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虞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意见
上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虞籍普通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的政策意见
虞政发〔2011〕15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和单位:
为进一步鼓励虞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政策意见:
一、鼓励市内企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对毕业后两年内未在本市就业,与市内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按每人2000元标准给企业一次性岗位补助;同时,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减免每人每年4800元定额标准的水利建设基金;对符合规定范围企业当年新招用毕业后一年内未在本市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按上级下达的定额标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二、鼓励毕业生回市内企业就业。本科毕业生回市内企业工作,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按《上虞市人才住房补助暂行办法》规定,上虞市内无个人房产并在百官街道、曹娥街道租住商品住房的,给予每月400元租房补助;在其他区域租住商品住房的,按60%补助;对国家“211工程”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市内企业工作满一年的另给予一次性5000元生活补贴。
三、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持《就业(失业)证》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申请贷款的由市财政按基准利率贴息,贴息上限为5万元,期限最长为2年;对新从事种养业的高校毕业生,其大田种养规模30亩以上、设施大棚20亩以上、生猪养殖500头以上、家禽养殖10000羽以上,或从事其他种养业达到相应规模的,按承包面积、经营规模,分别给予每个项目3—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对经认定的大学生创业园,市财政按规模一次性给予主办方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补贴。创业园的认定参照绍兴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绍兴市市级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绍高就联[2009]2号)文件执行。
五、建立高校毕业生见习制度。对见习基地接纳毕业两年以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生活费且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等综合商业保险的,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予以补贴;见习期一般为3—6个月,有特殊需要的经批准可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一年。
六、建立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制度。就业援助对象按《上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上虞市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办法〉的通知》(虞政办发[2009]93号文件)中规定的资助对象条件认定;对确定为就业援助对象的高校毕业生在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社区)工作招考时免收报名、体检等费用,在其被用人单位聘用后免收人事档案管理费用。对招收就业援助对象且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企业,在一年内按每人每月300元给予补助。
七、加强高校毕业生技能和创业培训。积极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技能和创业培训,所需费用由财政全额承担。
八、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强化公共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现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服务,为招聘单位和应聘人员提供免费服务;对回虞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就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就业推荐和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承担;对在吸纳虞籍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和奖励。
本意见中的“高校毕业生”均指上虞市生源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企业”均指我市工业、农业、服务业企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及国有集体企业除外);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审批期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以纳税人到税务机关办理减免税手续之日起作为优惠政策起始时间;税收优惠政策在2013年12月31日未执行到期的,可继续享受至3年期满为止。
本意见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范文
国家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公告
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
1、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
2、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3、对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在研究生招录和事业单位选聘时优先录取;
4、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今后相应的自然减员空岗全部聘用参加项目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
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
5、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
6、在选取士官、考军校、安排到技术岗位等方面优先;
7、退役后参加政法院校为基层公检法定向岗位招生考试时,优先录取;
8、具有高职(高专)学历的,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或经过一定考核,入读普通本科;
9、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后免试推荐入读硕士研究生。
三、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
10、高校毕业生在参与项目研究期间,享受劳务性费用和有关社会保险补助,户口、档案可存放在项目单位所在地或入学前家庭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社会保险缴费年限连续计算。
四、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
11、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2、为到中小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档案管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等方面的服务;
13、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并享受国家相关扶持政策;
14、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规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15、参加创业培训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
16、灵活就业并符合规定的,可享受社会保险补贴政策。
五、强化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
17、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享受公益性岗位安置、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等就业援助政策;
18、机关、事业单位免收招聘报名费和体检费;
19、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求职补贴;
20、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由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就业服务并组织就业见习和职业技能培训。
第三篇: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意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的精神,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务工、务农、创业”,努力变“返乡潮”为“创业潮”,结合本镇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九江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育就业创业主体,拓展就业创业空间,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以农民工“务工、务农、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激发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激情,充分发挥农民工就业创业带动效应,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促进全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二、目标要求
1、做好本镇现有企业的对接服务工作,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农民工就近就业。
2、加大招商引资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通过引进项目尤其是农业深加工项目,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工的就业岗位。支持、指导和帮助返乡农民工及在外地创业的本籍业主回乡投资创办企业和从事农业开发。
3、制定具体措施,引导有技术、有资金、有创业能力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实现农民工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三、具体措施
1、优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环境。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和本镇工业小区建设,鼓励返乡农民工积极创办企业和参与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返乡农民工就业提供合适岗位,对已成规模的种、养、加等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农民工创业信贷,加大扶持力度,镇、村干部实行“结对”帮扶,增强发展后劲。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2、加大农民工培训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为企业发展培训员工,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年内开办四期针对本市企业发展需要的返乡农民工培训班,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实现农民工就地就业。巩固和发展粮、棉、油、麻、生猪传统产业,做强小龙虾、山药特色产业,壮大林果业。引导和鼓励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山场,发展规模经营,同时吸纳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产品营稍和从事农业开发,促进劳动力就地就业。
4、成立行业协会,实现农民自主创业。引导有能力、有市场、会经营的返乡农民工从事农副产品流通,组建营销队伍,并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使运作规范、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专业协会组织带动农产品的流通。
5、抓好镇、村挂点帮扶工作。镇、村要把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作为帮扶工作重点。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政策上给予宣传落实,在市场信息上跟踪服务。每个村要选择1-3名懂经营、有能力的返乡农民工作为帮扶对象,建立返乡农民工联系帮扶制度,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其创业和再就业开辟新渠道。
6、实施“绿卡”制度。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的高效便民服务。通过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务公开栏及时发布市场信息、项目开发、项目推介、创业培训、小额贷款、跟踪服务等一条龙服务,激发农民工创业就业热情。
7、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先进典型、先进经验的宣传,大力弘扬返乡农民工创业精神,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鼓励更多有志之士回乡创业,拓展就业空间,创造就业机会。
8、建立返乡人员信息登记制度。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协管员上门入户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返乡登记工作,摸清返乡人员的人数、技能、就业愿望等,实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动态。做到底数清楚、表册相符。
9、实行奖惩制。返乡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工作事关社会发展和稳定。将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列入各村、各单位党政目标考核内容,并作为单位评优的依据之一。
第四篇:浙江省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浙江省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指导服务专项行动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高校毕业就业创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文件精神,切实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制定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专项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为主线,按照“超前谋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重在指导,强化服务、注重实效”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一网一刊两站三市场”主导作用,创新工作方式,破题解难,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着力完善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
二、主要内容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良好社会氛围
1.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宣传活动 在杭州、宁波、温州三个地区的高教园区分别举办大型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活动2次,邀请省首批就业指导高级专家团成员现场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服务,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解答就业创业疑难问题,帮助广大学生充分了
解当前就业形势,熟悉就业政策,调整就业预期,提高求职技巧。
2.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巡回报告会
组织就业创业专家报告团赴高校作就业创业专题报告。通过安排15-20场报告会,让广大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创业观、择业观,鼓励和引导更多毕业生到中小企业、非公企业、基层、艰苦和西部地区就业创业,进一步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就业创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3.编辑发行《浙江省大学生职业信息》
编辑《浙江省大学生职业信息》,内容涵盖用人单位招聘信息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政策,发行5万册,免费赠送至2010届高校毕业生学生公寓并在“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发布电子版,供广大毕业生查阅。
4.充分发挥“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作用 进一步加大“浙江省大学生网上业就业市场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电子屏幕、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和企业上网激活自己,使网上就业市场成为学生求职、企业求才重要渠道,实现大学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良性对接。
(二)完善就业指导与服务,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1.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举办全省就业指导教师培训班,培训内容为当前高校毕
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工作实务与管理、社会与企业用人需求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经历分享等,进一步提升我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继续实施辅导员挂职锻炼制度。在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今年继续选派若干名辅导员赴知名企业人力资源部挂职锻炼,加强彼此间沟通、学习和交流,提升辅导员就业创业指导能力。
2.建立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 建立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聘请俞敏洪等15名专家为浙江省首批就业创业指导高级专家团成员,并举行聘任仪式。首批就业创业指导高级专家团将在全省范围内以讲座、报告等形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为学生就业创业指点迷津。
3.开展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能力证书培训
大力配合杭州市政府做好在杭高校毕业生教育培训消费券发放使用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浙江省大学生就业能力证书培训工作,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4.举办“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全国选拔赛” 为了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提升创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全省各高校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比赛分校级初赛、省级
预赛、决赛,共评选出60强省职业生涯规划优胜奖和“双十佳职业规划之星”,并选送部分选手参加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5.启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读本》(暂定名)编辑工作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研究开发力度,成立以一流专家团队为主体的读本编辑委员会,启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读本》编辑工作,努力打造我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读本并发挥其引领作用,使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又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职业生涯规划读本。
6.开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绿色服务通道
本着“一切为毕业生就业,为了毕业生一切”的原则,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组织人员分批分次赴相关高校上门服务,做好省内高校毕业生首次派遣工作。争取相关部门支持,进一步放宽高校毕业生落户政策限制,降低人事代理收费标准,拓展人事代理服务项目。
(三)实施就业指导服务“五大工程”,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1.实施“部门联动工程”
围绕省委“两创”总战略,在巩固原有合作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经济信息化委、省中小企业局及有关地方政府合作,实施“部门联动工程”。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健全就业信息合作机制,促进就业信息互联互通,构建共享机制,努力实现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信息无缝对接。共同开展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活动,拓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方便快捷的双向选择渠道,吸引更广区域、更大规模、更多层次的招聘需求资源,以发挥整体联动规模效应,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活动成效,降低市场成本。
2.实施就业招聘“百千万工程”
重点实施“百校联动、千场招聘、十万岗位”工程(整合全省高校资源,举办1000场招聘会,采集10万有效岗位信息)。对全省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活动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宣传,进一步构建以高校毕业生校园招聘市场为基础,地方高校毕业生市场为主体,区域协作和行业市场为补充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全年联动在相关高校举办600余场实体招聘会,在各校园工作站和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滨江服务点举办实体招聘会350场,视频网络招聘会50场。让每个毕业生感受就业关怀,为每个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实现就业服务工作全覆盖。
3.实施“就业计划关怀扩面工程”
对“后20%毕业生”开展关爱帮扶活动,继续大力推进
“寒门学子”就业关怀计划,增加帮扶对象,丰富帮扶内涵,制定个性化就业协助方案,重点做好指导、培训、推荐、招聘及专项资金补助工作。一是重点指导。依托各校园工作站,开展一对一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二是重点培训。开展就业专题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培训所需资金从各校提取4%资助资金中列支。三是重点推荐。对“后20%毕业生”部分重点帮扶对象信息汇编成册并在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进行重点推荐。四是重点招聘。面向2010年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开展“寒门学子”就业专场招聘会。继续与媒体联合举办“2010届优秀寒门学子就业推荐活动”。五是专项资金补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就业援助。
4.实施“英才学子就业质量提升工程”
实施“英才学子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根据2010年高校毕业学生综合排名情况,选取每校前10%的优秀学子在各种媒体和浙江省大学生网上就业市场推介,并汇编成册面向用人单位优先推荐。对自强自立,面向基层成功就业的优秀典型进行重点宣传,激励引导广大学生发奋学习,为国奉献。
5.实施“视频网络招聘工程”
“视频网络招聘”作为一种新的招聘形式,成本低、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深受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欢迎。今年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校园工作站之间互动开展视频网络招聘会50场,形成一站点几企业
招聘,多站点毕业生应聘信息交互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实现信息实时有效匹配。
三、时间安排
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
第五篇:东营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
东营市鼓励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
一、博士、硕士房租补贴及生活补助
享受条件: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我市企业就业并交纳社会保险满1年的,可享受最长不超过3年的住房补贴和为期5年的生活补助。
补贴标准:住房补贴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月300元;生活补助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10000元、硕士研究生每人每年3000元。
二、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
享受条件:招用毕业高校毕业生,与之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小微企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补贴标准:按其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最长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不包括个人应缴纳的部分)。
三、就业见习补贴
享受条件:吸纳派遣期内未就业本市户籍(生源)高校毕业生和毕业内驻东营普通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并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见习基地单位,给予一定标准的就业见习补贴。
补贴标准:补贴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补贴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四、创业培训补贴 享受条件:高校毕业生毕业学年内到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免费参加创业培训,并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可由定点职业培训机构申领创业补贴。
补贴标准:每人不超过1800元。
五、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
享受条件:高校毕业生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并在创办企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满12个月,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补贴标准: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小微企业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0元,其他12000元。
六、个体工商户一次性创业补贴
享受条件:高校毕业生首次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正常经营并在1年以上,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
补贴标准:4000元。
七、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享受条件:高校毕业生租赁经营场地创业,并且未享受场地租赁减免的,给予创业场所租赁补贴。
补贴标准:本科以上学历每年10000元,其他每年6000元;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八、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
享受条件:招用高校毕业生(不含创业者本人),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按规定为其缴纳社会保险4个月以上的小微企业。
补贴标准:按照申请补贴时创造就业岗位数量给予每个 岗位3000元(2000元)的补贴。
九、创业担保贷款
享受条件:创办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办非企业、从事种养殖(含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以及在网络平台实名注册的的大学生创业人员。
政贷款及贴息标准: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人员可申请最高10万元、最长期限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第1年给予全额贴息,第2年贴息2/3,第3年贴息1/3。符合条件大学生创办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最长期限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每年按照贷款基准率50%的给予贴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