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

时间:2019-05-13 04:22: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

第一篇: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

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

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

中震科发[2010]27号

为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汲取汶川地震经验启示,贯彻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和全国地震科技大会精神,落实《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现就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认真实施《纲要》,推进地震科技进步和创新

(一)地震科技是防震减灾事业的重要支撑和引领。防震减灾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未来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地震形势。《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支持防震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逐步提高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经费投入,推广先进的科学研究成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描绘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将“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将“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作为实现规划的一个重要保障。落实法律要求,实现规划目标,必须长期致力于推进地震科学技术进步,以防震减灾任务需求为第一导向,努力提高地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加强地震科技创新是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的迫切要求。

多年来,地震行业始终坚持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防震减灾事业的支撑,注重科研与任务相结合,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但是,目前我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科学技术储备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新技术利用水平较低;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薄弱,科学数据深层次加工处理能力不足;科技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不高;科技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科研团队和拔尖人才偏少;科技投入不平衡,科技管理机制亟待健全完善。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地震科技工作,提高地震科技创新能力。

(三)《纲要》是地震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纲要》对我国地震科技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地震科技创新、推动地震科技进步的纲领性文件。从汶川地震的实践检验来看,《纲要》所提出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优先主题和“国家地震减灾科学计划”,充分考虑了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科技需求、国家地震科技的预期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地震科技发展趋势,符合我国多震灾的国情,体现了对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的全面布局和重点规划。今后一段时间,地震科技工作要在《纲要》指导下,结合三大体系重点业务工作,通过深入扎实的研究积累,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性工作、科技服务等地震科技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切实将地震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防震减灾能力。

二、明确方向任务,加强开放合作,充分发挥地震系统内外的资源优势

(一)明确分工,团结协作,优化地震系统科技力量配置。

地震系统的专业技术人员既是国家防震减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地震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力量。要在充分发挥整体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震系统研究所、观测或任务型事业单位、省(区、市)地震局的科技定位和重点科研方向,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基础性工作、成果推广应用和社会科技服务的需要出发,统筹部署三类单位的科技功能和任务,做到分工协作,有效促进地震科技创新与地震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研究所主要以发展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地震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为主,着力解决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努力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地震科技对防震减灾业务的支撑能力;观测或任务型事业单位主要以地震科技基础性工作、防震减灾业务技术平台建设、地震科技产品服务为主,着力解决任务保障和领域开拓方面的技术创新问题;省(区、市)地震局主要以应用研究为主,着力解决区域防震减灾中的地震科学问题和防震减灾任务支撑的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和技术服务工作。

要充分发挥市县地震机构的作用,鼓励市县地震机构参与地方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支持其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工作。

(二)全面动员,开放合作,共建地震科技创新体系。按照科学布局、优化配置、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原则,进一步开放合作,动员全社会科技力量,形成和完善以全国相关地震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关企业和各级地震业务单位组成的地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合力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和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地震业务单位与地震行业相关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要充分发挥地震行业相关学术团体的作用,共同推动地震行业的科技进步。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支持和引导相关企业参与地震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进一步扩大地震科技对外开放,积极推进地震科技与国际接轨。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地震科技国际竞争力。不断拓宽我国地震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渠道,密切跟踪国际地震科技前沿和重点领域,广泛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强化与世界知名地震学术机构的合作,鼓励参与实质性的国际科技合作,鼓励支持我国地震科技专家进入国际组织和科研机构,不断提升地震科技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三、瞄准任务需求,关注重点领域,统筹地震科技各领域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注重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学科发展。

要长期开展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重点学科建设,通过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地震观测理论和方法、建构筑物等各类承载体破坏机理以及海啸、滑坡、火灾等次生灾害成因方面的科学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地震灾害提供理论依据。要持续、稳定地支持创新型研究团队,发展重点学科、关注重点领域、鼓励新兴和交叉学科,解决关键科技问题。

(二)加强科技基础性工作。

要大力开展科技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对地球内部结构、地震孕育环境、地震发生过程的基础探测,尽快查明我国大陆主要的地下结构和构造、重要活动断裂的分布状况,尽快实现全国地球物理场基本场和重点区域的地球物理场的动态变化和地壳运动状况的监测。要大力推进“喜马拉雅计划”的实施,通过“把地下搞清楚”为防震减灾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提升科技基础支撑和创新能力。要加强针对现有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类观测台网的基础性科研工作,确保各类台网观测物理量的真实可靠。要加强各地区各类工程的抗震性能的鉴定和普查,为科学评估地震风险及制定防御对策提供依据。

(三)强化防震减灾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

要优先开展防灾减灾实用性技术研究开发,通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灾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技术研发,努力提升科技对防震减灾事业的贡献率。要建立防震减灾科研和任务间需求和服务的双向高速通道,促进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的有机结合。要着力推进地震新型传感器和地震搜救设备的研发,深化地震参数、地震烈度速报和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发展地震灾情快速获取、灾害快速评估技术;推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程抗震领域的成套实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推进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工作,加强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建立观测手段多样、服务领域广泛的卫星地震应用平台。

(四)加快地震科技创新基地建设。

重点实验室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是地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积极推进地震系统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构建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龙头,部门重点实验室为骨干,单位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的实验室系统。鼓励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局校合建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布局合理、学科方向清晰,技术特色突出的地震科技实验室体系。要继续加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台站建设,促进观测和科研的结合、省局和研究所的合作。

(五)推进地震技术标准研究和计量检测系统建设。要加强地震技术标准的研究,推进标准化建设的步伐,建立健全以国家标准为主体,以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重点的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技术协调的地震标准系统。要加快地震计量检测、质量检验技术的研发和检定体系研究,提高地震观测和科学实验专用仪器设备的检测检验能力。

四、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评价制度,保障地震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

(一)进一步完善地震科技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地震科技管理机制,促进科技与业务的紧密结合。要建立科研项目的统一协调管理机制,做好全局性科研项目的顶层设计,避免科研项目的分散和重复;要加强各级各类科技项目立项审查,提高项目研究的起点;要加强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提高地震科技工作质量;要更加注重科技成果的验收与评价工作,建立科技成果水平、质量与承担后续项目挂钩的机制以及项目验收后评估制度,实行项目问责制;要加强对科技项目预算和执行情况的管理,建立项目结余经费合理使用的规章制度;要明确法人单位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进一步发挥科技项目承担单位的作用。

支持多元主体共同承担地震科技项目,加快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要积极倡导科研、企业和业务单位的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和一线业务人员共同承担业务目标指向明确的科研项目,鼓励科研人员与相关企业合作研发仪器设备。

(二)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与激励机制。

改革和完善科技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的工作对象和科技活动,建立相应的评价办法、指标体系和评价监督机制,营造自由探索、平等理性、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修订完善地震科技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强调科技含量和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扩大地震科技成果奖励的社会覆盖面。实行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踏实严谨、守法诚信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鼓励并约束地震科技人员尽职尽责完成工作任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以完善全员聘用制为核心,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和人才合理流动机制。按照国家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等要求,继续加大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切实建立起有利于促进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刻苦攻关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改进地震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办法,继续探索符合地震系统科研和业务等不同类型人员的职称评审标准的办法。

(三)建立多渠道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

要积极适应财政体制改革,依法保证公共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解决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中的基础理论、关键问题、共性技术和科技人才培养问题。要充分发挥好地震行业科技专项的支撑作用,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要开辟面向地震科技工作的常规性经费渠道,尽快设立专门的解决行业关键问题和共性技术的自主科研经费,各研究所要在基本科研业务费中持续稳定地支持优秀科研团队,各省局和直属事业单位要设立支持科技和人才培养的专项经费;积极推动地方政府把地震科技投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

(四)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尊重科学规律,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坚持防震减灾重大问题、重大项目和建设工程的专家科学论证制度。做好重大问题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广泛征求专家和基层单位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科技委、学会协会等在决策过程中的咨询作用。各单位要建立和完善各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组织,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营造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一)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

各单位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把科技发展列入班子议事日程和考核目标,建立相应的科技管理机构,配备精干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要加强对纲要实施的具体指导,强化政策支持,及时研究、解决重大专项和其他重点任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把地震科技发展纳入防震减灾规划中组织实施,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科技强业战略。

(二)加强地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努力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地震科技创新的实践中来,建设强大的地震科技队伍。要根据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的战略需求和国际地震科技的发展趋势,坚持创新、发展、开放、合作,通过开展地震科技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努力建设一支引领地震科技发展的科学家队伍;要着眼防震减灾能力建设需求,着力建设一支支撑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专业人才队伍;要加强地震科技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提高地震科技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研究生培养,为优秀人才选拔奠定基础。要发挥好离退休高级专家的作用,发挥好老科协的作用。

(三)推动地震科技管理创新。

各级地震科技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推动管理创新,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推进科技管理的公开、透明、规范。要建立健全科技项目数据汇交与共享制度,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和资金使用效益。

要大力推进地震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评价科技项目的实施效果、建立科技项目追踪问效制度、建立科研人员信誉档案等方面的作用。地震科技信息管理系统是未来我局科技项目立项、科技奖励评定、职称晋升评审的重要查询系统,是各单位年度科技信息统计的重要数据渠道,是各专业技术人员年度科研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来源,是科技项目追踪问效、质量评价的重要检索工具。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及时更新数据。

(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科技文化,大兴学习科学技术之风。要加强学风建设,发扬民主,倡导学术平等和自由探索。要发扬志存高远、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求实精神,密切配合、精诚协作的团队精神。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五)积极开展地震科普工作。

加大地震科普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和教育资源,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和高新技术,拓展地震科普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营造有利于地震科技创新与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地震科技专业队伍、机构和设施在科普工作中的潜力和作用。各研究所、业务中心、省(区、市)地震局和市县地震机构等有关单位要定期向社会公众开放,每年要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

加强地震科技工作是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各单位和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认真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地震科技对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地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

第二篇:进一步加强老年工作意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的意见

川府发〔2007〕19号二○○七年三月十九日

我省老龄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为老服务设施建设、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道德建设、舆论宣传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为切实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开创我省老龄工作新局面,现就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5年,我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126万人,占总人口的12.87%,80岁以上高龄老人达115万人。老龄人口基数大、“未富先老”是我省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年龄结构、人口赡养比结构、代际利益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对完善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对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发展老年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强化老龄工作意识,积极解决当前老年人的养老、医疗、服务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让广大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真正体验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加快公共老年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为适应老龄工作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努力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坚持覆盖广泛、水平适当、结构合理、基金平衡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适合省情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增加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逐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完善市(州)级统筹。从法制上规范和防范养老保障风险,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中小企业为重点,努力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面,积极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力争在3年内将城镇非公有制企业及其职工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加快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将城市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做到应保尽保。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继续发挥土地养老保障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衔接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完善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标准,拓宽服务范围,坚持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率。进一步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老年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标准。重点解决好农村残疾老人、高龄老人、贫困老人的疾病负担问题。稳步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老年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坚持和完善高龄老人长寿补助制度,逐步提高百岁以上老年人的长寿补贴金标准。

三、建立健全老年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救助能力和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让医疗保险制度能够惠及老年人。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确保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全省农

村居民的总体目标。各级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做好农村贫困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大病救治的补助工作。切实加强离休干部医疗保障工作,完善离休干部医药费保障机制。医疗机构应采取继续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救助水平,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及时主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服务。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加快老年福利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对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和改建一批以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老年活动场所和社会福利设施。2010年,大中城市和县(市、区)要新建或改(扩)建1至2所老年活动中心,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乡镇、街道应建立老年活动室,盆地周围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镇要力争建立老年活动室,鼓励、帮助村(社区)建立老年活动站。农村老年人的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应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安排解决。加快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紧急救援、心理咨询、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的综合性服务网络。在大中城市试点建设“爱心护理院”,逐步实现90%以上大中城市和县(市、区)城区建立1所以城乡养老为重点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的目标。鼓励支持乡镇街道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代养、寄养老年人的综合服务场所。根据社会需要和老年人自愿的原则,引导老年人特别是老年专业技术人员和老干部、老专家从事关心教育下一代、科技开发、信息服务以及维护社会治安、参与社区建设等社会公益活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着力加强乡镇中心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服务功能,逐步开展自费代养业务,扩大服务范围。在老年福利设施的资金和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农村倾斜。

积极推进老年服务社会化,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产业,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老年福利服务设施,推出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精品旅游线路和服务产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财、保险等其他服务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展,力争2010年末,大中城市和老年人口较多的县(市、区)建设1所示范性老年公寓。

五、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加强《老年法》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自觉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制意识。认真开展执法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诈骗、伤害、遗弃、虐待老年人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严重违法行为,坚决取缔和打击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邪教组织和愚昧迷信活动。“十一五”期间,各级人民政府要适当安排资金用于老年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组织建设,鼓励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老年法律援助工作。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中心,完善老年人法律援助网络体系,抓好社区、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保证老年人获得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司法部门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要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保障。对拒绝赡养或虐待父母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认真制定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加强监督检查。老年人进入旅游景点、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时要继续落实好门票减免优惠政策。公交客运部门要为老年人乘车提供方便。依法规范老年人的社会集资行为,农村老年人在承担筹资筹劳方面要酌情给予照顾。各级人民政府在实行百岁及百岁以上老人人均每月不低于100元长寿补贴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为9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生活补贴制度。研究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座城市公交车、城乡贫困家庭老年人去世的丧葬殡仪服务费用减免的政策。要将贫困纯老

年人(户)优先纳入廉租房保障范围。贫困老年人进入老年大学(学校)学习,学费应予减免。

六、积极推进老年文教体育事业发展,不断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各级文化体育部门要把老年教育、文化和体育纳入部门发展规划。努力加大老年教育投入,加强现有老年大学(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老年文化和体育事业,兴办各类老年学校。尚未建立老年大学的市(州)和县(市、区),“十一五”期间应兴办1所老年大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办老年学校,力争2010年末全省老年学校在现有基础上增加500所。加强对老年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把老年教育与老年人脱贫致富、维护权益、破除迷信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老年文化市场,倡导基层文化的创新发展,创作优秀的老年题材作品。建立健全基层老年文化体育组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基层老年文体活动。加强农村老年文化建设,积极组织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七、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强化全民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意识

坚持集中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相结合,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开办老年专栏、开设老年节目、办好老年刊物和街头板报、组织文艺演出、开展“敬老宣传月(周)”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全社会充分了解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及家庭、社会和单位对老年人应尽的义务。积极开展社会互助,倡导扶老助困和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开展家庭美德教育,及时宣传敬老先进典型,营造生活上关心老年人、精神上慰藉老年人、权益上维护老年人的良好氛围。

八、加强老龄工作组织建设,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需要

县级以上老龄工作委员会是本级政府主管老龄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老龄事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各级老龄工作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老龄办作为民政部门代管机构和老龄委的办事机构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参谋助手作用。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老龄办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老年人口较多、工作任务较重的镇(街道)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服务工作。对从事老龄工作的干部队伍要积极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计划地做好老年群众组织负责人的能力培训工作,强化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

九、明确任务,齐抓共管,努力开创老龄工作新局面

老龄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要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老龄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建立老龄事业发展经费投入自然增长机制,保障老龄事业发展经费和必要的工作经费。通过开展创建敬老模范县(市、区)、敬老模范乡(镇、街道)、敬老模范村(社区)和老龄工作先进单位这个载体,进一步明确老龄工作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老龄工作责任制,做到任务分工到部门,经费落实到项目。涉及老龄工作的部门要把老龄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规划,及时研究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并督促抓好落实。省级部门对省级财政用于发展老龄事业的经费要足额使用,不得另作他用。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策,将公共老年服务设施纳入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推进老龄事业与其他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确保老年人与其他社会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意见

市供销社党委

关于加强社属各单位工会工作的意见

社属各单位党委(党总支):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工会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市供销社系统工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调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市供销社系统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全系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意见》,结合市供销社系统实际,就加强工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和完善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

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根本保证。社属各单位党委(党总支)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社属各单位党委(党总支)要有一位负责同志分管工会工作。要把工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针对一些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研究,党委(党总支)每半年至少听取一次工会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工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社属各单位党政领导要支持工会依照《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工作新局面。市社党委在考核社属各单位工作时,将把工会工作列入 1

考核内容。各单位要按照工会章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配备好工会干部。工会主席的人选,由市社党委同上级工会充分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提名推荐。届中变动工会主席需经各单位工会委员会讨论,并征得上级党委和工会的同意。

要加强各单位基层工会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好、热爱工会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管理能力强,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敢于为群众说话办事,热心为职工服务的同志担任工会干部,要把工会干部纳入后备干部培养计划之中。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工会工作基本理论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列为主要培训内容。

要重视发挥工会的参与作用,支持工会参与重大改革方案的制定,协调工会与行政组织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时,应吸收同级工会负责人参加。工会负责人也应在广泛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积极准确地反映职工的意见,并做好信息沟通和群众中的宣传工作。

各单位应按照《工会法》等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向工会拨缴经费,并根据工会各项活动的需要提供场地、设施经费等方面的支持。

各单位工会要及时将工作计划、工会活动方案和上级工会指示精神向同级党政请示、汇报,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主动争取行政的支持。工会要尊重和支持行政负责人依法行政,维护行政领导行使正确的决策权,教育职工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动员、组织职工努力完成本单位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建立健全工会工作新机制,全面履行工会四项基本职能各单位工会要全面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努力创新工作机制。要了解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积极探索工会工作新的载体、途径和方法。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各单位工会要做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与维护市供销社系统整体利益相统一,及时反映广大职工的意见和呼声,敢于和善于维护职工经济、劳动和健康权益,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工会要主动协助党政做好协调工作,引导职工自觉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大局意识,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努力为职工释疑解惑,化解矛盾,引导职工支持并共同促进市供销社各项事业的发展。工会要围绕市供销社中心工作,协助党政抓好职工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引导职工在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的同时,开展创建“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活动。工会要把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重要职责。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现、价值观,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各单位工会坚持为职工办实事,热心为职工排忧解难,使“送温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要适时开展各类健康文体活动,增强职工身体素质。要支持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

益,并根据女职工的特点开展工作,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和家庭文明建设。

三、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职工的民主权利

职工代表大会是社属各单位职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手段。社属各单位要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坚持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各单位工会作为职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在各单位党委(党总支)领导下承办职代会的日常工作。要充分发挥其在职代会闭会期间讨论处理重大问题和检查督促作用。充分保证职工对各单位改革方案、发展规划、重要规章制度以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审议权和对各单位领导班子的民主评议监督权,认真落实职代会代表提案。凡企业重大改革、改制、经营决策,不经职代会审议不能实施;凡企业收入分配、保险、福利、劳动保护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方案,未经职代会审议通过不能执行。

要坚持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各单位党政班子要从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上认识厂务公开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工会在厂务公开中的作用,积极、主动地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各单位工会要找准位臵,发挥特色,自始至终参与厂务公开的全过程,积极配合党政做好厂务公开工作。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水平

各单位工会要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要加强学习党的工会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全局意识、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朝气蓬勃、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热心为职工服务的工会干部队伍。

各单位工会要认真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要严格财经纪律,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工会经费的使用要接受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和上级工会的审计和监督。

各单位党组织可根据以上意见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篇: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工作意见

开学近两个月,学生中各种苗头开始冒头,安全警惕性有所放松,安全形势严峻,具体表现为:

1、学生方面:

(1)高一学生开始混熟,学生间的矛盾呈激化态势

(2)早恋现象严重

(3)抽烟严重,尤其在校门外小店购买散烟

(4)女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5)手机上网现象严重

(6)学生间矛盾越来越隐蔽,反馈机制不够通畅

(7)学生迟到、缺课不在寝等情况反馈不及时、请假手续不规范

2、管理方面:

(1)值日巡查不到位

(2)年级检查处理不及时

(3)上课下班老师不管纪律

(4)班主任相关教育有所放松

(5)寝室管理存在漏洞,查寝不到位,学习状态不好

(6)门卫进出口把关不严

具体整治:

1、规范值日,严加管理督查。具体见《进一步规范值日工作通知》。

2、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关注学生假期安全。政教处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利用校讯通发布温馨提示。

3、年级召开教师会、班主任会、学生会(最好每周一次)、学生干部会,层层级级强化安全意识。

4、强化教师责任,对教学口负责,规范教师上课考勤和安全要求,召开音、体、美等专业教师会,强化安全,尤其强化专业老师对专业生的管理责任。

5、教书育人。教学口负责开展广泛的教师课堂活动,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6、活动育人。举行高三学生成人礼、八年级学生告别十四岁活动,利用运动会进行从班级到年级到学校的层层选拔,激励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7、加强与公安、工商、交警、质监、公交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尤其加强校门外的小商店、原三里中学校园的安全监控。

8、建立有效的安全反馈机制,加强政教、保卫、学生纪保小组巡查。

第五篇:市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市地震局地震科普宣传工作总结

为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与意识,努力提高全民的地震科学文化素质,20**年,**市地震局深入实施提升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工程,积极开展防震减灾进机关、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和进家庭活动,地震科普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年来,在全市中、小学共举办讲座23场(含学校自行组织),参加讲座师生共268个班12092人;给学校和社会公众发放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手册2万余份;共展出防震减灾刊板24幅15场(次);举办培训班2场,培训学校科普辅导员、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宏观前兆观测员和机关干部等600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全年科普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抓好科普宣传工作。局主要领导对全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前安排,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学校科普辅导员培训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确定由宋舰艇副局长具体负责科普宣传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明确工作分工。

二是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按照XX市委、市政府和XX市地震局的要求,一方面认真落实科普宣传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结合XX市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全年宣传活动重点及要求。提前与其他部门联系协调,确定科普宣传的学校、社区、企业和村等,并对宣传和培训安排做到活动时间、地点、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宣传活动精心组织,讲求实效,具有特色,使地震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推向高潮。

三是充分准备,为科普宣传活动有效推进创造条件。XX市地震局为做好今年的宣传工作,提前制作了24块展版,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涵盖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防震避险、震后紧急救援、农村民房防震避震等方面知识内容;同时,向XX市地震局协调《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畜牧观测手册》等法律法规及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根据中学、小学知识结构的特点,以及学校科普辅导员变动情况,为学校送去《地震与预防》、《唐山大地震》及《地震逃生》等光盘,极大丰富了学校的多媒体课件;为方便在社区、企业和农村宣传,年初印制了《地震基本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和抗震设防宣传明白纸3万余册(份),这些材料的充分准备,为今年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科普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人员培训,丰富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为提XX县市地震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4月8日在市实验中学开展1次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畜牧观测员和全市中小学校地震科普辅导员;5月27日,在市委党校举办1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培训对象为全市科级干部。在开展对全市学校科普辅导员、各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结合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要点、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测报、震情与灾情的收集和速报知识以及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宏观异常观测员的工作职责、地震应急以及富民安居抗震设防等项内容进行授课,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认真做好“六进”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地震科普和防震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三下乡”、《防震减灾法》颁布纪念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唐山地震纪念日和全国科普日等时机,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及全市15个镇(街道)宣传,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地震科普知识、防震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宣传,共发放《防震减灾知识读本》、防震减灾知识明白纸2万册(份),因地制宜地将刊板布置在人员密集的广场或集市附近,现场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地震科普知识、防震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答疑,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不断扩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运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广泛地宣传地震科研成果,宣传防震、避险防震减灾知识,《乳山时讯》、广播电视部门开设科普活动特辑专栏,加大了地震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对提高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起较大的反响。

XX市地震局今年在全市范围开展的地震科普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宣传面还比较窄,仍以学校为重点,而对其他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二是宣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地震科普宣传资料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针对乡村的宣传资料还比较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今后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中,XX市地震局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改进不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新局面。为全面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与意识,努力提高全民的地震科学文化素质,20**年,XX市地震局深入实施提升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工程,积极开展防震减灾进机关、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和进家庭活动,地震科普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年来,在全市中、小学共举办讲座23场(含学校自行组织),参加讲座师生共268个班12092人;给学校和社会公众发放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手册2万余份;共展出防震减灾刊板24幅15场(次);举办培训班2场,培训学校科普辅导员、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宏观前兆观测员和机关干部等600人。具体情况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确保全年科普宣传活动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重视抓好科普宣传工作。局主要领导对全年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前安排,提出具体的要求,对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学校科普辅导员培训等工作进行周密部署,确定由宋舰艇副局长具体负责科普宣传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同时明确工作分工。

二是与其他部门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按照XX市委、市政府和XX市地震局的要求,一方面认真落实科普宣传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结合XX市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全年宣传活动重点及要求。提前与其他部门联系协调,确定科普宣传的学校、社区、企业和村等,并对宣传和培训安排做到活动时间、地点、人员“三落实”,确保了宣传活动精心组织,讲求实效,具有特色,使地震科普宣传活动不断推向高潮。

三是充分准备,为科普宣传活动有效推进创造条件。XX市地震局为做好今年的宣传工作,提前制作了24块展版,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内容涵盖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监测预报、防震避险、震后紧急救援、农村民房防震避震等方面知识内容;同时,向XX市地震局协调《防震减灾法》、《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畜牧观测手册》等法律法规及宣传折页等宣传资料;根据中学、小学知识结构的特点,以及学校科普辅导员变动情况,为学校送去《地震与预防》、《唐山大地震》及《地震逃生》等光盘,极大丰富了学校的多媒体课件;为方便在社区、企业和农村宣传,年初印制了《地震基本知识》、《防震减灾知识》和抗震设防宣传明白纸3万余册(份),这些材料的充分准备,为今年地震科普宣传活动有效开展创造了条件。

二、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科普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人员培训,丰富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为提XX县市地震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4月8日在市实验中学开展1次防震减灾知识培训班,培训对象为镇防震减灾助理员、畜牧观测员和全市中小学校地震科普辅导员;5月27日,在市委党校举办1次防震减灾知识讲座,培训对象为全市科级干部。在开展对全市学校科普辅导员、各乡镇防震减灾助理员、地震宏观异常观测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时,结合地震基础知识、地震群测群防工作要点、地震宏观异常现象的测报、震情与灾情的收集和速报知识以及防震减灾助理员和宏观异常观测员的工作职责、地震应急以及富民安居抗震设防等项内容进行授课,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认真做好“六进”宣传工作,广泛开展地震科普和防震法制宣传活动。充分利用“三下乡”、《防震减灾法》颁布纪念日、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唐山地震纪念日和全国科普日等时机,组织宣传队伍,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及全市15个镇(街道)宣传,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地震科普知识、防震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宣传,共发放《防震减灾知识读本》、防震减灾知识明白纸2万册(份),因地制宜地将刊板布置在人员密集的广场或集市附近,现场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知识、地震科普知识、防震避险知识、自救互救知识答疑,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是发挥新闻媒体作用,不断扩大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运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广泛地宣传地震科研成果,宣传防震、避险防震减灾知识,《乳山时讯》、广播电视部门开设科普活动特辑专栏,加大了地震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对提高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引起较大的反响。

XX市地震局今年在全市范围开展的地震科普宣传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宣传面还比较窄,仍以学校为重点,而对其他方面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二是宣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地震科普宣传资料还不够丰富,特别是针对乡村的宣传资料还比较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在今后的地震科普宣传工作中,XX市地震局将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改进不足,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震局破坏性地震应急措施方案(★)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我市发生破坏性地震时应急活动的管理,及时高效的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我市......

    地震局家庭地震应急措施方案范文大全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

    长垣主城区地震小区划报告评审意见-中国地震局

    长垣县主城区地震小区划报告评审意见 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组成评审专家组,于2015年1月10日在北京召开评审会,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承担完成的《长垣县主城区地震......

    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意见(大全)

    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意见 全*社区矫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按照**记和**厅长对司法行政工作做出的重要讲话精神,市司法局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理清工作思......

    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意见

    进一步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意见 各社区党支部: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增强党在社区工作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保证和促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现......

    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的工作意见

    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定的意见为了贯彻落实《xx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3号)及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xx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决......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意见明委办发[2005]10号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好范文版权所有为进一步推动我县机关效能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泗阳县地震局三项措施加强地震应急工作

    泗阳县地震局三项措施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来源: 泗阳县地震局作者: 泗阳县地震局日期:2011-01-01泗阳县地震局三项措施加强地震应急工作, 一是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各乡镇、县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