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班民族团结教育总结
绿汁镇绿汁小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民族团结教育
李加荣
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促进民族团结,我班以抓学习,求团结,树典型,结对子,思稳定,求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名类活动丰富多彩。现将本学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开学之初我就制订了民族团结教育计划,认真按课表上课,开齐课程,上足课时,按质按量完成了教学。积极利用班会队会召开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完成了一期以“民族团结,少年争先”为主题的班级民族团结黑板报。
二、积极践行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一学年积极响应学校活动,评选班级民族团结小标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征文”和中心小学组织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周”及“读好书、好读书、写好字、善表达”大语文观实践成果汇报汇报活动,我们班的李晓楠、李睿莹、侯树颖、汤正蕊等同学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积极开展班级民族团结手抄报比赛活动,并评选出5份优秀手抄报参与学校的评选。积极与其他班班开展了民族团结手拉手活动,文艺活动,小足球赛等。
三、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落实“三个到位”“四个认同”。今年我们班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做到了“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能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安排,精心组织。二是学习宣传到位,通过开展“四个认同”教育(即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做到了人人知道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人人践行民族团结教育。三是活动落实到位,以课本为载体,以实践为抓手使学生参与面不断扩大,各项活动丰富多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班级中不少学生对民族团结教育学科的 学习兴趣不浓。表现在上课时无精打采,学习态度不端正。
2、主观上,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不够,另一方面是有些时候由于教学准备不充分,上课时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
3、没有有效地培养好学生再生活中进行简单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习惯,不太重视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的兴趣。
三、改进的主要措施
1、今后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 学习的民族团结教育兴趣,让他们知道掌握民族团结教育是提高民族团结的关键,尽力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2、每次上课前充分做好教学准备,特别是实践课。从而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积极有效地培养好学生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民族团结教育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后,我们将一如继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断为我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民族团结教育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一个重点,也是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保障。民族团结高于天。坚持民族团结,坚持做好“三维两反”工作是本学期民族团结教育的一个重点工作。为切实做好连木沁第二中学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从学生思想深处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在开学之初,经学校党支部研究,确定本学期的德育工作重心,把民族团结教育放在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首位,及时成立了“民族团结领导小组”,并在每个月都安排有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具体化,有利于班主任及时开展各项工作。
二、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多样化
1、主题班会:二月份和五月份分两次上好“民族团结”和“无神论”教育为题的主题班会,要求班主任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相结合,让学生在思想深处认识到“民族团结是福,社会离乱是祸”,并能从切身做起,与身边的民族同学相处好,互帮互助,实现班内、校内、镇内的民族大团结景象。
2、板报和手抄报形式:各班以黑板报形式对民族团结教育意义进行宣传,内容丰富生动,教育深刻。团支部和少先队以手抄报的形式在广大团员和少先队员中间进行宣传,要求团员和少先队员以身作则,带动全校学生身体力行,努力实践民族团结,效果显著。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不同形式的民族团结热潮。
3、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再次深入师生心里。从3月份开始做准备,在5月初,分小学和初中段在四楼多功能教室组织了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每个班有三名参赛选手,观众为全校师生,设有必答、抢答、判断、风险题等,场外观众可以回答场上选手回答错误的题,气氛非常活跃,效果非常好,学生对国家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新疆风土民情、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等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又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竞争能力。
4、开展了民族团结“手拉手,结对子”活动。我校是一所民汉合校,不仅有双语班,在汉文班里,也有些班级的维族学生多达50%。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为切实做好“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学校组织了班级与班级之间结对子,班内学生之间结对子,团员、少先队员之间结对子,民文老师和汉文老师之间结对子活动,各对子在学习上、工作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这一活动,将我校民族团结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尤其在庆“六一”暨民族团结活动中,不少结对班级共同出谋献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进一步加强了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联系。将结对子活动落到实处。
5、组织学生唱响红歌,以歌声歌颂民族团结。既是响应教育局的号召,又是推动我校民族团结的又一种有力的形式,从开学初就要求各班必须唱响红歌,用歌声来歌颂祖国,歌颂民族团结,一学期来,红歌不断,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
6、结合第28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德育处和少先队共同组织了“庆六一暨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各班以不同的文艺形式表达了相同的愿意,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愿民族团结之花处处盛开。
7、“三维两反”教育不断深入,“三清楚一掌握”工作长抓不懈。稳定是福,离乱是祸。为了确保学校稳定,确保社会稳定,学校不定期地以各种形式检查班级对“三维两反”教育活动的效果的检查,随时抽查班主任对学生各方面的掌握情况,在学校形成一个有力的排查阵容,以便随时掌握各种信息,确保稳定大局。
8、评选“民族团结先进分子”:根据每个班学生的表现,选出3名民族团结先进分子,在全校予以表彰,全校本学期共评选出126名民族团结先进分子,在各班都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以榜样的作用影响着周围的同学,更进一步融洽了民族关系。
三、民族团结教育效果凸显。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学期来,我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形式多样,成绩显著,被评为地区民族团结教育先进集体。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一步做扎实各项工作,使民族团结精神扎根在师生心中,影响到社会当中。
]连木沁第二中学德育处。
2010-6-8
第三篇:民族团结教育总结
吐鲁番市第五中学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吐鲁番市第五中学全体师生对你们莅临检查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吐鲁番市第五中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
一、基本情况
吐鲁番市第五中学创建于1988年,是一所初级中学,1999年与原吐鲁番市第四小学合并后,改为九年一贯制民族学校。学校现位于吐鲁番市木纳尔路和东环路交界处(校址木纳尔路1074号),2009年,按照市政府统一规划实施校舍资源整合。将全市各乡、镇汉回学校初中部以及部分城郊乡辖区内临近市五中的学校的小学部合并整合到了市五中。整合后,我校已成为全市最大的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民汉合校学校,占地面积33333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其中小学部21个班,初中部31个班、学生2165人。教职工183人,其中汉回教师50人,维吾尔族教师133人。党员110人,其中在职党员85人,退休党员25人。
二、主要做法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为民族团结教育夯实基础。
我校党支部根据学校整合以来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多次专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校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党建办、德育办、教务处、团委、教研室等科室主任为成员的市五中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小组成员分工,切实加 1
强了对学校全体师生教育活动的指导和督促。按照市委、市教育局的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制定了《吐鲁番市第五中学关于开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制度、考勤制度,确保教育活动有序进行为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切实取得效果。
(二)精心组织学习,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学校党支部把强化理论学习做为提高认识的重要手段,认真学习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7〃5”事件的文件、领导讲话精神,观看王乐泉书记、努尔〃白克力主席电视讲话录像、为加强学习效果,确保我校每位党员、每位教职工都能认真参与,并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我校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式,丰富学习形式。一是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加强学习效果;二是及时结合学习内容,组织开展各类讨论活动,加深教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三是组织参学人员撰写心得体会,提高队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党支部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力度,丰富学习内容,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党的民族政策、法规等到内容。学校党支部书记阿不都热合曼.哈力克、校长黄清安分别为全体师生举办了4场民族团结教育讲座。
(三)坚持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常态化。
学校结合常规教学工作,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各项活动之中。学校规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安排,专门抽调专职教师,确保1-9年级每个班每星期至少要 2
上1节民族团结教育课,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每位教师第一节课上必上民族团结教育课,每个班主任每学期至少上1节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学校还积极推进全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充分发挥学校法制副校长、德育主任、政治课教师和党、团、队组织及全体教职工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开展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体活动、家访活动、召开座谈会、家长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树师表、重师德、铸师魂”和“守住阵地、抑制渗透”主题实践活动。要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力度,紧密结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力宣传新疆解放以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新疆的成功实践,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为民造福的丰功伟绩,及时揭露批驳境内外“三股势力”散布的各种反动谬论,增强师生的政治鉴别力和思想免疫力,打牢维护稳定的思想基础。
(四)充分利用民汉合校的特色和有利条件,加强民族团 结教育。
学校党支部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不同民族师生之间的沟通,增加了解,加深感情,使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校园广播、横幅、展板、黑板报等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大力宣传维护民族团结所涌现的先进事迹、好人好事,形成强烈的舆论氛围。2009年9月以来,学校涌现出大量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如学校教务副主任木克迪曼.克依木、宿管科副科长郭允稹分别向民族学生各捐助自行车1辆;初中部古丽米热同学拾到汉族学生的200元钱,主动归还;小学六年级学生玉素甫江拾到汉族教 3
师卜志全同志的摩托车驾驶证、行驶证及50元钱立即上交德育办;七年级(8)班热依拉同学因家庭困难影响了学业,全班师生为她捐助了200元,解决了就学的后顾之忧;九年级(8)的米合热古丽因生活费不够,全班同学为其捐助生活费,帮她度过难关;八年级(8)班热孜古丽同学因家庭困难,面临失学,全年级师生为其捐助300元帮助她完成学业等一系列民族团结先进事例。二是在学习、生活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如在安排教师办公室时,让民汉教师混合办公;在学生编班时,民汉学生混合编班,同坐一张桌子;在分配学生宿舍时,民汉学生同住一个宿舍,通过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摩合、沟通、了解,此外,民族教师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汉族教师到民族教师家中拜年,春节民族教师到汉族教师家中拜年,无形中达到淡化民族意识、消除民族隔阂,增进民族团结的目的。三是学校党支部、团委、少先队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自2009年9月以来,学校先后举办了2场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朗诵比赛,1场拔河比赛,2次联谊活动,2场足球比赛,取得良好的成效。
(五)深化措施、筑牢教育战线维稳防线
一是积极开展约谈施教活动。利用座谈会、谈心了解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使职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的维护稳定和反对民族分裂。学校先后举了3场座谈会,开展了2418人次的谈心活动。二是大力推行学校“三清楚一掌握”工作机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开展教育、防范工作,巩固阵地,抵 4
御渗透,把影响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学校整合以来,学校2次组织老师316人次按照学生居住区域划分进行了家访。三是进一步落实民族教师联系清真寺制度,每星期五,学校组织教师到清真寺明查暗访,调查辖区内是否有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学校上报信息,确保学生不信教、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始终坚持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指导,进一步加大民族团结教育力度,加强对全体师生的针对性教育,尤其要强化对重点学生的教育,全面加强各族师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努力营造“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的良好氛围,为学校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吐鲁番市第五中学
二0一0年三月二十四日
第四篇:民族团结教育总结
巴州石油一中高一(4)班民族团结活动总结
本学期,我班根据学生处“关于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方案”,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民族历史,了解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团结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现将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传达学校精神,落实活动时间和形式,制订活动方案,扎实有效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二、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事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事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国家的统一和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61年来的实践证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切实维护民族团结。牢固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思想,进一步增强“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民族团结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三、开展知识培训,确保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我班全体同学学习了学校下发的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资料。通过学习,增强全体同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
惯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要让学生了解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它们的历史文化的光彩唤醒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班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素材,利用班会时间,积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让学生从学习中了解中华中华民族的构成,掌握了解我国国情,在心灵中塑造我们各民族大统一的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
五、开展主题系列活动,提高学生民族团结意识。了解民族,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其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团结意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拓展了天地,主要开展的活动有:
1、开展“爱祖国 爱家乡 爱学校”演讲活动。
2、利用国庆为契机,参与“ 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
3、参与学校“民族团结”的板报评比活动。
4、开展“爱祖国 爱家乡 爱学校”的主题班会。
5、为全体师生发放宣传材料,在古尔邦节节来临之际,组织召开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班会。
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我班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认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56个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中华民族是一家”的种子。
高一(4)班2011.1.15
第五篇:小学六班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绿汁镇绿汁小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六年级环境教育 李加荣
六年级环境教育教学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所以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环境,提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此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让学生从小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鉴于此,以利于今后教学,特对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确定了教学目标: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其次制定了教学措施:上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措施为: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