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014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检测
2013-2014学年上期八年级语文期中学业检测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小题3分)
1、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A.瓦砾.lè
烦躁.zào
噩.
耗è B.杀戮.lù
震悚.sǒng
狼藉.jí
C.惊骇.hài
歼.灭qiān
箱箧.qiè
D.绥靖.jìng
穿梭.suō
仄.歪zh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烦躁 惟妙惟肖 富丽堂皇 B.狼藉 明符其实 精疲力竭 C.杀戮 穷愁瞭倒 响彻云霄 D.誊写 再接再厉 不可名状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爱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可是目前医学界对它爱莫能助....
。B、骇人听闻....的“9,11”恐怖事件发生以后,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加强了合作。C、为了弘扬社会正气,最近报纸上连篇累牍....地刊登了十大杰出青年的先进事迹。D、韩国的服务行业也受到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餐馆门庭冷落,惨淡经营....。阅读《大道之行也》,完成4-7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讲信修.睦 该简桃核修.
狭者为之 B.盗窃乱.贼而不作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C.是谓.大同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故.外户而不闭 故.人不独亲其亲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有三个:人人得到全社会关爱;人人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才。
B.“选贤与能”是说社会的管理者应由社会成员选举产生,选举的标准是“贤”和“能”。C.“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民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但前提是为自己。
D.“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一层为全文总括语。
二、翻译、默写(10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8、默写填空。(任选2句,2分)(1),一览众山小。(2),恨别鸟惊心。(3)少壮不努力。
9、默写崔颢的《黄鹤楼》(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0.这是一篇以 为线索的叙事散文(2分)
11.下面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分)“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
12.文中两次写到流泪,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3.对这两段文字理解既全面又能概括其突出的写作特色的一项是(3分)
A.运用第一人称手法,通过对比,写出了“我”对父亲的怜爱和怀念,使读者感到具体、真实、亲切。
B.这两段文字通过对父亲的背影的彩而又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真情。C.这两段文字富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抒情自然、真挚,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热爱。
D这两段文字通过父亲送“我上火车时的一连串细小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以平实质朴的文字表达了父子,相亲相怜的深情。
四、按要求作文(60分)
14.生命的成长犹如行走。成长路上,气象万千。笔直开阔时,你可饱览路旁郡一道道风景;蜿蜒回环时,你须走过途中那一个个拐角。拐角,也许是我们生命行进中的一道道坎,也许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一个个结点。正如台湾作家龙应台所言:“一件事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走过一个个拐角,犹如经历一次次修炼。修炼中我们获得生活的智慧,获得生命的升华。
请以“走过那一个拐角”为题作文。(60分)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50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1-2(4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12分)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甲翁之妻子去乡,惟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但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甲翁之妻子去乡 去:(2)是山余亦未登 是:(3)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 且:(4)翌日,二翁偕往 偕: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差矣,汝之言!
(2)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5、二翁登泰山,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2分)答:
三、课外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地难过。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地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地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喝完,他连连地打嗝,水要往上漾!
以上文段节选自名著《 》,作者是。(2分)
7、下面文字介绍的是该部名著中的另一个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名字。(2分)她曾被一个军官抛弃过。后来她与他(即上面文段中的“他”)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最后,她因难以忍受苦难生活给她造成的屈辱而自杀了。
“她”的名字是:
(二)阅读《人是一本书》,完成8—12题(18分)
人是一本书 人是一本书。看人如读书。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的人是一本抒情诗,()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做人如写作。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绘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8、(3分)写法体味——贯穿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
9、(4分)要点概括——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
10、(4分)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词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 多愁善感、洒脱飘逸、思维缜密、乐观风趣
11、(3分)语言品味——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
12、(4分)内容探究——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
四、语言运用(12分)
13、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字,含16字)。(4分)本报讯(记者 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帐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
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污染问题,把整治锦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答:
14、(4 分)为了环保需要,国家早就颁布了“限塑令”。但是在菜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4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答:
15、自2009年8月15日起,公安部作出部署:在全国开展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在整治行动期间,各地纷纷开展“劝诫酒后驾车,安全寄语献温情”活动,请你拟写一条劝告司机不要酒后驾驶的交通标语。要求:主题明确,具有人性化和亲和力,不超过20个字。答: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热忱(chén)淳朴(chún)童稚(zhì)绯红(fěi)
B.和煦(xù)豁亮(huò)殷红(yīn)惟妙惟肖(xiào)
C.拮据(jū)发酵(jiào)提防(dī)参差不齐(cī)
D.汲取(jí)炽热(zhì)匿名(nì)称心如意(chè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不记其数 冥思暇想 谈笑风生 天翻地覆
B.相形见拙 川流不息 见异思迁 申张正义
C.再接再厉 义愤填膺 栩栩如生 截然不同
D.正襟微坐 惟妙惟肖 迎刃而解 自出新裁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在今年的作文比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B.他盛气凌人地扬起手往桌子上一拍,霍地站起来,痛斥造假者的狡辩。
C.试卷的命制要讲究适合性,太容易不行,难得让学生长吁短叹也不行。
D.他这个人做事总是毛毛躁躁,这么多题他拖泥带水地半小时就做完了。
4.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在这里,我明白了大自然施与人类的恩惠,我懂得了阳光雨露如何使树木在大地上茁壮成长起来;我懂得了鸟儿。
A.如何繁衍 如何筑巢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B.如何筑巢 如何繁衍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C.如何筑巢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繁衍
D.如何繁衍 如何迁徙 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筑巢
5.古诗文默写。(4分)
(1)亭亭山上松。风声一何盛,![《赠从弟(其二)》]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4)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
6.名著阅读。(6分)
(1)《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______________,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主要讲述了_____________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 的外貌描写。(1分)
(3)我国先哲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你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2015河北)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4分)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8、9题。(7分)(2015河北)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大道之行也》)
(乙)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
【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
(2)上常临镜: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12.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人类创造力如何起源
[加拿大]普林格尔
①科学家一直认为直到4万年前,早期人类因基因突变使人类的认知力产生了突发性的飞跃。但近年的考古发现,早在20万年前,人类的创造力便崭露头角了。不过,不是进化中突发,而是经过“细水长流”般的累积才得以出现的。
②长期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使用符号如语言是现代人认知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但近来,研究人员开始在考古记录中寻找其他现代行为的来源。
③20世纪90年代开始,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考古学家沃德利发掘西布度洞穴并进行了研究。其报告显示,西布度穴居人于7.7万年前便开始从木本植物中选择树叶制作寝具;树叶出自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效果的树,可以驱防那些目前携带致命疾病的蚊子。研究人员在南非其他地区考古发现,距今10万年至7.2万年前,居住在布隆伯斯洞的原始人能制作用于裁剪兽皮衣服的骨锥。这些用具和工具十分简陋,“但在一个仅由自然物质所组成的世界里,想象新事物及将其付诸实现的能力便几乎成了魔法”。这是创造力形成的历史视角。
④虽然早期人类创造力令人印象深刻,但与现代人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巨大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原因使我们这一种群从远祖之中脱颖而出呢?这是探究创造力起源的另一维度。
⑤物竞天择促使人类形成更大的脑。就脑容量而言,更新期灵长类动物平均450cm3,与黑猩猩相仿;160万年前的直立人约930cm3;而10万年前的现代人为1330cm3。在这样的脑容量下,估计有千亿神经元在处理信息,在约长1.65万千米的有髓神经纤维中传递,穿过1.5×1014个突触。
⑥加利福尼亚大学体质人类学家赛门德费瑞通过检测现代人、黑猩猩的前额皮质发现,其中几个主要分区在人科进化过程中经历过重新改组。如现代人的额及前额叶皮层(负责实施计划与组织感觉输入的部分)在容积上几乎是黑猩猩的两倍。并且,此区域神经元间的水平空间增大约50%,给了轴突和树突更多空间。“这意味着大脑能有更复杂深远的联结,可以处理神经元间更为错综复杂的交流。”
⑦认知科学家嘉宝认为,当代那些极富创造力的人群,都是优秀的幻想者,总会通过以往的某个记忆或想法自然地联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种联想有助于触类旁通,并导致创新思维的突破。且更大容量的大脑意味着更优秀的自然联想力;拥有数十亿并且空间宽阔的神经元的前额叶皮层可以处理更多刺激,有更多神经元可以参与特殊片段的处理,拥有更细致的记忆,探索更多潜在刺激间的联接。目前,嘉宝正通过计算机模拟大脑是如何在分析与联想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并最终帮助人类走出认知萌发期,学会从新角度看待事物,从而让大脑产生创造力。“仅仅拥有更多神经元是不够的”,“人必须将大脑灰质的用途发挥到极致”。
⑧大约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祖先的思维就已经犹如一个干燥的火绒盒,等待着合适的社会环境将其点燃。苏黎世大学的克里斯托夫发现,在一个行军蚁窝旁,一只雌猩猩拾起一根细枝,将其一端插入松软的土中,挡住巢穴入口,等待兵蚁出来。当蚁群爬满细枝10厘米长度时,她便将细枝拔出,熟练地将上面的蚂蚁吃掉。黑猩猩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但不能将知识上升为先进科技,也不会在使用工具基础上提高,如制作新的工具。而现代人每天都在汲取他人的思想、经验,并加入自己的创新,直到获得一个全新、复杂的事物。比如说,没有一个人能掌握便携式电脑中所有的复杂科技,这些科技成果来自好几代发明者的才思积累。人类学家将这种技术的积累称为“文化棘轮效应”。它首先要求人们将知识代代相传,直到有人能想到改进方法。伦敦动物行为学家刘易斯迪安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人类有创造力而黑猩猩没有:拥有认知能力,故我们的祖先能轻而易举地将知识传递给别人。
⑨不止如此,伦敦大学进化遗传学家马克托马斯,从4万年前生活于欧洲的晚期智人达到创新高峰这个事实得出结论,采猎群体的规模越大,孕育出新科技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大群体内,越是经常与他人接触沟通的人,越有可能学到和获得新发明。伦敦大学的考古学家考沃德研究2012年考古发现,认为由于大约7.1万年前南非由人口密度增长而带来了技术复兴,并得出结论“像病毒一样,文化创新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加以推动”。这是创造力产生更为重要的原因。
1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阐述了人类创造力的起源问题?(3分)
14.⑥⑦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15.简要概括“文化棘轮效应”产生的条件。(4分)
16.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16分)
滴水之恩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山路上。
我是搭赶集的车来到这个地方的,去寻找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古塔。当我在陌生的乡间找到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古塔,再回到先前下车的小街时,集市早已散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叫我失望:“公交车下午一点以后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
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有事呢。
走三十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
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递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地压过来,闪电把天边的乌云撕开一道耀眼的裂缝。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拼命挥手,车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我只得加紧步子,同时担心蛇会突然从路边草丛中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过来,这次被我拦下了。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在马山,有一天将散集时,我在街上闲逛,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一副潦倒落魄的样子。他的面前并没有放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
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他无神的眼睛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便自顾自吞食起来。“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随口劝了他一句,便走开了。
几个月过去了,虽然眼前这个人整洁而精神,但我还是认出了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儿,让我上了车。
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暗。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开始下雨了,豆大的雨点叩打着车窗。
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东西吃,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你不懂,那时候我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后来再也不赌了。我真的很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儿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就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谢谢你啊,下车来喝杯热茶,歇会儿吧。”
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
(作者:唐敏。有删改)
17.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他”之间的故事。(4分)
18.“头裹苗帕的老妇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进行分析。(4分)
19.文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20.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4分)
三、写作(50分)
21.请以“爱”为话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
第三篇: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检测卷1
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试卷共四道大题,25道小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积累运用(28分)
1、亲爱的同学,请将这句诗抄写在田字格内,用最拿手的正楷字展示你练习书写的成绩吧。(2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瞥见(piē)胆怯(què)迸射(bèng)千山万壑(hè)B.匀称(chèn)炽热(zhì)稽首(jì)
杳无消息(yǎo)C.连亘(gèn)虐待(nüè)真谛(dì)盛气凌人(líng)D.祈祷(qí)执拗(niù)黝黑(yòu)广袤无垠(yín)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诘责 企盼 藏污纳垢 正襟危坐 粗制烂造 B.迁徙 凄残 黯然失色 翻来复去 颔首低眉 C.犀利 馈赠 深恶痛疾 兴趣昂然 油光可签 D.褪尽 标致 不可名状 冥思遐想 油然而生
4、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具备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B.针对目前因特网上存在的不良现象,很多人发出文明办网。
C.为了发挥自己的充分才能,他毅然决定回国,参加中国的太空开发研究。
6、请你根据要求完成默写填空。(10分)
(1)海内存知已,(2)人生自古谁无死,(3),山河表里潼关路。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表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一词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6)好读书,不求甚解。
7、语言运用。(4分)
小帆今年上初三了,星期天正在家里学习。这时,小帆妈妈的朋友来家里玩,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帆听到以后想劝阻。
如果你是小帆,该向妈妈怎样说才能让妈妈拒绝朋友?妈妈听了以后该向朋友怎么说才能收到让朋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
(1)小帆向妈妈说:
(2)妈妈向朋友说:
8、名著阅读。(4分)根据一位同学阅读《海底两万里》等两部名著后写的读书笔记,请你按要求填空。【读书笔记一】情节概括
A.孤身斗舰队,奇招灭火灾 B.风暴中偏航,麦田里获救 C.遭冰山封路,陷缺氧危机 D.海底观美景,洋面见海难 ⑴上述情节中,出自《海底两万里》的有(▲)(▲)。(只填序号)
D.网络作为传媒,必须承担社会教育责任。【读书笔记二】人物点评
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2分)A.他,知识渊博,机智勇敢,沉着果断。他是一个神秘浪漫的人,也是一个反A.《海燕》一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抗压迫、支持正义的战士。原题为“海燕之歌”。()B.他,心地善良,刚毅勇敢,酷爱真理。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也是一个喜欢冒B.《雨之歌》的作者是黎巴嫩的纪伯伦,他是著名的诗人、画家。()险、渴望自由的航海家。C.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他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无私⑵上述点评中,点评尼摩船长的一项是(▲)(只填序号)的帮助,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藤野先生》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二、阅读理解(共31分)()D.《再塑生命》的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作品有《我生活的世界》《走出黑暗》《乐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9—14题。(17分)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第 1 页
共 3 页 每天天刚亮,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夜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了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了话。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9、识记常识。(2分)本文节选自(作者)的散文《 》。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作者说,母亲是“慈母”,是“严师”。请分别说说母亲的“慈母”和“严师”分别是从哪些事件中表现出来的?(4分)
慈母:
严师:
请至少写出三句。(3分)
(二)阅读课外文段《大自然之歌》,完成15—18题。(14分)
大 自 然 之 歌(节选)
陈世旭
①在整个世界,除了水,我最喜欢的就是森林。
②森林多么好。森林有花有草,森林有云有雾,森林有风有雨,森林有泉有湖……
③森林有诗。
④花与树的缠绵,云与雾的交融,风与雨的相伴,泉与湖的交响,无处不是诗的流淌。云聚云散是诗,花谢花开是诗,草飞草长是诗,月圆月缺是诗。森林是诗的宠儿。
⑤走向森林,常常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
⑥在森林任何一个无人知晓的角落,都会有风吹落潮湿的种子。季节更替,在森林到处荡漾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倾听森林的语言,你将成熟,聪明,坦荡,洞悉真理……生活的困惑与感伤随风而逝。走在森林,你会发现你是快乐的,森林是无声的呼唤,充实了你原本空洞的灵魂。
⑦因为惰性和缺乏勇气,我任从自己常年被囚禁在嘈杂的城市。城市也是森林。楼群像树林,只是没有枝叶没有花朵没有果实,没有令人恋眷的狗尾巴草的清香。孩子们长大了,不会唱“采蘑菇的小姑娘”。楼群的颜色顽固,隐去了季节的界限;窗口在夜晚筛下星星,挤窄了无边际的想象;钢筋水泥傲然挺立,带来了坚硬工具的压抑。这是化工森林。在这里,躺着的心事结成青苔,站立的思想竞争阳光,人们掩起私下里表情丰富的脸庞,让善意和温情在陌生中蛰伏窥望。
⑧只有森林才会有真正的歌唱。森林的歌,嘹亮、清逸而深远。森林里最多的是树,每棵树都是歌手。
⑨走进森林,走进歌声,走进激动的曲调和流畅的节奏。带着幻变的梦境,灵感和鸟语花香,离开城市的喧嚣,演奏自己的乐章。让漫天的音乐的羽毛,化作无边的新绿与嫩黄。等待心灵的撞击,等待灵魂的再生。
⑩每次我都会力图进入森林的深处。穿过茂密的、散发着浓郁的树脂和草莓
12、为什么母亲“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2分)香味的松树林,心里泛起一种甜丝丝的快感。林中的湖泊像美人的镜子,波光粼
13、试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发表一点评论。(4分)粼地闪烁在无边森林的怀抱,映照着蓝天的纤尘不染和青山的雄浑与妩媚。
14、“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 是有关母亲的俗语、格言,你还知道哪些,⑾头上树桠上,这儿那儿站着不知名的鸟。它们大大方方、满不在乎地站着。
第 2 页
共 3 页 不时地懒洋洋地一跳。有时候落到离你很近的地方,然后又扑扑地飞起,它们拨起的风,直朝你脸上吹过来。柔顺的,毛茸茸的松鼠就在附近无忧无虑地跳来跳去。有时候会突然停下来,蹲在离你最近的树枝上和灌木丛中,睁大眼睛滴溜溜地打量你。所有的生灵都充分享受着作为这片树林的天然主人的特权。
⑿森林无疑有一种凝重的隐喻性质,暗示出生活最为深沉的一面。森林是生命的典范,告诉人们生命的原始法则。
⒀契诃夫是那般动情:“不可思议的大森林啊,你永远放射着光辉,美丽而又超然,你,我们把你称作母亲,你本身包括了生与死,既赋予生命,又主宰灭亡。”
⒁风拂过思绪拨动迷离的眼神。卷起的红松皮被阳光照耀,摘它一片,发现东风沉醉于此的秘密:暗香诱着彩蝶,在树木之间传递着甜蜜。绿肥红瘦都被遗忘,而你将保留森林中的这一缕暗香;等有一天终于不能呼吸的时候,就融入树下的泥土,无声地悠悠地去到森林的漩涡深处,肃穆,庄严,神秘,而心,颤栗。然后在返青的季节,同蚂蚁、蚯蚓和飞虫、同所有卑微的生命一起,用柔软的头颅叩开泥土的门,迎接春天的来临。一声鸟鸣,心便永不寂寞。
(选自《2010中国散文排行榜》,2011年出版,有删改)
15、阅读⑤ ⑥两段,说说走向森林是“我的梦想,我的渴望”的原因。(3分)
16、从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主要写自然森林,第⑦段却详细描述了化工森林,有何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纵观本文,作者在文中书写了什么情怀?又给你什么启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9、解释下列加粗词的意义(4分)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腰白玉之环()
C.未尝稍降辞色()
D.媵人持汤沃灌()2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1、文章中写了“我”和“同舍”那些富家子弟形象的对比,但“我”却一点也不慕他们,因为是:。(用原文回答)(2分)
22、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23、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方式?(3分)
24、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学习了这篇文章后获得的启示。(4分)
作文(40分)
25、请从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1)命题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听到或看到的一句话触动。一句安慰,一句劝告,一句鼓励,一则名言……于不经意间怦然拨动我们年轻而敏感的心弦。
请以“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为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半命题作文:怀念 的日子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5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三、文言诗文阅读(21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第 3 页
共 3 页
第四篇:2017—2018学年上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听力材料
六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听力材料:
《给我一个承诺》
有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王林的汽车驾驶员被困在郊外,他的汽车坏了。正当他焦急万分的时候,有一个骑马的中年男子路过此地,这位男子用马把王林的汽车拉到一个小镇上。当王林拿出钱对他表示感谢的时候,这位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尽力去帮助他。”
在后来的日子里,王林帮助了许多人,并且没有忘记告诉被帮助的人同样的一句话。四年后,王林被洪水困在一个小岛上,一位少年帮助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王林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王林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爱心是不需要回报的,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用爱心把它们串起来,这就是一条最最珍贵的无价的项链。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计划
八年级语文上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内容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材分为五个现代文单元和两个古诗文单元共七个教学单元,计有诗文三十八篇(其中略读诗文十四篇),共有十六篇(段、首)要求背诵。写作、口语交际训练七次,写字训练两次,综合性学习三次。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思想品德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2、知识目标: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3、能力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精彩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4、人文素质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将文中感受到的有关人文素养活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三、具体教学措施
1)
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突出重点和难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以全面提高语文能力。.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重积累,平时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6)
.针对学生怕作文的心理,纠正他们对作文的错误认识,培养其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写。
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
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2).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3).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上述计划有待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本人将以此为基础,实践中将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四、各单元(或章节)重点要求
第一单元
游记
以“游”为中心安排教学,让学生掌握游记的基本特点和写法。引导学生弄清游记的游踪,抓住景物的特征。学习课文写景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体会作者渗
透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和融情于景的写法。
第二单元
新闻
通过阅读,让学生把握新闻作品的基本特征和不同新闻样式(消息、特写、电视新闻、人物通讯等)各自的特点,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区别。学习快速阅读文本。
第三单元
议论文
通过阅读,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了解议论文中叙事与记叙文中叙事的不同,学会简洁概括的叙事方法,体会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第四单元
小说
让学生在七年级初步了解小说的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小说这种体裁的认识,在理清情节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学习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第五单元
说明文
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和方法。体会文章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特点。在七下学习事物说明文的基础上,可通过比较,更好地掌握两种说明文的特征。
第六单元
古诗文
是在第一单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游记。让学生了解:游记的写法,古今大致一样,都是记录游踪、描写景物、表达某种思想感情。积累文言词语文,培养翻译能力。诗词五首,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领悟作者通过写景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第七单元
古诗文
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现代记叙文阅读的有关的知识、技能,来帮助学习文言记叙文字,引导学生按阅读记叙文的要求,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引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来帮助阅读文言议论文,掌握举例归纳的论证方法。诗词五首,着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欣赏诗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