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03:5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

第一篇: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

阳光·永丰幼儿园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2008-10-24

新教育实验的基本理念

“新教育实验”缘起于朱永新教授的2部个人专著:《我的教育理想》(2000年出版)和《新教育之梦》(2002年出版)。2002年9月在江苏省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启动了“新教育实验”。“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及推广研究”课题在2003年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新教育实验的目标追求:追寻理想,超越自我。

一个人的内在追求,其实是一种对理想的追寻,对理想的追求属于人的精神追求中最本真和最高尚的追求,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新教育”实际上就是那些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教育。“新教育”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对过去的与现实的教育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批判是“新教育实验”保持其活力、保证其沿着科学道路前进的根本条件。“新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和面向未来的教育。“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要创造的地方。通向它的道路不是人找到的,而是人走出来的。走出这条路的过程既改变这走出路的人,又改变着目的地本身。”因此,开放性、创造性、全面性和发展性是“新教育实验”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新课程”、“新基础教育”、“新教育实验”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众人皆知的三个关键词。

它们有许多共同点:都遵循着一个“从理念到行动”、“理念先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它们的理论依据和具体行动路径又各有侧重:“新基础教育”以课堂为起点;“新课程”以课程改革为起点;“新教育实验”以教师为起点。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启发和唤醒教育者的“教育理想”、“教育激情”和“行动自觉”。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是“新教育实验”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这个“人”包含了人类生存、生活并且发展的全部。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而且要关注教师,关注一切和教育相关的人,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这是新教育实验的根本性的选择。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柏拉图语),新教育实验最主要的是“要求教育真正地深入精神世界,实现智慧的交融,把人自身的灵魂与生命联系起来”。

新教育实验的五个基本观点:

一是无限相信学生和教师的潜力。就是唤醒潜能,激发力量,促进教师和学生走向成功。二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为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发展负责。

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打开学生的精神发展领域,从人的自尊的源泉中汲取力量。

四是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个性化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个性化的学生”,而个性发展的至高境界就是“精神发展”。

五是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和延续,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让师生在阅读在亲近大师,拥有思想,拥有精神。

我们参加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和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

让我们在新教育实验中找到成功的感觉,体验成功的快乐,“成长并快乐着”是我们新教 育人追求的一种境界。

新教育实验的“四重教育境界”:

成长着,并且快乐着,诗意地栖居并卓越地攀行着,这是“新教育实验”所追求的教育境界。

“新教育实验”促使我们的教育视线既敏于发现学生心灵世界中灵感的闪光、智慧的潜能和美德的纯洁,又善于在与年轻心灵的交流中呼唤童心、宽容差异、尊重个性、鼓励创造,张扬怜悯与呵护,催生光荣和梦想。

只有让教育对生命燃烧起深重的情感体验,对宇宙自然宣泄无限的关怀激情,才会使人的每一个细胞饱浸生活的奥妙3,才可能使人的行为贯注深广的智慧和亮丽的美德,才可能使人有限的生命通过教育荡漾起青春的魅力和永恒的微笑。

“新教育实验”认为理想的“四重教育境界”是:1。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2。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3。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4。成为新教育共同体的“精神家园”和共同成长的“理想村落”。

从学生成长的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激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独特性的彰显。

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分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对成功的渴望,但是,若你不去身体力行地实践,那么再美好的愿望也等于“O”。

我们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知之”,更贵在于“行之”,贵在于持久不懈地全心投入。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不要坐而论道,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犹豫彷徨。

“新教育实验”的六项目标:

一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教育”的理论;

二是形成区域性开发和推广教育科研新成果的动态机制;

三是促成教师在更新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技能基础上的专业化发展; 四是促进学生在健全人格、学有所长基础上的个性化发展;

五是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成长,让“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共同发展,形成教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六是开拓一条推动我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理想道路。

“新教育实验”作为一项综合性、整体性、长期性的改革实验,其出发点就在于进行“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的改造”。

“新教育实验”最明显的、可检验的成果体现在“四个改变”: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改变科研的研究范式。

“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

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写随笔;

聆听窗外声音; 双语口才训练;

建设数码社区;

构建理想课堂。

“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就教育行为的改变而言,“新教育实验”主要是通过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和教育随笔实现的。

第二篇: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

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范莹莹

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 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二、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

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 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三、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

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

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新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巩秀明

之前对学习新教育的熟悉只停留在字面上,今年暑期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遭到了新教育所散发的无穷魅力,恍如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熟悉。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新教育的宗旨是:“过一种幸福而完全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致力于寻求一种理想的教育,这类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入思考和对教育理想的不懈寻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遭到了深深的震动,对“新教育的教师专业发展”感慨颇多。

近几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新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调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在这样的进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情势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请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增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实施素质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怎样打造高素质的教师?新教育实验逐渐摸索出一条“专业浏览+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模式。我深有体会的是前两点,由于这两点我们能够从自我做起。

一、专业浏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浏览。正像《新教育》所说的:专业浏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师只有不断更新

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使教学课堂永久布满活力,永久富有教育教学机灵,才能做一个永久富有魅力的老师。老中医、老政治家随着年龄的增高和资格增长越来越增值,而教师则不然,很多中小学生喜欢年轻教师,年轻教师除身上所散发出的青春的活力外,还由于年轻教师具有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他们之间没有代沟或代沟很小,与学生很轻易沟通。我是一位老教师,怎样才能在工作中保值增值,永保青春的活力呢?那就是读书——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二、读专业类的书,学习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

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进步将知识转化为聪明、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增强理解学生和增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寒假里的浏览学习和听了有关新教育的两次专家报告,不能说给自已带来立竽见影的学习效果,但也遭到了很大的震动。开阔的视野、渊博的学识、豁达的胸怀、高超的教学艺术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构成了教师素质的骨架。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出的教师是一个永不停止学习的人,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近期,有关专业类的书,我读了魏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漫谈》、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聪明》、朱永新的《新教育》等,深入体会到越学越感到自己的不足。我将不依靠自己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学习,不求超出他人,但求超出自我。

学习新教育理念心得

王东杰

随着探讨的深入,我对新教育有了个初步的认识。原来新教育是一种教育行动,是师生共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与此同时,我牢记了一个名字——朱永新。并了解到,在朱永新教授的教育辞典里,没有强制只有引导,没有说教只有熏陶,没有抱怨只有欣赏,没有失败只有成功。“人性化”是朱永新教授教育理念的首要特征。

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朱永新教授鲜明地提出“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个生活节奏快捷的时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越来越感性的时代,能把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校园”作为理想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而学生的心灵需要一块净土,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家园,好书就是这样的净土和家园。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活跃一点,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熟练地将所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朱教授非常推崇“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内容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成果” 的观点,也许我们不能教会他们所有的东西,但一定可以教会他们遇到问题时敢于面对的勇气,培养他们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朱教授说,你想激励一个学生,就不断地对他说“你行你行你真行”,这样,再差的学生也会逐渐变得越来越行,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改变学生学习的不良习惯,并教导学生重视学习。

通过学习《新教育》,让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的思想要变,我的教学方式要变,更重要的是我应是终生的学习者,我应该好好把握每一天,思考每一天教学中的得与失,做一个实实在在地教育人。我希望自己也能如本书中说的那样“当我们的学生离开校园的

时候,带走的不应该只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

新教育核心理念

一、核心理念之一: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新教育实验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

二、核心理念之二: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永新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他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教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三、核心理念之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

朱永新对精神的作用高度重视,甚至有点儿夸大。他认为,死人与活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死人的精神不再存在了。他说,有的人虽然活着,但精神不行,生不如死,与死人没有什么两样。这正应了诗人臧克家的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诗人虽然另有寓意,但朱永新却借此说明精神的重要性。重视精神,就要让人们不断地感受成功,从而不断地相信自我,不断地挑战自我,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四、核心理念之四: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特色并不意味着圆满,但特色就是卓越。企业如此,学校如此,凡事莫不如此。去年美国的《时代周刊》评选了世界上九大新兴科技城市,苏州是唯一入选的亚洲城市。那

么,能说苏州就是亚洲最好的城市吗?当然不能。但苏州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城市,它有一体两翼的城市格局,又有2500多年的文化底蕴,是外商投资的聚集地。学校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特色,是谈不上辉煌的。

五、核心理念之五: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

朱永新认为,如果说当今的教育对人的问题已经开始关注的话,那么,真正对于人类的问题,对于人类的命运,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延续,对于文明的进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文明有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或者说在我们这一代教育者的手里走向衰落。我们经常说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发展和延续的根基。要想让我们的孩子、教师能够真正地融入社会,真正地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就要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他认为,阅读中外名著是对话的最好途径之一。

新教育理念学习资料

一、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 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二)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三)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四)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

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五)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 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

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

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

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重视不够。

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

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

三、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操作过程要有序、明确,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认识活动之中。

四、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一)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因此,除了认知技能领域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能力、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者的亲身参与中进行才会有效。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学会学习将是一句空话。

(二)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三)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

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第三篇:2013新教育理念

新教育理念

一、新的教学观

1、教学目的的新演变——新的教学目的观(1)双基观: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2)智能观: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3)素质观:加强基础,增强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

2、教学本质的新定义——新的教学本质观

(1)将“教学”当作一种行为,即相当于老师的“教”,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这一方的行为。

(2)将“教学”看成是一个联合词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组成的活动,并且两者不可分割。(3)华东师大施良方教授指出,从关注教师的行为的角度来说,“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现代的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主动学习,实现学生的某些内在的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3、教学价值的新内涵——新的教学价值观

(1)重外在价值轻内在价值。教学的外在价值,即教学服务于社会的价值。教学的内在价值,即教学具有完善人的精神世界的价值。

(2)内外价值并举。教学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认知智慧的发展,还应关注人的情感智慧的发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完善人的精神世界。

4、教师角色的新定位——新的教师观

(1)教师的职责定位:传授文化知识;教师的角色定位: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员、社会的代表人等。(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为: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教师职责的新定位: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5、对学生的新认识——新的学生观(1)潜能观——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人

人的潜能分为生理潜能和心理潜能。心理潜能又分为智慧潜能、情感潜能和创造潜能。教师所要做的,就在于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我们要相信每个人都具有潜能。

(2)发展观——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

①乐观地估计学生的天性。坚持性善论,反对性恶论。性善论注重自省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的矫正。

②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主体观——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 ①要认识学生必须是学习的主体。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②要相信学生确有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学习。

③明确判断教学活动中谁是主体的标准。看学生是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要取决于他是否确定或参与确定有关活动的目的,是否决定或参与有关活动的过程。如果是,则为主体;如果不是,则为客体

④要帮助学生完善主体结构。学生的主体结构包括操作系统和动力系统两部分。操作系统主要由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对客体(教学内容)的感知、概括、记忆、运用等任务;动力系统主要由非智力因素组成,承担着激发和维护主体认识活动的任务。

(4)差异观——学生是一个个独特的人,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二、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呈现形式比较呆板单一,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教材内容时,也习惯于机械呆板地照本宣科,严格遵循教材,紧扣教材、忠实于教材,不敢越教材半步。

在现代的教学中,强调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具有现实性、生活化、趣味性等特点,增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时,就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要尊重教材,但又不要拘泥于教材;既要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二)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多年来,教师一直处于知识传授的权威者的地位。老师对学生总有许多不放心,总怕学生的能力有限,总放不下师长尊严的架子,在教学中总喜欢采用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说你做的讲授方法,这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形成一定的定势。

实现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获得系统的知识。

(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大课堂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这种教学形式过分强调了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条件受到限制,教学与现实生活、学生的学习实际脱节,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要接受讲授式的教学内容,进行千篇一律的问题训练,思维过程主要是对课本例题的模仿。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已经呈现出多样性、灵活性、实效性等特点。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索式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学习活动方式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

(四)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在传统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结论,而忽视结论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学习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在教学中形成了学生死记硬背,喜欢套用公式、例题机械模仿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受到限制,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欠佳。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机会,要找准让学生探索学习的切入点,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会猜想,在探索中学会验证,在探索中学会推理,在探索中学会归纳、整理,在探索中学会求新求异。同时,我们要把探索性学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使探索性学习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

(五)教学目标的多元性。

传统的教学活动,在评价时更多地偏重于知识技能领域里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要求,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探索性学习的过程重视不够。

现代教学在教学目标上明显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既重视教学活动中的知识技能目标,更重视教学活动的过程目标。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方面的体会,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探索性等。

三、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习能力

(一)指导“做”,培养操作能力

1、操作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动手操作只是一种手段,不能与目的本末倒置。

2、要指导操作过程,明确程序,不能把操作活动看作是一般的随意的活动,动手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先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操作过程要有序、明确,学生完成的是一个从感知到表象,再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3、操作要同观察、思维、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更好地理解知识,构建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启导“思”,培养创新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因此,我们要从传播和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在教育中要从创造性思维的“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独创性”四点要求着手;要不拘泥于教材,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拓宽思路、施展才华,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诱导“说”,培养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教学有效调控的主要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留足让学生口述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以体现自主学习精神。

(四)引导“联”,培养迁移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切新知都是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产生的,迁移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人们认识活动之中。

四、学会参与 走向未来

1、在学习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喜欢学习,有较高品质的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学习习惯与方法。因此,除了认知技能领域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能力、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学会参与”强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使学习成果得到恰当的评价,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将基础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地统一起来,注重人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习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者的亲身参与中进行才会有效。没有学习者的参与,学会学习将是一句空话。

2、在活动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活动。

3、在做人中学会参与,在参与中学会做人。

在“学会参与”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对关系: 动与静的关系;个体活力与规范约束的关系;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关系;学生的长远发展与近期发展的关系。

第四篇: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与实验原则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与实验原则

一、中国实施 EPD 教育项目进行了哪些理论创新,中国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和实验原则有哪些?

1997 年,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委托北京教科院承担《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教育(EPD)项目》。在组织该项目理论设计时,北京教科院 EPD 教育项目主持人在总结原有负责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另一委托课题《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联合革新计划(中学 JIP 项目)》理论设计,较早起步研究主体教育思想内涵并用以指导中学 JIP 项目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该项目的特定主旨和国家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明确提出将培养人的主体精神和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 EPD 教育项目的最高实验目标和育人目标,以此为前提,将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共同确定为实施 EPD 教育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将主体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衔接和融合确定为实施 EPD 教育项目的推进策略,并且制订了构建“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原则:“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以及“主体探究—合作体验”型环境教育、人口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实验原则:“主体探究、关注社会、合作体验、创新发展”。

通过 4 年的实践,广大 EPD 教育项目 成员学校和实验学校校长教师认可并验证了上述基本理念和两组“ 16 字”实验原则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经过 2002 年 1 月 EPD 教育项目全国指导委员会与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审议,主体教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已经正式成为实施中国 EPD 教育项目的基本理念,双“ 16 字”原则已经正式成为用以指导学校实施 EPD 教育项目的实

验原则。

二、中国 EPD 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在基本理念和实验原则指导下进行了哪些

探索与研究 ?

在 EPD 教育项目基本理念与实验原则指导下,中国广大实验学校普遍开展了“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型课堂教学模式和“主体探究—合作体验”型环境教育

与人口健康教育活动模式改革实验。

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以“主体探究、综合渗透”为主导原则,在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所有学科,都进行了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实验。

在课外教育活动模式改革方面,以“主体探究、合作体验”为主导原则,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及若干相关学科联合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为基础,进行

了环境教育与人口健康教育活动模式的实验。

在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过程中,许多学校收到了提高学生学科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显著效果。在环境教育与人口健康教育活动创新方面,大批中小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与社会调查完成了数百份有关保护社区、保护城市、保护生态环境的专题报告与建议,受到各级环境部门与社区管理部门的普遍赞赏和高度评价,其中,北京北方交大二附中学生提出的有关关注环保八条建议受到朱镕基总理的高度赞扬,产生了良好社会影响。总起来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 EPD 教育项目实验学校创造出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鲜经验,受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和兄弟学校的普遍认可与积极评价。

第五篇: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充分相信学生和教师的潜力,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是其5 个基本观点。实验围绕“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的价值取向,实施“六大行动”,即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建设数码社区及构筑理想课堂。

下载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教育基本理念范文

    生本教育基本理念: 1、什么是生本教育? “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2、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的区别 师本教育:教师掌控一切,为教师好教而设计。 生本教育:学生主......

    高中数学教育基本理念解析

    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  现实数学与数学现实  数学化  形式化  再创造 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  数学教学目的  教会学生思考  教学三原则  主动学习,  最佳动机,  循序渐进(探......

    初中新教育理念(最终定稿)

    初中新教育理念 身处在教学改革前沿的万杰朝阳学校,倾听刘校长务实的规划畅谈,心亦向往之„„ 刘校长围绕“整体建构和谐教学”的教学理论,以提高教师素养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积......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社会的进步以前的工业社会的班级授课制不适应现在的信息社会,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

    新教育教学理念集锦

    最新教育教学理念集锦 40.教师应当具有的人才观是: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生生能成才的人才观;终身学习的人才观。 41.教师应当具有的教育观是:素质教育的教育观;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正......

    《新教育实验》读后感

    读《新教育实验》有感今年暑假读了《新教育实验》一书,整本书读下来,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基本都是一些切实可行的详细做法,可谓是满满的干货,还有一些富有诗意的令人感到温暖温馨......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精选合集)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2012年4月我校正式成为日照市第二批新教育实验学校,“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强调个性发......

    新教育实验总结

    新教育实验工作总结 新教育与我校办学理念完全一致:近年来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在全面落实和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正努力探寻一条新的教育之路。我们学校开展了大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