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有煤炭企业创新应用与节能减排效果的实践探索研究
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征文
国有煤炭企业创新应用
与节能减排效果的实践探索研究
——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创新成果与节能减排工作案例
{论文题目}:国有煤炭企业创新应用与节能减排效果的探索研究
{内容摘要}: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锦能源)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做好“双创”保安全、增效益、促发展,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永锦能源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禹州乃至许昌地区企业的佼佼者。然而,当企业业绩达到一定高度,怎样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良好态势,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永锦能源坚持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应用和节能减排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找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把握着力点,立足落脚点,强化重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推动创新,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节能减排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质量效益。通过坚持走创新应用和节能减排工作,激发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活力。
{论文作者}:倪俊卿
一、坚持观念创新,以文化载体创新为抓手,以文化内容创新为驱动,实施“3456”文化工程,找准切入点,催发内生创新源动力,提升节能减排效果,推进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观念创新,文化制胜,实施“3456”文化工程。永锦能源是由原地方国有企业禹州中锋集团在2006年7月改制重组的企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抓手,以做好“双创”保安全、增效益、促发展,让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永锦能源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禹州乃至许昌地区企业的佼佼者。然而,当企业业绩达到一定高度,怎样使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良好态势,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永锦能源针对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安全生产状况,瞄准企业更高更强目标,细化上档升级标准,以“文化制胜”为引领,以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为抓手,推进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企业坚持以先进文化引领为重心,找准切入点,运用载体,搭建平台,践行先进文化理念,挖掘企业文化内涵,实施文化项目驱动,强力推行“实、准、新、活、好”的“五字管理方略”,工作求实、抓手求准、载体求新、方法求活、效果求好。找准载体,提升文化软实力;夯实责任,提升工作执行力;严细管理,提升发展内生力;做实创新、发掘文化建设源动力,创新和实施了“3456”文化工程。
“3456”企业文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
“三种精神”:即吃苦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
“四个融入”:即安全管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团队建设;
“五个文化”:即践行安全文化、管理文化、团队文化、廉政文化、感恩文化; “六颗之星”:即“安全之星、管理之星、创新之星、团队之星、感恩之星、文化之星”。在实施“3456”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中,永锦能源推行“实、准、新、活、好”的“五字管理方略”,工作求实、抓手求准、载体求新、方法求活、效果求好。结合公司实际,展示“3456”企业文化永锦特色。公司创新了学习载体《高层声音》、《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平台》、《党委工作动态》等,领导带头学习,各矿井通过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企业文化宣传版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宣贯活动、企业文化培训、“创先争优”、“三心”教育等,扎实推进“3456”企业文化工程,通过宣传永锦能源所属的吕沟煤矿吃苦、敬业、奉献的“三种精神”激发了正能量,选树了先进典型。该企业下属的吕沟煤矿已有53年开采史,存在着顶板碎、底板软、淋水大、运线长、煤层薄、环节多、难管理等多种不利因素,目前离地面最远距离已达5800余米,煤层平均厚度仅0.9米,工人在进行采煤、筑镢、攉煤、放顶时只能弯腰弓背进行作业,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然而,吕沟煤矿的干部职工凭着吃苦、敬业、奉献的“三种精神”每天在直不起腰的采面摸爬滚打,挥舞着镢镐成百上千次的重复着一个动作,硬是在石头缝里抠出了年产原煤51万吨、掘进进尺7200米的奇迹;该企业所属的云盖山二矿切实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团队建设中,通过开展安全知识有奖问答、抢答、“安全故事班前讲”、“身边人身边事”、“亲人安全签名”、党员先锋岗、“党员先进模范人物身边无事故”、乌兰牧骑下区队、安全演讲、安全结对、“一线课堂”、推行“一包二勤三定四不走”管理模式、“三抓三汇报四加强”、“四位一体”安全管理办法、“安全五步作业法”等,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安全建设中,被集团公司、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选树为“五优“矿井,获得多项殊荣;枣园煤业、富山煤业通过实行月度生产任务奖,风险抵押金,推进“四定一结算”工资杠杆结算办法,“三字四一五闭环”管理办法、开展“双创”工作、实行生产和创新激励机制等,彰显企业文化在生产管理中的助推作用;公司加强中心组学习,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创先争优、“四强四优”、“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加强对全员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各矿井各单位利用先进模范人物宣传长廊,对先进人物、劳动模范事迹广为宣传,跟踪报道,让广大职工从中激发昂扬斗志,赶有目标,学有榜样;积极开展践行“五个文化”活动,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设立人才储备库;开展“以师带徒”、技术比武和技术能手评选活动,激励广大职工学技术、促提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强化作风建设,团队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公司通过推广永锦一矿 “争星、评星、荐星、推星、授星、捧星” 评比“六颗之星”的六项过程评星活动经验,对评出的 “星”们上光荣榜,获得奖金,既得荣誉又得实惠,使群星闪闪熠熠生辉,营造了干事创业、人人争当“六颗之星”的良好氛围。
永锦能源坚持观念创新,通过实施“3456”文化工程,把文化理念渗透到公司各个工作层面、各个工作环节,使文化建设由表及里、由载体向深层、由思想向效能转化,与节
能减排、科技创新有机结合,为改制重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课题做了有效的尝试。
(二)坚持自主创新,提升意识,发挥“双创”工作重要作用。在开展自主创新工作中,永锦能源坚持在更新观念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一是打造宣传平台。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和富有特点的自主创新活动营造氛围,提振意识。如“创新比比看”、“走动式询问”、“班组讲坛”、“空中课堂”等,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技术上支持。采取发动科技人员自学、企业内部培训、外部对标学习等多种手段,为科技人员创造学习的平台;加强对公司已有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总结和提炼,促进自主创新技术的形成和推广应用。在梳理创新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收集、整理、总结和提炼技术成果;建立自主创新人才库、自主创新技术标准数据库,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实现公司内科技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扩大科技支撑的覆盖范围,使自主创新工作上档升级;三是流程上指导。公司对各单位的自主创新工作统一指导,做好宣传培训计划、评估、总结、考核,保证自主创新工作各个流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四是信息上互动。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信息体系,打造信息互动交流平台,建立信息交流网络,保证了自主创新工作内部需求信息和外部供给信息之间的有效传递,实现了内部需求信息和外部信息互动共享;五是政策上倾斜。公司出台文件,为科技人员创造氛围和环境,在资金上、技术上、时间上等提供条件和保证,加大对自主创新成果、双创人员的奖励力度。观念的更新为自主创新上档升级出成果打下了基础。
二、组码创新工作的重要意义,解码创新工作的神秘面纱,抓住持续创新结合点,夯实责任,对标管理,上下共动,合纵连横,充分发挥创新效应
永锦能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抓好基础,夯实根基;抓好举措,创造条件;抓好亮点,突出特色,脚踏实地做好工作。
一是大力宣传创新,从意识层面上保证员工了解创新向往创新。大造宣传声势,充分利用载体,营造舆论氛围,如公司创新的《高层声音》、《党委中心组学习的平台》、《党委工作动态》、《永锦视野》;建立永锦门户网站,为创工作交流共享信息,相互借鉴经验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和支撑;吕沟煤矿的“五合一”载体创新应用形式、永锦一矿的创新文化墙、永锦二矿的乌兰牧骑宣传方法、各单位的板报、创新活动等;二是从制度上创新,从机制层面保证员工喜欢创新热衷创新。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制度,加大推进创新力度,用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推行单位创新积分排序制,将自主创新积分考核细化为16大项64小项,实行单位月度工资基数与创新奖励比例挂钩,奖优罚劣;三是从举措上创新,从实践层面保证员工敢于创新积极创新。注重从创新意义、创新意识、创新实体、创新过程、创新效果五个方面进行理念创新,构建了以人为中心、以事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效益为中心的四大理念体系,实施创新积分制、项目节点考核制、月度评比制度、项目抵押金制度、项目创新流程化等;四是注重培训创新。做到“三个结合”四“下功夫”:即实操培训与理论培训相结合、考核检查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基础创新培训与重点项目开展相结合;领导重视,在增强培训创新力度上下功夫;突出重点,在增强创新针对性上下功夫;创新方式,在提升培训创新效果上下功夫;强化保障,在扩大创新辐射力上下功夫。推行全员岗位大
培训、科技成果实例式培训、岗位体验式培训、新老互助式培训等,构建了“三台六会” 创新培训平台,通过设讲台、搭舞台、建展台、座谈会、交流会、研讨会、论证会、技术分析会、自主创新例会的形式,以操带训,以训促创,结合实际,学以致用,突出特色,提升效果。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和其他领导都亲自授课,各矿井、各单位班子成员担任了兼职培训教师;五是领导带头创新。公司主要领导都有具体负责项目,有项目具体实施时间节点,实施项目风险抵押金制度。如吕沟煤矿的高水充填项目、云盖山煤田瓦斯赋存规律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研究项目、一矿、枣园煤业的的主题工程改造项目、富山煤业的降低监控系统误报率研究项目、选煤厂的高新技术申报、极难选高细泥贫瘦煤洗选工艺研究项目等都有领导具体牵头、做到任务落实,责任夯实;六是抓好人才效应创新。重视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双创人才提供创新条件和环境。对新分配的大学生参与到课题工作中,给他们压担子、找位子、架梯子、送票子,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在课题研究中实现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同时,公司畅通H型通道,下发具体文件,出台具体方案,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开辟H行通道,为合理利用人才资源提供了条件。
永锦能源通过以上举措,让员工明白创新并不神秘,创新人人都可参与,从而达到上下互动,干群共创,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充分发挥了创新效应。
三、以节能减排工作为重点,把握着力点,搭建创新平台,盯紧目标,规避短板,抓量求质,借势发力,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课题
永锦能源在企业发展中,积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两手抓、两手都过硬,一手抓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解决创新驱动,发掘源动力;一手抓节能减排,把握着力点,规避短板,抓量求质,借势发力,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课题,强化动态控制、指标控制,点线面多管齐下,上下互动,全员参与,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推进,使节能减排工作有抓手、有任务,有责任、有目标、有成果,有压力、有动力。
——建立体系,完善制度。永锦能源有完善的创新和节能减排组织机构,编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下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文件,建立健全了创新和节能减排长效工作机制,把节能减排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课题奠定基础;
——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载体和平台大力宣传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性,营造浓厚氛围,达到家喻户晓,使人人树立积极参与节能环保、低碳生活意识,为解决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重点攻关,项目带动。按计划对电机变频改造、无功补偿技术、锅炉节能改造、煤场喷淋系统安装、风机余热利用等实施节能减排项目改造。这些项目的实施改造,既节约了能源,又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项目带动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效果;
——优化设计,综合利用。企业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通盘考虑,生产工艺采取“水平绕岩层”措施;加强对粉尘、噪音的有效控制;对矿井水和矿井产生的煤矸石、锅炉灰渣、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对内燃锅炉排放烟尘浓度实施达标;通过多措并举有效治理,使企业污染程度降到了最低。优化设计综合利用,让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效益;
——流程管理,责任落实。开展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自查、排查和督查工作,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长计划,短安排,细化流程管理,落实考核目标,注重环保效果,把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挂钩,使人人头上有指标,环保责任大家挑,保证了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目标的完成。通过流程管理,责任落实,让节能减排效果彰显,企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十足;
——对标排序,上档升级。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开展了“取经、传经、念经、辩经”“四经”为主题的节能减排对标活动。通过走出去“取经”、标杆矿井“传经”、各单位展现做法的“念经”,相互交流提高的“辩经”过程,把节能减排经验同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相互交流,经验共享。通过多措并举抓节能减排,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推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以保安全、增效益、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完善节能减排运行机制,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实施环保项目带动,推动创新和环保工作上档升级。
永锦能源是以煤炭生产为主的资源型企业,做好创新和节能减排服务安全生产,是企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该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工作和安全生产工作紧密结合,以服务安全生产为抓手,开展了“四有三比两争”活动(即我有创新能力、我有创新精神、我有环保意识、我有环保成果;比谁的创新环保意识强、比谁的创新环保积分多、比谁的的创新环保成果多;争当创新之星、争当节能减排优胜班组),同时建立了节能减排信息员制度,每个单位设有专职信息员,明确责任要求,及时掌握各单位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动态搜集建议和信息。
高度重视绿色环保工作。该企业坚持以创建绿色发展型、科技创新型企业为重点。其所属的吕沟煤矿高水充填项目做为在河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研究项目得到认可,目前项目研究高水充填项目仰斜式开采工作面已经成功投入开采,取得了良好效果;枣园煤业积极参与并探索其他渠道的科技项目加计抵扣工作;洗煤厂的极难选高细泥贫瘦煤洗选工艺研究项目获得省部级节能减排成果进步二等奖。由此,及其他科技项目产生了创新与环保辐射效应。禹州科技局已经将永锦选煤厂做为重点单位在高新技术申报、工程研究中心、创新型企业申报、中小型科技创新基金申报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倾斜。自2007年开始,永锦能源已有33项大中型项目通过了省环保厅的项目审报,其中11个项目被省环保厅选入后备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自2009年起,永锦能源所属的矿井年年均通过了河南省环保厅的节能减排质量达标验收。
在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中,永锦能源坚持重点工作全力抓,面上工作认真抓,具体工作细致抓,上级部署严格抓,薄弱环节闭环抓,深化双创和节能减排效果,方法上突出“新”,形式上强调“活”,工作上做到“实”,立足落脚点,抢占制高点,盯紧目标,规避短板,抓量求质,借势发力,掌握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主动权,在安全生产中抓好创新,反过来把创新成果应用于安全生产,提高综合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在服务安全生产的实际应用,让企业舒筋通络,持续发展,使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工作持续上台阶,保证了企业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推动了企业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
论文作者:倪俊卿,男,本科,现任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吕沟煤矿宣教科长; 联系电话:*** 邮编:461670 邮 箱:nijunqing@163.com
第二篇:节能减排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节能减排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已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国家适时地把节能减排目标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作重点,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节能减排的进一步实施,对煤炭企业的影响呢?
一、我国的节能减排现状
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2006年11月发布的《OECD中国环境绩效评估报告》显示在过去15年中,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10.1%,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但是中国的单位GDP能耗强度高出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20%。另外更有数据表明,我国每创造1美元GDP的耗能,是美国的4倍多,是日本的10倍多。
我国单位产值的资源和能源消耗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单位产值的废弃物排放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倍,污染总量增长率也是总产量增长率的数倍。从2007年第1季度国内工业运行情况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过快,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煤炭等6大行业增长20.6%,同比加快6.6个百分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频频遭遇“电荒”、“油荒”、“地荒”,充分说明这种建立在资源驱动之下的高增长最终难以为继。经济过程中的高能耗和高环境、生态成本,使得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
5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本次产能淘汰目标与2009年淘汰产能任务相比,主要行业中炼铁行业产能淘汰量增加387万吨、炼钢行业减少1091万吨、电解铝行业增加1.65万吨、水泥减少2416万吨、造低增加2.3万吨、新增淘汰小火电1000万千瓦时。通知以时间表形式向各省分配任务,力度大,时间紧,充分表明政府决心。按照通知要求,各省政府必须在5月底之前提交减排方案,并在“十一五”末对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算总账,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本行政区的节能减排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而煤炭在中国能源消耗中比重较大,文件针对的主要标的行业大部分与煤炭行业相关,因此短期对煤炭行业将产生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二、煤炭企业的行业特征
1、煤炭资源的有限性
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了有效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国家根据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建设了若干煤炭生产企业,每一个企业拥有一定数量的煤炭资源,从几千万吨到几十亿吨不等。单从每一个企业拥有的煤炭资源的数量来看,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但是随着开发、利用的不断进行。煤炭资源的储量会越来越小,直到枯竭。因此。一个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的寿命也就是100年左右的时间,这一点与非开发资源企业有着一定的区别。
2、投资建设规模庞大
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的建设投资一般都在几十亿元以上。需要建设十几年。一旦建设起来便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从目前国有煤炭生产企业拥有的职工来看,每个企业都有几万到几十万职工,加上附属企业职工和煤炭企业职工家属。一个煤炭工业企业的所在地一般都有十几万到几十万以上的人口,相当于一个中型城镇的规模。
3、产品单一
煤炭生产企业长期以来向社会提供的产品就是煤炭。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煤炭的销售、运输都由国家统一调拨,这种单一产品的生产方式对企业没有什么影响。然而,进入市场经济后。尤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煤炭生产企业的产品必须考虑满足社会市场的各种需求。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很深。现在国有生产企业也只是为生产忙碌,产品单一的状况没有改变,距离社会对煤炭产品质量的需求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煤炭企业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源浪费严重
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管理,不重视资源勘探力度的提高,没有建立科学的储量管理体系,导致了部分煤炭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挑肥拣瘦,采厚弃薄,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据统计,我国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平均为30%—40%,严重浪费了资源,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我国能源紧张局面的进一步加剧。
2、能源转换中能耗大、损失多
煤炭企业的能耗受许多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的限制,如设备因受井下恶劣环境的制约,既要考虑安全、防爆、防潮的需要,又要考虑有足够大的功率来进行地下岩石及煤炭的开采,因此,设备一般外型笨重,功率大,再加上井上、井下工作地点多、战线长、设备多、新旧型号杂等因素,造成能源利用不平衡,损失量大。
3、能源监测执行不力
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能源监测措施执行得不好,主要原因:一是认识不足,认为能源监测既影响正常安全生产,又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没有必要;二是受技术、标准、设备等条件的限制;三是企业能耗过程中计量基础不好,计量器具装备不全、性能较差,而先进的监测计量器具又因价格高、技术含量大而难以推广。
4、能源利用分析制度执行不好
节能降耗的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关键在于如何对企业能源利用现状进行科学的诊断,找出节能降耗潜力,这种科学诊断就是能耗利用分析。大多数煤炭企业家大、业大、摊子大,煤、油、电、水等能源的收入、消耗、使用、损失、支出,从数量到质量多部门管理,互相扯皮,均是一本糊涂账。另外原始资料不齐全,甚至没有,也是造成难以对企业进行能源利用分析、找出原因、制定能源节约措施的因素。
5、对节能降耗认识不够,节能降耗资金投入不足
企业职工对节能降耗的认识不够,认为自己消费不会影响大局,长明灯、长流水、大灯泡、乱接线、电炉子等现象屡禁不止,有的职工还认为节能降耗是领导和职能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单位对节能降耗工作也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人认识到节能降耗是一项全社会的责任,是企业每一个职工的义务,每一个人都要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克煤做起。
目前,大多数煤炭企业节能降耗资金投入不足,造成了节能技改计划屡次落空,形成了越投入不足,能源浪费越严重的恶性循环;其次,大多数煤炭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产量、轻消耗的现象。
四、节能减排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十一五”以来,全国上下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制定了促进节能减排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相继作出了工作部署,加强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工程的节能工作,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试点,加大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力度,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节能减排的进一步实施,对煤炭企业在战略规划、生产、经营等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煤炭需求下降 由于临近“十一五”减排目标时间期限,在“十一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1%,但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增0.09%,距离年内下降20%的目标相距甚远。近期,浙江、江苏等地对高耗能行业均采取了比较强硬的措施实行停产、减产;同时,国内最大的钢铁产地河北省也对小钢厂实施了关停限产的措施。从目前的节能减排情况来看,主要的重工业基地都面临着大规模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短期内,节能减排以及拉闸限电的措施会减弱煤炭行业的需求,因为降低能耗的任务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行业,而这些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直接使用煤炭,一旦产量下降,则会引起煤炭行业需求的压力。对高耗能企业进行拉闸限电,就必然会减少全社会的用电量,用电量减少导致对发电企业的发电需求也就随之减少,进而火电企业也会相应的减少购煤量。对正处在技改扩能、新井建设有序推进,不断做大做强的松藻煤电公司来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
2、企业投资成本增加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目前煤电公司各单位在用设备仍有很多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生产的高能耗设备,这些设备的更新换代,必然需要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充填、瓦斯抽采利用、瓦斯发电、余热利用、瓦斯液化提纯、煤炭洗选、矿井水处理、中水回收利用,构建煤电、煤建材、煤焦化等产业链,实现相关产业一体化经营,改变煤炭工业长期以业以煤为主的粗放式、单一化的方式,加快煤炭为业结构调整,提高煤炭经济发展质量,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绿色生态矿山,构建较为完善的煤炭行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低碳运行和技术创新体系,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
3、节能减排标准体系不完善
“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截至2009年底,我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00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600万千瓦;共消耗煤矸石、洗中煤、煤泥约1.2亿吨,相当于回收能源4000万吨标准煤,减少占压土地300公顷。煤层气抽采利用量持续上升,2009年煤矿瓦斯抽采量达到64.5亿立方米,利用19.3亿立方米,五年间增长了3倍。在煤种细分方面,动力配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较大进展,型煤技术已经成熟,水煤浆技术走到世界前列。与“十一五”开局相比,现有的煤炭工业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基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煤炭企业的共识,但当前只有煤矸石发电和瓦斯利用项目能享受循环经济优惠政策,矿井水回用、加强技术装备研发以提高资源回收率等业内公认的节能减排项目,却得不到循环经济的“优待”。
第三篇:绩效考核与节能减排
绩效考核与节能减排
如何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如何贯彻执行中海油、气电集团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要求及部署,如何把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策略措施转化为员工的行动,在员工的工作及生活中转化为自觉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把节能减排的各项要求细化为考核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落实到班组,落实到员工,从而使节能减排工作与生产实际无缝结合起来,使节能减排工作与技术更新结合起来,使节能减排工作与科学管理结合起来。
公司是发电企业,是重点能耗单位,大量消耗天然气、水及电能。如何在生产、生活中最大限度把这些消耗降至最低水平,用最低能耗谋求最大产出,自然是公司绩效考核的重点。为此,公司领导、技术骨干、一线员工代表经过多次探讨研究,反复修改,制订出了2009年考核实施方案。考核实施方案中的相关细节,就是在反复论证及反复探讨中,在现有的技术、现有的设备、现有允许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减排,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高效率、高效益。细化考核项目,给出奖罚标准,做到考核到班组,责任到人。如:发电除盐水水耗,吨除盐水碱用量,吨除盐水酸用量,厂用电率,发电气耗,胶球清洗装置管理,真空严密性试验管理,发电计划完成率,综合池排放PH值指标。指标考核中,如发电除盐水耗,是用以衡量单位电量(万千瓦小时—万KWH)所消耗的除盐水水用量(立方米),通过降低发电除盐水耗,达到节约用水,而节约用水又可有效地节约除盐所产生的碱用量、酸用量、其它化学试剂的用量,通过对这一指标考 1
核,促使员工主动关注影响水用量的相关因素,千万百计降低水用量,提高水的循环利用。有初步迹象表明,绩效考核的7, 8, 9月份,水耗有逐步下降趋势,7月份水耗为0.630, 而8月份为0.520,9月份为0.44。又如,厂用电率,是一个综合考核全厂消耗电量的关键指标,它包含生产用电及生活用电,它描述消耗电量占厂发电量的比率,7月份厂用电率为:2.710%, 而8月份厂用电率为:2.570%,9月份厂用电率为:2.32%。厂用电率有明显降低的趋势,这意味着通过绩效考核,水耗、能耗有降低趋势。当然,要比较客观地进行分析,仅这三个月比较还不准确,还要持续更长时间,甚至还要与往年比较,还要考虑季节气候对水耗、能耗的影响。
把节能减排工作引入到绩效考核中来,除了有明显的经济指标外,更大的影响是人们的观念更新,节能减排不是衬托概念,是与生产实际息息相关的,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节能减排政策,重视技术创新及技术改造,注意保护环境,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才能长期保持,社会发展才能持续。
第四篇:化学工业与节能减排
化学工业与节能减排
矿业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10(3)班
苏泽军 1072101
321[摘要] 循环经济是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理论,正处在逐步发展和完善阶段。本文以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循环经济理论和思想为指导,重点探讨如何在化工企业这一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即节能减排问题。重点论述了化工企业的工作与循环经济的联系,明确指出了化工企业作为我国企业中的环保隐患大户和资源消耗大户,应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自己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中,化工企业可以做出突出的贡献。总结了大型化工企业在建立节约型社会方面的经验教训,以供有关企业和人员借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化工企业 节能减排
[正文]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正在大力倡导,专家和学者在强烈呼吁,媒体在积极宣传,民众在热切期盼着发展循环经济和建立节约型社会,这是时代和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的必然反映和要求,也是今后一段时间里世界各国, 尤其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同时,它也
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永恒的重要课题。说这一任务非常重要而紧迫,是因为当前全球所面临着资源利用过度和资源的极度贫乏,地球已经难以承担起人类的资源需求。根据联合国《2002年生命地球》报告,人类目前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已经超过了地球承受能力的20%,并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全球森林以每年1400万公顷的速度在减少,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在增加,石油、煤炭、金属等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储量在锐减。根据国际石油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石油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还不够人类使用40年;根据国际煤炭组织报道:目前人类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按现在的开采速度,只能够人类使用200余年,这引起了全人类对石油和煤炭资源的极度担忧。其资源维持现有人口的消耗已十分困难,何况世界上人口、物资生产还在不断增长,地球资源已经不堪重负。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尤其是石油等关系到国计民生重要物资的资源十分短缺,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从1993年开始,我国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03年已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耗国;2004年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亿吨。不但自然资源严重不足,而且我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相对国外先进水平,甚至世界平均水平都显得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也十分低下。从工业的两大重要战略资源来看,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3立方米,是发达国家的近20倍;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同时,我国石油有效利用率只有10%,而90%的石油资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中损失浪费掉了。自然资源的极其匮乏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相对落后,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动力。
二、循环经济简介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它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因此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消耗——产品——废物排放”的单项式(线性)流程,其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以不断加重生态环境的负荷来实现经济的增长。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也就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它能有效地解决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障碍——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净化能力和承载能力,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路径和食物链网,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封闭式流程。循环经济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强调构筑“工业食物链”,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无害化及再生处理的方式,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出“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的特征。使所有的资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利用,同时使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至最小化程度。
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是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强调的是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的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并要求其废弃物不断重复、不断循环地被再利用。
三、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研究
1.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迫切性。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三废”问题日渐突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已出现了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急剧增加等问题。当前我国化工企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打到40%,天然橡胶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0%,主要化学矿种资源不足,尤其是钾、磷、硫和硼等严重不足,已威胁到化工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全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
2.化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途径。大型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和化工原材料,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渣、废气,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途径有:加大污染治理的科技、资金投入,全过程控制污染;建立项目选用先进、清洁的工艺,从源头消除污染;实施技术集成创新,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广泛提高职工循环经济意识并从自身做起;加大技改力度,实现规模经营;在企业内部构建“三废”小循环,减少资源浪费;开发“三废”再生资源项目,构建废物多级小循环或大循环;提高废旧物资再利用率;实施ISO14000标准,开展持续清洁生产等途径。
循环经济要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而节能降耗是资源利用最大化的最直接和最根本的途径。除了搞好安全、环保、质量管理,不出现资源的无效利用外,化工企业还应该在多方面,如生产的负荷、周期、工艺指标等多方面着手,尽可能使其生产经济合理运行;又如既要抓好节油、节煤、节电等能耗,也要抓好节水、节
汽、节氨、节盐等物耗,真正做到能耗和物耗都最低,以实现循环经济的根本要求。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只有山川秀美的现代化,没有穷山恶水的现代化。历史将证明,今后的中国,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高,人与自然长久和谐。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的有关措施》,天工网,2007,5,1
3.黄永辉: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概况[J].上海建设科技,2004(3):19~21
4.孟赤兵在坪: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8
化 学 与 社 会 结 课 论 文
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10(3)班
苏泽军1072101321
第五篇:创新机制激活节能减排
傳意國際 經緯天地
Transit a world Transit a world
创新机制激活节能减排
■ 中国交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和仁
节能减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节能减排就全国交通产业来说,一是企业和相关主管部门极为重视,二是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但是从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企业社会责任、环境责任来看,交通产业的节能减排还存在着绩效和深度问题。
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的法治约定,是企业履行的一种社会责任。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节能减排需要有一种机制来推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碳基金交易程序要求,以及我国的“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都是一种节能减排的机制。
节能减排,节能是减排的基础,是减排的长效机制,企业的节能不但能有效地履行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同时还能给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绩效。节能减排本身就是原本的机制。
节能减排对交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一种发展战略,要实践这种战略,需要机制设计。节能减排的机制设计包括:制度体系机制设计,利益机制设计,管理机制设计,项目运行机制设计,没有节能减排的机制设计,就很难实现节能减排绩效。
节能减排机制设计并非是一件易事,需要对企业节能减排资源的认别、评价、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需要对节能减排相关要素进行有效的运用;要有现代管理理念的导入和管理技术的使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文化让节能减排行为人能明确节能减排的价值、使命、愿景、能对企业的节能减排文化理念落实到实处。
企业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是要处理好企业的价值和责任,要把握住人的节能行为和物的节能状态的关键环节。节能的企业价值是要通过财务上的绩效体现的。企业往往出现理论上和试验检测数据节能,但财务上指标却没有节能的体现,其主要原因是节能管理障碍造成的节能的价值被人为地进行了转移和消耗。人的节能行为是第一位的;物的节能状态要靠人的行为去实现。目前节能减排的战略实施存在的一些问题,决策者、管理者把精力放在物的节能状态上和技术产品开发,认为只要有了好的节能产品和节能设备,企业马上就能节能。对人的节能行为实现了必须的控制,造成企业的节能效率低下。甚至有的企业对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不愿意使用和推广,问题就是投入新产品新技术增加企业成本支出得不到应有的财务绩效的回报,企业没有积极性。节能减排只有实现了节能的自身的经济价值,企业才有积极性,才有原动力。节能的经济价值带来了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能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节能减排事关国家的能源安全,节能减排是基本国策,节能空间和节能的能力本质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在节能的过程中实现了空间和能力的资本化。人们在关注节能减排的价值和责任的同时,应该认识到节能减排的空间和能力的资源特性。可以用金融方式进行存储,即节能减排的资源性“银行”。节能减排的空间和能力通过“银行”的机制,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目前,金指数做法实际上是一种节能减排的资源性“银行”。EMC模式的产业化、资本运营的升级,实际也是一种“银行”机制设计和运行。
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在推广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问题之一是合同的主体主受益后,不能诚信地付给对方合同规定的费用,一是少给,二是拖延付款时间,有的干脆不给。出现这一问题除信用原则外,还有一个重要障碍即是双方明确的节能量化数据不准确;没有科学和动态的直接计量的智能化技术和设施。依靠人为统计确定变量太多,这也是合同能源管理中(EMC)模式不能广泛推广的重要原因。因此创新节能减排机制。必须要有科学的手段和方法作为支撑。
节能减排要以人为本,关键在于人的节能行为的质量提升。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计量智能化是节能减排战略推进的保障机制。
只有创新机制把握住人的节能行为和物的节能状态才会有企业节能减排的价值绩效。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实施才能有坚实的基础。
傳意國際成都機構電話:68183362/61諮詢QQ:627471097電郵:chuanyiguoji@gmail.com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