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废黄杂铜原材料综合利用指导规范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废杂黄铜破碎颗粒料化学成分分析取样、制样方法》
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送审稿)
1、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转发工信部《关于印发2010年第一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的函(中色标委【2010】21号)的要求,由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负责制定行业标准《废杂黄铜破碎颗粒料化学成分分析取样、制样方法》(以下简称标准),计划编号为2010-0392T-YS,项目完成时间为2011年。1.2 主要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
根据任务落实会会议精神,公司于2010年9月组建了行业标准编制小组,主要由总工程师、技术研发部、品质管理部、生产等相关人员组成。主要进行如下工作:
1)确立标准起草遵循的基本原则; 2)申报起草该标准的立项报告; 3)对内部生产活动调研、收集资料; 4)查阅相关标准; 5)确定主要技术内容;
6)根据测试数据确定技术指标取值范围; 7)编写征求意见稿草案;
8)走访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送达书面标准及电子版标准(征求意见稿);
9)收到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电子版回复和修改意见; 10)根据浙江省冶金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的回复和修改意见修改标准,形成标准(讨论稿);
11)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内部专家讨论,并根据讨论意见对标准(讨论稿)进行修改并编写标准《编制说明》;
12)标准(讨论稿)和《标准编制说明》网上公开发布;
13)标准讨论会由中国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主持,于2011年4月25~28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与会代表就标准(讨论稿)和《编制说明》逐条进行讨论,并形成纪要。
14)根据4月会议讨论意见修改标准(讨论稿)和《编制说明》,形成送审稿。
2、标准的编制原则、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
2.1本标准在制定时主要遵循四大原则
(一)充分考虑废杂黄铜市场的元素、结构波动大的原则;
(二)充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的原则;
(三)充分考虑经济合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原则;
(四)有利于创新及进一步改良、优化的原则。2.2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依据 2.2.1品质特性的确定
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各国铜及铜合金的化学成分标准都不一样,从而导致了各国废杂黄铜的化学成分不一样,所以我们规定了废杂黄铜的检验批按来源地进行分类检测,这样大大的减少了品质波动性。2.2.2份样数的确定
根据实际生产操作的经验,所取份样数按照分层取样法进行,每层所取最少份样数按圆锥体的体积比例进行分配,能够代表批次废杂黄铜的成分特性,虽然缺少理论依据,但是具有实际的操作意义。2.2.3颗粒大小的确定
通过破碎,研究了颗粒大小对成分检测的需要,同时有利于提高熔炼速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的需求。结合破碎设备的实际生产现状,我们确定了颗粒平均直径分布在15~25mm范围内的必须占80%以上比例。2.2.4取样程序的确定
根据长期生产实践的操作经验,结合国家标准GB/T 1426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和GB/T 14263《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特制定本 取样方法标准,考虑内部实际需要及可操作性,对取样程序进行了规定。确定了分层布点取样的方法,简单易懂,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验证能很好的代表整批次废杂黄铜的成分。
2.2.5取样工具和取样量的确定
引用标准中的取样工具比较多,所取的样品的数量比较少,没有代表性。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对引用标准中所选用的取样工具进行筛选,确定其中一种为比较合适的工具为专用取样铲或取样钎;单次所取的样品的重量在2kg左右,并且进行定量称重,保证取样的精密度及品质波动的精密度。2.2.6取样方法的确定
根据破碎后的颗粒料的实际状况,成分混合均匀,考虑到颗粒料堆放后基本呈直角圆锥体的形状,由圆锥体的实际体积比例,确定上、中、下层份样数;根据实际生产经验,检验批量增大时,我们适当的增加了份样量。2.2.7制样方法的确定
2.2.7.1废黄杂铜成分十分的杂乱,里面含有各种铜及铜合金,成分检测十分的困难,于是我们借鉴国家标准GB/T 1426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和GB/T 14263《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把废杂黄铜破碎成细小的颗粒状来进行成分检测,能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同时经过破碎处理能达到原材料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挑选出里面的各种非铜质材料(全部可以出售给下游企业),既为企业增加效益也为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还能减少这些不可用材料的熔炼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谓一举两得。
2.2.7.2在制作试样时,我们使用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经重熔、浇铸成试样的方法,所有的试样均使用一个炉次进行熔铸,可以保证每个试样的成分一致性,且能准确的反应出一个检验批废杂黄铜的化学成分。
3、评语
本标准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参照部分的国家、行业标准,参照的标准为GB/T 14260《散装重有色金属浮选精矿取样、制样通则》和GB/T 14263《散装浮选铜精矿取样、制样方法》,比较符合废杂黄铜破碎颗粒料的实际情况,且后续的方法基本参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能够起到定性及定量检测的需要。本标准能满足生产的实际需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基本达到预期要求。
本标准根据我国实际生产情况和参照修改原标准修订的,其整体内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议作为推荐性行业标准发布实施。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得到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对提供过帮助与方便的多家单位表示感谢!
标准起草过程也是我们学习的过程,由于条件所限应细致深入的工作未能进行,还存有许多缺憾。请与会专家代表多多赐教,好的经验、办法和建议我们一定采纳学习。以便使本标准更加完善。
宁波长振铜业有限公司
行业标准编写小组 2011年7月15日
第二篇: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限公司
《*****装置》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装置(以下简称装置),经查目前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销售的依据。
二、主要技术指标依据
本标准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是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GB 3906-2006《3.6KV至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7251.1-2005《低压开关设备与控制设备》等,并结合产品特点确定的。
三、表述依据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与表述。
****有限公司
年月日
第三篇: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 编写指引
企业产品标准编制说明应当包含“标准名称及编号”、“产品介绍”、“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确定主要技术指标的目的和依据”、“试验方法和和检验规则说明”、“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简单说明”、“主要参考的资料”、“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和“标准主要起草人”等九个部分的内容,各个部分内容的编写要求或示例如下:
一、标准名称及编号
示例1:YBB 0021-2004《药品包装用铝塑封口垫片通则》,根据一个品种一个名称的原则,适用于本标准的产品是以不同材质的铝塑复合膜与纸板黏结而成的封口垫片类产品,所以本标准的名称拟定为药品包装用铝塑封口垫片通则。
二、产品介绍(产品的主原材料/零部件,制作工艺/工序,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用途/功能/适用范围、分几种类型)
示例1:由少量改性羟基树脂或自交联乳液、溶剂、水、色料及少量助剂组成的,为木质或贴纸底材在涂装前作预处理用产品。
示例2:电压力锅是兼具传统电饭锅和压力锅双重功能的产品,与后两者相比具有更佳的烹饪性能,同时,对安全性能的要求也更高。适用范围定为额定电压不大于250V,额定工作压力为4kPa~140kPa,额定容量不大于10L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的电压力锅。
示例3:用于封口垫片产品主要是在药物贮藏期内依靠其热合在瓶口上的复合膜的良好的阻隔性能对药物起到保护作用,且其与药品直接接触,所以要求用于生产封口垫片的复合膜必须复合药品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YBB00132002)的各项规定。
三、标准制定的背景和必要性:
示例1:……产品无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示例2:……产品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适用范围宽/窄,…..示例3:……增加品种/功能/,配方/原材料改变,修订原企业标准……
示例4:…….原企业标准到期复审……
四、确定主要技术指标的目的和依据(新订标准:与最接近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产品标准比较,哪些指标一致,为什么增加或减少某项指标,与上述标准相比某指标为什么降低或提高要求,各指标的最好与最差的实测值及选取的标准值)(修订/复审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为什么增加或减少某项指标,与原标准相比某指标为什么降低或提高要求)
示例1:热合强度模拟封口垫片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配套使用的塑料瓶与垫片热合,测定法参照热合强度测定法(YBB00122003),指标根据实验验证情况,制定为不得低于7.0N/15mm。
示例2:砷用于封口垫片的纸板一般情况下不直接接触药品,为加强开封使用后对纸板的控制,对其砷含量进行控制,指标采用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GB 11680-89)中的规定,样品预处理方法均采用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78-2003)项下的规定,测定法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Ⅷ J项下的规定。
五、试验方法和和检验规则说明(原则上选定国家/行业已有的试验方法,如果自订试验方法,要说明从什么标准中选取,不同之处用及需检测设备和精度)(检验规则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六、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简单说明(标签和使用说明所依据的标准、规定,特殊包装,运输贮存的特别要求)
七、主要参考的资料:
——类似产品标准
示例1:GB 9985-2000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示例2:DB 44/ 579-2009电压力锅安全及性能 特殊要求
示例3:HG/T2454-2006溶剂型聚氨酯涂料(双组分)
——原材料/零部件标准
示例1:GB/T 19164-2003鱼粉
示例2:GB/T 5171-2002小功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试验方法标准
示例1:GB/T 1768-2006色漆和清漆 耐磨性的测定 旋转橡胶砂轮法
示例2:GB/T 6434-2006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测定 过滤法
——有关强制执行的标准
示例1: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示例2: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示例3:GB 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其他参考资料
示例1:CECS 165-2004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示例2: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
八、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有利于了解产品、理解标准的说明)
示例:初始想定电压力锅的节能率,由于没有可参比的对象,节能一词难以确定;如果以电饭锅作为参比对象,如果仅比较煮饭的电能损耗之比,电压力锅的节能效果不显著;为此本标准选择定义热效率。
九、标准主要起草人:执笔人姓名,联系电话
第四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国家知识产权局承担的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编制任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20649-T-463。
2.背景
2008年6月,国家正式颁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着力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大幅度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
企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重要主体和基础力量,大力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在创新道路上持续发展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提高,已逐步把知识产权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因此,本规范的制定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标准化对象,旨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精神,积极应对当前全球范围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企业经营发展的贡献水平。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编制任务后,在2012年成立了课题组,开始标准的编制工作。课题组在结合国内标准体系最新进展及国际上标准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起草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其主要过程为:
编制前准备:广泛调研江苏、广东等地开展贯标工作的情况,通过座谈走访
获取企业贯标实例,并在全面分析对比江苏、湖南、广东、北京及台湾标准特点的基础上,明确了国家标准的理念和思路,制定了标准编制方案,决定并行推进标准编写和立项工作。
文本编制:组织专家完成标准文本讨论稿,并就标准内容向中石化、大唐、中科院、爱国者等不同类型单位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联合标准院的专家、学者等对标准内容进行了规范和调整。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先进性:标准的编制借鉴了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先进管理思想,在吸收国内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PDCA循环将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化和体系化,把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战略性资产经营的理念融入标准,既保障了知识产权管理的连续运行和持续改进,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了知识产权风险。
普适性:标准的编制综合考虑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需求,吸收江苏、湖南、北京和台湾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优点,立足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融入企业现有管理体系,实现企业管理的融合,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要求和管理标准融合的长期目标。
全面性:标准的编制综合了政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咨询人员和标准院专家的思路,体现了全业务、全流程和全岗位的知识产权要求和规范化的标准制定要求,企业通过贯彻规范可以实现对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有效性:标准的编制注重顶层设计,在借鉴地方标准制定和推广的基础上,融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的评价准则,重新界定达标企业、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的三层培养体系,明确规范的培训体系、服务体系、认定体系和宣传体系,既保证规范向全国推广的可行性,又保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业绩持续改进的效果。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1-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三、标准内容的具体说明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包括九个章节,主要内容为。
前言 主要说明了本标准的起草单位和起草人。
引言 本标准的背景,说明标准体系及标准体系表的关系,编制标准体系表的意义和作用的说明。
范围 规定了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引用的国家和行业的基础标准。
术语和定义 界定了本标准用到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小节,总体要求规定了管理体系建立的总要求;文件要求规定了知识产权体系文件的种类和管理要求;一致性要求规定了附录的使用要求。
管理职责 规定管理者及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分为五个小节,管理承诺规定了最高管理者的职责和权限;知识产权方针规定了方针的适应性要求;策划规定了管理体系策划、目标策划、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职责、权限和沟通规定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权限、机构和沟通渠道的设置要求;管理评审规定了评审的目的及输入输出要求。
资源管理 规定了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管理的要求,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财务资源、信息资源的要求。
基础管理 规定了知识产权生命周期过程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包括获取、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以及合同和保密管理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
实施和运行 规定了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分为五个小节,分别对企业概念阶段、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的各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进行了规定,突出了企业全流程的管理理念。
审核和改进 规定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检查和改进的要求,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提出了审核和改进的总体要求,规范了内部审核、分析与改进阶段的管理要求。
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起草编制课题组
2012年8月29日
第五篇:速溶咖啡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湖南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企业名称:湖南省XXX有限公司 标准名称:速溶咖啡(固体饮料)
一、制定标准的任务来源及目的意义: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速溶咖啡(固体饮料)产品。虽然该产品已有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但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按照卫生部《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要求,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二、企业标准编制过程: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不同的消费需求,我公司计划生产速溶咖啡(固体饮料)产品。由于该产品标准的基本要素参照GB/T 30767-2014《咖啡类饮料国家标准》、GB/T 5009、GB 4789的要求,产品各项要求按照国家标准的检验进行规划。
三、产品的原料要求:
产品所使用的焙烤咖啡为主要原料,辅以人参、黄精、枸杞、山药、牡蛎、莲子、薏苡仁、茯苓、决明子、红枣、玫瑰花、阿胶等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3.1 焙烤咖啡 应符合 NY/T 605 的规定。
3.2 人参、黄精、枸杞、山药、牡蛎、莲子、薏苡仁、茯苓、决明子、红枣、玫瑰花、阿胶 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3.3 木糖醇 应符合 GB 13509 的规定。3.4 番茄红 应符合GB 28316的规定。3.5 β-胡萝卜素 应符合GB 8821的规定。
四、产品的生产工艺:
原辅料预处理→称量→调配→包装→检验→入库。
以焙烤咖啡为主要原料,辅以人参、黄精、枸杞、山药、牡蛎、莲子、薏苡仁、茯苓、决明子、红枣、玫瑰花、阿胶等为辅料加工制成。
五、食品安全控制指标的试验验证材料:
本企业标准修定后于201X年XX月XX日将样品送到长沙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均在本标准规定的限制范围内。
六、产品检验方法、标准: 6.1 感官检验
取少量速溶咖啡(固体饮料)平摊在白色瓷盘中,在明亮处观察色泽和外观,并加以品尝。6.2 理化检验
6.2.1 水分 按GB 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6.2.2 咖啡因 按NY/T 289规定的方法测定。6.2.3 总砷 按GB/T 5009.11 规定的方法测定。6.2.4 铅 按GB 5009.12规定的方法测定。6.3 微生物检验
6.3.1 菌落总数 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检验。6.3.2 大肠菌群 按 GB 4789.3规定的方法检验。
6.3.3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按GB 4789.4、GB 4789.5、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检验。6.4 净含量检验 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
七、引用标准、参考资料: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8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β-胡萝卜素 GB 9683 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 GB 12695 饮料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 13509 食品添加剂 木糖醇
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GB 283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番茄红 NY/T 289 绿色食品 咖啡粉 NY/T 605 焙烤咖啡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Q/HZDS 0001S 植脂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