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材料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材料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现对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镇现有8个行政村,32个村民小组,3344户,农业人口12571人,总耕地面积37190亩,人均占有耕地亩。近年来,我镇以农民增收为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形成了以日光温室韭菜为主的区域特色,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
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在全市设施农业发展中起到了先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1、优势主导产业初具规模。镇党委、政府为了扬长避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菜篮子“工程的号召,从1993年开始建设日光温室,先后经历了“政府投资打建、专业化布局打建、合作社组织打建和农户自发打建”四个发展阶段。经过历年的发展,至目前共打建日光温室4235座,面积6353亩,形成了以和平村、营田村、西湖村、朝阳村、新风村为主的日光温室韭菜种植基地,日光温室面积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7%。其中营田村、西湖村日光温室面积分别占本村耕地面积的%、%,户均占有温棚分别达到座和座。全镇从事日光温室种植的农户达到1980户,占全镇农户总数的57%,种植品种从一开始的品种杂,规模小,发展到今天的数村一品的区域规模,亩
均收入突破了万元以上。日光温室片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来自于日光温室种植,全镇日光温室韭菜种植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日光温室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2、农业生产标准化逐年提高。按照优质、高效、无公害和绿色为主的农产品生产要求,我镇在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韭菜品质、打造名优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新建成高科技无公害韭菜示范园区两个,申报并通过了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和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成立了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积极发挥服务功能,以利益为导向,引导农户发展日光温室,对内服务群众,对外开拓市场,基本上解决了农户卖菜难的问题;建立了统一生产品种、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管理、统一品牌包装、同一产品价格和统一销售渠道的标准化生产经营管理机制。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农业产业化通过多年的发展,面对新时期健康顺利发展正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1、农民耕地分散承包经营成为制约产业化规模发展的瓶颈。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中,农户零散经营方式已然不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而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上。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较低,对现行的土地依法流转,集约化效益及多种经营形式理解不深。因此,农户耕地分散经营导致的产业化规模发展难度增大,成为制约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
2、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是影响日光温室产业提质增效的主要因素。由于资金短缺,温棚建设分散等因素,日光温室基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和效益发挥。大部分日光温室仍采用渠灌方式,由于冬季气候寒冷,渠体冻裂,淹地引发的矛盾纠纷等情况时有发生。经调查,目前只有新
风园区和光明村的700亩温室利用管溉,其余5600亩日光温室急需架设灌溉管线。除新风园区架设供电线路千米,架设卷帘机82台,其他各村个别农户自行架设卷帘机30余台外,各村日光温室片区供电设施配套共需高压线路公里,低压线路公里,变台31台,目前正在规划上报中。另外,1999年以前建造的1000余座一代日光温室规划设计滞后、温棚质量差、产量效益低导致规模优势不明显、全镇发展不平衡。
3、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导致劳动力严重缺乏。目前,我镇的温室韭菜产业已达到户均两座棚的标准,日光温室产业已发展成为农户增收的主导产业。由于机械化生产程度低,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因素,冬季生产周期内,用工高度集中,劳动力严重缺乏也成为制约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影响韭菜市场运行机制。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交易成本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
农户只注重短期利益,这与我镇产业化经营,韭菜市场统一销售机制相矛盾,同时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缺乏强有力的组织,合作社的运行规范程度也较低,农户的切身利益得不到维护,降低了市场竞争能力。
5、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蔬菜是人的食物来源的一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近年来,全国各地蔬菜农药残留过高,食用蔬菜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保证蔬菜质量安全已成为我镇温室韭菜产业的第一要务。若出现“毒韭菜”事件,我镇的日光温室产业一夜之间将会面临灭顶之灾,给全镇老百姓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在这样的特殊时期,由于我镇目前所使用的农药残留检测设备不够先进,只能对农药所含物质进行定量检测而无法定性检测,我镇的无公害韭菜生产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外,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也成为无公害韭菜种植所面对的难题。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建议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确保韭菜质量安全。
利用各种集会,“三下乡”活动等平台,采取举办培训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1、大力宣传《农民土地承包法》。使农民更深层次的了解农村土地的经营主体和各种流转方式,建立健全土地扭转体系等制度,搭建土地扭转交易平台,鼓励农户进行土地依法流转,解决产业化规模发展土地难集中的瓶颈问题。
2、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通过发放无公害生产资料,张贴标语,安装警示牌等措施,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标准,无公害防治技术,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宣传,在生产基地的醒目位置制作警示牌和标语,随时提醒农户严禁使用高度、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3、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日光温室建立蔬菜用药档案,如实记录农药来源,用
药时间等。在韭菜灌根期,开展农药使用整治活动,对农户使用的农药严格检查,发现使用禁用的高毒农药的用户,上报上级执法部门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对农药市场积极配合市上执法部门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规经营的蔬菜禁用高毒农药行为,有效降低生产环节农药使用风险。
4、加大韭菜检测力度。合作社检测人员在养根期对生产基地的韭菜逐棚进行检测,在生产期对外销的韭菜逐车进行检测,发现农药残留超标韭菜坚决扣留,予以销毁,严禁外销。
5、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对合作社从事农药残留检测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取得省级以上检测个人资质证书,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检测能力。同时,争取资金投入,配备精细检测设备,全面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争取资金,增加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我镇日光温室产业涉及7个村,25个
组,200亩以上连片点13个,新规划建设日光温室3500亩以上,基础设施配套迫在眉睫。
1、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水利资金投入。当前,水利建设和节水灌溉仍是国家资金投入的重点,对我镇已争取到的节水灌溉项目,已与市水务局进行了前期规划勘察,对已建成的温室基地和新规划的基地将分年度架设管线103公里,新打机井4眼,增加节水管溉面积9300亩,彻底改善温棚冬季浇水的问题。
2、积极争取国家农电网改造项目和农机补贴资金。加强日光温室建设机械化装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前几年架设卷帘机因投入大,日光温室基地分散,农户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全镇还有4000余座温室未架卷帘机,用电需求3000千瓦左右,在生产中,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目前已将日光温室基地用电计划上报电力部门,同时供电所也进行了前期规划。我们应做好国家政策与项目资金的争取和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及
时到位,切实改变日光温室机械化装备现状。
3、规范合作社,运行提高市场竞争力,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合作社是农民与市场的纽带,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对提升我镇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保护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冬韭王韭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运行质量不高,机制不健全,管理流于形式,服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一是要加强领导,在技术上做好指导,严格按照合作社规范运行原则和建设内容建设合作社;二是在资金上予以扶持,从实际出发,切实解决合作社在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合作社应增加服务规模,做好产销服务,保证农产品质量,保护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发展规划 建设目标
按照“一特四化”的要求,重点围绕日光温室产业的区域优势,狠抓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产业化水平的提升,促进农民增收。到2015年,全镇日光温室蔬菜总面积达到1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3万吨,温室蔬菜纯收入达到农民人均收入的50%以上。主要任务
1、以光明村、新风村为中心,兴建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园区,辐射周边村组,新建日光温室2500座3500亩,全镇温室规模达到万亩以上。
2、强化基础设施配套,架设卷帘机4000台,架设输电线路公里,新增变压器31台,新打机井4眼,架设输水管线103公里,改造一代温棚1000座。
3、规范合作社运行,完善规章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培训1-2名农产品质量检测员,争取资金购置精准农药残留检测设备,对温棚蔬菜基地实施全程质量安全检测管理。
五、保障措施
1、抓农民教育管理
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平台,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农民知法守法,深刻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教育农民如何利用无公害生产,节水灌溉等新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收入。
2、抓农产品质量安全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日光温室无公害生产管理,充分利用合作社农药残留检测机制和市场准出制度,狠抓蔬菜质量安全,为日光温室产业保驾护航,保证日光温室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抓市场流通建设
以已形成的韭菜基地区域优势,培养一批有能力,有实力,讲诚信,高素质的流通经纪人,鼓励其创办服务企业,拓展销售市场,提高服务能力,带领群众致富。
4、抓农业科技推广
农业科技综合服务中心创新服务机制,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利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围绕产业发展开展优质服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一批新品种,新技
术,有效地促进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
六、对市场前景的分析及建议
1、市场分析
每个产品都有一定的市场,当该产品在特定区域市场内达到饱和时,将出现降价销售甚至滞销,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我镇目前韭菜产业只是反季节生产销售,不是周年生产,产量约万吨,而且品种单一,与市场品种资源配置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仅限于新疆、青海等地。据韭菜经纪人反馈的信息,新疆哈密,吐鲁番,托克逊等地已在大规模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基地,随着这些基地规模的扩大,以及所占地利,交通,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势必对我镇日光温室产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我镇日光温室面积达到10000亩后,一个生产周期产量将达到3万吨,日销售量就是250-300吨,对目前的销售市场将产生一定的压力。
2、建议
一是坚持发展日光温室产业,调整品种结构,创建新兴产业,拓展销售市场。
二是打建高质量的温室大棚,引进高效益的种植品种,聘请高水平的专家教授指导种植。
三是培养一批科技致富能手,带动全镇日光温室产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升级,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富民强国之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x是山区农业大县,在县域经济中农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因此,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为抓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是加快x经济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战略。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挖掘农业优势产业资源,重点培育发展优势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农业产业规模,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xxxx年底全县实现农产品加工总产值亿元,分别比xxxx、xxxx年增长%、%,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形势凸显以下特点。
x、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发展时鲜水(干)果面积是万亩,年产水果万吨,总产值亿元,主要品种为李、梨、柑桔、板栗、锥栗等,主要是分布在文明、土桥、濠头、岭秀、永丰等乡镇;发展时鲜蔬菜面积xx万亩,其中田庄早季蔬菜万亩,附城、三星、大坪、马桥、井坡等乡镇春菜、冬菜万亩,马桥、延寿、外沙等乡镇发展朝天椒、生姜等蔬菜面积万亩,商品蔬菜年产值达亿元;在三星旱塘发展硒山茶叶种植面积xxxx多亩,在盈洞发展金
银花种植面积xxxx多亩,在附城斗山、三星白泉、农科所等乡村推广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面积万亩,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热水、大坪、发展杂交制种面积xxxx多亩;在井坡建成了以龙丰、德峰为龙头的牲猪养殖基地,年可出栏生猪万头。
x、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步发展。我县现有规模农业龙头企业xx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x家,市级龙头企业或享受市级龙头企业待遇企业x家)。按发展类别分,规模养殖企业有龙丰生态公司、德峰养殖公司;规模粮食加工类企业有龙丰生态公司、旺发米业公司,其中旺发米业年加工优质大米xxxxx吨;规模木材加工类企业有荣盛木业公司,其中绿叶木业公司的“波林”细木工板、纯正木业公司的“汝垣”指节板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水果加工企业有祥丰果业公司,年可加工水果xxx吨;蔬菜加工企业繁华食品公司,年可加朝天椒xxxxx吨,联结朝天椒基地x万多亩,年销售额达xxxx多
万元;茶叶种植、加工企业有旱塘茶场,联结硒山茶种植基地xxxx多亩;金银花种植、加工企业有利源金银花公司,在盈洞联结金银花种植基地xxxx多亩。随着我县龙头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对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和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日趋增强、日益明显。
x、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近年来,我县农产品品牌建设发展迅速,繁华食品公司的“湘汝”牌小米辣、龙丰公司的“龙峰”米粉、祥丰果业公司的“果之润”水果糕、旱塘茶场的“硒山茶”已获得QS食品质量安全认证,绿叶木业公司的“波林”细木工板、纯正木业公司的“汝垣”牌木地板通过ISOxxxx认证,其中“波林”细木工板、“汝垣”指节板被评为省级名牌产品。在产品认证方面,全县完成农产品认证xx个,其中无公害食品xx个,绿色食品x个;在基地认定方面,以朝天椒、水晶梨和蔬菜为重点,建立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x个,完成朝天椒、水稻、茶叶、奈李、水晶梨和
蔬菜等产地认定万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偏低。我县特色农产品种类众多,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各农业产业发展是有面积无规模、有数量无效益、有特色无品牌。如水果、蔬菜种植虽种植面积达xx余万亩,但由于缺乏机械化生产、规模化作业,集中连片种植xxx亩的都很少,很难形成产业规模、保持品质优势,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不高。
二是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性不强。我县产值上xxx万元以上规模农业企业只有xx家,产值上xxxx万元的农业企业只有x家,产值上xxxx万元的农业企业仅x家,没有一家产值上亿元的标志性农业企业。由于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实力弱,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难以形成强大的产业链。
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少,科技附加值低。除竹木加工企业外,我县规模农
产品加工企业仅有繁华食品、龙丰米粉、祥丰果糕、旺发米业等四家,且大多是对农产品原材料初级加工,产业链条不长,科技附加值较低,赢利能力差,导致企业积累成长慢,难以迅速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发展。
四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优势难形成。除“波林”牌细木工板“汝垣”指节板属省级名牌产品外,到目前为止,我县能走出郴州的农产品仅有“湘汝”牌小米辣、“龙峰”米粉、“波林”木地板等极少数农产品品牌,难以形成品牌优势带动x农业产业发展。
五是创新开拓意识不强,制约产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创新抗风险意识不强,企业扩大再生产不舍得大投入,抑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壮大,同时农民群众对机械化作业认可程度不够。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举措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处于初级阶段,要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实现科学跨越发展,就得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改进农业生产手段,实施机械化作业,扩大作业规模,培育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拓宽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领域。抓好该项工作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相关工作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引领群众参与。农机部门要注重发挥部门职能优势,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施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作业,全力促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x、突破传统耕作模式,探索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破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把发展农业生产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上来谋划,加强对各类新型、适用、耗能低、先进农机具的推广引进,通过
举办农机作业现场演示会、产品交流会、农机化新技术培训会等有效形式,激发农民群众购机用机热情。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借鉴发展地区“农机合作组织+基地+农业机械”的生产方式,力改过去传统人畜役耕作模式,进一步整合乡村现有土地资源,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探索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农机合作组织实施开展农机集约化、规模化作业,加快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x、发展农机合作组织,发挥机械化作业优势。按照《x县“十二五”农机化发展规划》思路,立足县域农业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提高农机综合服务能力。xxxx年,农机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重点发展蔬菜、茶叶两大产业。初步确定田庄、暖水、马桥、外沙等乡镇重点发展大棚蔬菜;附城、三星、土桥、三江口等乡镇重点发展茶叶产业。重点发挥农机
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他们对新型农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规模化作业,以点带面辐射影响周边群众,增强发展农业机械的动力。农机部门应定期加强技术指导培训,让他们及时了解掌握新的操作技术,促进技术更新,全力推进我县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x、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注重发展地方特色农机,继续加大农机补贴范围和力度,加强部门协调,强化技术服务指导,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发展水稻、蔬菜、茶叶、水果、畜牧养殖等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机械。二是注重示范引导。以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县为契机,加大示范项目建设力度,注重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技术指导,以附城斗山、三星农科所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提高农民
群众对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的认可,推进该项技术发展后劲,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深度推广普及应用,有效提高水稻生产械化水平。三是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农机科技推广强大的信息资源优势,建立县乡农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异地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农机行业供需服务信息,为广大农机手、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及时、准确的服务信息,指导帮助他们实施跨区作业,加强异地技术交流,促进广大农机手增收致富,提升农机社会化作业服务水平。四是开辟“绿色通道”。加强部门沟通协调,对所有参与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统一免费办理跨区作业许可证,帮助他们安全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免收过路过桥费,优先保证通行,为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安全保障。
x、发展地方特色农机,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面。发展地方特色农机加快本土化优势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经营、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薄弱发展
环节。一是发展粮食生产加工机械。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进程,保障全县粮食有效生产、加工、经营、流通。二是发展钢架蔬菜大棚。蔬菜是我县主要的农业优势产业,xxxx年底田庄乡钢架蔬菜大棚已发展到xxx余个,落实国家财政补贴资金xx万元。力争到xxxx年底,全县发展钢架蔬菜大棚xxxx个以上,争取国家财政补贴资金达xxx余万元,推动我县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三是发展茶叶加工机械。茶叶属我县优势农业产业之一,农机部门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加强部门沟通联系,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突出发展茶叶加工等配套机械,到xxxx年底,全县发展茶叶加工机械设备xxx台以上,策应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推进全县茶叶生产、加工、经营规模化发展,逐步提升了农业优势产业化发展层面。四是推广引进水果加工机械。xxxx年全县已发展时鲜水(干)果面
积是万亩,年产水果万吨,总产值亿元,主要品种为李、梨、柑桔、板栗、锥栗等,通过推广引进水果加工机械,能有效提升水(干)果生产、加工、经营层面,促进水(干)果生产、加工、经营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第三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材料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们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辖16个乡镇,53.4万人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46.8万亩,人均不足1亩,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内抓林、药、牧、烟、菌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木植街食用菌、白河山萸肉、饭坡小辣椒、大章黄姜、九店花川、何村小杂果、旧县烟叶、车村夏包菜、桔梗,闫庄黄牛、花生等一批特色产业乡村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基本形成25万亩经济林,17万亩中药材,35万头只优质肉牛肉羊,2万亩烟叶,600万袋食用菌和8万名劳务输出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我县4年新发展中药材11.8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突破17万亩,种药农户达到了3.5万户。全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年经销各类中药材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种药农户增加收入464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2、龙头企业正在壮大。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5家。其中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年消化中药材2250吨。车村山珍公司、木植街食用菌开发公司等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3、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催生了一批综合市尝专业市尝集贸市常如车村的中药材市尝木植街食用菌交易市尝闫庄黄牛交易市尝何村小杂果批发市场都已初具规模,并影响和辐射到了南阳、平顶山等邻近市县,甚至到湖南、湖北等地。我县实施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潮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4、管理机制基本完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县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化办公室,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3—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工作目标、产业布局、实施措施。各乡镇都成立由主抓农业副乡长负责的产业化办公室。目前,全县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和制度平台已经搭建。
5、合作经济不断发展。我县现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23个,建立经济技术服务组织22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16个2000余人。其中有40余个中药材专业中介组织和1000多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很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2000--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96元、1530元、1645元、1736元、1924元,比上年增幅分别为5.6%、2.3%、7.5%、5.5%和10.8%,明显表现出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
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在中药材发展上,虽然种植面积有10多万亩,但1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很少。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3、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一方面嵩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县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除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外,大部分属企业规模孝装备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4、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明显不足。民间资金没有真正启动,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在高中以下,素质低。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县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
第四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们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辖16个乡镇,53.4万人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46.8万亩,人均不足1亩,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内抓林、药、牧、烟、菌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2、龙头企业正在壮大。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5家。其中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年消化中药材2250吨。车村山珍公司、木植街食用菌开发公司等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3、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催生了一批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如车村的中药材市场、木植街食用菌交易市场、闫庄黄牛交易市场、何村小杂果批发市场都已初具规模,并影响和辐射到了南阳、平顶山等邻近市县,甚至到湖南、湖北等地。我县实施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4、管理机制基本完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县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化办公室,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3—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工作目标、产业布局、实施措施。各乡镇都成立由主抓农业副乡长负责的产业化办公室。目前,全县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和制度平台已经搭建。
5、合作经济不断发展。我县现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23个,建立经济技术服务组织22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16个2000余人。其中有40余个中药材专业中介组织和1000多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材料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们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辖16个乡镇,53.4万人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46.8万亩,人均不足1亩,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内抓林、药、牧、烟、菌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木植街食用菌、白河山萸肉、饭坡小辣椒、大章黄姜、九店花川、何村小杂果、旧县烟叶、车村夏包菜、桔梗,闫庄黄牛、花生等一批特色产业乡村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基本形成25万亩经济林,17万亩中药材,35万头只优质肉牛肉羊,2万亩烟叶,600万袋食用菌和8万名劳务输出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我县4年新发展中药材11.8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突破17万亩,种药农户达到了3.5万户。全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年经销各类中药材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种药农户增加收入464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2、龙头企业正在壮大。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5家。其中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年消化中药材2250吨。车村山珍公司、木植街食用菌开发公司等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3、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催生了一批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如车村的中药材市场、木植街食用菌交易市场、闫庄黄牛交易市场、何村小杂果批发市场都已初具规模,并影响和辐射到了南阳、平顶山等邻近市县,甚至到湖南、湖北等地。我县实施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4、管理机制基本完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县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化办公室,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3—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工作目标、产业布局、实施措施。各乡镇都成立由主抓农业副乡长负责的产业化办公室。目前,全县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和制度平台已经搭建。
5、合作经济不断发展。我县现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23个,建立经济技术服务组织22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16个2000余人。其中有40余个中药材专业中介组织和1000多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很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2000--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96元、1530元、1645元、1736元、1924元,比上年增幅分别为5.6%、2.3%、7.5%、5.5%和10.8%,明显表现出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
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在中药材发展上,虽然种植面积有10多万亩,但1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很少。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3、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一方面嵩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县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除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外,大部分属企业规模小、装备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4、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明显不足。民间资金没有真正启动,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在高中以下,素质低。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