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印发《2005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于印发《2005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苏科计〔2005〕4号
各省辖市科技局、省各有关厅局、各有关单位:
《2005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业已编制完成,现印发给你们,并开始受理项目申报。现将组织申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2005年度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点任务: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为各级管理决策部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途径、方案、措施和对策。
2、鼓励由软科学专家、技术和产业领域专家与决策部门实际工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申报项目。研究工作中要切实发挥专家群体的作用,认真进行总体设计,鼓励采用实地调查、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在实践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数据分析及案例研究,从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或对策,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草案文本、实施方案、指标体系等。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机构的作用,聚集各类人才开展研究,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建言献策。
3、申报项目的负责人应具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相关课题研究的工作积累,必须在研究过程中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且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项目。承担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尚未完成者不得申报。鼓励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专家牵头申报。
涉及地方经济、科技发展内容的相关课题,鼓励专家学者与地方政府联合申报。各市申报的项目,一般应为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重点项目,且具有示范作用。
4、软科学项目申报统一执行省科技厅制发的《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任务设计书》、《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以及数据录入软件,申报者可直接从省科技厅网站上下载。申报者应仔细阅读填写说明,按要求通过数据录入软件填写《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与《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信息表》(注意:在设计任务书中的课题论证部分不得出现和隐含申报人姓名和所在单位信息),A4纸打印(一式三份),加盖本单位公章并报送软盘。申报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必须明确提交最终研究成果的形式。除特殊情况外,项目须在一年内完成。5、2005年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的组织申报原则上按属地化管理(除南京市外)。各省辖市科技局和省有关厅局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本地、本系统的统一申报工作(宁外高校按属地化管理原则须由所在省辖市科技局组织申报);在宁各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统一管理本校的申报工作,并经省教育厅审核盖章,试行计划单列的单位可直接申报。有关管理机构和申请人所在单位要加强对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保证申报质量。
6、本次项目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05年3月15日。请各单位将所申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及软盘于申报截止日期前统一送交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并同时报送申报项目清单。所有申报项目的设计书必须认真打印,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上述申报要求、手续不全或逾期申报者不予受理。
7、每一申报项目需交项目评估费300元(开户名称:江苏省科技厅机关,帐号:***390,开户行:商业银行鸡鸣寺支行)。转帐支票汇款事由一栏内请注明“政法处项目评估费,代码075008002”。未交费用的项目不予评审。
请根据本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本单位、本部门的课题设计和项目申报工作。
本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将在网上发布(网址:www.xiexiebang.com),欢迎查询。联 系 人: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 冯步云 联系电话:025—83359584 83978897 通信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邮政编码:210008
附件:
1、《2005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2、《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设计任务书》录入软件
二○○五年一月九日 附件1:
2005年度江苏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
一、政策与法规的前期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改进政府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国内外成功范例,在客观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省现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缺失,提出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为制定相关规章、法规提供立法依据和草案文本。
1001.政府优先采购本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地方立法预研究 1002.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名牌产品的政策 1003.政府支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再创新的政策措施 1004.苏北与苏中、苏南产业联动的机制与政策 1005.促进江苏咨询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006.支撑江苏社会保障体系的财税政策 1007.保障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二、可行性研究与方案设计
本部分研究主要围绕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运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管理科学等方法,剖析典型案例,设计提出可供选择的途径和实施方案,以系统的观点进行可行性论证。要以可行性研究与方案设计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001.江苏省人才国际化战略实施方案
2002.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战略分析及应对方案
2003.构建监测评估基因药品(食品)效益与安全体系的可行性研究 2004.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质量管理流程与制度设计 2005.江苏能源平衡及能源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2006.实施科技向苏北转移的有效途径选择与方案
三、标准及评价指标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针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系统的观点进行目标分析与建立总体框架、分析现状及预测、构建定量模型、提出科学的评价指标,并作出评估与验证。研究成果主要提供符合经济、科技活动本身规律与特点、适应特定要求的评价方法、标准和指标体系。
3001.科技成果转化的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3002.江苏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的效率分析与评价 3003.江苏省利用外资的质量评价指标
3004.国际资本外撤的潜在风险测度及其防范措施 3005.江苏可持续发展准入指标与应用
3006.市(县)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测评 3007.高新技术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四、对策与战略性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关注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政府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从经济、科学、技术、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之间内在联系入手,剖析典型案例,研究其规律性,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对策。研究成果应预测未来、注重创新,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4001.江苏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路径选择 4002.江苏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战略研究 4003.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管理模式 4004.高技术企业战略联盟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4005.企业实施SA8000标准(社会责任标准)的对策 4006.江苏省人才流失、回流的现状分析与吸引人才的对策
第二篇: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
附件2
2007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方案说明
项目2.提高珠海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水平的研究
一、项目名称:提高珠海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水平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与周边地区城市化关系研究。
2、推进珠海产业园区产业集约化发展问题研究。
3、珠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土地集约化利用问题研究。
4、珠海产业园区开发建设投融资及经营管理模式研究。
二、项目完成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与周边地区城市化关系,认识把握珠海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着眼统筹协调发展,提升规划建设水平,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
2、通过研究产业园区产业集约化发展问题,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突出园区主导产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加大服务业利用外资力度,提高产业聚集水平。
3、通过研究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的土地集约化发展问题,明确土地开发强度指标,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通过研究产业园区开发与建设的投融资及经营管理模式,科 学创新产业园区投融资及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了解全市产业园区开发建设的基本情况。包括产业园个数、面积、企业人数、企业用地、投资额、基础设施投入、主导产业、土地使用强度、土地征用、规划与规划实施情况对比,开发建设模式等。
2、了解国内外10个先进城市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基本情况及经验做法。
3、外地考察、基层调研、网上收集资料等。
4、与相关研究机构合作。
5、数据资料要求来源工业园区、统计部门、规划国土部门(含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图纸)等。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成果形式:研究报告
成果内容:包括主报告和附件。附件包括系列研究报告及各类图纸、附表。
五、项目完成时间:一年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要求具有较强理论、政策研究水平和相关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或研究单位承担本课题的研究,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产业园区的相关政策法规,并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通过四项子课题的研究,认识把握珠海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律,对提高珠海产业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水平,提出应用性强且具备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项目3.珠海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研究
一、项目名称:
珠海大学科技园建设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概况及发展思路
2、珠海大学科技园孵化服务平台建设
3、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优惠政策
4、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对策研究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通过分析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背景,了解、分析我市大学园区各高校发展大学科技园的发展情况,并形成分析报告。
2、根据市政府《关于设立和发展珠海市大学科技园的意见》(珠府[2007]11号)文件精神,《珠海市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讨论稿),从加快产学研以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实际出发,提出珠海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定位和思路。
3、建设包括“成果孵化”、“投融资体系”、“相关政策法规”、“大学科技园项目申报和管理”、“数据库检索服务”等综合服务平台。
4、研究完善珠海大学科技园相关配套优惠政策。
5、提出解决发展珠海大学科技园中遇到的问题对策。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抽样方法、范围、样本数要求等。
主要针对大学园区各高校及国内有关重点高校进行研发状况的样本采集及调查分析,调查样本数:大学园区7所高校、5个孵化器、3 20多个各类实验室以及国内重点高校调查样本数80(实际回收40份以上调查表)。
2、征集数据、资料的保障条件和渠道要求等。
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调查分析经验和技术力量保障,并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跟踪调查对象,确保回收的样本量达到要求。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1、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2、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相关配套优惠政策草案。
3、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4、珠海大学科技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五、项目完成时间
项目在2008年6月前完成。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备珠海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研究的经验及对相关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国家、广东省及珠海市相关科技政策法规,并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珠海高新区应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
项目4.珠海市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研究
一、项目名称:珠海市产学研合作体系建设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市产学研合作状况分析研究
2、珠海市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3、珠海市创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基地)相关措施 及模式研究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摸清全市产学研合作工作现状、存在问题、主要成效以及科技企业、高校、研发机构在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计划,技术和人才供需意向等,并形成研究分析报告。
2、提出我市开展产学研合作工作措施、方法和思路。
3、建设包括“技术供求信息”、“相关政策法规”、“产学研项目申报和管理”、“产学研工作动态”、“数据库检索查询”、“产学研资源集成(公共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公告和通知”、“咨询服务”、“交流园地”等功能的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网站)。
4、起草创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基地)的相关资料和申请报告。
5、研究完善我市产学研合作配套政策。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抽样方法、范围、样本数要求等
主要针对珠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国内外著名重点高校(特别是在珠海市设有校区、分校、研发机构的高校)进行产学研状况的样本采集及调查分析,调查样本数:企业200家左右(实际回收100份以上调查表),高校20家左右(实际回收10份以上调 查表),2、征集数据、资料的保障条件和渠道要求等
承担单位必须具有相关调查分析经验和技术力量保障,并将此项工作责任到人,跟踪调查对象,确保回收的样本量达到要求。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1、我市产学研合作状况总体分析研究报告。
2、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草案。
3、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门户网站—珠海市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创建广东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市(基地)方案。
五、项目完成时间
项目在2008年4月前完成。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具备珠海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科技发展规划和科技政策研究的经验及对相关科技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力,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熟悉国家、广东省及珠海市相关科技政策法规,并具有从事相关研究的经历。珠海市科学技术局应为该项目的承担单位之一。
项目5.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一、项目名称:
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市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现状调查
2、珠海市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
3、珠海市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政府应以建立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针对我市科技中介服务行业规模偏小、功能单
一、服务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我市在自主创新大会上提出了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或兴办多种形式的民营科技中介机构,引进外来中介服务机构,最终形成以依托政府公共资源的官办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为骨干,以民营科技中介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宽领域的科技服务体系。
本课题研究应当全面梳理当前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内外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科技中介体系建设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确立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起草珠海市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我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总体规模小,课题研究应把数据分析和现场访谈相结合,充分利用政府、企业和专家力量,将全部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纳入调查研究范围。相关二手数据的获得和采集主要通过统计 和科技部门的科技统计渠道进行。必要时,应展开对深圳等先进城市的外部访谈。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研究报告:珠海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2 政策草案:珠海市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07年7月-2008年6月。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承担本课题的研究单位和课题负责人,应当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比较熟悉,在我市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有一定的研究积累。
项目6.2007珠海市软件产业统计、分析与决策研究
一、项目名称
2007珠海市软件产业统计、分析与决策研究 子课题一:2007年珠海市软件产业统计; 子课题二:2006年珠海市软件产业分析; 子课题三:2007年珠海市软件产业决策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根据信息产业部软件产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重新划分珠海市纳入软件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和产品名单。
1.完成2006年软件产业快报、2006年软件产业年报、2007年 软件产业月报工作。
2.根据软件统计数据及珠海市软件行业发展情况完成2006软件行业统计分析报告,并为市政府下一软件行业发展提出决策意见。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一)实施范围:
1、经我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法人营业执照》从事软件研发、销售及软件产品相关服务的各种经济类型的软件企业(含取得软件企业资格认证的企业)。
2、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软件企业,统计数不少于120份。
3、港澳台地区登记注册的软件企业不在本统计范围内。
(二)统计调查方法:
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的“统计在地原则”,项目承担单位负责收集本地区软件企业统计报表,审核、汇总后按上报时间逐级上报。
(三)汇总上报时间要求:
1、软件统计年报:
由项目承担单位统一收集、审核、汇总。并在年后3月5日前向市信息产业局、省信息产业厅报送全套报表,包括企业基层表、汇总表和录入的数据库文件。
2、软件统计月报:
(1)由项目承担单位统一收集、审核、汇总,经市信息产业局审核后于月后15日前以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向省信息产业厅报送。(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字(1999)101号文规定,在报送软件统计月报表时逢国务院规定年、节假日顺延(不包括星期
六、日)。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珠海市软件产业2006年年报数据和统计分析报告与2007年软件产业决策;2007年珠海市软件产业月报数据。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31日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承担单位资质要求:
1、社会团体、机关或事业单位;
2、有专职统计人员和固定的办公场所;
3、建立了严格的单位管理制度和信息保密管理制度;
4、曾经承担过产业统计工作。
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必须了解国家统计法和信息产业部统计制度;熟悉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状况,对我市软件产业有深入的研究和预测能力。
项目10.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项目名称:
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子课题:
1.“发达国家与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结题形式:论文
2.“珠海市创意产业现状分类调研” 结题形式:调研报告
3.“珠海市创意产业架构构建可行性分析” 结题形式:分析报告
4.“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方向研究” 结题形式:研究报告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清晰了解与掌握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创意产业结构,GDP总值,占有比率和强势行业发展趋势。
2.珠海市创意产业现状、行业分布及其优势和劣势。3.探索适应珠海市创意产业发展的条件。4.为政府决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5.推动珠海市创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研究方法:
比较方法、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统计法、社会及价值体系研究法、归纳法等。
2.研究步骤:
课题论证→现状分析→组织分工→开题报告→研究实施→评估 反对→子课题研究→
子课题成果→主课题报告→结题报告 3.数据主要收集源
中国期刊网、CNKI数据库。人大报刊数据库。美国EDSCO host 数据库。
国家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珠海市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资料。4.调研采样:
拟采用全面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典型调查为主,选择具有代表意义的行业和企、事业单位为典型样本,以典型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
特别关注旅游业、休闲体育、高尔夫、娱乐业、广播电视、广告业、博物馆业、艺术市场、建筑设计等行业。
四、提交成果形式和内容 研究报告 5万——8万字 学术论文 1篇——2篇
五、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课题资质要求:
本课题应由政府相关部门和珠海相关大学或研究单位共同承担,以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旅游经济学、社会体育学、管理学、信息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结合,多端切入,并结合我市创意产业发展方向,分题研究,协同攻关进行分析研究。
附:创意产业简介 “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这一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英国最先产生并最先运用的,其后迅速在北美流行,现已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学界的标准概念。创意产业结合体验经济指的是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力。通常包括广告业、建筑艺术、手工艺品、电影音像、广播电视、旅游业、休闲体育、博物馆、出版业、报刊业、软件及计算机服务业、时尚设计等。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达250亿美圆,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以发达的欧美国家为主,尤其是美国增长率为14%,英国大到1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7年英国布莱尔为首相的工党政府上台,把创意产业作为国家重要产业加以政策性重点扶持。到2004年,创意产业已成为英国国民总产值中第二大的产业,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7.8%。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已将创意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并进行单独统计。可以这样说,创意产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结构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我国,理论界对与创意产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创意产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长沙等地,从理论界到社会舆论都在为创意产业如何结合当地的优势推进发展作深入研究和讨论。政府相关部门也逐步在这一领域进行一系列的研讨,努力形成自身优势。项目11.珠海市技能人才的研究
一、项目名称:珠海市技能人才的研究
子课题名称:
1、珠海市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现状分析
2、珠海市技能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珠海市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4、珠海市技能人才发展规划
5、珠海市技能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措施
二、项目完成需达到的主要目标
1、全面了解珠海市技能人才的真实总量、行业分布、生存现状。
2、全面了解珠海市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及各培养机构的发展现状,为建立珠海市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平台提供科学依据。
3、为制定珠海市技能人才培养、鉴定、发展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4、为珠海市人才发展战略及相关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参考。
三、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研究专家、行业协会成员组成的调查小组,通过对市内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的实地考察调研、问卷调查分析、专家研讨会等形式,在大量搜集真实有效的直接或间接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共同起草调查报告。
四、提交成果的形式和内容
1、报告:珠海市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2、方案:关于建立珠海市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平台的可行性方 案
3、政策草案:关于进一步加强珠海市技能人才培养的意见
五、项目完成时间 2007年12月31日
六、其他应说明的问题
1、项目承担单位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和社会信誉,熟悉珠海市人才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基本情况。原则上优先选择政府部门或其下设的相关研究中心(所)承担此项目。
2、项目负责人要求具备研究员(或同等级)以上职称,具有丰富的调研经验、严谨的科研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并能有效组织和协调调查小组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第三篇:2003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
2011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按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要求,2011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将重点组织有关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撑。根据2010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及评审情况,2011计划项目申报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题方向
2011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类。选题的重点方向如下:
1.重庆市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实例研究;
2.支撑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及措施研究;
3.重庆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运行管理和激励机制研究;
4.重庆市科技创新政策执行情况评估分析及对策研究;
5.重庆市R﹠D资源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6.重庆市软科学研究的理论、定位及方法等研究;1
7.重庆市科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及切入点研究;
8.贯彻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精神、落实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两江新区和“五个重庆”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和前瞻性问题研究。
二、申报要求
1.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由申报单位在“选题方向”中所确定的重点方向内自行选题进行申报,研究内容及成果须有实际应用价值和可操作性。
2.重点项目必须由相关决策需求部门牵头或联合承担;一般项目有决策运用部门牵头或联合承担的将优先予以支持。
3.重点项目经费申请额度为5—10万元,一般项目经费申请额度为3万元左右。
4.继续实行项目限额申报。每个市级部门项目申报数量原则上不超过2项。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项目申报数量原则上各不超过20项;第三军医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项目申报数量原则上各不超过15项;其他高校项目申报数量原则上各不超过5项。
5.项目申报中,项目负责人只能为1人,同一个项目负责人同只能申报1项,项目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2个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6.各单位在申报2011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前必
须对过去已下达的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执行情况进行总结检查。
有在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2011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有超期未结题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单位不得作为2011重庆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承担单位。
7.高校项目必须由各高校科研处(社科处)筛选并审核同意后统一申报。
第四篇:西安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西安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管理工作,促进软科学研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更有效地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软科学研究,切实为各级各类决策服务,大力促进全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根据《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和《国家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西安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是西安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研究计划的管理,主要包括立项、实施、检查、结题、奖励以及成果应用等环节的管理。
第三条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的日常管理工作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综合处负责。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执行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下达的软科学研究项目的管理。
第二章
研究目标及范围
第五条
软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哲学的交叉与综合。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中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辅助各级领导决策、促进全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一次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研究活动。
第六条
软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发展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等。
第三章 立项管理
第七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制的原则
(一)认真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密切结合西安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决策问题,围绕科技中心工作和软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以解决近、中期问题为主,兼顾长远。
(二)突出重点,区分主次和轻重缓急,保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研究急需解决的重大决策问题。
第八条
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条件
(一)对解决西安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推动软科学学科建设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具有示范引导作用。
(二)研究目标、任务明确,研究方法科学、先进,占有相关数据、信息和背景材料的基础较好。
(三)研究人员的搭配,知识结构、学科合理,具备软科学研究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工作责任心强。
(四)项目申报单位能积极创造软科学研究的条件和环境,保证软科学计划的顺利实施。
(五)预期研究成果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或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科学价值,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六)凡属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项目,须落实研究成果应用单位;凡重大研究项目必须进行多学科、多部门(管理部门、大专院校、政府职能部门或企业)的联合研究。
(七)凡承担西安软科学研究项目尚未完成结题的单位,一般不予申请新的研究项目。
第九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程序
(一)发布项目指南。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在调查了解市级领导及各部门决策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已有工作基础,确定下年软科学研究计划选题范围和研究领域,并于年底前发布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
(二)填报立项申请表。各项目牵头单位或承担单位按照软科学研究项目指南进行选题,制定开题报告,填写《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表》。
(三)编制计划草案。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对项目申请表进行汇总整理,按照本管理办法第八条和项目指南的要求进行初步筛选,提出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草案。
(四)召开立项评审会。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聘请有关方面领导和专家,组成软科学研究立项评审委员会,对“草案”逐项进行评审,提出是否立项的建议。
(五)下达项目计划。软科学管理部门根据评审委员会意见,经综合平衡后,正式编制《西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计划》,交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行政办公会议审查批准,正式下达执行。
(六)难题招标。在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中逐步引入竞争机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条件。凡属难度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重大项目,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章 实施管理
第十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下达后,各项目承担单位须在计划下达通知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软科学研究计划任务书的签定和研究工作大纲的编制。无故不办理上述手续的,视为自动放弃。
第十一条
软科学项目承担单位,应严格按照任务书的计划进度安排各项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精心组织力量,保证如期完成研究任务。
第十二条
各课题研究组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敬业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研究,要扎扎实实进行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报告要求既有新意,有理论深度,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每半年应向市科委提交工作进展报告或阶段研究成果,并对后续工作安排作出说明。项目承担单位不得随意更改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或课题负责人,因故需要调整的,须提出书面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要经常督促检查研究进度,定期召开检查汇报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五章 经费管理
第十五条
软科学研究经费是用于资助软科学研究项目的专项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经费采取一次审定、分期拨款、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办法。
第十六条
软科学研究经费开支范围:
(一)国内调研差旅费;
(二)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图书资料费和翻译费;
(三)研究资料文印费;
(四)必要的会议费、专家咨询费;
(五)必须的分析化验费和有关试验费;
(六)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其它费用。
第十七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按照软科学研究经费的开支范围,合理安排经费开支,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争取少花钱多办事,讲实效。
第十八条
对不能胜任研究任务或研究工作开展不力、研究效率低下、研究质量低劣的,可停止拨款,并追回已拨出部分的余款;对挪用或超越范围支付软科学研究经费的单位和负责人,要追究法纪责任。
第十九条
对未经批准而擅自终止的项目,承担单位应偿还全部经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缴市科委。对于经批准终止或撤消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通知后,应如实填写项目经费决算表,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余款退回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六章 结题及成果评审
第二十条
执行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项目完成后,采取评审的办法结题,其所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由市科委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主持成果评审。
第二十一条
西安市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规则执行国家科委1995年7月1日颁布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办法》。
第二十二条
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采取会议评审或通信评审(函审)方式进行。对于跨地区、跨部门、规模大、难度大的软科学研究项目采取会议评审的办法,一般软科学研究项目可采取函审的办法结题评审。
第二十三条
申请组织结题和评审的程序:
(一)研究项目按计划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向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提出结题报告,并按规定的统一格式打印研究报告,报送全套研究资料(总报告、分报告、调研报告、专题论证报告、模型运行报告、计算机软件及有关背景材料。)
(二)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根据成果的性质和完成情况确定评审形式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填写《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表》。
(三)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按照《软科学成果评审办法》的规定,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召开评审会或组织函审,并签发《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证书》。
软科学研究项目通过评审合格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及时将成果技术档案整理归档,并按西安市科委成果管理部门的规定进行成果登记和发布。
第七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五条
执行西安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所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可按照《科技进步奖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申报各级科技进步奖。
第二十六条
为了鼓励软科学研究与应用,市科委可从每年的软科学研究经费中提取一定比例,设立西安市软科学奖,奖面分为软科学研究奖、科学创新奖、科学决策奖等。其奖励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七条
对于不能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研究质量低劣或以一般的工作报告、调查报告作为软科学研究报告的项目,要进行通报批评,并在三年内不予委托软科学研究任务。
第八章 研究成果及推广应用
第二十八条
执行西安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取得的软科学研究成果,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其知识产权属西安市科学委员会和成果完成单位共同拥有。
第二十九条
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和成果完成单位要积极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向社会广泛宣传软科学研究成果,同时要向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推荐、介绍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便于他们采纳应用。要通过软科学研究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推动全社会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附则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第五篇: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施细则
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管理,使软科学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以及《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和《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贵阳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软科学研究是指:自然科学的应用,与自然科学发展相关的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应用,宏观分析与决策,发展规划研究等领域中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的综合性学科研究的活动。
第三条 软科学研究应紧密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开展,其成果应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软科学研究的主要范围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科技政策法规研究、体制改革研究、产业技术发展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技术经济分析研究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等。
第四条 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以下简称“软科学项目”)是科技计划项目的组成部份,其管理包括:项目调研、申报 1
项目审查、组织专家论证评审、立项实施、检查、验收和促进成果的转化等。
第五条 贵阳市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市科技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组织实施软科学研究计划,编制并发布软科学研究指南。
第六条 软科学项目立项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研究内容应符合当年《申报指南》的规定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二)符合科学发展观,具有前瞻性、思想性、创新性与适用性;
(三)研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资料来源可靠、方法科学合理,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和数据资源等条件。
第七条 软科学项目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
(一)软科学项目的课题组长应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在研究的全过程中担负实质性的研究与协调组织工作;
2、一般应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3、应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经历并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
(二)课题组长主要职责:
召集课题组会议,牵头制定研究方案,负责研究人员的分工,主持撰写研究报告;按合同检查研究工作的进度和质量;根据经费使用的范围,审批课题研究经费的开支;考核研究人员绩效;按合同的各项要求,负责项目的完成、验收和登记等工作。
第八条软科学项目申报应提交《贵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书》等相关资料。
第九条市科技局对符合申报要求的软科学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予以立项。
第十条 审批立项的软科学项目,市科技局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合同书》。多单位联合承担的项目,必须明确项目主持单位,项目主持单位需向参与单位分拨经费的,应在合同中明确分拨方案。
第十一条 软科学项目的经费来源主要是:
(一)市科技局当年科技经费的预算;
(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项目的经费资助。
第十二条 软科学项目资助经费在立项后一次性拨付,专款专用,接受监察、财政和审计部门的检查与监督。第十三条 软科学项目实施周期一般为1年,原则上不超过2年。
第十四条 市科技局对软科学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
抽查,项目承担单位应按要求报告项目的实施情况,提交阶段报告或最终研究成果。
第十五条 软科学项目完成后,承担单位应向市科技局申请验收,并提交以下资料:
(一)软科学研究项目验收申请表;
(二)《项目研究报告》;
(三)研究工作总结;
(四)软科学研究经费使用财务决(结)算表;
(五)其他材料:立项文件、《贵阳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合同书》等。
第十六条 软科学项目验收采取会议验收或经市科技局同意的函件验收两种形式,由不少于3名相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验收。
第十七条软科学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是否达到合同的要求;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观点和分析是否科学;
(三)研究工作是否按时完成,技术资料是否齐备;
(四)研究成果是否创新,是否适用;
(五)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第十八条 软科学项目取得的成果,除另有约定外,应属软科学研究计划下达部门和成果完成单位所有。凡凭借市软科学项目(课题)印制或出版的软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报
告、专著和论文等),需在研究成果封面或论文首页标明“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或“贵阳市软科学研究计划经费资助项目”字样。
第十九条 市科技局不定期地将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辑,供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具有重要应用推广价值的软科学研究成果,应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农村等推荐应用。
第二十条 本细则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