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合集)

时间:2019-05-13 04:1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

第一篇: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

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经历着从农民工到城市市民转变的一个艰难而不可回避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式方法帮助农民工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融入 农民工 生活方式 社会科学普及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民工面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必须不断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这是农民从农民工到城市市民转变必须经历的一个艰难而不可回避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社会科学普及的方式帮助农民工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的关键。城市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必须重点向农民工倾斜,帮助农民工不断地在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上做出种种调整才能实现其市民化梦想。

一、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农民工融入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现阶段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化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从世界范围考察城市化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大批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生计,并最终留在城市成为市民这个过程,这是城市化的普遍规律。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但由于特殊的二元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他们并未像西方国家那样经历从农民向市民的职业、地域和身份相同步的彻底转变,而是经历了由农民到农民工、再由农民工到市民的“中国路径’”,这也意味着中国农民要融入城市是个异常困难的过程。

自2000年3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发表以来,有关方面对解决农民工问题日益重视,包括政府对“三农”问题,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可以说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农民工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但是,就总体状况而言,仍不容乐观。目前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基本上仅限于经济上的交换关系,即农民工付出劳动然后获得相应的报酬,由于职业、身份的限制,农民工除了工作机会报酬待遇等遭遇不公平之外,在社会生活中依然没有踏入城市生活的轨迹,无论是生活空间还是生活素质,依然是农村的乡土伦理习性,与城市市民的非工作性质的交集机会微乎其微。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人数逐步增加,收入也逐年上升。截至2012年末,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作为一个在中国拥有两亿多人口的庞大群体,已纵横交错于各个大中小城市,如果没有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相互融合,真正提高农民工社会地位,改善农民工的社会生活状况,那么,农民工这项帽子将永远无法摘除。为此,除了在制度、政策层面加大改进力度之外,引导和帮助农民工从生活方式上融入城市生活是重中之重。

农民工城市化的融合过程,不仅仅只是居住与生活空间的城市化,也不仅仅只是户口的文本化,还包括更为重要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身份认同。即随着新的职业和阶层的出现,农民工的思想、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追求也应发生着相应变化,使得他们在这些方面与城市职工逐步趋向一致而具有越来越多的市民化特征。但事实上农民工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原因,制度和政策等方面的障碍,以及受城乡二元体制分割等影响,造成了农民工自身文化和心理素质市民化的滞后性,这成为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深层次障碍。

而对于90年代中后期加入打工者行列的青年农民工而言,他们几乎无多少农活经历,传统的农村生活已经与他们的初次社会化同步结束,城市生活让他们面对的是与传统生活有很大不同的现代生活。从表面上看,他们使用新潮的手机,玩电脑游戏,穿着时髦的衣服,外表上看来与城里年轻人别无两样,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越来越与之接近。当然,获得这一结果并不容易,即便在最细微的生活方面都经过了长期磨合的过程。对农民工群体而言,当城市世界而非乡土世界的社会与文化逻辑更能对他们的实践世界产生影响时,他们就能更容易地适应、融入城市。但是,由于生活圈子、交往群体具有高同质性的特点,即使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多年,他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学到融入城市的深层次规则和制度,特别是潜规则和文化理念。因而有针对性地在农民工中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是结合当地实际将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和传播本土文化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工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将有利于提升农民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并融入当地城市生活中去。

二、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

如果从生活方式的融合角度思考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我们可以在社会科学普及的内容与形式上,切合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主题,结合农民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第一,在社会科学普及的内容上,应注重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生活方式。在社会科学的普及宣传教育中,我们应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上倡导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理念和实践。健康的生活方式,体现在合理分配工作、学习、锻炼、娱乐、休息时间,不顾此失彼,使生活充实而有序和谐的生活方式体现在“沟通协调,相融互助”,正确对待社会,心中常有爱心,关爱他人,扩大社会交往范围,这对于从农村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来说尤其必要,这是农民工跳出同质生活工作生活圈,减少相互隔阂偏见的重要途径;文明的生活方式有赖于我们具有开放意识,乐于接受新事物,在遵从社会主流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中注重文明礼貌,讲究清洁卫生,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事业;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破除迷信愚昧陋习,追求新生活、新风尚。通过这些城市生活的理念意识的倡导,有利于革除农民工原有的与城市生活相隔甚远的一些陋习,为农民工融于城市社会打下思想和实践基础。

第二,在社会科学普及的形式上,要以民众喜闻乐见的、经济简易的方式进行。从本质上说,社会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作为社会教育它既不同于学校教育,也不同于职业教育,其基本特点是: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社会科学普及的特点表明,科普工作必须运用社会化、群众化和经常化的科普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多种流通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体,不失时机地广泛渗透到各种社会活动之中,才能形成规模宏大、富有生机、社会化的大科普。而对于农民工而言,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目前的相对困境,因而对农民工进行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形式上必须有针对性的展开,经费、管理、教育场所、举办机构等都要有相应的措施办法。在经费方面,设有农民工社会科学普及专项经费,以支持科普活动,我国的社会科学普及经费主要以政府拨款为主,各级政府应在政府拨款方面设立这一专项开展,同时,应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包括科技界、媒体出版业、城市社区、企业等等,都积极在投身其中;在管理方面,中国政府对科普工作的管理和协调机构是相对集中型的。为统筹管理和协调各部门的科普活动,使各部门都重视科普工作,按照社会科学普及条例的规定,负责制定农民工社会科学普及的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如各级教育部门依据自己的职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农民工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理念的教育宣讲,并在实践中深入农民工工作和生活的区域进行教育和指导,各级卫生部门的主要职责,应对农民工开展全面健康教育,指导日常健康医学保健等;在社会科学普及场馆和设施方面,应根据农民工地区差别、职业差别等,设立专门的面向农民工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的区域,免费对农民工开放,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如定期举办大型的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社会科学普及周、大型展览等,一方面调动社会科学普及人员进行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传播的积极性,同时推动农民工对健康、文明、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的学习和理解。

第三,培养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城市社会责任感。提高农民工城市公共生活文明素养是树立农民工城市主人公意识,消除农民工和城市市民隔阂的关键。由于诸多社会历史原因,受城乡二元体制分割等影响,城市市民普遍形成了对农民工的不客观看法,城市市民对农民工不满,往往把城市的治安、环境等问题归咎于他们,再加上城市就业压力加大,一些人认为是农民工抢夺了他们有限的就业机会,更加强化了他们对农民工的不满。受自身素质的限制,农民工在一些城市人心目中就成了社会问题和环境脏、乱、差的源头。这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体状态可能会因为社会的不平等而诱发为对抗社会的群体,成为社会不稳定之源,危害社会的稳定。由于语言、生活习惯、人际交往方式、文化程度和工作特点等各种原因,农民工基本上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关系网络之外,这妨碍了他们在社会层面与城市人的交往和接触,进而妨碍了他们在文化层面上与城市文明的融合。因此,积极培养农民工的社会公德意识,强化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责任感,必将有利于市民破除对农民工的认识障碍,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增强农民工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所有,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关心与支持农民工素质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通过新闻媒体和其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推广各地和各用人单位开展农民工素质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宣传农民工中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对优秀农民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通过宣传典型,努力营造尊重农民工、关爱农民工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工积极向上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农民工融入城市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四,发挥社会组织引导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的功能

现代社会中,社会组织己成为与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并列的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农民工生活方式转变领域,社会组织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可以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众多的志愿者及各类志愿者组织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高度的工作热情,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农民工进行现代生活方式的宣传和引导;社会工作者有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助人方法,可以介入农民工生活方式变革;其他众多社会组织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切入角度,在相关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篇:讲座之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本站推荐)

文明市民学校讲座之二: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倡导的一种新型的、进步的生活方式。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人类文明进步成就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文明素质,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能够培养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谐友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风尚。三是它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合理地支配生活资料,安排生活时间,选择生活方式,调整生活角色,丰富生活内涵,以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文明健康的生活具有丰富的内容:一是指生理健康,即通常所说的身体健康;发育正常,没有病或少生病。二是指心理健康,即有良好的心地状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稳定,乐观自信,奋发向上,友善待人。三是指能良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剧,人们遇到的新矛盾增多。如果不随之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就有可能得身心疾病。四是指道德崇高,在我国就是指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的伦理价值观。

第三篇:弘扬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弘扬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开展文明卫生校园建设,4月12日下午由学校工会部带头,在我校进行“创建卫生校园”环境美化活动,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校园清洁中,以实际行动创建和呵护我们的校园。

此次活动由各班班主任负责,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会对学校进行了区域化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次大规模清理,重点对一些死角地方进行了彻底清理,对全校绿化带进行认真清扫、整治。目前校园内的卫生环境得到一次大规模的治理,校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此项工作将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让全校师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第四篇: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知识讲座

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很多,主要有以下 6 个方面:

1、合理安排膳食合理安排膳食包括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两大方面。健康的饮食是指膳食中应该富有人体必需的营养,同时还要避免或减少摄入不利于健康的成分。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按时进餐、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咀嚼充分、吃饭不分心、保持良好的进食心情和气氛等。成年人每天的食谱应该包括以下 4 类食物: 第一类为五谷类。每人每天根据活动量和消化能力的不同大约需要 250~600 克(5~12 两)。重体力劳动需要的量有营养。第二类为蔬菜水果类。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对健康非常重要。一个成人每天至少应该吃 500 克(1 斤)的新鲜蔬菜及水果。第三类为蛋白质类。豆腐、豆类、各种肉类、家禽、水产及蛋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成人每天进食 200~300 克(4~6 两)为宜;奶类(牛奶、羊奶、马奶、奶酪等)也是很好的营养饮品,每天饮 250~500 毫升为宜。第四类为油、盐、糖等。烹调应该以植物油为主,尽量少吃或不吃动物油,每人每天不超过 20 克(两瓷汤勺)植物油,不超过 10 克盐,尽量少吃糖。

2、坚持适当运动生命需要运动,过少和过量运动都不利于健康。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环境选择适当的运动种类。运动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最简单的运动是快步走,每天快步走路 3 公里,或做其他运动 30 分 钟以上(如爬楼梯)。每周至少运动 5 次。运动的强度以运动时的心率达到 170 减去年龄这个数为宜。例如一个 50 岁的人运动时能够使 心率达到 120 次就比较合适。最好能够保持心率加快、身体发热这 种状态 15 分钟以上。

3、改变不良行为 ●吸烟不仅浪费金钱,影响环境,危害安全,而且与高血压、慢 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直接关系,严重危害健康。吸烟是人类严重的不健康行为。21 世纪将是一个以不吸烟、不敬烟为时尚的时代。●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和心血管系统,酒后驾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的行为。●毒品(海洛因、大麻、冰毒、摇头丸等)麻醉人的神经,危害极大,所有的人都应该远离毒品。切不可与别人共用针头注射毒品,否则极易传染艾滋病和肝炎等疾病。●保持忠贞的爱情,遵守性道德。卖淫、嫖娼是传播性病、艾滋 病、肝炎的高危险行为。●无规律的生活习惯会扰乱人体的生命节律,降低人体的免疫力,使疾病发生率增高,对健康极为不利。因此应该起居定时、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前不喝茶或咖啡,进食不过饱。心情平静,避免焦虑或激动,不做剧烈运动。●工作有张有弛,不过度紧张和长期劳累。●娱乐有度,不放纵,如不看通宵电影,不打通宵麻将,听音乐 音量不过大。●不喝生水或不清洁的水;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践踏草坪,不毁坏树木,不浪费资源等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在危险环境工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章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

4、保持平和心态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让自己的思想跟上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变换角色,调整心态。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上要能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他人、正确看待社会,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要树立适当的人生追求目标,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就会保持愉悦的一生。请切记:幸福感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受――知足者长乐!人生在世,健康为本,千万不要因名利得失损害健康!

5、自觉保护环境人类生存的环境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每个人都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如节约资源(水、电、煤、煤气和天然气、纸张、汽油、木料等等);不污染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分类回收垃圾、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慎用洗涤剂等等);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植树 造林、保护绿地、保护野生动物等)。

6、学习健康知识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懂得健康知识,知识是不断调整自己行为的指南针。在当今新知识层出不穷的时代,健康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只有注意不断学习新的健康知识,抵制迷信和各种错误信息的影响,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方式更健康。

北五岔镇学校

第五篇: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总结

文章标题: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总结

[文秘网站的龙头__xiexiebang.com__工作总结:]

“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总结

根据省、市委宣传部和省、市社科联“关于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开展了以“普及社科知识、建设

文明××”和“弘扬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整个活动从×月××日起至×月××日结束,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思想重视,领导加强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结合自身实际,为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我市将该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宣传部、科技局、教育局、共青团、工会、妇联、科协等7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下设督查组,负责对全市××个乡镇街办科普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同时,于×月××日召开了由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的专题会议,进行了认真部署,保证了面上科普活动的开展。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我市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以“建设‘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为主旨,整个活动安排了一周时间,共开展了五项活动。一是举行开幕式。在×××举行了隆重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开幕式,邀请本市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近百人出席,并通过向广大人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开幕式上,市委副书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向全市人民讲解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意义,动员全市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积极投入到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引领思想、掌握方向,为全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二是论坛报告。在××日报上开辟了“建设和谐×××”系列评论栏目,并邀请市委党校的专家、学者作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专题报告。三是公开信。制作并发放了“爱我××、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城市”的公开信,大大提高了市民文明程度。四是科普宣传。在人流集中的路段设立了科普宣传摊位,悬挂横幅,集中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安排专家和社科工作者、志愿者进行现场科普宣传、咨询活动,有力地宣传了社会科学。五是科学下乡活动。充分利用乡镇集市时间,分组到各乡镇开展科普宣传和咨询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现场演示等方式,揭示科学真理,戳穿伪科学的把戏,达到了提高市民素质的目的。

三、重点突出,成效显著

今年我市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普及社科知识、建设文明××”和“弘扬科学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把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紧紧结合起来,做到了深入人心、深入基层,同时,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三农”服务紧紧结合起来,做到了有的放矢。“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成功举办,通过科技特派员、科技下乡、科普志愿者、科普大篷车等多种形式,把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等送到了农村,送到了基层,送到了企业,充分反映了公众对科学的实际需求,集中体现了科普工作的实效。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得到了认可,形成了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的良好社会风气。全市上下都能自觉地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工具和手段,积极投身到经济发展大潮中。

总之,我市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普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离建设小康社会对社会科学普及程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还十分繁重。下一步,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把我市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一是要充分发挥党校的作用。党校是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和主阵地,党校在今后的干部教育和培养中,要为社会科学的普及和传播提供知识基础、思维方式、方法论和价值观念。要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力争拿出一批高水平、高档次的科研成果,为全市的小康社会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二是要保持科普宣传一条街的持久性。在科普一条街宣传中,要在每年×月份上街、下乡宣传、咨询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永久性牌匾,科普内容要定期更换,做到常看常新,保持科普宣传强大的吸引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把科普宣传一条街真正变成社会科学宣传、普及和传播的阵地。

《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总结》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总结。

下载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民工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社会科学普及(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东社会科学普及条例5篇

    东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与保障条例 (草案修改二稿二次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东莞,根据有关法律法......

    健康生活方式 - 复制[范文大全]

    “三院一站”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宣传栏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具体表现为:健康饮食、适量运动、不吸烟、不酗酒、保持心理平衡、充足的睡眠、讲究日常......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健康生活方式知识 健康的定义顺口溜 无病健壮,基本内涵; 身心适应,三个方面; 十大标准,就在下面; 精力充沛,处事乐观; 适应社会,良好睡眠; 眼睛明亮,牙齿完坚; 头发光亮,肌肤......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范文合集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一二一”行动内容介绍 一、健康的概念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 二、健康四大基石 (一)合理膳食 十个字:一、二......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范文大全]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一、平衡膳食 二、工作场所干预 1、职工工间操 2、职工体检 3、体检总结 三、烟草控制 1、创建无烟医疗机构领导小组 2、实施方案 3、本单位吸烟状况分析......

    健康生活方式(演讲稿)

    戒烟限酒 健康人生 我的外公,年近八旬,几十年来养成了不良习惯,那就是烟酒成瘾,过去在田间劳作,一有空闲,抽烟是免不了的,刚开始是“水烟”,“噗噗噗”之声整日不绝,后来改吸香烟,什么......

    云南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共云南省委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

    《健康的生活方式》学后感

    《健康的生活方式》学后感 经过一个多月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教育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正确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方面的知识。深入理解了健康的真正含义,即没有疾病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