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炉东社区王福滨先进事例范文
炉东社区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典型事迹
-----王福滨先进材料
王福滨,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虽然出生在一个落后地区,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1997年7月,王福滨毕业后,先后做了很多种的工作,没有想着在家乡东北找个大型企业安稳的工作并成家立业,而是决定来新疆自己创业,开始了打工之路。
期间,王福滨去过很多公司应聘,但几乎每个企业的答复都是:“我们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为了不给贫困的家庭增添负担,王福滨毅然决定在大型超市找到一份销售饮料酒水工作,虽然收入微薄,但是锻炼了胆量和与人交谈的技巧,销售业绩与日俱增,为他之后的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王福滨对这份销售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利用各种机会进行学习,很快将推销的技能熟记于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福滨认识了一个做通讯业的年轻人,他觉得王福滨对销售很在行,就让他去自己的公司试试。来到新公司后,王福滨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销售经验和知识是多么重要,于是更加拼命地学习,并主动利用晚上时间跟一个很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在工作之余王福滨坚持学习。师傅对王福滨很好,经常鼓励他树立信心,王福滨深受感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将来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好好孝敬师傅,这个承诺一直激励着王福滨。
王福滨的创业意识在上中专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学生拿手机不算是普遍的,学生宿舍里装有磁卡电话,必须自己买电话卡才能给家里或同学之间联系,因此,他想到了来卖电话卡挣生活费来替父母分担,这也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经营活动。其实学校里专门的私 1
人在卖电话卡,商店里也代买,中间就是赚个差价,因为很多人在卖卡,学生们也不愁找不到卡买,因此,他天天晚上在宿舍楼上楼下的上门服务,这样刚好方便了不想出去买或者刚用完了的同学们,他不怕苦的辛苦了一个月,总收入达400余元,纯收入达100余元!虽然收益仅100余元,但却是他的第一笔收入,是他第一次面对市场,也是其成功经验的积累。
后来,王福滨和他的几个同学决定成立通讯公司,大家都踌躇满志,商量着一起开家系统集成公司,很快合伙成立了新公司,头一年公司经营的很好,到第二年时大家在公司经营上经常意见不一致,于是王福滨选择了退出。很快他又与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公司,由于缺乏经验,公司不久就倒闭了,创业的梦想再一次破灭,但是王福滨没有气馁,他从两次失败的经历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深刻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生活还要继续,于是,王福滨尝试独立创业之路,毅然决定主攻通讯行业,成立了一家自己的通讯公司,王福滨心中热血澎湃,这次真正点燃了他的创业激情。
2005年3月王福滨筹资建立了乌鲁木齐市同信宇通讯商贸有限公司。起初,接连几个月都没有接到一个单,基本每月亏空。有人说他太固执,也有人说他好高骛远,更有人说他是神经病,但是王福滨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有个朋友也跟王福滨说:“看吧,创业不好弄吧,辛辛苦苦,这一赔在赔多惨,到我这儿,一年稳稳当当挣个两三万,家里生活也会好,哪象你现在,处处捉襟见肘”。王福滨很坚信自己要的不是这一切,他要的是能为别人创造这一切,这才会让他真心真意的快乐!经历过创业初期的起起落落,王福滨已经习惯了别人闪烁其辞的眼神。
创业以来,为节约成本,王福滨出入都乘公交,有时碰见熟人,感觉很尴尬。但一段时间后,他渐渐懂得,面子对于一个走在创业
路上的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羁绊,后来王福滨即便有时在公交车上被人挤得双脚离地,想想心中有梦便释然。由于通讯电子产品质量过硬、更新换代快、售后服务也很好,公司的业务逐渐好转,有了固定的客源,再加上以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王福滨在跟客户谈单时更加有信心了。现在,公司的销售额逐月上涨,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与好评,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王福滨说:“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的美好需要我们去创造。”
炉东社区
第二篇:个人工作总结王福东
个人工作总结
明德小学 王福东
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当家理财,营造良好校园环境,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保障的重任。我校的总务工作遵循学校总体工作思路和后勤工作计划,以校风校训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以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优质的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在工作中坚持以“双服务”为宗旨,服务于教育教学,服务于教职工生活,强化后勤工作人员素质,切实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以“能否保障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能否方便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为衡量总务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一年来,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后勤处全体人员团结一心,同心同德,体现了良好的集体协作精神,敬业、爱岗、奉献,为教学服务思想明确,主动服务意识不断加强,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其它各项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在本学期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后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一样,是学校的两大支柱之一,具有鲜明的服务保障性、经济性和教育性相统一的特征,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学生培养目标方面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后勤工作虽不直接参与教学,但所做的一切细琐、繁杂的工作都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树立了为教学一线服务的思想,甘为后勤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尽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二、明确责任目标,积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我校后勤工作量大面广,头绪多,层次多,而人员少。工作内容上对设施、、基建、维修、水电、绿化、师生生活等样样要管,服务对象上有100多位教师和1200余名学生。我们根据总务处临时性任
务多的特点,尽力地做好服务工作。
为了确保教学工作按时正常开展,为了节省经费,假日期间,放弃休息,不畏酷暑和严寒,做好教室门窗、教学教具等各方面的维修工作。
主要做好以下服务工作:
1、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开学前,不畏严寒,提前到岗修理供暖设施,整修教室内的课桌、凳子,检查宿舍、楼道等处的电路等,保证了学校的正常开学工作。
2、为了保持校园安全工作,在学校的门口、教学楼的通道上、食堂、宿舍等重要地方安装了安全出口标识牌,做到了预防一切安全事故发生,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坚决,确保校园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3、对校园的各类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保证窗扇推拉容易,封闭严实。操场进行了全面挖石、平整。
4、积极配合开展了,学校运动会,校园爱祖国歌咏比赛等活动,配合教导处开展了校园公开周活动。认真值班,按时到岗,认真负责,确保万无一失。学校各种树木坚持每月修剪两次,做到花木有形生长,定期浇水、除草、灭虫、施肥。
5、对于临时任务和突发性事情,不论早晚,随叫随到、维修工作及时,认真,本着节约的原则,能省就省,少花钱多办事,工作中不怕脏、累、从不推拖,毫无怨言,而且都是出色完成。
第三篇: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辅导员王滨
千磨万击还坚劲 春泥护花爱无声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辅导员王滨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王滨,女,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4月生。2003年8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0年担任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08级、09级、10级本科(189人)辅导员。
二、获奖情况 2010年:
2010年辽宁省高校辅导员人物。
三、工作情况
(一)兢兢业业,润物无声
在学生眼中,王滨是可亲的老师,是可以停泊心灵的港湾;在同事眼中,她是身边的榜样,是指引夜航船的灯塔;在亲人眼中,她是家庭的支柱,是遮风避雨的一片森林。每天早上六点钟,就起床给孩子做早饭,把女儿送到学校后,便步行15分钟来到学校,穿梭于几个教学区的自习室,查看学生们的早自习、晨读;从这一刻开始,琐碎而细致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便会伴随着她一直到晚上9点钟下晚自习。灯火阑珊处,她带着7岁的女儿,手拉手唱着歌,迈着稳健的步伐和学生一同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每一天都力所能及把该做的、能做的,都尽量做到最好,不留遗憾。”这就是王滨的信念,“尽心尽力、尽善尽美”是她的工作原则。
每当有学生进步,是她最开心的事。当学生间的矛盾化解了,当他们不再迟到旷课了,当他们勇于担当,拼搏进取„„王滨都会由衷地高兴。她有一个班长,品学兼优,刚工作时很腼腆,一说话就脸红,经过锻炼,他的工作能力提高了,班级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氛围,四六级通过率达到了66%,班级就业率达到93%。临毕业前,他给王滨发了一封电子邮件:“王老师,真的,真得很感谢您三年来对我们的照顾与培养„„您是我们学生时代最后的也是最好的导师。”这封邮件让王滨感动了良久,当她走出办公室准备下班时,却发现他正站在不远的地方,学生激动而略带羞涩地说:“老师,我在这站很长时间了,路过您的办公室,想到您给了我们那么多的关怀和帮助,要毕业了,真舍不得走„„”有一年的教师节,恰逢学生军训,当王滨刚走到队伍旁,全班突然集体转向她,齐刷刷地敬一个军礼:“王老师,辛苦了!”,她的泪水瞬间划出„„一幕幕景象一直在她的脑海里,这样的幸福感、荣耀感与成就感带走了王滨许多的忧愁,也一直激励着她努力做好工作,从不懈怠。
(二)爱与坚强同在
辅导员——这份光荣而神圣的职业给予了她倍感自豪的使命,让她一往无前„„然而,谁也没想到,王滨的航帆那么快就遭到了一场猛烈的狂风暴雨,摇曳在惊涛骇浪中的她,死死地拽住精神的缆绳。2006年3月王滨的爱人被检查出恶性肿瘤晚期,爱人前后曾进过十几次医院,做过两次大手术,不能上班还需要专人照顾。那一年女儿才3岁半,公公还有脑溢血后遗症、高血压,一家5口全靠王滨一个人的收入,生活的重担就这样落到了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上。然而,痛苦的折磨没有让王滨倒下,精神的桅杆给了她继续前行的动力。学校和师生先后为她捐款,32000余元的资助如同雪中送炭,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领导同事们的关怀、学生们的体贴,帮她释放了精神压力„„多股强烈的暖流涌入王滨的心房,“如果没有东软人为我做后盾,这么多年来,我想我不会还这么年轻、这么精神、这么有干劲!”
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她以坚强的意志,坚定地信心,不屈的勇气和努力,演绎着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人民教师、贤妻良母、女儿等每一个人生角色,赢得了学生和同事的尊敬。正像她的一个学生在邮件中写到的那样:“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您家里的状况,从那以后我在心里特别地尊重您。压力之下,您还能对我们如此用心,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责任心所能概括的。在我心里,您比任何人都坚强,比任何人都强大„„”
(三)百折不挠,水滴石穿
在春华秋实的轮回中,王滨的足迹往返于家庭、学校和医院,紧张的生活节奏在她身上历练出非同寻常的坚强乐观,她的航帆在惊涛骇浪的颠簸中依然在向理想的彼岸靠近。多年来王滨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但她的心灵却是最充实的,因为她心中始终装着几百个学生的未来,几百个家庭的希望。她默默耕耘、无私奉献。
2009年8月为了解决自己工作和孩子上学的难题,她带着孩子搬进了学生宿舍居住。09级新生报到了,她和同事们一样奋斗于早操、日常事务、晚自习,同时要帮助孩子适应小学一年级的生活。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忙碌到晚自习结束。10月份甲流来了,大家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每天值班,护送高烧学生去医院,看到学生们烧退了,心才轻松一些。有一次,忙完学生去医院的事后,晚上10点回到寝室,才想起孩子还没吃晚饭,看着孩子扑过来说:“妈妈,我睡了一觉又一觉,你还不回来,饿死我了,以后不许这样了„„”她抱着孩子,泪水夺眶而出„„作为母亲,女儿长这么大,她只带孩子去过两次公园,看过一次电影,每次孩子都是恋恋不舍的离开。但为了学生,为了帮助过她的人们,她心甘情愿。2010年3月丈夫又进行了一次手术,中午12:00入手术室,晚上7:30分才出来,看到丈夫病情基本稳定,她就急急地赶回学院,参加学生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因为学生已筹备了很久,王滨也答应去参加,她不想让学生失望。听着学生们的自我剖析和学期展望,她又一次被青春的激情感染,对班会进行点评、给予学生鼓励、表扬、与期望后,已接近晚上9:00了。而宿舍里是同事在照料着孩子,小家伙一遍又遍地电话催促,诉说着内心的焦急与不安。
在充满磨难的日日夜夜里,她还不断进取,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的在职研究生,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承担了学生的《就业指导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训练的教学任务。她的多篇论文在国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她的英语技能水平在教师队伍中名列前茅。而她的学生也成绩喜人。软件05502班被评为 “辽宁省先进班集体”;崔璀同学荣获“中国优秀数据库工程师”称号;在日本PG大赛中,学校从1600多名学生中遴选5名学生参加,而她有4名学生榜上有名;毕业3年多的高晓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顺利接下几个大项目,又成为了大连市见习基地„„如今,她和家人的尽心尽力使丈夫的病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活泼可爱的女儿开心地进入小学二年级学习,她的心态也越来越好。如此坚强的女人,在生命的艰辛与渴望中,找到了振作的答案:“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为什么会死’,而是‘应该怎样活着’。我要让我的女儿知道,让我的学生知道,人生不能放弃,要挺住,要奋斗!”她的出色赢得了大家的认可,曾获过多次奖励,被评为学院“优秀辅导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温暖2008感动东软”人物、大连市“优秀辅导员”和2010年辽宁省高校辅导员人物。2010年8月,她被选进由大连市委宣传部、市委高校工委共同选拔组建的“尚德育人——大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报告团”,与全国先进典型邵春亮、贾凤姿等老师一同在大连市七所高校做报告,她的感人事迹在大连市各高校师生中引起强烈的震撼、产生巨大的反响。王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名普通的辅导员,能将平凡而神圣的辅导员工作做成精品、极致,就是一种升华。当她把真诚和责任化作爱的时候,凝聚的是对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对学生、对同事、对集体、对学院的无限投入与奉献,映射的是东软学院员工诲人不倦的天职、锲而不舍的坚毅、乐观豁达的情怀和开拓创新的品质。“我就是寒冷冰封中的大树,是礁石激起的浪花,是险峰上最平常美丽的山花,要快乐工作,开心生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多年来,王滨以对党的教育事业和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她的爱和真情、无私奉献与高尚的人格品质,赢得了学生的尊敬、理解和爱戴,很好地实现了东软的“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理念。王滨竭尽全力扮好每一个角色,她是良师益友,她是贤妻良母。她将继续用坚毅、乐观、热情、关爱编写着人生的精彩,在平凡的辅导员岗位上谱写着动人的诗篇。
第四篇:王福银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王福银老师先进事迹材料
平安堡学区克梨木联合小学
王福银是平安堡学区克梨木联合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工作岗位他上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较好地完成各项任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时时刻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地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赢得了家长和领导的赞许。
一、净化心灵,纯洁思想。
作为一名教师,他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他认真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贯彻和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己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扎实肯干、锐意课改。
“扎实肯干,锐意创新”是他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工作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创新思维,改变思路,探索符合学情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没有在过去的成绩上停滞不前,而是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在教学上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提高教学效果;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为此,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信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长者。时逢课程改革,作为学校一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深感自己的知识匮乏,学习自然成为首当其冲的事情。利用工作之余,多方搜集材料,阅读报刊、上网搜集最新教育信息,转变教育观念,了解课改的新动向。多年来,他持之以恒地主动学习课改理论,掌握《新课标》的基本精神,阅读了大量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革的理论书籍,达到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目的。在自身学习上,不甘落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修学习。在创新理论指导下,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领导的称赞。因为有灵活高效的教学课堂,有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稳步攀升。
三、严父慈母、关爱学生。
“爱心”是老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师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学生,使学生良好地发展的“灵丹妙药”。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他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始终用一颗朴实的爱心用心去爱每一位学生。魏书生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也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班级中有一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他便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他们补课。让每一位同学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四、立足长远,培养习惯。
几十年来,学校教育在考试的指挥棒下,往往注重学生智商的培养,不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结果塑造出许多“畸形儿”,在社会上难以立足,有的甚至失足成为社会的包袱。孩子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在观念和习惯上应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树立完美的人格,无论对今后的发展还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奠基性的意义。鉴于此,他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注重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坚持把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把孩子的健康、全面的发展作为他在教育教学上一个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除了认真上好品德课,班会课,开展主题教育外,还结合学区中心校制定的《好习惯、好人生》联系册,在班级建立了科学的、可操作的检查、督导机制,每周量化总结,评定周星,树立榜样,学生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如果孩子是花,那么他就是雨,滴滴滋润孩子纯洁的心田,如果孩子是树,那他就是太阳,缕缕阳光伴随孩子的成长。
五、勤奋创新、环境育人。几十年来他一直奋战在山区小学教学一线,平时教学卓有成效,有些班级从原来倒数跃居年级第一、第二。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书育人,以忘我拼博的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无论做哪一项工作都是脚踏实地、尽心尽责,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每一项工作都是有计划、有落实、有总结。把自己学到的班级管理经验与学校的实际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促使班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独树一帜,堪称典范,为学校打造书香校园提供了范本,带动了学校整体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表示将会一如既往,孜孜不倦地继续为山区的教育事业奉献绵薄之力。
第五篇:察隅中学王济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察隅中学王济炉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王济炉,男,汉族,1971年生,1997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走上了赴藏支边的道路。到林芝教委报到后,他被分配到了林芝地区察隅县中学,开始了他的教育教学生涯。不知不觉我在县中学已经工作18年,18年我、他和中学经历了很多,有喜悦,有悲伤,在这一过程中他也不断的成长进步。他教过的很多学生已经工作在西藏的各个地方,他的工作表现得到了察隅县各级领导的肯定,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称赞和认可。
一、热爱教育事业,能吃苦,能忍耐,能战斗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济炉老师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察隅的教育事业中,听过他讲课的老师都认为王老师的课讲得很精彩,很有激情。记得刚到中学时,王济炉老师利用星期天无条件的给学生补课,和学生一起出早操跑步。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运动会,他给学生呐喊加油,甚至陪学生一起跑。18年中学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走了一波又一波,王济炉老师始终呆在中学这个地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他已经把察隅当做自己的家乡。18年他很少请假,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2008年他70多岁的老爸到察隅不到两个星期,就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了人世,按规定他可以请两周左右的丧假,为了不影响学校工作,处理完老人后事后他马上投入学校的工作中。
二、勇挑重担,不畏艰苦
王济炉老师刚参加工作时,就担任初三年级的化学老师,一周20几节课。化学实验非常重要,为了上好每一节实验课。他总是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药品、仪器,课前把实验做上几遍,以确保课堂化学实验的成功。有一次德育处邀请他给学校的班主任上一节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为了确保交流会的成功,他花了整整一晚上精心准备课件,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与同事分享。2011年本来按学校规定,他应该教七年级的数学课,可当时毕业班一位老师休产假,学校教务处建议王济炉老师教毕业班的数学,考虑到学校工作的实际困哪,王济炉老师毅然承担了毕业班繁重的教学任务。2012年王济炉老师又碰到了类似的情况。为了上好毕业班的数学课,他经常加班加点搜集整理很多套数学试题。从网上下载的试题有些不切合西藏的实际,还需要老师整理、修改。这些工作耗费了王老师许多时间,每天离开办公室最晚的是王老师,在办公室工作时间最长的也是王老师。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学生中考数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了确保卫生打分的公平公正,王济炉老师亲自一个卫生区一个卫生区的去看,一个教室一个教室的转,实事求是的记录各班教室、公共卫生区的情况,走完所有的教室和卫生区,是个很累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