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时间:2019-05-13 04:0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第一篇: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导学10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

地理知识一般可分为自然地理(地图,地球,天气与气候,水文,地质,地貌,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人口、文化、旅游)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区域资源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三大部分。其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繁多、时代性强、动态变化大,答题时不容易把握要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人文地理典型试题进行分析,以“抛砖引玉”,突破人文地理知识复习的难关。

一、结合时事热点,以新颖的图表为素材,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图像的重要性,有人将地图形象地称为地理学的“眼睛”,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地图所占比例也大大增加。目前,全国高中地理教材有多个版本,为体现高考的公平性、权威性,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并不拘泥于某个版本的教材,而是趋向以热点为切入点,同时利用新颖的图表,以考查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对地理规律、原理的运用。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

例1(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

均气温3℃。完成(1)一(2)题。

(1)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解析:本题隐含了有关粮食的热点问题,考查了农业地域分布、农业区位变化等主干知识。(1)由题干“当地1月平均气温3℃”可知该地是我国的南方地区。1985年该地盛产水稻、油菜,而油菜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此该地为长江下游的太湖平原。(2)从1985年到2005年该地种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水稻种植面积减小,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增加较快,这说明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由水稻种植业向园艺业转变,具有城郊农业的特点,其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应该是市场需求量的变化。

答案:(1)B

(2)A

2(2008年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甲图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 水平的变化情况,乙图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用心

爱心

专心

(1)读甲、乙两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 由。

解析:本题借用新颖的图表考查城市化过程及特点,不同规模的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1)由甲图中城市化水平变化可以看出我国从1978年开始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化速度加快,东、中、西部地带城市化差异明显,东部地带城市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由乙图可以看出,与1980年相比,20(0年我国特大、大、中、小城市都有所增加,其中中小城市增加速度最快、数量最多,并占主体地位。(2)我国西部优先发展大城市,有利也有弊。若回答为“合理”,则可利用“中心地理论”,从大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来回答,着力强调大城市能成为地区经济的增长点。若回答为“不合理”,则可从大城市发展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人手,强调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城市化水平,再加上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薄弱,极力发展大城市会带来很多问题。

答案要点:(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近年来上升速度加快;东、中、西三大地带区域差异明显;城市数量增多,其中中小城市数量增加速度较快;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2)答案一:合理。理由: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广,功能强;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强。

答案二:不合理。理由: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技巧点拔,触类旁通

(1)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挖掘图表中的有效信息,特别是隐含信息(有些信息本身就是答案),并弄清楚信息之间的联系。假如信息之间缺少联系,则需从背景知识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变化过程等)里有选择性地提取出来,通过联想进行链接。

(2)由图例入手,分析、对比图表中各个要素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并正确进行图文转换,搭建各要素之间的“桥梁”。

(3)对易混的地理概念要分清楚,如大农业与小农业,耕作制度、复种指数与垦殖指数,工业分布与工业布局,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城市的地域形态与布局形式等。

(4)对区位因素的评价是人文地理知识的重点,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解答此类试题先是从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气候、水源、土壤、植被等)、社会因素(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基础设施、国防等)、环境因素等方面考虑,再结合题目中的信息与问题,用发展的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5)关注身边的地理问题、地理现象、社会热点,缩小地理复习与问题情景之间的距离,用热点带动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但同时还要切忌盲目追从热点。

(6)遇到新颖图表时不要慌乱,一定要冷静思考,细致分析问题与图表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 解题的突破口,有条理地组织答案。解题思路要开阔,必要时要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

二、以自然地理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要素对人口、城市、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影响,突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

研究“地”主要是为了“人”的需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对人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人类在从事产业活动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如坡地限制了种植业的发展,为了改造坡地,人们建造了梯田,但是只有缓坡才适宜建造梯田。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

例3(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网为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等值线图。完成(1)~(2)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推测P地属于

A.草原区

B.森林区

c.都市区D.农耕区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美国

B.法国

c.澳大利亚D.巴酲

解析:本组题通过某平原地区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的变化,考查人类活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图中等值线向北弯曲,中心点P处土壤表层解冻起始日期在3月29日以前,解冻时间早,其四周解冻起始时间晚,说明该地与同一纬度相比温度回升快,气温高,表示城市热岛效应。(2)图示平原大部分地区在3月29日以前土壤表层温度在0°C以下,冬季寒冷。澳大利亚、巴西都位于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终年气温较高且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温度逐渐降低;法国大部分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冬季气温在0°C以上;美国国土辽阔,中央大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有结冻现象,3月份以后,随着春季的到来逐渐解冻。

答案:(1)C

(2)A

例(2008年高考宁夏文综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 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2)随着人口的增加,丙村要扩建居民点。若只考虑沿着山前公路扩建,试比较说明在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建设民居条件的差异。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气象条件对交通的影响,地形、气候、自然灾害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即从自然地理人手考查人文地理知识。(1)由材料可知浓雾是冷空气平流形成的,一是地势低,冷空气容易进入;二是近地面水汽充足,有利于浓雾的形成。(2)由图示可知乙路段海拔在50米以下,比甲路段海拔低,且接近河流,水汽充足。结合浓雾的形成条件,可得出乙路段浓雾形成的频次更多,时间更长。(3)聚落扩展需要考虑平地是否开阔,相邻山地坡度的陡缓,是否易发生自然灾害,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等。

答案要点:(1)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水汽较多(靠近河流易产生浓雾)。乙路段。乙路段 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易进入,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2)东北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狭窄,相邻山坡比较陡,有峭壁,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南偏西方向:山前到公路间的区域较宽阔,可以使用的建筑用地较多,相邻山地比较和缓,一般不存在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隐患。

2.技巧点拔,触类旁通

(1)明确自然地理各要素:地形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势高低、地形类型,气候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水分,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土壤主要包括土壤组成、土壤肥力等。这些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针对问题分别进行解答。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在回答地理问题时应遵循全面的、综合的、发展的观点,决不能片面、孤立地思考问题。

(3)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思考,在进行人类活动时要扬长避 短,实现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用心

爱心

专心

三、以某一区域(或模拟区域)为背景,考查区位选择、区位条件评价及人地关系,突出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地理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都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和验证。因此,高考中的许多地理试题,特别是综合题都是以地理区域为背景进行考查的。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

5(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

(1)由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是。

(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

解析:图示区域不能具体进行空间定位,但由题干可知该地是中纬度半湿润地区。这里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地下水、河水,可联系我国华北地区的相关知识进行发散思维。(1)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其首要任务是防治水体污染,产业发展中必须严格控制污染源。农业方面,应发展生态农业,退耕还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最大限度遏制生态恶化;工业方面,要严格限制污染性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提高居民的经济收入和环保意识。(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展开,开源包括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节流包括提高居民的节水意识,改进灌溉技术,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等。

答案要点:(1)严格限制所有对水源有污染的生产活动(必须关停也不能新建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并严格控制农业污染及其他污染)(2)节约用水;革新技术,提高废水处理和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从其他区域寻找水源,)进行跨流域调水;(研发新技术,加大)海水淡化(量);收集雨水。

例6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如下图所示,拟在A地与B地之间建设高速公路,有两种选线方案:方案①通过半荒漠地区,所需建设成本约为15亿元;方案②通过地形破碎、人口较稠密的区域,所需建设成本10亿元。试比较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解析:本题通过小区域图考查交通线的选择。由题干材料可知两条线路通过的地形状况和投资多

少,结合图像,比较两线路的长短和经过的居民点等信息进行回答。方案①优点应从线路短人手,缺点应从建设成本、沙丘、半荒漠等角度分析环境的脆弱性(植被遭破坏后易导致荒漠化)。方案②的优点主要应从人口稠密、途经村镇较多、建设成本低等方面人手,缺点可从占用耕地多、人口搬迁多等方面分析。

答案要点:方案①优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少;缺点:建设成本高,干扰半荒漠地区的植被(环境)。方案②优点:建设成本低,有利于沿线村镇的发展;缺点:耕地占用和人口搬迁较多,建设过程中会加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2.技巧点拨,触类旁通

(1)区域地理的空间定位要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山脉、河流、湖泊、城市、交通线、资源布局等信息,但高考地理试题有时会考查一个很小的区域或模拟一个区域,这时就需要进行知识迁移,将局部区域地图落实到具体的、符合条件的大区域中去,然后根据掌握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组织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

(2)分析区域地图的一般顺序是:位置一地形一气候一水文一植被一土壤和矿产资源一农业一工业一交通一人口与城市一人地关系及发展等。人文地理知识是建立在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必须搞清楚区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找出解题的关键。

(3)寻找典型案例,按照一定思路举一反三,规范训练、规范答题,总结出解答人文地理试题的技 巧。

四、以地理信息技术为载体,考查城市交通、人口、土地规划等知识

地理信息技术是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网络等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它促使地理科学的飞速发展,在自然灾害监测,资源调查和监测,城市的布局与管理,农业的集约发展等方面应用都较广泛。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

例7

(2008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一(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解析:此组题考查的是地理信息技术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应用。(1)图中提供的图层有地形、土壤、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其中土壤影响最明显的产业应是农业。(2)如果对深埋垃圾场选址,首先考虑水文地质、土壤、地下水等条件,因为深埋垃圾场如果选址不好,则很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而对大气污染不明显,所以应增加水文地质、区域规划等图层。

答案:(1)A

(2)D

2.技巧点拔,触类旁通

(1)理解“3S”技术:遥感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信息,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是由一系列卫星组成的,它们24小时提供高精度的世界范围内的定位和导航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地理信息的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具有图形化、可视化等优点。

(2)抓住遥感是感知信息,全球定位系统是定位,地理信息技术是分析、处理信息的特点,了解各 自的应用领域。

(3)集中相关试题进行对比训练,从试题中领悟地理信息技术的考查范围、命题角度。

五、以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考查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为人地关系的一条“主线”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中国的工业虽然发展较晚,但也已步入破坏自然生态、加重环境污染的尴尬境地,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正在恶化,水土流失、荒漠化程度不断加重,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一些重要资源的缺口逐渐加大。因此,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1.感悟高考,体验经典

例8

(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素有“基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用心

爱心

专心

(1)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2)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解析:本题以人地关系为背景考查了产业活动的发展、变化及存在的问题。(1)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干旱地区,地形平坦(河谷地区),土壤肥沃(泥沙冲积而成),夏季光照充足,但年降水量较少,所以该地发展农业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降水(或水源、水分)。其改造的方式是充分利用黄河水进行灌溉。如果不合理灌溉,则容易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同时大量引取黄河水还会对黄河下游地区的用水产生较大影响。(2)由于土默川平原地处半干旱地区,靠近沙漠,曾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量破坏草地,致使荒漠逼近,环境问题突出。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由种植业向乳畜业发展,当地对乳畜品的需求大大增加也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土默川平原也成了“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答案要点:(1)降水;引黄河水进行灌溉,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2)生态保护的需要;消费者对乳品需求的增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乳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2.技巧点拔,触类旁通

(1)关注区域资源开发及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产业活动、城市发展、资源开发等易造成水土流 失、荒漠化、盐碱化和各种污染等。

(2)克服思维定式,认真、仔细地分析题目中的图表、数据材料等,从而准确判断并进行合乎逻辑的叙述。

(3)评价产业活动要从经济繁荣、社会公正、生态安全等多角度考虑。组织答案时还要注意:①有层次,先主后次;②要简洁,要点完整,不能丢失信息;③有逻辑性,不能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④表述要准确,不能产生歧义;⑤字迹要清楚、端正,不能有错别字等。

(4)掌握解题的一般步骤:①仔细审题,提取有效信息;②定好思路,构建答题模式;③利用学科术语组织答案。

(5)做好变式、补偿性练习,多反思,多总结,不断提升综合分析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二篇: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学习知识容易,转化成为能力很难;提出问题容易,得到圆满答复很难;点评别人容易,身临其境去做很难;指责同事容易,正确评价自己很难。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1

人口与城市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 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人口一亿以上的国家:中国、印度、美国、印尼、巴西、俄罗斯、日本、孟加拉国、尼日利亚、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长模式与相应人口问题

①人口增长阶段 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减缓阶段-—过渡模式--过渡型——人口压力大

发达国家――低速增长阶段—-“低低低”模式——现代型-—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的国家是儿童与老年人比重大的国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的原因:人口老龄化问题更突出

6、人口迁移迁出区: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区。

人口迁移迁入区:发达国家西欧、北美、西亚(中东),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

7、环境人口容量:即环境承载力,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人口消费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适度规模,一般要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发展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原因?)

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发展不合理(个别大城市畸形发展)

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根本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过度集中)

④城市化问题解决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措施)

a.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c.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10、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①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促进力量。

②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工业化、城市化;

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私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边贸发展的云南德宏模式;靠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化发展的东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结构

功能区 地位 分布 特点

商业区:占地小,大多呈点状或条带状分布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建筑物高大密集

工业区:占地较大,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住宅区:占地最广,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12、不同等级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

城市等级 服务范围 职能种类 服务级别 城市数目 相互距离

高级城市 大 多 高 少 远

低级城市 小 少 低 多近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2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1、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分类:粗放农业(靠天吃饭);密集农业(劳动密集与资金密集型)

③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考虑市场需求量,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

2、农业的主要区位:自然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有:市场、交通运输、政策

3、农业地域类型:①水稻种植业(自给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②商品谷物农业(商品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场放牧业(地广人稀,交通便利)④乳畜业(靠近市场)⑤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4、我国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与优势:

南方:水土流失(水热充沛)华北:土地盐碱化、春旱、夏涝(光照充足)

东北:热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西北:水资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国农作物分布:①东耕西牧;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麦(冬小麦—秋种夏收—华北平原,春小麦—春种秋收—东北平原);

④茶叶—气候湿润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⑤温带水果---苹果、梨、桃

⑥商品粮生产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苏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宁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热量充足、光照强):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或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新疆的纺织厂

②市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饮料厂、食品厂、玻璃厂、欧美在中国建芯片厂(汽车厂)

③动力指向型工业:炼铝厂、有色金属冶炼、火电厂、水电站

④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纺织厂、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厂、包带、制伞、制鞋厂

⑤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芯片)、卫星、飞机制造厂、精密仪表

7.有污染的工业企业应布局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位于最小风频风的上风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传统工业区(丰富的煤、铁资源):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东北工业区。

9、新兴工业区(企业规模小或技术水平高):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美国的“硅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产业转移的原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原料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国家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11、产业转移的方向: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南亚、拉丁美洲、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

12、产业转移的影响: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①对于转移国来说,可以实现产业升级,但也可能会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

②对于接受国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但也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13、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是: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如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不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

②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③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台,靠近东南亚的优越位置;

④劳动力丰富廉价的优势条件;⑤侨乡

15、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问题:对外资吸引力下降,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①珠三角地区产业基础(轻工业为主)先天不足;②科研实力比不上长三角地区;

③市场腹地不够广阔;④工资和地价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6、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过程中措施:

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升级。

②加强各城市的分工与合作,构筑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④加强规划和管理,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

17、五种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

铁路:运量大、运速快、运价较低、连续性好;

公路:灵活性好,但运量少,适于短途运输;

水运:运量大、运价低,运速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管道:连续性好、运量大,投资大、灵活性差。

空运:运速快,但运量小、运价高;

18、港口区位: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宽水深(侵蚀岸一侧)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线密集处)、泥沙淤积少、风浪小、地形平坦处。

19、商业中心区位:①市场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

②交通最优原则,要求位于市区环行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3

区域可持续发展专题

一、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

1、秦岭—淮河:一月0°C等温线,800mm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亚热带与暖温带、南方与北方、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2、大兴安岭:400mm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农区与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三、主要的区域特征

1、高原盆地—――①青藏高原(冰川冻融地貌,光照强、热量不足,河谷农业);

②内蒙古高原(风力地貌,荒漠化);③黄土高原(风力沉积、流水侵蚀地貌,水土流失)

④云贵高原(流水溶蚀地貌,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⑤塔里木盆地(风力地貌,光照强、温差大,水分不足,绿洲农业,荒漠化)

⑥四川盆地(流水地貌,光照弱、热量足,紫色土)

2、平原丘陵--①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沃野千里);②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风沙)、③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淤积、恢复生态植被、退田还湖);④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红壤、红色荒漠)

3、我国资源的分布:①南方:水能、有色金属与铁;②北方:煤、石油、铁;

③西北:石油、天然气;④青藏: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

①原因: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与社会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

②水资源的跨流域调配——南水北调:③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北煤南运。

④西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经过的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川气东输经过的自然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⑤西电东送:a北路(火电为主)供应京津唐和华北;b中路(水电为主)供应华中、华东和长三角;c南路(水电为主)供应华南和珠三角

五、河流开发

①流域治理—修大坝—拦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泥沙淤积量减少—海浪侵蚀作用增强

②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梯级开发(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涝)

a:――→防洪、灌溉、养殖――农、林、渔等第一产业水平提高

b:――→航运、旅游业――第三产业发展

c:――→发电(火电、水电、核电)――发展炼铝、化学高耗能工业――形成工业走廊

六、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开采便利,且位置靠近东部,成为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

②问题:山西产业结构以煤炭工业为主,十分单一;由于国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将改变过分倚重煤炭的局面;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破坏地表,加剧水土流失,形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③措施: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建立清洁能源生产体系;调整产业结构,重化工业(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好矿区复垦绿化工作,治理环境污染。

七、荒漠化的防治

①荒漠化的实质---土地退化;表现→耕地、草地、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②我国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干旱、气候异常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③防治对策:A、合理利用水资源;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C、调节农林牧之间关系;D、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E、控制人口增长。

八、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植被(稀少)

人为原因—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

②水土流失的危害:⑴侵蚀土壤(跑水跑肥跑土),农业减产;⑵河湖淤积加重;⑶旱涝灾害增加

③治理措施: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多种经营――恢复植被

工程措施—-修水库建梯田打坝淤地――蓄水保土

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

九、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①雨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肥力较低。

②雨林对调节全球气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雨林被毁,会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雨林众多物种的丧失,这对全球人类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③目前对雨林最大的破坏来自于雨林的农业活动(迁移农业、过度开垦、放牧)和商业性木材采伐(往往由跨国公司主导)。

④另一值得关注的生态系统:湿地(含河流、湖泊、滩涂、沼泽、珊瑚礁、红树林、水田、水库等)

十、地理信息技术

1.遥感技术(RS):利用一定技术装备在航空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技术装备: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的传输与处理系统。应用:1.资源调查:2.灾害监测与环境监测:(水污染、森林病虫害、大气监测和天气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

2.地理信息系统(GIS):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技术装备: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资源环境、社会发展等各种信息的统计、分析、评估预测、表达应用等。

3.全球定位系统(GPS):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系统。技术装备: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用户设备)。应用:军事、交通出行的导航、定位。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识点

第三篇:山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人文地理(一)

微信号:sxjsks

山西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人文地理

(一)1、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③周期性。

2、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基本因素)、劳动力(决定因素)、生产资料、科技(制胜因素)。

3、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

4、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5、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6、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

7、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

8、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

9、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

10、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1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

1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13、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

14、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⑤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15、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sx.zgjsks.com/?wt.mc_id=bk12982

微信号:sxjsks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http://sx.zgjsks.com//

1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17、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

18、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

19、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甘蔗、果树、桑蚕、鱼。

20、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1、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

22、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

23、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

24、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5、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

26、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

27、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

28、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29、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30、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

更多教师资格考试信息请关注:http://sx.zgjsks.com//

山西总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226号高新区动力港二层

网址:http://sx.zgjsks.com/?wt.mc_id=bk12982

第四篇: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考研学校分析

人文地理学传统厉害的学校和研究院所: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

在这里北京大学的地理学就不要说了,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也是拥有地理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中山大学的人文地理学也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科学院虽然没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其地理学在全国的地位可想而知。这五个是人文地理学的最高学府,也是考研难度最大的学校和研究院所。

拥有人文地理学博士点的学校:安徽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这些学校拥有人文地理学的博士点,其中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虽然不是“211”高校,但是这几个学校的人文地理学的难度并不小,热度可想而知了。在这些高校里,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的难度应该相差不大,都是211的院校,而且人文地理学综合实力并不差,具体排名可以参考上面的网站,其中南京师范大学是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估计是这批学校里最难的,原因大家都知道。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且是211工程的学校: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昌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延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其中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的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一个档次上次的,报考人数和报考难度相差不大,但是华南师大因为地处广州,而且学校公费比例大,所以相对比较热门。浙江大学虽然没有博士点,但是由于是全国知名大学,所以报考人数并不低,而且由于招生人数少,难度非常大。云南大学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学校是211,而且人文地理学还可以,报考虽然不如湖南师大、华南师大、西南大学,可是并不会差到哪去,但是2011年人文地理学需要调剂的。南昌大学虽然是211,可是人文地理学只有一个硕士点,而且是挂靠在南昌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综合实力相信大家都知道,排名在全国不怎么样。所以并不是很热门,难度也不是很大。前几年因为有个方面不考数学,导致了很多学生的报考,最激烈的一次就是2008年。不过从2009年开始要考数学后,难度就大大降低了,每年都需要调剂,不过2011年没有调剂。延边大学在吉林延吉,地处偏远,不过由于是211,所以并不需要调剂。

拥有人文地理学硕士点的一般学校:江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徐州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这些学校就不要多说了,由于本身实力和地理位置等相关原因,并没有上面的学校那么热门。不过西安外国语大学、宁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湖北大学、华侨大学、广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基本是不需要调剂的,一志愿报考人数一般都能录满。

不过今年教育部公布了新一批的学科学位点,增加了不少新的学校,但是现在因为没有招生,所以实际的效果并不知道。

可能还有一些科研院所招收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生,但是一般都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分支科研机构,这里就不多说了,难度大家应该知道。

人文地理学在09年以前都不是很热门,因为有的学校不考数学,而且单科和英语分数线非常低,导致这几年的报考人数激增,而形成了现在僧多粥少,报考人数多余,每年不少考生落榜的局面。所以大家报考的时候请慎重选择,因为人文地理学并不是很好就业,如果大家是为了考研而考研,只是为了一个文凭的话,劝大家不要贸然报考,以免大家读研期间后悔!

下面说下人文地理学不考数学而且报考相对热门的学校:属于“985”和“211”的学校有武汉大学、浙江大学,这两个学校的报考难度是不考数学中最大的,因为前面这两个“荣誉”就增加了不少报考人数。属于“211”的学校有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这几个是不考数学的重点大学中报考相当热门的,而且招收的学生也比较多。其中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的分数线也是水涨船高,今年的分数线大家看看就知道了。华南师范大学虽然分数线不高,但是每年改卷的老师压分相当严重,今年需要调剂是没有想到国家线会上升这么多,但是本身学校的生源并不差。湖南师范大学今年报考人数有200多人,虽然没有压分,但是上线的人数就有60-70个,虽然录取了42个,但是竞争相当激烈。西南大学也是如此的情况,分数线非常高。西北大学虽然不考数学,但是试卷的难度并不容易,而且地理学也非常有实力。中国地质大学的情况也是如此,比较热门的学校。非重点大学报考相对热门的学校有福建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侨大学、湖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2012的学弟学妹如果想报考人文地理学,还是慎重考虑。以上这些只是本人的一些分析,给大家一些参考的建议。这两年来人文地理学报考已经热门,虽然没有工商管理、法硕那么人多报,但是难度已经加大。

第五篇:小升初数学典型试题分析

小升初数学做好这些可以让你胜人一筹

每年小升初重点中学的面试时间都很短,要在这5分钟之内脱颖而出,需要扎实的数学功底。即便是在培训班的选拔中,很多孩子也很容易把分数丢在不该丢的地方,导致分数比预想的低了不少。那么,如何找到最容易失分的点,在小升初之前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运筹帷幄,决胜小升初战场。

这几个点主要包括:计算、行程、数论、几何

一、计算题

1、数学基础薄弱。

计算题也是对考生计算能力的一种考察,并非常所说的马虎、粗心造成的。而且这种能力对任何一个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甚至终身受益,这就是为什么中小学学习阶段,“逢考必有计算题”的重要原因了!

2、心态上的轻视。很多学生称做计算题为“算数”题,在心理上认为很简单,一来不认真做,二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应用题等看起来很难的题目上了。

二、行程问题

三、数论问题

在整个数学领域,数论被当之无愧的誉为“数学皇后”。翻开任何一本数学辅导书,数论的题型都占据了显著的位置。在小学各类数学竞赛和小升初考试中,我们系统研究发现,直接运用数论知识解题的题目分值大概占据整张试卷总分的30%左右,而在竞赛的决赛试题和小升初一类中学的分班测试题中,这一分值比例还将更高。

出题老师喜欢将数论题作为区分尖子生和普通学生的依据,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决定你是否可以在选拔考试中拿到满意的分数。

四、几何问题

重点中学小升初中,几何问题也是一大亮点。

小升初数学试卷“路程问题”解析一

例1 两辆汽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55千米,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 1】先求两辆汽车各行了多少千米,再求两辆汽车行驶路程的和,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1】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55×5=275(千米)

另一辆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45×5=225(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75+225=500(千米)

综合算式: 55×5+45×

5=275+225=500(千米)

【分析2】先求出两辆汽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再乘以相遇时间,即得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2】两车每小时共行驶多少千米?

55+45=100(千米)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0×5=500(千米)

综合算式:(55+45)×

5=100×5=500(千米)。

【分析 3】甲、乙两地的距离除以相遇时间,就等于两辆汽车的速度和。由此可列出方程,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法3】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5=55+4

5x=100×5

x=500

【分析4】甲乙两地距离减去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就等于另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由此列方程解答。

【解法4】设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

x-55×5=45×5

x-275=225

x=275+225

x=500

答:甲、乙两地相距500千米。

下载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地理 人文地理典型试题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师大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2002年人文地理学 一、简答题 1、什么是人文地理学?说明人地关系研究在人文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和地位 2、怎样理解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3、什么是文化景观?文化......

    胃肠外科典型病例分析试题

    1.某女,65岁,因右下腹痛并自扪及包块5小时而急诊入院,伴有腹胀、呕吐不适,既往无类似发病史。体检:T 37.8℃,P 98次/分,R 20次/分,BPl05/70mmHg,腹部查体:腹软,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肝脾肋下未......

    典型相关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在SPSS中可以有两种方法来拟合典型相关分析,第一种是采用Manova过程来拟合,第二种是采用专门提供的宏程序来拟合,第二种方法在使用上非常简单,而输出的结果又非常详细......

    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分析

    综合题答题模式:农业区位分析1、灌溉农业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有利:光热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

    2015事故案例分析:火灾典型事故案例考试试题

    2016安全工程师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选择中,不属于雷电参数的是。......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试题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北方夏季的暴雨——暖锋过境 C.......

    高中地理会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总结

    1. 在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中,太阳系属于: ( ) A. 最高一级天体系统 B. 最低一级天体系统 C. 仅次于银河系的天体系统 D. 高于河外星系的天体系统 ( ) C. 2. 当地球运行到九月二......

    2014西南大学人文地理科目考研试题5篇

    2014西南大学人文地理科目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30分) 结构主义方法论 农业区位论 心脏地带学说 普雷德行为矩阵 霍夫曼定律 倒U型学说 简答题(60分) 人文地理研究的特定内核 邦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