 考核期内通过上级评价、同事评价、员工自评、客户评价、下属评价等途径对被考核员工的个人素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进行考核,最后形成一份对员 工优缺点的能力素质总结。业绩评估和职业素养评估结果直接与员工档位管理、培训、职业晋升、工资福利待遇等内容挂钩。
四是完善薪酬管理制度。薪酬制度是影响烟草商业企业员工满意度的焦点问题。通过工资体系分析,制定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动态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像尺子一样客观准确地量出谁优谁劣,使员工“我努力,我发展”的愿望得以实现。
五是建立健全员工培训体系。在内部营销中,有效的培训是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培训体系的建立,需要公司高层、人力资源部及公司营销部等其他部门共同 参与,需要进行培训需求管理。即对不同层次员工、不同学历、不同年龄的员工进行需求调查、需求分析、需求计划、需求确认,在此基础上制订出个性化的培训需 求计划。同时,从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方案制定、培训方案实施、培训效果评估等五个环节及公司的组织环境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出“以员工为中 心,以培训需求分析及培训效果评估为基本点”的全面和动态的员工培训系统。
综上所述,内部营销理念的核心是“人本管理”,强调将员工放在管理的中心地位,这个理念一旦付诸实施,企业与员工双方的地位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企 业占主导地位发展到员工占主导地位。而进行此项深刻的变革,才能使人力资源管理与时代发展的潮流相适应,才能促进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改善,并必然为构建和谐 烟草、活力烟草、责任烟草,推动社会更快发展产生强劲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