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采访与通信写作
通讯的特点: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现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真实生动详细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叙述:顺叙、倒叙、插叙,富于变化,内容充实。
描写:叙述中,适时描绘人物、环境、心态等特征,让读者看到精彩的画面,感染读者。
抒情:紧扣新闻事实,表达喜、乐、爱、憎等感情。饱含感情的墨汁,能使作品更加动人心魄。
议论:叙述新闻事实时阐明道理,它是紧密结合事实进行画龙点睛的发挥。少而精,尤其避免事实不够,议论来奏。
通讯与消息不同之处:
1、概括与详细完整;
2、注重与不注重情节和细节描写;
3、叙述为主和叙述与描写为主;
4、生动性;
5、时效性。
通讯写作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通讯必须完全真实,包括情节、细节甚至人物心态都要真实。不能违背这一原则,无中生有,加油添醋,更不能歪曲事实,任意拔高主题。
通讯失实的原因:
1、与文艺作品混淆,虚构情节。文艺作品以虚构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真实。通讯不是文艺作品,是新闻体裁,只能真实报道新闻事实。
2、作者不严谨。采访阶段不够深入,或没有吃准事实,或听一面之词,或只看到虚假现象;写作时敷衍塞责,偏离真实轨道,幻想一鸣惊人;发稿时不进行核实。
一、通讯写作的第一步:新闻线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记者或通讯员来说,新闻线索就是“米”,是开启新闻作品的钥匙,有了线索,记者就能做到一道道大餐,不断写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没有线索,文笔再好的记者也是无用武之地。
新闻线索就是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新闻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新闻线索是新闻采访和写作的第一步,决定着一条新闻是“有”还是“无”。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优秀人物、先进事迹层出不穷,需要弘扬、亟待报道的典型时时涌现,能不能捕捉到新闻线索,关键要看我们留不留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有没有新闻敏感性。
敏感性在新闻写作中积累。要按照新闻工作的规律去发现线索。在采访实践中不断总结分析,依照石油媒体的特点,从新闻规律出发,不断培养自己寻找新闻线索的能力。要做到脑勤、眼勤、腿勤、手勤和嘴勤。大家关注的、议论较多的、想知未知的、扣人心弦的话题,往往就存在着价值很高的新闻线索。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每个线索都能成为新闻,新闻线索具有片面性、梗概性和不确定性的几个特点,还要求深入采访,核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待新闻线索,既要积极主动,决不轻易放过,同时更应认真仔细,决不可轻信上当。要写好通讯,需要具备扎实的新闻业务修养:
具有扎实的新闻业务功底。要有过硬的本领,熟练运用通讯体裁。
具有优良的采访能力。记者要有新闻敏感,善于寻找新闻线索,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写出新、深、精、美的好稿。
具有文字表达能力。记者任务完成情况,最终要体现在新闻作品上。好记者的突出标志是写出群众称道的优秀新闻作品。
具有较高的新闻写作理论水平。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实践的总结和提高,优秀的记者要善于总结自己的采访经验,以促进自己更上一层楼。
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成功就是不懈的努力加上一点点机遇,努力是加法,机遇是乘法,两者兼备将得到最大的结果。
二、通讯写作的第二步:判断新闻价值
怎样寻找新闻线索?它首先制约于记者的新闻敏感。政治敏感提高了,新闻敏感就形成了,就会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大量价值更高的新闻线索。关于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凝聚在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是新闻本身存在的客观理由。它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以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我个人的体会,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一条新闻的关注程度,以及一条新闻对社会的影响。
生活并不是天天有大事件,等待记者去记录。更多时候,我们要面对相对平静,看不出风浪的生活。老题材、旧题材如何出新,是对记者最大的考验。
许多人抵制不了美丽的诱惑,知道放弃和离开,只有智者才能做到。新闻价值的判断和取舍。
紧紧围绕热点、难点、疑点,围绕员工所思所想所虑所盼来聚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做到三贴近,就要到员工中去,到基层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
实践看,没有捕捉不到的猎物,就看你有没有心去捕;没有完成不了的事情,就看你有没有心去做。没有猎物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就去追逐。寻找、发现、追逐、收获——这就是新闻工作的意义。
三、通讯写作的第三步:采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记者也失去了职业上的生命。造成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为了追求生动,为了尽快见报,不顾新闻事实的做法是极其错误和危险的。当一个人民信得过的记者,报社信得过的记者,读者信得过的记者,是要经过长期艰难而严格的努力,一时的疏忽,写出了失实的报道,一下子就可以砸掉报社的牌子,使报社在读者中失去信誉,使人民不再相信报纸的言谈。“写假新闻的记者”这个称呼,无疑是对记者的最严厉的批评。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不停地跑,时刻与新闻在一起,才能捕捉更多的原创新闻。网络时代,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很多采访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完成,但是,现代通讯手段不能代替记者去采访,“脚下出新闻”、“眼见为实”,这些传统永不会过时。我在地方媒体时,跑遍各县市区,无数乡镇和村组,回归后,输气处和川中各作业区输气场站、井站都去过,很多新闻是在现场发现。
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新闻很美,一百次心动不如一次行动。
恩格斯: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
(“砸货”,其实是长期矛盾积累的一个发泄口。隐藏在偶然性中的必然性,则是员工“低、老、坏”习惯和管理考验。)采访的深度决定思考的深度,思考的深度决定价值的高度。想做一个好记者,要有强烈的现场意识,这是前提。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新闻现场,这是记者的天职。离现场越近,越能捕捉被假象裹藏的真实;离现场越近,越能发现被人忽略的新闻;离现场越近,越能向读者传递带露珠的生活。采访肤浅是新闻工作者的大忌,采访深入是新闻工作者成功的起点。
采访前要做好准备。
王者与强者的区别就在于,强者只拥有强大的力量,而王者则兼具力量与智慧,凡事都准备充分。强大的力量不如万全的准备。
不重视准备,缺乏采访功力,进入阵地后难以圆满完成任务。这种准备,一是理论上、政策上的准备。平时要善于学习,增强理论修养,熟悉政策,了解各层次的动态,了解各侧面的信息。二是知识的准备。一个获格的记者,也是一个知识广博的人。天文地理到地面建设,尽力多懂一些。对科技知识、经营管理,也要知道一点。记者和通讯员或许不是社会科学领域的全能专家,但力求多学习知识,可以成为“杂家”。我们的知识面宽了,在采访时起码能做到理解对方,还能提出问题,否则,会遇到各种困难。采访主要通过谈话、提问的方式进行。
(多听、少说、负责。关键是负责,对自己负责,对报纸负责,对采访对象负责。)
提问是采访中的一门艺术。《时代》周刊编辑艾迪曾说:懂得提问,必须提问,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天职。
采访者提问水平高,能开启对方心灵的大门,获得真实、生动的新闻材料。相反,对方心灵的大门没有开启,新闻事实不跳出来,就是失败的采访。
七、《王学洲:用生命雕刻生命》 提问时要注意的内容。
提问方法包括正面、迂回、反问、诱导、设问、追问等。
(1)、区别对象,确定提问的方法。采访者要了解被访问者的思想素质、文化程度、知识水平,还要知道对方的职业、年龄、性格,采取不同的提问方法。
关于劳模。目的:从劳模精神中汲取不竭的动力。传承劳模精神,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
穿越时代变迁,不同时期的劳模,贡献各有不同,但传承始终的是伟大的劳模精神。劳模精神: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2)、提出的问题,由粗到细,由一般到特殊。抓住有意义的线索,顺藤摸瓜,直到新闻事实完成为止。
(3)、可实现拟定提纲,但不能一成不变,一旦发现新的角度,新的亮点,可以改弦更张,追踪下去,扩大成果。
(4)、既对大的、重要的情况感兴趣,又不放过细小的情况。这在特写、通讯捕捉细节有重要意义。
(5)、注重启发式。善于根据对方的特点,打开思路,引出新鲜活泼的事实,审问式是一问一答,效果不好,场面尴尬,难以探明对方埋在心底的事实。(草鞋队长)
(6)、注意文明礼貌,态度要诚恳、坦率、真挚,对尊者不卑,对常人不傲,尊重采访对象,言谈举止大方。要注意的是,善于把紧张的气氛缓和下来,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进入采访。人有两只平行的眼睛,应当平等看人;耳朵分左右,不可偏听一面之词;心分左右心房,所以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7)、要有从现象看到本质的本领。辨别对方提供的情况的真假。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访问,获得真实的材料。
(8)、新闻的灵魂是发现。参加会议,跳出会议写新闻。(9)、边提问边思考,查漏补缺。
(10)、一些采访时间跨度长,要有耐心。
没有足够的知识,会给采访带来许多困难,更不能发现新闻苗头,难以判断新闻事实的价值;不能准确理解被采访人话语的真实意思,导致稿件失实,听到什么就记录什么,缺乏探求事物本质的能力,写出来的稿件就没有深度。被访者发现采访者知识不够,可能会中断谈话。因此,要学习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知识及新闻业务知识。现场观察。
这是采访过程的重要方式。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就是“用眼睛采访”。德国哲学家亚瑟·叔本华: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
现场观察,可以在现场了解真切的事实,验证第二手材料的真实性,避免报道失实。能加深对事物的印象,有助于寻找新闻角度,发现新的线索,进一步挖掘新的深度材料。可以在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写作冲动,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笔记
心记和笔记。心记,在现场用头脑记,事后可补记到采访本上。心记的好处是不影响与对方的谈话,打乱对方的思路,保持采访的完整性,也有助于观察对方和环境。缺点是易遗忘细节,尤其是时间和数字不准确。因此,需要尽快补记上。
录音。对采访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可以用录音方法。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用录音,整理录音费时费力,再者,一些被采访者一见录音机,可能会很紧张,影响其情绪。严重的,有碍于采访交谈了。善于构建关联。黑格尔:偶然性一般来讲,指一物存在之根据不在其自身而在他物。就偶然写偶然没多大价值,挖掘背后的内涵。最基本的关联,把事实放进背景。《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起初只写到开汽车邮路,就事论事,显得平凡。放进全省看,是最后一条马班消失。获中国新闻奖。《为了新干线的贯通》,如果单纯写员工的艰辛,意义不大,放进北外环的背景,价值(300亿大气田)凸显。四:通讯写作第四步:写作 弄清楚几个问题。
1、新闻材料 生活是新闻材料的源泉。新闻材料是新闻写作的基础。新闻的主题,通过新闻材料表现。
2、新闻素材:采访到的未经挑选的原始材料。它必须是真实的。
3、新闻题材:按主题需要,从素材里选择的某方面的真实材料。选材应注意的问题:
1、选材要严。材料和主题紧密联系。要善于从庞杂的材料里选择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
2、选材要真。鉴别材料真伪,保证新闻的真实。
3、选材要新。紧贴时代,选取大众关注的材料。
4、注意可读性。新闻是给人看的,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新闻主题
作品中全部事实所体现的思想和观点。也是作者对事实的判断和倾向。新闻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新闻材料是新闻主题的血肉。主题要求
1、正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作者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2、集中。吃透材料,一篇稿件只表现一个主题。主题不集中,必然是杂乱堆积材料。
3、深刻。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意义。
4、新颖。选择新的着眼点,进行新的解剖,写出独到的作品。新闻主题提炼
1、作者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水平,能深透解剖社会。
2、有新闻敏感,有一定的写作水平,能自如驱谴材料。
3、深入采访,获取丰富的事实材料。新闻角度
作者在采写中找准切入点、突破口,或者选取什么新鲜事实,寻找什么巧妙写作方法。
1、从捕捉事物的特点中选择角度。
2、从新鲜事物中找角度。
3、靠近读者找角度。
4、选择小角度表现主题。
以宏大入题、空泛抒情、口号收尾的歌曲,实际是创作者的一种懒惰。脱离实际,传播受阻。从小角度诠释大主题,作品平实而非高高在上,让每个心灵都能触及、能领会、能传递、能释放。亲切朴实,贴近地气、人气和时代气息,才能让人听得懂、记得住、传得开、留得下。新闻的可读性
读起来容易或有兴趣。
1、寻找新闻事实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2、运用多种技巧生动反映新闻事实。
标题的艺术、构思的新颖、结构的巧妙、节奏的变化、画面的跳动、语言的选择等。
新闻的语言
1、准确。用词造句,修辞手段,准确表达客观事实。
2、精练。用最经济的文字表达丰富的内容。
3、生动。语言累赘、干瘪、八股味没人看。
4、通俗易懂
善于总结。这是分析、比较、优选、提高的过程。要提高报道质量和上稿率,就要像竹子一样,扎根泥土,每生长一段就有一个小结。多以一个读者的身份,看自己发了的稿件为什么发了,没发的稿件为什么没发。别人的稿子比自己的有什么优点。
多修改,提高文字表达素养。不管干什么活,精雕细琢是少不得的。写好通讯,修改是重要的一关。谁都保不准一次成型。要不就是口气大了,要不就是文字表达欠妥,空话废话多,甚至标点不正确、还有错别字或重要数据出错。这是报道的大忌。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厌其烦地修改。这是任何从事文字工作的人,都不能偷懒的一件重要事情。
好的通讯反映时代精神。好就好在其永恒不在于巍峨地凝固于历史深处,而是如流淌的清泉,在每个时代都浇灌出生命的花朵。
写新闻和练武术有相通之处,修行在个人,即要勤练,也要有悟性,更要有创新。套路就是这些套路,没有创新意识,不论是拳术还是剑术,都将慢慢老化,别说传承,恐怕连自己能走多远都不知道。
第二篇:新闻采访与写作
当代新闻写作复习资料
新闻写作:指记者把采访中搜集到的材料和信息,通过写作制定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全过程。关系:1.先有采访,后有写作。2.采访质量决定写作质量。
3.对于写作的构思也影响到采访的进行。“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
1.故事是什么? 2.故事如何讲述? 一. 新闻与文学创作:
区别:文学创作:含蓄 主观
新闻写作:直白,客观
1、新闻写作是信息,文学创作是艺术。
2、在写作过程中,新闻重采访,文学重写作。
3、新闻写作在进入写作之前必须完成采访,是对采访的来的事实理性选择和真实再现。
4、文学创造则要求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来写作。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 1.新闻写作的重要性。
新闻写作诗新闻研究的一个重要落脚点。
新闻学板块:新闻业务(采写编评),新闻理论,新闻史 2.新闻写作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新闻写作决定信息是否传出去。发现——开发——采集——制作——传播(2)。新闻写作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第一章 新闻本源与叙事寓意
一、新闻本源与新闻根据
1、新闻本源: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
(1)事实是新闻的本源(2)事实胜于雄辩(3)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
2、新闻真实性原则
新闻失实(假新闻):
(1)体制性失实:指某种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影响新闻报道。如:“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出现大量失实报道。
(2)经济性失实: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产生了强烈作用时造成的新闻失实。
2.新闻根据:
(1)新闻报道必须以事实为根据。(2)新闻报道必须新鲜。
A.内容要新。B.提高采写效率“抢新闻”
C.丰富报道手段,形势,“分段报道”广播,电视,网络尤其如此。D.写作中要有明确的时间概念,表明时间“新”。(3)新闻报道要素要完备。
新闻六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why how 标识性要素:何人,何时,何地。(缺一不可,硬性)
实质性要素:何事,何因,如何。(记者可以表达不同的倾向性和观点)(4)要适当的交代新闻来源。
二.新闻事实与叙事寓意
(“人肉搜索”最初来自猫扑论坛)1.人肉搜索的功能:A核实事件的真实性 B.寻人
C 娱乐或恶搞 D.道德批判。
2.出现的原因:A私人领域公共化。B监督渠道缺少的唯一选择。
C中国社会经历了国家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干预到价值失范和现代性危机的转变。D.后现代的娱乐方式。
3.如何看待和应对网络“人肉搜索”。
A.要有理性自律。B.法治精神。C.公民意识。
媒体审判:媒体因为具有很大的传播影响力,其对案件的预测性报道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
其一,影响舆论,并通过舆论影响法官的独立判案。
其二,就是媒体的不实、不公正报道在法院判决之前和判决之外,直接给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的社会评价,或者伤害他们的隐私权 新闻写作中的媒体审判 例:2004马加爵案 责问:客观与平衡 求因:从个体到普遍。
第二章 新闻报道体裁
一、我国新闻报道体裁的分类:
1、按报道分工范围划分:经济新闻,体育新闻,会议新闻,社会新闻,军事新闻等
2、按报道内容划分:动态新闻,内容集中单一,一事一报,具备六要素
综合新闻,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多侧面归纳综合报道
3、按篇幅长短划分:一句话新闻,简讯,快讯,短消息、长消息等。
媒体审判:指媒体对司法机关正在办理但尚未定论的民事或刑事等案件的事实和性质,抢先作出大量的带倾向性观点的大量报道
社区报纸:准确提供读者所需的信息。构成社区的三个硬件:银行、教堂、报纸。
二、西方的体裁的分类 1.按传播工具划分:报纸新闻,杂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有线电视新闻,通讯社新闻。
世界上四大通讯社:AP 1982年 美联社
REUTERS 1850年 路透社(英)AFP 1844年 法新社(前身哈瓦斯社)UPI 1907年 合纵国际社(私人)新华社 1931年红色中华通讯社 1937年更名 2.按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范围划分:国际新闻,国内新闻,地方新闻,社区报纸。(银行,教堂和报纸是构成社区的基本硬件)
3.按报道内容分:暴力与犯罪新闻,娱乐新闻,天气新闻,讣告等等。
讣告新闻:是对去世者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报道对象可以使达官贵人也可以是平民。在国外,普通小人物的报道占了大部分。
4.按事件的性质的划分:硬新闻,软新闻。
硬新闻:又称“纯消息报道”。指体裁比较严肃的,具有一定时新性的客观事实报道。(有很强的政治性,或者科技性的经济的、军事的、内容比较重大的新闻,表达方式庄重,写法也较为标准,相对变化不多。)如:新闻联播。
软新闻:指人情味味浓,写作手法轻松活拨的社会新闻,在题材上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表现形式上比较活拨,轻松,灵活,多变等。如:《晚间新闻》。
三、从新闻的六要素入手:划分为三大类,每一个实质性要数都可能构成一个报道中心。1.何事:消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a.动态消息.内容集中单一,一事一报。
b.综合消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的归纳综合报道
2.何因: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报道)3.如何:通讯(详细的展示过程)
第三章 消息
一.消息的基本结构: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新闻结尾,署名。第一节 消息头
一 定义: 一般的新闻在最开头都可以看到用黑体字标示的就是消息头。
如:“本报讯”或新华社北京电,新华社长沙10月13日电。
讯头:本报讯 本报记者某某
电头:新华社长沙10月13日电
(新闻发布单位+新闻发布地点+新闻发布时间)
(如果是报纸,不管是何家报刊都统一采用“本报讯”)二 为什么有些用“电”有些用“讯”呢?
在报纸新闻中,记者向自己所在的媒体发回稿件,无论是否在出版地,可统用讯头。但在外地用电子手段发稿,也可用电头。通讯社新闻统用电头
三.为什么要有消息头?
1.是消息明显区别于其他文体(是一种文体标识)。2.它是“版权所有”的一种标志。(知识产权,本报所有)。
本报专电:证明此消息本报版权所有,其他媒体不得抄袭。3.表明消息的来源,以利于读者判断。
4.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紧密的联系起来,便其谨慎对待。四. 为什么要加”据”。
报社对于通讯社的电讯稿无权增补修改,但可以删节。经过删节的消息,必须在消息中标明:据新华社长沙10月13日电。
第二节
新闻导语
1.导语是新闻中消息这种体裁所特有的。2.导语处于文章中的开头部分。
(一般的消息导语就是第一段,也有俩个自然段构成的导语,称之为“复合导语”。虚写+实写)3.与文章的开头不同,它是新闻事件或问题的结果,提要或高潮。
二、导语的演变
导语作为消息文体的特殊术语,是在消息发展过程中逐渐明确的 1.第一代导语
产生过程:1844年,美国,电磁电报
1851年,美联社的前身最先采用电报技术(此前是采用书信)1865年,导语作为正式发端
1880年,开始普遍使用
五要素概念的提出:指出导语要素要将五要素纳入其中。第一代导语,又称“全型导语”,因导入冗长又称“晒衣绳导语”。2.第二代导语
产生过程:(1)广播出现对报纸而言是个大的挑战。
读者的要求短时间内更多的消息。
(2)1954年《纽约时报》提出不要把五要素全纳入要挑选最重要最能激起人兴趣的要素。
第二代导语又称“部分要素式导语”“倒金字塔式导语”。(第二代导语是今天新闻写作的主流)。
3.第三代导语就是没有特点,五花八门,多样化,能起到活跃化的作用。
三、导语的任务
开门见山,尽快的报告新闻事实,传递最新信息,使人“一眼便知”。(消息中的消息,快报中的快报)灾难性的新闻,灾情一定要上导语,新闻报道尽量用权威机构或人的括语。1.2.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导语为全篇定音
导语决定消息的基调,消息的主体部分要按这个基调展开叙述。
四、导语的大致类型
依据选取事实,反应事实的主要特点,导语基本可以归为四大类: 1.概述型导语:以概括的,直接的方式写作的导语。
优点:事实信息最为简洁明了,便于被大众接受。广播电视大多采用此类写好概述型导语要求记者:
(1)。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提炼新闻事实,忽略背景。(2)。用具体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2.描述型导语
与概述型相比,它的特点是:
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
描述型导语要求记者:
(1)采访中要扑捉有形的画面即使未在现场,采访也应当做到“立体化”,让采访对象间接地为你提供一些情景。
(2)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有助于揭示主题,不要游离于主题之外。(不能为了
描写而描写)。3.评述型导语。
夹叙夹议,有述有评。找相关的,权威的,与记者观点相同额知名人士的观点进行评论。
a.运用直接引语突出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最新鲜的内容。b.运用直接引语变换新闻视点,烘托气氛,呈现立体情景。c.间接引语,把别人的话略加整理引出。4.橱窗式导语(一般都是复合型导语)是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
特点:它不是靠议论或描写,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如何标明导语中的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分为:具体确切的消息来源
含蓄不露的消息来源
一对不愿透露姓名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予以保密。二因为不少提供消息的人士并非十分重要。
四、导语的修辞技巧
设问:导语以提问的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拟人:导语中无生命的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活”起来。
借用:借用诗词典故,歌曲唱词等,为导语增色,这种写法可使得导语富 有情趣,使消息一开头就有诗情画意,从而唤起读者的联想。
对比:在导语中,对俩个极端事物进行比较,造成巨大反差,从而引起读者的兴趣。
直呼:以第二人称“你”或“您”直呼读者,与读者对话,西方称之为“谈话体”。可以将读者拉近,造成一种亲切的交流的气氛。
排比:以结构相同或语气一致的成排的句式构成导语或导语中的一部分,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增强导语的气势,使导语带有节奏感。惊警:以惊醒,警戒的语句,唤起读者的注意。第三节 消息躯干
一、新闻躯干要达到两点:
1.解释和深化导语,展开导语,使导语中高度概括的事实具体。
2.对导语事实加以补充(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补足导语中没有出现的新闻要素,提供其他事实以及与事实有关的文化背景。
第四节 新闻背景 一.什么是新闻背景?
狭义的新闻背景指报道中与新闻事实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情况,社会环境等等。
二.新闻背景的意义。
1.对于受众的意义:帮助受众了解他们所不熟悉的东西
帮助受众加深对新闻事实意义的理解,认识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
2.对作者的意义:帮助作者表达他的立场,观点,思想倾向,是作者巧借事实说话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 新闻背景的种类。
1说明性背景材料 2注释性背景材料
3.对比性背景材料。(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的对比)
4.提示性背景材料。(一个背景材料与令一个背景材料的对比)
第五节
消息结尾
消息结尾加上一定的新闻背景,可以增添消息的人情味和深度
第六节
消息标题
徐宝璜《新闻学》1.便于阅读。2.引人注意 一 消息标题的分类
1.从结构上分:单一型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1)单一型标题:即指有一种主标题形式的标题,多数为一行标题,也有少数两行标题,仅主标题就能独立承担标题任务。
2)复合型标题:由两行或三行构成,包含主标题和辅助标题。各部分名称及作用:主题(字号最大)
辅题(包含引题和副题。补充主题,加强气氛)
引题:又称肩题,眉题,上铺题,位于主标题之前,起引出主题的作用。
副题:又称子题,下铺题,位于主题后面,是“后勤部队”。起注释,补充,印证主题的作用。复合标题三种结构方式:a.引题+主题b.主题+辅题
c.引题+主题+辅题
2.从表意程度划分:
1)实标题:指表意实在,具体的标题。
特点:具体标明新闻事实。2)虚标题:即虚化,抽象的标题。
特点:烘托气氛,揭示新闻本质,阐明新闻意义等等。二. 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
1.单一型标题都是实标题。
2.复合型标题中一定有一条是实标题。3.题文相符:
a.标题表现的新闻内容要清楚明白。
b.标题中所概括的新闻事实要与新闻报道的内容完全一致。c.标题的论断在新闻中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任意的拔高夸大。4.生动形象。例:标题: 美“立歼”对手 伊“拉克”敌军
第七节 消息的结构形式 一 结构分类
1、倒金字塔型:每个段落都独立成段(方便删节),按照重要性递减排列。
2、时间顺序式:编年体结构
3、并列结构:概述型导语+消息驱干
4、悬念式结构
二 事件性消息和非事件性消息
事件性消息 非事件性消息 时间上:突发性 渐进的
六要素:何人、何地、何时(都不能少)时间地点不具特别意义 内容上:展示一个点,以具体的题材报道 全面的展示事件
三 精确新闻
定义:新闻机构采用民意调查,内容分析以及实地试验等社会科学的研究的方法来报道新闻,使新闻的内容能更精确的反应和解释社会现象。这种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传统的新闻报道技巧融为一体的新闻报道方法称为精确新闻报道。
四 《华尔街日报》体新闻
定义:报道新闻时,开头往往讲一个与主题有关的人物的故事,以此再引出所有报道的新闻,进而升华主题,使文章由枯燥、抽象变得引人注目,提高人情味和传播效果。双通道传播:理性传播+情感传播
第四章 通讯
一、什么是通讯?
1.定义: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记录深入而又生动形象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
闻体裁。2.消息与通讯的区别
消息:篇幅较短,时效性很强,有消息头、导语等标识,简略单纯,通讯:篇幅较短,时效性较强,无文体标识,内容详细丰富,创造性强
二 通讯的作用
1.为受众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2.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3.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三 通讯的类型
1.人物通讯:以人物为中心,反映时代的特点、社会的风貌。
以景写人,注意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矛盾冲突中写人,借他人之口刻画人物
2.事件通讯:以事件为中心
3.工作通讯:报道工作中的成就,成功的经验,揭示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选材的指导性强,理性认识寓于新闻事实。
4.风貌通讯:又叫概貌通讯,抓住特点写出特色。
新闻特写: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表现了的片段进行描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要求:现场感、局部化、可视性
会议新闻 :写作时应抓最有新闻信息的事实加以报道,不计较会议程序和规模问题 多媒体报道
信息形态的种类:视觉类媒体 听觉类媒体 触觉类媒体 多媒体信息必须围绕单一的主题 深度报道
一 什么是深度报道
定义:题材重大,报道面宽广,信息全面组合,深刻透视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富有理性思辨的一种报道方式
《一个自由而负责人的新闻界》
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可以表象真正意义的脉络。二 起源
前身:解释性新闻 美国20世纪30年代 1929年经济危机的产物
要求:What Why background 西方新闻界的三次写作革命
第一次,18世纪中期
从英国的抒情散文体束缚住解放出来形成
顺序记事新闻写作文体
第二次,19世纪中期 讲究导语写作,以倒金字塔结构为框架的报道 第三次,现在 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的写作 1.开头
经常采用“聚焦式“结构(写报道有关的个案最为典型的人 或事件的白描,提供个案场景,引起兴趣
2.过渡主题
在个案与社会问题之间建立某种联系,再点出主旨使报道由个案转到大问题考察分析上去。
3.发展主题
对大问题进行分析报道,所层面透视主题,使之全方位展现
4.意味深长的结尾
考试题型:(10个填空+10个名词解释+4个简答+1个论述+2条导语+一篇倒金字塔式消息)
第三篇: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与写作》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记者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新闻,就要掌握一把判断新闻的“尺子”,这就是(B)
A.新闻意识
B.新闻价值
C.新闻头脑
D.新闻政策
2.记者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新闻选择标准,就要综合考虑新闻价值要素,全面权衡新闻政策标准,还要(C)
A.考虑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B.考虑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C.正确处理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
D.正确处理主观需要与客观可能的关系
3.记者在拟定采访计划时,主要考虑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的重点,设计采访的主要方式,以及(B)
A.选择采访的时机
B.选择采访的突破口
C.选择采访的场所
D.选择采访的基本点
4.在采访中,记者“有意图”与“带框框”是有原则区别的。这种原则区别集中表现于(C)
A.是否服从报道需要
B.是否完成采访任务
C.是否尊重事实
D.是否符合单位工作需要
5.记者采访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让采访对象的回答(D)
A.思想更加开放
B.有思想活动
C.有细节与故事
D.不受答案的限制
6.新闻采访的首要任务是(C)
A.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
B.发现新闻,报道新闻
C.发现新闻并采集相关的新闻材料
D.采集新闻材料
7.事实与新闻之间的关系,是一种(B)
A.流与源的关系
B.源与流的关系
C.并列关系
D.等同关系
8.新闻采访和一般的调查研究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除了新闻性、突击性、广泛性、持-1-
续性外,还有(C)
A.求实性
B.多变性
C.灵活性
D.公开性
9.1958年11月,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人民日报》负责人说:“记者的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B)
A.刘少奇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邓小平
10.新闻线索的作用,表现在可以触发记者的新闻敏感,指明采访的去向,还可以(A)
A.决定报道的质量
B.赢得采访的主动权
C.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
D.把采访引向深入
11.有各种访问类型中,因争论访问的主要意图是(A)
A.针对某一问题,了解各方的不同看法
B.介绍某一方面的经验和成就
C.体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成绩
D.尽快反映世界新的变动情况
12.记者采访一位著名学者后,把自己写的稿件请其订正。这是(A)
A.找本人核实
B.物证核实
C.多方核实
D.技术检验核实
13.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被派往江西采访,这一采访方式叫(D)
A.巡回采访
B.交叉采访
C.蹲点采访
D.易地采访
14.中央电视台记者在淮河抗洪抢险现场采访中,主要采用的观察方式是(C)
A.事前观察
B.事后观察
C.同步观察
D.逆向观察
15.记者边采访边思考写作的一些问题,作用是(B)
A.使作品的新闻性更突出
B.提高采访效率
C.记者工作顺手
D.凸显新闻活动的目的16.机关报记者十分重视抓问题,是因为(B)
A.有利于上下结合的思考
B.写出的报道指导性强社会影响大
C.有利于反映民情民意
D.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7.作为报道原则与写作技巧,新闻区别于文学、评论最显著的标志是(C)
A.适当合理想象
B.表达严谨
C.用事实说话
D.个体真实
18.新闻主题题要正确并且有针对性,必须能体现党的政策,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同时还要注意(C)
A.紧跟形势
B.调查研究
C.客观实际
D.舆论导向
19.新闻文风,总体表现为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具体要求为态度明朗,言之有物,短而精粹和(C)
A.高潮迭起
B.委婉曲折
C.新鲜活泼
D.鲜艳华丽
20.报纸不同于书籍、杂志的最显著标志是(B)
A.刊载通讯
B.刊载新闻
C.刊载故事
D.刊载散文
21.动态消息的特点包括:给人以动态感,反映事物的最新动态;一事一报;以及(D)
A.注重现场感
B.强调简短
C.强调生动
D.注重时效
22.导语中进行今昔、新旧、正反、是非、优劣、得失、纵横等两相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以突出新闻事实的个性特征及其意义,被称为(A)
A.对比式导语
B.并列式导语
C.描写式导语
D.评述式导语
23.消息中,有关事物的性质、特征,彼此的联系、对比,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等背景材 料,称为(D)
A.社会背景
B.客观背景
C.文化背景
D.事物背景
24.通讯表达方式中的叙述,包括记叙和(B)
A.描述
B.说明
C.刻画
D.议论
25.报纸上常见的“风闻”、“巡礼”、“侧记”、“纪行”等形式,属于(B)
A.工作通讯
B.概貌通讯
C.旅游通讯
D.风物通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新闻记者间接获取新闻线索的渠道有(ABCDE)
A.上级渠道
B.社交渠道
C.书面渠道
D.会议渠道
E.传播渠道
27.记者采访中适于开座谈会的情况是(ABCE)
A.事件情况错综复杂
B.某一问题矛盾众多
C.对同一问题看法不一
D.工作头绪多
E.需要广泛调查研究
28.隐性采访应当注意的问题有(ACD)
A.不能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
B.选择好采访对象
C.不能涉及个人隐私
D.与显性采访结合起来
E.注意观察的使用
29.现代新闻体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CDE)
A.读者来信
B.报告文学
C.通讯
D.消息
E.新闻特写
30.新闻语言的构成因素有(ACDE)
A.事务语言
B.说明语言
C.群众语言
D.文学语言
E.评论语言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特派记者
特派记者,是新闻机构为某项重要的采访任务而特别派遣的记者。特派记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往往要比一般记者高出一筹。
32.新闻观察
记者“用眼睛采访”,又称目击采访。它作为一种新闻采访方式,就是记者对客观事实 进行由表及里的查看与思考活动,借以印证与收集新闻素材和线索。
33.调查报告
作为调查研究成果性质与文字的书面报告,也是一种新闻边缘文体。它与工作总结、工作通讯相近,不同的是其分析更加深刻、理论性更强。它具有信息性、动态性、全面性和具体性等特征。
34.目击新闻
着重强调“目击”,具有很强的视觉感,即通过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及时报道新闻事 件。这种消息的题材,有时是可预见的,有时带有偶然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35.在采访中,记者怎样才能“面上找题目,点上作文章”?
①首先应该对面上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形势的发展、社会矛盾的焦点、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所了解。②从中初步选择报道的方向与单位,再逐步收拢,明确典型。③面和点指的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整体与局部。本做法就是要善于把点上的个别事实和面上的普通事实联系起来。
36.为什么采访中记者要努力获取第一手材料?
第一手资料,是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获得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等。记者发出的报道中,有没有必要和足够的第一手资料,是一个记者是否进行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卓有成效的采访的重要标志。①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实证性。记者亲自耳闻目睹的事实与别人转述的事实,其分量和价值量是大一样的。它直接关系到事实的权威性和说服力。②第一手资料是记者认识客观事实和检验间接材料的依据。③第一手材料,往往是形象生动的、富有吸引力的。中外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
37.消息写作中如何运用背景材料?
①不同类型消息区别对待。通常非事件性新闻的背景交代要比事件性新闻的多一些。②因时因地因读者对象制宜。着重看主要读者对象,设身处地地为读者着想。③服从新闻表达的需要,不可喧宾夺主。“引旧意在显新”是交代新闻背景的根本宗旨。④要省而精,简明扼要。应当尽力选择和使用典型的、“多功能的”背景材料。⑤要灵活穿插,但不要牵强附会。背景应当随着表达新闻事实和新闻主题的需要而灵活安排。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小题15分,第39小题13分,共28分)
38.某大城市车友会发出倡议,号召私家车主“每周少开一天车”。请你以此为新闻线索准备一份采访提纲(至少包括确定采访对象,拟定各自的提问内容)。
首先确定采访对象,然后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准备相应的提问内容。
①车友负责人:组织这项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如何保证这项活动长久、顺利开展;对这项活动的预期。②私家车主:会否以实际行动响应车友会的倡议;为什么参加这项活动;这项活动的意义何在;这项活动对私家车主产生的影响。(车友会负责人、私家车主是基本的采访对象,不可缺少。)③市交管局:如何看待车友会组织的这项活动的可行性及意义;④市环保局:如何看待车友会组织的这项活动;这项活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市交管局、市环保局两类采访对象,涉及其一即可得分)⑤公交公司:车友会倡导的这项活动对公共交
通的影响;如何看待这项活动。⑥无车族:如何看待这项活动。(公交公司、无车族两类采访对象,涉及其一即可得分。)
39.指出下列消息中的背景材料(可以在有关内容下面划线标明),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
新华社拉萨7月1日电中国今天创造了历史:第一对满载乘客的列车沿着连接西藏和中国内地的高原铁路首次跨越了“世界屋脊”。当两列庆典列车“青1”和“藏2”分别驶出格尔木和拉萨车站时,世界为之瞩目。数千名身穿各色民族盛装、讲各地方言的群众目睹了这一历史时刻,高呼“扎西德勒”。国家主席胡锦涛为首趟进藏旅客列车开通剪彩。“这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也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他对会聚格尔木火车站参加庆典的2600多名各界代表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根本无法支撑铁轨 和火车。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利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行车海拔超过4000米时,列车开始弥漫式供氧,旅客还可以随时用吸氧管吸氧,以免出现高原反应。造价330亿元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并两次证实中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一成功实践再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不断创造非凡的业绩,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他说。1300
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据悉,中国政府还计划在10年内将青藏铁路延伸至日喀则、林芝和亚东。届时西藏铁路总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部分贸易物资可不再经过马六甲海峡,直接从南亚出入境。①背景材料1: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圆了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梦想,也攻破了美国现代旅行家保罗.泰鲁“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到不了拉萨”的断言。作用:透过这一背景的交代,反衬了中国走上科技进步的现代化道路,而且颠覆了西方人“青藏高原不可战胜”的妄断。更加突出青藏铁路这一“奇迹”工程,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②背景材料2: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814公里的西宁至格尔木段已于1984年通车,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6月29日开工建设。作用:这一背景材料的补充,说明青藏铁路的关键点、艰难程度以及中国在攀登科技高峰的道路上的不断超越。③背景材料3:这一工程被喻为“奇迹”,因为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沿线的多年冻土层本无从支撑铁轨和火车。青藏铁路从此取代秘鲁得马至万卡约的铁路成为世界最高的铁路。作用:这一背景材料烘托、强化主要新闻线索—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的新闻线索和重要意义。
④背景材料4: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从现在的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今天,从北京到拉萨仅需48小时。作用:通过前后对比,表明青藏高原天堑变通途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进一步证明高原铁路工程的伟大和中国人的智慧。
第四篇:新闻采访与写作
马航MH370离奇坠南印度洋真相须查清
北京时间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坠机。马航同一天告知该航班乘客的家属,飞机上没有生还者。马来西亚方面是在澳大利亚、中国先后在南印度洋发现疑似飞机残片的情况下,做出上述宣布的。
这一悲痛消息令人难以接受。目前中国科考船“雪龙”号已在前往疑似出事海域的路上。马航MH370失联牵动全球密集关注十几天,在得知该客机中途折返后,人们曾燃起客机并未坠海、而是被劫持的一线希望。环球时报的社评指出:“事情显然并未到此结束。客机为什么飞向没有着陆点的南印度洋,在那架飞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关键性问题至今没得到回答。而这一切是必须完全搞清楚的,为了告慰那些逝去的无辜者和他们的家属,也为了今后进出马来西亚乘客的安全”。马政府自从MH370失联后,所发布的信息往往否定、否定在否定,要不然就是相互矛盾、吞吞吐吐。此次马国总理发布的飞机落入印度洋的结论,给人的感觉明显是缺少证据。本应飞往中国的客机莫名其妙掉头飞向南太平洋,而且几乎明摆着飞到那里去坠毁,这超出人们对空难的全部了解和想象。这上面有154名中国人,我们有权力要求马来西亚政府还原事情发生的真相,并将它们全盘公布于大众。这起空难是机上人员造成的,还是有外力的参与造成,我们需要知道。希望马来西亚政府克服“国家安全”或政治等其他顾虑,不隐瞒任何相关信息。当前没有什么事情比围绕MH370空难的重重疑团更能损害马来西亚的信誉。马方应组织力量尽早确定飞机的准确坠毁位置,并打捞飞机残骸,找到黑匣子,确认飞机失事的原因,以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失事客机上的中国人属最多,但是在调查展开以后,中国社会已少有人朝事故是针对中国的阴谋方向联想。我们国家一直将马来西亚看成友好国家,我们现在要求得到真相,这一点也不过分。这是我们失去154名同胞情况下的基本权利和应得到的尊重。同时,希望我国政府以及有突出情报能力的国家一起协助、督促马来西亚方面整理信息,将事件的善后工作最大限度的透明化。这是一起罕见并且离奇的空难,但它决不该作为一个谜团走进世界空难史,它应该变成清晰的事故原因和历史教训被载入史册。
第五篇:小记者采访与写作
第一课 怎样培养新闻敏感性
一、怎样培养“新闻鼻”
有这样一段电视纪录片,不知道小记者们看过没有?
海关警察得到消息,一个身上携带毒品的罪犯要混在人群里,要通过海关。但是,这个罪犯隐藏在哪里呢?怎样在人山人海中及时准确地把他抓到呢?于是,海关警察立刻带上警犬赶到了海关。
一到海关,警犬便翘起鼻子,使劲地闻起来。他不停地闻,不停地搜索,在排除一个又一个过关的行人之后,终于在一个可以的男人面前停住了。警察立即上前搜查,结果在罪犯身上最隐藏的地方搜出了四包海洛因。走私毒品案当即告破。
这个案件的告破,应当归功于警犬。警犬为什么能够破案呢?因为它有一只灵敏的鼻子。
警犬需要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小记者也需要有一只嗅觉灵敏的鼻子。当然,小记者的鼻子不是用来嗅海洛因,而是用来嗅新闻。于是,我们给小记者的这种鼻子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新闻鼻”。小记者朋友们,“新闻鼻”既然不是指的真正的鼻子,那么它是什么东西呢?
哦,它原来是一种本领。这种本领就是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锐嗅觉,也叫“新闻敏感性”。所以,“新闻鼻”就是“新闻敏感性”。
好啦,下面我来举两个例子,大家就能知道什么是“新闻鼻”了。第一个例子。
1964年10月15日,前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下台。这一消息,前苏联的通讯社塔斯社是在第二天的晚上8点30分公布的。在此之前,绝对保密。但是,法国的记者却早在当天下午6点55分的第一时间就报道了这个消息,比前苏联的通讯社早了25小时35分钟。
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一个外国记者怎么能比当事国的通讯社还提早发出消息呢?他是怎么得知这个消息的呢?原来,15日之前,这位法国记者就听说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有可能发生变化,他就十分警觉。15日这天,他发现一天之内,在前苏联接连发生了三个重大的“异常现象”:一个是赫鲁晓夫没有出席他必须出席的记者招待会;一个是在当天出版的前苏联执政党的党报《真理报》上赫鲁晓夫的名字不见了;另一个是当天必定要出版的前苏联执政党的机关报《消息报》竟然没有出报。这位法国记者敏锐地嗅到了这些变动,根据这些异常的现象,他断定:赫鲁晓夫出了大事情。
我们说,这位法国记者具有极强的“新闻敏感性”,他具有一只十分称职的“新闻鼻”。第二个例子。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位记者,去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了剧场,发现剧场的没口立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本场演出,因故取消。这位记者便空手而归,归家睡觉去了。半夜,睡梦中他突然接到总编辑的电话。电话里,总编辑对他大吼:“你是怎么搞的!你采访的女演员的消息在哪里?你快起来看看,人家的报纸都登出了消息啦:女演员自杀了!”
同样是一块牌子,上面写的同样是“因故取消”,《纽约时报》的记者没有嗅出什么新闻,而别家报社的记者却嗅到了“女演员自杀”的爆炸性新闻。
我们说,《纽约时报》这位记者没有“新闻敏感性”,他不具备“新闻鼻”;而别家报社的记者有“新闻敏感性”,具备“新闻鼻”。
二、怎样寻找新闻线索
有了“新闻鼻”,怎么就能嗅到新闻呢? 原来,嗅到新闻,首先必须找到“新闻线索”。什么是“新闻线索”呢?
噢,还是让我们来举两个例子说明吧。第一个例子。
有一次,我到农村采访,在一个村子里偶尔听到了一句话:“刘永家挖地挖出个瓦罐罐。”
“挖地挖出个瓦罐罐”,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就找到了刘永家。刘永原来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我从他那里了解到,瓦罐罐是他帮助爸爸挖地时挖出来的。开始,爸爸一位这个瓦罐罐是个普通的泥罐子,没什么用,就拿回家放在了院子里。后来,村子里有人说这可能是件文物,是件值钱的宝贝啊!于是,爸爸就做起了发财梦。他偷偷地找到了走私文物的人,想卖一个大价钱。这件事被刘永知道了,他听老师说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应当交给国家,不能私自出卖,就劝爸爸把瓦罐罐献给县博物馆。可是,爸爸不作声,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一天,爸爸趁着天色未良,把瓦罐罐装进竹篓,背起来就悄悄出了村。刘永发现后,知道爸爸要去卖文物了,就立刻追上去。经过一番说理,终于说服了爸爸。父子两人高高兴兴地把瓦罐罐送到了博物馆。博物馆登报表扬了父子俩。
根据这些事实,我写了一篇新闻《保护国家文物的好孩子》,登在了报纸上。
我的这篇新闻,是怎样发现的呢?就是听了“刘永家挖地挖出个瓦罐罐”这句话发现的。那么,这句话就是这篇新闻的“新闻线索”。有了“新闻线索”,顺藤摸瓜,就能写出新闻来。
第二个例子。
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位小记者张一弛,在与同学聊天的时候,听说王允同学的大姑妈要从台湾回来探亲。那时候,海峡两岸相互往来刚刚开始。张一弛想:分离了40多年的亲人得以相聚,这里一定有好新闻。他立即找到了王允,问清楚大姑妈到来的时间。在大姑妈到达王允家的当时,张一弛及时赶到了王允家,举起相机,拍下了久别重逢的亲人相见时的热烈场面,充分表现了海峡两岸同胞渴望统一的迫切愿望。这样的照片在当时十分难得,所以很快就被报社采用了。
张一弛的这张照片新闻是怎样得到的呢?就是来自聊天中“大姑妈要从台湾回来探亲”这句话。这句话,就是这张照片新闻的“新闻线索”。有了这条线索,接着追下去,就能发现好新闻。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来回答什么是“新闻线索”这个问题了。可以这样回答:新闻线索就是新闻现象的初步显露。请小记者们记住:新闻线索是一种“初步显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打两个比喻。
有人在山里偶尔发现了一块铁矿石,于是在这个位置挖下去,结果挖出了一座铁矿。这块“铁矿石”就是这座铁矿的“初步显露”,就是铁矿的线索。
有人在大街上偶尔闻到了一缕酒香,他追寻着酒香走下去,结果在一个深深陶小巷子里发现了一家酒厂。这缕“酒香”就是这家酒厂的“初步显露”,就是酒厂的线索。
可见,要发现铁矿,首先要找到那块“铁矿石”;要找到酒厂,首先要闻到那缕“酒香”。同样,要采访到好新闻,首先就要找到“新闻线索”。
怎样发现“新闻线索”呢?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记者们听说过这句话吗? 是的,小记者要想采访到好的新闻,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起自已的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时时处处捕捉新闻线索。要把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变成一架不停转动的雷达天线,搜索着一切可能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你们说;是吗?
那么,怎样通过眼睛和耳朵发现新闻线索呢? 方法一 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来举个例子。
北京有一位小记者张帅。有一天,他接到学校大队辅导员的通知,请他去参加区里的“优秀少先队员表彰大会”。他想,既然是优秀队员表彰大会,那么这些优秀队员每一个人一定都会有生动的故事,一定能写出很好的人物报道来。于是,他决定抓住运个机会做一次采访。
“优秀少先队员表彰大会”召开那天,张帅早早来到会场,他找到大会的主持者,索要了每一位受表彰的队员的事迹材料。这些材料中,有一位队员名叫景达。景达是个助人为乐的“热心肠”,他的事迹十分感人。班里几个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同学,一碰到作业中不会做的问题就去找景达,他不仅做到热情回答,还能根据每个人在学习上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知道,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景达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细致呢?原来,他为了帮助这几个成绩较差的同学,私下为每一个人做了一个“学习小档案”,记录了每一个人知识缺陷的情况和进步的情况。这样一指导起来,就能做到“治标又治本”。还有,班里每天总有个别同学忘记带圆珠笔,每当这时,景达都会举手站起来,拿出圆珠笔借给同学,解决同学的燃眉之急。为什么能这样?原来他事前准备了好几支圆珠笔,放在一个小盒子里,以备有同学临时忘记带笔的时候借给他。不过,他借笔却不惯同学的坏毛病,借完后,他总要在课后对那个同学说一句:“下一次可不能忘带哦!”还有,同学们想借书,都愿意去找景达;鞋带断了,愿意去找景达;甚至两人打架,也愿意去找景达帮助解决„„小记者张帅越看越感动,表彰大会一结束,便专门采访了景达。事后,他借用“有困难找警察”这句社会上流行的话,写了一篇人物报道《有困难找景达》,受到了好评。
好了,小记者们,现在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张帅的这次报道,线索是哪里来的呢?就是他从“注意重大事情的预告”中得来的。生活中,重大事情的预告是经常有的。比如,学校要召开什么大会,比如某某节日,大队要举办什么活动,比如社会上要有什么展览,等等,这里面都有新闻线索。小记者们可要多多注意听和看哟!
方法二 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 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再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
有一天,小记者李欣听到两个同学在一起议论。一个说:“哎,你听说了吗?五(1)班的王超昨天晚上被派出所叫去了。”另一个说:“没听说啊!还有这事呀!”这两句议论,立刻引起了小记者李欣的注意。她想:这两句话后面一定有新闻。于是,她顺着这两句议论追下去,找到知道这件事的同学,找到了派出所,又找到了王超本人。经过一番采访,原来是王超检举了一个偷窃居民楼内消防器材的盗窃分子,为社会治安做了一件大好事。事后,李欣写了一篇很好的新闻报道《他走进了派出所》。
第二个例子。
一天,小记者赵童童听到一个同学大声喊:“嘿,六(1)班的‘小偷公司’破产了!”他立刻警觉起来:什么“小偷公司”?怎么“破产”了?于是,他就紧追不放进行采访,结果了解到是这么回事:六(1)班里有几个同学凑在一起摆阔气,常常到餐馆里吃喝,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开始跟家长要钱,慢慢发展到偷偷拿家里的钱,被大家称为“小偷公司”。后来,班里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活动。活动中,这几个同学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彻底改掉了坏毛病。小记者赵童童根据采访,写出了一篇很动人的报道《“小偷公司”破产了》。
在以上的两个例子中,《他走进了派出所》的新闻线索是哪里来的? 《“小偷公司”破产了》的新闻线索是哪里来的?它们都是来自“注意周围人们的议论”。
可见,能够引起人们议论的事情,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事情,同时又是尚未被大家完全了解的事情,那么这种议论中一定会有新闻线索。
方法三 注意周围事物的变化 这是怎么回事?
还是让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吧。
有位小记者叫周宁。一天,班里的一个同学宋强上课迟到了,进教室时,只见他裤子上撕了一个口子,脸上也划了一道伤痕。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周宁的注意。他想:宋强是从来不迟到,也从来不打闹的,今天这是怎么啦?宋强今天这种变化,背后一定有文章。课后他仔细了解,原来,上学的路上,一位老爷爷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没有井盖的管道井里,宋强立即跳下去把老爷爷救了上来,自己被剐破了裤子和脸。周宁很快写了一篇报道《他为什么迟到?》,受到了大家的赞扬。
俗话说,事出有因。事物发生了变化,表明它有了新的发展,它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发展过程。留心这种变化,就能发现新闻线索。好了。“怎样发现新闻线索”,就讲到这里啦。
三、判断新闻价值的五条标准
“啊!有了新闻线索,快快采访去吧!”看,有的小记者高兴得跳起来了。
发现新闻线索,就可以马上去采访了吗?
不,先别着急。发现新闻线索后,要仔细分析一下,看看这条新闻线索有没有新闻价值。有新闻价值,再去采访,没有新闻价值,则不要 去采访,否则就是无效劳动。
“怎样才能看出有没有新闻价值呀?”看,这位小记者又发愁了。别发愁,我来告诉你:怎样判断新闻价值。
判断新闻价值,有五条标准: 标准一 正确
正确,就是这条新闻线索的内容在思想上是正确的。或者说,它对读者是有益的。
新闻的功能,是影响舆论。少年读者模仿力很强,读了新闻便会照着新闻中的言和行去行动。新闻的思想正确了,就能引导读者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产生积极的新闻效应。如果新闻的思想错了,就会把读者引向错误的方向,产生消极的后果。
比如,新闻的内容讲的是一位少年帮助残疾人克服生活困难的事迹,就会引导公众都来关心社会上的困难者,产生人文关怀的积极效果。如果新闻的内容讲的是一位少年,在自己并不会游泳的情况下,贸然跳下河水抢救落水儿童,就会误导少年儿童片面理解“舍己救人”,只讲勇敢,不讲机智,导致众多少年儿童做无谓牺牲。
思想正确,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看新闻的实质意义对读者有无益处。
标准二 重要
人们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需要了解信息,需要新闻。但是,每天涌入人们耳朵和眼睛的信息是大量的。人们并不需要了解所有的信息,而只需要了解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对信息做出选择。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呢?当然是选择那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国家关于教育的重大政策;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成长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代表新思想、新观念的人和事;具有启发意义的各种课外活动等等,都是重要的。而那些小道消息、流言蜚语,就是不能选择的。
标淮三 及时
新闻是明日的历史,历史是昨日的新闻。这就要求新闻必须做到及时。就是要看看这条新闻是不是最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如果这条新闻线索很有意义,但是它已经是一年以前或一个月以前发生的,那么它就不再是新闻了,也就失去了报道的意义。
新闻是易碎品,特别讲究时效性。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及时性就没有新闻。
标准四 新意
新意是什么?新意是指已知事物或现象的新的组合、新的发展。新闻所包含的信息其中有些方面的内容是人们已经知晓的,但还有很多信息却包含着人们尚不知晓的或不确切知晓的内容。新意,就是要挖掘那些人们尚不知晓或不确切知晓的内容。
比如,有位小记者写过一篇报道《有多少课桌椅不合格?》,内容是反映六年级的学生还在使用一年级时使用的课桌椅的问题。过去,人们也关心课桌椅问题,但大都是关心课桌椅破烂的问题。这篇报道写出了“人在长高,桌椅却不长”的问题,这就发现了新意。
标准五 接近
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对新闻价值有重要影响。与读者距离越近,新闻价值越大。
新闻事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指的是什么呢?一是地理距离;二是心理距离。
写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新闻,就能够使地理距离缩短。写大家特别关心的新闻,就能使心理距离缩短。有一位小记者写过一篇报道《当我们被朋友“出卖”》,一下子抓住许多同学的兴奋点,拉近了同他们的心理距离。
怎么样?小记者们,这回知道什么样的新闻线索具有新闻价值了吧?希望你们寻找更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
有新闻价值了吧?希望你们荨找更多的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
第二课 采访前应做哪些准备
小记者们,前面咱们已经弄懂了“怎样发现新闻线索”。那么,有了新闻线索,是不是就可以马上去采访了呢?
哦,有的同学说可以。理由是:新闻就是要快嘛,不马上去,不就错过时机了吗?说得有道理。
哦,还有的同学说不可以,理由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不做好充分准备,怎么能采访得好呢?说得也有道理。
叫我说呀,应当把两种意见结合起来,就是既要快,又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要在纸面上做好充分准备;在时间急迫的情况下,来不及在纸面上做准备,也要在脑子里做必要的准备。总之,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这是肯定的。
那么,采访前应当做好哪些准备呢?
一、了解背景材料
有小记者问,什么是背景材料呀?
背景材料,是指这个新闻事件大概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的;新闻中的主要人物大体是什么样的人物;还牵涉哪些相关的事件等。
举例来说吧。
有一天,报社编辑部收到一封小读者来信。信的内容是7个少先队员告校长的状,说“六一”儿童节这天,校长不为队员们组织活动,反而让全校同学搞了一天卫生,他们很有意见。信的末尾,签了7个人的名字,还摁了7个小手印。
记者们一看,这可是上个很好的新闻线索呀!便决定做一次认真的采访。
采访前奏做哪些准备呢?记者首先想到了要了解背景材料。于是立即给这所学校的上级团委打电话了解情况。经过一番了解,情况是这样的:这所学校“六一”儿童节这天的确没有为队员们组织活动;有意见的不仅是这7个队员,全校的少先队员意见都很大;这位校长的决定并不是有意识地剥夺队员们活动的权利,而是有一定原因的,他过去一直挺重视少先队活动;这件事后来又有了新的进展„„ 了解了这些情况,记者心里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底数,知道该怎样制订采访计划了。最后,记者根据采访,写了一篇特别生动的报道,文章发表后,深受小读者欢迎。
再来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在一次“全国少先队学科学、爱科学”表彰会上,有一个农村小学的养羊小组受到了表彰。我得知这个线索后,决定去采访。可是,除了知道有这么一个养羊小组之外,别的情况就知道得很少了。比如:这个养羊小组所在的农村的经济是不是发达?他们养羊的主要意义在哪里?养羊小组有什么主要事迹?共中主要人物有谁?等等。于是,我找到了表彰大会的组织单位了解情况。组织单位为我提供了这个养羊小组的事迹汇报材料,我看后了解到,这个养羊小组所处的农村以牧羊业为主要生计,经济十分落后;当地羊的品种低劣,产毛量低,质量差;养羊小组的主要事迹是进行科学实验,改良羊的品种;这其中还有一位很优秀的辅导老师„„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制订采访计划心里就有了底了。了解背景材料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找到重要的如情人问询,可以打电话到相关的单位了解,可以查阅寸有关材料,也可以上网查询同类资料,等等。
有的小记者可能会说:“新闻事件是什么,到了那里一采访不就知道了吗?还用了解什么背景材料呀!”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句话吧:“有备而来和无备而来,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
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学校冬季锻炼的新闻,由于事前没有了解背景材料,就盲目地去了。到了那里,也不知道找什么人,问了几个问题也问不到点子上,对方应付两句话就没词儿了,结果我只好拍了几张表现学生们冬季锻炼场面的照片就回来了。
这是一次失败的采访,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一开始就没有认真了解背景材料。
还有一次,我去一所学校采访某中队集体关怀患癌症小伙伴的事迹。采访前,我看了许多介绍这个中队的材料,这其中有患病小伙伴的情况、中队集体的情况、辅导员老师的情况、学生家长的情况等等,这些我都有了大概的了解。采访中,我能提出许多问题,引领着采访一步一步进行。
这是一次成功的采访。成功的重要原因,是事前了解了大量的背景材料。
二、制订采访计划 国家建设要制定“五年计划”,学校教学要制定“工作计划”,小记者采访怎么能没有计划呢?
有的小记者可能会说:“咳,计划赶不上变化。要什么计划呀!”这话可不对。变化是对什么而言呢?当然是对计划而言的。那么你连计划都没有,还谈什么变化啊?那不是越变越乱吗?
那么,怎样制订采访计划呢?
哦,还是举例来说吧。
还举上面说的那7个小手印的事情吧。记者在前去采访之前,制订了一个比较周密的采访计划。这个计划是这样的:
“7个小手印”新闻采访计划
1、来访时间:2001年7月10~13日。
2、采访地点:山东省×县×小学。
3、采访对象:a、摁手印的7个同学; b、执笔写“告状信”的同学; c、7个同学所在中队辅导(班主任); d、大队辅导员; e、校长; f、家长。
4、收集材料:照片、相关的笔记。
5、新闻主题预测:可能是“尊重儿童正当权益”。
6、意外情况:事情可能比收到“告状信”时有了新的变化,应根据情况改变采访计划。
7、准备采访工具:采访本、照相机、签名用的笔和白纸等。看,这就是一个“采访计划”。
可能有的小记者会说:“噢,这就是采访计划呀,那我也会制订。”那可是太好了。不过,如果不是照猫画虎,而是能说出制订采访计划的几点要求,那就更好了。
什么是制订采访计划的要求呢?应当这么说:要确定采访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次要人物、收集资料、现场拍照、预测主题、预料变化等。
前边已经讲过,如果采访前的准备时间比较充裕,采访计划应当制订得比较详尽一些,并且写在纸上;如果情况比较紧急,来不及详细制定,更没有时间写出来,那也要在脑子里把计划想一遍,有个“心里计划”。总之,制订采访计划这个过程是不能缺少的。
有的小记者可能会说:“啊呀,采访还要制订计划,这么麻烦哪!”是啊,不麻烦怎么能保证采访成功呢?还是那句话:不打无准备之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