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建党委
[推荐]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建党委
[推荐]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委换届是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党委换届制度对于提升党内民主水平,完善党的领导干部任职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历来对党委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在乡镇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力推动了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1xxxx乡xxxx镇。xxxx大乡,xxxx中等乡,xxxx小乡。党委书记1xxxx。其中,汉族书记xxxx,民族书记xxxx(含xxxx回族);男1xxxx,女xxxx(民族);本科1xxxx,大专xxxx;31岁—35岁的xxxx,36岁—45岁的xxxx,平均年龄36岁。党委副书记6xxxx。其中,汉族2xxxx,民族4xxxx;男6xxxx,女xxxx(汉族);本科1xxxx,大专3xxxx,中专以下1xxxx;30岁以下xxxx,31岁—35岁的2xxxx,36岁—45岁的3xxxx,46岁—50岁的xxxx,51岁—55岁的xxxx,平均年龄38.2岁。专职政法书记1xxxx,纪委书记1xxxx。
政府乡镇长1xxxx,全部是民族男性。其中,本科1xxxx,大专3xxxx,中专以下1xxxx;30岁以下xxxx,31岁—35岁的xxxx,36岁—45岁的xxxx,46岁—50岁的xxxx,平均年龄38.3岁。
目前,党委配备30岁及以下干部的班子xxxx,配备女干部的班子xxxx。
党委班子成员分工,根据“4211”工作机制要求,按照内设机构的“五室一部”要求进行人员岗位分工的。
二、基本做法
1、县委高度重视,加强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换届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有序开展,每次大规模选举前,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都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抓好具体落实,同时,强调选举期间的各项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通过建立起完备的组织指导体系,为党内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真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代表的思想动态以及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制定选举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处置预案,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近几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工作失误,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2、认真搞好乡镇班子和干部调配工作,挑选最佳人选。在乡镇换届前县委就及时有侧重地调配乡镇干部,使一批年富力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基层,尽快进入角色,为换届选举打基础。并在地区干部考察组的带领下,抽调得力干部与地区考察成员混合编组,历时xxxx月左右,对乡镇班子和干部作了认真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乡镇班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初步人选,并形成正式方案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使乡镇换届选举预备人选及早到位。
3、开展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质量。针对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变动大、对换届工作认识不高、业务不熟悉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上级的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吃透精神,把握好政策界限。三是学习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换届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做到灵活多样,一是通过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通过举办县乡两个层次的乡镇党委换届筹备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班,讲授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三是县委组织专门力量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方案、党委换届选举流程图、具体工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乡镇党委,组织他们开展学习,并确定专人及时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搞好宣传,积极营造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了切实做好这次乡镇党代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三年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一是在新闻广播媒体。我们在县乡两级广播中集中报导和宣传我县农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农村乡镇党委、乡镇党员领导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正面引导。二是设置宣传栏(墙报和板报)、悬挂横幅和张帖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切身感到,在当地党
委正确领导下,身边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三是召开座谈会。为了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一些乡镇还通过召开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的方式,畅谈党委三年来的工作成绩和不足,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沟通思想,消除隔阂,改进不足,使他们真心承认并支持党委工作。总之,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宣传,使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能够树立全局意识,积极参与,为开好党代会,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6、履行程序,保证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进行。在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严格遵守选举工作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定程序,做到步骤不减少,标准不降低。一是认真履行会议程序。在整个换届工作中,重点会议阶段是筹备会议阶段,中心会议阶段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无论是筹备会议还是正式选举会议阶段,各乡镇党委都按照要求召开了大大小小多次会议,没有合并或减少一次,认真执行了选举方案和有关规定;二是认真履行选举程序。我们规定乡镇党委委员一般由9~1xxxx组成,党员和所辖党组织数量较多的乡镇可配至1xxxx,但最多不超过1xxxx。召开党代会时,党委委员按照多于应选委员人数20的比例实行差额选举,书记、副书记实行等额选举。选举时,为了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各乡镇党委在党员代表大会上,对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基本情况都做了详细说明,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代表酝酿,并对代表提出的各种质询作了负责的答复,使新一届党委班子顺利通过选举产生;三是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在换届工作中,我们要求各乡镇党委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做好乡镇党代会的有关请示和批复工作,既不能简化,更不允许以其他方式取而代之,认真履行呈报审批程序,保证了选举工作的严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各乡镇党委在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幕后,及时将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建立档案,对工作进行总结,上报选举结果,善始善终完成选举任务。2001年乡镇换届选举中除伯什克然木乡一名党委委员落选外,其他当选人99.4符合上级党委的组织意图,确保了当选人100以高票当选。
三、存在问题
目前,从换届工作实践来看,主要还存在一些问题:
1、个别乡镇党委工作标准不够高,求稳怕乱,没有把换届当作提高乡镇党委班子整体功能的有利契机,致使换届前后工作起色不大,乡镇面貌依旧;
2、基层党员参与面不够。个别乡镇由于党员队伍老化、素质低下、作用发挥不突出,外出务工党员增多,部分党员认识上存在偏差,参与党代会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到会人数少。尽管各级党组织做了大量工作,尽了最大努力,党员参与面也没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3、如在选举中容易对组织确定的候选人进行重点介绍,而对差额候选人的情况介绍比较简单;正式选举时,还比较强调做好代表的思想工作。
4、存在人为简化程序的现象。个别乡镇由于具体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对换届工作的程序把握不准,有人为简化的现象,导致基层党员对乡镇党委班子满意率不能达到100。
四、对策措施
1、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始终。换届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大,特别是关系到一些领导干部的进退留转,处理不好,难免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一是在换届选举前党委班子内部必须统一思想认识。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决定重大问题,充分发扬民主,真心实意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形成决议后,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地维护,切实地负起责任;二是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代表的思想状况,对代表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负责的答复和说明,进行正面引导,保证候选人当选;三是换届选举后要鼓励当选的同志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对落选的同志要及时谈话,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努力工作,要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思想基础。
2、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首先,要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代表素质,提高党代会质量,保证换届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拓宽视野,广辟渠道,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打破地域、身份和行业界限,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群众威信高、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复员军人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要注重实效,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党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及时搞好换届前的党委班子调整。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搞好乡镇党委班子调整,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任期内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选任干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农村工作、政治素质好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乡镇党委班子、为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坚持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相结合,考虑从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中设置民主提名程序,增加党代表提名环节,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与党员提名的候选人一视同仁,多数党员不同意的坚决不能作为候选人。
5、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选举前要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实行候选人和群众见面制度,全面了解候选人。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采取多种渠道扩大候选人的知名度,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同时,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坚决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6、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直选范围,促使支部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以及书记、副书记等都由党员直选产生,并使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到,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落选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中的正常现象。
7、加强选举过程监督。考虑在乡镇选举中,设立有党外人士和普通党员代表参加的选举监督委员会,实行全程监督,及时通报情况,增强选举的透明度。
8、民主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对党内选举也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党内选举必须按照规定程序严格进行,不能有任何更改和疏漏。因此,各级党委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办事,认真履行乡镇党代会的各项工作程序,严禁出现有悖于组织法现象的发生,树立起党委的良好形象,维护党内选举的严肃性。
五、完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是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前,对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深化和探索。
(一)乡镇党委班子职数及配置要求
本次乡镇党委换届对于班子人选,要统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一个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班子配备。班子成员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还要有懂经济和管理的干部。要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对一把手的选配,其标准和要求要更高、更严于班子其他成员。要把那些真正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政治上坚定成熟,思想政治水平高,领导经验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勤政廉洁,工作政绩突出,有驾驭局势能力的优秀干部作为一把手人选。要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基层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选拔进领导班子。党政领导班子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要各占90以上,30岁以下的至少各有xxxx。要加大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证各有xxxx女干部。(二)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建议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在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则要严格经过民主推荐,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获得足够党员提名的决不能作为党代表的候选人。
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党员提名的有关操作规则,进一步加大党员提名的力度,保证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广泛地反映党员的意见。产生方式可参照党内选举的方法进行。即选举人投票选举候选人,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人数时,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取名额;如果最后几名被选举人得票数相同,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就得票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以得票多者为当选;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当选人数接近应选人数,在征得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组织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要以比应选人数多20左右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并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差额选举;对乡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1—xxxx,至于多xxxx还是多xxxx,由乡镇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必须坚持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有利于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竞争原则;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建议
使党代表的作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得到较好地发挥。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发挥好党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会后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每年或半年参加一次代表大会。一方面党代表可将收集到的本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的代表大会和乡镇党委反映;另一方面听取和审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以及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衔接的建议
目前,乡镇党委将改变过去3年的任期,与县市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可以说,与过去相比,乡镇组织承上启下作用会更突出,位置更显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班子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的。因此在5年的任期换届中,县市应先换届,乡镇后换届,这样做到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工作的衔接,同时促进县市要选配好乡镇班子,也有利于县乡工作的步调一致,致力于共同发展社会事务和经济。
在县、乡镇党委换届中班子调整是通盘考虑的,班子配备是党委、人大、政府一起调整配备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员原则上应干满一届,而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是继县、乡镇党委换届后而来的,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达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届中调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相衔接。(五)推进干部交流建议
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这次换届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在本乡本土任职的;需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继续坚持从党政机关中挑选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六)加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和指导方面的建议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应层层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县级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以及组织部副部长、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为成员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乡镇也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保证县委的各项决定和措施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同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除及时传达党委的指示,下发有关材料外,还派出县级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志,深入各乡镇,听取代表意见,进行思想发动,并督促检查,纠正解决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其乡镇党委换届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在选举时,还应派出县委常委、组织部、纪委领导在现场组织指导,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篇:乡镇党委换届调研报告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 实现两委班子的合理配置 乡镇党委换届选举,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为做好党委换届的各项准备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的安排,我镇对党委换届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镇党委、政府现有副科以上领导人,其中副县人,正科人,副科人;男人,女 人;汉族 人,维吾尔族 人,蒙古族 人,回族 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人,大专学历 人,中专学历 人;班子成员的平均年龄在岁,基本实现了干部的年轻化。近年来,从新提任干部的专业结构来看,经济、农业专业的占55%,并且50%左右的干部拥有两个以上的不同专业学历,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年龄结构、气质结构、专业知识结构趋于合理,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念较新,工作能力较强、整体素质有所提高。党委、政府分工时均考虑到了成员的各方面素质,做到了分工合理。近年来,我镇党委政府领导能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比较团结,善于集思广义,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大事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凡属于方针政策、全局性的问题,如领导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等,都提请党委(党组)、党支部集体讨论,每个领导成员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我镇两委班子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得比较好,基本上能做到既总揽全局,又协调各方,既抓大事、议大事,又较为充分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能把上级精神与本单位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和县委做出的决议、决定,保持政令畅通。专职人大主席及组织干事作为党委委员,能够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顾全大局,维护好党委的权威。坚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解决在思想、作风、工作和学习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成员之间做到经常沟通,党政“一把手”有较高的领导艺术。在决策前能充分调研,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意见、建议和决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打硬仗,保证了全镇中心工作的顺利推进,使全镇呈现出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一是班子副职的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充分。我镇的副职职数较多,有利于开展工作,但是也容易形成推诿、拖拉的现象。二是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个别人员不愿意当配角,对单位的工作不出力或不出全力,片面维护局部利益或部门利益,对大局工作不尽心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在对干部的监督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个别领导干部主管工作单一,容易留下一片自己的“自留地”。四是个别人员对会议上的不同意见、合理化建议态度漠然,为避嫌而保持距离,内心设防,不参与决议。五是由于近年来人事变动及工作需要,我镇领导班子人员变动频繁,对于分管的日常工作衔接出现漏洞。目前,镇党委政府共有领导干部名,其中党委名,武装部部长名,政府领导名,人大主席名。
三、对乡镇党委换届的建议一是党委、政府领导职数的合理配备,应根据各乡镇的民族成份和人口情况来确定。如我镇现有党委领导名,均为性,其中党委书记 名,族;副书记 名,族 名 族 名;专职武装部部长 名。政府领导 名,性 名 性 名,其中镇长 名,族;副镇长 名,族 名,族 名 族 名。从我镇的民族成份比例和我镇的人口情况来看,领导班子性别结构略有失调,应在党委领导中配备性干部。二是建章立制,充分发挥乡镇党代表在闭会期间的作用。要建立党员代表例会制度、党员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党委委员联系代表和代表联系党员、群众制度、党员代表评议党委班子成员制度、党员代表视察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经常向党代表报告党委、政府的工作,党委、政府在重大问题决策前,要发挥党代表的作用,广开言路,广为纳谏,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组织党代表参与党政领导班子的测评。三是实行交叉任职,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了解全盘工作的职能。同时,通过交叉任职,减少了领导职数,有利于干部政绩考核,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使班子成员拧成一股绳,提高办事效率。四是乡镇党委换届应先对人员进行调整,然后再进行换届选举,这样有利于工作的衔接。五是加大农牧区干部交流力度,扩大交流范围,尽可能地使乡镇干部也可以跨地区交流,提高干部协调各方的能力。六是在乡镇党委换届中,要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采取个人自荐、领导举荐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提名候选人,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
乡镇党委换届调研报告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委换届是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党委换届制度对于提升党内民主水平,完善党的领导干部任职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历来对党委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在乡镇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力推动了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12个乡1个镇。7个大乡,4个中等乡,2个小乡。
党委委员129人。其中,汉族42人,民族87人;男124人,女5人;本科34人,大专55人,中专以下40人;30岁以下12人,31岁—35岁的36人,36岁—45岁的61人,46岁—50岁的10人,51岁—55岁的8人,56岁以上的2人,平均年龄38.4岁。
党委书记13人。其中,汉族书记9人,民族书记4人(含1名回族);男12人,女1人(民族);本科12人,大专1人;31岁—35岁的6人,36岁—45岁的7人,平均年龄36岁。
党委副书记68人。其中,汉族20人,民族48人;男67人,女1人(汉族);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2人,31岁—35岁的20人,36岁—45岁的39人,46岁—50岁的5人,51岁—55岁的2人,平均年龄38.2岁。专职政法书记11人,纪委书记12人。
政府乡镇长13人,全部是民族男性。其中,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1人,31岁—35岁的2人,36岁—45岁的9人,46岁—50岁的1人,平均年龄38.3岁。
目前,党委配备30岁及以下干部的班子8个,配备女干部的班子4个。
党委班子成员分工,根据“4211”工作机制要求,按照内设机构的“五室一部”要求进行人员岗位分工的。
二、基本做法
1、县委高度重视,加强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换届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有序开展,每次大规模选举前,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都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抓好具体落实,同时,强调选举期间的各项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通过建立起完备的组织指导体系,为党内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真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代表的思想动态以及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制定选举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处置预案,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近几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工作失误,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2、认真搞好乡镇班子和干部调配工作,挑选最佳人选。在乡镇换届前县委就及时有侧重地调配乡镇干部,使一批年富力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基层,尽快进入角色,为换届选举打基础。并在地区干部考察组的带领下,抽调得力干部与地区考察成员混合编组,历时1个月左右,对乡镇班子和干部作了认真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乡镇班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初步人选,并形成正式方案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使乡镇换届选举预备人选及早到位。
3、开展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质量。针对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变动大、对换届工作认识不高、业务不熟悉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上级的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吃透精神,把握好政策界限。三是学习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换届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做到灵活多样,一是通过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通过举办县乡两个层次的乡镇党委换届筹备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班,讲授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三是县委组织专门力量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方案、党委换届选举流程图、具体工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乡镇党委,组织他们开展学习,并确定专人及时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搞好宣传,积极营造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了切实做好这次乡镇党代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三年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一是在新闻广播媒体。我们在县乡两级广播中集中报导和宣传我县农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农村乡镇党委、乡镇党员领导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正面引导。二是设置宣传栏(墙报和板报)、悬挂横幅和张帖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切身感到,在当地党委正确领导下,身边所发生的一些巨大变化。三是召开座谈会。为了使宣传工作深入人心,一些乡镇还通过召开
第四篇:关于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党委换届是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的民主形式,改革和完善党委换届制度对于提升党内民主水平,完善党的领导干部任职制度,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我县历来对党委换届工作高度重视,在乡镇党组织换届工作中,坚持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有力推动了党委换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基本情况
全县12个乡1个镇。7个大乡,4个中等乡,2个小乡。
党委委员129人。其中,汉族42 人,民族87 人;男124 人,女5人;本科34人,大专55人,中专以下40人;30岁以下12 人,31岁—35岁的36 人,36岁—45岁的61 人,46岁—50岁的10人,51岁—55岁的8人,56岁以上的2 人,平均年龄38.4岁。
党委书记13人。其中,汉族书记9人,民族书记4人(含1名回族);男12人,女1人(民族);本科12人,大专1人;31岁—35岁的6人,36岁—45岁的7人,平均年龄36岁。
党委副书记68人。其中,汉族20人,民族48人;男67人,女1人(汉族);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2人,31岁—35岁的20人,36岁—45岁的39人,46岁—50岁的5人,51岁—55岁的2人,平均年龄38.2岁。专职政法书记11人,纪委书记12人。
政府乡镇长13人,全部是民族男性。其中,本科17人,大专33人,中专以下18人;30岁以下1人,31岁—35岁的2人,36岁—45岁的9人,46岁—50岁的1人,平均年龄38.3岁。
目前,党委配备30岁及以下干部的班子8个,配备女干部的班子4个。
党委班子成员分工,根据“4211”工作机制要求,按照内设机构的“五室一部”要求进行人员岗位分工的。
二、基本做法
1、县委高度重视,加强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确保换届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依法、有序开展,每次大规模选举前,书记办公会、县委常委会都专题进行研究部署,及时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了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抓好具体落实,同时,强调选举期间的各项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做好表率,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通过建立起完备的组织指导体系,为党内选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认真深入调研,全面掌握了解代表的思想动态以及可能影响选举工作的各种因素,结合实际制定选举实施方案、工作细则和处置预案,为选举依法、规范进行奠定了基础。近几年乡镇党委换届中,没有发生一起重大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工作失误,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2、认真搞好乡镇班子和干部调配工作,挑选最佳人选。在乡镇换届前县委就及时有侧重地调配乡镇干部,使一批年富力强、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和经验丰富的干部充实基层,尽快进入角色,为换届选举打基础。并在地区干部考察组的带领下,抽调得力干部与地区考察成员混合编组,历时1个月左右,对乡镇班子和干部作了认真考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乡镇班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初步人选,并形成正式方案报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使乡镇换届选举预备人选及早到位。
3、开展培训,努力提高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质量。针对一些乡镇党委班子成员变动大、对换届工作认识不高、业务不熟悉的实际,积极组织开展了培训。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了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上级的精神和有关领导讲话,进一步明确搞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吃透精神,把握好政策界限。三是学习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熟悉掌握换届工作的每个环节和细节,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在培训方式上力求做到灵活多样,一是通过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组织委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通过举办县乡两个层次的乡镇党委换届筹备办公室工作人员培训班,讲授换届工作的业务知识。三是县委组织专门力量将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文件、方案、党委换届选举流程图、具体工作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汇编成册,发放到各乡镇党委,组织他们开展学习,并确定专人及时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4、搞好宣传,积极营造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良好氛围。为了切实做好这次乡镇党代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三年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一是在新闻广播媒体。我们在县乡两级广播中集中报导和宣传我县农村工作所取得巨大成就和农村乡镇党委、乡镇党员领导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教育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进行正面引导。二是设置宣传栏(墙报和板报)、悬挂横幅和张帖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村党员和群众切身感到,在觉地维护,切实地负起责任;二是换届选举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代表的思想状况,对代表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负责的答复和说明,进行正面引导,保证候选人当选;三是换届选举后要鼓励当选的同志放开手脚,大胆工作,对落选的同志要及时谈话,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继续努力工作,要为换届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思想基础。
2、要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首先,要提高农村党员素质,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党代表素质,提高党代会质量,保证换届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因此,要拓宽视野,广辟渠道,按照民主、公开、择优的原则,打破地域、身份和行业界限,有组织有计划地从政治素质好、有创新精神、群众威信高、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复员军人中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要注重实效,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参与党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要及时搞好换届前的党委班子调整。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及时搞好乡镇党委班子调整,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任期内工作目标的实现。要积极推进干部制度改革,提高选任干部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切实把那些懂经营、会管理、熟悉农村工作、政治素质好的优秀年轻干部选进乡镇党委班子、为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4、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坚持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相结合,考虑从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中设置民主提名程序,增加党代表提名环节,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与党员提名的候选人一视同仁,多数党员不同意的坚决不能作为候选人。
5、完善差额选举制度。选举前要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实行候选人和群众见面制度,全面了解候选人。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要采取多种渠道扩大候选人的知名度,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统一。同时,适当扩大差额比例,坚决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6、扩大直接选举范围。要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直选范围,促使支部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以及书记、副书记等都由党员直选产生,并使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到,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是对党员干部的考验,落选是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中的正常现象。
7、加强选举过程监督。考虑在乡镇选举中,设立有党外人士和普通党员代表参加的选举监督委员会,实行全程监督,及时通报情况,增强选举的透明度。
8、民主进程的推进,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浓,对党内选举也越来越关注。这就要求党内选举必须按照规定程序严格进行,不能有任何更改和疏漏。因此,各级党委要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办事,认真履行乡镇党代会的各项工作程序,严禁出现有悖于组织法现象的发生,树立起党委的良好形象,维护党内选举的严肃性。
五、完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是党的十六大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推进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当前,对改革和完善党内换届工作,《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着重从以下几个问题加以深化和探索。
(一)乡镇党委班子职数及配置要求
本次乡镇党委换届对于班子人选,要统盘考虑,统筹安排,形成一个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班子配备。班子成员中,既要有熟悉党务工作和农村工作的干部,还要有懂经济和管理的干部。要注意选好配强党政一把手。对一把手的选配,其标准和要求要更高、更严于班子其他成员。要把那些真正维护群众利益,认真实践“三个代表”,政治上坚定成熟,思想政治水平高,领导经验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坚持民主集中制,善于团结同志,勤政廉洁,工作政绩突出,有驾驭局势能力的优秀干部作为一把手人选。要注重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对基层素质好,有培养前途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大胆选拔进领导班子。党政领导班子中,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要各占90%以上,30岁以下的至少各有2名。要加大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证各有1名女干部。
我县13个乡镇均已实行了“4211”工作机制,在此次换届时应按“4211”工作机制要求配备好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通过配强干部,真正体现“4211”工作机制的效果和目的。班子领导职数应为大乡18名,中乡16名,小乡14名。乡镇党委委员职数11~13名。其中,大乡13名、中小乡11名,具体由书记、副书记(含政法副书记、纪委书记)、乡镇长、乡镇人大主席、常务副乡镇长、人武部长、组织员组成;乡镇党委副书记职数5名。乡镇长、纪委书记应担任乡镇党委副书记。
(二)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建议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要把组织提名与党员提名结合起来,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广泛听取党员的意见。在党代表候选人的提名中,则要严格经过民主推荐,由各级党员代表大会自下而上地民主提名,未获得足够党员提名的决不能作为党代表的候选人。
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党员提名的有关操作规则,进一步加大党员提名的力度,保证候选人的产生更加广泛地反映党员的意见。产生方式可参照党内选举的方法进行。即选举人投票选举候选人,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多于应选人数时,则按得票多少为序取足应选取名额;如果最后几名被选举人得票数相同,不能确定谁当选时,应就得票相同的被选举人重新进行投票,以得票多者为当选;如果获得赞成票超过实到会人数半数的被选举人少于应选人数时,不足的名额可以另行选举;如果当选人数接近应选人数,在征得半数以上选举人同意的情况下,也可以减少应选名额,不再进行选举。
要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组织部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要以比应选人数多20%左右的比例确定候选人数,并要逐步过渡到完全的差额选举;对乡镇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选人数,应分别多于应选人数1—2人,至于多1人还是多2人,由乡镇党委从本地、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报上级党委批准。适当扩大差额选举的比例,必须坚持杜绝变相等额选举,努力克服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选举比例,有利于不断拓展党内选举的视野、提高党内选举的质量;有利于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发扬党内民主,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和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竞争原则;有利于促使被选举人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心,坚持党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乡镇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党代表作用的建议
使党代表的作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得到较好地发挥。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和方式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党代表大会代表的常任制,发挥好党代表在代表在代表大会后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党代表大会“年会制”。即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每年或半年参加一次代表大会。一方面党代表可将收集到的本选举单位党员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向党的代表大会和乡镇党委反映;另一方面听取和审议党委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等。
(四)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以及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衔接的建议
目前,乡镇党委将改变过去3年的任期,与县市委一样执行5年任期。可以说,与过去相比,乡镇组织承上启下作用会更突出,位置更显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乡镇党委班子的候选人也主要是上级党委考察、遴选的,几乎没有由党员或党员代表直接提名的。因此在5年的任期换届中,县市应先换届,乡镇后换届,这样做到乡镇党委与县市党委换届工作的衔接,同时促进县市要选配好乡镇班子,也有利于县乡工作的步调一致,致力于共同发展社会事务和经济。
在县、乡镇党委换届中班子调整是通盘考虑的,班子配备是党委、人大、政府一起调整配备的,按照要求,班子成员原则上应干满一届,而县、乡镇人大、政府换届是继县、乡镇党委换届后而来的,县、乡人大、政府届中调整,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要求,达到班子的最佳配置,但届中调整要保持班子任期内的相对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党委换届与人大、政府届中调整工作相衔接。
(五)推进干部交流建议
充分利用换届的有利时机,继续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这次换届交流的主要对象是:同一职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在本乡本土任职的;需要进行多岗位培养锻炼的年轻干部。要继续坚持从党政机关中挑选素质好,有一定工作经验、事业心强,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中任职。交流面控制在班子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六)加强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和指导方面的建议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应层层成立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县级应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以及组织部副部长、财政局局长、民政局局长为成员的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乡镇也应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保证县委的各项决定和措施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
同时要加强指导,精心组织。在换届选举准备阶段,除及时传达
党委的指示,下发有关材料外,还派出县级领导和经验丰富的同志,深入各乡镇,听取代表意见,进行思想发动,并督促检查,纠正解决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其乡镇党委换届准备工作周密细致。在选举时,还应派出县委常委、组织部、纪委领导在现场组织指导,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
第五篇:党委换届工作调研
党委换届工作调研
关于对党委换届有关问题
调研情况的汇报提纲
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调查及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就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作以简要汇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乡级党委换届比较成功,党委提
名的人选都能当选。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突出的问题是党委换届选举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乡镇党委执行选举制度不到位。尽管《党章》中对党的组织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制度不够坚决,执行上级要求有偏差,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形式轻权利。从党委选举情况看,程序都比较严格和规范,表面上看是尊重了选举人的权利,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反映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尽管候选人酝酿、投票表决的程序齐全,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党组织为了选举需要,印发候选人的介绍材料仅限于简单介绍其简历、品德、能力和业绩等内容,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材料中的情况简介,材料介绍什么就是什么,缺乏更广泛和深入了解候选人的渠道和平台,加之,党组织提供给选举人酝酿候选人的时间较短,大都是会议期间,导致了解情况不全面,特别是组织新调整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不知情的选举人只能是“随帮唱影”,有的甚至不负责任地“乱”划票,使选举“失真”。二是重组织轻民意。有的地方党委为了保证选举质量,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在选举前采取不同形式,向选举人渗透组织提名人选意图,统一选举人思想,使选举人不能够充分表达意志。有的党组织,在差额选举时,忽视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对确定“差”的人选煞费苦心,“科学”处理“差”,这些做法是与《选举法》和《党章》要求相违背的。
2、选举人应有的权利落实不到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民主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现在地方党组织选举中党员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普通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渠道窄,对党的重大决策事项和问题,往往是事后通过新闻媒体知晓,其他方面很少看到听到,即使听到也大都是已经形成决定的结果。党代表参与选举的深度不够。虽然乡级实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但党员民主渠道仍需拓宽。党员或党代表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有时处于一种名有实无的“虚化”状态,直接参与讨论、质询、提出意见和表达真实意愿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落实党代表的选举权方面,仍存在组织内定人选,选举人不得不选、不敢不选、不能不选、碍于情面选和认认真真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选举人的意愿得不到真实表达和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和单位仍未完全跳出“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子,确定被选举人的面窄,缺乏推荐的层次和渠道,存在“等额推荐”、“等额选举”等问题。
3、乡镇党委选举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断链。在党委选举中,一方面,一些党员认为选谁不选谁与自己关系不大,利益联系不紧密,造成党员对党内选举不积极,不关心。客观上也为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一些党员受利益驱动,使拉票贿选者有了市场,给拉票贿选者创造了可乘之机。二是选举缺乏竞争性。现在的地方党组织选举大都缺乏竞争性,缺乏有效地竞争机制和竞争人选,没有竞争人选就使选举人没有选择余地,一些人觉得选举可有可无,选举结果都在预料之中,心知肚明。如果出现意外,上级就认为党委主要领导统班子的能力低,不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甚至认为是失职等等。
二、有关建议及对策
1、要切实维护党章的权威,使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得到实质性的行使。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党章的权威性的认识。乡镇党委要牢牢确立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的地位,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使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法定地落实,而不能被其它一些所谓客观因素所干扰。二要坚决落实有关党员权利保障的制度和规定。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已经对党员权利保障做出了规定,乡镇党委除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规范、细化外,必须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否则,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2、要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排除影响发扬民主的障碍,确保民意畅通无阻,充分听取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能全面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同时,握好扩大民主的导向和程度。二要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把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作为根本原则,把上级党组织委派、任命、提名候选人等做法逐步向上级负责选举规则的制定和监督方面转变,候选人名单应由乡镇党委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层层推荐产生,可采
取“公推票决”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并对民主推荐的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要采取多种提名方式,扩大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可采取上级党委提名、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以及党员个人自荐竞选等多种提名形式,建立组织提名与党员或代表提名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提名制度。党组织选举中,应适当增加候选人的差额比例,给选举人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平等对待选举人和团体提出的候选人,把代表提名候选人放到组织提名候选人同等位置上,同等条件参与,一视同仁。防止个别领导以组织名义搞“内定人选”或“内部吹风”,也不要明确哪个是差额,哪个是必选人。对于因多种提名产生过多的候选人,可通过预选的方式,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四是建立健全候选人介绍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介绍候选人的方式方法,建立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制度,可采取公布候选人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审查情况,候选人对选举人述职、讲演、回答选举人提出的问题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同时,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可以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通过实践和工作检验候选人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党员更全面的了解候选人情况,使选举人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比较,投出反映自己真实意愿的选票,不断增强党组织选举的实效性。
3、要强化选举人对候选人真实情况了解,使选举人真正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人翁。要进一步落实选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在落实知情权方面,从宏观上,应当及时向选举人提供候选人必要的较为详实背景材料,改变仅仅让选举人了解简历、被动式选举的简单做法。从微观上,在特定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选举人应认真了解候选人的详细情况,包括候选人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廉洁自律、家庭关系、群众评价、朋友圈和社交圈等方面详细而真实的情况,要给选举人一定的时间了解被选举人,给被选举人创造一定的条件,畅通一定的渠道,接触选举人,向选举人推销自己,使选举人的选举建立在知情的理性基础上。在落实参与权方面,除了选举人有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出,可以越级反映外,还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咨询问题。选举人对某个候选人有不同看法,在选举前,通过一定程序可以要求党内有关领导和部门做出回答。二是征求意见。对每个候选人的确定,都要有一定的党内讨论和征询党员意见,并给予回答的程序。三是意见表达。通过不同层次选举党员代表的形式,客观地表达党员的主张和要求,使选举人真正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人翁。在落实选举权方面,一要认真对待选举权。要对选举人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提高选举人对选举工作的认识,教育他们本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同时,对组织选举者建立必要而完备的操作性强的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防止选举走形式、走过场和诱导选举等“违规”现象的发生。二要推行竞争性选举。认真研究和探索党委选举的竞争机制,除推行候选人多种提名方式外,对出现空缺的乡级委员会(包括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也应该实行竞争。三要扩大选举的公开性。实施“阳光”操作,让选举的每个程序都公开透明,使选举过程置于选举人、党员、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建立上级党组织、同级纪检、候选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监督的网络,对选举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
4、要坚持党委集体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党委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断,关键要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决策程序,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制度。一是要大力改进党内选举制度,强化民主选举的功能。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各级党代表和领导人的选举都可以不断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差额的比例,并由预选差额逐步向正式选举差额过渡。认真执行《党章》规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除它们的派出机构和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一律由选举产生。二要逐步建立党内质询和罢免机制,加强党内监督的实效性和权威性。认真研究建立党员代表大会听取、收集和反映党员群众意见的听证制度,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向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述职制度,实行党代表对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完善和实行严格的质询制度和罢免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党内选举程序,增强选举的权威性。三要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地方党组织应积极吸收和借鉴乡镇实行党代表常任制的经验,在加强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定期例会制、督办制、视察制、情况通报制、激励约束等配套制度。要引导党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真正把党代表的权利、党代会的职能落到实处。
5、要避免拉票贿选现象,使换届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一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候选人以及党员充分认识到拉票贿选是违法行为,其结果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有害的。二要加强对候选人品行的考察。对于候选人品行差、群众基础差、有拉票贿选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候选人资格。三要加大对拉票贿选的打击力度。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奖金,对候选人有拉票贿选行为加大调查核实力度,一经查实,除取消候选人资格外,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四要创新党内选举工作内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候选人“过关斩将”,可以把综合素质考试、组织考核、答辩演讲、工作政绩等与党内选举有效的结合起来,拉长候选人推荐工作流程,堵塞候选人拉票贿选渠道。
关于对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
调研情况的汇报提纲
中共委组织部
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走访调查及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就党委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思考。现将有关换届选举的调研情况,向市委组织部指导科做以简要汇报。
一、乡党委换届选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的看,乡级党委换届选举比较成功,党委提名的人选都能当选。但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党委换届选举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乡镇党委执行选举制度不到位。尽管《党章》中对党的组织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制度不够坚决,执行上级要求有偏差,落实党员民主权利流于形式的问题在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重形式轻权利。从党委选举情况看,程序都比较严格和规范,表面上看是尊重了选举人的权利,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反映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尽管候选人酝酿、投票表决的程序齐全,但是仍有不尽人意之处。如,党组织为了选举需要,印发候选人的介绍材料仅限于简单介绍其简历、品德、能力和业绩等内容,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仅仅局限于材料中的情况简介,材料介绍什么就是什么,缺乏更广泛和深入了解候选人的渠道和平台,加之,党组织提供给选举人酝酿候选人的时间较短,大都是会议期间,导致了解情况不全面,特别是组织新调整的候选人,在这种情况下,不知情的选举人只能是“随帮唱影”,有的甚至不负责任地“乱”划票,使选举“失真”。二是重组织轻民意。有的地方党委为了保证选举质量,与上级党组织保持一致,在选举前采取不同形式,向选举人渗透组织提名人选意图,统一选举人思想,使选举人不能够充分表达意志。有的党组织,在差额选举时,忽视选举人的真实意愿,对确定“差”的人选煞费苦心,“科学”处理“差”,这些做法是与《选举法》和《党章》要求相违背的。
2、选举人应有的权利落实不到位。《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对党员的民主权利做出了明确规定,但现在地方党组织选举中党员的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普通党员直接参与党内事务渠道窄,对党的重大决策事项和问题,往往是事后通过新闻媒体知晓,其他方面很少看到听到,即使听到也大都是已经形成决定的结果。党代表参与选举的深度不够。虽然乡级实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但党员民主渠道仍需拓宽。党员或党代表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有时处于一种名有实无的“虚化”状态,直接参与讨论、质询、提出意见和表达真实意愿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在落实党代表的选举权方面,仍存在组织内定人选,选举人不得不选、不敢不选、不能不选、碍于情面选和认认真真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选举人的意愿得不到真实表达和充分发挥。一些地方和单位仍未完全跳出“由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圈子,确定被选举人的面窄,缺乏推荐的层次和渠道,存在“等额推荐”、“等额选举”等问题。
3、乡镇党委选举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利益断链。在党委选举中,党员认为选谁不选谁与自己关系不大,利益联系不紧密,造成党员对党内选举不积极,不关心。客观上也为搞形式主义、走过场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二是选举缺乏竞争性。现在的地方党组织选举大都缺乏竞争性,缺乏有效地竞争机制和竞争人选,没有竞争人选就使选举人没有选择余地,一些人觉得选举可有可无,选举结果都在预料之中,心知肚明。如果出现意外,上级就认为党委主要领导统班子的能力低,不与上级党委保持一致,甚至认为是失职等等。
二、本届换届选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本届换届选举将面临以下新情况和问题:
1、区情发生变化。自2004年全市区划调整后,我区划入松江、建国两乡,区域面积增大、人口增多,对乡镇及农村工作不是很熟,相对情况下,工作量增大,不稳定性增加。
2、农村形势发生变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一免两补”政策的实行,基层党员要求扩大党内民主的愿望日益增加,乡镇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尚未完全形成,这些情况势必会给基层党委换届选举带来一些影响。
3、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党委领导由原来的“一正两副”精简为“一正一副”,在换届选举中,人选的推荐、差额的确定和选举的竞争可能会相对激烈一些。
三、拉票贿选的解决办法
一要加强思想教育。通过广泛宣传教育,使候选人以及党员充分认识到拉票贿选是违法行为,其结果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有害的。二要加强对候选人品行的考察。对于候选人品行差、群众基础差、有拉票贿选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其候选人资格。三要加大对拉票贿选的打击力度。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奖金,对候选人有拉票贿选行为加大调查核实力度,一经查实,除取消候选人资格外,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四要创新党内选举工作内容。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候选人“过关斩将”,可以把综合素质考试、组织考核、答辩演讲、工作政绩等与党内选举有效的结合起来,拉长候选人推荐工作流程,堵塞候选人拉票贿选渠道。
四、有关建议及对策
1、要切实维护党章的权威,使选举人的民主权利得到实质性的行使。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党章的权威性的认识。乡镇党委要牢牢确立党章作为党内根本大法的地位,自觉维护党章的权威性,使党章规定的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得到法定地落实,而不能被其它一些所谓客观因素所干扰。二要坚决落实有关党员权利保障的制度和规定。十六大修改后的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已经对党员权利保障做出了规定,乡镇党委除了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一步加以具体规范、细化外,必须增强执行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否则,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
2、要进一步拓宽党内民主渠道,改革和完善候选人提名制度。一要扩大党内民主。排除影响发扬民主的障碍,确保民意畅通无阻,充分听取党员和下级党组织的意见,集思广益,形成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能全面反映民情、民意的渠道。同时,握好扩大民主的导向和程度。二要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把依据民意确定候选人作为根本原则,把上级党组织委派、任命、提名候选人等做法逐步向上级负责选举规则的制定和监督方面转变,候选人名单应由乡镇党委和选举人充分酝酿讨论,层层推荐产生,可采取“公推票决”的方式产生候选人,并对民主推荐的结果在适当范围内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三要采取多种提名方式,扩大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可采取上级党委提名、党代会代表联合提名以及党员个人自荐竞选等多种提名形式,建立组织提名与党员或代表提名相结合、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提名制度。党组织选举中,应适当增加候选人的差额比例,给选举人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平等对待选举人和团体提出的候选人,把代表提名候选人放到组织提名候选人同等位置上,同等条件参与,一视同仁。防止个别领导以组织名义搞“内定人选”或“内部吹风”,也不要明确哪个是差额,哪个是必选人。对于因多种提名产生过多的候选人,可通过预选的方式,按得票多少确定正式候选人。四是建立健全候选人介绍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介绍候选人的方式方法,建立候选人与选举人见面制度,可采取公布候选人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审查情况,候选人对选举人述职、讲演、回答选举人提出的问题等方式,增进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同时,对于组织提名的候选人,可以提前进入工作角色,通过实践和工作检验候选人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党员更全面的了解候选人情况,使选举人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比较,投出反映自己真实意愿的选票,不断增强党组织选举的实效性。
3、要强化选举人对候选人真实情况了解,使选举人真正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人翁。要进一步落实选举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在落实知情权方面,从宏观上,应当及时向选举人提供候选人必要的较为详实背景材料,改变仅仅让选举人了解简历、被动式选举的简单做法。从微观上,在特定的工作区域和范围内,选举人应认真了解候选人的详细情况,包括候选人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廉洁自律、家庭关系、群众评价、朋友圈和社交圈等方面详细而真实的情况,要给选举人一定的时间了解被选举人,给被选举人创造一定的条件,畅通一定的渠道,接触选举人,向选举人推销自己,使选举人的选举建立在知情的理性基础上。在落实参与权方面,除了选举人有自己的看法可以提出,可以越级反映外,还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咨询问题。选举人对某个候选人有不同看法,在选举前,通过一定程序可以要求党内有关领导和部门做出回答。二是征求意见。对每个候选人的确定,都要有一定的党内讨论和征询党员意见,并给予回答的程序。三是意见表达。通过不同层次选举党员代表的形式,客观地表达党员的主张和要求,使选举人真正成为管理党内事务的主人翁。在落实选举权方面,一要认真对待选举权。要对选举人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提高选举人对选举工作的认识,教育他们本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利;同时,对组织选举者建立必要而完备的操作性强的约束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防止选举走形式、走过场和诱导选举等“违规”现象的发生。二要推行竞争性选举。认真研究和探索党委选举的竞争机制,除推行候选人多种提名方式外,对出现空缺的乡级委员会(包括纪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也应该实行竞争。三要扩大选举的公开性。实施“阳光”操作,让选举的每个程序都公开透明,使选举过程置于选举人、党员、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之下。建立上级党组织、同级纪检、候选人、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监督的网络,对选举过程实施全方位监督。
4、要坚持党委集体领导,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委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党委集体领导,防止个人专断,关键要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发挥好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健全党委常委会决策程序,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规则和制度。一是要大力改进党内选举制度,强化民主选举的功能。坚持和完善差额选举制度,各级党代表和领导人的选举都可以不断扩大差额选举的范围和差额的比例,并由预选差额逐步向正式选举差额过渡。认真执行《党章》规定,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除它们的派出机构和非党组织中的党组外,一律由选举产生。二要逐步建立党内质询和罢免机制,加强党内监督的实效性和权威性。认真研究建立党员代表大会听取、收集和反映党员群众意见的听证制度,建立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向党员代表大会代表述职制度,实行党代表对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建立完善和实行严格的质询制度和罢免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党内选举程序,增强选举的权威性。三要完善党代会常任制。地方党组织应积极吸收和借鉴乡镇实行党代表常任制的经验,在加强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代表常任制,充分发挥党代会和党代表的作用。同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建立健全定期例会制、督办制、视察制、情况通报制、激励约束等配套制度。要引导党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真正把党代表的权利、党代会的职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