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和大纲(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03:3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序言和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序言和大纲》。

第一篇:序言和大纲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内容简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简称《原理》)的第六版。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明晰等鲜明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原理》发行了1000万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宣传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同时表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但是,自1995年《原理》第四版出版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取得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新经验表明,《原理》的内容和结构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阐述和补充,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妥善处理,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问题应得到充分体现。

更重要的是,《原理》第四版出版的九年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看,世界进入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样化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内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也进 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史任务的 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派”,它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注重同现实进行“对话”,从而以哲学的方式概括并反映新的实践所提出的新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决定对《原理》再进行一次修订,因而向读者献上这本《原理》第五版。

《原理》第五版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 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同时,《原理》第五版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哲学史上看,马克思之所以能发动一场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他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 此为基础正确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实践唯物主义。用“实践 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但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 态,而是同一种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表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重在改变世界,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又是实践的。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观是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 “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力求全面而又 科学地阐述实践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系统而又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贯穿《原理》第五版的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体系重在阐述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学科的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在编写《原理》第五版时,我们考虑到这一点,力图设计一种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所以,《原理》第五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结构也做了新的安排,并力图以这样一种新的结构来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再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任何一门教科书的任务,都是阐述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是 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本身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原理》第五版对有关问题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对于像物质统一性、决定论、反映论这样一些已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科学的新成果讲出新内容。所以,《原理》第五版增加了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认识与虚拟这样一些内容。

第二,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没有涉及或未重视这些观点。为此,《原理》第五版增加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交往关系及其制度化、人的异化及其扬弃等。

第三,有些观点在经典作家那里有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详尽论证,而当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又日益突出了这些问题,使之成为迫切需要解答的“热点”问题。对这样一些观点,应以当代实践和科学为基础,深入探讨、充分展开、详尽论证,使之成熟、完善,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为此,《原理》第五版增加了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一些内容。

第四,有些观点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至今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但随着学科的分化,这些观点已从哲学中分化出去,成为其他学科的重要内容了,如阶级、国家和革命的理论就成为政治学的内容了。对于这样一些观点,《原理》第五版没有列出专章来详尽展开,只是在有关章节中有所涉及。这样做,主要是适应学科的分化,而不是说这些观点不重要。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要经历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确定以 后还要不断调整的过程。

《原理》第五版的定位仍是高等学校文科教材,适合文科的各个专业,包括哲学专业。同时,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又充分考虑了教育部2002年新颁布的《普通高校两课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并力图使二者结合起来。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要贴近教师、贴近学生,适应教学实践。但这种适应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适应中的提高,提高中的引导。所以,《原理》第五版力图站在当代实践的基础上,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吸取哲学研究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哲学不仅是 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智慧,一种生活的智慧、反思的智慧和批判的智慧。马克思主义哲学 教科书不能仅仅传授“知识”,仅仅适应教学,更重要的是,它应激发学生的反思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拓宽理论视野,提升理论境界,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从《原理》第一版到第五版,时间跨度为22年。正是在这22年间,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重要突破,《原理》第一版到第五版从一 个侧面反映并体现了这一历史进程及其重大进展。所以,我们把《原理》第一版至第四版的 目录附在后面,以 希“窥一斑而知全貌”。

在《原理》第五版出版之际,我们深深怀念《原理》的奠基者李秀林教授,他离我们而去已近20个年头。他在世时,曾几次表示,《原理》应每隔几年修订一次,使其日趋完善,成为符合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教科书。自1990年始,我们对《原理》进行过几次修订,先后把第三版(1990年)、第四版(1995年)和现在的第五版呈献给了读者。从上述意义上说,这是对李秀林教授遗愿的 实践,也是对这位师长、朋友的眷恋。

《原理》第五版是集体合作的产物。由李淮春、杨耕拟定写作提纲,具体分工:李淮春、杨耕(导论);杨耕(第一、二、三、七章);陈志良(第一、五、六、十章);郭湛(第四、十一、十二章);王霁(第八、九章)。全书由李淮春统改、定稿。杨耕协助李淮春统 稿,并对部分章节的内容进行了改写或重写。许多同事、朋友为本书的修订提供了宝贵意见 和建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同志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李淮春 杨 耕

二00四年八月八日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9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1、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2)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3)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1)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2)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3)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1)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3)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一)物质与世界

(1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1、物质的含义及意义;

2、意识的本质;

3、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

4、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层次性和同构性。

1、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2)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2、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1)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从物质到意识

(1)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2)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3)意识的结构和功能(4)意识与人工智能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2)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3)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二)实践与世界

(9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1、实践的本质、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2、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1、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1)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2)实践:人的存在方式(3)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2)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3)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3、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3)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三)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1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

1、社会的本质;

2、社会的经济结构;

3、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1、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3)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2、社会的经济结构

(1)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体现(2)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3)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3、社会的政治结构(1)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2)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的文化结构

(1)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2)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3)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4)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四)个人与社会

(12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1、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

2、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3、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4、人的本质。

1、人的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1)人的个体发生与社会遗传(2)现实的个人与现实的社会(3)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

2、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1)人的社会价值(2)人的个人价值

(3)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3、社会创造人与人创造社会(1)社会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五)联系与发展

(6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1、发展的方向性;

2、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方向性(1)世界的普遍联系与系统联系

(2)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3)运动、变化、发展及其方向性

2、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1)反映联系和发展相统一的决定论(2)规律及其实现:从可能到现实(3)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体系及其核心(4)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与实践辩证法

(六)发展的基本规律(9学时)

本章重点和难点:

1、量变、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2、矛盾论与系统论;

3、“否定性和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1、质量互变规律(1)质、量、度

(2)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3)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及其与突变的关系

2、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作用(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3)矛盾论与系统论

3、否定之否定规律(1)肯定与否定(2)否定之否定及其实质

(3)“否定性的辩证法”与实践观、矛盾观

第二篇:序言和目录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国

蒙台梭利

幼儿感官教育

中国蒙台梭利研究课题成果

教育部“科学教育”子课题——中国蒙台梭利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子课题——蒙台梭利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研究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子课题——蒙台梭利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研究 十年蒙台绝对梭利教育实践总结

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国编委会

丛书主编:梁志燊

丛书编委:梁志燊李道佳钱继芳刘文韩惠茹 本书作者:刘文李毅胡艳红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人,世界著名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改革工作。1907年开始创建“儿童之家”,1919年发表了代表她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Montesson Method》,在许多国家引起关注。经过几度兴衰,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蒙台梭利教育又爆发出新的活力,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她的观点也得到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肯定。

蒙台梭利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儿童。她曾说:“不要尊我为教育家,我所做的工作只是研究儿童”,“儿童是人生的第一部分,又是人类的未来,成年人的得失成败和他自己的童年生活密切相关”。蒙台梭利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深入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秘密”,然后用科学的教育帮助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她发现儿童有很大的潜在能力,只有通过儿童自身的实际活动(工作)才能使他们的精神力量得以释放,并表现出更好、更和谐(即“正常化”的)的个性。为此,教育者必须与儿童建立民主平等的合作关系,尊重、爱护他们,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并为他们创设一个适宜的环境。按每个儿童发展的进度和步调,用积极鼓励的方法,帮助他们发挥自主性,使他们有信心、有能力、独立、自由、自愿地去探索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屈服于教育者的要求。儿童在实际活动中不仅获得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个性、品德等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这种教育下的儿童将成为健康、快乐、明智、自律、有责任感和创造才能的社会成员。

蒙台梭利说:“假如儿童的发展‘正常化’,将来人们的物质生活不但可以得到改进,目前社会中的罪恶(如仇恨、不平、破坏、战争„„)也将可以避免,理想的社会,和平的世界将会实现。”她在精心钻研前人的教育理论、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亲自观察和研究儿童的自然表现、内心世界。经过多年的时间,提出一整套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独特的教学材料和具体操作方法,并认为她的教育是“前进的”,也就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不断发展的。

随着国际上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和宣传,我国幼教界的同行们也于10年前开始学习、研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吸取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并沿着“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的道路在一些幼儿园开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对蒙台梭利教育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由于工作获得成效,儿童有显著进步,深受许多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肯定,认为蒙台梭利教育虽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仍有许多可取之外。目前蒙台梭利已走进了我国除西藏之外的所有省区。

蒙台梭利在《Montesson Method》一书中曾说:“本书只是由一人独自积累的经验,今后应由更多的人继续将他们的实验写成科学的教育著作,这将是我们所期望的。”

北京师范大学梁志燊教授和其他多年从事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的专家们总结了他们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以及10年来我国对“蒙台梭利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 的实验成果,以系列丛书的形式,将这一优秀的课程和成果编写成《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国》。

丛书涵盖了蒙氏教育的理论、活动操作、应用经验和效应,论及0-3岁、3-6岁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以及多年来在我国幼儿园的成功运用。所有图片拍摄均来自进行蒙台梭利教育实践的幼儿园和幼教机构。

丛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把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及实践的方法作为重点阐述。适合幼儿园、家庭及蒙台梭利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教材使用,是一套指导性很强的丛书,中国学前教育研究泰斗:卢乐山

蒙台梭利是上个世纪初世界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原本是意大利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院的医生。她在护理残疾和低能儿童的实践中认识到,造成儿童智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教育问题,适用于残疾和低能儿童的教育方法也适用于正常的儿童。于是她在罗马举办儿童之家进行教育实验,力图以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学”。她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天赋的潜能,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教师要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给儿童学习以自由,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教育,成为具有自动性、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她强调儿童感官训练和肌肉练习,并设计了一整套训练感官活动的教具和发展动作的器械及设备,规定了使用规则。

长期以来,教育界对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有争议。有的人认为她的方法主要是适用于残疾和弱智儿童,不适宜于正常儿童;有的人认为用众多的教具来训练儿童并非是最好的方法,且许多教师并不了解教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因此,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蒙台梭利教育法被冷落了约半个世纪。但是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教育家在研究推广她的方法。1980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是受日本著名教育家平冢益德邀请的,他在日本成立了蒙台梭利研究所,我曾经访问了他的研究所。1987年,我参观了美国一所蒙台梭利幼儿园时第一次见到蒙台梭利教具,并看到儿童在玩这些教具。园领导告诉我们,蒙台梭利幼儿园在美国也不多,而且儿童入这种幼儿园,需家长了解它的特点,表示自愿同意才能入园。幼儿园的教师都必须经过培训,持有证书,才能上岗。由此可以看出,蒙台梭利教育法首先是需要认真研究,然后实施。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以苏联的幼儿教育为样板,以幼儿教育指南为指导实施幼儿教育。当然苏联幼儿教育有其特点和长处,应当吸收。但是忽视了对其它流派的学习,使我国的幼儿教育比较僵化、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引进许多西方幼儿教育的理论,开展了各种实验,我国的幼儿教育呈现了生气勃勃的气象,形势十分喜人。蒙台梭利教育思想和方法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有不少理论著作,包括博士论文,而且开展了蒙台梭利教师的培训,不少幼儿园也在进行试验。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大多数幼儿教育工作者对蒙台梭利还是很陌生的。为了普及这方面的知识,给正在实验的幼儿园以正确的引导。有必要编辑出版一些介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书籍。梁志燊主持编写的《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国》系列丛书正达到了这个目的。该丛书既有理论介绍,又有具体案例和实施方法。我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给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很大的帮助。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

丛书总序

著名的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创建的新幼儿教育法风靡世界,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她因之被誉为“幼儿教育之母”。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蒙台梭利教育依旧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在东西方各国被传播着。

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中期,有幸引进了蒙台梭利教育,尝试性在幼儿园中进行中国化的实验研究。在学习和采用蒙台梭利教育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幼儿教师和家长,都为之赞美、为之动情。

回顾十年的历程,从两所幼儿园的两个实验班起步,时至今日,蒙台梭利班数以千计,覆盖29个省区、直辖市,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自2000年起,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实验开始进入科学研究的轨道,相继成为教育部重点课题:“科学教育——青少年潜能开发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集中研究“蒙台梭利教育融入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实践研究”及“蒙台梭利教育与幼儿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均遵循西为中用、古为今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尊重实践,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

以上的研究尚在进行中,尚未结题,但已显现中期的成效。我们的研究证明,所走的中西教育文化合璧,历史与现代教育交融的道路是成功的、可行的。在十年中,通过引进蒙台梭利教育,将其在幼儿园中加以应用,多打开了一扇与国际交流接轨的窗口,又开辟了一条与各国交流幼儿教育的渠道,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使我们吸收了更适合儿童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走向开放、走向革新、走向世界。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的实践不平常,道路不平坦,成就不平凡。

在这十年中我对蒙台梭利教育的认识从朦胧到了解,渐渐地为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所折服,更钦佩蒙台梭利的人格、学识和革新意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实践行列,他们中间有幼教研究者、有幼儿教师,有幼儿家长„„他们在实践中结合我国的社会情况和幼教情况创造着崭新的幼儿教育,令孩子开心、家长称心、教师倾心,使幼儿教育耳目一新、质量提升、前景美好。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将蒙台梭利教育的精髓恰当地、有创意地运用于我国幼儿教育的各领域、各阶段,避免走偏方向,我们认为有必要及时地将蒙台梭利的优秀教育理念及方法和在十年来运用的成果展示于公众。我们组建一只精湛的编写队伍,编写人员都参与了这十年的教育实践,并在岗位上做出了公认的贡献。

本套《蒙台梭利教育实践中国》系列丛书有着完整的构思,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理,更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幼儿园中的应用,及在各年龄段全程的使用有着哪些创意和成效。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蒙台梭利教育原理、蒙台梭利3-6岁教育及在我国幼儿园中的运用;第二部分,蒙台梭利0-3岁教育、蒙台梭利艺术教育及科学教育;第三部分:蒙台梭利小学教育。各部分统一组合,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原理统领全书。蒙台梭利0-3岁教育,在我国尚属起步阶段,实践和创意均有不足;蒙台梭利3-6岁教育在幼儿园中被广泛地应用,有着一定的经验、体会和创意,但还有待继续充实和发展;蒙台梭利小学的教育则为初次介绍,有待研究和实践。丛书的各部分相对独立,可供不同年龄段使用,但均应以蒙台梭利理念为指导,离开蒙台梭利理念的教具操作和教学法,都将失去其应用的价值

梁志燊

2004年8月

作者自序

赤子之心纯真虚广,稚约简朴,是人生的本原和归宿。婴幼儿尽管身躯弱小,但具有朝气蓬勃、昂扬向上、无与伦比的自然生长力。婴幼儿的教育必须从本原入手,循序渐进,扬长避短,顺其自然,使他们身心相和,增长智慧,保持和强化其固有的自然生长力,从而全面、健康、茁壮地成长。感官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具特色和争议的部分。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于婴幼儿感官教育具有长远和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人们一般认为,婴儿呱呱坠地,只要五官齐全,无先天缺损,就能自然做到眼能看、耳能听、鼻能嗅,对各种感官进行专门训练缺乏全面的认识,婴幼儿的感官教育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其代价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同时也是民族和人类的。

婴幼儿作为人的特殊发展阶段具有特殊性,他们从小就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形形色色的事物的吸引和刺激,并具有充分的感官反应。例如,婴幼儿见到任何东西,常见的反应是拿来放进嘴里,尝一尝味道,然后把它吃掉或丢弃。这其实是婴幼儿集中注意力,充分调动各种相应的感觉器官作出反应的一个普遍的主控感知过程。成年人往往很少能从婴幼儿的角度来认识世界,老师和家长很难顺着孩子们的自然发展要求,引导他们认识世界,甚至干脆不耐烦地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们,孩子们的主控感知过程往往被他控了、干扰了。长此以往也就渐渐偏离了孩子们的本原真我。无论是主控还是他控感知过程,我们必须尽可能让孩子们通过健全的感觉器官充分理解客观事物,排除种种干扰和妨碍,学到真正的东西。从人类进化过程来看,一切知识都是个体基因成熟和觉醒了的某一特定系列的先验知识和生物学潜能的某一点相遇或构建,可能会导致这一系列的先验知识或生物学潜能的现实表达。人的精神成长既是一个由内向外的表达的过程,又是一个由外向内沁染的过程,而且这两个过程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感官教育首先是培养和健全五官的正常感觉,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然后培养的是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是学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只要持之以恒,周而复始地螺旋渐进,孩子们必定会通无化有,运有和无,成龙成凤,这也符合现代建构主义的观点。

在学习和运用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时,我们不能只学习表面上的教具操作技术,而应对教具的系统性,以及它们所代表的蒙台梭利感官教育思想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必须强调的是,幼儿的感官教育,并不仅仅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事,而是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孩子的父母,更应给予重视,只有园内外与家庭内外双管齐下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本书各章执笔人有刘文(第一章及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李毅、胡艳红(第二章),全书由刘文策划并统缟。

本书的图片拍摄得到了辽宁师范大学幼儿园和北京蒙台梭利研究中心吕安华女士的大力支持,在此对所有关心、支持本书出版的人士表示衷心谢意!

刘文

2004年8月

目录

第一章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理论概述

第一节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原则

第三节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学内容

第四节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学操作方法

第五节 幼儿感官发展水平评价

第二章 蒙台梭利幼儿感官教育活动案例

第一节 视觉教育

插座圆柱体组

粉红塔

棕色梯

长棒

彩色圆柱

色板

几何图形嵌板

几何立体组

构成三角形

二项式

三项式

第二节 听觉教育

音筒

音感钟

第三节 味觉教育

味觉瓶

第四节 嗅觉教育

嗅觉瓶

第五节 书写能力

书写能力的感官准备

附录一:中国早教网蒙台梭利教育中心简介 附录二:蒙台梭利教具图

第三篇:怎样写书的序言和后记

怎样写书的序言和后记

序亦作序言、叙、引言;跋为后序,内容。体例与序言基本相同,只是排在书后。

序言包括丛书序、作者序、非作者序(非译者序,下同)以及译者序等。

著作书的相对排列顺序为:丛书非作者序、丛书序、本书非作者序、本书作者序。翻译书除译者序排在前面以外,其余顺序为:丛书序、非作者序、各版次作者序等,视所译原版本书情况而定。再版书则以新版序在前,旧版序在后的原则编排,几个人分别为书籍写序时,其先后次序由作者决定。(A)丛书序言

1.属于丛书的图书往往有丛书序,用以对全套丛书的编写意图、范围、总体结构、共同体例等问题进行说明。2.丛书序的标题一般是“《xxxx》丛书序”或“《xxxx丛书》序”等。

3.丛书序可由丛书编委会、丛书主编个人或邀请有关知名人士撰写,署编委会或人个名义;由出版社编写时,往往不署名。

4.丛书序言总是排在目录之前。(B)非作者序言

1.非作者序是由他人,如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员或组织编写书的单位所撰写的序言,内容一般是推荐作品,对作品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介绍作者或书中研究的人物、事件等,也有指出作品不足之处的。切忌写成内容笼统、空泛或夸大的“模糊序言”或“吹捧序言”。

2.非作者序言的标题是“序”或“序言”,文后署撰写人姓名。

3.如借用某适合文章(无论该文章曾否在别处发表)充当序言,在文章标题之下外加括号注明“(代序)”二字。4.非作者序总是放在目录之前。

5.非作者序如是针对整个丛书而写的,排在丛书序之前。(C)作者序

1.作者个人撰写的序言,一般用以说明编写意图、中心内容、全书重点及特色、编写过程、编排和编写体例、适用范围以及对读者阅读的建议、再版更改情况说明、介绍协助编写的人员,以及致谢等。

2.作者序的标题一般是“序言”或“序”,比较简单的作者序有时也写作“前言”。当另有非作者撰写的序言时,为区别起见,可改用“前言”、“自序”或“作者序”等标题。翻译书原作者专为中译本撰写的序言,标题为“中译本序”。3.作者序一般不署名,如果为几位作者中的一人撰写,也可署该撰写人姓名。

4.作者序可根据具体情况排在目录之前或之后,一般排在目录之前。如若内容与正文直接连贯的,也可放在目录之后。(D)译者序

1.译者序一般着重说明翻译意图,有时也包括某些翻译工作的事务性说明。

2.译者序一般以“译者序”为标题,内容比较简单的,有时也可以“译者前言”或“译者的话”光标题。3.译者序总是排在目录之前。(E)后记

后记又称“跋”或“编后语”,一般在大型工具书、论文汇编书或重要著作中使用,排在正文的最后。其内容比较灵活,可以评价书籍内容,也可以说明写作过程或编辑过程及其体会、感谢语和对读者的希望等。

作者、出版者、编辑者、译校者都可以写后记,但不是必须撰写的项目,只是对某些事体进行交代。序言中不便、不宜说明的事项,也可采取后记的形式加以说明。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读后感

通信学院贾海峰S100101045 内容摘要: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辩证法,用系统观、辩证观和科学发展观来统领新时期的事业,把自然辩证法运用到通信领域。

关键字: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自然科学,一元论。

在对《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的学习之后,我了解了恩格斯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分阶段带领我们回顾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程,让我们认识到现代自然研究同以前任何辉煌的研究不同,它唯一地达到了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发展。通过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恩格斯总结出了自然界是运动的、变化的、能量不灭等科学的观点。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类己经有可能在总体上揭示自然科学界历史演化过程。构成自然界的不同层次的演化历史都是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且具有无限性。自然界的不同层次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替代)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物质总是沿着不同途径进行着不断地演化,由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系统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科学对我们如此重要,所以认真学习并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科学。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 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受益匪浅。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两篇重要文献虽然发表于一百多年前,但是却高屋建瓴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体现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总体思想。百年以后,当我们身处新时代,回首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不禁感叹恩格斯对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能力与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

通过阅读自然辩证法导言,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自然科学是在分化中发展的,每一学科的发展史就是自然科学不断分化的历史,从物理学到电磁学,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正如恩格斯所说:“从一个简单的细胞开始,怎样由于遗传和适应的不断斗争而一步一步地前进,一方面进化到复杂的植物,另一方面进化到人。”爱因斯坦说:“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的理解全部感觉的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最小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目的”。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对改变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马克思指出:“自然科学是一切知识的基础”。人类为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整个人

类知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智力水平。自然科学和技术,都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它们既是人类以往认识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果,又为人类继续扩展和深化自己的认识——既包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包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起点和新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起步,而且也为社会科学对社会的认识,思维科学对思维的认识提供了知识的基础和科学的方法。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自然科学以外的各门科学中,并在这些科学领域获得了日益重要和卓有成效的应用。技术的进步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工具,而且也为一切科学认识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研究手段。正是这些技术手段以其日益增强的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功能,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使人类的感官和大脑得以延长,使人类的认识能力终于突破自身生理条件的局限得以不断提高和扩大,从而推进了整个人类认识的发展。

自然科学不仅是一种解释世界的理论,而且也是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和智力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提高。一方面,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运用可以使人们学会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各种自然问题,去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各种社会问题的理解和研究之中,从而提高人们对社会问题认识的科学性,找到更好的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导言中,恩格斯说“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并且过去和机体种源说相对立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善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种运动着。”因为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所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所以在今后的研究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深入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它的精髓并用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以帮助我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以实证的知识材料抨击了杜林之流鼓吹的“假科学”,正面论述了唯物论的一元论、唯物论的反映论、唯物辩证法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生命观,阐述了唯物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对唯物辩证法的三个主要规律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论证,并运用历史唯物论对社会历史、道德与法作出了科学、透彻的说明。其中,在书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社会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反杜林论》中,关于人权、平等及对杜林先验主义评判等内容的论述,能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参考。

作为通信行业的一份子,通过对这两篇文献的学习深深体会到学习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以后工作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同步,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而自然辩证法恰恰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我们创新意识的树立和能力的培养,能够使我们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上,提高整体素质,更加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献,也让我对科技、宗教、人类、社会以及宏观宇宙的演变,有了一个客观的了解。让我认识到自然辩证法对于当今人类的发展任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指导我们的思想及思维方式,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的能力;使我们能够全面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真正把握科学的核心和灵魂。特别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要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各自的行业中努力创新,这样才能承担起科研的重任,完成一个研究生该有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丽红,吴景川.浅谈《反杜林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读《道德和法》部分有感[J].魅力中国, 2009,(17).[2] 马怀玉,李春燕.论《反杜林论——哲学编》的现代意义——浅谈恩格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观及现代意义[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1).[3] 蔡春良.《反杜林论》中的道德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4] 马兵.《反杜林论》中“现代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究竟是什么涵义?[J].党校论坛, 1991,(03).

第五篇:《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解读之二:《公约》序言和条款

1、序言作了哪些方面的说明?序言是国际劳工组织(简称ILO)对于《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称《公约》)文本的权威性说明,主要叙述了如下观点:

● 《公约》的立法依据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ILO的8个核心公约;

● ILO倡导体面劳动的原则,海员享有基本的权利和自由,基于航运全球性的特点,海员需要特殊的保护;

● 《公约》同IMO关于船舶安全、人员安全、船舶管理的标准以及海员培训和资质等要求相关联;

● 《公约》同其他的国际劳工标准一样,仅阐明最低的国际标准,其实施不能影响海员通过相关的法律、判决、惯例或协议,得到优于《公约》所规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 应确保《公约》能被广泛地接受,且易于更新和被有效地实施。

2、ILO的核心公约是指哪些?

《公约》序言中列出了ILO 的核心公约,共有8个:

《1930年强迫劳动公约》(第29号);

《1948年自由结社和保护组织权利公约》(第87号);

《1949年组织权利和集体谈判权利公约》(第98号);

《1951年同酬公约》(第100 号);

《1957年废除强迫劳动公约》(第105号);

《1958年(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第111 号);

《1973年最低年龄公约》(第138号);

《1999年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第182号)上述公约是ILO劳工标准中最重要的文件,阐述了ILO 有关劳工权利的基本原则。在《公约》中,没有要求批准《2006年海事劳公约》的ILO成员国执行核心公约,但在《公约》第三条款中规定,各成员国在制定贯彻《公约》法律或条例时,自行确认、尊重了有关劳工的基本权利。

3、《公约》条款有哪些方面的规定?

《公约》条款一共有16条:一般义务、定义和适用范围、基本权利和原则、海员的就业和社会权利、实施和执行责任、规则以及守则之A部分和B部分、与船东和海员组织协商、生效、退出、生效的影响、保存人职责、三方专门委员会、本《公约》的修正案、对守则的修正案、作准语言等。《公约》条款列明了海员的基本权利、批准《公约》的成员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公约》生效和今后对《公约》修订的规定等。

4、“本《公约》要求”系指哪些规定?

指《公约》的条款、规则及守则A部分中的要求,是强制性实施的标准,不包括《公约》守则B部分导则的要求。

5、《公约》要求适用于哪些船舶?

国际航行和国内航行、通常从事商业活动的海船。

6、《公约》要求不适用于哪些船舶?

● 专门在内河航行的船舶;

● 在港口规定适用区域航行的船舶;

● 在遮蔽水域之内或其紧邻水域航行的船舶;

● 从事捕鱼或类似捕捞的船舶;

● 用传统方法制造的船舶,例如独桅三角帆船和舢板;

● 军舰和军事辅助船。

7、《公约》要求是否仅适用于新建船舶?

不是。《公约》要求既适用于新建船舶,也适用于现有船舶:

● 在《公约》对船旗国生效日及以后新建造的船舶,应符合船旗国贯彻《公约》要求的法律或条例、或其他措施;

● 在《公约》对船旗国生效日之前已营运的船舶或正在建造、已铺设了龙骨的船舶,除海员起居舱室、娱乐设施等船舶硬件设施以外,现有船舶应符合的《公约》要求同新建船舶。对于现有船舶的海员起居舱室、娱乐设施等船舶硬件设施,应符合船旗国法律或条例、或其他措施,在适用的范围内继续符合《1949 年船员舱室设备公约(修订)》(第92号)和《1970 年船员舱室设备(补充规定)公约》(第133 号)的规定。

8、《公约》要求是否适用于非自航船舶?

适用。《公约》适用的船舶应该包括自航船舶和非自航船舶(《公约》没有规定仅适用于自航船舶)。在《公约》对船旗国生效日及以后,非自航船舶同自航船舶一样,应符合船旗国贯彻《公约》要求的法律或条例、或其他的措施。

如果新建一艘非自航船舶,船东考虑该船舶平时在国内沿海港口航行或作业,但也考虑在需要时,该船舶能被拖航至其他国家沿海港口航行或作业。对此情况,该船舶从设计、建造阶段起,就应符合船旗国贯彻《公约》的法定要求。

9、“海员”系指哪些人员? 《公约》中所述的海员,系指《公约》所适用的船舶上,以任何职务受雇或从业或工作的任何人员。《公约》对于海员的定义不同于其它国际公约或规则,海员不仅系指船上同船舶航行、安全操作和服务有关的人员,同时也包括了船东雇用在船上从业或工作的其他人员,例如在工程船舶上承担海上施工的作业人员。

10、《公约》中所指的船东是否包括船公司?

是的,《公约》中所定义的船东,系指承担《公约》规定责任的船舶所有人、或从船舶所有人那里承担了船舶经营责任的船公司或个人,如管理人、代理或光船承租人等,这些船公司或个人承担了《公约》所规定的船东的职责和责任。

11、什么是“海事劳工证书”?

“海事劳工证书”系指船旗国主管当局或正式授权的认可组织,经对船舶实施海事劳工条件检查后签发的证书(在《公约》附录A5-II列出“海事劳工证书”的范本)。该证书证明船舶上的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经检查已符合并将持续符合船旗国贯彻《公约》要求的法律和条例或其他措施(附有“海事劳工符合声明”)。该证书的有效期不超过5年。

12、哪些船舶需持有“海事劳工证书”?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于成员国生效以后,悬挂该成员国国旗的以下船舶须持有“海事劳工证书”:

● 500总吨及以上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

● 500总吨及以上悬挂一成员国旗帜而在另一成员国港口及港口外航行的船舶;或在另一成员国港口之间航行的船舶。

对于一些在国内沿海航行或作业的500总吨及以上船舶,当这些船舶被拖航至其他国家,在其他国家港口间航行或作业,也应持有“海事劳工证书”。

13、什么是“海事劳工符合声明”?

“海事劳工符合声明”是一份综合性文件,由两部分组成。第I部分由船旗国主管当局编制,陈述在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方面应实施贯彻《公约》要求的国家规定,包括对具体船舶的要求,对《公约》有关要求的等效免除等;第II部分由船东编制,列明了为符合贯彻《公约》要求的船旗国规定,对海员工作和生活条件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确保这些措施的持续符合、不断改进。

14、船舶获取证书必须符合哪些方面的规定?

船舶获取证书,必须满足船旗国贯彻《公约》要求的以下14个方面的规定:

● 最低年龄

● 体检证书

● 海员资格

● 海员就业协议

● 使用任何有许可证的或经发证或管理的私营招募和安置服务机构

● 工作和休息时间

● 船舶配员水平

● 起居舱室

● 船上娱乐设施

● 食品和膳食服务

● 健康和安全及事故预防

● 船上医疗

● 船上投诉程序

● 工资支付

船舶除必须满足以上规定之外,还应满足船旗国贯彻《公约》要求的其他方面的规定。

15、实施《公约》要求碰到疑问时,由谁作决定?

当某一类人员是否可被视为《公约》所指的海员,或对某一船舶或某一类船舶是否可被视为《公约》所指船舶而存在疑问时,可反映至有关ILO成员国的主管当局,由主管当局会同有关船东组织、海员组织进行协商后作出决定。

16、《公约》明确了哪些基本权利?

在《公约》条款第三条中,明确了ILO有关劳工的基本权利:(a)结社自由和有效承认集体谈判权利;(b)消除所有形式的强迫和强制劳动;(c)有效废除童工劳动;

(d)消除就业和职业方面的歧视。

以上四项基本权利体现了ILO核心公约的原则。《公约》没有对每项基本权利都列有具体的规定,如对于结社自由,《公约》中没有如何具体实施的要求,但《公约》要求ILO各成员国应自行确认,其法律和条例尊重了这些基本权利。

17、海员就业和社会权利涉及哪些方面?

《公约》条款第四条概述了海员就业和社会权利,涉及以下4个方面:

(1)每一海员均有权获得符合安全标准的安全且受保护的工作场所;

(2)每一海员均有权获得公平的就业条件;

(3)每一海员均有权获得体面的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

(4)每一海员均有权享受健康保护、医疗、福利措施及其他形式的社会保护。

海员就业和社会权利在《公约》条款、标题一至标题四的规则和守则中列有要求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在其管辖范围内,对于海员就业和社会权利的要求要得到充分的实施。实施方式可具有灵活性,ILO各成员国可通过本国的法律或条例、或通过集体谈判协议、或通过其他措施、或通过实践来执行这些要求。

18、ILO成员国实施《公约》该承担哪些责任?

对于批准《公约》的成员国,《公约》条款第五条规定了其所承担的责任: ● 根据《公约》有关船舶和海员方面要求,制定国家法律、或条例、或其他措施,并予以实施;

● 通过建立遵守《公约》的制度,对悬挂本国旗帜的船舶,按照本国贯彻《公约》要求的法律或条例、或其他措施实施检查,包括有效的监督检查和定期的发证检查,以确保适用的船舶持有“海事劳工证书”和“海事劳工符合声明”;

● 对于到港的、悬挂其他国家旗帜的船舶实施检查,确定该船舶是否符合《公约》的要求;

● 对在领土范围内设立的海员招募和安置服务机构应实施有效的管辖和控制;

● 对违反《公约》要求的行为应予以阻止,根据本国法律所采取的处罚或要求改正的措施,应足以阻止此种违反的行为。

19、什么是《公约》的无优惠原则? 《公约》条款中第V条第7款指出了不优惠的原则。已批准《公约》的成员国,对于到港的悬挂其他国家旗帜的船舶按《公约》的要求实施检查。对于悬挂未批准《公约》国家旗帜的到港船舶,成员国港口授权的官员对该船舶仍然要按照《公约》条款、规则及守则A部分的要求实施检查,没有任何的优惠。20、是否可采用等效《公约》的规定? 可以。《公约》条款第六条指出,ILO成员国如果不按照守则A部分规定的方式,可在自行确认的情况下,采用实质上等效于A部分要求的法律、条例、集体谈判协议或其他措施作为履约的方式(不包括标题五要求)。由成员国自行确认实质上等效《公约》要求的原则,体现了《公约》要求实施的灵活性。

21、《公约》生效时,是否所有适用船舶都要持证?

《公约》条款第八条规定,在合计占有世界船舶总吨位33%、至少有30个成员国的批准书已经登记之日,在此日12个月后《公约》生效。

在《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通过的同时,在ILO第94次会议上通过了第17号决议。该决议作了说明:在合计占有世界船舶总吨位33%、至少有30个成员国批准《公约》时,即《公约》已经达到了生效条件。此时已批准《公约》的成员国主管当局应制定计划,确保在此后一年之内,至少完成对其散货船和客船的评估、检查和发证。在《公约》生效时国际航行的散货船和客船应持有“海事劳工证书”和“海事劳工符合声明”。在《公约》生效一年以后,国际航行的船舶均需要持有“海事劳工证书”和“海事劳工符合声明”。在《公约》生效日至之后的一年期间内,尽管没有要求所有适用的船舶持证,但所有船舶应符合《公约》的要求。

22、《公约》生效以后,现有的ILO海事公约是否还有效?

《公约》条款第10条,列出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纳入了所修订的、ILO现有的36个海事公约。当《公约》生效以后,对于批准《公约》的成员国,这些有关的海事公约将逐步废止,但有一个过渡期,将存在《公约》和部分现有的海事公约同时有效的情况。

批准《公约》的国家,当《公约》对其生效后将不受有关的现有海事公约的约束。对于没有批准《公约》的国家,已批准的ILO现有的海事公约对于这些国家仍有约束力。《公约》生效后,ILO将停止接受对于现有有关海事公约的批准。

23、《公约》规定的两套修正案程序有什么区别?

《公约》条款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分别规定了通过《公约》修正案的程序,这两套修正案程序主要不同在于:

● 第十四条适用于整个公约要求的修订,包括《公约》条款、规则和守则;第十五条仅适用于守则的修订,并说明了对于守则部分的修订,可以按照条款第十四条的程序,也可按照条款第十五条的程序。

● 不同的批准程序:按照第十四条规定,对于《公约》条款、规则和守则的修正案,在大会通在后,要在合计占有世界船舶总吨位33%、至少有30个成员国批准《公约》修正案后,通过明示批准的方式接受修正案;第十五条规定守则修正案在大会通在后,修正案以默认的方式得到批准,一般在二年内未收到超过40%批准《公约》成员国的不同意见、且这些成员国所拥有不少于批准《公约》成员国船舶总吨位的40%,守则修正案被视为接受。

● 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分别详述了当修正案已被接受,修正案对ILO成员国生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有具体的规定。

《公约》条款第十四条批准修正案的程序,同ILO批准现有公约修订的规定接近。条款第十五条规定,守则修正案以默认的方式被接受,简化了对于修正案的批准程序,以确保《公约》具体规定易于更新和能被广泛地接受。

下载序言和大纲(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序言和大纲(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前言和结束语

    前言 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这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

    关于前言和总结

    引言 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是转型期中国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就学科而言,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都从各自维度对该主题进行了深......

    语言和方言

    语言和方言 打从我们上了初中后,我们就开始接触新的一门科目---英语。这对很多中国的学生来讲,确实令人懊恼的一门科目,背单词,背课文,练听力,学了好多年,或许每场英语考试我们都可......

    关于言和语的组词

    ( )言( )语 污言秽语:粗鲁、肮脏的话 三言两语:简短的话花言巧语:虚伪而动听的话 甜言蜜语:为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得十分动听的话流言蜚语:背后制造、散布的诬蔑、诽谤之类的话......

    培训感言和收获

    培训感言和收获20篇培训感言和收获(一)培训已近尾声,回想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

    换热器前言和目录

    前 言 本书是根据毕业设计课题“ 换热器”的整体设计过程编写而来的。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到 进行了毕业实习,在那里,我们通过参观、讲座、图纸相结合的方式对浮头式换热器的各......

    前言和结束语终板

    前言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 喜迎建党90周年书画摄影大赛 用镜头定格生活,用每一段光影展现恢弘的90年! 用丹青指点江山,用每一组色彩勾勒不凡的90年!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前言和目的(推荐5篇)

    奠 基 此次奠基仪式不向外界媒体大肆宣告,只是作为楼盘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活动,作为项目的成长记载,作为项目后期销售宣传中备用的一个销售资料文秘部落,因此,仪式做得隆重而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