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

时间:2019-05-13 04:22: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

第一篇: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

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

从成都向西北方向159公里便是有“川西锁钥”之称的汶川县。昨天下午14时28分,7.8级的强烈地震猝然降临这里。

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而汶水即为岷江。如果可以鸟瞰这里,蜿蜒的岷江由县北部入境,贯穿东部,长达88公里。你也会发现,这里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多分布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四姑娘山海拔更高为6250米,东南部岷江出口处海拔则仅为780米。相对高差大, 地形坡度陡, 临空面发育, 沟谷纵横,切割强烈。西南部受制于邛崃山系,东北部为龙门山脉所控。

据有关专家介绍,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告诉新华社记者,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处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

斜跨北东南西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规模大而位臵特殊。该地震带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

变化多端的地形地貌是大地构造活动与地表共同孕育的结果。龙门山形成于中生代和早新生代。

现今龙门山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就是南北分段性:北段海拔普遍处在1 000 m至2 000 m之间。沿北东方向,龙门山北段和四川盆地之间界限逐渐模糊;南段地形陡峭,盆山界限清楚。

龙门山地区宏观上看构造性质相似, 受力环境一致, 地质学家近年来进行了不少整体研究。汶川县处于九顶山新华夏构造带, 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褶皱发育, 构造对岩土体的改造强烈。同时, 区域构造运动应力场的作用使岩体节理裂隙发育, 岩性破碎, 结构面发育, 从而使岩体力学性质大为变化, 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条件。

1610~1900年龙门山地震带只有2次强震记载,而1900年后的阶段较为活跃,1900年至2000年这100年间5级以上地震则比较完整, 共发生14次地震, 即1900年邛崃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县和茂县地震、1940年茂县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大邑地震和1999年绵竹地震等。

四川省地震局成都基准台江道崇曾详细研究了龙门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特征,他指出,1960年以来大于等于4.5级的地震有明显“成组”发生特征,可以把此间(1960~1994)14次地震划分成7组, 除了第6组为次地震外, 其余各组均成对出现。1995年,有研究表示,该带强震频度不高,中等地震相对活跃。强震活动的盛衰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其主体活动地段为汶川-茂县一北川段和天全一宝兴段,二者的强震具有交替发生的特点。

不过汶川县地震台的陈晓华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发现了一些变化,龙门山地震带(中南段)中强地震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即1900年前的中强地震的迁移规律是由北(北东)往南(南西)迁移;1900年以来的中强地震的迁移规律正好相反,即由南(南西)往北(北东)迁移。

根据美国国家地震调查局(USGS)的测量数据,昨天的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公里。《财经》杂志引述研究人员的话指出,且不论美国国家地震调查局的数据是否准确,但此次大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当无疑义。通常,震源位于地下70公里之内的,都称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越浅,地震能量越大。”

本报记者在《四川地震》2007年6月期上查到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研究所对当年1~3月的全省地震月报目录(里氏震级ML ≥3.0),共有22处,其中2007年2月12日的那次地震震中也为汶川,震级3.2级,深度8公里。

四川省地矿局攀西地质大队胡炎认为:X形活动断裂带控制着川、滇两省大多数主要地震的发生, 如“跷跷板”两端之互动。据已发生过的破坏性地震资料看, 一般情况下, 南东向组发震时, 北西向组在休息,反之亦然。

有关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在地震学中,一般发生的震级越高,其破坏力度越大。这次汶川地震7.8级,其震中地区的破坏力度在10度左右,会造成房倒屋塌、地质滑坡和地面裂缝等灾害。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在专业研究者那里,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后山断裂为一逆冲断裂,此次地震受灾的汶川、茂汶即分布在其上,同时它还是1657年大震发生的区域。此次受灾的北川落在主中央断裂上,它属于逆—走滑断裂。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主边界断裂上,属于逆冲断裂。

但这只是一般的认识,并不是所有的研究者都能认同。学术论文中,对龙门山断裂带的认识及分类多出歧见。

即使同在地质力学研究所里,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的几位研究员中,对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延伸走向也难以统一认识。

因此,尽管它的历史足够悠久,吸引了足够多的专家学者为其耗费精力与智力,但它对于人们而言依然是一个谜。不过这也不足称怪:它穿过千差万别的地形,切割出一条谜一般的路径,更多的时候,它潜伏于地表下,甚至还分出若干条小的支脉。研究人员通常无法透视地下的情况,往往难以断定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主脉。

人们如此关注龙门山断裂带,是因为地震往往由断层断裂引发。通常当人们被问及地震发生原因时,往往给出这样的答案。

关键词就是断层。一般地,从事地震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当断层突然断裂时,地壳中与这条断层邻近的两个断块会突然发生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错动,从地层深处发生断裂的那个点上会有巨大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辐射开来。一种叫做P波的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会拉伸或者压缩岩石,另一种S波则使岩石发生横向摆动。地质学家通过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地震监测站对这两种地震波进行记录,就能够确定震源的位置以及处于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即震中。地震发生时,P波和S波在地球表面上形成表面波,引起地面的上下震颤和左右摆动,通常沿着发生断裂的断层传播时能量是最强烈的。

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个问号:断层是怎样断裂并引发地震的?又是什么让地震停下来?断层在发生灾难性的断裂前是否存在人类可以认识的模式或者规律……

马宗晋院士认为,目前世界上的地震预测还说不出理论上预测的结论,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地下的地质情况千变万化。

地质力学研究所的专家也认为,上天容易下地难,与对天空的认知相比,人类有关脚下地球的知识依然有限,而且个体知识储备的差异也使得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的理解不尽相同。值得庆幸的是,科技的进步已经在逐步缩小这种理解上的差异,不过根本的困难在于,由于地质情况跨越的时空尺度往往超越人类的极限,相关的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不易获得可靠的结果。

笼罩在龙门山断裂带上的疑问,也是关于地震发生根本原理的疑问,注定需要人们积累足够的认识,依赖更为先进的探测手段,获取充分的约束性研究条件,才能最终得到解答。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摘要: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前龙门山存在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掩断层,它们将许多由元古宙和古生代岩层组成的断片向南东置于四川盆地的中生代红层之上,构成典型的薄歧构造。许多研究由此断定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中生代发生过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挤压。然而,汶川-茂汶断裂西侧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部的挤压构造线大多是垂直于而不是平形于龙门山断裂带,这表明当时的挤压应力不是北西-南东向而是北东-南西向。近年来在龙门山构造带内发现,在三叠纪时龙门山断裂带在发生推覆的同时还经历过大规模的北东-南西向的左旋走滑运动,协调走滑运动的主要构造为汶川-茂汶断裂。走滑运动的成因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有关。汶川-茂汶断裂的左旋走滑在龙门山的北东端被古特提斯海沿勉略俯冲的消减和发生在大巴山的古生代/中生代岩层的褶皱和冲断作用被吸收,在龙门山的南西端被古特提斯海沿甘孜-理塘俯冲带的消减和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收。因此,汶川-茂汶断裂实际上为古特提斯海和华南地块之间的一个转换断层。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带的北东-南西向缩短很可能与其向西的逃逸运动有关。这些复理石 积原先大部分可能堆积在秦岭一带,在印支期华南地块和华北地块发生陆内汇聚的过程中被挤出。除此之外,位于龙门山北东端的碧口断块可能也是从秦岭中挤出来的。

汶川地震余震的规律及对我市的影响预测

斜跨北东南西方向的龙门山断裂带,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其规模大而位臵特殊。该地震带长约400公里,宽70公里。龙门山断裂带是由3条大断裂构成,自西向东分别是龙门山后山断裂,龙门山主中央断裂,龙门山主边界断裂。后山断裂为一逆冲断裂,此次地震受灾的汶川、茂汶即分布在其上,同时它还是1657年大震发生的区域。此次受灾的北川落在主中央断裂上,它属于逆—走滑断裂。同样受灾的都江堰市落在主边界断裂上,属于逆冲断裂。

由于一般地震不可能一次释放所有能量,因此四川周边地区有可能发生余震。

第二篇:青协“重返龙门山”策划书

“重返龙门山”活动策划书

一. 活动主题:满载成职祝福,重返龙门山

二. 活动背景:5.12已过去3年了,在政府大力发展灾后重建的同时,我们看见

灾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欣慰,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希望重回

龙门山看我们能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 活动时间:2011年05月13日

四. 活动地点:龙门山宝山村

五. 活动人物: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工房学院

六. 活动前期准备:

① 秘书部撰写通讯稿。

② 5月3日至4日宣调部一海报、横幅的形式向外宣传,海报上写

负责人的联系电话(霍元东、唐德华)

联系电话:唐德华***

霍元东***

③ 5月9日至11日招募志愿者

④ 5月11日志愿者下午18:00在A303面试(范杨萍)、5月12日

18:00志愿者见面会(范杨萍)

⑤ 制作关于有奖问答的题目(青协全体5月12号前完成)

⑥ 由秘书部印发“安全责任书”

⑦ 礼品、本子、铅笔

⑧买便签纸(3本*2元=6元)、笔(五只*3元=15元)、洗粉(3包*5元=15元)、肥

皂(五砣*三元=15元)、刷子(十把*2元=20元)(秘书部负责)

⑨ 借绶带、帽子(唐德华)

⑩ 活动部挂横幅邀请大家签名;(5月11号前完成)

七活动流程:

①5月13日早上9:00在生活区门口集合②5月13日15:00-16:30到幼儿园支教

③5月13日19:00互动活动(拉横幅、唱歌、贴愿望纸)④5月14日上午7:00起床,7:40-9:00扫大街

⑤5月14日9:00-11:00到政府整理文件

⑥5月14日14:00-17:00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帮其整理家务。⑦5月14日19:00进行有奖活动

⑧5月15日8:00起床组队回校。

⑨以上各项活动须采照。

(各项活动的的具体流程见附见)

八:活动后期准备:

①由秘书部将采回的照片整理后张贴展示、并以红榜展示

志愿者、可将部分照片传到校园网上。

②由活动负责人对此次活动作出总结。

③对募捐人写封感谢信、及其捐款的使用详情(宣调部)

九:活动经费预算:横幅:80元、蜡烛:50元、孔明灯:20元、便签纸:

10元、安全责任人书得打印:5元总计:165元

十:活动紧急备案:若活动当天晚上下雨,晚上的活动就取消。

备注:由于不知道龙门山的具体情况,到了龙门山可根据当地的具体

请况增加活动内容。

策划人:工房青协活动部

2011年4月25日

附件

幼儿园支教时间:5月13号13:00 — 16:30

地点:龙门山宝山村幼儿园

时间安排表: 13:00去幼儿园;

13:30正式给小朋友上课(上课时间13:30 — 15:00)

15:00 — 16:30陪小朋友玩游戏。

(时间可以根据当时情况进行推迟)。

悼念活动(拉横幅、蜡烛点燃摆成心型)互动(唱歌):

时间:5月13号晚上19:00 — 20:15

地点:龙门山宝山村活动广场(或公路)上。

时间安排表:19:00 — 19:10 拉起横幅,分发便签纸。

19:10 — 19:45 帮助不会写的老人写下他们的心愿并贴出来。19:45 — 20:15互动唱歌娱乐,歌唱祖国,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喝彩,唱响以后的生活更加幸福。

扫大街时间:5月14号7:00 — 9:00

地点:龙门山宝山村大街

时间安排表:7:00 — 7:30前往环卫工人出借用打扫大街所需要的工具。7:30 — 8:30打扫大街。

8:30 — 9:00收拾工具归还给环卫工人,并前往政府。帮政府整理文件

时间: 5月14号9:00 — 11:30

地点: 龙门山宝山村政府大楼

时间安排表: 9:00 — 9:30听工作人员给我们讲解工作所要注意的。9:30 — 11:30整理政府交给我们的文件。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

时间: 5月14号14:00 — 17:00

地点: 龙门山宝山村乡民的家中

时间安排表:

14:30

祈福明天,放孔明灯

时间:

地点:

时间安排表:

19:15 14:00 — 14:30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带领下前往乡民家里 — 17:00帮乡民整理家务和帮助不能洗衣的乡民 洗衣服。5月14号19:00 — 21:00 龙门山宝山村广场(或公路)19:00 — 19:15 开始准备有奖问答的活动。— 19:30 活动开始,分发我们问答的问卷。

(备注: 活动时见时间的情况可加

入一些娱乐活动)

第三篇: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重读《四川地震资料》

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历史地震———重读《四川地震资料汇编》

为接受唐山大地震的惨痛教训,防止此类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国务院于1977年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关于汇编出版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的请示报告,并发文各省先行编纂出版,然后汇编成全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这一决策是正确的。

《四川地震资料汇编》工作起步很早,1977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地震局派历史、地震方面学者,于1979年底编成一、二卷50万字,1980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当时引起全国地震界的赞许,并获四川省科技二等奖。此后,四川省地震局又编成第三卷52万字,由成都地图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发行,成为经济建设、抗震防震的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特别是在受印度板块对亚洲次大陆的挤压,造成喜马拉雅山的抬升,四川地壳满布伤痕,历史地震连年不断的情况下,更加引起社会的严肃关注。此皆说明当时领导和各界的重视;但事过境迁,这部书的有力提示,就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就连嗣后由江在雄研究员主编的《四川地震志》,也未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但现在来读《四川地震资料汇编》,当翻阅到四川大地震的有关条目时,你会如同看到5·12汶川大地震惨景那样,泪洒衫襟……这里专述龙门山断裂带历史诸地震,以印证这里在历史上是最强烈地震发震区。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有规律可循,震级7级以上每三五十年就发生一次,5、6级及有感地震记载更多。且不说那些“蜀地震”、“西川大震”,难确定震中的记载,仅自公元278年阴平、广武(今青川)有地震记载以来,这条死亡谷中,已不知埋葬了多少藏、羌、汉、回各民族百姓,甚至包括土司、汉官全家。其中威州、茂州、汶川地震就有50余次(由于记载不详,难定震级)。现摘数例,以供研究。

一、1657年大地震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4月21日,威州、茂州、汶川、平武、江油、石泉(北川)、彰明(今并入江油)等处地震,“山崩石裂,江水皆沸,房屋城垣多倾,压死男妇无数,并成都西南俱动”。彼时,四川各地受张献忠屠城之害,士子文人非死即逃,成都已是一片废墟,渺无人烟,以致省会只能暂设阆中,没有留下更为详尽的官府和私家记载,不能使后世地震工作者判定其震级和烈度。但根据陕西宝鸡亦有震感以及上述死人“无数”、“成都西南俱动”揣测,震级应是略小于5·12汶川大地震,不过亦有许多形似之处。此次大地震(见本书第102—104页),距今351年,是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地震能量的正常释放,虽不足为怪,但却应以为鉴。

二、1713年茂州大地震

1713年9月4日(康熙五十二年七月十五日),“全蜀大地震,茂州(治今茂县)震甚,倾塌城屋,压杀人民”,“茂州地震,叠溪平番城圮”,造成乐至、广元、三台、潼川府、射洪、蓬溪等“毙人民甚多”,并波及汉州、什邡等地。时任江油县令朱樟撰《地震行》一首:

匏瓜星孤夜欲明,地维坟裂天为惊。

千岩万壑送奇响,远听直似雷铿。

少焉掀翻墙壁动,石鼓砰磅振八纮。

丁当环佩若风解,窸窣窗纸号秋声。

譬如浮舟乍离岸,沧海无蒂流青萍。

凿破混沌果如此,顷刻欲使西南倾。

男呻女吟泣覆釜,神呼鬼救忙支撑。

小儿闻声不敢哭,梦呼起直空街行。

仓皇不知何所措,两膝踡跼心怦怦。

大恐天时频荡漾,齑粉何止常平阮[坑]。

据所记百公里外州县毙人民“甚多”,平番城圮,江油“掀翻墙壁”,其震级只略小于今汶川地震。这又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中段,距前震46年,距今震295年,也是地震能量正常释放,不足为怪,应引以为鉴。

三、1748年大地震

1748年2月23日(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保县(治今理县东北)、汶川、灌县地震,“桥梁道路多有震损者,……灌县报称青云营兵房间有摇塌瓦脊者……打死背夫二名,打伤背夫六名”,成都暨川西、川北、川南、川东一百余州县均有感,而“灌县、茂州等处,山石摇动,茶关、松潘、漳腊地方,将城垣震倒数丈”。此次地震距前35年,距今260年。这次地震能使四川全境大部分州县有感,其震级不会太小于5·12汶川地震。其余震一直延续到当年11月,全川州县均“地觉微动”,震级谅不在4级以下。这是龙门山断裂带地震能量释放,只应引以为鉴!不过,是时汶川、保县等人口稀少,伤亡甚少,亦不幸中大幸。在此后的1786年6月1日发生了泸定县磨西特大地震,1850年9月12日又发生了西昌大地震,虽各地处在不同的断裂带,但对整个四川地震能量的释放,对龙门山断裂带可能有一定缓解作用,故这条断裂带在此后的百余年内虽小震不断,但却无大的破坏地震记载。

四、1879年大地震

1879年7月1日(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南坪营(今九寨沟县)、广元、昭化(今属广元市)、平武、松潘等处地震,“西北东南各府州县均于本年五月十二日同时地震,轰然有声,仿佛雷鸣,房屋有坍塌者,人畜有压坏者,西北情形尤重,保宁府(治今阆中市)、绵州(治今绵阳市)、广元县城垣且有倾颓者,此外更有地裂者。”成都“微觉地动,川西北二十七属”均受波及,川东“十九属,情形极轻。“惟南坪一处系属番地,被灾甚重”,“有许多政府机关和住房倒塌,护城河也被坍墙的碎片堵塞,引起泛滥,淹没了许多房屋,造成很大伤亡。”通计南坪城厢及东南北三路,共坍塌夷房四千零五十三间,计一千四百五十六户,伤毙番民男女二百五十八名口,伤重者四十九名口。”川督丁宝桢拨银5000两“,以工代赈”,抢修道路桥梁。此次地震还波及贵州“,光绪五年夏五月十一(二)日丑刻地动良久。自成都至贵阳,一路皆然”[。南坪、甘肃文县均属龙门山断裂带北段,其震级能使全川及贵阳有感,没有6—7级之间,就不能有如此巨大地震能量的释放;亦属正常,只须引以为鉴!

五、1933年叠溪大地震

1933年8月25日,茂县叠溪发生了7.5级大地震。由卢作孚创办的西部科学院赓即派出四川著名地质学家常隆庆先生组队,亲赴灾区进行调查,撰《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详尽记述了这次地震直接造成灾害和次生灾害,令今人尤万分悲痛。叠溪城随山体陷落岷江“,城中死难人数之可考者,计五百七十人,而旅行客商及暂住者尚不在内”。七珠寨、松坪沟等地藏羌人民死亡数千;叠溪西岸“龙池村全村覆没”。后据茂县详尽统计,共死亡6945人。当时以今茂县、黑水、理县、马尔康四地连接的圆形中心区内,均受震害“,黑水震灾奇重……活埋一千余人,压毙牲畜无数。”人口稀少,死亡近七千人,真可谓大灾大难,且均以藏羌民族为多。我们应向75年前罹难的藏羌人民默哀!此次地震,上距光绪五年地震有54年,仍是龙门山断裂带地震能量正常释放;而且“不时小动,共三十次之多,数日以来,人心惶惶,夜宿于外……嗷嗷遍野,宿露餐风,令人目不忍赌!”此次地震成都、灌县、绵竹等数十县、镇均有强烈震感,危房、旧屋有坍塌者,并伤毙人畜。此后还有大小不等的余震发生。

这次大地震的次生灾害,是在岷江断流处形成的深约一百余丈不等的大小海子四处,于10月9日突然崩堤,高50米的水头,“冲没灌属之韩家坝、安澜桥、新工鱼嘴、金刚堤、平水槽、飞沙堰、人字堤,与夫下游之天乙街、塔子坝、农坛湾、安顺桥一带,尽城泽国。迄蒸晨水退,勘得人民淹毙者数千人。”此外,海子崩塌对茂县、理县、汶川、崇庆(今崇州)、郫县、温江、崇宁(今并入郫县、彭州)、新津等地均造成人员伤亡与巨大的财产损失;其中尤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毁坏,对盆地农业生产造成的损

失最重。因此,治理地震次生灾害便成为人类面临的艰难课题。但是,叠溪镇再也没有重建,直到1949年,这条断裂带上只设小政府,管理民间行政事务和生活必需品供应。由于人口稀少,这里运输以挑背为主。当局未曾想过在这条桀骜难驭的断裂带上开发旅游及其他产业。

六、1976年松潘、平武大地震

1976年8月16日,在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松潘、平武发生了7.2级大地震。四川省地震局派出强有力的考察队,日夜兼程,赶赴震中区,进行抗震防震及调查工作,写出了优秀调查报告及众多论文,科学含金量高,值得阅读。这次地震的预报工作的成功,是“人畜伤亡很少”的主要保证。四川地震局不仅在1975年底作了中期预报,而且在震前作了短期和临震预报。他们的手段不仅依靠星罗密布的地震仪器,而且在“震前数月和临震前,要求各地台站观测地下水、地光、地气和动、植物等宏观异常。”同时,该局又成功地对同年8月23日在松潘、平武发生的7.2级大地震发布了临震预报,这才减低了地震造成的损失。此次地震,松潘、平武、茂汶(今茂县)、南坪(今九寨沟县)四县倒塌房屋5000余间,死亡38人。应该说,地震预报的土、洋结合,值得肯定和推广。

笔者这篇文章的目的是:

1、请求人们多读书,读地震方面的书,防止盲目开发;

2、充分排除一切干扰,寻觅点滴震前异常现象,要洋土结合,作好地震预报工作;

3、要将实情向人民传布,就像中央在5·12大地震后,将实情及时告诉人民,不仅博得全国人民的信赖,也博得各国政治家和全世界人民的赞扬;

4、反对误导。有报刊转摘一篇题作《龙门山断裂带》的文章,称:“历史上,它并不安分,有过多期(次)活动。1657年4月21日,爆发有记录以来最大的6.2级地震。据地震学者考证,此后300多年间,这条断裂带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这就是误导。这些报刊的作者是不读书或少读书,综合摘文者也缺少缜密的传媒气质。其“有记录”、“6.2级”、“300多年间”、“再未发生过超过6级的强震”,都是无知和学术上的武断。为什么不多一点高雅的商榷的口气呢?这种误导会引起该地区的过度开发,宜严戒之!

第四篇: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规划成果宣传方案

蜀之望县,蝶变新生

2009年底,成都市委、市政府总结城乡统筹实践,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好“十二五”以及更长时期发展的高度,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是城乡一体化实践的全面提升和深化。根据成都市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实,将全市域划分为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优化型发展区、扩展型发展区等4大总体功能分区,科学确定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两带生态及旅游发展区的龙门山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区,毗邻成都,富集众多具有世界品质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成都的生态屏障,是灾后重建与发展的典范,是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区,是全域成都的重要组成。

2011年,成都市两会上全新出炉的“十二五规划草案”确定,未来3至5年内,成都将打造完成11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正处于其中的“休闲旅游与历史文化特色示范线”上。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位于龙门山山脉之中的大邑县西北部,是龙门山旅游区的核心区。距成都市区约60公里,距离大邑县城约15公里。大邑境内,平原、丘陵、低山、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并存,海拔从475米到5364米,以其独特而广袤的山水环境和宁静幽雅的乡村意境勾勒出一个世外山水田园城镇骨架,勾

勒出大邑全生态旅游度假区这一世界级资源的天然魅力。不仅海拔落差巨大,从农耕文明到山乡文明再到山野生态,其文化阶梯形成的落差为成都第一。

大邑从来不缺乏历史的积淀与中国文化的浸染,中国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中国佛教南传第一站雾中山交相辉映;近2000年历史文化的安仁古镇、散落的座座庄园坐落其中;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庄园、安仁世界级博物馆小镇和川西水乡新场古镇等一大批古镇景区,置身其境恍如时空交错。

从宋代诗人文同《安仁道中早行》中的安仁古镇,到唐代诗人杜甫《绝句》中的西岭雪山,构成了大邑从平原、丘陵、山地的自然阶梯、生态阶梯和文化阶梯的一条长达90公里的遗产走廊——安西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廊道。通过以国际风情小镇群落、乡村度假聚落、乡村山水田园为特色的发展模式推进旅游地产发展,围绕几大旅游集镇,串联各个景点,整合和统筹各旅游要素与功能,打造全市第一条统筹城乡、集成推进、组团发展、产业集群化的综合示范廊道,成为西部第一、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国际文化与休闲度假廊道。

借世界田园城市发展机遇,从全域视野来整合和统筹大邑的城乡统筹、产业形态和新城乡形态,构建具有国际服务标准的乡村度假目的地,整合统筹全县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蜀之望县迎来蝶变新生。

围绕“全域统筹化”、“产业高端化”、“产品国际化”及“主题特色化的”规划原则,将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划分为“雪山温泉组团”、“中华道源组团”、“山水宜居组团”和“文博影视组团”。

“雪山温泉组团”——西岭雪山、西岭镇与花水湾作为一个组团,不但体现在空间上的连续,更体现在功能上的互补。西岭雪山主要承担旅游活动接待功能,面向各类游客提供四季山地观光和运动的“一站式”服务功能;西岭镇在空间和功能上承上启下,是典型的运动主题山地度假功能性小镇,提供自助游和山地运动综合性服务;花水湾镇提供食宿、会议和康疗服务。依托“两镇一山”构建东南亚雪山度假旅游目的地,开发国际水平产业结构和产品体系,成为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的引领性组团。

“中华道源组团”:本组团以道养禅修为主题产品,依托雾中山、雾山乡、鹤鸣山及鹤鸣乡两山两镇,打造鹤鸣道源小镇、道源圣城、中国道教祖庭、雾中禅意小镇、中国禅茶基地、佛祖贝叶经南传首地——弥陀道场等吸引力产品。开发龙门山最具唯一性和权威性的中国道教发源地的道教祖庭为核心吸引物,形成具有传统文化灵魂的休闲体验产业集群。

“文博影视组团”:安仁发展成世界级文博影视度假小镇,主要包含世界级博物馆群落、电影传奇影规基地、西部动漫产业基地、世界级文化名人论坛等项目;新场开发成全国唯一的以经典工艺或传统

酿造饮品、食品及制作手工艺品的主题小镇,主要包括天府工坊、水乡酒吧街、天府记忆、茶马文化古镇、清源半岛度假区等项目。依托两镇发展以文化产业、休闲娱乐、民俗体验为主的旅游产业。

“山水宜居组团”:本组图以青霞澳洲风情昆士兰小镇、晋原恒大山水城、悦来山水养生小镇组成,以昆士兰小镇为核心,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综合型生态宜居田园度假区,引进奢华酒店及主题公园,带动区域大产业的发展,形成旅游地产业、休闲度假业、观光农业的综合性发展。桃源新城?

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独特的自然历史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是龙门山旅游区的核心区域,贯穿其中的安西走廊更是成都市11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线中的“休闲旅游与历史文化特色示范线”相重叠,因此,大邑县龙门山旅游度假起步区无疑是成都市田园城市建设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休闲旅游与历史文化特色示范线”在大邑的范围主要包括以大邑县大安路、大双路等旅游公路沿线为主,涉及韩场、安仁、苏家、悦来、晋原、鹤鸣、雾山、斜源、出江、花水湾、西岭等11个乡镇范围及沿线的城镇、社区、林盘及重点项目。

“休闲旅游与历史文化特色示范线”贯穿四大组团,根据对应组团主题,示范线划分为四段。

文博影视、现代农业休闲风情段:以安仁、韩场为主,示范现代田园与文化、林攀、产业之间的多元复合发展;

田园城镇、山水宜居度假风情段:以桃源新城为主,示范现代城市集约发展,功能集成山水宜居特色;

道源养生、禅茶修心文化风情段:以山水景观为背景,以鹤鸣镇、道源圣城和雾山镇为核心,示范山水文化丘区景观结合,风貌多样化的度假生活空间;

浪漫温泉、雪山户外体验风情段:以西岭雪山、西岭镇及花水湾为主,示范山野生活、生态保护与休闲度假高端产业的体验空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环水泊,居善之地。这是一幅“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在大邑,人在园中,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蜀之望县将以乘风破浪之势,奏响世界田园城市的恢弘篇章!!

杨尚毅13:22:48

可以按这个思路来拟写大邑的一、开篇

二、历史传承构筑现代的辉煌

三、北部新区的优势和政策的刚性扶持

四、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未来的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

第五篇:虞集《赤城馆-雷起龙门山》的阅读答案

赤城馆

[元]虞集

雷起龙门山,雨洒赤城观。

萧骚山木高,浩荡尘路断。

鱼龙喜新波,燕雀集虚幔。

开户微风兴,倚杖众云散。

注:萧骚:象声词,指树木声。虚幔:指轻薄的帷幔。

(1)“鱼龙喜新波,燕雀集虚幔”历来为人所称道,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2)试描述下尾联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参考答案

(1)采用了拟人、烘托的表现手法。“鱼龙喜新波”一句,运用“新波”说明刚下过雨,一“喜”字形象地刻画出“鱼龙”当时的心情,同时这也是作者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燕雀集虚幔”一句写燕雀被雷雨震慑,不敢外出,只得聚拢在帷幔上,从而烘托出雷雨的声势。

(2).雷雨过后,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诗人步出门外,在高高的山顶之上,拄着竹杖,缕缕轻云从身旁飞过,向天际散去。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开阔而清闲的心境。

下载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龙门山断裂带科学探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