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朱永新教育观点摘录
《朱永新教育小语》
·P3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必须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P4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化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从而创造没好的人生,最终形成美好的社会。
•P5 学生没有特长,教师没有个性,学校没有特色,这是教育极大的悲哀。
•P8 教育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成败的关键在于专业素养。
•P9 教育现在要做的,就是给教师和学生一种开阔的视野,让他们对人的内心的复杂性有更为深切的体验,不但要了解生命的伟大和宇宙的博大,而且要感受生命的丰富与人性的丰厚。
•P1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自己的特点,能够做出适合自己的事业。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发现自己,找到自己,成为自己。
•P12 爱是教育的底色。教育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爱。
•P14 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
•P17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只有平等的心灵沟通,才会产生真正的教育。
•P18 缺少诗意和美感的涌动,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功利性行为会严重遏制孩子的创造欲望,阻碍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让孩子迈着轻松的脚步,怀着纯洁的童心步入美的殿堂,因为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某种抽拉弹唱的技能,而是培养人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
•P19 体育既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有效手段,又能培养个体之间的合作意识,并求得两者间的内在统一。
•P21 我们的教育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更造成了大批失败者,把许多纯真烂 漫、各有所好的学生,变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P22 理想的教育,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让每一个学生扬起生命的风帆,让每一个老师享受成长的幸福,让每一个父母品尝成功的喜悦。
•P23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民族的福祉:让每个人接受从生到老的全程教育,让每个人体验到地球村的绝景佳色,让每个人生活在宁静与和平的永恒时空。
•P26 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忘记过去的教育会失去教育的真正意义。
•P27 教育,则是人生中的绿洲——给孤寂的人以温暖,给贫病的人以滋养,为疲惫沉重的心,指出一条通往家园的路。
•P28 教育是一种唤醒。
•P29 教育就是成长。当教师体会到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幸福,与学校一起成长的快乐时,才会从琐屑的教学生活中发现教育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P30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挖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各种潜能、兴趣、特长,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鼓励而不代替,呵护而不包办,帮助学生把可能性变为现实。
•P34 教学生如何做人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分数只是对好教育额外的奖赏。
•P35 素质教育缺的不是理论,缺的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P37 我们只有自己拥有教育理想,才可能把理想的种子播到学生的心中。只有我们的孩子心怀理想,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
•P53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
•P57 阅读,会让教师善于思考,远离浮躁,从而让教师更有教育的智慧,教育也因此变得从容而美丽。•P59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从教育家的著作中,教师可以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有心的教师懂得认真阅读教育的重要文献,认真学习不同时代教育家的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
•P60 一个教师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
•P62 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早就名气。
•P63 让师生共写,才能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P67 自我教育与团队影响,是教育的两个重要途径。
•P72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有三种境界:一是落实有效教学的框架,为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发掘知识内在的魅力;三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产生共鸣。
•P73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求我们下最平凡的苦功夫,做最不平凡的大事情;就是师生汇聚在伟大事物的周围,穿越在伟大事件之中;就是将生命倾注、融合在一间教室里,编织诗意的生活,最终让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走向卓越。
•P75 教室是河道,课程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涌现教育精彩。卓越课程,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幸福完整的可能。
•P80 读书改变人生;课堂属于学生。
•P85 行动,就有收货;坚持,才有奇迹。
•P88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P91 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就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P92 阅读就是让我们更迅速也更从容地从有限走向无限。
•P97 读书需要带着疑问的眼睛、批评的态度——要把书本上所写的,放到现在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重新审视。
•P101 没有阅读的教育,没有阅读的学习,只是训练,不是教育。
•P103 学校教育相当于母乳。把人类最根本的知识,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整合为适宜孩子接受的形式和内容,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孩子精神的成长依赖于阅读适合身心发展所需的优秀作品。
•P111 学校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P112 既爱读教科书又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必然发展潜力巨大;只爱读教科书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暴露自身缺陷和漏洞。
•P114 如果再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历程中,一个孩子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这样的教育一定是失败的。
•P115 一个人进学校不一定就在接受教育,只有他真正读书了,那才意味着他真正接受教育了。
•P116 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是教育的根。
•P119 图书馆就是师生精神的食堂。
•P121 在书籍匮乏的年代,开卷有益,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择卷”更重要。阅读选择是人生选择的重要部分。
•P123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因此,有字书和无字书,两种阅 读不可偏废。
•P129 如果没有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不过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P130 我们应该清楚,“读”是为了“做”,“做”是在实践“读”,“做”也是另一种“读”。
•P135 教师是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而非匠人。匠人只教书,不育人;贵人不但教书,而且育人。
•P139 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P140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
•P142 没有教师,学生的学习无从谈起;没有学生,教师的存在失去意义。
教育中遭遇的所有问题,既是学生的生命难题,也是教师面临的生命难题。
•P143 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P146 教师有三种境界:一是作为职业,视为付出劳动交换薪酬的谋生之所,他们或许兢兢业业却难有创造。二是作为事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他们渴望来自他人的肯定。三是作为志业,视为人生的最大理想,他们更希望与学生一起成长。
•P147 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永远会做梦的人。
•P148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需要平静的思考,但更需要激情的燃烧。
•P151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教书,而是学习,和学生一起学习。
•P157 教师爱学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相信每个孩子。
•P158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P159 许多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
•P160 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P161 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是教师成长的两翼:专业发展是职业认同的基础,职业认同是专业发展的动力。
•P162 衡量一个教师的成就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千万不要“拿着一张教育的旧船票,每天重复昨日的故事”。
•P164 真正的教师,应该让自己和学生在跨越重重困难以及怀疑之后,仍然能够建立起对于世界、对于人类、对于自我、对于存在的根本新任乃至于信念。
•P165 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导师。
•P166 在教师的心灵词典里,没有“放弃”一词。
•P167 学生不想提出问题或者无法提出问题时,说明真正的学习还没有开始。
•P168 好课的标准,不是看教师有无出色的表演,而是看学生有无出色的表现。
•P170 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教室的主人,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班级里的幸福。
•P171 一个教师做好几件事情容易,认真对待几个重要的日子容易,但是要认真对待每个日子并不容易。•P173 做一个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做一个让自己心安、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老师,做一个让学校为你而荣耀的老师,做一个让历史铭记的老师。
•P176 校长的深度决定着学校的高度。一所学校的成就绝对不可能超过校长所期望达到的目标。
•P177 学校是一条长河,校长室河道的桥梁,是过去与未来的联结者。
•P178 校长应该首先关注学校的使命和愿景,而不是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校长应该具有谦逊的个性与坚强的意志,推功揽过,敢于承担责任。
•P179 校长教育智慧的多少,决定了学校在制度中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大小。
•P180 学校是船,教师是帆,校长是风。
•P181 一个卓越的校长能够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和科研、教学成就激发教师,把教师的潜能挖掘出来。
•P182 校长也是教师,是特殊的教师,其特殊性在于他是教师的教师。
•P183 乐意在教师脚下铺开红地毯的校长,才是高明的领导。乐于让教师站在自己肩上成长的校长,就是智慧的巨人。
•P184 校长不但要善于读书,还要善于读“脑”。校长只有善于读周围教师的“脑”,才能碰撞出教育智慧的火花。
•P187 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学校制度规范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平等参与的过程,应该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而不能吧校长的意志强加给学生。
•P203 让孩子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想象、追问、思考、探索、游戏,不断帮助孩 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
•P204 教育,应该培养孩子的专注与挚爱,允许他们“偏科”。
•P206 想象力天然地根植于儿童的内心。
•P207 兴趣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P208 防止孩子形成坏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帮助他养成好的习惯。
•P211 学习的意义是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而不是简单装进我们的脑袋里。
•P216 让孩子情绪高涨、带着情感学习,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的最好手段。
•P247 家庭与学校应该成为教育的共同体,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P249 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
•P261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皮肉之苦永远解决不了心灵的问题。
•P334 与谁为伍,你就会成为谁。
《我的教育理想》
封面题记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P4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P6 读书,是孩子们净化心灵、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P9 在我们的德育中,教师应该由意识地用英雄去改造学生,用学生家乡、学校中亲切感人的榜样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以一种崇敬的心理去对待英雄,用英雄的高尚德行感化学生,将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修养。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
•P11 学生最不满意在课堂上和办公室里用两种声音说话的教师,最不满用那些连自己也不相信的东西来政府学生的教师,最不满意那种盛气凌人、以教育者自居的教师。
他们希望教师成为中间人(学校和社会之间)、引导者、商讨者、唤起者,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希望教师成为间隔者、强令者、教训着、监督者,成为自己的“先生”。
鼓励和表扬的力量远远大于批评和处分的力量,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赞赏的过程中,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挥,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更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P13 在我看来,“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教师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和强化,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形成特有的道德品质。
让学生进行“道德长跑”是培养学生良好德性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生活,让学生能够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
•P14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 我心中的理想智育
•P18 必须明确,知识不过是智育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 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
•P20 充满民主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把教师“教”的过程变成学生“学”的过程。
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贯穿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想等)和教师的“教”(求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这两条线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情感体验和人格熏陶交织在一起。
•P22 我认为体现民主、平等、公平原则的智育,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学习的成功感。
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感从何而来?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来。
教育悲剧的产生往往缘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而只有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才真正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成功。
“因材施教”对学习上的“后进生”尤其有着重要的意义。
•P23 学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总是有机地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
•P23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还应“加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负担”。
在“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下,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大纲、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评价,无疑扼杀了不少学生生命的冲动、创造的激情和个性的张扬,使学生变成千人一面的“雷同体”,成为没有个性的“克隆儿”。
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P27 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最后要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
•P29 只有当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获取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时,他们才能把知识化为修养、注入信念、铸进人格,同时也才能真正逐渐形成改造生活和社会的能力。•P30 课堂对于学生的意义,不亚于田野对于农民,车间对于工人,战场对于士兵的意义。
•P31 一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不在于它流畅顺达,而在于它是否真正地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第三章 我心中的理想体育
•P36 我心中的理想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P23 学校的体育教学,无论其教学目标、课程设置,还是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等,都应体现多样化、多维性及针对性,让学生在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展现特长与个性,从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
第六章 我心中的理想学校
•P94 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则是智能的坟墓。
•P98 一所学校的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特色教育往往是转变学校形象的一个突破口。
•P100 一个没有出息的校长总是在埋怨教师,一个出色的校长总是发现每一个教师的优点、特长,能把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发挥到极致。
•P101 一所学校不在于它有多少漂亮的建筑,而在于它有多少名师。
•P105 理想的学校,就是让学生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学校,就是让学生永远怀念的学校。
第七章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P109 校长应该保护教师的自信心,甚至保护带有骄傲性的自信心。
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而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
•P110 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我过去一直讲三要素: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
•P113 教师爱学生,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
我们的不少教师没有爱心,不是担任教书育人的角色,而是担任“教育警察”的任务;不是肯定成绩,而是发现缺点。
•P114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P115 “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体系,才能成为大家。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P117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
作为一个教育家,作为一个理想教师,他应该非常关注社会,非常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七章 我心中的理想校长
•P127 第一是特色,第二是特色,第三还是特色。特色才是你与众不同之处,才是你超越其他校长之处,才是你鹤立鸡群之处。
•P128 唯有充满思想气息的校园,才能培养出富有思想的一代新人。
•P129 校长不但要善于读书,还要善于读“脑”。一个善于读周围教师的“脑”的校长,才是真正高明的校长。
•P131 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
校长应该怎样组织教育科研呢?
第一,校长要善于组织教师读名著、学理论。
第二,校长要努力邀请名家到学校谈经验、作指导。第三,校长可联系高校来建基地、做实验。
第四,校长应积极举办学术研讨会、科研咨询会。第五,校长要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P133 校长的使命就是搭台,让每一个角色都演到位。
•P134 校园首先应该是孩子们心中的花园和乐园。
•P135 校长是学校的总设计师,校长室学校环境的设计者和管理者。
第九章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
•P136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P138 我心中的理想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P143 学生要善于从有趣的事情中积极寻找有意义的内容,从而逐渐培养良好的志趣。
•P146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的学校效率,这是众多“聪明”的学生成功的诀窍之一。
《新教育》
第四章 新教育的四大改变
•P61 新教育实验有四个追求,或者说四大改变:一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二是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三是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四是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这四个 改变的目标就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P67 有了阅读的教师,他也有底气,有灵气,不再为分数、为考试而活着。
第五章 新教育的十大行动
•P79 人是需要被激励的。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学生都需要被激发,状态时需要被激发的。
•P81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要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说话,让孩子讨论,让孩子辩论,让孩子真正地“说起来”。
•P82 理想的课堂应该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由以知识为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真正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因材施教,充分体现课堂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
•P83 什么是学生一生最有用的东西?无疑就是伴随他们的良好习惯,读书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感恩的习惯,健康的习惯,等等。
•P86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呵护每一个孩子。关注教室里的一个孩子,关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个孩子成为教室的主人,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实现。
•P88 教师应该具有“我就是课程”的胸怀和气魄,从一次次小的改进与创造开始,把自己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开发。
第六章 新教育的儿童课程
•P92 如果没有共度共写共同生活,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孩子、学生与学生,就是同一个屋檐下的陌生人。
•P93 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神秘,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和神奇。
第七章 新教育与教师成长 •P105 专业阅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如果没哟教师的阅读,就没有教师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和发展。
•P107 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
第八章 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P116 理想课堂的六个“度 一是参与度。二是亲和度。三是自由度。四是整合度。五是练习度。六是延伸度。
•P124 预习甚至是学生唯一的独立学习的机会,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可以体现于预习的水平上。
•P132 对一个教师而言,其生命最宝贵的时光大都投注于学校教育中,而其中心就是课堂教学。在教室里,在讲台上,在学生中间,在知识面前,教师的形象应该是一个真诚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求知者,虽然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他有足够的勇气承认自己并不是全能全知,但是,他确实应该有把握把学生带向一个至少他领略过的理想境地。
•P133 课堂教学在实现人与知识深刻共鸣的同事,也实现着人与人之间、自我之间的深刻共鸣!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学生与教师生命的复活。
第九章 新教育的完美教师
•P135 生活与同一间教室中的人们,应该是一群有着共同梦想,遵守能够实现那个共同梦想的卓越标准的志同道合者。
•P136 缔造完美教室,就是要让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穿越课堂与岁月,追求有德行,有情感,有知识,有个性,能审美,在各方面训练有素又和谐发展的目标,一天天地 成长着。
•P138 教室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生命。没有生命绽放的教室,就不可能是完美教师。
•P139 跟学校文化对于学校形象、学校历史一样,教师文化是完美教室的灵魂,是一个班级的使命、价值观、愿景的集中整合与体现。
•P147 完美教师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绽放,是为了让人性充满道德的光辉。
•P151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种子在岁月的过程,这就是课程。所以课程的终点,就是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都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而且通过不断地成长,能以开放结实的姿态,呈现在世界面前。
•P157 一间小小的教室,一个大大的梦想。
第十章 新教育的卓越课程
•P158 如果把教室座位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场的话,那么,课程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决定着学生生命的卓越。
•P159 课程是教学的“蓝图,教学是按照这个蓝图施工的过程;课程是教学的“乐谱,教学是按照这个乐谱演奏的过程;课程是比赛前的方案,教学是根据这个方案比赛的过程。
如果把课程视为以活生生的人为中心,包括起点、目的地组成的道路的话,那么,所谓卓越课程,就是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的可能性,最好地完成了课程的目的。
•P167 一个好的课程,这个认知过程或生命旅程应该有着每部分特征明显的三阶段:浪漫、精确、综合。
第十二章 新教育的九大定律
•P205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只有心与心面对,心与心交融,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P209 课堂属于学生,但“学生不是一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课堂必须有学生高度的参与,而且要做到全员参与(不是个别尖子学生的参与)、全程参与(不是一时半会的参与)和有效参与(不是形式主义的参与)。课堂教学决不能是教师的表演(更不能是他的“独角戏”),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
课堂属于每一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
•P215 对教师来说,没有什么比爱心更重要的。
你没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功底、精湛的教艺……但你有一往情深的“爱心”,你就会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坐别人不愿意坐的“冷板凳”,苦读苦练,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第二篇:朱永新教育文集
《朱永新教育文集》读书笔记
金乡镇第三中学夏孟令
新教育之梦
第一章 理想的德育
一、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二、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
三、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
四、理想的德育,应该注重为学生寻找生活的榜样,用真实、感人的道德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理想的德育,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使其兼具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双堆视角,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
六、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能在学校的教育中安营扎寨
七、理想的德育,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八、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 第二章 理想的智育
一、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二、理想的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以人为本”,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
三、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
四、理想的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特长”的个性养成五、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大情怀,使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之火的传薪者
六、理想的智育,应该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七、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让课程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八、理想的智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学习工具,拓宽智育途径,让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时空中纵横驰骋
第三章 理想的体育
一、理想的体育,应该能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逄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
二、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殿,永不停歇,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
三、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
四、理想的体育,应该是注重培养学生遵守规别,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
五、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六、理想的体育,应该在注重体能训练的同时,为学生打开世界体育之窗,感受力与美的和谐
七、理想的体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不把体育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八、理想的体育,应该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杜区或民间的体育资源,同时向社会开放学校的体育设施,体现体育发展的社会化、生活化、终身化的趋势 第四章 理想的美育
一、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怀,让学生亲和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生命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三、理想的关育,应该是“生活美育”,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创速生活,做生活的强者与生活的主人
四、理想的美育,应该是“艺术美育”,应谊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学生热爱艺术,欣赏艺术,井具有一定的才艺
五、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立体美育”,应谊树立大美育现,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美育模式,构建浓郁的美育氛围
六、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示范美育”,它必须紧紧依靠具有审美素养的教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美丽的人生
七、理想的美育,应该是“精神美育”,应该注重通过美育让学生形成完美的人格,拥有美的心灵
八、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创造美育”,应该注重在美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创造的冲动与欲望,享受创造的快乐
第五章 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
一、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以劳动为荣的观念和态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劳动的艰辛与喜悦
二、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鼓励和教育学生从学会自我服务入手,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劳动的智力含量,引导学生手脑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施展
四、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立足学校课堂教育的基础上,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并通过富有特色的劳技教育基地,培养学生的劳技特长
五、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内在联系,在劳植教育中“树德”“增
智”“强体”“审美”,形成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心理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六、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年龄差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课程和行为引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计划、工作、社会等“关键能力”
七、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注重学校、家庭和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作用,构建“大劳育”的教育体系
八、理想的劳技教育,应该有一支优秀的劳技师赏队伍和一套具有实用性、特色性的课程教材,为实施劳技教育提供基本的保证 第六章 理想的学校
一、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 二.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品位的学校
三、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富有人格魅力、有远欠理想的校长
四、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支创新型的、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五、理想的学校,应该拥有一批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六、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面向所有学生的校本课程体系
七、理想的学校,应该有一个永远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第七章 理想的教师
一、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二、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三、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四、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五、理想妁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趋,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七、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八、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第八章 理想的校长
一、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阶值与使命,具有奉献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校长
二、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珍惜学校的名誉胜过爱护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生命的校长
三,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不断追求自己人生理想和办学理念,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
四,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的校长
五、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善于协调上下左右关系,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以促进学校发展的校长
六、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并能成为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出色的组织者和身体力行者的校长
七、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给教师创造一个辉煌的舞台,善于让每一位教师走向成功的校长
八、理想的校长,应该是一个能够使学校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文化氛围的校长
第九章 理想的学生
一、理想的学生,应该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
二、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权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三、理想的学生,应该是自信自强,永不放弃,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低头,充满旺盛斗志和乐观精神的学生
四、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五、理想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善于和人合作,善于和人相处,有着和谐的人际关系,受人欢迎的“人缘儿”
六、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用最少的时间赢得最高学习效率的学生 第十章 理想的父母
一、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二、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稿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三、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四、理想的父母,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于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五、理想的父母,应该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六、理想的父母是永不对孩子失望,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的父母
七、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善于学习,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性,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景,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八、理想的父母,应该是努力配合学校、社区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促使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父母
聆听大师的声音
沐浴着五千年的文明 我走进教育大师的身边 在汗牛充栋的典藉中间 我聆听他们智慧的声音
我聆听孔子
他的“有教无类”开创了私学的先河
他的“性近习远”张扬了学习的意蕴
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指引着历代教师前行
我聆听《学记》
从“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从“长善救失”、“教学相长”到“教之所由废”、“所由兴”
1227个字的“微言”却道出了教育的“大义”
我聆听韩愈
他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他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弟子不必不如师 一篇《师说》已成为历代多少教师的座右铭
我聆听朱熹
《白鹿洞书院学规》是古代学校管理的条例 《朱子读书法》至今不减当年的风韵
著名的“鹅湖之辩”仍然为知识分子们怀念
我聆听大师
我了解了科举的创立与变迁
我把握了书院的特色与贡献
我渴望:古老的教育思想能够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追寻先贤的踪迹
追寻先贤的踪迹
流连于东西方教育文化交汇的源头 在沧桑变幻的争斗、渗透与融汇的印记里 我体味着先贤风雨血泪里的沉重和艰辛
追寻先贤的踪迹
伫立于山海工学团的旧址内
在陶行知“知行合一”、“爱满天下”的遗训前 我再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万世清风
追寻先贤的踪迹
来到晏阳初医治“贫、愚、弱、私”的河北定县 在一首首激昂慷慨间难掩其迷惘困惑的跌宕曲律中 我读出了这位虔诚基督徒平民教育的信念
追寻先贤的踪迹
探访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原址 在花木扶疏、青石铺就的静谧院落里 我阅读伟人的文献,接受崇高的洗礼
追寻先贤的踪迹
走近了黄炎培、叶圣陶、陈鹤琴等人的身边 在这些坐而论道、起而力行的实践型学者的奋斗中 我看到了中国教育曲折的历史与蕴藏的希望
追寻先贤的踪迹
感叹于泥泞里深埋的执着、努力和坚强 足迹的尽头分明是理想、激情与诗意哟── 我会继续跋涉,永不停息,朝着那神圣的远方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走出经验的泥沼,迎接理性的朝阳
再不能用一张教育的旧船票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 也不能把一张教育的旧兰谱不停地老调重唱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倾听不同的声音,研究发展的方向 使决策的过程充满科学的精神 政策就会闪烁着智慧的光亮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追寻先贤的踪迹,阅读大师的华章把人类的教育智慧储满自己的心房 幸福和快乐就会写在教师的面庞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用民主理念浸润,用科学精神管理 校园就会成为师生彰显才华的天堂
学校就会演奏出激越高昂的《英雄》乐章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抛弃溺爱与纵容,拒绝辱骂与棍棒 让家人在书香的熏陶下快乐地成长 让孩子从人生的第一个港湾扬帆起航
教育需要思想的光芒
呼吸自由的空气,倡导争鸣的风尚 让实践拥抱理论,让理论走出书房 真正的教育家一定会在新世纪闪亮登场
走出教育的沼泽地
我希望,教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育经费不再是杯水车薪 教师工资不再是画饼充饥
每个儿童都在美丽的校园学习、嬉戏
我希望,教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考试不再是主宰命运的魔棒 分数不再是评价一切的衡器
每个校园都有一面迎风招展的个性大旗
我希望,教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假民办”不再是教育花园中的争妍的“奇葩” 学校不再有什么高低贵贱、贫富优劣 教育世界充满着民主、平等的气息
我希望,教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育论文不再是假话大话空话的堆积 教育写作不再是玩弄概念名词的游戏 让教育科研融入教师的生活、情感和诗意
我希望,教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网吧不再是调情说爱的天地 电脑不再是游戏打字的工具
网络教育将成为提供海量信息的学习化社会
我希望,教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教育不再彷徨犹豫,发出无奈的叹息 教育不再步履艰难,重复昨天的故事 教育将向着光明走出那泥泞的沼泽地
走在教育的路上
我是一个行者
步履轻盈,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脸上带着笑容 我的心中充满阳光
我的行囊中为教育准备了一切 理想、智慧、激情、诗意和力量
我是一个行者
披星戴月,在教育的路上 我计划着行程,思考着方向 中国教育缺什么? 义务教育谁买单? 民办教育路何方?
我是一个行者
跋山涉水,在教育的路上 我的使命是探索,是发现 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寻找风景 我用生命去融化,去燃烧 使平凡流逝的岁月充满春光
我是一个行者
行色匆匆,在教育的路上
我走遍了祖国的天涯海角、四面八方
似布谷,在孟夏望田惜雨时劝耕催种 如杜鹃,为沧桑荒芜沼泽里珠泣哀鸣 像云雀,喜翰墨香满华夏日开蓬歌唱
我是一个行者
日夜兼程,在教育的路上
遍访教育名胜,饱览世纪风光 我要把游记献给我的母亲 我要把幸福溶进我的天堂
我相信,五千年的文明一定会再度辉煌
走进心灵的深处
二十年前,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
一个中年人,在课堂里讲述心理学的故事他说:言必称希腊,心中不平加悲伤 他说:蜂蝶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房
二十年前,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
一个年轻人,在教室里写下他的第一乐章他想,他要开始走进心灵的深处 他想,他要进行没有终点的远航
于是,他与大师对话──
潘菽、高觉敷、刘兆吉、燕国材„„ 一个个灿烂的名字走到了他的身旁 一个个殷切的嘱托记在了他的心上
于是,他钻进故纸,青灯伴读 于是,他寻幽探秘,爬罗剔抉 他发现,中国也是心理学的故乡 他发现,我们也有那明媚的春光
于是,他加入了创业的团队 从第一本论文集到第一本教材 从第一次研讨会到第一套教参 都融入了他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他像一个在海边拾贝的孩童 在欣赏五彩缤纷的贝壳的同时 更陶醉于那一望无际的海洋 他知道,人的心灵比海洋更加宽广
于是,他走进了心灵深处 他学会了倾听智者的声音 他懂得了辨析心灵的轨迹
他扬起了风帆开始了心理海洋的远航
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心灵
我要让他们浸润春的甘霖、收获秋的黄金 在抑恶扬善中具有冬的冷酷、夏的热情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智慧
我要让他们善于阅读、长于发问、精于思考 在与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中升华自己的意境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情感
我要让他们珍惜自然、热爱生活、善待生命 在追求理想、超越自我中张扬个性、释放激情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意志
我要让他们抵制诱惑、坚忍不拔、尝胆卧薪 在困难、挫折与挑战面前微笑地前行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守望孩子的交际
我要让他们学会尊重、懂得换位、拥有温馨 在竞争与合作的大潮中搏击风浪、高歌猛进
我愿意做一个校园里的守望者 我要像考尔菲德一样
站在那万丈深渊的悬崖的附近
为了那些可爱的孩子,随时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
享受着教育的幸福
生活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离不开教育 教育创造新生活
你如何理解生活 你就将拥有怎样的生活 你如何理解教育 你就将拥有怎样的教育
你的眼里没有色彩 你的生活就不会缤纷
你的心里没有阳光 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
有人面带微笑拥抱每一轮新的太阳 有人心怀烦恼拒绝每一个美的希望 拒绝会换得拒绝,拥抱会赢来拥抱 你的一切实际上都是自己酿造
有一种态度叫享受
有一种感觉叫幸福
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 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
那么,亲爱的老师
让我们面带微笑,让孩子的心田充满阳光 让我们播种快乐,让学生的明天更加辉煌 让我们,也把微笑和快乐贮满自己的心房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双发现的眼睛 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就会激情进射 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就会轻舞飞扬 而你,也就如同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份快乐的心情 你会把每一个挫折看成是考验
你会把每一种困难看成是磨练 你时时刻刻都会听到花开的声音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股创造的激情 你会把每一堂课精彩地演绎
你会把每一句话精心地锻造
你会把校园变成追求卓越的教育梦工场
享受着教育幸福,你就多了一种生活的诗意
你能从平凡中品味出伟大,从失败中咀嚼出成就
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房 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熙熙攘攘
教育是一首诗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青春
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 有一个年轻的梦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激情
在春风化雨的课堂里 有一副永恒的笑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创造 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 有一面个性的旗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智慧
在写满问题的试卷里 有一双发现的眼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承传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第三篇:朱永新教育名言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红石崖小学教师业务培训学习材料
朱永新教育名言
朱永新,男,1958 年生,江苏大丰人,现为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政协常委,台湾《本土心理学研究》顾问。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朱永新先后求学于江苏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主修教育心理学,一直攻读到博士后。20 年来,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 200 余篇,出版了多本论著。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主编《当代日本教育丛书》等 30 余种,并主持《新世纪教育文库》的编选与出版工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200 余篇。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省级研究项目并多次获奖。朱永新原苏州大学副校长,现任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政协中国常委。著有《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困境与超越 —— 当代中国教育述评》、《心灵的轨迹 —— 中国本土心理学论稿》、《我的教育理想》等。
1.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2.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你的阅读史。3.每个小学生必须读完100本书,才允许毕业。4.教育是一种感动。
5.我们的老师写了日记后,对孩子的表情都不一样了。6.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创业者,而是培养守业者,就业者。7.教育资源只要你用心,就会有。
8.要让每个学生在校期间有10次以上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演讲的经历。9.只要行动,就有收获。10.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11.有理想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会做梦的人!
12.我们做教育的要上天入地,新教育实验就是入地。我们要做真实验,不做假实验;要做活实验,不做死实验。一线的师生是“新教育”的创造。
13.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14.享受教育,你就多了一些生活的诗意。15.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16.科研应该真正打动教师的心灵!
17.写日记是道德的长跑。写日记实际上是超我与本我的对话,是超我对本我的监督。
18.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19.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20.不仅要把理想播在学生的心中,更要把理想珍藏在自己的梦中!21.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22.学生欢迎没有教育痕迹的交流,欢迎没有心理距离的对话,欢迎促膝谈心的气氛。
23.许多德育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却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
24.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25.学校中的英雄都是分数英雄,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的养成往往不太重视。
26.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27.德育尤其需要一种宽松.宽容和温馨的环境。
28.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29.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30.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31.只有不断的追求卓越,挑战自我,才能作出非凡的成就,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
32.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育的源头活水。
33.美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某种吹拉弹唱的技能,而是要给人一种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
34.年轻不是坏事,只要你每一天不要去重复,每一天都是在拥抱新的太阳。伟大并不遥远,只要做个有心人,要进行细致的积累,多花点精力在教学上,花在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上。
35.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36.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37.把考试作为人生的目标,把考进理想大学作为目标的终结而不是真正的起点,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
38.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39.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
40.教师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钻研.领悟和感受的过程。
41.教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心,使学生真正的成了学习的主人。
42.学生在学校生涯的“失败体验”,已经彻底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在被“分数”打倒的同时,他们也在心理上打倒了自己。
43.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44.只要我们的教师真正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那么,所有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45.儿童天生喜欢成功,反复成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成就动机,成功也是成功之母,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是追求成功。
46.所谓“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或减少课时,其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减少教育中师生的无效劳动,增加学生发展的目标。
47.长期以来,学生的学习状况存在“三重一轻”——心理负担重.记忆负担重.作业负担重,而学习过程中思维力训练的负担太轻!
48.我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49..智育要追求高质量,其中包括理想的考试成绩,但智育的成果绝不仅仅是分数,而是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智慧的发展.求知欲的发展.创造力的发展,等等。
50.我认为,我们的智育,也应该走出分数的误区,把追求的重点从高分转移到创造力上来。
52.对于学生而言,主要任务就是读书,但现在学生除了读教科书之外恰恰很少读书。
53.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相当多的中学生能够把中外名著的书名.作者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54.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
55.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铁的纪律,正襟危坐,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幽默,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少了一些神采飞扬。
56.面对互联网,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教师要首先熟悉并运用互联网技术。
57.教育,我的至爱!58.只要行动,就有收获!59.特色就是卓越,体罚近乎无能。
60.大家一起来珍惜自己的话语权,尊重别人的话语权,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让无声的你我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61.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忠实于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62.建筑人格长城。
63.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活生生的生活中,在孩子与孩子们的交往中,在孩子与老师的交往中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64.一个人的成就与他抵制诱惑的能力成正比。65.学会给予比学会摄取更加困难。66.享受教育:教并快乐着,学并成长着!
67.应该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
68.我欣赏这样的境界:心中有太阳,脸上有笑容,嘴里有歌声。69.没有最佳,只有最特,最特就是最佳。
70.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其特色所在,优势所在,风格所在。72.没有英雄的时代,也很难造就一代英雄。
73.第一线的老师从事教育科研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鲜活的教育案例;而对他们来说,记载.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教育案例,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74.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所谓“教育思想的领导”,按我的理解,主要就是引导.支持.鼓励.组织全校教师搞教育科研。
75.近年来,有些地方进行所谓学生“智商”的“教育科学研究”,通过“测评”.“计算”.“统计”.“分析”等等方式“研究”出学生的“智商”,然后将这个“科研”结果“反馈”给相关教师甚至家长。这样的“科研”不仅是典型的“伪科学”,而且是极为有害的“反教育”,因为它向教育者“科学”地宣布:某某学生智商低。
76.道德的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是在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心灵沟通中进行的。
77.其实,在知识方面,教师也许会比学生丰富一些,但从道德的角度而言,教师和学生在道德方面更应该是平等的,甚至有些学生的品行可能会超过教师。
78.学生在接受教师表扬和赞赏中,他会自觉地把自己的优点无限放大发挥,对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信,极力使自己成为优秀,一些不良的品行会在不知不觉中消除。
79.理想的智育是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只有在智慧引导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心智活动。
80.我理想的网络是教育家的摇篮。在这儿,智慧在研讨中充盈,理想在争论中升华。关注教育,关爱你周围的每位师生,捧一颗真心来交流,带满腔热情再努力。
82.真正的教育家应当首先是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关注是他们生命的一种自然延伸与提升,其中蕴含着最鲜活的生命形态,充满着本色的活力与生机。
83.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忠实于自己的真实的生命体验,使之不被种种时尚话语所污染.扭曲.过滤,构成自己的独立位置.独立话语系统,并一次与其他话语系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构教师的使命之一是学会欣赏。
84.我们的教育错把起点当终点。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18岁的某一天,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讲,那只是人生的真正开始。成互补与相互提升。
85.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86.中国教育塑造了一条巨龙,但点睛之笔没点上,那就是创新.个性。87.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88.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发展。通过智育,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一致,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
89.我心中的理想德育,应该重视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学生的德性,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
90.所谓“教给方法”仍然不能是空洞而孤立的“传授”,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创造中学会创造。
91.体现民主.平等.公平原则的智育,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学习的成功感。
92.相当一部分“差生”的行为习惯不好,其实是因为学习成绩欠佳造成的。欲转变“后进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进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训练外,还应帮助“差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竖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
93.世界上最可以变化的是人自己,人可以变得很伟大,也可以变得很渺小。只要自己不断努力,永不放弃,就会不断进步和成长。这是成功者的最基本的信念。相反,失败者却主动出让命运的决定权,不相信人的可变性,从而也丧失了变化.进步与发展的可能性。
94.新教育实验,让我们听到了花开的声音,看到了花开的过程。95.让孩子们说起来,我们现在在培养一批失语症的孩子,实验学校要建立学生论坛让学生学会“说话”
96.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还,让孩子讲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孩子的一个方式。老师就讲20分钟。
97.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一张嘴,就是让人们先听,再说。
98.外语教育:不强调语法结构,重在语言表达.沟通。交际的功能是第一位。
99.每个老师都参与软件开发,这是丢本求本,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省下来读些教育专著。
100.改变中国教育的形态,推进学习社区教育功能两件事:大力培养学生强烈的信息意识与能力,让每一个孩子知识信息时代的特征。学会在这样时代的生存与发展。
第四篇: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
教育是永恒的话题,永远不会不会过时和落伍,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学习,下面是本网小编整理的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一
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初步了解了他的教育理想。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从师范院校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年轻老师,都满怀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对“教室”的定义,打造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完美教室”。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体验成长的汗水与欢笑。
可是教育的现实很残酷,因此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就很悲壮。坚守内心教育理想的老师们,要么为理想英勇地死去,要么为理想卑贱地活着。在现实面前输得一塌糊涂,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多数老师更会选择一种更适应现实的方式:为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灵,放弃理想。相信每个走进教师职业的人都曾拥有过教育的理想,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不成熟,在残酷的现实中,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成熟了。成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然后我们就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一直怀揣的梦想,难道就是人生的枷锁?放弃梦想,却又心有不甘。谁能够告诉我们,这种悲壮的坚守,价值何在?教育理想之路,究竟在何方?
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说,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会,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旅行让你以另外一种身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进行新的尝试,让你重新发现自己。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旅行,从一个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学习是一种相遇,是对话,与陌生世界、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与新的世界对话,与新的他人对话,与新的自己对话。康德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福柯也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他们都认为学习是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者的相遇和对话,与自己的相遇和对话。按照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旅行。
旅行既要费钱,很多时候还很费力,但是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旅行从来都是旅行者心甘情愿的选择。那么,什么时候,学生的学习能够像旅行一样,让学生再苦再累也愿意主动投入呢?我们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但是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始终没有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
现代心理学和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兴趣是推动孩子探索和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形式上的改变,并不能从根本上激发和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来自哪里呢?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师通过挖掘学科知识内容本身的魅力,以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打开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对学科内容的深入探究中获得丰富与充实,这种兴趣与快乐才具有持续的力量。很多成功人士往往能够将这种乐趣保持一生。当一个人能够终身坚持下去的时候,自然就可以达到极致,达到那个领域最顶级的水平。
爱是因为喜欢,喜欢是因为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在语文、历史、经济、政治、哲学这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学科教学中,背诵,默写,抄写,填空,照本宣科的讲解,标准化的试题答案,我们看到了这些扼杀学生学习兴趣,只是有助于直接提升考试分数的方式成为经验大行其道的时候,就可以明白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越来越不喜欢课堂,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即使被迫坐在教室里,做出了学习的姿态,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学习。也许我们都应该思考一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让学习真正地发生?
在哲学课堂上,我给学生讲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提到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习不仅仅只是学生时代的事情,而是伴随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即使大学毕业找到工作了,工作也只是新的学习的开始。有学生惊叹说:那这辈子岂不太痛苦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对学习是痛苦的体验,即使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了分数,这种方式也需要反思和改进。对于教育而言,更可怕的是,在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观念指导下,我们认定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吃苦的过程,于是不断强化学生这种痛苦的体验。
西方成功学曾经有一个理论,是说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这种业余时间的学习往往效果特别好,因为是在用中学,而且出于自己心甘情愿,没有任何人强迫。
在互联网、在线教育、各种社群爆炸的时代,我们最不缺的就是学习渠道、学习资源了,可以选择的学习方式非常多,而且门槛还很低。这个时候,只要你想学习,机会随时就在你手上。关键是你愿不愿意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不是快乐而有真正的收获。
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手机互联网的时代,可是我们的教育确实还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知识的传授,方式的训练,已经越来越失去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我们的教育需要进入通过思维和视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充实与快乐,以激活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力作为教育发展的方向。
通过阅读《新教育》深刻体会到了朱永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指引,努力提高课堂教育效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我们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二前一段时间有幸读了《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
自己的职业是音乐老师,因此“理想的教师”也是让我特别关注的部分。书中讲到:“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对照这里提到的要求,我身为一名教师,觉得离理想的教师的距离很大。其中有很多要学习。这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要总结失败的原因。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当然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但是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
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撅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现在的学生普遍在家里被父母长辈溺爱惯了,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多而新潮,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第一阶段的逆反心理很强,经不起教师的批评和责骂。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对于个别学生总无法及时完成作业,对于老师而言,这就是一个不认真至少是不重视学习的学生。然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或许有别的原因,可能是客观原因如家庭因素,可能是自身原因,如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没听懂,作业不会做。也可能是作业量超出了他能负荷的范围……。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思考,才能解决问题。时时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做到为人师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赢得尊重,赢得信任。
理想确实是理想,真的想做到也许很难,但它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前进的阶梯,这样不断前行才会让我们不断进步!所以,要做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至少要有更高一点的理想以促使自己不断前行。《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教育的未来充满阳光。
朱永新《新教育》读后感三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自己从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诗意,如此浪漫。《新教育》这本书带给我很多的思考。
一、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们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创建和-谐社会是眼下人们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创建和-谐社会,教育应发挥怎样的功能?教育是要关注学生的生存,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一切,教育同样也要关注我们教师自己的生存,也要关注我们教师的发展,教育还要关注学生家长,实际上,一句话,教育只有关注到社会所有人员的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这样才是和-谐社会的教育。
二、最欣赏的两句话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此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
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对于新教育,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
三、最新奇的事是“开办成功保险公司”。
朱教授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做法,他美其名曰“成功保险公司”。他说,只要参加他这个公司,他包你成功。要求每一位教师每天写一篇千字文,十年后拿3650文章去找他,如果那时你还不成功,就以一赔百。
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有过许多的理想,但一路过来,大多随着时间而流去,要说成功的可真是很少很少。然而朱教授这个保险公司内含了一个前提条件,“持之以恒,十年不止”。朱教授倡导教师要每天写一篇教育叙事,他说每天坚持写,坚持写十年,你就能拥有玫瑰的芳香,你就能夺取胜利的桂冠,你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
最有意义的课程:儿童阶梯阅读课
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和孩子一起编织着幸福的教育故事,从中我能体会到教育的快乐。在每一次生日诵诗时,我想带给孩子的会是一生的难忘,心灵的震撼。所以我会为每一个孩子精选最适合他们的生日诗,虽然很费时间,但我觉得是辛苦并快乐着。
五、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校园
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新教育的践行者,成为新教育的尝试者,成为新教育的享受者……
第五篇:朱永新教育文集读后感
朱永新教育文集读后感
打开《朱永新教育文集》,他那一句句有分量的话语重重地打动我的心扉。读了此书感慨万分,的确,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做好教育工作。这里的每一句话,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享受与幸福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情怀。”这种心情的产生,一方面是他因沉醉于教育的探索而获得的,另一方面,则是从朱永新先生本身看问题的角度而言。享受与幸福,来自于敏锐的教育视角,来自于一个人的教育关怀意识。
《朱永新教育文集》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述了理想的教育,它是人民所向往和追求的,老师希望有理想的学生,同样学生也希望有理想的老师和教育制度,这是相辅相成的,真正的教育是整体的、和谐的、兼容的。
朱永新教授在文集中谈道:“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如何充分形成。”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感从何而来?从教师的因材施教而来。教育要面对个性,不是一句空话,它应该指向我们每天面对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那么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
教师必须和学生有一种平等的沟通,一种平等的探讨,一起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德性。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的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苏霍林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确是这样,“教是为了不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要离开教师,因此真正的教育应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的生活,让学生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的世界和孩子是不一样的,孩子的世界有独特的色彩、旋律和内涵。教师要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要和他们共同成长,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教师要有一颗非常年轻的心,才能与他们沟通,才能理解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爱。
教育不光是给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会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关心生命,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的乐趣,因为我们每天拥抱的是一个新的太阳,我们每天面对着的都是一个个个性迥异的孩子,都是一个个前程不可限量的孩子。
我们要深信,付出一分爱,就会有一份回报。我们要在教育这块沃土上发挥我们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