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农业产业化汇报

时间:2019-05-14 05:4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农业产业化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农业产业化汇报》。

第一篇:2011年农业产业化汇报

怀安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2011.12.15)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年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情况。我县有16家企业被县政府认定为县级龙头企业,其中12家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龙头企业。今年我县市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542.9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20000万元的102.7%。

2、“111”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今年我县筛选确立了11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0.3亿元,2011年计划完成投资2.4075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4211亿元,占年任务的100.6%。其中续建项目共8个,今年计划投资905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9205万元;新建项目3个,今年计划投资1502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5006万元。

3、银企对接贷款情况。我县按照市级龙头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暨银企对接会议的要求,组织协调龙头企业与县信用社、工商银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单位进行对接洽谈,共为顺达养殖、忠利源商贸等公司实现银企对接金额6820万元,有效解决了我县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

4、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我县共有4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注册,超额完成市下达28个的目标任务。其中省级示范社有2家,市级示范社3家,县级示范社9家,京张蔬菜协作示范社2家。合作组织有成员4333户,销售

1农产品总量307788吨,农产品销售收入17192万元,带动种养农户36150户。

5、农超对接和一村一品情况。我县继续实施绿色通道扶持政策,不断加大农超对接力度,目前已有4个合作社基本上实现了农超、农校、农企对接,使蔬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或校堂、企堂。一村一品数量在原来基础上有所增加,到目前已有28 个村基本上达到了一村一业或一村一品。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亮点

一是强化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建设管理。对年初“111”工程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测,进展问效,协调银企对接,督促其早开工、早建设、使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建设内容和投资金额上实现了年初目标任务。

二是抓好龙头企业与银行的有效对接。借助市银企对接培训会在我县召开的有力机遇,深入龙头企业和项目实施主体,面对面地进行引导企业在融资方面提供帮助,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三是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引导工作。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注册、扶持、示范、考核的等方面的工作,让更多合作社申请注册、规范运作、示范带动。忠利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5000亩,带动农户6500户,占附近乡村农户数的45%。柳南夭村成立超然有机专业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分红,人均增收1000多元。张家屯村成立三农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入社农民统一批发购买农用物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三、2012年农业产业化工作思路、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是抓好项目建设,在质量提升上求突破。项目建设是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我县将按照抓农业就要抓产业,抓产业关键是抓项目的思路,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考核机制和包扶机制,全面推动项目的建设和落实,达到“在建一批,谋划一批,跑动一批”。

二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在发展规模上求突破。我县将认真筛选一批带动大、特色显、后劲足、管理好的企业,积极引导、扶持成为县级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带动能力强的县级龙头企业申报为市级龙头企业。积极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的市级龙头企业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实现省级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三是抓好银企对接,在服务扶持上求突破。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龙头企业的资金扶持,努力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牵线搭桥,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制约问题。

四是抓好品牌建设,在提升市场竞争力上求突破。牢固树立品牌发展意识,走品牌发展之路,继续抓好我县的蔬菜、冷鲜肉、熏肉三个方面的品牌建设,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品牌创建活动,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篇: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

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的汇报

唐山蓝猫饮品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是河北省具有较大规模、拥有研发体系、先进技术、专门从事野生绿色饮品开发生产销售的企业集团。集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资产总额亿元,企业员工1200人,是河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先后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QS市场准入、ISO9001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蓝猫集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燕山脚下,毗邻世界文化保护遗产清东陵,四面环山,山水相依。依托满山遍野的酸枣资源,经过几年不断地对野生酸枣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打造出了纯天然绿色饮品的知名品牌,形成了野生酸枣饮品的易拉罐、玻璃瓶、PET、利乐包四大包装体系和酸枣原汁、无糖酸枣汁、含汽酸枣汁、酸枣茶四大口感体系的产品格局,产品远销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

截止到2008年,企业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吨,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23614万元,同比增加%,实现利税37.5万元,同比增长%,出口创汇360万美元。

一、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创建科技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浑身是宝的小酸枣在蓝猫集团开发利用前自生自灭、无人问津,蓝猫集团以发展的眼光、敏锐的捕捉力看中了野生酸枣的药用价值、保健功能和深度开发利用的市场空间,确定了“把小酸枣做成大市场,培育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把企业打造成拥有一流产品、一流技术、一流品牌的科技领先型现代化企业集团。一是以企业为主体,依托科研、高校力量,组织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体系,通过不断地产品开发、科技创新、酸枣基地建设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蓝猫集团不仅拥有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实施的近百个品种的核心产品,还开发出了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具有独特口感和保健功能的酸枣干红、酸枣仁露的产品项目储备。二是通过项目建设迅速提高产能。2008年底投资2000万元建设酸枣饮品的提汁生产线,该项目拥有蓝猫集团自主研发的“酸枣预蒸渗透提汁技术”和“生物保鲜技术”及“生物工程发酵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第一家完整的拥有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即可把酸枣彻底脱核又不使酸枣营养流失的生产线。而投资6500万元,于2009年2月份投产的易拉罐生产线更是拥有了易拉罐注氮工艺技术、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和无菌冷灌装技术,此生产线出手就是高起点、高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以上两条生产线已经运转正常并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30万吨果汁、果奶项目的逐步建设完毕,到2013年蓝猫集团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5亿元,成为又一个民族品牌的旗帜和带动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

二、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打造农企双赢共生的产业链经营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制约企业发展的原料问题逐渐显现,仅仅靠周边农民每年上山采摘的原料远远不能满足蓝猫集团生产需要,而省级蓝猫集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责任也要求企业必须承担带动

农民致富,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农业产业链的责任。为此,蓝猫集团以企业+基地+农户即以市场连企业,企业连基地的模式实施了十万亩酸枣基地项目建设,与全市22个乡镇、156个自然村、2.8万农户签订了种植协议,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在涉及基地建设的乡镇分别建立了技术辅导站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向农户传授新技术、新方法,推广新品种。由于技术服务及时、到位,基地农户的收购价格又高于普通农户收购价格的20%,从而极大调动了农户种植酸枣的积极性。酸枣基地不仅大量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其种植收益也非常可观,使当地农民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他们靠小酸枣走上了致富路,过上小康的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扩大酸枣基地的建设,原本荒芜的秃山和丘陵加强了植被,保持了环境的净化防止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生态平衡带来了巨大的、长远的社会效益,其社会效益不可估量。同时,果奶生产线的建成投产使蓝猫集团成为遵化市唯一一家鲜奶加工和鲜奶消费企业,每天加工鲜奶近百吨,惠及奶牛养殖户8500户。除此之外,在水果种植比较集中的21个乡镇建设了5万吨水果种植基地,带动农户5000户,户年增收7000元。为了从组织上确保基地运行的稳定性、长期性和有效性,蓝猫集团从资源上保证基地建设的顺利发展,一是从资金上保证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2%作为基地发展基金。二是从人才资源上保证通过与科研单位、涉农大专院校联合,加之集团研发人员组建350人专、兼职技术研发队伍,保证了农民种植、养殖的技术服务。三是建立了由公司和基地农户代表及乡镇干部共同组成的基地管理委员会,从组

织上确保基地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酸枣、水果种植基地的建设,使蓝猫集团大幅度提高了产业化组织程度,综合带动农户4.5万户,为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带动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酸枣基地的建设、酸枣产量的增收也解决了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原料不足的问题,奠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真正形成了农业产业链,形成了农企双赢共生的产业化经营。

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蓝猫集团在企业快速发展时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运行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企业资金支撑力度不够。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仅仅依靠企业良性循环、良性经营所取得的效益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市场的开发、产品的研发、品牌提升随之带来的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缺口,企业深感融资的难度太大。尽管企业也得到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的扶持,但只是建设资金的一部分,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所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面对着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带来的重重困难,蓝猫集团保持困难面前的清醒头脑,在危机中接受挑战、寻找机遇。一是坚定不移的实施“把小酸枣做成大市场,培育大品牌,形成大产业”的发展战略,推出野生、绿色、环保概念,打造中国野生第一品牌。二是依靠国家政策扶植,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实力。2008年底投产的酸枣提汁车间、2009年2月投产的易拉罐生产线已成为蓝猫集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三

是重新进行的产品定位、卖点提炼,整合了产品线,统一VI形象,加大广告投成和终端拉动,使产品销售量大幅度提高,在利润空间缩小的情况下,以量取胜。四是实行成本效益计件考核,把成本效益的观念贯穿生产经营之中,大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同时也使职工收入在2009年的大环境下不降反升。五是依靠过硬的产品质量、顾客满意的产品扩大企业销售,从原料把关一直到产品出厂,严格按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执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万无一失。六是蓝猫集团依据饮品产业的特点,在营销模式上进行了大量创新,独立创立了具有蓝猫特色的直接开发终端、掌控终端,在终端上做强势品牌的复合直营体系,目前体系建设已经完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9年,蓝猫集团虽然也受到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但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打造,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最大限度消化了金融危机的影响,预计年销售收入达到

万元,实现利税万元。通过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产品品种的迅速增加、产品品牌的迅速提升、酸枣、鲜果基地的建设,把蓝猫集团打造成多元化、多品种、跨行业发展的企业集团,争取企业规模、综合实力进入同行业十强之列。

四、企业下一步打算

一是分步实施产业化经营项目,蓝猫集团30万吨果汁、果奶项目已经获国家批准,随着此项目的投资实施,同时扩大配套的酸枣基地和鲜果种植基地的建设,到2013年使企业生产能力达到30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5亿元。二是积极谋划蓝猫集团的企业上市工作,争取在三年内企业上市成功。三是精心打造培育蓝猫饮品的知名品牌,使蓝猫成为中国野生第一品牌。四是构建并形成覆盖全国的完善、顺畅的市场复合型营销网络,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五是在2013年完成华中、东北、西北三大区域生产基地的建设。六是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酸枣研发中心作用,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实施现有储备产品酸枣干红、酸枣仁露、酸枣咖啡、酸枣酪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试产、投产,由目前产品的100个品种增加到300个品种。七是立足于企业管理的创新和具有蓝猫特色的企业文化的打造,努力做大做强蓝猫的百年基业。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发展汇报材料范文

农业产业化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把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建设、农科教结合等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建成与重点龙头企业加工产品相适应、具有区域特色的葵花、小麦、瓜果菜、肉类、奶牛、饲草料等绿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创立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市场竞争力强和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名牌农畜产品,实现农业在较高水平上跨越式发展。

一、葵花加工业

以潘胖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加大葵花加工转化力度,通过对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培植一批技术先进、品牌优良、综合利用程度高的大中型加工企业。积极发展休闲食品和食用植物油的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

二、瓜果菜加工业

重点发展瓜果菜保鲜、果菜汁、果酒、果菜粉、切割蔬菜、脱水蔬菜、果蔬脆片等产品,打造知名品牌。积极招商引资、融资建厂。使农民从瓜果菜加工中获得收入在现在基础上实现较大增长。

三、肉类加工

依托草原兴发等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肉羊、肉牛、肉猪的肉质品质,发展肉类副产品的深加工制品,提高肉类加工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

五、乳品加工业

以伊利、蒙牛、等大型企业为龙头,加快发展奶牛规模化养殖,建设优质化奶源基地。狠抓奶牛品改良,开发多层次、多样化鲜奶和乳制品的新产品。

六、饲草饲料加工业

大力开展以玉米和紫花苜蓿牧草为原料的专用化、特种化、保健化、颗粒化复合饲料加工及青贮饲料、草捆、草块、草粉、草颗粒加工,为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龙头企业建设

以潘胖食品公司为示范,依托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八、市场建设

以晏安和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建立辐射面广、规模大、信息化程度高的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引导市场搭乘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实现农畜产品市场网络营销。使农副产品在市场上集中流通,形成龙头找市场、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九、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加快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转化步伐,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新格局,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提高农民在交易中的谈判地位,较好地解决了一家一户想办而难以办到的事情,减少中间环节对农民的盘剥,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后,农资有来源,种植有计划,销售有渠道,发展有目标,较好地保护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第四篇: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材料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为领导完善决策部署提供服务,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我们对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现状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全县辖16个乡镇,53.4万人业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9万人,耕地面积46.8万亩,人均不足1亩,是新世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山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种植结构单—的实际,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调整和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作为农民增收和富民兴县的重点工程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自愿为原则,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内抓林、药、牧、烟、菌等特色产业培育,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对外抓劳务输出,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市场,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

1、特色产业初具规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力求一乡一品”的工作思路,各乡镇结合实际,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木植街食用菌、白河山萸肉、饭坡小辣椒、大章黄姜、九店花川、何村小杂果、旧县烟叶、车村夏包菜、桔梗,闫庄黄牛、花生等一批特色产业乡村应运而生,目前,全县基本形成25万亩经济林,17万亩中药材,35万头只优质肉牛肉羊,2万亩烟叶,600万袋食用菌和8万名劳务输出等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特别是我县4年新发展中药材11.8万亩,全县中药材面积突破17万亩,种药农户达到了3.5万户。全县中药材交易市场年经销各类中药材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种药农户增加收入4640万元,占农户纯收入的28.3%。

2、龙头企业正在壮大。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类涉农龙头企业35家。其中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年消化中药材2250吨。车村山珍公司、木植街食用菌开发公司等已初步发展为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

3、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以小城镇建设为平台,催生了一批综合市尝专业市尝集贸市常如车村的中药材市尝木植街食用菌交易市尝闫庄黄牛交易市尝何村小杂果批发市场都已初具规模,并影响和辐射到了南阳、平顶山等邻近市县,甚至到湖南、湖北等地。我县实施龙头带动,强化科技培训,创新服务体系。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公司+基地+农户+市潮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得以有效衔接,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4、管理机制基本完善。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县成立了专门的产业化办公室,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调研,制定了产业化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意见》,确定了今后3—5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的工作目标、产业布局、实施措施。各乡镇都成立由主抓农业副乡长负责的产业化办公室。目前,全县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组织和制度平台已经搭建。

5、合作经济不断发展。我县现已创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包括专业协会)23个,建立经济技术服务组织22个,各类农民经纪人组织16个2000余人。其中有40余个中药材专业中介组织和1000多名农村经纪人,活跃于基地农户和市场之间。农村合作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形成和壮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整体发展水平很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农民收入增幅较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作物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农村经济特色不明显,农民增收缓慢且不稳定。2000--200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496元、1530元、1645元、1736元、1924元,比上年增幅分别为5.6%、2.3%、7.5%、5.5%和10.8%,明显表现出收入增长的不稳定性。

2、基地建设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受长期以来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的传统模式影响,导致产业规模小而分散,很难形成种养大户,客观上制约了产业化发展,不利于形成规模,形成基地。在中药材发展上,虽然种植面积有10多万亩,但1000亩以上的连片种植很少。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不平衡,部分乡镇尚没有形成自己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规模效益始终得不到显现。

3、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一方面嵩县工业化程度低,对农业反哺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县内缺乏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大型骨干工业企业。现有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除洛阳顺势药业有限公司外,大部分属企业规模孝装备差,没有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这在客观上影响和制约了产业化的发展壮大。

4、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产业启动速度慢。由于我县财力薄弱,对产业化的投入明显不足。民间资金没有真正启动,还没有形成一套聚集收拢社会闲散资金的机制。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注册专业中介组织较少,农民经纪人大部分文化层次在高中以下,素质低。销售渠道不畅、造成丰产不丰收等现象,不同程度上挫伤了群众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我县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升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增强紧迫感,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为发展农业产业化扫清思想认识障碍。

2、大力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走向市场,有效克服农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是要把发展龙头企业与培育区域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流转汇报材料

民和县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流转情况汇报材料

县农业局

(2007年12月)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县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流转情况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农业产业化方面

近年来,我县将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以工业理念抓农业的切入点,兴龙头、建组织、壮队伍,产业化经营初步迈上了能带动、能促收的良偱轨道。

1、依托龙头企业发展,培育主导优势产业。坚持“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主导产业向特色化、市场化转变,打造增收新亮点。于2004年9月通过招商引资,由青海省三江集团投资,建成了年产精淀粉2万吨的青海威思顿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三年来共收购马铃薯7.9万余吨,实现农民增收3560万元,带动4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880元。同时,积极进行了古鄯亚麻厂的再投产运用。为实现企业与农户取得“双赢”,通过牵线搭桥,大力扩大“订单”面积,今年与威思顿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完成马铃薯“订单”5万亩,完成收购4.7万吨,平均收购价为0.20—0.23元/斤;与循化天香集团完成线椒“订单”0.2万亩,“订单”价格为2元/公斤,实现“订单”收入400余万元;与青海瑞德公司完成菊芋“订单”650亩,“订单”价格为0.6元/公斤,实现“订单”收入39万元;与武威亚麻加工产和青海金籽公司完成亚麻杆和亚麻籽“订单”0.3万亩,实

1现“订单”收入370余万元;与青海省牧羊仔集团完成胡萝卜“订单”0.362万亩,全县共完成“订单”面积5.927万亩,实现收入2800余万元,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新型特色产业的兴起搭起了桥梁。

2、专业化合作组织蓬勃兴起。以“一主业一协会”、“一品种一组织”为宗旨,着力拉伸产业链条,并努力将产业化经营从产后向产前延伸,于年初在古鄯镇组建了全省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政府“统”不了、部门“包”不了、农民“干”不了的难题。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6个,拥有会员8738人,其中农民成员8501人,带动农户37794户,其中种植业合作经济组织28个,养殖业合作经济组织22个,其它合作经济组织6个,今年新发展协会3个。

3、农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经纪人303人,均取得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经纪人资格证书。同时,坚持强队伍、提素质、促技能三措并举,加大对农民经纪人的培训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带领农民闯市场的能力。

同时,依托威思顿精淀粉加工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经纪人及县农副产品购销公司等中介组织,进一步加强农产品销售工作,全县共销售各类农产品12.39万吨,其中:马铃薯6.5万吨,蔬菜4万吨,油料1.35万吨,豆类0.14万吨,果品0.4万吨。

二、土地流转方面

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为1152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9%,涉及301个村,2747户农户,其中:转包7813亩,转让1830亩,互换854亩,出租42亩,代耕代种1660亩。

为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结合我县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民和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按照“合法、自愿、互利”的原则,今年在马场垣乡设施农业建设中大胆尝试,在小区域内实现土地的合理、有序流动,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完成了100栋日光节能温室建设的集中连片,也为实现土地资源向优势区域流动做了探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由于资金、技术的缺乏,龙头企业对改进生产工艺、引进先进生产线等方面投入不足,导致生产加工能力依然处于较低水平,对农户及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2、利益联结机制脆弱。目前,农户重利益、轻信誉,履行合同自觉性不强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利益受到一定损伤。同时,企业对基地农户的培训、扶持等工作滞后,没有建立起牢固的利益联接机制,“双赢”的局面得不到有效保障。

3、市场建设滞后。目前全县虽已发展基层集贸市场有8个,但消化吸收能力较弱,与迅速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不相适应。

4、农民的组织化意识不强。大部分农民存在小农经济意识,对组织化经营认识不足,依然小量生产,分散入市,效益不佳。

5、土地流转方面:一是土地流转的机制不健全,流转渠道不畅,导致弃耕撂荒现象严重;二是流转方式单一,仅仅在同一

水平区域内单户流动,向种植大户、能人等优势区域流动的极少,土地产出率依然较低。同时,大面积跨区流动、反租倒包等形式严重滞后;三是管理不规范,表现在流转合同签订不及时,合同签订率低,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台账。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依托威思顿精淀粉加工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按照浅山地区重点发展加工型淀粉薯,脑山地区重点发展种薯,川水地区重点发展菜用型薯的思路,培育优势主导品种,推动马铃薯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迈进,努力使马铃薯产业成为我县“拳头”产业。

2、依托黄杨镇亚麻加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力争明年全县亚麻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同时,扶持古鄯亚麻厂恢复生产,不断增强对亚麻产业的带动能力。

3、依托青海省瑞德公司,进一步扩大菊芋“订单”面积,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力争明年使全县菊芋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4、依托循化天香集团,大力发展线椒产业。以标准化、无公害为重点,加大技术服务和指导力度,促进线椒向深度发展,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5、大力发展复种胡箩卜。利用我县资源、气候等区位优势,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提高农民对发展复种的积极性,动员农民发展复种胡箩卜,不断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生产率,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6、进一步增强中介服务力量。在规范管理、正确引导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力争明年发展新协会3个,增强桥梁和纽带作用。同时,巩固农民经纪人队伍,通过加强培训、宣传典型等方式,提高经纪人知名度,增强带动能力。

下载2011年农业产业化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农业产业化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产业化推进会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推进会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菜园镇按照“巩固、提升、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狠抓落实,全镇农业产业化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先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取得的主要成效......

    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省产业化办公室安排,现就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作如下简要汇报。一、基本情况及特点近年来,我市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调整”的总体思路,把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上把握和摸清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靖安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汇报

    靖安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汇报靖安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与安义、奉新、武宁、修水、永修接壤。全县土地面积1377.49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总人口14.2万人。县城距省会城市南昌80......

    农业产业化工作组检查汇报材料

    县工作组:我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定发【】7号)及县委、县政府办公室《定远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及村管理考评实施细则》(定办发【......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汇报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材料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按市政协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为从总体......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材料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材料 乡镇农业产业化调研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材料

    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汇报材料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