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血事故调查
临汾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输血事故调查程序
一、抽血
1,抽血是一次性抽取还是定血型与血交叉分开了抽取? 2,护士抽血时是否确认了患者身份? 3,抽血时有几名护士?有无其他医务人员在场? 4,护士送检试管的标签上,是否填写了患者的姓名、床号、病区? 5,当天同时送检的标本有几份,有无贴错标签的可能?(因需血而抽血时护士不能同时抽取两名患者的血)。
注:现场问询当时抽血的护士和在场的其它医务人员。
二、定血型
先让检验科人员陈述血型测定流程。
1,当时患者红细胞悬液浓度是否过低?有没有考虑这个情况? 2,离心时间有多长? 3,是否做了反定型检测?如果没做是因为什么?医院对此是否有相关制度?医院是否有成本考虑从而默许甚至鼓励不做? 4,当时是否只凭肉眼观察给出的结果? 5,在血型检测时,试管上是否编号,有无离心后拿错试管的可能? 6,是否因笔误而造成血型错误? 7,是否有把ABO标准血清的“抗-A血清”误认为A型血清,而“抗-B血清”误认为B型血清的可能,从而使之判定结果错误而造成血型报告错误? 8,是否复查了血站发送的血液的血型?
三、不规则抗体筛检
1,是否按规定作了不规则抗体筛检?抗体筛选试验过程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2,抗体筛选用的筛选细胞是自行配置的O细胞,还是购买的商品化产品?购置的筛选细胞有几组(一般为Ⅰ、Ⅱ、Ⅲ组)。
四、血交叉
1,是否做了血交叉?是否只做了盐水交叉?没有做特殊介质法交叉?特殊介质法交叉有凝集时,是否作了抗人球交叉?
2,做血交叉时有几名检验人员在场? 3,配血用的血标本能不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状态? 4,如果没做是因为什么?是因为没有制度还是因检验人员自行决定不做,或者因为科室内部约定?
五、取血
到输血科(或相应科室)查看相关制度,并询问当事人.1,取血时,取血的护理人员是否与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共同核对了患者的病区,门急诊、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交叉试验结果? 2,双方是否共同签名?
六、输血流程
1,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时,是否向患者或其家属问询了患者的血型等相关事宜? 2,输血前有几名医务人员(一般是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是否同时在输血单反面签上输血时间及执行者、核对者的全名? 3,输血时,有几名护士(一般是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共同执行?是否携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执行者和核对者是否在输血单上签全名? 4,执行人员是否对受血者进行了2~3分钟的观察? 5,输血过程中,主治医师是否密切关注患者反应? 6,出现输血反应时,采取了哪些救治手段? 7,输血反应发生后是否保留了余血? 8,输血反应是否通知了血库? 9,对此次输血反应是否做了原因分析,有无相关记录。
七、血站
是否存在由于血站发送的血液袋上的血型与血袋内的血液不符而造成献血者的血型错误。
八、工作目标:
了解事故发生经过,查明事故原因,明确相关责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输血管理水平,防范输血事故的发生.
第二篇: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
一只蜗牛正在路上行进,结果后面来了一只乌龟从他身上辗了过去,后来蜗牛被送医急救,当蜗牛神智恢复清醒后警察人员问他当时情况,蜗牛回答:“我不记得了,当时他的速度太快了……”
第三篇:事故调查
丰镇市嘉兴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事故报告调查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目 录
一、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二、GPS监控管理系统使用管理制度(事故跟踪的责任、频次、内容、跟踪报告)
三、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四、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事故责任追究办法、事故责任调查分析制度及事故调查的相关规定
丰镇市嘉兴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危险品道路运输管理,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要求》之规定,进一步规范安全事故统计报告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时、准确、完整地反映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情况,建立科学完善的事故统计分析制度,总结教训,预防事故。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办法适用范围为本公司所有车辆(包括营运车辆,公务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
二、发生行车事故后,司机、押运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抢救伤员,同时迅速向事故发生地的公安交警部门、道路运管机构及车辆所属单位报告。
三、公司在接到事故报告后1小时内,按《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内容填写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四、事故报告后,应尽快了解详情,在5小时内补报或续报,事故初步原因要在8小时内续报上级主管部门。
五、发生事故后,在死亡(失踪)人数不明的情况下,一律按紧急事故程序报告,待事故伤亡人数确认后再补报或续报。
六、事故报告统一使用交通部《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快报》格式,按照事故报告程序,由事故报告单位负责填报,报告的具体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天气情况;
2、车辆牌号、车型、核定(吨)数、实载人(吨)数;
3、事故发生的地点、道路类别(高速、省道、县乡道)、运行路线、始发地;
4、发生事故的车辆单位(全称)、企业资质等级;
5、驾驶员(押运员)姓名、从业资格类别及证号;
6、人员伤亡、失踪人数、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情况;
7、事故概况;
8、事故原因、责任分析的初步判断;
9、报告人姓名、联系电话、报告日期;
10、报告单位盖章。
七、事故现场处理后,必须及时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教育全体从业人员吸取教训;落实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待事故责任认定后,必须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附:事故处理赶赴医院分级制度,轻微事故:部门安全主管;一般事故:主管安全经理;重大事故:分管副总经理;特大事故:总经理。
丰镇市嘉兴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GPS监控管理系统 使用管理制度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省、市运管部门“关于营运车辆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GPS)”的有关规定。提高对运行车辆现代化管理水平,有效掌握车辆运行状态,促进我司道路运输安全,规范道路运输汽车行驶记录仪(GPS)的使用和管理,结合我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公司GPS监控平台工作职责
l、负责与主管部门GPS管理系统联系,对所属营运车辆的运行速度。时间进行设定,指导和监督车辆驾驶员正确使用和维护GPS。
2.完善落实GPS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GPS道路运输监控基础台帐,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上报工作。
3.将每月的GPS安全监控处理情况上公司安全科,并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相应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并负责检查落实、整改到位。
4.对车载终端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确保车载GPS系统设置完好。
5.及时处理GPS道路运输安全监控中所出现的各种违章现象和各种突发事件,做好信息登记。反馈、上报工作。
6.做好GPS道路日常监控工作,合理安排值班时间。7.将当月GPS监控情况(统计表)及处理情况在每月安全例会上进行通报。
8.负责GPS监控人员的日常管理,经常检查督促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操作。
二、GP S监控人员工作职责
1、监控人员必须保证GPS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随时掌握所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包括车辆的饿准确位置、行驶速度和方向。
2、做好车辆监控的日常记录、上、下班的交接,发现隐患及时报告领导。
3、监控人员严守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不得拘私舞弊、瞒报和弄虚作假,平台发送信息应用语规范、简单、明确。不得发送与监控管理工作无关的信息,不得擅自修改、删除监控和发送的信息,严禁利用平台进行短信聊天,严禁发送黄色、反动信息和从事反党宣传。
4、当车辆发送求助的盗、抢等手动报警信息时,监控人员及时报告公司安全科,并根据报警信息对当事车辆实施跟踪监控,及时向事发当地110报警中心报警。
5、监控人员严禁将平台使用权交与无关人员操作、查阅和修改。
6.监控人员在没有特别的批示下不得私自向车辆发送调度指令。
7.监控人员根据公司提供的各类型车辆在不同等级路段的时速规定对车辆进行时速设置,不得随意更改或不按规定设置车辆时速。8.监控人员接到车辆违章超速报警时,及时向驾驶员发送提醒或警告信息,要求驾驶人员降低车速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同时每月底将车辆违章报表送公司安全科和运管部门。
9.监控人员根据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的车辆连续行驶时间和中途停车休息时间以及超长线路营运车辆中途更换驾驶员的规定,及时给驾驶人员以提示,对不按相关规定执行的车辆,做好监控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
10、监控人员应将需要的监控信息如:定位次数、违章车辆处理情况、值班情况、数据统计分析情况、数据分析情况等及时上报公司,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控管理平台。
11、做到平台软件及时升级,认真学习软件中的各项功能。
三、驾驶员GPS车裁终端使用职责
1、确保GPS车载终端处于开机状态,并按有关说明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不得擅自拆卸或破坏GPS终端系统,不得用水直接清洗。车载终端系统若不能正常工作应及时向公司反映,以便及时进行维护。
2、严禁无故或恶意手动报警,扰乱平台正常工作,随时关注终端系统信息。
3、驾驶员在出车前应对车载终端是否良好进行检查,确保车辆行驶过
程中车载终端正常运行。
4.营运车辆出车前向车辆所属公司监控管理平台发送车辆和驾驶员确认信息,确保监控管理中心掌握出车时的真实情况。在车辆到达终点或停止营运时,驾驶员应逐条阅读完车载终端的未读信息以便及时获取相关指令和提示。
5、营运车辆在行驶途中不得私自关闭车载系统,不得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与车辆行驶无关的信息和虚假的紧急报警信息。
6、营运车辆驾驶员收到监控管理平台发送的警示信息后,必须立即纠正违章行为,确保车辆按照有关规定正常运行。
7.为保证安全,只能在车辆停驶时操作使用终端,阅读相关信息或接听、拨打车载电话,车辆在进入加油站时。禁止接听、拨打车载电话或打开液晶屏。
8,车辆在运行途中遭遇恶劣天气、道路堵塞、交通事故、车辆抛锚或抢劫等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监控管理平台发送信息进行报告,监控平台根据情况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示。
四、GPS管理考核奖惩制度
(一)。GPS监控平台人员奖惩制度
l、公司GP S监控平台未在规定时间内对营运中的客运车辆实施监控的,发现一次对公司监控人员处以 50—100元的罚款。
2.GPS监控中对运行中超速、紧急报警等未及时提出警告或未上报有关部门的,发现一次处以20元的罚款。
3、发送与监控管理工作无关的信息或利用平台进行短信聊天,出现一次处以50元的罚款。’
4、在GPS平台上发送黄色、反动宣传信息的,发现一次立即下岗。5.在没有特别批示下私自向车辆发送调度指令的,出现一次处以50元的罚款,两次以上立即做下岗处理。
(二)、营运客车驾驶员使用GPS奖惩制度
l、凡安装了GPS的车辆,营运情况下必须24小时开启,否则一次处以200元罚款,节假日加倍。
2、擅自拆卸或破坏GPS车载设备的由车主自费修好方可进行营运。
3、平台发出指令后,两分钟内不执行者,每次罚款50元,一日内发生两起者,罚款100元;每月发生三次者,除罚款外,公司将取消驾驶员驾驶公司籍车辆的资格。
4、营运途中私自关闭GPS车载系统者,每次处以50元的罚款,重者加倍处罚,并处以驾驶员停运学习2天。
5、每月超速行驶次数达3次,罚款 100元;3次以上者,除加倍罚款外,驾驶员停运学习两天,屡教不改,取消驾驶公司车辆资格。
6.假报、误报信息者,每次罚款 50元,重者加倍罚款外,停运学习3天。
丰镇市嘉兴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若发生事故,请保持镇定,保持头脑清醒及控制自己的 情绪,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交通事故 关闭引擎和电源,拉起手刹,放置危险标志,报警,向 车队主管报告,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有负伤亡、泄漏,抢救伤者,保护现场及原地等待救援。
二、泄漏事故 关闭引擎和电源,拉起手刹,尝试堵漏,如泄漏情况不 能控制,设置警戒线,熄灭所有火种,离开到警戒线外后方 可用电话报警及向上级报告,说明事发时间、地点、泄漏范 围。使用泄漏应变工具清理或阻止泄漏油进入渠道,准备灭 火设备在原地等待救援。
三、火灾事故 发生火灾时,使用车上灭火设备扑救,若火势难以控制,设置警戒线,疏散围观者,用电话报警,向公司报告,说明 火灾发生时间、地点、在安全处观察火势发展,等待消防人 员和救援。
丰镇市嘉兴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生产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一)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事故分类和分级、报告、调查、处理、汇报、上报及统计等事项。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
(二)引用标准和政策规定
1.国务院34号令《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2.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3 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统计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三)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安全人员,安全员或负责人应在8h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2.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
3.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应在2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报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h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派出所。发生上报公司级事故后,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当地主管部门。4.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
(四)事故现场处置
1.事故发生后,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3.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六)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实施验证。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6.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七)生产安全事故档案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月报表。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年统计表。3.事故快报表。4.事故调查笔录。
5.事故现场照片、示意图、亡者身份证、死亡证、技术鉴定等资料。6.事故调查报告。7.事故调查处理报告。8.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决定。9.安全生产监察局、安全监督站。
第四篇:事故调查
河北粤华化工有限公司
关于宣化分公司混燃炉炉膛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08年1月19日早宣化公司调度会结束后,随即组织召开了由开车领导小组成员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混燃炉开车协调会,决定于当日14时混燃炉正式点火开车,并从各车间抽调维修人员参与,以应对开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
混燃炉开车工作着手开始后,因为存在较多的问题,进行了逐一的处理,主要是仪表方面气动阀不动作,厂家来技术员进行了处理效果不明显;处理锅炉液位计显示不准确的问题;处理漏水漏气部位等,以上问题处理花费了较多的时间。以上问题基本处置完毕后,开启引风机准备点火,但是发现引风机风量太大,部分挡板关不到位,负压严重,又进行处置,至二十日凌晨仍没有点火开车。
混燃炉上水的新上水泵因配件未到,没有彻底安装完毕,还没有试车投用。炉烘炉至开车的过程中是由原系统上水泵给混燃炉供水。2008年1月20日凌晨1时30分,该上水泵法兰垫呲裂,锅炉软水从法兰缝隙冒出到配电盘,水处理岗位和沸腾炉岗位断电,造成全厂停车,混燃炉开车工作暂停,主要力量用于全厂停车处置,约3点开车。
混燃炉炉体安全阀起跳压力是40MPa,而原系统上水泵压力最大为25 MPa,如果点炉,蒸汽压力调节阀一旦出现故障,压力若升高到25 MPa以上时,则会造成锅炉缺水的事故。
2008年1月20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混燃炉开车有关人员正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决定是否点炉时,突然一声响,混燃炉炉膛发生爆炸。炉顶炸开飞起后砸坏储煤棚顶,跌入棚内;散碎的保温材料分布在锅炉附近。
二、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当日下午总公司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勘察,对相关文件、记录、方案、制度进行了采集,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询问。
(一)、事故现场勘查情况
1、燃烧炉炉顶盖飞出约6米远的干煤棚处,并砸损部分干煤棚顶。
2、燃烧炉顶锥体部位耐火砖全部脱落。
3、炉膛内壁东部及北部保温层自上而下出现不规则裂纹。
4、混燃炉东北方向人孔口框架破裂。
5、上、下烟道顶部保温层部分脱落。
6、除尘器大量保温砖坠落至出渣机,导致出渣机链条拉断;锅炉内顶部耐火混凝土保温层局部脱落。
7、锅炉外框架南北共九根立柱出现裂纹并向外突出。
8、水膜除尘器入口烟道出现裂纹,顶部楼板位移,部分碎块坠落砸损引风机入口测温管。
9、多处外保温层被飞出的耐火砖砸坏。
(二)、事故直接原因
经调查小组确认:合成驰放气进口阀门处已加盲板隔绝,不可能串入系统,已排除。混燃炉炉膛爆炸,使可燃气从1#造气炉吹风气管进入混燃炉炉膛,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导致事故发生。
三、事故分析
1、混燃炉在开车过程中没有完整的开车方案,开车的工作安排靠临时会议,会议没有正式的记录,无法进行过程追溯。
2、开车前没有按规定对主要设备进行试运转,也没有进行验收。
3、开车过程中有组织,但责任没有落实。
4、1#造气炉吹风气管接入混燃炉系统,没有采取与系统可靠隔离的措施,2008年1月17日开车前也没有采取上述措施。
5、吹风气总管水封没有加水,在开车前,怀安师傅提出加水,但最后还是没有及时加水。
四、责任认定
1、施小向作为该项目的第一负责人,开车前没有验收,负主要领导责任。
2、支英作为生产区经理,也是此次开车的总负责人,在试车过程中组织责任落实不到位,对这次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
3、刘建军作为项目组的负责人,对没有制定完整的开车方案、1#造气炉并入混燃炉系统时没有安排加盲板,负主要责任。
4、裴树育生产区副经理,是这次混燃炉开车的现场指挥。对1#造气炉投用时没有采取隔绝措施、吹风气总管水封没有及时加水,负主要责任。
调查小组成员:
事故调查小组
2008年1月21日
第五篇:急性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处理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及处理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两家三级综合医院近年来发生的急性输血反应,以进一步提升临床医生对急性输血反应的认识能力以及处理能力。方法 对2014-2015年期间输注各种血液成分的住院病例的急性输血反应情况展开一系列的调查,并且做出分析。结果 共有17523例患者接受输血治疗,输注的各种血液成分分别是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血浆、冷沉淀、机采血小板;发生急性输血反应160例,反应发生率为0.91%(160/17523),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发生率最高,占49.38%;不同血液品种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44,P=0.000,P<0.01),以输入机采血小板输血反应率最高。结论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科学合理用血,运用配血新技术、白细胞过滤技术,降低输血反应率发生。
关键词:急性输血;不良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
输血作为临床上重要的治疗手段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对于大出血、贫血或者血液病患者而言,及时有效输血能进一步提升患者伤口康复能力以及身体抵抗力等等,乃至于挽救生命。所以输血不论在临床治疗还是急症抢救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输血过程中发生的输血反应时有发生。输血反应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者新的体征,主要包括如下反应,即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并且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者,发生于24h内的称为急性输血反应。世界各国陆续建立了以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为核心的血液预警系统,我国的各级血液预警系统也在筹备中。为了解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笔者对17523例输血治疗患者进行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2014–2015年期间住院输血治疗患者17523例。
1.2实验检测及试剂所有输血患者均进行ABO正反定型和Rh(D)定型,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ABO和Rh(D)试剂由上海血液中心提供,Polybrene试剂由台湾BaSo公司提供,抗体筛选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由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所有输血均为同型输注。
1.3观察方法发放每袋血内均附有一张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由专人负责记录受血者输血反应情况,输完血后连同血袋一起交回输血科。如有输血反应发生,由临床医生参照标准进行诊治,并报告输血科,由输血科进行有关核对和检查处理。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2.0进行多个样本率的比较。2结果
2.1输注各类血液品种的输血反应率不同血液品种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26.344,P=0.000,P<0.01),发生急性输血反应者共160例,其中输注机采血小板反应率最高,总发生率为0.91%,见表1。表1输注各类血液品种的输血反应率(例)血液成分品种 输血例数
全血 85
冰冻血浆 4356
机采血小板 530
冷沉淀 736
悬浮红细胞 11643
0.73
0.41
2.08
反应例数 60
1.38
输血反应率(%)1.18
洗涤红细胞 173
合计 17523
2.2各种血液成分发生急性输血反应次数和构成比在各种急性输血反应中,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其中,冰冻血浆和机采血小板的输血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悬浮红细胞的输血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主 2.3血型血清学免疫检测通过对160例存在输血反应的患者进行血型血清学免疫检测,有9例检出抗体,检出率为5.6%。3讨论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时常见的治疗手段,在部分患者治疗中是不可或缺的。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之后,受血者发生了与输血相关的新的异常表现或疾病。因而做好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统计分析,有效预防和控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于输血患者的治疗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调查中,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别的地区统计数值低,可能与长期开展白细胞滤除和临床医护人员的输血规范化培训有关。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国家医保的发展以及医院扩建后患者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献血者人数的增长,血制品供不应求,多次输血人次下降,而多次输血是诱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医生对于输血患者的用血申请更为严格,谨慎,能不输血者尽量不输血,能自体血回输者尽量用自体血。患者输血前进行药物干预,以免输血反应的发生。临床护士在输血前,输血中15分钟和输血后对患者输血过程进行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多袋输注间隙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也不排除因医院扩建后工作繁忙对于输血反应反馈的忽视。
科学、合理地临床输血已成为抢救及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目前血液只能来自于人体,从而导致患者在输注异体血液时可能发生各种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潜在风险。由于本院加强了临床用血的监管考核,严格输血适应证并选择最佳的输血治疗方案,血浆制品的使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得输血
0.91
0
0 反应大大地降低。
对于广大患者而言,急性输血有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但由于人类血液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这往往导致受血者可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或潜在的风险,轻者感到身体不适,重者损害身体健康乃至于死亡。比较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有如下反应,即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性输血反应、输血后紫癜、非心源性肺水肿以及快速大量输血的反应等。有关报道国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0%,其中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过敏性输血反应占95%以上,接受输血的患者还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其中较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病例可达0.5%。
随着医学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现代输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输血由一种治疗手段逐渐发展成为医学科学中的 一门独立学科-输血医学。因为输血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已经十分地罕见,然而因为我国在血库建设,尤其是输血前免疫血液学检查技术的全面进行方面,与国外进行相比较的话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上不能够完全达到血型完全配合性的输血,这是导致临床出现输血反应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可以明白这样一个事实,输血反应类型主要以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为主(49.38%),主要发生在输注悬浮红细胞;其次是过敏反应(44.38%),主要发生在输注冰冻血浆和机采血小板。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多因素造成的。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制可能是受血者血浆中的白细胞抗体与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相互作用,或者是由于促炎因子、补体碎片和脂质复合物等生物反应调节剂的作用,也有相关文献进行报道,发热反应与所输注的血液制品中含有的免疫性细胞或免疫物质存在密切的联系,在这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因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所导致而成。就目前看来,很多文献做了如下报道,在进行输血前尽可能使得血制品中的白细胞以及其相关抗体大大减少,的的确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减少。一般情况下而言,过敏反应被认为是受血者对某一种异体血浆蛋白质过敏所导致而成,其中IgA缺乏者占了技校的比例。即便这一次的调查病例都是同型输注,但在展开血型血清学免疫检测中因为血型抗原抗体所造成的输血反应占5.6%,给我们这样一个提示,也就是目前的发展阶段我们还不能做到血型完全配合性输血,应使得临床医生以及检验工作人员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交叉配血的同时,理应对受血者以及献血者展开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检测以及不规则抗体筛查等等,除用盐水展开一系列的交叉配血,还要用多种检测技术如凝聚胺法、抗人球蛋白法、酶法等,为患者提供在血型血清学免疫方面相容的血液成分,从而使得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减少。
输血作为一种替代性的治疗手段在临床广泛使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风险不可避免,对于多次、反复输血的患者要加强临床观察,做好出现不良反应后的预警及处置工作。同时针对病患的情况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如输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或紫外线照射灭活白细胞后的血液制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另外还应该大力提倡并开展自体输血,做好血液保护技术。
为避免由输血所引发的不良反应,首先加强输血工作者输血相关知识培训,使之充分认识输血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为患者输注最合适的血液成分,获取最好疗效,最大限度地规避输血风险;其次对需多次输血的患者应输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制品;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大力开展自体输血,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临床实践证明,输血是一项高风险的治疗措施,即使正确输血也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因此,一方面,要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科学合理使用成分血,强化输血人员责任意识,采用新的配血技术,坚持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减少输血反应;另一方面,加强临床输血信息化建设,提高科学、合理用血观念,提倡能不输血就不输、能少输决不多输,鼓励自体输血,严格执行输血技术规范,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输血不良反应,达到合理用血、安全输血的目的。
为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保障输血安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输血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安全责任意识,所有输血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避免人为因素造成输血不良反应。②给患者输血前,应仔细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医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输血安全。③对一些有输血史、妊娠史和老年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观察与巡视,对不良反应早发现、早处理。④开展去白细胞输血,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反复输血和多次妊娠的患者,要使用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悬液和血浆,有时也可使用洗涤红细胞。⑤在目前全国供血紧张的情况下,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尽量减少不合理用血,杜绝滥用血浆。⑥利用输血新技术,积极开展患者术前储血、术中回收血液等自体输血技术,减少异体血液输注。
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因为个体存在差异,输血不良反应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但是通过合理的预防和监测,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幅度降低。医护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证,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
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输血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得到人们关注。输血风险来自技术风险与人为风险。技术风险包括输血相关疾病传播和输血不良反应等,人为风险因素主要临床输血误差。临床输血可以传播艾滋病、肝炎、梅毒等多种疾病。对献血者采血前问询了解献血员身体感染情况,对献血者传染疾病的阳性指标严格检测,采血时严格消毒,采用一次性采血器材。受血者输血前也检测感染指标,严把试验检测质量关。输血不良反应包括:(1)急性溶血性输血,患者灌注血型不合的血液,抗原、抗体发生凝集造成红细胞破坏而出现的的输血反应,本研究显示溶血反应发生较少;(2)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受血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本研究显示输血不良反应中以发热发生率最高,主要由于供受血者体内白细胞、血小板相互作用导致的发热反应;(3)过敏反应,本研究显示发生率仅次于发热反应,与供受体IgA抗原抗体反应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输注血浆者出现过敏反应较多,这主要由患者血浆蛋白的输入及过敏体质引起;(4)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血液在采集、保存和输注过程中由于采血和输血器具消毒不严被污染;(5)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主要发生在骨髓移植、淋巴瘤、白血病、实体瘤、器官移植受血者,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参考文献
[1]龙永疆,裴巧云.输血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8)[2]侯春仙.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6(08)[3]吴难,王大南.某三甲医院产科输血不良反应调查[J].辽宁医学杂志.2016(04)[4]史景莉,马会敏,朱伟彦,燕备战.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4)[5]冯文斌.临床输血的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6)[6]张茜,胡建华,黄建平,周蔚.C反应蛋白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预测价值[J].医疗装备.2016(16)[7]陈正琼.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下降率原因[J].人人健康.2016(14)[8]雷俊梅.输血不良反应51例情况调查[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9]林映.2011—2014年温州某医院输血不良反应情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6(07)[10]阙庆和,邱小兰,钟昌瑞.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04)[11]李明,邓卫,刘妍.患者临床输血反应情况研究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7)[12]王燕菊,蒋学兵,成海,张立萍,张蓉,陈丽,刘慧珠,任爱玲.235例输血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1(06)[13]董晓锋,周健,王艳.肿瘤患者输血反应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07)[14]黎海澜,焦伟,刘晓芳,王巍华,吴慧敏.输血反应270例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03)[15]吴玉敏,张淑艳,姜雪.临床常见输血反应的表现与处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33)[16]张爱真.压迫耳穴预防输血反应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