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满东天山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述一段兵团道德模范的个人事
迹 情满东天山
——兵团道德模范付江录个人事迹
讲述人:石少阳
他,用一颗热忱感恩的心解决维吾尔族兄弟的生活困难;他,20年间用自己挣来的200 多万元资金帮扶了近40 人脱贫致富;他,与维吾尔族兄弟们成立爱心救助团队,不断帮扶困难群众……他就是兵团十三师火箭农场一名普通却不平凡的个体工商户——付江录。
付江录,男,汉族,1974年6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个体经营者。
付江录在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因为手中的资金不足,没有办法维持自己的事业,眼看着马上就要有些起色的事业,将要毁于一旦,之前所有的付出将要付诸东流。在他这最无助、最无奈的时候,维吾尔族大叔玉苏普听说了他的情况,无条件的拿出了家里仅有的30000多元借给了付江录,拿到了这一笔钱付江录总算是挺过了难关。这份雪中送炭的民族情他记了一辈子。
20年间,他用自己赚来的200多万元资金帮助40多人脱贫致富,10多名少数民族兄弟从一无所有踏上了小康之路,是民族兄弟的“好大哥”。
2012年7月底的哈密已是热浪连连,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火箭农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气氛更是火热,插满红烛的生日蛋糕摆放在阿不拉江面前。这位孤儿在众人的簇拥下,把一顶小花帽戴在了一位正在忙碌的汉族人头上,虽然看似普通的动作,但这是维吾尔族最高的礼节。
这位汉族人叫付江录,围坐在他周围的朋友有汉族,也有维吾尔族,但大家都叫他“大哥”。阿不拉江深情地说:“付江录大哥就是我们最亲的哥哥,20年来,他用自己辛辛苦苦挣下的钱,帮助我们40多人脱贫致富。”
坐在一旁的赛买提•莫合买提至今都住在付江录家的平房里,说起付江录对自己的深情厚谊,赛买提•莫合买提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情说道:“我欠付哥哥的情这辈子也还不清啊!”
2004 年冬天,赛买提从火箭农场水利工程队下岗,四处碰壁的他心灰意冷,就在这个时候付江录走进了他的生活,不仅让赛买提加入自己的司机团队,还教他驾驶技术。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不光如此,付江录还像兄长一样,改善了他的生活。一手为赛买提操办了婚事,先是装修房子,然后又买结婚用品、张罗婚车、邀请好友,好让赛买提举办一个风风光光的婚礼。
3年后,为了拓宽经营领域,付江录想到别的领域试试身手,他准备把车队卖了。“车队解散了,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在付江录的运输车队开车的赛买提•莫合买提的生活再一次陷入了危机。看到他们长吁短叹,再想想如果解散车队,赛买提等7个兄弟的饭碗就没有了,付江录立刻改变了主意。他拍着这些人的肩膀说:“我不会收手不管你们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付江录决定帮助赛买提•莫合买提掌握谋生技能,让他也能够像自己一样创业。
说做就做。第二天,付江录就带着赛买提•莫合买提来到车市挑选车辆。赛买提不好意思地说到“我没有钱。”“我借钱给你买辆车!你的活儿由我联系,你不用发愁。”听了付江录一席话,让赛买提•莫合买提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2010 年的冬天是百年不遇的寒冬,赛买提的母亲不幸突然去世,赛买提和哥哥艾赛提四处找人帮忙挖墓地,可天寒地冻,没有人愿意帮忙他们。于是他们想到了付江录。付江录得到消息后,立刻驱车直奔西乡,联系了挖掘机,出高价让人在最短时间内挖开了几米深的冻土层,安葬了老人。
艾 赛 提•莫合买提和付江录的相识还有一段故事。2005年秋天,艾 赛 提修缮房子欠下一万元钱,一筹莫展。听说付江录待人热忱,就守候在他必经的路口等待,但见到付江录笑眯眯地迎上来时,一肚子话却说不出口。付江录得知他的情况后,二话没说,豪爽地从包里掏出一万元钱放在他手里,开玩笑说:“兄弟,你今天运气好,我刚结账回来。”艾 赛 提提出要打个条子,付江录挥挥手拒绝了。艾赛提现在还经常说起“我永远忘不了大哥说过的那句话:兄弟之间最基本的就是信任。”
赛买提•莫合买提永远不会忘记多年前那个冰冷的冬天。无家可归的他艰难行进在路上,肆虐的寒风卷着雪花扑打在脸上。望着身边身怀六甲的妻子,赛买提•莫合买提内心愧疚又无奈——弟弟要结婚,自己只好从家里仅有的房子中搬了出来。妻子在哪里生产自己又在哪里落脚这些难题像一块块石头,压得他直不起腰来。
就在这时,赛买提•莫合买提想到曾经帮他找工作的付江录。他还会帮助自己吗?带着疑问,赛买提•莫合买提再一次敲开了付江录的家门。没有丝毫犹豫,付江录和母亲商议后立即筹资,买下自家叔叔的房子,并按照维吾尔族的风格精心布置好新番将赛买提•莫合买提一家迎进暖意融融的新家。不久,赛买提•莫合买提健康漂亮的小宝贝呱呱坠地。望着眼前的新家和可爱的孩子,赛买提•莫合买提紧紧握住付江录的手说:“从今以后,您就是我的亲哥哥!” 在付江录的带领下,现在的赛买提日子过得比蜜都甜,他拥有两辆大车和一辆小车,每年收入近18万元。直到后面很长时间,他每年承揽的活儿都是付江录在帮助联系,钱也是付江录在帮助回收。赛买提不好意思地说,到现在我还欠着付哥哥的钱没还清呢,估计以后钱能还清,但我欠他的情却是终身也偿还不清的。
阿不拉江•玛木提2007 年与付江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付江录运输车车队的司机,后来付江录解散了车队,阿不拉江也失业了。看着阿不拉江无助又焦急的眼神,付江录仿佛看到了当初创业时倍感艰难和无助的自己。于是,付江录决定帮阿不拉江帮到底。他主动帮助阿不拉江买车,还提前垫付了三个月的养路费,让阿不拉江看到生活的希望。
依玛尔•米吉提的父亲去世的很早,家里的日子一直过得很拮据,付江录主动给他13万元启动资金,让他买车 跑运输,如今依玛尔•米吉提年收入达12万元;当年终日赋闲的 阿不都•列宁阿不尼兹,被付江录引导到运输路上,又帮他买车,又为他联系工程,现在年收入达11万元;买买提•尼牙孜、克然木•买买提这些维族兄弟都是在付江录的帮助下,做起了生意。
这样雪中送炭的事,付江录自己也不知做了多少。
“我早不记得帮了多少人了,但我知道一点,我们都是亲兄弟,能帮一把的一定要帮。而我,也只是给他们提供了创业的机会而已。”提起这一切,付江录只是淡淡一笑。
艾尼·阿不力孜,买买提·尼牙孜,克然木·买买提,依玛尔·米吉提……这些名字和付江录紧紧相依,他们都是付江录无私帮助过的人。每年正月初一,付江录家总是挤满了前来拜年的维吾尔族兄弟,大家有说有笑,俨然一家人。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亲情早已融入付江录这个普通的兵团职工家庭,付江录用自己的真情博爱浇开了民族团结之花。
现在,付江录和几位少数民族兄弟一起成立了爱心救助团队,他们还共同筹资,建起了哈密鼎舜工贸有限公司和哈密天牧源养殖专业合作社两个小微企业,这些企业又吸纳了更多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同胞就业。
付江录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12 年,付江录荣获第二届“感动十三师人物”荣誉称号,2013 年获得十三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民营企业家”及“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 年获得第四届“兵团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15 年获得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以他为原型拍摄的电影《情暖东天山》深受群众喜爱。他的事迹还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二十余家媒体报道,感人的故事传遍大江南北。
付江录,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一颗美丽的心灵,逐渐成长为一棵扎根兵团、枝繁叶茂的大树——舒枝展叶,为身边有困难的人送上一片清凉,为风雨中飘摇的小树遮风挡雨。
在这演讲将要结束之际我有一句话想要给全天下的人说:“好人一生平安。”谢谢大家。
第二篇:《情暖天山》的观后感
《情暖天山》的观后感
《情暖天山》观后感
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人民大会堂观看《情暖天山》。
一进场内,我就看见了五颜六色的灯光鲜艳地打在了舞台上,再加上维吾尔姑娘穿着漂亮的衣服,跳着优美的舞曲,真是珠联璧合啊!她们一个个舞步娴熟,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旋转优美,盈风舞动,让我看的眼花缭乱。接着他们便开始用演,跳,唱的形式来告诉我们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在阿勒泰清河县的一位名叫阿尼帕的老奶奶,她一共收养了19个孩子,这些孩子是由10个民族组成的,这个老奶奶用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来供养这群孩子,经过老奶奶细心呵护,细心照顾,终于把他们养大了。其中,她的一位亲生儿子吐尔洪因为老奶奶不让他上学而离家出走,那天下着暴雪,但再寒冷的天,也挡不住母子间的亲情,于是老奶奶冒着风险把她儿子找了回来。但最令我感动的是老大妈还是没有让她儿子吐尔洪上学,而让她收养的汉族姑娘珍珍去上学,当演到这时,我旁边许多叔叔阿姨的眼泪便像断了线的珍珠流了下来。整个节目演完时,阿勒泰清河县那位老奶奶本人来到了现场,令我惊奇的是这位老奶奶看得很年轻,精神抖擞,目光慈祥,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年老体弱,皮包骨头。
老奶奶的善良令我敬佩,老奶奶创造了多少生命,说不定他们长大后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我要向老奶奶学习,学习她善良体贴,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第三篇:情满重阳
“情满重阳”赠书活动
一、开场
同学们,早上好,今天不是特殊的日子,但我们却迎来自重阳节的特殊礼物。今天,我校虽没有丹桂飘香,却是书香墨香满校园。我们将在这里举行“情满重阳”的赠书仪式。
二、活动过程
1、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的到来。
2、最美不过夕阳红,10月5日是第二十五个重阳节,彭田村的老人们在欢庆节日的同时,不忘发挥自己的余热,他们从有限的活动经费中抽取一部分,为同学们购买了423册图书,共计5000元,这书里饱含老人们对我们殷切的期望与深深的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表示感谢。
3、少先队员代表给爷爷、奶奶献上鲜花。
4、各班派一名代表上来接受赠书,拍照留念
5、接下来请——讲话
6、校长致感谢词
三、结束
最是书香能致远,希望孩子们不要辜负爷爷、奶奶的期望,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的读书活动更丰盈,更富有生机。“情满重阳”赠书仪式到此结束。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送爷爷、奶奶退场。
第四篇:情满福利院 新闻稿
情满福利院,温暖过六一
----xx大学青年志愿者“六一”福利院爱心行
2015年5月30日,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xx大学青年志愿者先锋队的志愿者们带着礼物和祝福前往洛江区双阳福利院,提前与孩子们共度了一个愉快而难忘的节日。
一到福利院,就看到小朋友们蜂拥而至。大家尽管有了思想准备,可看到孩子们的一刹那间,心里莫名的就弥漫着一丝丝忧伤的情绪。但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我们希冀给他们更多的温暖。活动前夕,大家与孩子们一起吹气球,布置活动现场。一起挂上了带有大家签名的横幅。随后,伴随着一首欢快的幸福拍手歌,本次活动拉开了帷幕。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应接不暇,高潮迭起。游戏环节,直接拉近了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歌声、笑声此起彼伏,福利院里处处洋溢着庆祝六一的欢乐氛围。
随着礼物的散尽,以及每个人脸上洋溢的满足感,本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仰恩大学青年志愿者向孩子们送上了六一儿童节最诚挚的祝愿:祝愿孩子们快乐成长,过个愉快的六一儿童节。同时,也呼吁大家,关注弱势群体,传递爱心,给予温暖。
(志愿者记者团)
第五篇:《情满职教》有感
***《情满职教》读后感***
教师的幸福
最近几天读了王校长撰写的《情满职教》一书,细细看来,这本书论文14篇,散文7篇,感悟语5篇,还有诗歌,共计80多篇,12万余字。论文 《中等职业类学校应践行的多元文化初探》 《如何评价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效益》 《双百工程强师能》等,都是对多年职业教育的用心实践和总结,有思想,有深度,有见地;这是我第一次读王校长写的文章和诗歌,字里行间充满激情,真是值得一读。我喜欢王校长写的散文,喜欢《“雪公公”与“雾婆婆”》的那种情境,仿佛置身雪景中。王校长的散文,诗歌,感悟语语言质朴,从中我们能感受到王校长对生活对工作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职业教育的深厚情感,我想这这种情感可以说是王校长工作当中的一种幸福感吧!
王校长经常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他热爱师生,热爱学校,我觉得正是因为他对职教的热爱,才能有感而发,写出如此深情的文章。我是去年刚刚通过教师招聘考试的新老师,读王校长的《情满职教》,读出了王校长对工作的热爱,对职教的热爱,读出的是一份责任,一种态度。而就我自己的工作,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首先,我觉得教师这一职业,就要爱教师这个岗位,这样才能爱上我们的学生,爱上这个学校,这是因为有爱才会幸福。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在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和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这种爱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同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在这种爱的情感里面,包含着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充满理智的科学精神。师爱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纯洁、最高尚、最宝贵的职业道德情感,是师德的关键。同时,这种情感还可以使教师更深刻地感受到从事教育事业的乐趣。无论我在教育工作中从事的是哪项工作,我们都要把我们的爱,投入到职业教育工作中,在教育引领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用我们宽广的爱去拥抱每个学生,让他们在爱的洗礼中长成大树,长成栋梁,并且懂得以爱去回报社会,回报生活;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用自己这把火去点燃学生求知、求美、求善的火把;要保持住自己的热情、激情,都要有力地挖掘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内在价值与趣味性,使自己对工作、事业有一种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的感觉,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其次,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有良好而辨证的心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要淡定,面对活泼可爱的学生要真诚,面对平凡琐碎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热情。这样,我们才能够坚定自己的理想。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既然选定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以一颗平和的心不断提升对人待事的境界。在工作中应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和精神,实实在在地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以育人为职责,而育人是一种艰苦的、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师德就是以奉献精神为根本,没有忘我勤奋、乐于牺牲的劳动热情和态度,没有勇于为教育事业献
身的奉献精神,就没有真正的师德,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道德素养。正已、敬业、爱生、奉献,才能无愧于社会,才能完成时代赋于我们培养人才振兴华厦的伟业。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师德是教师的光辉,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生命内涵。教育既是一门崇高的职业,更是一份神圣的使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感受到职业光荣的同时,更应该珍惜它,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水平,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这个光荣的称号。
作为教师,我们快乐幸福,不在于我们拥有很多,而在于我们怎样看待自己的拥有。人生哪能事事如意?不如意的事,想开了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让我们直面人生,甩掉沉重的包袱,变得更坦诚、更豁达、更智慧、更自信,与学生一起成长,与快乐幸福同行。作为教师,当你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你不断进取,执着追求自己的教育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书上,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 只有那些一直往前走的教师才能跟上教育幸福的脚步;只有那些勇于付出的教师才能抓住教育幸福的时光;只有那些善于不断进去的教师才能登上教育幸福的天堂,只有那些执着追求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真正体验教育的幸福。
幸福是人们永远的渴求,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她的生活才会充实有意义,每天的日子像阳光般灿烂,像春天般温暖。但什么是幸福却没有统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是幸福,在彼人眼中也许会是一抹痛。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又平凡的,不会有什么惊人的伟业,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感,但不容置疑的是正是这平凡的工作奠定了学生一生的基础。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甘于平淡,乐于奉献,我们是绿叶,衬托着花的娇美;我们是阳光雨露,哺育着幼苗健康成长。
我们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它应当犹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它应当犹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在“照亮”学生的过程中,同时也“照亮”了自己。我们要演好我们的角色,用一份平和的心境、宽广的胸怀看待我们的职业,看待外面的诱惑与精彩,享受职业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享受与孩子们在一起的天真烂漫,你会觉得,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等着你!也许只需你转一下身,改变一种态度,你就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