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03: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第一篇: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4-07-28 阅读:524次

(89川国土法字第15号)

一、确定土地权属关系的依据和基本原则

1、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四川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实施办法》)和国家、省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实事求是地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以利全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2、土地权属关系的确定,必须以合法的权属证件、历史档案资料和调查勘查记载的事实为依据。

3、在确权过程中涉及到历史遗留问题,应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有利于生产(工作),协商解决”的原则。具体讲,要承认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客观的现实情况,通过协商,按有利于土地的合理利用,有利于城乡建设规划,有利于安定团结,做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兼顾。

4、我国土地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分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和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两种,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土地没有所有权。依法办理手续后,只有使用权。

二、国有土地的确定

5、城市市区、县城、建制镇及工矿区的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集体所有,又未经征用的除外。

6、土地改革和一九六二年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以下简称《六十条》)公布后“四固定”时未分配、确定给农民的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等土地属国家所有。

7、国家建设,依法征用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依法征用过的土地,因建设项目停、缓建,无论还耕与否仍属国家所有。但在一九六二年《六十条》公布后,已“四固定”、给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的除外。

8、国有土地经开发利用,其所有仍然不变。因修建水库、整治河道所增加的可利用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应扣除工程占用的集体所有土地的部分。

9、铁路、电力、通讯、航道、码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的公路用地及其已办征用的辅助设施用地、留用地属于国家所有。

10、在农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的学校、寺庙、公墓、教堂、卫生等公益事业和企业单位,乡镇人民政府机关和军事用地等一律属于国家所有。

11、在城市(含建制镇)规划区内,由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城镇居民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12、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建制已撤销,人口已全部转为非农业人口的,该集体的全部土地应归国家所有。

13、《六十条》公布以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已使用的土地,直到现在还在使用的,属于国家所有。已交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除外。

14、《六十条》公布后至一九八二年五月《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颁布时止,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符合下列之一者,为国家所有;

(一)有文字依据证明是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县级有关管理部门)批准使用的;

(二)双方签订过协议,进行过一定补偿或安置了劳动力的;

(三)由农村集体所有制单位转为全民所有制或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

(四)没有任何批准手续,也没有签订协议进行过补偿和安置,但已建成永久性建筑,不能退还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以后按当时政策规定补办了用地手续的。

15、一九八二年五月至一九八六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7号文件《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下达之前,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违法占用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按省人民政府川府发(1986)190号文件《关于处理一九八三年以来各类建设占地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补办手续后,为国家所有。

16、全民所有制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依法购买农民或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房屋、非农业建设生产基地后,按《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办理了手续的,其土地为国家所有;城镇居民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购置农民房屋,依法到县级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手续后,其土地为国家所有。

三、集体土地的确定

17、土地改革时国家发证分配给农民种植的土地,无论是农民原有的还是新分得的都属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18、国家建设征用了农业集体的土地,因停建、缓建,土地退还给农民种植的,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耕种农民所在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一)《六十条》公布后,己“四固定”给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用于农业生产种植的;

(二)一九八二年以后,农村实行联产责任制时,经用地单位同意,土地退还给农民用于农业生产,并承担交纳农业税、粮油等农副产品订购任务的。

19、铁路、公路两旁的规划用地、预留地,未办征用手续的,仍为所经营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20、城镇规划区由农民种植的土地未办理征用手续的属 于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重庆市郊区土地改革时没收、征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的,原定为国家所有。由于农业合作化后,我国土地制度发生重大改革,依《宪法》规定,这部分土地应为所经营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1、《六十条》公布后,由于下列原因引起集体之间土地发生变化的,原则上应维持变动后的权属关系:

(一)由于乡(镇、公社)、村(大队、联杜)、组(生产队、社)合并或分开引起土地变动的;

(二)县(区)以上行政区域变动引起土地变动的;

(三)因各种原因进行移民安置、调整土地引起变动的。

22、国营农、林、牧、渔场及科研单位,因撤销,将占有的土地退还原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的,为农业集体所有。

23、乡(镇)、村、组(社、队)企、事业单位使用的土地,依法办理手续后,为该企、事业单位隶属领导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4、农村居民的宅基地,属该农民所在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农村个体工商户、专业户依法获得土地使用权后,其土地为土地所在地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5、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依法租用农业集体的土地,其所有权仍为原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6、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经合法批准,以土地为联营条件,与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合伙经营,其土地在城镇规划区以外的,其土地所有权仍为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27、为保护耕地,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单独或在有关主管部门组织下对所在地的小片荒地、河滩等进行开发治理,所增加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在“四固定”时确定给农业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或在一九八二年后承包给农民耕种,并相应承担交纳农业税、认购农副产品等义务的,可确定为所在地的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确定

28、凡经合法批准,拥有征、拨用地手续的单位和个人,对所占有的国有土地具有合法使用权。

29、建国以来,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给国家机关、军队、团体、国营企、事业单位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各种建筑基地设施等,使用单位对土地拥有合法使用权。

30、居民在城镇拥有合法房产的,对其所依附的土地有合法使用权。

31、各行政部门对其直接管理的国有林地、草地、水域、城市公用土地、公路和铁路等用地有使用权。各部门下属的行政、企事业单位,凡具有法人资格,占用的国有土地,其土地使用权可确定给该下属单位,不具法人资格的土地使用权应确定给主管部门。

32、部门经租、管理的公房,由机关、团体、工矿企业、事业单位的个人长期租用的,其土地使用权应确定给出租部门。

33、华侨或港、澳、台同胞在城镇拥有房产的,其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权可确定给本人;由房产管理部门代管经租的,代管经租期间其土地使用权可暂定给代管经租部门。

34、任何公民和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城镇的房屋被拆除、改建或自然崩塌,或因其他原因,土地已被其他单位使用,无法退还的,其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后确定给现有使用单位;没有建筑物的空地,两年以上无人使用的由土地管理部门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收回重新安排使用单位。

35、宗教部门历史上长期(十年以上)出租闲置的土地,已被其他单位合理使用,其使用权可以确定给现用地单位,如有宗教房产等地面附着物,还存在租赁关系的,其土地使用权应确定给原宗教部门。如因占用了宗教部门原有土地不能归还,影响宗教正常活动的,当地政府应通过正常渠道给予解决。

36、铁路、公路、电力、邮电等部门土地使用权的确定,应按承受、征用文件为依据。对没有办理征、拨用土地手续的留用地、预留地、防护地和规划地没有使用权;已办征、拨用手续,确定给农民耕种的,土地使用权应分别确定给上述部门。但在土地改革和“四固定”时已分给农民种植并承担了交纳农业税等义务的除外。

37、在国有河滩进行非农业建设、与治理江河相结合,不影响行洪安全的,经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报人民政府批准,其土地使用权应确定给现行使用单位。

38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个人使用国有土地,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件规定的,按文件规定确定;没有文件而用于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承认其经营者的使用权。

39、任何单位和个人征、拨土地全部或部分闲置两年以上不用的,由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报人民政府批准后收回其闲置土地的使用权,交与当地农村耕种或安排给其他单位使用。

五、集体土地使用权的确定

40、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承包经营的,其土地使用权应确定给经营者。

41、农村居民(包括回乡落户的干部、工人、城镇居民在内)依法办理用地手续修建住宅用地,其土地使用权确定给住户居民。

42、乡(镇)、村、组(社、队)办企、事业单位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利用集体土地进行建设的,即可获得该土地使用权。一九八六年以前没有依法办理用地手续,在全省清理非农业建设占地后按省政府川府发(1986)190号文件规定补办了手续的,也可获得土地使用权。

43、农业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作为联营条件,与国营企、事业单位、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联合经营的联营单位对联营的土地拥有合法使用权。

44、经批准获得使用集体土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占而不用,多占少用两年以上的,经县级土管理部门报人民政府批准收回其使用权,交还当地农民耕种或另行安排使用,土地使用权应确定给新用地单位和个人。

45、农村居民对原有宅基地拥有合法使用权。一九八二年《国务院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公布后利用旧宅基地改建的,可以确定其使用权。土地管理“两法”颁布实施后经批准新占土地修建的,超过部分不论多少,都无合法使用权。无合法使用权的超占部分土地,按省政府川府发(1986)190号文件规定,由县级国土局和乡人民政府每年收缴土地损失补偿。

46、农户外迁或转为非农业人口,在农村有房产的,可以承认其土地使用权,房屋出让或跨塌的,即失去其土地使用权。

47、农民一户多住,宅基地应合并计算,符合规定标准的,对其宅基地有合法使用权;超过规定标准的,按45条办理。

48、继承房产的,对其宅基地有合法使用权,但超过规定面积的,应按45条办理。跨塌的空地不得继承。也无土地使用权。

49、农村专业户,经合法批准用地,与宅基地合用的,应分别确认其使用权,但超过规定标准的应不予承认。按第45条规定办理。

50、华侨、港、澳、台同胞在农村有房产的,可以确认其土地使用权,有亲属的由亲属代管。无亲属的由当地政府代管。房屋倒塌已成空地的,由当地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其使用权。

六、其他

51、城乡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卖、出让房产后,即丧失其土地使用权。买卖房屋后按《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二款规定,三十天内必须到当地县级国土局办理土地使用权转移手续,新用地单位和个人才能具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

52、因紧急抢险、军事行动和特殊情况,需要临时使用土地的,使用时间在三年之内,依法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后,有临时的土地使用权。

53、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土地的权属确定,其面积、四至界线,必须与批准文件或确定依据相吻合。文件上四至界线不清,但实地界线清楚,面积准确无争议的,也可确定其权属关系。有争议的,要按现实使用情况,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后,确认其权属关系,四至界线清楚,面积不符,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单位和城市居民使用的土地,经过核实,重新登记后可确认其权属关系;是农村居民住宅、专业户经营所用的土地,超过面积部分,应按四十五条办理。

54、从一九八二年国务院关于土地管理的两个条例下达后至一九八六年底的一切违法占地,必须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6)7号和省人民政府川府发(1986)190号文件规定,补办手续后才能确认其土地使用权。

55、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以后的一切违法占地,必须严肃处理。经处罚后,确实需要占用土地的,责令其补办手续后再确认土地使用权。

56、经人民法院判决或国土管理部门调解解决,双方已达成协议,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作为确权依据。

第二篇: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2007年07月06日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川国土资发„2004‟164号

各市、州、县国土资源局,攀枝花市国土局、厅直属各单位:

•四川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务会审查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一条为规范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土地整理,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采取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以及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本规定不适用于依法批准的城市、集镇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土地整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土地整理项目包括国家投资项目,省投资项目,市(州)县投资项目、乡镇投资的项目和用地单位投资项目及社会资金投资的项目。

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是指由国家和省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安排的土地整理项目。

市(州)、县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县城以上(含县城)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规划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而实施的占补平衡和建设用地指标折抵的,由市(州)、县人民政府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

乡镇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规划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而实施占补平衡和指标折抵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

用地单位投资项目是指用地单位为实施占补平衡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

社会资金投资项目是指除以上投资之外的社会资金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

第四条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项目的入库审查,国土资源部负责项目下达和竣工验收;省投资、市(州)县投资、用地单位投资及社会资金投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立项审批和竣工验收。乡镇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由市(州)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立项审批和竣工验收。

第五条项目申报原则

(1)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符合土地利用计划;

(3)项目原则上要安排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第六条申报项目基本条件:

(一)项目基础条件

项目所在区位具有土地整理所必需的路、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或已拟定相关的道路、水利、电力工程、村庄改造等建设方案,有关措施与资金已经落实,拟同步规划和实施;或上述几项建设正在实施。

(二)项目建设规模

国家和省投资项目应在两个完整自然村以上,总面积不超过15000亩,项目集中连片,原则上不能破村。市(州)县、乡镇投资项目应在一个完整自然村以上,总面积不超过15000亩,项目集中连片,原则上不能破村。

(三)项目净增耕地比例

土地整理项目建成后,净增耕地面积不低于原有耕地面积的10%。第七条项目申报材料要求

(一)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材料

按•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组织材料。

(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材料

1.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申请报告。

2.市(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查意见。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摘要书(含电子文档)。

4.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年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及数字化成果。项目区分村碎部图斑量算表印件、样方系数表复印件。

5.经变更调查后的上一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及数字化成果。

6.项目规划图(比例尺1:200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汇总表(按过渡分类)。

7.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并签字的同意进行土地整理的意见和拟定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三)报省立项市(州)、县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材料 1.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申请报告。2.市(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审查意见。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摘要书(含电子文档)。4.市(州)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意见。

5.项目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期年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及数字化成果、分村碎部图斑量算表复印件、样方系数表复印件。

6.变更调查后的项目区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尺1:10000)及数字化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台帐复印件。

7.经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并签字的同意进行土地整理的意见和拟定的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8.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及预算书。

9.项目规划设计图(比例尺1:2000,局部采用1:500地形图)及数字化成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汇总表(按过渡分类)。项目区应有界址点坐标并设立固定界桩。规划设计要达到以下要求:符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技术规范‣及农业、林业、水利、建设等相关规范。

10.项目的资金证明。

(四)报市(州)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材料 按照报省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申报材料要求组织。第八条项目申报程序项目

申报单位为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申报的项目须经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集中报省国土资源厅。

各市(州)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土地后备资源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计划、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和土地复垦费收入预算确定项目类型、规模,组织项目申报。

第九条项目审查、审批和预算下达

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查,经审查入库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下达项目预算。

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对项目可行性进行审查并批准立项后,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项目规划设计与预算编制,由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下达项目预算。

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的可研、规划设计和预算,须经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论证后,才能够确定和下达。

按规定报省立项市(州)、县投资的土地整理项目,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对项目的立项和规划设计进行审查。项目实施单位负责筹措资金。

国家和省投资项目的规划设计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采用1:2000实测地形图,局部采用1:500实测地形图。规划设计内容应符合部、省有关规程的要求。

用地单位投资和社会投资项目立项与验收按省投资项目管理。第十条项目实施管理

国家和省投资项目由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或监督项目实施。其它项目由申报单位组织实施。

项目实施单位应在项目正式实施前,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报项目批准机关备案。实施方案中要明确项目组织领导机构、实施管理、权属调整方案、后期管护措施及后续利用计划等方面。项目实施应按经备案的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和廉政建设等制度组织项目实施。

项目的规划设计与预算一经批准下达,不得擅自修改。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的,须按原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国家和省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情况实行季报制度。实施单位必须在每季度第一周前,对上季度项目实施情况和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自查,并报省国土资源厅。省国土资源厅将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项目竣工验收

(一)竣工验收申请

土地整理项目竣工后,项目实施单位应持下列文件资料,向原批准机关逐级申请验收:

1.项目竣工验收的请示及市(州)国土资源部门的初验和审核意见。

2.项目竣工报告。3.项目竣工图。

4.有勘测定界资质的单位制作的勘测定界图(比例尺为1:2000)及数字化成果。测量时应设立固定界桩。

5.经批准的立项文件、规划设计文本图件及预算文本。6.项目建设情况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投资预期效益表,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7.项目实施方案。

8.权属调整方案及实施情况。9.项目招投标有关材料。

10.工程监理资料及工程监理总结报告。11.工程质量检验及耕地质量分析有关资料。

12.资金使用、财务决算及审计报告。国家、省投资项目的财务决算和审计工作在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

(二)竣工验收程序

项目验收采取自下而上方式进行。

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由项目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自查;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初验;国土资源部终验。

省投资项目、国家投资补助项目和报省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由项目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自查;市(州)国土资源部门初验,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终验。

报市(州)立项土地整理项目由项目所在县(市、区)国土资源部门自查;市(州)国土资源部门组织终验。

市州批准立项的土地整理项目,须在立项批复和竣工验收后每季度将项目材料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省厅将组织对项目进行抽查,对市(州)国土资源部门不按要求备案或经抽查不合格的,省厅不予认可。

第十二条新增耕地的计算方法:新增耕地数量以竣工实测后并经验收认可的数量为准。计算方法为: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面积=土地整理后实测耕地面积-土地整理前耕地面积-规划基期年至土地整理前经验收合格新增耕地面积。其中土地整理前耕地面积=规划基期年耕地面积-合法占用耕地面积-非法占用耕地面积-生态退耕面积-灾毁等因素减少耕地面积。

第十三条项目成果管理

经验收的新增耕地指标按照“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实行单列管理,可作为补充耕地指标,可抵补农村居民建房占用耕地。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按比例申请增加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具体办法,待国家政策配套后另行制定。社会投资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指标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项目申报和实施单位应作好项目成果的有关档案管理工作,有关文件和资料,要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奖惩与责任

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负责,对项目的实施负责。

对于按国家、省有关要求完成项目申报,认真组织实施,并能一次验收合格的地区,可优先安排国家和省投资项目,并进行通报表扬和经验推广。

对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和预算、资金使用和结(决)算审计不合格的,对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核查、抽查、验收中发现项目地类、面积、权属等弄虚作假的,对在市(州)立项、验收的项目抽查中发现弄虚作假等行为的,视问题严重程度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降低信用等级,年终考核降低档次、暂停申报国家和省投资项目资格,暂停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面资格,暂停新增耕地指标入库资格。

对事业单位、中介机构、施工企业、监理机构等在项目立项核查、规划设计、项目预算、施工、监理、结(决)算审计等工作中弄虚作假的除按有关规定处理外,还应两年暂停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情节特别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在全省范围内永久性禁入。对弄虚作假和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项目实施单位应搞好项目的后续利用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的效益。

第十六条本规定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教职工考勤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教职工考勤暂行规定》的通知

吉农大字[2006]221号签发人:姚秋杰

校内各单位:

现将《教职工考勤暂行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教职工考勤暂行规定

吉林农业大学

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附:

教职工考勤暂行规定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科研和工作(生产)秩序,加强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根据国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考勤范围

(一)全校在编人员、农场在岗全民职工及学校人事代理人员。

(二)具有讲师职务以上(含讲师)的教师不实行每日坐班制(担任党务、行政领导职务人员除外),其余人员均实行每日坐班制。

二、请假规定及待遇

(一)事假

1、教职工因事不能上班要请假,一天以内由各科室负责人批准;二天至五天由院、系、部、处、室负责人批准;六天至十天由院、系、部、处、室报分管校领导批准;十天以上报校长批准。

2、不实行坐班制的教师,因私不能参加集中组织的政治、业务理论学习、计划规定的教学、科研活动及其它集体活动,必须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缺席一次比照旷工天数由各院、系、部自定)。

3、院、部、处、室、中心主要负责人请假(包括因公出差),七天以内须经分管校领导批准,八天以上须经学校主要领导批准。

(二)病假

1、教职工因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请病假。需持校医院诊断书(包括在其他医院就诊的职工,可持病历回校医院开具诊断书),其它医院诊断书无效(公出、急诊除外)。病假一周以上由单位领导签字后报人事处备案,病假期间包括寒暑假和公休节假日。

2、教职工休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工资照发,超过两个月的 按国发[1981]52号文件规定执行。

(1)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①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②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2)工作人员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①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②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3)对弄虚作假开诊断书休病假者,其所休时间按旷工处理。

(4)对打架斗殴违反治安管理条例,造成伤、病、残不能上班工作的,按旷工处理。

(5)病休一年以上的人员,暂列编外。

(三)产假

1、女职工正常生育的,给产假90天(产前15天,产后75 天),晚育(女23周岁以上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增加产假30天,难产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符合晚育条件的,男方给护理假7天。产假包括寒暑假和公休节假日。

2、凡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天给孩子哺乳(含人工喂养)两次,每次30分钟(不包括路程时间)。

3、晚育并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女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允许的情况下,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单位领导批准,人事处同意后可休哺乳假,但最长不超过一年(包括产假在内)。休哺乳假期间扣发工资中的剩余津贴、补贴。

(四)婚丧假

1、婚假:教职工本人结婚准假三天(不包括路程时间),超过法定年龄(男二十二周岁、女二十周岁)三年以上的晚婚者,晚婚假十五天(法定节假日除外)。

2、丧假:职工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及其子女)死亡时,给丧假三天(不包括路程时间)。

(五)探亲假

探亲假请见《吉林农业大学教职工探亲待遇的暂行规定》。

(六)迟到早退

教职工必须按学校作息时间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迟到早退月累计五次者视为旷工一天,并在校内通报批评。

(七)销假

教职工无论因何种原因请假,到期必须到批准领导处销假。如需续假的必须在休假期内交续假手续,经批准后方能连续休假。

(八)教职工在产假、婚假、丧假、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津贴、补贴等福利待遇照发。

三、擅自离岗

(一)凡我校教职工未经组织批准而离开工作岗位的,为擅自离岗。各单位应及时将擅自离岗人员报校人事处。擅自离岗人员从离岗之日起按旷工处理,并停发工资等一切福利待遇。

(二)擅自离岗超过三十天(含三十天)的人员,学校按自动离职处理。

(三)与学校有协议的按学校签定的协议处理。

四、违反考勤规定处理办法

每月迟到、早退4次,减发月岗位津贴5%,事假天数累计在7天以内者,按事假天数减发当月岗位津贴,累计在8天以上者,停发当月岗位津贴;病假天数累计在15天以内者,按病假天数减发当月岗位津贴,累计在16天以上30天以内者,停发当月岗位津贴;旷工半个工作日,减发月岗位津贴50%,旷工1个工作日减发1个月岗位津贴,旷工2个工作日减发2个月岗位津贴,以此类推。

(一)停发岗位津贴

1、病休一个月以上者。

2、未经单位批准,擅自离岗者。

3、待岗人员。

4、经学校认定应该停发岗位津贴者。

(二)扣发岗位津贴

1、凡受学校通报批评者,扣发一个月岗位津贴。

2、受行政警告、党内警告处分者,扣发其两个月的岗位津贴,处分加重一级其岗位津贴多扣一个月。

3、被公安机关拘留者,按相应的行政处分,扣发其岗位津贴。

4、被司法部门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从被逮捕当月起扣发其岗位津贴。

五、考勤工作的几点要求

(一)考勤是加强学校工作纪律的重要手段,各单位必须严格坚持日常考勤制度。办公时间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考勤工作由各单位党政负责人主抓,以总支为单位汇总上报,各单位领导要指派专人负责考勤工作,考勤员要实事求是,秉公办事,认真做好考勤记录和各种请假手续的整理保管工作。

(三)考勤实行零报告制度,考勤员必须在每月五日前将本单位的考勤情况(汇总表)报总支,然后由总支报人事处劳资科。逾期不报者,将暂停发放其单位人员岗位津贴。同时,将不定期在校园网上公布各单位考勤情况。

(四)各单位考勤情况要实行公开制度,人事处将汇同纪检等相关部门对各单位考勤情况做不定期检查。一经发现有瞒报、弄虚作假现象,要追究所在单位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五)考勤结果作为教职工考核、职务评聘、提职晋级、评选先进和工资津贴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

六、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凡以前与本规定不符的相关文件同时废止。

七、本规定由人事处负责解释。

第四篇: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2009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2009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川高法民一(2010)5号

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第三款“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的平均工资计算”,第三十五条“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极计划单列市上一相关统计数据确定。„上一‟,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的规定,省法院从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省统计局取得了四川省2009相关统计数据,现将有关数据印发,并请转发基层法院,供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参考:

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

2、全省农村居民纯收入4,462元

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57元

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4,141元5、2009职工平均工资23,191元6、2009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

由于工资统计调查制度改革,一是今年统计数据发布时间延后,故从2010年6月1日适用2009统计数据。二是省统计局目前不能准确提供按国民经济中类行业分组的平均工资数据。三是出现公布的2009职工平均工资低于川高法民一(2009)6号文确定的“2008职工平均工资”,但根据《解释》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法院仍应按今年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相关统计数据执行。

各级法院在执行中的情况、问题、建议等,请及时报告省法院民一庭。

附:四川省2009各行业平均工资表

项目2009平均工资(元)

(一)农、林、牧、渔业17,572元

(二)采矿业24,000元

(三)制造业19,702元

(四)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0,618元

(五)建筑业18,871元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7,813元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0,103元

(八)批发和零售业18,275元

(九)住宿和餐饮业16,249元

(十)金融业50,546元

(十一)房地产业20,167元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523元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址勘查43,973元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9,807元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4,764元

(十六)教育29,161元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2,417元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5,819元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3,180元

二O一O年六月一日

主题词:2009统计数据通知

抄:四川省公安交通管理局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2010年6月1日印发

第五篇: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2010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2009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2010年06月25日 星期五 07:08 P.M.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2009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川高法民一(2010)5号

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已于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解释》第二十条第一款“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第三款“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的平均工资计算”,第三十五条“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极计划单列市上一相关统计数据确定。‘上一’,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的规定,省法院从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四川省统计局取得了四川省2009相关统计数据,现将有关数据印发,并请转发基层法院,供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参考:

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

2、全省农村居民纯收入4,462元

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57元

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4,141元5、2009职工平均工资23,191元

四川省2010年-2011年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

2010年05月11日 星期二 09:59 A.M.四川光时律师事务所陈四虎律师【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谢谢】

一、本数据适用有效期【川高法民一[2010]5号】:

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二、四川省上一【2009】各项指数【川高法民一[2010]5号】: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04元(200812633元);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62元(20084121元);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857元(20089679元);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4141元(20083128元);

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23191元(200824725元)

成都市职工平均工资:27272元(200824691元)

三、死亡赔偿金(《人损解释》No29):

城镇居民:按上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

A 年龄 X≤60岁13904元/年×20年=278080元

B 年龄60岁≤X≤75岁13904元/年×(80-X)年=★元

C 年龄 X≥75岁13904元/年×5年=69520元

农村居民:按上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

A 年龄 X≤60岁:4462元/年×20年=89240元

B 年龄60岁≤X≤75岁4462元/年×(80-X)=★元

C 年龄 X≥75岁4462元/年×5年=22310元

四、丧葬费(《人损解释》No27):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3191元/年÷2=11595.5元

五、残疾赔偿金(《人损解释》No25):

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伤残等级赔偿系数

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3.6等级划分:

本标准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成都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10级(10%),每级相差10%。

六、误工费:(《人损解释》No20):

月工资=23191元/年÷12月=1932.58元/月

日工资=1932.58元/月÷21.75日=88.85元/日(劳社部发【2008】3号)

无收入证明,参照同行业或相近行业上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七、护理费(《人损解释》No21)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本地司法实践操作标准50元/天】

八、交通费(《人损解释》No22)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九、住院伙食补助费(《人损解释》No23):

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四川省行政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川财行[2007]227号】2007.9.6)第13条确定: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为50元/日

【本地司法实践操作标准为20元/天】

十、营养费(《人损解释》No24)

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十一、被抚养人生活费(《人损解释》No28)

1.城镇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以下数据仅指受害人为唯一抚养人的赔偿指数)

A 年龄 X≤18岁:10857元/年×(18-X)年=★元

B 年龄60岁≤X≤75岁10857元/年×(80-X)年=★元

C 年龄 X≥75岁10857元/年× 5年=54285元

2.农村居民被抚养人生活费(以下数据仅指受害人为唯一抚养人的赔偿指数)

A 年龄 X≤18岁:4141元/年×(18-X)年=★元

B 年龄60岁≤X≤75岁4141元/年×(80-X)年=★元

C 年龄 X≥75岁4141元/年×5年=20705元

根据【川高法民一[2010]5号】最新修订: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关于印发四川省2010有关统计数据的通知 川高法民一〔2011〕12号

全省各中级人民法院相关民事审判庭、成都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民庭: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该解释第二十条规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

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第三十五条规定:“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相关统计数据确定。‘上一’,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为了正确理解与适用该司法解释,我院从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和四川省统计局取得了四川省2010有关统计数据,现将这些数据印发你们,并请你们收到后及时转发至基层法院,供在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时参考:

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461元

2、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140元

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10,684元

4、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3,896.7元

5、全省职工平均工资 26,952元6、2010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

根据四川省统计局要求,本数据只限法院内部用于有关案件使用,不得外传。各级法院在执行该司法解释中遇到的问题及有关建议等,请及时报省法院民一庭。特此通知。二○一一年五月二十日

附:四川省2010各行业平均工资表

项目

2010平均工资(元)

经济类

(一)国有单位职工 37,502

(二)城镇集体单位职工 23,645

(三)内外资和港澳台投资单位职工 27,345

(四)私营单位职工 18,316

行业类

(一)农、林、牧、渔业 20,076

(二)采矿业 26,090

(三)制造业 22,873

(四)电力、燃料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6,686

(五)建筑业 21,538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31,092

(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3,922

(八)批发和零售业 20,346

(九)住宿和餐饮业 18,232

(十)金融业 59,167

(十一)房地产业 23,469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4,123

(十三)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48,851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1,472

(十五)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6,624

(十六)教育 34,122

(十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8,477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7,232

(十九)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6,215

下载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川省国土局印发《确定土地权属关系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