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15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测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姓名---------------班级--------------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3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C)(3分)A、虬枝 qiú 秀颀 qí 婆挲订(xiào)恹恹欲睡yān ...suō 校..B、涸辙hã 皲裂jūn 漪郁yī 谄媚chǎn 瘦骨嶙峋......línxún C、禀赋 bǐng 熠熠崖zhǔ 矜持 jīn 颓垣断壁yuán ...yì 渚...D、脊梁而不舍qiâ ..jí 狡黠.jiã 穷匮.kuì 哽咽.yâ 锲.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3分)A.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丢失性命)..B.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毫无根据)..C.来“告帮”的,“求情”的,普通人,都得从侧门入。(请人助以金钱)..D.即使是一次不完全的尝试也会起到消除疑虑和鼓励的作用。(因怀疑而顾虑)..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3分)①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 南岸。
② 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③ 上帝久久地伫立 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
④ 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地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 和认真。
A.渡过 肃穆 凝视 专注 B.度过 肃静 凝望 专心 C.度过 肃静 凝望 专注 D.渡过 肃穆 凝视 专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3分)A.面对小区保安的盘问,作案后的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不得....不束手就擒。
B.第一回合取胜后,丁辉同学没有自满,决心卷土重来,拿下第二回合,直到夺取最后的....胜利。
C.“成乐高铁”一旦开通,那么在乐山,水运的顺畅与高铁的快捷相得益彰,这将大大提....升乐山经济发展 的速度和质量。
D.在激烈的辩论场上,正方第四辩表现出色,屡次在关键时刻妙手回春,扭转局面,为本....队的获胜作出了主要贡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3分)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的一个重要条件。
B、通过检查,大家讨论、发现、解决了课外活动中的一些问题。
C、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了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D、目前,一种先进的电脑公文管理系统已经面世。
6、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D)(3分)
辩论时,发言者要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善于发现对方观点片面、论据不足的地方,使自己的发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A.从而提高的认识 B.进而理清自己的思路 C.从而了解对方的情况 D.从而抓住对方的要害
7、下列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如毕淑敏的《一厘米》,果戈里的《钦差大臣》,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都是小说。B.《秋水》这则神话故事,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闻见骄傲自大。C.《捕蛇者说》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近似现代的杂文,具有以小见大的特点,形式上叙议结合,核心是议。该文选自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柳河东集》。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典范的驳论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证和驳论据两种反驳,不仅批判了错误论调,而且盛赞了“中国的脊梁”,旨在警醒国人,振奋民族精神。
8、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D)(3分)A.而 任重而道远 富而可求也 ..B.是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小人反是
C.行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D.省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
9、背诵默写(6分)(1)《使至塞上》一诗中,能够体现诗人“诗中有画”这一特点的诗句是:。(2)《浣溪沙》“小园香径独徘徊”句中“ ”一词表达出作者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留恋之情,“ ”突出了作者凄凉寂寞之感
(3)苏轼《水调歌头》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
。”
(4)李商隐的《无题》中运用美丽的神话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5)《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终生遵守的准则,它是。
(6)饮酒是古人非常喜欢的活动,请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出表现这一内容的诗句。“ ”
10、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分)
中午12点过,趁着午间休息,简阳市三岔中学17岁的叶富源,背起爸爸叶春柏在学校附近的小路上散步。阳光透过枝丫,照在两人的笑脸上,仿佛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四年前,一场事故之后,叶春柏高位截瘫。两年后,无法忍受生活压力的妻子离家出走,只剩下一对儿女。姐姐叶东梅在外上大学,为了方便照顾爸爸,弟弟叶富源到三岔中学上高中后,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民房,背着爸爸去上学。尽管每天安顿好爸爸,深夜11点过后才能坐在床上靠着墙壁复习功课,但叶富源的成绩却很优秀,经常考到年级第一名。父子俩对未来充满希望:“熬过这几年,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2013年11月14日《华西都市报》)
(1)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 17岁的叶富源背着父亲上学(意思对即可,1分)
(2)叶富源的事迹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下面是三位网友发帖的内容,请你以“热爱生活”的网友身份跟帖,写几句赞美、鼓励的话。要求不少于3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书虫:养育恩,不能忘。亲情浓于水,孝心感天地!相比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你是巨人!相信困难是暂时的,祝愿你们一家幸福!
读来读去:感念爱,懂得爱。好娃娃,想捐钱给你!
观天下:不懈的努力,点燃亲情的颂歌,一路的跋涉不仅担起了一个家庭,担起了照顾父亲的重任,而且树立了品学兼优、自强自立、坚强乐观的典范。叶富源:你的奋斗感人至深!
热爱生活: 为了父亲的生活,你背负压力;为了家庭的未来,你勤奋读书;为了人生的梦想,你自强不息。你的行动温暖了亲人,感动了世人!——叶富源,没有困难能难倒你!(通顺,有鼓励赞美,修辞)
11、阅读下面名著片断,完成后面各题。(3分)
洪教头恼恨林冲来,又想赢得这锭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林冲想道:“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也横着棒,使个门户,吐个势,唤做拨草寻蛇势。洪教头喝一声:“来,来,来!”便使棒盖将入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一棒下来。林冲看他步已乱,把棒从地下一挑,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挑里,林冲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小腿骨上,洪教头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
(1)这个文段选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2)从两人比武中,可以看出洪教头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答:①急躁;②冲动;③争宠(嫉妒贤能);④好利。任答2点即可
(3)根据选段的人物形象,续写下联。上联:(林教头)内敛果敢获胜 下联:(洪教头)狂妄急躁落败
12、诗歌赏析(4分)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冷寂的景象。(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小说选段,完成1—5题。(10分)
(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已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已,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已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
(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2分)(甲)_(甲)孔乙已最后一次到酒店喝酒。(乙)范进因中举而发疯。(意思对即可)
2.孔乙已和范进都是的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已的态度是:冷嘲热讽(冷漠无情)__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 趋炎附势(阿谀奉承)___(2分)
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偷东两被打,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因中举而喜极发疯,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 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封建文化的毒害,封建社会的毒害等)(意思对即可)。(2分)
4.甲段文字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表明作者对孔乙已的态度是:_既批判又同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乙段文字创设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场景,表明作者对范进的态度是:尖锐的讽刺,无情的嘲弄。意思对即可(2分)
5.(甲)文“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议论文阅读(11分)
“舌尖”上的争议
常江
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开播,最终变成了一场全民狂欢。所谓树大招风,与第一季几乎是一边倒的赞美相比,第二季争议颇多。最大的争议有两个。一是食物与故事之间的关联性。不少观众批评该片在一味用痕迹明显的故事大肆煽情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主题:食物。一些食物被指做法错误,一些食物匆匆登场又匆匆离场,令人直呼“看都没看饱”。第二个较为隐晦,不少观察者和评论者认为该片一味追求对各种菜系的“全面”、“公正”呈现,其实已演变成了一种国家主义的教育,背离了其作为美食节目的初衷。其实无论哪种争议,最终都可归结为一个命题:在“好看”的前提下,电视节目应当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教化的功能。
②这个命题并不新鲜,它几乎伴随着中国电视发展的全部历史。早在第一季中,“舌尖”便已流露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人电视”十分相似的气质:唯美的画面、华丽的解说词、借物咏志的手法,并最终落脚于知识分子的家国意识。在多数人将看电视首要地视为娱乐的背景下,这种气质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甚至矫情。当解说词把“去买菜”这么一个简单明了的动作,说成是“去市场上挑选新鲜时令食材”时,很多观众就崩溃了。而这种表达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被认为是改造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美学化的重要手段。虽然有些浮夸,但对快节奏的、粗鄙的现代生活,未尝不是一种矫正。
③很多人说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因为它变“复杂”了,创作者要表达的东西太多,这话说得对。任何事情都有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节目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也需要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权力的介入、资本的力量、观众的干预,以及创作者微妙的心态。就像一个无人问津的穷小子突然中了巨奖,身边一定会冒出许多莫名其妙的亲戚朋友簇拥着他一样。因此,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
④尽管第二季还没有播完,且已经播出的几集水准并不完全一致,但我本人总体上还是对这一类型的纪录片持欢迎的态度。“舌尖”的成功,意味着在电视文化领域,几乎消失殆尽的文人气质的强势回归,尽管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娱乐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博弈。毕竟,它在梳理一项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源源不断地提供着建设性的力量。如果你是家长,你更希望自己的孩子看美轮美奂的益智片,还是那个名叫“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卡通片呢?答案不言自明。
⑤在时下浓重的商业主义氛围中,“舌尖”透露出的十分稀薄的文人气质,我们应当珍惜。
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我们应当珍惜“舌尖”的文人气质
7.阅读①②段,说说“舌尖”第二季的“教化功能”主要表现为哪两点?(4分)进行国家主义(家国意识)的教育;(2分)矫正快节奏、粗鄙的现代生活。(2分)8.第③段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请作简要分析。(4分)
得出的结论是:渴望“舌尖”在中国的电视经济与电视文化领域保持纯粹几乎是一个悖论。(2分)以无人问津的穷小子比喻默默无闻的“舌尖”节目,以中了巨奖的富小子比喻名满天下的“舌尖”节目,(1分)富小子身边一定簇拥许多亲戚朋友,成功后的“舌尖”必定面对很多随之而来的东西,无法保持纯粹。(1分)
(三)读下面两则古文,回答问题。(10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曾子(名参)衣敝衣以耕。普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 说苑》)
9、甲文的作者是 战国 时期的 思想 家、政治 家、教育 家。他主张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主张,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世称“ 亚圣 ”。(3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故患有所不辟也 ① 患 ② 辟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 ..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 ③赐 ④骄 赏赐、傲视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①不仅贤人有之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②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②先生您又不是向别人索要(城),别人主动送您一座城,为什么不接受呢?
12、〔甲〕文中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舍身取义 ;
〔乙〕文中赞扬了曾子不受别人施舍 廉洁自律 的高贵品质。(2分)
1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
示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
第二篇:初三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泰兴市实验初级中学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
2014.3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1)随着空气质量的降低,中国许多地区雾霾天气增多,越来越危害人们的健康。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和气候:青年人的参与”。你作为青年人打算怎样积极参与这项活动?请写出两个合理可行的减少空气污染的举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微山湖地处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有亚洲最大的十万亩天然荷花池。7月26日至29日将举办第十五届微山湖荷花节暨经贸洽谈会,请你从荷花价值的角度说说举办这一活动的意义,并设计两个与荷花有关的活动方案,以吸引游客或外来投资者。(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韦庄的《菩萨蛮》一诗,完成第7题。(7分)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7.(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中“江南”、“还乡”反复出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1题。(13分)
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也。遭王莽乱,奋与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为议曹掾,守姑臧长。八年,赐爵关内侯。时天下扰乱,惟河西独安,而姑臧称为富邑,通货羌胡,每居县者,不盈数月辄致丰积。奋在职四年,财产无所增。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时天下未定,士多不修节操,而奋力行清洁,为众人所笑。或以为身处脂膏,不能以自润,徒益苦辛耳。太守梁统深相敬待,不以官属礼之,常迎于大门,引入见母。【注】①议曹掾:官名。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不盈数月辄致丰积()②躬率妻子()..③或以为身处脂膏()④徒益苦辛耳()..(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为众人所笑
A.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B.以天下为己任(《赵普》)C.为宫室之美(《鱼我所欲也》)D.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①②
③①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光充满着生气,遍地的野草,幽伏在地上,在每平方尺的绿色之中,总有不知名的小花点zhuì着。嫩绿的麦苗,受了微风的吹拂,显出袅娜yǎotiǎo的姿态,妩媚地谈笑。小沟里的水也被晨风微荡着,起了细微的lián漪。高出地面的土堆,遍身装饰着野草和小花。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大型音画舞剧《千手观音》将登陆泰州大剧院,历时七年再现春晚经典。B.溱潼会船被列为全国十大民俗节庆活动,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上庙会。”
C.春天应多食春笋、芹菜等蔬菜,此外草莓、菠萝、枇杷„„春季水果也是大家的首选。D.马航MH370坠毁的原因何时才能大白于天下,是大家目前最关注的问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一项是()(2分)
A.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B.如果不是沉迷网络,他也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那段峥嵘岁月,让他不堪回首。....C.针对日方的恣意妄为,中国政府展开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各项反制措施。....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各具民族风格与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交相辉映,久久回荡。....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一④每题1分,第⑤题4分)①,谬以千里。②安不忘危。③,她在丛中笑。④不愤不启。
⑤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表明了诗人的雄心壮志和宏伟抱负,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之》中的“____,”,李白《行路难》中的“,”。5.名著阅读。(6分)
(1)《汤姆·索亚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作者名)的杰出作品,(作品名)被认为是它的姊妹篇。(2分)
(2)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写到:“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善用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具体的文章内容说说对比的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1分)
河西大将军窦融请奋为议曹掾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事母孝谨,虽为俭约,奉养极求珍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2分)11.请你说说太守梁统对孔奋深为敬重的原因有哪些。(2分)(三)阅读《植物知道些什么》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一遇敌情,烽火台上的干柴便会被点燃,警报通过闪耀的火光迅速传递,这是人类传播信息最古老的方式之一。和我一样,你也在为人类的这点儿本事而颇感得意吧?不过,要是如今有人说,总是“逆来顺受”的植物,也能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你有何感想?
②在以色列植物生物科学中心主任丹尼尔〃查莫维茨的新书《一株植物所知道的》中,你便可以看到这样的案例:当枫树甲受到臭虫的袭击时,它就会向空气中释放一种信息素。接收到信息素的枫树乙丙丁们马上开始分泌化学物质,抵抗兵临城下的臭虫。
③实际上,植物们感知世界和传递信息的能力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一株捕蝇草如何适时关闭它多刺的叶片?一朵花如何得知春季的到来?丹尼尔的新书给出了答案: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甚至拥有记忆。他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植物必需的独特基因组,决定哪些植物向往“光明”,哪些选择“黑暗”,而相似的基因组也是人体DNA的一部分。
④清晨,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红光的照射就像“起床”命令,让植物们在阳光下尽情生长。傍晚,太阳在最后一缕远红光中落山,植物们“看”到指令,随之“入眠”。再看人类,同样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除了“视觉”,植物还有“嗅觉”。寄生植物菟丝子自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番茄是自然界中菟丝子最常见的寄主植物。为了证明菟丝子“深爱”番茄,科学家们想了种种办法,包括把它们关在看不到对方的盒子里,把茄汁抹在橡胶上或是引入“第三者”小麦。结果,菟丝子果真“嗅”到番茄释放于空气中的微量化学物质,总是坚定不移地扑将过去。比如,前文中受到臭虫攻击的树枝,会以分泌信息素的方式警告同根生的其他树枝,与此同时,隔壁的树获取到这种信号也会从中获益。
⑤树枝并不是植物们互通情报的唯一信道。最新的研究发现,植物们还能通过相邻的根系传递信号。干旱来临时,最先发觉的植物会“告诉”邻居做好缺水的准备。
⑥如果这些都还不算猛料,那么做好准备: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和人类一样,植物也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比如,小麦幼苗在开始孕育果实之前,记得它们已经度过寒冬。而一些在恶劣条件下存活的植物会将更强的抵抗力传给子孙。
⑦下一次我踏着草地、捧着鲜花或嚼着蔬菜时,也许会想起这本书,我也会对这些事实上很“敏感”的生命充满爱怜。
12.结合全文,说说植物都具有哪些独特的能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以“植物知道些什么”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的弟弟发现路边的一棵柳树的树身内严重遭受了虫害,但它周围的柳树却完好无损,弟弟
认为植物和人一样,一旦有病菌袭击,周围的树也应该不会幸免,根据本文相关知识,请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父与子”时常被看作是对立的两方,意味着思想的冲突,观念的差异,新与旧的不同,进步与保守的矛盾。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②其实,在这“两代人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年青人也许听过、读过父母干涉儿女婚姻一类的故事,譬如反对爱女嫁给穷小子等等,无论怎样指责这一类的行为,都依然不能抹煞它根本的动机——关怀子女的幸福。
③在“两代人的矛盾”中,可能有一部分是源于父母的愚昧和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出自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出自年轻人的盲目反抗与追求“成熟”、“独立”的急躁。不过,一切悲剧的造成,都由于父母与子女间有时不能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未能尽可能地过一种较随便的、不拘束的、较多接触的共同生活。
④美国作家劳伦斯著有一本叫做《我的父亲》的书,在他的描写里,他父亲一样犯有许多惹儿女烦厌的“严父”怪癖。但是,就因为他们父子彼此多了点“友情”和理解,两代间的关系充满了和谐的快乐。因此,父母固然有与子女沟通的必要,而作为子女,也不可犯盲目反抗的错误,总是要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
⑤父母可能有许多错误,孩子也可能有许多错误。但是,一个孩子在踏进“反抗”的年龄时,要能够避免流行的“父与子”观念的感染,避免摭拾一些概念、术语,轻率地对父母下评断。而父母,在孩子踏进“反抗”的年龄时,也应当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追不上属于孩子的时代。
⑥只要年青的一代把父母看作可以谈心的知己,而父母则顺应时代潮流,把下一代看成自己的朋友,双方共享喜乐,分担烦恼,就没有化解不了的两代人的矛盾。15.概括选文的论述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第④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针对一部分父母的愚昧和落伍,文中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生活中如果你与父母发生矛盾,你打算怎样化解矛盾?(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弟弟解释这个现象。(4分)
15-17题。(10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杨子的《两代人的矛盾》一文,完成(五)阅读郭远辉《水车》一文,完成18-21题。(20分)
①它不像一张犁,要用的时候,挂在背上,赶着牛就走;它不像一担箩筐或是一担土箕,平凡得可以到处乱放;它甚至不像绝大多数的农具,总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它,是水车,但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车,说它是车,是农耕诗人给它戴上的一顶桂冠。它身上没有安装一个轮子,它不但不能载货驮物,反而每一次从农家到水塘去车水,都需要两个以上的人扛着去。可以说,它是我所见的所有农具中,做工最繁杂、力学原理和生产美学得到最充分融合的一件农具。它总有说不完的话,唱不完的歌。
②1980年,生产队将所有集体的生产工具分到各家各户,由于全队只有五辆水车,每户人家都想要,队长只能以抓阄的形式来确定。母亲把机会让给别人,让大家先抓,留下最后一个阄给母亲。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她打开阄时,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水车”两个字,她自然高兴,但当她看到最想得到水车的李伯因为没有抓到阄而神情无比沮丧时,母亲竟然将全队人视为神器的水车让给了李伯。
③第二年开春时,母亲请来村里的老木匠罗秋生,为我家做一架水车。母亲把藏在老屋二楼上的一批准备盖新房的上好杉木料搬了下来。母亲说,水车是田喝水的碗,没有水,田就会渴,经常口渴的田园,禾苗怎么能长得好呢?罗木匠是一个做农具的能手,村里几乎所有的农具都是他和他的徒子徒孙们做的。一根根木讷、沉闷的木头,在他斧锯凿刨的作用下,重新活了过来。它随着一个家一起呼吸,一起劳作,一起生活。他用了足足一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水车做了出来。崭新的水车静静地躺在晒谷场上,木香怡人。母亲望着它,脸上漾着笑意。
④从此,这架水车被父亲和母亲扛着从一丘田走向另一丘田,从一方塘转向另一方塘。在干旱的季节,在田地需要灌溉的时候,它总会挺身而出,把低处的水抬到高处,把远处的水拉到近处。很多次,在月朗星疏的夜晚,我跟着母亲在水车上散步,一高一矮的母子俩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水车的轱辘,竭尽全力把池塘里的水抽进农田。我们踩得越快,水流就越大,踩着踩着,仿佛自己跑了起来。在茫茫的旷野里,水也跟着我们的脚跑了起来,从池塘出发,从水车幽深的身体流出,流向水沟,流向田畴,流向庄稼的血管。
⑤舒婷的诗里写到: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每当读到这样的诗句,我的心里就会随着水车的转动而酸楚起来。现在看来,水车俨然成了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可是又有谁注意到,水车从汉灵帝时华岚造出雏形,到三国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转动了1700多年。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也曾不知疲惫地灌溉了一个民族。
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抽水机的广泛使用,使水车悄然身退。母亲本想再修修这架老水车,但秋生师傅年事已高,早就收斧挂锯,马放南山了。五里八乡,再也没有人需要水车,也没有人会造水车了。母亲洗净水车身上的污泥和水草,郑重地将它收了起来,安放在老屋的楼上,与其它业已退休的农具堆放在一起,让它安享晚年。
⑦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爬上楼,看看那架老水车,凝望中,母亲踩着水车时那吱嘎吱嘎的转动声又在我心里响了起来……
18.文章开头,作者写到了其他农具和车,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一根根木讷、沉闷的木头,在他斧锯凿刨的作用下,重新活了过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赏析第四段画线句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结尾写道“每一次回故乡,我都会爬上楼,看看那架老水车”,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4分)
【链接】忽然间,一个最聪明的双喜大悟似的提议了,他说,“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在这迟疑之中,双喜可又看出底细来了,便又大声的说道,“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鲁迅《社戏》)
同样是回忆童年往事,本文中母亲与水车有着不解之缘,链接材料中双喜在看社戏这件事上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请你分别说说这两个人物的个性品质,作者借这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想要表达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60分)
23.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难忘的相遇:李白遇见酒,三分酿成月光,七
分酿成才气;钟子期遇见伯牙,留下高山流水之曲;盲人歌手杨光遇见音乐,带来心灵的阳光;某本书里有一个人,有一句话,等着我去品读,去感受„„生命中你曾遇见过的人、事或物,往往会提升生命的情境,铸造生命的美丽。请以“生命的遇见”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4分)
初三语文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14.31.缀、窈窕、涟 2.B 3.C
4.(1)差之毫厘(2)盛必虑衰(3)待到山花烂漫时(4)不悱不发(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5.(1)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2)①我决定弃医从文
②看电影事件让我意识到:医治国民的身体并非最要紧的事,最要紧的是要改变国民的精神
思想,那时的我觉得应提倡文艺运动。(意思对即可)
(3)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人格”不如“鬼格”的丑恶面目;《狗猫鼠》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对比,表达对弱小者的同情。
6.(1)少坐汽车,多骑自行车或步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使用新能源,减少使用空调、热水
器等防止污染物的排放;进行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具体 措施要能减少空气污染,且中学生合理可行即可)
(2)①荷花具有欣赏价值,能吸引中外游客,开发旅游资源;荷花的莲子、藕以及制作的藕粉
等具有食用价值,荷花的药用价值等,可用来招商引资,开发当地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②荷花书画摄影展,荷花赛诗会,品尝荷花美食等。7.(1)①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江南水乡的秀色)。
②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悠然自得的情趣)。③江南的人美。(1点1分)
(2)衬托(以乐景写哀情)。既强调了“江南好”、“江南的生活太值得游子留恋”之意,更突 出了“游子思故乡”的主题。(2分)
(3)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喜爱、依恋之情,(1分)也抒发了诗人飘泊难归的愁苦之感或
思乡之情。(1分)
8.(1)满(2)亲自(3)有人(4)增加(2)D
9.河 西 大 将 军 窦 融 /请 奋 为 议 曹 掾
10.(1)他侍奉母亲非常孝敬谨慎,虽然自己生活俭朴节约,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
(2)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11.①为官清廉②孝敬母亲③生活节俭(答对两个即可)
【译文】孔奋,字君鱼,扶风茂陵人。遭王莽之乱,孔奋与老母亲和幼弟到河西地区躲避兵祸。建武五年,河西将军窦融邀请孔奋做自己的议曹掾,担任守姑臧长。八年,赐爵位为关内侯。当时天下纷扰混乱,唯有河西地区较安定,姑臧被人们称为富县。这里与羌胡通商贸易,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富裕起来。孔奋任职四年,财产却一点没有增加。他侍奉母亲非常孝敬谨慎,虽然自己生活俭朴,却极力以美食孝敬母亲。亲自带着妻子儿女一同以普通饭菜为食。当时全国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奋却尽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众人所笑。有的人说他身处富庶地区,不能使自己富裕起来,只是徒然自讨苦吃。太守梁统对他深为敬重,不以官属的礼节对待他,常到大门口迎接,领入内室引见给自己的母亲。
12.植物对“邻居”发出险情警报;植物能“看到”“闻到”和“感觉到”,懂“社交”; 植
物们还能通过相邻的根系传递信号;植物拥有短期记忆、免疫记忆甚至隔代记忆。(每点1分,共4分)
13.点出了说明对象;运用问句的形式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4.弟弟:因为植物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当一棵柳树的树身遭受了虫害,这棵受害之树会释放一
种化学物质,然后通过风的媒介作用,给邻近的柳树发出危险及预防信号,使其各自采取防卫措施,所以其它的柳树没有遭受到虫害。(按说话题要求评分)
15.首先,指出两代人之间存在着矛盾对立;然后,分析两代人之间矛盾对立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化解两代人矛盾对立的策略。(1点1分,共3分)
16.举例论证。(1分)①告诉人们,父母要与子女沟通。(或,两代人之间要彼此多点“友情”和理
解;或,像朋友般地把问题摊出来谈谈。)②告诉年青一代,不要犯盲目反抗的错误,等到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情时,才后悔莫及。(1点1分,共2分)
17.①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思想。(1点1分,共2分)②只要
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动化解矛盾即可。(2分)
18.将其它农具和车与水车进行比较,突出水车的特点,衬托水车的不平凡;(2分)表达农民对水
车的钟爱、赞美。(2分)
19.没有生命力的木料,经过加工,变成了和农家一起呼吸、劳作、生活的水车,成为家庭的一
员,(1分)暗含着对罗木匠高超技艺的赞美(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比喻,排比。(2分)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水车灌溉农田、滋润庄稼的作用,增强了语势。(2分)21.(1)内容:突出作者对水车的深厚感情,引起对以往与水车有关生活的美好回忆,赞美母亲及
水车一生的辛劳和奉献。(2分)
(2)结构:照应前文内容,突出文章的主旨。(2分)22.(1)母亲:谦让、勤劳、无私奉献;
双喜:淳朴、善良、友爱、无私、聪明、能干、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等。(答到3个即可)(2)《水车》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及水车的喜爱、赞美、怀念的深厚感情。
《社戏》通过双喜展示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第三篇:初三第二次月考作文
1.如果我…… if i were rich at first , i would buy a large amount of things ,such as cars,houses,and so on,and have a tour around the world second, i would give some money to my parents, they have worked so hard to support me, so i can go to school and study at last, i would donate some money to those poor people,they are so poor ,they have no food ,no cloth, i would do my best to help them 2.学校规则
Everybody knows that a society needs regulations and rules, so does a school.Here are my school rules.We must wear uniforms in school days.We must reach and leave school on time.We should speak putonghua in school.Don’t eat anyth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we should eat in the dining hall.We should be polite to other people.That will make us good guys in the school.We have to clean our classroom after schllo.We mustn’t fight or smoke.When we have any questions in class, we should put up our hands.We shouldn’t be allowed to get our ears piereced.Although some of the rules are strict to us, they can make us behave well.I suggest every student follow the rules, and study hard.We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3.学习英文方法
English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us.How can we learn it well? Here are my suggestions.First, we should often listen to the tapes, english songs and programs.Watching english movies is also helpful to us.Second, we should speak english in class as much as possible.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The more you speak, the fewer mistakes you’ll make.We’d better join the english club and practice with others.Third, we can read more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It’s good for us.At last, we should recite some good passages and keep diaries.In a word, as long as we do mor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we will learn english well.4.我最喜欢的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orts that I enjoy, such as swimming, running, and dancing.However, the sport that I like most is basketball.When I was in Grade one, I started to play basketball in school.At that time, I found I had loved deeply this sport.Now, I like watching basketball games ,because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and I only play basketball for three hours one week.However, basketball is still my favorite sport.3.学习英文方法
English is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us.How can we learn it well? Here are my suggestions.First, we should often listen to the tapes, english songs and programs.Watching english movies is also helpful to us.Second, we should speak english in class as much as possible.Don’t b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The more you speak, the fewer mistakes you’ll make.We’d better join the english club and practice with others.Third, we can read more english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It’s good for us.At last, we should recite some good passages and keep diaries.In a word, as long as we do mor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we will learn english well.4.我最喜欢的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ports that I enjoy, such as swimming, running, and dancing.However, the sport that I like most is basketball.When I was in Grade one, I started to play basketball in school.At that time, I found I had loved deeply this sport.Now, I like watching basketball games ,because I have a lot of homework to do and I only play basketball for three hours one week.However, basketball is still my favorite sport.1.如果我…… if i were rich at first , i would buy a large amount of things ,such as cars,houses,and so on,and have a tour around the world second, i would give some money to my parents, they have worked so hard to support me, so i can go to school and study at last, i would donate some money to those poor people,they are so poor ,they have no food ,no cloth, i would do my best to help them 2.学校规则
Everybody knows that a society needs regulations and rules, so does a school.Here are my school rules.We must wear uniforms in school days.We must reach and leave school on time.We should speak putonghua in school.Don’t eat anything in the classroom and we should eat in the dining hall.We should be polite to other people.That will make us good guys in the school.We have to clean our classroom after schllo.We mustn’t fight or smoke.When we have any questions in class, we should put up our hands.We shouldn’t be allowed to get our ears piereced.Although some of the rules are strict to us, they can make us behave well.I suggest every student follow the rules, and study hard.We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第四篇: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1000字)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1000字)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月考是九年级学生进入初三总复习后接受的第二次考试,为了使学生对即将面临的中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所以,本次考试的考试时间、总分、题型、分值及难易度都尽量与中考接轨。所用的试卷是教育局统一命制的,试题难易度适中,题型和中考模式一致,分值分布合理。试卷共分积累,阅读与写作三个部分,共23题。阅读有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和课内课外的两篇现代文阅读,写作是一篇命题作文。
从试题来看,课内部分紧扣基础知识,难度较低;而课外的选文有一定难度,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不能准确把握出题人得意图,回答问题抓不住重点,造成答题时不知所云。
二.存在问题
1.文言文默写总体情况良好,但对于一些难写字和同音错别字,即使平时反复默写,上课板书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写错。
2.课外文言文中加点字解释不会迁移知识。其实都在课内学过,到了另一篇文章就不知道解释了。另外,句子的翻译中个别学生还是不会抓关键字的解释,翻译的句子语意不通前后不连贯。
3.现代文中有以下问题:。
(1)
对于词语含义的理解及作用的分析,不能答完整,有些甚至不懂
答题方法。
(2)
有不少题目,答案在原文中能直接找到的,有些同学就是没有完
整、仔细地阅读完原文,答题时只是凭空想象乱答。
(3)
对于比较类题目,不能比较着抓住两者的不同处,并由此而深入 体会。
(4)
对于论证方法,不能正确把握,个别同学还和说明方法混淆在一
起,分不清。
(5)
开发性题审题不仔细,没有根据题目要求去作答。
4.作文
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让我心存感激的人》,这是个命题作文,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都能有话可写。特别是前面的提示语,能让学生迅速进入生活场景,如果学生有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应该能写出教成功的习作。
考下来的情况是:虽然个别学生作文语言有文采,能引用诗句,较有感染力之外,大多学生的选材平平,没有突出美丽这个主题。
四.改进措施 1.
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无论是默写还是解释,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计划地采用分散与集中的方法,采取家校结合,优秀学生与后进生结对的措施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且要多进行纸笔训练。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无论阅读还是作文,让学生养成多读题干的习惯,而这恰恰是好多学生容易忽略的。
3.加强答题技巧的指导,多做考点的训练总结。
4.选一些优秀的考场作文及平时的佳作印发给学生,可对该生有鼓励作用,对其他同学也是一种鞭策和借鉴。
2
5
第二篇: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2000字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试卷仍然由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三大部分组成,重点突出,知识点全面,和中考试卷题型相吻。从全年级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102分以上有43人,90-102分有195人,72-90有190人,72分一下8人。可以看出,我们语文老师在在平时的教学中突出抓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作文教学,重视复习课。所以从学生试卷中可以看出,基础知识的题,以及作文都较好。
二、试题分析
所谓“强调基础规范是命题者永不放弃的原则”。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字音,改错别字、成语,修改病句、仿写句子、古诗默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第一题是选错误的注音,出现的是一些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部分同学判断失误。这类基础知识要靠学生平时的点滴积累,教师应加强引导。第三小题考察的是成语,这几年对成语的考察加大了力度,通过学生的失分现象可知,学生虽然积累了不少成语,但在使用过程中仍不能准确应用,因此要加强平时的练习。第六小题诗句默写,由于我们在课上、复习的时候再三强调,狠抓默写,争取做到能拿到的分数坚决不失,所以,这道题大部分同学答的还是很不错的。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落实。只要我们重点抓了的,就立马好起来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是由文言文、议论文和小说三部分组成。文言文部分,考的是《陈涉世家》考试之前我们对文言文进行了重点复习,所以学生们答得还不错。
《谈自立》是议论文阅读,这是本份试题的重点失分阵地,全校满分有3人,少者扣掉3、4分,多者十分以上。主要原因是,我们对议论文还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到现在才学了一篇议论文。虽然试题出的很规范,都是中考考点,中心论点,论证方法,补充论据等,但是对于学生们而言,确实是有困难的,这不怨学生。相信在学习了第四单元之后,学生们准确掌握了议论文文体知识,再做起来,就不这么费力了。
小说《点燃一个冬天》,答题情况大体不错,我们这段时间主要学习的就是小说,学生对这一文体知识和考点,以及答题格式都是熟记于心的。主要失分是在环境描写的作用这里,答题不够完整,还是考虑不全面。
第三部分,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是以风流人物为话题,自拟题目进行写作。第六单元的综合性活动就是话说千古风流人物,又加上学生们善于写人。所以,他们有话可写,基本上没有走题的。但缺点还是暴露了出来,比如思路狭窄,大家的思路拘囿于古代不可自拔,无外乎就是诸葛亮,屈原,李白,这些在课堂上频频出现的人物,只有极少的同学写到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到了我们身边的,生活中的风流人物如: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老师等等。可见,视野不开阔导致他们思路狭窄,导致文章缺乏新意;另外,语言表达也伯仲分明,好的文章,字字句句都经得起推敲,值得品味。差文章真的是,粗看还不错,细看却是平淡无味,如同嚼蜡。还有写作技巧等方面都需要提高。
三、下一阶段教学建议
1、继续坚持我们语文组的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对诗句默写的严格要求,在文言文教学上的细讲、详讲、讲透,字字落实,句句落实,重视词语积累,特别是课下有注释的词语,尤其是文言实词的积累。引导学生积累、归纳、总结,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实现课堂高效。把重点难点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所学知识尽量当堂掌握。我们在课上所问的每个问题都要目标明确,这节课是要提高学生的什么能力,不多,哪怕只有一个或者半个,完成了就好,学生答题的时候也要做到应对自如,明白这道题是要考我什么,答题的方法学生要了然于心。这些都是靠我们在平时的一个个45分钟的课上来完成的,百川成海,平时做好了,学生的成绩不好也难。所以,抓好课上的45分钟,比给课下学生布置无数的作业要强得多。
3、关注写作。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审题训练,避免学生因审题失误而折戟沉沙。鼓励学生多读书,使学生在阅读中去充分感悟、多方体验、深刻思考生活。再引导学生用所得到的感悟,去关注生活细节、体验人间情感、挖掘人生内涵拓展思维,用向上的心灵去走进历史、思考人生,能够流畅的、生动的抒写文章、张扬个性。此次不少学生用自己的观点去解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表现出自己的深刻思考。同时注意文体意识和技巧训练。这次那些有一定技巧的文章得分比较高。应该适当让学生学会叙事、立论及多种表达方式,在作文中适当运用描写、烘托、照应、对比等写作手法,学会谋篇布局。还是多读,多写,多修改吧。
4、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升入初三压力骤增,加上分班要适应新的环境,很多同学在起初很不适应,于是,我看到了很多老师很学生促膝而谈的情景,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在帮学生战胜心理障碍,适应新的班级。我想,我们应该把这一点坚持下来,每一位老师都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在他洋洋自得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们给他施加点压力,降降温,在他灰心倦怠的时候,我们的适时鼓励和肯定又何尝不是一剂良药呢?
说了很多,总之还是要做好平时的点点滴滴,把握好每一个45分钟。多想方法,勤抓落实。我想用分班后我在165讲的话来结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除了有凭借有力的翅膀和高超飞翔技能的雄鹰,还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蜗牛,只要我们上好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我们也必将登上金字塔的顶端!
初三语文第二次月考
试 卷 分 析
李
福
琴
20xx年x月
第五篇: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褪 醇 隽 馨2.略
3.(1)莫让年华付水流或谱写青春无悔歌。
(2)答案示例:
青春的心愿
青春的颂歌
青春畅想曲
(3)一是形象靓丽、青春、健康;二是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
4.花色淡墨,花香清芬。
5.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6.(1)超过,胜过(2)至
(3)上,漫上
(4)连续
7.(1)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8.奇山异水
异水
山 水
9.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
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避世退隐,厌弃尘俗的高洁
10.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或我们要平视)11.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证明了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的观点。
12做到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13答案示例:我们不仰视巧取豪夺的暴发户,我们仰视勤劳致富的企业家。
我们不仰视虚无缥缈的权贵与金钱,我们仰视永存不朽的灵魂与精神。14.(1)设置悬念(2)与女孩子美好的心灵形成对比(3)与后文女孩子的优秀形成对比,突出潜移默化的教育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写出两点即可)15.(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花香的浓郁和对我的吸引,很好地引起下文。
(2)是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平等看待和殷切的期望
16.有时候,无需一座花园,一朵鲜花同样可以让你感受到花香的美好,同样,人生中的一次信任、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美好的偶然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给人留下值得一生珍重的美好回忆。(意思达到即可,酌情给分)
17.标题的含义:既指小女孩头上的以及后来带给“我”的栀子花,也指小女孩可爱、善良、纯洁的心灵,还指老师对一个所谓的“差学生” 的尊重、平等、信任和关爱。
以此为题的好处:(1)全文的线索(2)富含深义,引发读者的联想(3)以比喻的手法,暗示文章主题
18.开放性试题,意思明白、说法合理、语言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