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几种典型实践及影响选择的因素
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几种典型实践及影响选择的因素
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 赵春明
典型实践1:“单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在创新发展上,一条技术线只与一条产品线发生产研结合关系,并通过技术升级(1代、2代技术等),不断升级产品(1代、2代产品等),以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在“技术-产品矩阵”中,这种“单线结合型”的实践做法属于“1+-1+”模式。在我国初创或转型发展企业中,这种模式比较普遍;一些集团公司和综合性研究院所,虽有多条技术线和产品线,但多是一一对应关系,根本上仍属“单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1+-1+”模式是我国多数创新发展企业很想采取的一类做法,尤其在认为产业生命周期长、有长远发展前景时更是如此。但由于产研循环体系尚缺乏有效建立等原因(相关研究参见《产研结合:我们忽视了什么?》一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速度很慢、甚至根本没有,结果多数退化成了其它模式,“1+-1+”模式只成了设想。上图3给出的几种情形,实践中很普遍:
1)技术与产品第一次结合后(初次形成产业),最初几年一直没再出现技术成果,产品也一直没能升级,只持续经营着最初创新产品,——该阶段(图中第一、二阶段)产业发展模式实为“1-1”模式(是11种创新发展模式中最低级的一种),而非“1+-1+”模式;
2)之后几年中(图中第三阶段),企业虽然有了新一代的技术成果出现,但转化太慢,没能在该阶段实现相应的产品升级,——这是创新发展模式中的一种问题模式(1+-1);
3)在此期间,由于一直没有产品升级,产品中源于创新技术的竞争力逐渐降低,以至于需要主要依靠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常规运营发展手段来维持生存,——此时(图中第四阶段),已不再是创新发展了,只是常规发展而已;
4)很久以后(图中第五阶段),之前(第三阶段)形成的技术成果得以运用到产品升级上,开发出了新一代产品,但该技术成果已经落后(此时市场上已普遍为第5代技术),对竞争力的贡献很弱,——从做法上看,这中情况属于创新发展模式中的另一种问题模式(1-1+);但从实际竞争力贡献看,与上一阶段一样,也不再属于创新发展。
如果出现上述几种情形,往往不需要其它创新发展企业的进攻,就连传统企业都能成为其强劲对手。某研究院下属的产业化公司,多年前利用院研发的钛合金技术生产高尔夫球头,试图走“1+-1+”模式。开始几年增长很快,一度达到4个多亿的年销售收入;但期间自身的技术创新一直出不来,院里的创新技术成果又无法输入(因产研结合原因),以至于这期间走的实际是“1-1”模式。同时,由于这项技术逐渐成熟,其它传统企业通过更好的服务和营销策略很快夺走了大部分市场,导致该产业公司业务在第5年出现断崖式下滑,年收入跌落一半以上。
如果所在行业技术发展速度较慢,不可能几年一个创新,那么就根本不适合使用这种模式,因为即便做到位也还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仍表现为低级的“1-1”模式。还以上面的企业为例,实际上作为常规性的材料技术,即使加大技术研发,也很难在创新发展方式下实现高尔夫球头业务的长期发展,——该业务的发展只能靠常规发展方式,靠深度经营。
此外,从具体实践情况看,我国很多采取“1+-1+”模式的企业,其实际创新发展体系非常简单,只有一条技术线和一条产品线,所谓“技术单
一、产品单一”,亟需不断增加技术和产品,向多线结合模式上发展。成熟的、老的技术公司有“老本”,技术线和产品线很多,如IBM、GE、3M、ABB等,即使采取的是“1+-1+”模式(一段时期内不再增加新的技术和产品),其实际的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仍然很强。而我国很多企业是创新发展的新手,刚刚起步,并无多少家底,长期走“1+-1+”模式会导致产业非常脆弱,极易被其它发展模式轻易打败。
典型实践2:“单对多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2015年11月下旬,中航工业集团宣布将全面进军石墨烯产业,其设想是:成立中航石墨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该公司输出技术成果,然后由陆续成立的子公司进行产业化发展,从而打造石墨烯产业集群。从原始创新技术看,这类在某单一技术线上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发展出多条产品线并持续升级已有产品的“单对多型”做法,比较接近传统上所说的“技术同心圆型多元化”。该模式在11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中,属于“1+-n+”模式,如下图所示(产业创新发展体系表达与分析参见《产业创新发展系统:案例与表达》一文)。
如果技术处于快速进步期,且现有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则走“1+-n+”模式在一定阶段内可能是较好的选择。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在转方式过程中,一旦对某个重大领域有所涉猎时,极易想到这种“产业似乎无极、管理非常简省”的发展模式。但其风险在于常面临“技术供给不足”问题:由于要求同时响应多个产业的升级需要,其产研结合相较于单线结合要复杂太多,所以经常导致已有产品很难得到及时升级,很容易就走成相对低级的“1+-n”甚至“1-n”模式。例如上图3所示:在第二和第三阶段,虽有技术成果输出,但只用于形成了新产业,原有产业没能得到技术升级;而到了第四阶段,甚至没能有技术成果形成,只得利用上一阶段的技术形成新产业,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退化。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被专业公司各个击破,反而败给走“1+-1+”模式的企业。事实上,就算是比其高级的“n+-n+”模式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IBM遇到的正是这类问题。
运用该模式的另一关键,在于多产品间所形成的商业模式。形成了较好的商业模式,就可以获取巨大的经营优势和策略选择空间。比如在产品生产和市场环节形成范围经济优势,或者在某些产品上少盈利、甚至不盈利,从而对单一经营这类产品的企业造成严峻挑战,互联网企业在这方面早已提供了比较成功的实践案例。
另外,该模式下不能选择那些同时涉及多项技术创新的产业,否则会败给“n+-1”或“n+-n+”等多对单、多对多型产业发展模式。
典型实践3:“多对单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实践中,一些综合性科研院所和集团公司,设想并尝试利用自身的多专业技术,源源不断的将多类技术成果运用到一个战略性产业上,以支撑产业公司以创新方式持续发展。如某研究所集中液压、低温、电控等多专业研发力量,重点发展一类特种新能源车辆。这种多技术线对单一产品线的做法,具体看包括两种不同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n+-1+”和“n-1+”——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增加新技术线的同时原有技术是否有升级。现实中,采取“多对单型”做法的企业,大多是想以“n+-1+”为目标模式(参见下图2)。
如果某类产业涉及多项技术(分属不同原始创新技术家族),且各技术本身存在进一步应用创新空间,那么“n+-1+”模式是个别发展阶段的可选模式之一。比如当前很多如手机一类的电子终端产品,正是依靠多项技术的创新叠加实现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虽然该模式在产品技术竞争力上有比较突出的优势,但在实践运用中,其风险也是比较大的——且相对隐蔽,往往是走过了几个阶段之后才能发觉。其最大风险是“技术需求不足”——导致增加的技术不仅后续升级缓慢,而且对产品实际竞争力贡献不大。该风险实际发生后,虽然从模式类型上仍继续表现为“n+-1+”或“n-1+”模式,但从发展质量和实际市场效果看实与“1+-1+”模式无异(参见上图3)。当年,微软在PC中加入即时通讯技术MSN,由于该技术并非微软产品中的主导技术,缺乏来自市场的直接检验,发展压力自然也相对较小,所以在技术进步和服务更新上显得若无其事。从而,也成就了腾讯和它的QQ。对于当时的腾讯而言,即时通讯技术和相应的产品是它的身家性命、全部希望所在,必然全力以赴,更加之该技术作为独立产品的生命,直接经受市场考验,所以对此项技术会有更多、更严苛的要求,创新发展因此动力更大、痛点更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n+”和“n+-1+”是两个对偶模式,不存在二者谁比谁更高级,关键看各自的优势如何发挥以及所在产业的实际情况:前者靠富于进攻性的商业模式,后者靠高强度的技术创新和良好的技术布局;如果所在产业正处于技术的快速进步期,则对后一种模式更为有利——技术创新会在根基上毁掉商业模式,缺乏技术创新支撑的商业模式实际上不堪一击,否则前一种模式会大行其道。
如果说“1+-n+”是技术的精益使用模式,那么“n+-1+”则是技术的粗放使用模式——重要技术缺乏再创新或者不向多种产品中运用,都是对技术的粗放使用。该模式通常只适合在特定阶段下使用,但由于某些原因,我国很多企业却长期走在这种粗放的创新模式上:专利技术不断出来,却很少有产品问世;技术成果用到已有产品上去的不仅不多,且无关疼痒。微软在MSN上的粗放是源于其对PC操作系统的自负,以及缺乏对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洞见;而我国企业的粗放,则一方面是因为对创新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是根源于体制和机制的弊端,根本上缺乏产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
典型实践4:“多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国际上优秀企业,大多走的是“多线结合型”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如苹果公司不仅在软件技术上有多类创新技术,而且在核心硬件上也越发如此,目前已有自主研发的应用芯片(AP),而且还将自行设计开发显示芯片(GPU)和基带芯片(BP);在产品方面,也是涉及多种类型,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据说还要推出电动和无人驾驶汽车等;更重要的是每类技术都与多类产品进行结合,或者说每类产品都用到了其创新的多类技术。这是一种“多线结合型”的做法,在11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中属于“n+-n+”模式(最高级模式,见下图)。我国有条件的综合类科研院所和集团公司,应将该模式作为产业创新发展的目标模式。
如果所在行业涉及多类快速发展的技术,并且技术应用范围较广,那么需要采取这类发展模式。但是作为最高级的产业发展模式,相对来说也更不易掌握和运用,很容易在体系上做得非常松散:虽然有多条技术线和产品线,但各自相互独立,每条技术线只与很少、甚至是一条产品线结合;而且技术没布局,产业没模式。一旦如此,虽形式上为最高级发展模式,但产业体系的内在质量很低,相当于多个单线结合体的简单相加,很容易被其它发展模式、甚至是“1+-1+”模式打败(参见上图3,产业创新发展体系表达与分析参见《产业创新发展系统:案例与表达》一文)。
在采用该模式时,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考察实际的体系构成,关注发展质量。该模式的理想状态应该是: 1)有多条技术线和同等数量的产品线(在技术得以精益使用的同时,技术上既不会“供给不足”也不会“需求不足”);
2)一项创新技术被用到所有产品(从单个技术看是“1+-n+”); 3)一种产品用到所有创新技术(从单个产品看是“n+-1+”); 4)形成良好的技术布局(在产业运用上有广泛的选择性和辐射性);
5)形成良好的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价值上相互强化,经营上相互带动,整体上形成市场黏性)。苹果公司之所以是“n+-n+”模式的实践典范,正在于其实际创发体系非常接近于理想态。在业务模式或商业模式上,大家都看到了其封闭的iOS移动生态,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方面,深入到其体系中考察,其技术布局、技术和产品的关系模式等6个产业创新发展要素所形成的高度契合系统,才是背后或内在的隐形力量,更难模仿、更难打破。
实践该模式时,特别需要对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做出规范表达和良好规划,否则走不出质量。事实上,长期以来企业缺乏对复杂创新发展模式的表达和分析方法,使得即便学习,也只能限于对优秀企业的表面模仿。(关于产业创新发展体系与模式研究,参见《产研创新发展模式——T++与快创新》一文。)
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
11种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各有各的适用条件,在不考虑市场竞争和企业自身情况的条件下,仅从技术和产品的内在属性分析,影响模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六个:
1)未来该项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速度(技术发展速度); 2)未来该项技术进一步应用的范围(技术应用范围); 3)该项技术对提升技术布局的贡献(技术布局可提升性); 4)该产品的生命周期; 5)未来该产品还将进一步涉及的技术领域(产品涉及技术领域); 6)该产品成为业务模式构造成分的可能性(业务模式可构性)。
这六个因素均是指站在当前时点向未来看时所作的判断,下图是各模式的适用条件和相互对比情况。
很多企业之所以在创新发展上没能成功——大多从开始阶段的“1+-1+”模式走成了“1-1”模式、直至传统发展模式(非创新发展方式),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升级意识,以至于越走越窄、越走越衰。缺乏模式引领,再多的投入与努力,也摆脱不了受困恶性竞争的迷局。
我国企业正处于创新发展早期,绝大多数连产研结合这类基础性问题还没解决,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就应该停留在单线结合模式上继续努力。相反,产研结合这类基础性问题之所以很难解决,产业发展模式低级往往也是重要原因,需要在“1+-n+”、“n+-1+”甚至“n+-n+”这类较为高级的模式下进行整体性的解决,才会有出路。创新发展,既是发展方式的转型,也是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型。(关于产研结合的探讨,参见《产研结合:我们忽视了什么?》一文。)
当应选模式很高级、离现实起点较远时,可设置必要的模式升级路径。实际上,一方面,各种条件下都有多个接近的次优模式可供选择(参见上图);另一方面,各种模式下的实际产业体系又都存在着由简单到丰富(技术线和产品线更多)、到复杂(技术线与产品线结合更广)的连续变化,所以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存在较大的路径选择空间。一般而言,我国技术线和产品线较少的企业,现阶段应交替选择“n+-1+”或“1+-n+”等模式;技术线和产品线较多但仍为单线结合模式的企业,应着重在多线结合的质量上下功夫,以不同结合水平的“n+-n+”模式作为升级路径。(关于产业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参见《产研创新发展模式——T++与快创新》一文。)
当前,国家层面正在出台各种鼓励政策激励科研机构、尤其是科研人员创新创业——作为企业创新的外环境,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非常有益,但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升级的需要,创业企业在体制和机制上要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成立之初就应在设计上预留下进一步行动的空间,防止股权固化、利益分割。
第二篇: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
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
文章来源
1中小企业成功转型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模型构建
(1)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战略实施的必要环节,而实际上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要防止制度的不配套、不协调,更要避免背离战略的制度出现。(2)资本运作。企业新的运营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电子商务运营的日常支出,如员工薪资、固定费用、广告费用支出等。资本运作能力是指企业融入外部资本用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把资本运作作为一成功要素分析是因为电子商务运营前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问题一直困扰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3)人才保障。“麦肯锡7S模型”中包含员工与技能两项软件要素,即企业的发展与战略实施需要合适的员工去实施,员工应具备相应的技能。本研究研究时把员工与技能合并为一个要素,即人才要素,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人才缺口在持续走高,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不足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4)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也称为环境因素,是指那些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实施没有直接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运行及效果的因素,如政策、法律、安全、基础设施、信贷资金、物流等等。这些外部因素经许多研究人员验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5)电子商务成功转型能力。电子商务成功转型能力,本文用相关评价指标来代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成功的评价指标作了一定的研究。MarisG认为电子商务的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市场占有率、生产率和竞争力以及资金回报率。考虑到电子商务行业的特殊性以及业界的公认做法,本研究在确立企业成功电子商务转型的界定标准时,把企业的经营业绩包含销售增长率、利润增长率、资金回报率作为主要指标。
2实证分析
2.1数据收集本研究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课题组与苏州市电子商务协会一起对苏州大市范围的传统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部分较大的企业进行实地访谈加问卷调查,其它企业
则通过电话、E-mail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08份,有效问卷为297份,占整体回应率的74.2%。样本基本反映了目前苏州市传统中小企业的特征。2.2数据分析笔者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采用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通过信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1)信度与效度分析。根据SPSS17.0软件统计结果显示Cronbach’sα系数的值为0.743,可信度较高,据此可以断定6个自变量全部可以采信。效度分析则采用因子分析方法,首先做了KMO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712,显着性概率为零。因此,原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2)相关性分析。本文使用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coefficient)做相关性分析,SPSS17.0软件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所有的变量具显着性(P<0.1)和在同一方向。所有的变量间相关关系较弱(小于0.5),所以可以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来对假设进行验证。(3)回归分析。将管理层态度、企业战略、商业模式、资本运作、人才保障、社会环境6个因素与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经营绩效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以下多元回归模型:Y=0.424+0.293M+0.103C+0.079B+0.264F+0.14P+0.052S,式中Y:电子商务成功转型(经营绩效);M:管理层态度;C:企业战略;B:商业模式;F:资本运作;P:人才保障;S:社会环境。模型拟合指数如表2所示,偏回归系数如表3所示。该结果表示,6个因素可解释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转型40.4%的变化,显着性概率p<0.001,模型回归具有统计意义。各要素的VIF值均小于3,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转型的因素从大到小依此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社会环境。其中最重要的三个要素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
3中小企业转型电子商务模式建议
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企业战略、商业模式、社会环境这六大要素协同作用,共同促成传统中小企业成功电子商务转型。(1)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从本次调研可以看出,企
业管理层对电子商务战略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成功转型,而管理层的态度又受资金投入、人才保障等因素的影响;资本运作也影响着电子商务成功转型,是因为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与企业的广告费支出、人员薪资支出等是分不开的。(2)企业战略与商业模式目前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影响不大,这一点是有别于纯电子商务企业,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传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规模普遍不大,实施电子商务主要目的是传统营销方式的升级转型,在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对企业发展定位、创新等因素要求还不高。(3)社会环境因素对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影响程度最大,究其原因在于近年来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法律、政策、支付、物流配送、网络安全等社会环境较以前大为改善。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电子商务地区发展差异,本研究是基于苏州地区的统计结果,上述因素可能会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影响;同时,由于企业自身条件和所面临的市场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此,在电子商务的不同发展阶段,其关键成功因素的侧重点应作相应调整。
4结束语
本文对传统中小企业成功转型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可知,通过实验分析结果可知,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成功转型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为管理层态度、资本运作、人才保障。因此,未来的中小企业在向电子商务模式转型过程中,可以基于本文研究结果,重点关注这些因素,以便能够最大程度上地保证电子商务模式转型成功。本文只考虑了管理层态度等7个因素,接下来我们将考虑更多的因素,使得我们的研究更深入、更细化地展开。
第三篇: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探讨 伴随着企业的竞争范式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演进为供应链的竞争以及竞争战略向竞合战略转变,物流产业集群呈现出明显的共生特征,进而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的存在有利于资源集聚、整合与共享,从而有效地创新物流服务和提升竞争优势。因此,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既是集群内外企业间互动所形成的结果,也是物流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研究日、韩、美等物流强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当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物流产业集群的共生发展。没有“共生”,这些国家物流产业的发展就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因此,研究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对于制定和完善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1]、[2]、[3]、[4]、[5]、[6]主要集中在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动因、作用效应、动力机制、竞争优势、生命周期演进等方面,这些文献描述性研究较多,缺乏产业层面的实证研究,鲜有文献考察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鉴于此,本文试图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共生理论出发,设计调查问卷,构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考察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强度,以期能够把握影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演化的规律,为我国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共生理论与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模式
“共生”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指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某种模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地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相互调节的共同生存与协同进化的共生系统。目前,人们越来越接受“内共生是进化创新的重要来源”[7]的观点。如今,共生理论已经延伸到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成为探讨各类组织共生关系产生和发展规律、共生关系与共生环境相互作用、共生单元进化与创新作用的理论工具。物流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物流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由众多相关物流企业与机构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集聚,是以共生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网络化产业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现象。因此,物流产业集群的本质是共生,通过集群内部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构成了共生网络,共生是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动力,也是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借助共生理论,本文认为,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是指集群内企业与物流服务需求主体以及集群内企业间、企业与组织机构间在一定的区域、一定的共生环境中,依据一定的共生模式而形成的相互依存、竞争合作的关系,同时也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生物共生理论相似,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也包括三个要素: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三个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反映着物流产业集群共生演化的方向和规律。因此,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集群共生系统对资源的集聚能力以及共生单元间的分工与合作,共生单元间通过良好的共生界面相互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等“供需流”,进而实现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集群共生结构使集群内具有畅通的“供需流”交流渠道,为保持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及共生能量的增加。
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根据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的本质特性,结合相关文献[8]、[9]、[10]和研究目的,本文从物流产业集群共生系统资源集聚能力、集群共生单元间的分工合作、集群共生系统资源共享水平三个方面揭示其与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关系,并借助实证的办法予以进一步的验证。
1.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资源集聚
所谓资源集聚,指集群共生系统内部企业和部门通过利用共生体特有的资源、环境和组
织特征来实现对集群共生体外部资源的吸引。资源集聚的核心功能是把物流设施、资金、技术、人才、知识、信息等要素进行集聚并进行优化配置。一方面,通过集聚,能够克服物流供给与市场的诸多矛盾,创造物流市场,实现市场的扩大;另一方面,通过集聚,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服务运营成本,提高集群内物流服务企业的响应速度,形成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共生效率,促进集群共生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H1:资源集聚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2.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分工合作
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内的共生单元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的运作,彼此分工合作,共同为物流服务需求企业提供集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从微观角度看,共生体内的每个企业、部门及机构只是处于物流服务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或仅仅提供部分物流功能和物流服务;从整个共生系统角度看,第四方物流(4PL)、第三方物流(3PL)以及仓储、运输、配送等功能性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的协调与集成,为物流服务需求企业提供集成一体化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因此,集群共生体内的共生单元间通过物流服务供应链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及共生企业能力,增加共生体的共生能量。基于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H2:分工合作水平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3.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资源共享
现代物流的本质要求整合分散于各领域的物流资源,发挥物流的集成功能。鉴于物流资源的分散化和无序化,需要一种先进的产业组织形式或一个整合的载体与平台,来组织、开发、利用这些物流资源,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恰恰适应了这种资源整合的需求,可以说物流资源共享在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可视为物流产业的众多相关企业和其他组织在某个地理区域上的“资源共享平台”,在此基础上促成了共生单元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与资源共享。这种资源共享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集群共生体共生单元之间共生关系的稳定状态,资源共享程度越大,彼此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就越大,共生共享就越稳定。通过这种资源整合,不仅促进了“供需流”等要素在企业间的快速扩散,还有利于企业间合作创新物流服务,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3:资源共享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实证分析
1.问卷设计
在文献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访谈和“头脑风暴”法对问卷的内容与形式进行讨论和修改,并借助召开物流园区发展研讨会的机会,对物流园区负责人、物流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物流研究人员进行了试调查,并根据试调查的结果与反馈意见修改条款的内容与表达方式,形成正式问卷。每个影响因素变量设置了4~5个操作变量,每个操作变量采用李克特五级变量来测量答卷人对每个研究变量的信念,其中数字1代表“非常不同意”,数字5代表“非常同意”。对这些观测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问卷定稿之后,我们选择了浙江省11个地(市)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园区进行研究。考虑到是向大量的物流园区发放问卷,并且还要保证一定的回收率和有效率,保证问卷填写的时间和质量,课题组采取了多种问卷发放办法。第一,在选取浙江省传化物流基地、绍兴柯桥物流园区、宁波梅山保税港物流园区、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区进行调研和访谈时,直接发放问卷,现场回收。第二,利用浙江籍学生的关系自行发放问卷,通过这些联系人与相关物流园区联系,由他们将问卷以电子邮件或纸质问卷的形式发放给物流园区(基地)的被调查者,请他们填写完毕后将问卷发给问卷联系人,然后再由联系人通过电子邮件发回或亲自将问卷交回。第三,课题组在浙江省物流供应链研讨会议上向物流园区参会企业家发放问卷,请调查者现场填写,现场回收。由于问卷的填写对象较有针对性,因此可以认为问卷的回答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有效性。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181份,收回151份,有效问卷146份,回
收率为83.42%,问卷有效率为80.66%。
2.信度和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在研究模型之前,必须首先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检验指标通常采用克隆巴赫(Cronbach)α系数。克隆巴赫α系数越大,表示该变量各个题项的相关性越大,即内部一致性程度越高。沃策尔(Wortzel)[11]认为,克隆巴赫α系数介于0.7~0.98之间属于高信度,而处在0.35以下应拒绝使用。本研究采用SPSS 18.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分析,信度检验结果见表2。从中可以发现,问卷处于高信度范围内,是适合的,这表明该问卷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可靠程度高。
(2)效度检验。效度评价一般包括内容效度和构建效度两个效度。本研究使用的问卷项目及测量量表大部分来自过去很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了充分的确认。同时,在最终问卷确定之前,我们还向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了咨询,通过预试修正了问卷的部分提法、内容,因此问卷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对于构建效度,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来检验各变量的构建测度。各拟合指标的拟合要求卡方自由度比 /df一般应该大于1小于3;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值大于0.9,越接近1越好;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验证性因子分析各项指标见表3,可见各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3.SEM模型的确立
SEM是综合运用多元回归分析、路径分析、肯证式因素分析而形成的一种数据分析工具。SEM可以对每个估计参数值的适合程度进行显著性检验,以及对该参数在自由估计情况下所导致的显著性改变与模型整体适合度的变化进行显著性检验,其中包括对能够解释若干组观测变量协方差的潜在变量的检验。在目前的管理研究中,特别是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的情况下,SEM是针对传统回归分析弱点(变量观测性、多重共线性)开发出来并得到承认的数据分析方法。
在概念模型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针对AMOS7.0软件的初始结构方程模型,图1为初始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图。初始模型有4个潜在变量,17个观测变量。其中,资源集聚、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为外生潜在变量,共生发展程度为内生变量。除此之外,还存在17个残差变量,残差变量的作用是保证模型的检验过程能够成立,因为从问卷得出的指标值难免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使指标值完全匹配于模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使路径能够得到验证,概念模型能够得到证明,必须引入残差变量。
4.结构模型拟合及假设检验
为从各方面评价结构模型能否解释原始样本数据,首先使用AMOS 7.0软件对研究模型与实证数据进行拟合分析,拟合指标及检验值见表4。根据前面介绍的各拟合指标的拟合要求,从表4可以看出,/df小于3,规范拟合指数NFI、增值拟合指数IFI、比较拟合指数CFI的值均大于0.9,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小于0.05,各指标拟合情况比较理想,模型拟合结果良好。
5.结果讨论
运用AMOS 8.0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程度与资源集聚、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之间的相关关系。程序运行结果见图2。根据图2的结构方程模型和路径系数,可得出三个研究假设的相关信息,见表5。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路径系数是否显著异于零的标准是临界比例(Critical Ratio,简称CR,即t值),当t的绝对值大于等于2时,即可认定路径系数在显著水平0.05以下与零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路径系数的t值(见表5),可以判断资源集聚、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在95%的置信水平下是显著的。通过路径系数可以看出,从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来看,资源共享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分工合作水
平,最后是资源集聚。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集聚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共享能力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有正向影响,即在物流产业集群演化发展过程中,提高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体的资源集聚能力,提高集群共生单元间的分工合作水平,提高集群共生体资源共享能力,都将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这三个因素对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资源共享能力、分工合作水平、资源集聚能力。本文是对浙江省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所得到数据的分析,分析结果基本符合浙江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根据上面的分析,依据浙江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为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第一,提高集群共生单元间技术转移与吸收能力,引导各种“供需流”在集群共生体内无障碍流动,提高共生单元间合作意愿与透明度,通过共生单元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集群共生体的资源共享水平,促进集群共生发展;第二,优化物流产业集群共生介质,开放共生界面,提高彼此间的协调程度,增强彼此间的信任程度,使得集群共生体企业在共生合作基础上凸显共生优势,提升集群共生体内共生单元分工协作水平,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第三,政府需加强与企业、研究服务机构、中介机构等的相互配合,以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与合作氛围,减少合作阻力,提高物流资源吸引力和资源获取能力,提高集群资源集聚能力,促进物流产业集群共生发展。
第四篇:影响选择广告媒体的因素
影响选择广告媒体的因素
摘要:广告与媒体是密切相关的,广告以媒体传播信息,媒体是广告的物质形式。广告对媒体是有要求的,如传达性,吸引性,适应性。广告对媒体要求的核心是引起受众注意。所以,广告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选择媒体,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从商品自身的特点、市场调查、广告媒体的特点、企业支付能力、媒体与市场的关系、广告目标、媒体弹性、媒体的辅助性和接受性等方面来谈广告对媒体的选择。
关键词:媒体特性,广告要求,选择因素。
一、广告对媒体的要求
1、传达性,广告媒体要能准确地传播广告信息,使受众能从媒体上认识广告的内容 明确广告所要传达的信息。
2、吸引性,广告媒体要让一定数量的受众感受到它的存在,引起注意,产生兴趣。
3、适应性,广告媒体自己要有适应受众需要的功能,以便让不同层次的受众在不同 空间范围内都能感受到广告的存在。
凡是符合以上三方面的物质都可以被广告用来当媒体,大到广袤的蓝天,小到钥匙扣等物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传统的实物媒体,印刷媒体,现代的电子媒体,;从建筑物到人体,从动体到静体都可成为广告的媒体。
二、影响广告媒体选择的因素
作为广告专业的学生,学完本门课程感觉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媒体为广告服务,让广告发挥它的最大说服作用,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告媒体也不断多样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已成为广告的主要媒体,此外还有招贴画、路牌、壁画、橱窗、展览会、公交车辆、POP以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的广告,不同的媒体有着不同的特点,对消费者也有着不同的刺激。选择什么样的媒体做广告,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只有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极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才能扬长避短,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达到广告宣传的最佳效果。影响选择广告媒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商品自身的特点。这里所讲的商品自身的特点,既包括商品的性能、效用,又
包括商品的使用对象。如广告所要宣传的商品是耐用消费品还是日常小用品,是专用商品还是普通商品,是新商品还是老商品。同时还应了解原先该种商品是否刊登过广告,采取何种形式,效果如何等。就拿工艺美术品来说,其主要特点在于它的观赏价值。所以人们对商品的外观、造型、色彩十分挑剔。因此,采取何种广告媒体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要尽量采用展示商品图象清晰、色彩效果好、感染力强的广告媒体,例如电视、杂志。有些商品时令性、流行性特别强,例如时装、鞋帽、食品、小家电等商品,应选择广播、电视、报纸,还可配以POP广告,吸引消费者注意力,诱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2、市场调查。在充分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为使广告成功的把握更大,更有针对性,还必须进行市场调查。即了解和掌握不同地区、职业、性别、年龄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需要多少,是短期需要还是长期需要,从而确定出可能的商品购买对象。因为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和爱好,其消费心理、购买行为更是千差万别,广告宣传必须针对消费者的特点进行诉求。
3、广告媒体的特点。广告媒体多种多样,特点各不相同,因此传播信息的作用、对消
费心理影响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不仅如此,就同一媒体来讲,效果也不同,例如同时选用报刊做广告媒体,刊登在人民日报和刊登在扬子晚报上的广告效果就大不相同,同时刊登在扬子晚报和刊登在南京日报的效果又不一样。因为人民日报的发行量每日达500万份,而一些省地方性的报纸一般都是一百多万份,几十万份。杂志更是种类繁多,不仅发行量不同,级别不同,出版时间也各异。例如有周刊、旬刊、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多种形式,因此,它们的广告效果就有很大的差别。另外,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各种电视、广播节目有着不同的爱好,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视听者群体,对报纸杂志则形成了形成了众多的读者群体。例如,经济日报的读者大多为经济贸易界的人士;体育报的记者大多为青年人。只有把不同传播媒体的传播特点和优缺点了解清楚,才能有的放矢的选择合适媒体,刊登广告进行大规模的宣传。
4、企业的支付能力。企业的支付能力也是选择广告媒体应考虑的因素。因为不同的广
告媒体,所需要的费用不同。就是同一广告媒体,所占版面不同,制作程序不同,播出时间不同,费用也不同。一般文字广告媒体,如报纸、杂志等是根据广告所占版面大小,字数多少来收取费用的。语言广告媒体,如广播、电视,是根据播放时间长短和不同时段来收费的。因此,要根据企业的财力状况和支付能力,选择适当的广告媒体,以做到花最少的费用取得最佳的广告效果。
5、媒体与市场的结合。在选择广告媒体以前,首先要确立本商品的目标市场,那么选择媒体就应根据目标市场而定。例如商品的目标市场是以购买日常家庭用品的主妇,那么就应选择与妇女有关的或家庭主妇阅读最多的报纸或杂志来做广告,电台、电视媒体广告也应该选择一些妇女节目时间播出。
6、广告目标。影响广告媒体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广告活动的目标。如果本广告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要为本公司建立形象,就可以在许多不同的媒体上做广告,这样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本企业所生产的商品,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如果广告目标是针对某一目标市场,某一特定商品销售活动,那么选择媒体的方法则不尽相同,这时应选择最能接触目标市场的媒体来做广告。
7、媒体弹性。媒体弹性是广告制作到广告播出之间的时间差距。最有弹性的媒体是电
台和报纸,只要在广告播出前一天把录音带或广告稿交给媒体负责人就行。这类广告最适合零售业或其他需要经常修改信息的广告客户。印刷性的媒体如杂志则弹性太小,因为彩色稿需要进行分色、印刷、装订、邮寄等复杂过程,所以广告稿通常杂志出版前三四个星期交到杂志社,而且在这段时间内不能在做任何更改。最缺乏弹性的媒体是电视,因为电视广告片的制作时间较长,费用巨大,需要更改的费用也很大。因此,在选择广告媒体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商品广告信息的时间性和媒体弹性,然后才能确定最佳的广告媒体。
8、媒体的辅助性和接受性。当媒体内容与广告中的商品性质相同时,就可以增加广告 的可接受程度。因此,选择媒体,要考虑到媒体的整体内容是否与本商品相接近。例如,千万不要在以少年儿童为主要对象的媒体上做成人商品的广告。另外,也要考虑到媒体的接受性,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对某些商品都有一个固定的商品形象,如果某商品的广告一旦出现在他们认为适当的广告媒体上,那么这种广告接受性就会很高。例如高档商品广告在高级杂志中出现,就能产生较好的媒体接受性。相反,如果这些高档商品广告出现在普通杂志上,就会与其形象不相符,广告效果会适得其反。
此外媒体选择还与品牌形象和个性、创意策略、竞争品牌的媒体策略等有关,在真正选择媒体时,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做媒体策略就像是制作一台精密的仪器,是一项很复杂的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
结论:广告与媒体的关系要求在选择媒体时必须注意以上的原则,让广告选对媒体,媒体充分的为广告服务,使广告在中国的媒体上造出更多的强势品牌。
参考资料:《广告媒体研究》 陈俊良著
《大市场》 2003年第10期
《广告设计》 张强 廉毅编著
辽宁美术出版社
第五篇:影响就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
影响就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1、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理想与现实错位、创业意识较差,择业观与现实性存在着矛盾,直接影响到就业。具体表现在: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社会生活的估计往往失之于简单或片面;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把知名企业、大公司、外资企业作为理想的择业目标,不屑于到基层、民营、私营施展才干的机会;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一味追求个人利益,重地位、重名誉,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至后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显然,大学生所表现的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如果就业观念不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难有根本的改善。
2、现在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想要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稳定且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
3、除此之外,当代大学生还存在相当严重的就业歧视。他们不愿意去做那此基层操作的工作,他们是认为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小小的操作工作,由那些没读过几天书的初中生或技工生去做,自己应该坐在办公室里品茶看报纸。其实,这样想就错了,放弃就业歧视,到基层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才会从当中了解学习到你想要的东西,才能脚踏实地。要真正知道,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不入正殿步入偏堂而改变人生的多不胜举。
二、客观因素
1、地域因素,往往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的选择条件,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选择地点。
2、大学生就业难,是困扰了好几年的社会乃至国家的重大问题。《劳动就业促进法》颁布了。对于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着实做了不少的工作,可再怎么努力,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依旧是难上加难。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农民工、城镇待岗人员、留学回国人员三股劳动大军几乎同时涌入劳动力市场。如此多的就业人员同时涌向一个有限的就业市场,给还不太善于“推销”自己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竞争压力。因此大学毕业生人数倍增期与全国性就业高峰期重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3、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变化错位也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很多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而是立足于学校师资条件,在高校招生和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本,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重考试,重分数,而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专业人才。由于主客观的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那么要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