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3 04:41: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

第一篇: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

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

【摘要】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生产计划,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铁路运输组织的效率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铁路运输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针对目前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在编制与管理中的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机制和现有技术水平,提出强化完善现有管理体系和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的对策措施,以期尽快提升列车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水平。从远期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方面的技术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关键词】铁路;列车运行图;优化;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工作的综合性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铁路运输的能力和质量,因此,加强列车运行图的编制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铁路科研人员和运输管理人员对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和管理进行了长期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铁路运输能力和运输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一、运行图编制管理的基本模式

目前,我国铁路采用两级编图管理模式,即铁道部负责确定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方针及任务,制定直通客车方案图,并具体领导组织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工作;铁路局负责拟定具体行动计划,并按时完成本局的编图工作。

客运专线建成后,即使是独立性较强的城际客运专线,也有可能在接轨站与既有线共用车站咽喉,车底出入库可能存在进路冲突,并且,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采用既有线与客运专线跨线运输的组织模式,客运专线是整个路网的组成部分,与既有线紧密联系,其列车运行图编制管理不宜独立进行。

二、列车运行图编制和管理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具有以下 4个显著特点。

(1)影响因素复杂。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涉及大量的技术资料和标准,而列车运行图的目标条件和评价标准难以定量描述,既要满足技术条件,又要渗透人的决策行为。

(2)群体协作性。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需要车、机、工、电、辆等各部门人员的全力合作,既需要有关编图人员进行技术协作,也需要各级领导进行群体决策。

(3)计划性强。为了保持铁路运输组织工作的稳定性,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应具有预见性,应满足一定时期内铁路运输市场的需要。

(4)局部变化大。由于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十分紧张,为了满足市场变化的需求,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潜提效,因此对全路而言,列车运行图的局部调整工作较为频繁。

要研究稳定性运行图中的敏感性和闭值就得研究列车的运行过程“列车运行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随机过程”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因受到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的干扰,而使得该过程是既有随机,又有控制的复杂过程“即是说,列车运行时间将围绕着计划运行线作随机波动”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干扰是这一随机过程的根源,列车运行计划中的缓冲时间能够对干扰起到消除和减弱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干扰和缓冲时间进行研究“。

列车运行干扰是指在铁路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不当,设备的日常故障,自然条件变化等原因对铁路运输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总称”干扰作用于列车运行过程上,从作用空间来看,可分为车站干扰与区间运行干扰;从干扰引发结果的表现形式看,可分为引发列车晚点(也有可能早点)的运行图稳足性概念研究及指标函数构建一般干扰和引发列车停运的重大干扰。

三、列车运行图的编制现状分析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组织列车运行的基础。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列车运行图都是通过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人工编制的。在中国如此复杂的路网状况下,全路运行图的铺画常常需要耗时几个月甚至半年之久,且质量很难保证,给运输工作带来很大的难题“近几十年来,计算机编制列车运行图工作的研究工作在中国逐步展开,并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全路客车详图的计算机绘制己进入实用阶段。但运行图的研究工作远没有结束,仍然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甚至需要取得突破的地方,如单线区段的列车运行图,至少没有实现一令人满意的系统”运行图系统的完善和突破,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设计思路,二是算法。如今的运行图编制研究对这两个方面都进行了尝试,其中commonKADS在运行图系统设计上的应用也较为可观。列车运行图是运用坐标原理对列车运行时间、空间关系的图解表示,因而实际上它是对列车运行时空过程的图解。列车运行图的要素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中间站的停站时间基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列车在技术站、客运站和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其主要作业时间标准;车站间隔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这些要素是铺画列车运行图的基础,同时对于一张运行图的优劣,我们通常有两种评价指标: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具体来说,包括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的技术速度、运行速度和旅行速度。评估一张列车运行图编制质量的优劣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一昼夜列车运行线分布的均衡性,尤其是列车在技术站到发的均衡性,它将直接影响车站的通过能力和作业进程,影响列车在区段内的旅行速度和机车的运用以及车站设备的利用等质量指标。因此,一张质量高的列车运行图要求列车在技术站的到发较为均衡,为车站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列车运行图的编制方法很多,己经使用过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人工模拟法、移动列车始发点法、逐区间递推铺画法、数学模型方法、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法以及范围约束搜索树法。

我国现阶段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和管理均由铁道部统一领导组织完成。铁道部定期召开全路性的会议集中编制列车运行图,跨局列车运行图由铁道部组织铁路局编制,局管内列车运行图由铁路局负责编制。各铁路局将编制完成的客货列车运行图和相关技术资料、指标,以及列车运行图数据库上报铁道部核备。

四、铁路运输编图理论的补充与深化

列车运行图作为铁路运输工作的一个综合性计划,其编制与评价工作一直是 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运行图的编制问题实质是运筹学中的优化决策问题。近二十多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铁路的市场化及信息化进程,以及管理体制与服务理念转变等因素,解决运营稳定性问题的优化决策变得日益重要,同时也变得更加复杂,传统的方法很难对新的问题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而需要借助其它学科和专业的优势,针对这些出现的新问题的特点,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任何一个决策系统都含有输入输出参数,而这些参数在表达上则存在人为的或客观的不确定性,如随机性、模糊性、粗糙性以及多重不确定性。关于信息的不确定性,从辩证法的观点来讲,不确定性是绝对的,确定性是相对的。所以在处理各种问题时,我们去面对不确足因素是必然的,也是实践需要的。铁路运输系统实质上可看成是复杂的,离散的,随机的系统,而开行方案和运行图就是调动这个系统的中枢。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国内外专家学者发表了不少有关铁路运输运行图的评价及编制优化方面的文章,大部分的模型都是基于铁路系统的确定性假设的。在模型中引入随机行为的研究还没有系统成熟的理论和模型。因此,可以说对客运专线运行图稳定性问题复杂的关系及不确定性研究,必然是对一交通运输学科中编图理论的补充和深化。

五、结束语

列车运行图系统的开发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外的一些运行图管理信息系统,如德国和日本,都已经比较成熟。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外先进的开发技术,另一方面也由于国外的路网状况与中国铁路不同,这也正是我国铁路无法直接借鉴这样系统的原因。

中国铁路列车运行图系统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但一直以来都是由研究院或高校单独进行研究,投入的研究力量相对较小,对于这样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来说,其连续性和系统性都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必须进行编制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构建基于网络的列车运行图编制与管理一体化综合系统是提高运行图编制水平的重要步骤,实现编制人员专业化和由铁道部实施一级管理,则是我国铁路运行图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祝建平.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与管理工作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9,02(5): U292.41.[2]倪少权.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与管理工作的思考[J].铁道学报,2013,11(1):U292.41 [3] 陶 然,向 静.优化铁路运输资源配置实施列车运行图编制集中化[J].中国铁路,2005,(4): 52-53,67.

第二篇: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情况汇报

关于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情况报告

市规划建设局 徐祥山(2011年3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常委: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近两年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两年来,在市委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指导及监督下,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深入推进城乡规划工作,特别是针对市人大2008年开展《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所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制定措施,加快落实,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资源空间配臵进一步优化,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和品位明显提升,城乡规划的引导和综合调控作用显著增强,为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至2010年底,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达51.4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成区2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44.16万人,城镇化率达48%;城镇总规修编实现100%,城区控规覆盖约达90%,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率达74%,城乡规划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2008年执法检查以来的工作情况

近两年,我市城乡规划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着眼长远,注重质量,体现特色”的思路,注重城乡均衡推进,注重突出重点和方法创新,编制步伐不断加快,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规划保障。

(一)以完善考核机制为手段,着力强化对规划工作的领导。一是明确规划工作目标。将规划编制特别是镇村规划编制工作列入 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中长期计划和实施编制计划,制定了2009年完成乡镇镇区总体规划修编,分三年(2009-2011)完成全市257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乡镇镇区控制性详规的村镇规划编制目标,并分下达编制任务,逐步推进落实,彻底改变了过去规划编制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局面;二是加强规划工作考核。制定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考核办法,将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列入各乡镇、街办、开发区工作考核目标,与其他主要工作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加强问责,进一步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规划责任感;三是完善规划工作机制。认真汲取2008年以前城区管理无序、建设失控的教训,研究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和房地产等审批工作监管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和城乡规划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审批预审制度、审批月通报制度、已批项目日巡查制度、审批月例会制度和审批责任追究等有关制度,进一步明确了规划、国土、房产、城管和人防等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加强行政审批和执法的责任追究,有效提高了城乡规划工作水平。

(二)以加强学习宣传为途径,着力增强干群规划法制意识。两年来,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学习、宣传《城乡规划法》,注重拓宽宣传方式和手段,注重扩大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城乡规划法》的理解和认识。一是加强法律学习。集中举办高规格的全市性《城乡规划法》辅导讲座,着力加强全市各级各部门的规划意识。于2009年8月,主动通过省住建厅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法规司副司长周韬来冶在市会展中心人民会场作《城乡规划法》辅导报告,组织全市副局级以上行政事业单位,各乡镇、开发区、街办及相关村有关负责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人员600余人集中参加学习;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法律培训活动,先后分4批次选派城 2 建系统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16人次、乡镇城建干部20人次,参加省住建厅举办的《城乡规划法》学习培训,努力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水平;开展乡镇、街办分管负责人和规划管理人员培训3次,参培140人次;及时组织我市规划建设、城管、街办、开发区等部门单位外出学习,先后6次赴湖南株洲、浏阳,江苏扬州等地取经,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二是加强法律宣传。充分利用《城乡规划法》颁布一周年及其他有利时机,采用挂条幅、贴标语、制作宣传栏、印发资料、户外广告播放、展示规划成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深入普及《城乡规划法》;利用每年法制宣传日坚持上街宣传,为市民提供规划法律咨询;租用宣传车,常年在市区主要路段、街道进行巡回播放《城乡规划法》录音带;向全市印发公开信,呼吁市民共同遵守和维护正常规划建设秩序;在大冶电视台黄金时段反复播放城乡规划法宣传口号和查处违法建设的通告;在市规划建设局一楼大厅设立资料赠阅台,常年免费向建设业主、服务对象、办事群众免费发放规划法律资料等。同时,各乡镇(场)也通过广播、标语、宣传车等多种方式宣传《城乡规划法》,及时组织镇、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参加《城乡规划法》学习,扩大《城乡规划法》学习宣传普及面,增强广大农民规划法制意识。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两年来共计悬挂城乡规划法宣传横幅标语400余条、印发《城乡规划法》单行本6000余册和其他资料12000册、发放市民公开信20000余份,制作法制宣传栏46期,开展法律咨询320人次,培训学习2000余人次,使《城乡规划法》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广大人民群众的规划意识进一步得到增强。

(三)以统筹城乡发展为落脚点,着力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协同推进。我市各级政府切实加大规划编制投入,加强工作督办,全市两年来规划编制共计投入255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1790万元,乡镇(场)配套投入760万元,全市城乡规划覆盖面不断扩大,3 规划品位不断提高,城乡规划体系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有力地引导和调控了城乡建设与发展。

1.城市总体规划得到及时修改。城市转型,规划先行。面对矿产资源日趋枯竭的现状,为深入推进实施城市转型战略,我们及时向省人民政府申请修改城市总体规划,前后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城市总规修改工作,并于2010年8月获得省政府批准实施。新的总规更为全面地兼顾了资源、政策等因素,对城市发展定位和方向进行了科学调整,按照“组团南抑北拓、提高工业用地比重、适当调整远景用地”的原则,相应提高了全市工业用地比例,扩大城西北工业用地规模,更好地适应了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

2.控制性详规编制又有新进展。近几年,为适应日趋加快的发展形势,我市投入780万元,不断加快城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步伐,扩大城市详规覆盖面,科学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一是按照城市总规要求,重点做好城市近期向北发展的文章。完成了城西北控规调整和城东北片区控规编制,使大冶中心城区向北发展所涉及区域的控规覆盖率达到了100%。其中,通过对城西北控规的调整,基本解决了制约城西北工业园区发展的排水、高压用电走廊规划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园区用地等资源的节约利用。把城东北片区作为城市副中心和交通枢纽来规划定位,为主城区向北发展提供了规划依据;二是根据未来发展预期,做好城市远期向西、向南发展的谋划。一方面从充分展示、挖掘铜录山古矿遗址品牌文化,加快三里七湖水体保护及环湖景观开发角度出发,启动了大冶市铜录山——三里七湖区域的概念性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铜录山——三里七湖14.88平方公里区域的控制和保护;另一方面,考虑到大冶城区将来向北发展的空间局限性,以及打造城市生态景观需要,着手编制了熊家洲片区10.1平方公里的概念性总体规划,为大冶城区未来向南发展留下了必要空间;三是从营造景观和保护环境角度出发,做 4 强做好城市重点区域规划。委托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完成了快速路和106国道(罗桥段)沿线两侧范围的城市设计,加强城市中心区域建设的引导和控制,彰显城市特色,凸显文化内涵,努力提升城市规划品位。委托深圳建筑设计总院武汉分院编制了城区生态公园一期(余修齐湖)修建性详细规划,为城南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积极提供科学指导。

3.村镇规划编制取得较大突破。两年来,全市切实加大村镇规划编制投入,累计投入资金1420万元,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后来居上,“三个滞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初步实现了城乡规划编制的协同推进。一是全面完成了全市9镇1乡1场的总体规划修编;二是乡镇控规编制逐步启动。已经编制完成了还地桥镇区控规,保安、金山店、刘仁八等镇区控规正在抓紧编制,预计年内可以完成,其余乡镇控规编制也明确了时间表,此外,还地桥镇金桥工业园、金山店镇新楼工业区等控规编制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陈贵镇纺织服装产业新区控规也已形成初步成果,所有建制镇镇区控规编制任务计划于“十二五”期间全部完成;三是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奋起直追,两年共计编制完成190个行政村规划,规划编制率达到74%,基本完成了“十一五”期间村庄规划编制目标任务。有望在今年全部完成编制任务,实现村庄规划编制100%;四是完成了陈贵镇官塘垴、灵乡镇谈桥村等10个试点村村庄发展布局规划编制和凤庄实验区等新农村规划,村庄规划沙盘也正在抓紧制作。无论是在覆盖的广度还是在编制的深度上,村镇规划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在相关激励机制上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观念不断转变,思路不断创新,总结出了“以奖代补调动热情、免费测绘强化服务、定期通报加强督促、重点跟踪提供指导”的新思路,较好地缓解了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瓶颈。

4.专项规划编制稳步推进。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是合理开发与 5 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确保城市建设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重要手段。两年来,在完成排水、绿地、公交等规划的基础上,又相继启动了城区商业网点、人防、环卫、广告等专项规划编制,其中,商业网点、人防规划已经专家评审,正待报请市政府批准实施,环卫、广告规划已经形成初步规划成果。同时,还完成了大冶雷山风景名胜区重点景区详细规划、保安镇金竹谷旅游规划、保安湖湿地公园保护总体规划,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城乡规划体系。

(四)以加快制度创新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城乡规划管理水平。1.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规划管理成效。一是针对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开展研究,制定对策,先后制订了《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村镇个人建房管理暂行规定》、《大冶市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大冶市规划建设局关于加强城市主城区建设项目规划批后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建设项目办理供电供水手续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城乡建设秩序。特别是研究出台了《大冶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主城区个人建房规划管理的通知》,对主城区私人建房采取疏堵结合方式,加强引导和控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主城区特别是城中村私人建房审批面临的突出矛盾,满足了人民群众住宅建设的需求;二是以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和商品房初始登记制度为手段,切实加强房地产开发行为管理,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得到有效落实;三是理顺了规划执法权,将城区规划执法职能,集中由市规划建设局统一行使,改变过去批管分离的局面,有效解决了部门之间责权不明的问题,实现了规划审批与监管执法的有效统一;四是加快规划执法队伍建设。成立了城乡规划执法大队(副科级事业单位,20名编制),强化城区规划执法力度;同时,积极摸索新思路、新办法,加强乡镇(场、街办)规划管理队伍建设,拟在各乡镇(场、街办)设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实行 6 属地管理,全面加强和充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力量。目前,相关方案已经市编委会研究通过,即将付诸实施。

2.规范审批程序,促进规划科学决策。一是完善规划审查决策机制。实行项目规划三级审批(市规委会、部门联审会、局规划审批专题会)制度,强化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加强集体决策,增大审批透明度,提高规划审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两年来,召开市规委会10次,审查项目规划180余项,召开部门联审会5次,审查项目20项,召开局规划审批专题会24次,研究项目规划452项,实现了城乡规划决策与审批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和公开化;二是严格执行项目建设“一书两证”管理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审批管理。近两年共核发项目选址意见书160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139份、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461份,核发规划条件78个,有力地规范了项目建设秩序;三是加强规划公示。对重大项目规划,以及可能对周边相邻建筑关系或环境造成影响的项目规划,及时进行批前批后公示。通过规划在线网站及时公示项目规划总平面图、规划审批会议纪要和“一书两证”全部审批情况;通过湛月桥头宣传栏张贴规划方案,现场设立规划公示牌等方式,向社会公开重大项目规划情况;通过施工现场张贴告示方式,充分征求相关利害关系人意见等等,不断扩大公众知情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着力打造“阳光规划”。两年来,共计现场公示项目规划34个,网上公示项目规划50个,规划审批会议纪要和“一书两证”审批情况全部实现了网上公开,有效提高了规划工作透明度。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规划严格实施。一是严格项目联合放线制度、规划验收制度、规划听证制度,强化项目放、验线等关键环节的管理,做到手续不齐不放线,对建设工程未经核实或者核实不符合规划条件的,不允许组织竣工验收,及时纠正违反规划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两年来,对112个审批项目组织了放线,7 对73个项目组织了验线,对47个工程依法进行了规划验收,及时纠正各类违反规划行为31起,有效保障了项目规划实施不跑调、不走样;二是加强项目实施日常监管。加强规划监察力度,对已批项目规划实施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不间断加强日常检查,营造健康有序的项目建设环境。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前些年城区房地产开发肆意违建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遏制。

4.开展专项治理,严控规划条件变更。根据上级安排,认真开展房地产开发中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2007年至2009年3月全市40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了违规变更容积率情况清查,并顺利通过了上级检查。去年,我们又对2009年4月至2010底27个房地产开发项目组织了自查,通过开展专项治理,进一步促进了我市房地产开发活动的依法有序进行。近几年,我市共计有4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容积率调整,均按规定经过了市规委会审议同意。同时,结合容积率变更专项治理,及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一是严格硬性规定,对变更内容不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坚决不予以调整,对签订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的一律不予以调整;二是建立规划条件变更通报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规划条件调整情况;三是起草了《国有土地建筑容积率管理办法》,对变更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开发强度控制性内容的行为作了限制性规范,目前正在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待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五)以查处违法建设为攻坚点,着力规范城乡建设秩序。为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构建规范、有序的规划建设秩序,两年来,我市坚持集中力量查处违法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打击和震慑效果。

1.着力做好2008年以前城区违建项目的集中处臵工作。组建处臵专班,对城区2004年至2008年期间45个房地产违规开发项目和违建私房进行了违法性质界定,并分类进行处理和规范。对严重 8 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行为,坚决予以拆除和纠正。对符合规定但手续不全的,依法进行处罚,限期补办规划审批手续。先后对45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和240户违建户实施了行政处罚,共追加罚款1800万,对172户符合条件的,按照规定补办了规划手续,及时有力地打击了违建行为,追缴了大量流失规费。

2.继续巩固和扩大城区拆违战果。针对城区部分群众无视规划违法乱建私房的势头,在2008年拆违整治基础上,继续重拳出击,高压打违不放松,深入开展拆违专项行动,巩固和扩大城区拆违战果,始终保持打击违建的高压态势,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影响群众生活的违法建设行为,坚持从严从重从快的原则,坚决予以拆除,决不手软。两年来,按照“统一行动,以块为主,条块结合,部门联动”的要求,充分整合各部门力量,共组织城区大小拆违行动85次,强制拆除违建171处,拆除面积25700平方米,特别是规划执法大队成立以来的短短3个月时间,组织开展24次拆违行动,强制拆除违建52处,拆除面积1800平方米,起到了较好的震慑效果,基本上扭转了房地产开发违法乱建的势头,遏制了私房违建的进一步泛滥。

3.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建行为。一是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部门协作,不断强化主城区日常监管,坚决维护城区正常建设秩序。开通违法建设举报电话,构建规划协查网络,加强日常巡查,对违法建设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加强监控。通过采取停电停水、现场扣押施工设备和没收建筑材料、拆除电表、取消违建户用电用水资格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遏制违法建设的力度。同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巡查不到位,报告不及时,制止不得力,发生新的违法建设的,严格追究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坚决遏制城区违建的泛滥蔓延。春节和平常节假日期间,规划执法大队都是坚持巡查不休息,丝毫不敢懈怠,始终保持严防 9 严控态势,近3个月下达《停工通知书》22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120份,制止违法加层行为57起,有效强化了城区日常监管。据我们掌握的情况,规划执法大队去年12月下旬正式接手城区规划执法工作,当时统计城区在建违建项目是165个(其中,东岳街办范围32个,开发区范围122个,金湖街办范围11个),目前城区违法建设项目基本上控制在这165个项目之内,没有新增违建项目发生;二是加大行政处罚实施力度。对新发生的违法建设案件按司法程序依法依规进行查处,予以行政处罚。两年来,共对59个房地产开发及其他公建项目和19起私宅违建行为依法实施了行政处罚,罚额600万余元;三是开展乡镇违法建设专项整治。2009年,我们将拆违战场延伸至乡镇,在灵乡、保安、金牛、刘仁八等镇区相继开展违法建设集中整治行动,共处臵违法开发项目23项,涉处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补缴罚款200万元,规划监管的薄弱环节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干群对规划工作认识不足。部分干部群众对规划重要性认识不足,执行规划意识不强,时有违反规划建设行为发生,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有些干部缺乏规划意识,在工程建设中,随意或擅自改变规划情况屡有发生,特别是在处理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与规划关系问题上,往往不是规划指导项目建,而是规划围着项目转;二是一些部门单位对规划工作性质缺乏基本认识,认为规划部门办事程序太多,审批时间太长,在建设过程中不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时常出现先动工后办手续甚至不办手续的情况;三是部分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城乡规划法的知晓度不高,规划法制意识淡薄,违法乱建私宅问题比较突出;四是极少数党员干部受利益驱使带头违建,在社会上造成较坏影响等等,有法难依的问题依然是《城乡规划法》实施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二)规划编制进展城乡不平衡。一是村镇规划编制仍然有所滞后。目前,我市还有部分乡镇尚未启动镇区控规编制,已经启动的也是进展较慢,特别是少数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相对比较滞后,迟迟不能打开局面,全市村镇规划编制进展并不平衡,影响到村镇项目建设的依法审批,广大农村无序建设和土地浪费等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二是专项规划还不尽完善。城区商业网点、广告、人防、环卫等规划尚未形成正式成果,交通、旅游、电力等规划编制还未确定时间表,各类专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配套不能令人满意,难以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全方位落实总体规划意图和避免建设浪费;三是城中村改造规划、旧城特别是坑头老街改造规划严重滞后,而且现阶段编制和实施的难度都较大,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特别是城中村居民日益增长的住宅建设需求,不能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四是规划编制理念还不够超前。规划编制的水平不高,内容不全面,如老城区人口聚集,交通拥堵,新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功能缺失,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协调发展不够,城市的地下空间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等,不能很好地指导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缺乏个性特色,在挖掘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和彰显人文特色上存在不足,具有高品位的规划精品不多等等,规划的前瞻性和指导性不够,城乡规划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

(三)城乡规划管理面临的困难较大。一是规划实施不严肃。由于行政干预、利益驱使等外部原因,规划随意变更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规划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二是乡镇监管较薄弱。相比主城区,乡镇规划的监管是比较薄弱的环节,着重表现为项目建设的随意和日常管理的缺位,农民建房依然无序,规划引导和监管仍然乏力。为了改变农村建房缺乏引导,设计无风格特色的现状,我们去年专门请黄石市城乡规划建设设计院设计和专家评审筛选,确定了20个不同建筑风格、充分考虑了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优秀住宅建筑设 11 计方案,组织编印了《大冶市新农村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并免费赠送全市各乡镇用以指导农民建房,在现实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见到明显的效果。这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规划工作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尚不够完善,对违反规划决策、推进规划工作不力等行为的检查和制约都不够;三是私房违法乱建势头极为泛滥。由于前些年规划监管不严,城区私房违建一度失控,虽然2008年开展集中整治后有所收敛,但是去年政府实施机构改革,一些人又趁部门规划执法权未交接,城乡规划执法大队尚未组建之机,违法抢建私房极为普遍,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已经成为违法私建的集中滋生地,社会影响极坏。未经审批擅自建设、不按规划建设私房的行为屡禁不止,已经成为阻碍《城乡规划法》贯彻实施的最大“痼疾”。要彻底扭转违法乱建私房的势头,已非一日可竞其功,也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能够解决,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做好长期打算。打击违法建设,遏制违法乱建势头,是城乡规划管理当前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四是面对规划管理难度逐年加大的趋势,我们在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和投入上显得不够。乡镇规划管理机构极为薄弱,大多数乡镇的人员配备和经费都得不到应有保障,相关人员也缺乏必备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虽然市政府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加强,但是目前拟定的乡镇规划管理体制仍然是属地管理模式,规划部门对乡镇规划只有业务指导职能,并没有管理职能,不能进行有效的垂直管理,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村镇规划管理工作需要。同时,规划管理部门力量也相对不足。《城市规划法》变为《城乡规划法》后,规划工作范围从城市拓展到广大乡村,工作量大幅增长,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市城镇化迅猛发展,城镇建成区规模快速扩张,以及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城乡规划管理工作量更是成倍增长,而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没有增加,而且由于旧的人员老化,新的人员难进,以及近几年市政重点 12 工程建设机制改为部门直接负责,牵涉了规划部门大量的人力,规划管理力量不增反降呈现削弱态势。并且由于体制机制问题,规划人才难引进、引进来也难留住,严重影响到整个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市规划建设局机关现有编制大半是原规划局合并带来的事业编制,按理应当同其他县市一样全部转为行政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至今仍保留为事业编制,而且只能出不能进,人员退休后新人不能及时补充进来,目前,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都是从下属二级单位抽调上来,人手极其不足。新成立的城乡规划执法大队核定编制20人,实际到位只有16人,工作经费的保障落实力度也不够,应为全额拨款却定为差额拨款等等,都说明我市规划管理力量亟须充实加强。

(四)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未有效形成。部门之间协作不够,未形成管理上的合力,相关工作责任追究机制也不完善。特别是在违法建设监管上,属地管理的责任未真正履行起来,没有将监管责任深入落实到街办、开发区及其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中去,行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运用。规划执法队组建之前,城管局近百人队伍尚难以有效遏制城区违建势头,现在如果单靠规划执法大队20人来管,力量根本不够,要想达到预期整治效果,必须进一步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广泛发动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形成由上至下的违建监管合力,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城乡规划的有效管理。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努力提高干群规划认识。一要切实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树立规划是最重要发展元素、科学规划是最大财富的意识,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环境与人居环境、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城市与乡村的关系,着力尊重和维护规划刚性地位;二要建立保障法律实施的长效 13 机制,认真落实法律赋予的职责,完善科学决策体系,促进依法行政。要继续将城乡规划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加大考核力度,全面提升城乡规划水平;三要进一步强化法律宣传,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各种有效宣传形式和途径,从多方面、多层次加大对《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努力做到家喻户晓,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执法部门、广大群众对城乡规划认知度和规划法制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规划、自觉遵守规划、监督规划执行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保障城乡规划编制均衡推进。一要继续加快城乡规划的编制和修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规划体系。要进一步重视村镇规划工作,明确目标任务,按照市政府部署全面完成村镇规划编制任务。要抓紧完善交通、供电、电信、消防等各项专项规划,与总规充分配套衔接,发挥规划最大功能和效益;二要着力提高规划编制质量。遵循“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各类规划,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超前性和特色性。要把握好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人文底蕴等条件,在编制规划中积极塑造地方特色,做到以科学规划促进节约用地、节约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展示地方文化特色;三要继续加大工作督促和考核力度,督促各乡镇切实保障规划工作投入,着力实现城乡规划编制的均衡推进。

(三)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提高城乡规划管理水平。一要认真维护规划的刚性地位,各类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符合法定条件或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城乡规划;二要认真落实城乡规划许可制度。要严格执行 “出具规划条件必须依据控规”、“不出具规划条件不得出让”、“未经工程规划许可不得开工”等法律规定,提高规划决策的科学性、规划实 14 施的严肃性,坚决杜绝违反城乡规划的不正常现象;三要严厉查处违法建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拆违工作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全市上下务必高度重视违建查处,认真研究对策,长期不懈地打击违法建设。在摸清城区近年来的违法建设底数之后,要专题研究,分门别类进行处臵。要充分整合规划建设、国土、城管、街办、开发区等部门单位的执法力量,不断加大违法建设查处力度,重点打击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社会影响面大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违建的行为。对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将日常违建的监管责任落实到各级政府、街办、开发区,甚至落实到各个社区、村级组织,由上至下形成社会合力,坚决遏制违法乱建的势头。

(四)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切实强化规划服务功能。一要建立规划统一管理和协作机制。各相关部门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强化日常巡查,加强跟踪管理,从源头上把好规划建设关,强化事前、事中监督,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那些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的执法人员,要依法追究其行政和法律责任;二要进一步提高规划工作的透明度,深化完善城乡规划公示制度,进一步推进规划的政务公开,完善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制度,完善城乡规划公众参与的有关内容和方法,增加公众参加方式,拓宽参与途径与范围,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大力打造实施“阳光规划”,实现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要严格规划审批,遵循“三坚持、三不准”原则,“三坚持”即:坚持规划许可程序化,坚持规划执法公平化,坚持规划参与公众化;“三不准”即不经合法程序,容积率不准改,用地性质不准变,公益性配套设施不准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四要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和指导,继续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继续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努力使规划工作充分体现人民群 15 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要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避免出现“规划跟着项目走”、“碰到压力就妥协”的现象,以对大冶未来负责的积极态度,认真依法行政,推动我市城乡规划工作的开展。

(五)进一步提升作风效能,切实加强规划队伍建设。一要充实队伍力量。按照规划工作的需要,合理充实城乡规划管理部门人员,配备、引进和培养规划专业技术人才,特别要加强乡镇规划管理机构建设,配全机构,配足人员,全面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要加强对规划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努力造就一支品质优秀、眼光开放、业务精炼的高素质规划队伍;二要加强作风效能建设。强化服务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效率。坚决纠正规划工作中的不良风气,努力消除“懒、散、庸、拖、贪”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把主动服务、创新服务、尽责服务、高效服务和廉洁服务变为广大机关干部的自觉行动,积极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便捷细致的服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以优良的作风和效能着力助推大冶跨越式发展。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市当前处在深入推进城市转型,争创“三大目标”的关键时期,城乡建设正迎来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一定认真虚心地听取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负责的态度,深入推进规划编制与管理,努力把我市城乡规划工作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更好更科学地引导和服务全市社会经济发展。

第三篇:石家庄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石家庄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

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加强对石家庄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以下简称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印发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及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印发的《河北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石家庄市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是市财政为支持科技创新与发展,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促进本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设立的专项资金。主要支持方向是:(一)科技攻关计划。通过支持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的研发活动,为产业结构调整、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二)科技产业化条件环境建设、科技成果在本市的推广和转化。通过支持科技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科技产业化示范课题研究与开发以及相关科技培训等,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环境。

1、重点实验室建设。集中支持一批为科技创新提供条件支撑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

2、科技园区及中介机构建设。抓好高新技术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民营科技园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指导和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机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载体和产业化环境建设。

3.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针对我市科技工作的需要,有重点、有目标地引进国外智力及成果,在我市开展合作研究开发及产业化。

4.软科学研究。主要支持影响我市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对策研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研究;科技体制改革重大问题研究。

5.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推广计划。面向市、县组织下达计划课题,扩大科技成果覆盖面,并与省、国家科技部有关计划及工作相衔接。

(三)其他。主要支持上述专项计划之外,经财政局、科技局确定予以支持的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其他计划或课题。

第三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来源于市财政拨款,由财政局、科技局共同管理。第四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的支持对象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具有较强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具备较好科研条件的科研机构(包括转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

第五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坚持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讲求效益的原则,并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专家在管理与决策过程中的评议和咨询作用。

第六条 科技计划管理部门要按照财政课题支出预算管理的有关要求建立课题库,加强对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的管理。

第二章 经费管理职责

第七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管理各方的职责与权限(一)财政局

1.负责研究提出应用技术研发资金预算限额意见,报经市政府批准后下达市科技局;

2.负责审核预算建议计划,批复及各计划经费预算; 3.商科技局审定并下达课题经费预算; 4.会同科技局审定并下达课题预算; 5.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6.负责审批决算;

7.负责审核市科技局报送的市级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战略规划、绩效计划和绩效预算。

8.负责对绩效预算管理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二)科技局

1.负责提出经费总预算建议;

2.负责组织课题预算的申报和评审(评估); 3.负责编制计划管理费预算,并具体管理计划管理费; 4.会同财政局下达课题计划,并负责与课题依托单位签订课题执行合同; 5.负责编制、制定资金使用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绩效计划和部门绩效预算;

6.负责系统实施绩效评价和撰写系统绩效; 7.会同财政局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三)课题主管单位

1.负责组织课题申报单位编报课题预算;

2.组织课题依托单位按课题实施进度执行预算,监督落实课题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他配套条件;

3.按照财政局、科技局的要求汇总报送课题预算执行情况; 4.按照财政局、科技局的要求汇总报送课题绩效计划和目标;

5.受财政局、科技局委托,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课题依托单位 1.负责编制课题预算;

2.落实课题约定支付的匹配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 3.负责课题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4.负责制定课题绩效目标;

5.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和计划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按要求提供课题预算执行情况和有关财务资料。

第三章 经费开支范围

第八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的开支范围包括课题费和计划管理费。第九条 课题费是指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差旅费、会议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人员费,指直接参加课题研究开发人员支出的工资性费用。课题组成员所在单位有事业费拨款的,由所在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事业费中及时足额支付给课题组成员,并按规定在课题预算的相关科目中列示,不得在国家资助的课题经费中重复列支。

设备费,指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必需的专用仪器、设备、样品、样机购置费及设备试制费。

能源材料费,指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所支付的原材料、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的购置等费用。

试验外协费,指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租赁费用、带料外加工费用及委托外单位或合作单位进行的试验、加工、测试等费用。

差旅费,指在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为课题研究开发而进行国内外调研考察、现场试验等工作所发生的交通、住宿等费用。

会议费,指课题研究开发过程中组织召开的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专题技术、学术会议的费用。

管理费,指课题承担单位为组织管理课题而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使用费或折旧、直接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支出。管理费的费用占课题经费总预算的比例(一般为2-5%)根据课题承担单位的性质分别核定。

其他相关费,指除上述费用之外与课题研究开发有关的其他费用。第十条 计划管理费,指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计划管理部门为组织课题,开展课题评审或评估、招标、监督检查、课题验收及绩效考评等工作所发生的费用。计划管理费由科技局负责具体管理,预算由财政局核定(一般为预算总经费的2-5%)。

第十一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根据课题类型、课题规模及管理工作的需要,对课题按照成本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两种方式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科技攻关计划课题一般采用成本补偿式和定额补助式,其他计划课题一般实行定额补助式。

第四章 课题预算的申报、审批和执行

第十二条 市直各有关部门、县(市)、区科技局等课题主管单位组织课题申报单位按要求申报课题的同时,应当编制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课题预算。

第十三条 课题申报单位应当按照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认真编报预算,并按要求提供相关资料。课题预算要求同时编制经费来源预算和经费支出预算,不得编制赤字预算。经费来源预算包括用于同一课题的各种不同渠道的经费,经费支出预算包括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第十四条 课题主管单位对课题申报单位申报的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课题预算进行审核,并按要求进行汇总后报送科技局。

第十五条 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或择优遴选有关科技评估机构,对拟组织实施的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课题预算进行评审或评估。

需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课题承担单位及其预算的,按《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课题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六条 科技局根据预算评审或评估意见,综合平衡后,会同财政局审定并批复课题预算。经批准的课题经费预算一般不作调整。确有必要调整时,应按课题预算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七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课题经费的拨付按财政预算资金拨付的有关要求办理。

第十八条 课题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课题任务书的要求落实匹配资金,并严格执行课题预算。分执行的课题经费预算,应当按照要求进行中期检查或评估,中期检查或评估结论作为科技局会同财政局调整课题预算的参考依据。

第十九条 应用技术研发资金形成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等),按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二十条 未完成课题的结余经费,结转下一继续使用;已完成并通过验收的课题的结余经费,用于补助单位科研事业发展支出。计划管理费结余,纳入下一预算计划,继续按规定用途使用。

第二十一条 课题因故终止,课题依托单位应当按照课题管理的有关程序报经科技局批准后,将剩余经费归还原渠道,剩余资产按照国家及省有关规定处置。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二条 课题依托单位要按照市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和课题任务合同书的要求,加强对课题经费的监督和管理,并对课题经费实行单独核算。

第二十三条 课题主管单位要按照课题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我市有关规定对课题经费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课题主管单位和课题依托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送经费使用情况及课题完成情况的总结报告。

第二十五条 课题完成后,应当按照要求进行课题验收。在课题验收时,课题主管单位或课题依托单位除提供技术成果验收报告外,还需提供课题经费使用情况的总结报告。课题验收委员会成员中应包括财务专家。

第二十六条 财政局、科技局负责对应用技术研发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并逐步建立课题经费支出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将作为课题依托单位以后申报课题资格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 对于违反财经纪律、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应用技术研发资金课题经费的行为,财政局、科技局将根据情况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终止课题、取消申报资格等措施予以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财政局、科技局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作业设计与命题技术研究

话题一 语文作业批改与考试结果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1 正确对待分数

现代汉语词典对分数的解释为:评定成绩或胜负时所记的分的数字。显然,分数就是用直观明确的数字来表明考试结果,使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家长、教师清楚地知道孩子、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分数会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成为学习的动力或压力,成为学生扬其所长或避其所短的主要参考系数之一。对待分数的态度不同,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也不一样。

【案例解析】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来已久的分数评价,已成为教育评价的一种习惯模式。当论证一个学生的优劣时,人们最先想到的是考多少分,排多少名,大家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错误地将分数这个评价的手段异化成目的,将分数作为唯一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由于学生和家长都愿意片面夸大考试分数的作用,让很大一部分教师,也有意或无意地加入分数为上这一行列。这样的对学习分数的态度以及由此引起的某些行为,不仅不会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发展,而且会由于存在不科学的因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发展。

上述案例中,王老师行为的背后,是分数的束缚,是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像王老师这样的教师应该不在少数,我们在看到一线教师无奈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只关注分数给素质教育带来的严重后果。

【对策建议】

1.要认识到过于看重分数带来的严重后果 首先,过于看重分数,会令学生惧怕考试。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过高与单一,无论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的学生,都会造成精神负担,诱发其心理障碍。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担心考不好。越害怕越容易出错,也就越考不好。

其次,过于看重分数,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绝大多数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即使一些平时成绩相当不错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考高分;即使是平常学得很好的科目,如果发挥不佳或者因为其他因素,也可能会考得一塌糊涂。如果教师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会使一些学生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长此以往,会使他们自暴自弃,导致厌学。

第三,过于看重分数,容易造成学生与教师的对立。很多教师过分看重分数,往往是因为自己的面子。自己班级学生成绩好,自己脸上有光,相反,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以一个尺度来衡量。而且,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往往会以成绩差的学生身上的不足与成绩好的学生身上的优点作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一方面导致学生失去自信,进而失去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自己的心态如果不平衡,态度就会变得粗暴,教育方法就会不当,容易造成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对立。

2.分数只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考试内容要有针对性

考试是对学习的一种检测,通过考试可以知道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或学生自己了解)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段内的学习情况。当然,像中考、高考这样的考试,不光是对学生较长时间段内学习情况的检测,同时还具有甄别优秀学生的功能。有考试自然就应该有一个分数,教师或家长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这样有利于学生真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而教师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无疑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显然,这个分数评价是非常有效的,它能看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一个平时学习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很难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为此,考试的试题内容在布局和安排上应该对某一学习段内的知识点、重点问题都有比较突出和较强的针对性,这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地掌握已学的知识以及形成好的思维习惯都有很大帮助。3.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

分数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有的学生家长忽略了分数评价的功能导致的。看到孩子考了好的分数就百般夸奖,对孩子百依百顺,物质和精神奖励一起来,弄得孩子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当孩子考得不好时,就严厉批评,大动肝火,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心。而我们有的教师呢?也总是让分数遮住自己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卸去过重的分数包袱,让学生接受自己的分数,并从自己每次获得的分数中去看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直到有一天,他自己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时,相信他一定会努力超越自我的。果真这样,学生考试分数高低又有何担忧呢?

每一次检测过后,教师或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分数高低,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分析得失原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丢分的情况,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补救,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让分数对学生产生激励、鞭策和期待的心理效应。4.倡导分数评价和无分数评价相结合

分数评价虽然容易量化,从表面看来比较公正,但在以分数至上的评价标准下,学生总是按照成绩被分成三六九等,只能一心一意地为高分和名次而学,这种用学习能力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好坏,忽视学生在学习中进步的评价,其结果是无情地抹杀了学生为进步而付出的努力,使多数学生永远笼罩在失败的阴霾里,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生活缺少自信,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不能仅仅看考试分数,因为学生收获的绝不仅仅是成绩通知单上的分数,更重要的是求知欲望的满足所带来心灵的欢愉,成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独立、自信、快乐和幸福。无分数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看到学生不足时,更多地看到学生的进步和付出,这样,会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并从过重的分数压力下解放出来,有足够的时间去参加各种活动,从中学做人、学做事、学习与人共处,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同时,分数让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对所有的学生都只关注成绩和名次,不去考虑他所处的环境、受教育的基础以及其他方面的发展,不去关注成绩背后的努力以及不同学生对人生的追求。事实上,对一个学生来讲,也许“100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6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更何况,你能说“100分”获得者的其他方面都比“60分”获得者强吗?为此,我们在关注学生考试分数的同时,如果能针对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日常表现、整体发展水平纳入评价视野,建立起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从以分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从关注分数转变为关注人,充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相信一定能还学生一段充满阳光的学习时光,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问题2 做好综合素质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全面”指的是语文素养的全面性。即语文素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与技能,而且还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要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因此,这里的“全面提高”表明了应在深度和广度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深度上体现的就是“扎实”二字;广度上讲的就是“全面性”。为此,对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案例解析】

新课程要求语文作业及考试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语文作业的设计和试题的命制,让作业成为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

案例中的试题必将产生这样的导向作用:它要求学生从只是获得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来获得直接经验并解决问题;从单纯地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学生模仿和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到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从仅仅追求教学的“知识目标”,转向重视含知识在内的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提高;从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到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社会的需要为落脚点。让考试这根“指挥棒”服务于课程标准的实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试卷上得以展示!【对策建议】

教师应该怎样通过作业与考试命题的设计,达到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评价呢?

(一)拓展综合性作业或试题的设计路径 语文是一门交际性的基础工具学科。语文学习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业和考试是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延伸。因此,教师要拓宽作业与试题设计的路径。1.紧扣教科书内容设计作业或试题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拓展作业。如低段的学生喜欢寓言、童话,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在学生对寓言、童话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到审美情趣后,可让学生回顾已经学习的内容,应用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设想人物的不同做法,设想不同的故事结尾,或提出改进方案。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时,由于低段的学生对小动物有特殊的亲近感,于是,有教师抓住了这个契机,请学生想象一下,青蛙跳出了井口之后,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完成这个作业。结果,有的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画出了青蛙看到的美好世界;有的学生写下了小日记,把故事重新续编;有的学生自由组合,表演了课本剧„„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体现,寓言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学生也水到渠成地领悟了,远远胜过了教师让学生机械地背诵和记忆。(2)在课文空白处设计练习。有的课文在思维上具有跳跃性,形成了课文的空白点。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情节,设计拓展性的作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如在学习《窗前的气球》这篇课文后,设计这样一道题:想象如果你是科利亚的同学,你还会想出什么办法去探望他?在你的身上,是否也发生过类似很感人的事,和老师、同学说一说吧!2.联系生活内容设计作业或试题

语文开放性的学习打破了传统封闭型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大了其知识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校外。如在教《赵州桥》时,有这样的一道课后练习:我们的家乡也有古建筑,我们要去了解它的历史,并用自己的话向别人介绍。总之,在作业和试题的设计与运用中,我们应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形成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联系其他学科设计作业和试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融、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实践证明,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根据不同的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制作、观察、调查、画画、表演之中,将文学、科技、美术、环保等融为一体,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就会愿学、乐学,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我们在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布置了一项关于环保的综合性作业:让学生设计一条保护地球的广告语。当时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地参与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没多久广告语就写好了,如“让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等广告语。

(二)丰富作业的形式

语文作业或试题无论形式怎样,最终都要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出发,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让学生每天心中都有语文,时时处处,实实在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并能学好语文。1.探究式作业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一个地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性。有同学提出经科学家研究表明:彗星和小行星在不断地撞击地球,有人还以此鼓吹“世界末日论”,地球真的有覆灭的危险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相当浓厚。于是,教师设计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以“地球会覆灭吗”为题开展一次讨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课余都是在大量地阅读与激烈地争论中度过的。通过辩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的探究指明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这不正是学习的真谛所在吗? 2.操作式作业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采用不同方法,设计全体学生乐意参与的作业形式。这就要求教师不嫌麻烦,改变单一的知识巩固型作业,把知识的掌握寓于生动的情境表演与动手操作之中。在教学《荷花》时,一个教师要求学生用舞蹈造型来表现这段文字。语文品赏课上,学生踊跃登台表演,或含羞埋头闭目,或舒臂展颜„„荷花的各种姿态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学生对课文的再想象与再创造。像《曹冲称象》、《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等文章,课后可让学生做简易实验来帮助学习。这样,改变了传统的作业模式,为语文作业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考试题型逐步多样化

传统的题型大多直接作答,答案直截了当、机械重复,思维能力训练程度小,变通能力训练少。而我们培养的人才是要走向并生存于未来社会的,因此,要学为所用。在考的内容和书上的简单练习都是学过的基础知识时,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把各种基础知识综合在一起,让学生认真思考才能作答。例如:同样查解词可用词造句形式,可用改病句形式,可用搭配词语的连线形式,可用联系上下文解词的形式,可用填近义词或反义词的形式,促使教师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一题多解,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基于这种评价理念的认识,我们在积极倡导考试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应加强命题改革,研究规范的符合课程理念的命题方式,让笔试真正发挥其正常的评价功能,成为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形式,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话题二 语文作业与试题的典型案例评析 问题1 日常作业案例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依据。科学的作业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更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要求。【案例解析】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白纸黑字的习作变成了图文并茂、经常发表交流的作品,稀疏平常的作文本变成了装帧精美的个性化作文集,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并通过教师、好友、父母、同学、家长的建议和激励,使得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得以持久地保持,作文水平也在听取他人意见、鉴赏别人习作中得到稳步提升。不得不说,这种创新的习作形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对策建议】

新课程确定了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领域不同、具体训练目标不同,因而作业设计的要求、呈现出的特点也就不尽相同。在此,我们分别针对语文学习的五大领域进行作业设计的探讨。1.识字与写字作业设计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作业设计看似简单,其实不然,它绝不是单纯地抄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如下示例:在字词王国里“游玩”。以上是六年级期末字词复习题,但对我们平日字词作业的设计也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它具有以下特点:

(1)凸显针对性。无论是对易错字词“妥帖”、“慷慨”的巩固,还是对多音字“似”、“处”的检查,都是根据学生的薄弱环节而设计,凸显了针对性。(2)富有趣味性。将枯燥的字词复习作业设计成“游玩活动”,既有“边走边看”根据拼音写字词,又有“看风景”的途中划去不正确的读音,改正文段中的错别字,还有拿着生字卡片根据要求“坐车”,整个做题过程就是一个有趣的游玩过程。

(3)具有灵活性。题目设计新鲜,能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对于低年级的字词作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遵循规律,巧识记字形,同时要通过科学的、饶有趣味的作业设计,凸显字词音、形、义三结合的特点。2.阅读作业设计

近年来,语文阅读题的题型不断翻新,形式层出不穷。内容既有课内语段,也有课外语段。题型以主观性试题为主,其中也包括开放性试题。但语文阅读题的题型设计并非无章可循,它是有据可依的。

此阅读题着眼于能力检测,包括结合上下文理解、感知理解、阅读转换、语言表达等能力。阅读题的设计首先要凸显新课程的价值取向:由“知识中心”教育向“能力中心”转变。也许会有教师问:每个年段应重点培养学生什么阅读能力?其实《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论述:

五、六年级的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等。阅读题设计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规范,突出年段训练重点,同时将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整合。3.习作设计

习作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表达需要,为了能够进行有意义的人际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文设计要关注学生在各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和心理特点,体现人文性,同时兼顾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以上是小学高年级的一份习作练习设计。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目标,我们不难看出此次作文设计突出了课程标准的训练目标:“促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考查学生能否做到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习作设计应体现以下一些原则。(1)关照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作文的设计应从整体出发,把设计的每一篇习作放到单元、学期、年段乃至写作的总体要求上来考虑,体现出习作教学科学的序列性和阶段性。其设计思路是:紧扣教学单元,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找准位置,分解合理,落实到具体课文教学中。

(2)注重开放性和趣味性。作文设计要体现开放性,打开写作主体封闭式的“思维黑箱”。同时,作业形式要丰富有趣,如剪贴画习作、活动式习作、情境式习作、日记式习作、推理式习作、话题式习作、读写结合的习作、网络式习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

4.口语交际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如下表述的:“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以上目标如何在作业设计中体现呢?

以上是中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作业。作业设计的情境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在交际情境中融进了爸爸和“我”的言语冲突,使得学生具有更强的表达意愿。同时通过爸爸的以理服人和“我”的思想转化,让学生在完成人物对话中锻炼了应变能力。

设计口语交际作业,不仅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不同年段的特点,还应注意以下设计要点。一是创设适合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情境创设可以朝具体化的方向去思考,也可以朝生活化方向去思考。二是制造平等冲突,为学生制造对等的辨析空间。即每个话题都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理由,每次冲突,都可以说出合理与不合理的方面,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与表达的欲望。5.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而综合性学习作业,正是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指针。

上述案例为六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诗海拾贝》的一项作业。设计者选取一个学习角度,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一个角度开展学习活动。尽管选取的“研究点”小,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设计了可供参考、具有很强操作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开展同伴互助学习,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问题2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试题案例

冷静审视教育评价现实,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等。因此,应以考试命题引领广大教师了解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向和要求,转变传统的考试评价观念,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切实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 【案例解析】

上面是泸州市江阳区某年小学毕业考试语文(书面)试题。此套试卷不仅在表现形式上大胆创新——让学生畅游在“语文乐园”中愉悦地答题,更重要是的,它清晰地折射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科学教育发展观,蕴涵着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的诉求。首先,凸显新课程价值取向:由“知识中心”教育向“能力中心”转变。整个卷面,纯知识性、死记硬背型的题目较少,强化运用,注重能力的检测。其次,关注人的主体性之灵魂——创造力的培育。本试卷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探究精神的激励和作文创新的表现上。

第三,凸现完美生命的最高层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整个试卷体现出浓厚的意味,无论考试的乐趣,对自然的审美愉悦,健康心理的调适、引导,还是对人(残疾人)的尊重、关爱,对人的细腻心思的体验等,都体现出命题者的理念与呈现意图。【对策建议】

命题制卷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艺术。教师应本着“符合当地教育、教学具体实际情况为主,吸取外地测试卷中的先进、可移植的模式和内容”的原则,扎实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命题制卷研究,不断提高命题制卷的能力。

1.改革命题内容,让书面文考切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多少年来,书面文考一直有两大局限:一是学科本位,二是知识本位。我们要做的尝试就是改变这两个弊端,超越这两个局限,增大学科学习能力(包括方法)检测的含量,渗透学科学习所积淀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检测,使命题内容体现积累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积累性。语文的基础知识、技能、能力、态度、习惯就是语文的根,是学生“积累”的重要内容。命题的基础性就是要命题者立足文本,夯实基础,围绕识字与写字、积累与运用、感悟与理解、想象与表达、习惯与方法等方面来命题。

(2)综合性。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努力加强整合,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实践性。《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参加生活实践,注重亲身经历。教师在命制检测题时应将“引领学生贴近生活、参与生活”的理念贯彻到检测题目之中。(4)开放性。开放性的检测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解题中完成考试。

2.创新检测题目呈现方式,使书面文考焕发新的生机

书面考试要改变刻板、严肃、公式化的面孔,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答题的心理感受,这是我们改革检测题形式的基本着力点。经过思考与探索,我们认为,新课程下的书面命题形式应体现出以下一些特性:情境性、生活性、开放性、游戏性等。将这些特性在试卷上灵活地展现出来,书面文考也将变得富有生趣,充满生命活力。

(1)情境性。新课程主张教学在情境中展开,教学检测(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也应该遵循情境性原则。考试题设置体现情境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唤醒旧有的经验储备,能让学生快速认真地进行考试。(2)生活性。命题要体现出学科知识在真实的生活中是有用的。考试实际上就是学生把自己在课堂、书本上所学知识应用在生活实践之中,只是检测题上的“生活”与“实践”是模拟的,或者是真实生活的再现。(3)开放性。直面生活的问题往往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命题也要正视这一客观现实,将书面文考的一些题目设计成开放性的题,让情境富有开放性,思维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这样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体现了多元性。(4)游戏性。新课程主张的考试,要还学生以轻松与快乐,不要搞得过于可怕与紧张。命题时除了将一些题目设计成好玩的活动外,还可以将整套试题设计成一个完整的活动,体现游戏性特征,即让学生做这套题就仿佛经历了一次活动,做了一些游戏,在不知不觉中答完题,而后感到考试过程是快乐的,富有情趣的。只要我们在命制检测题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就能冲破“分数窒息”的禁锢,命制出有创新性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检测题,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能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第五篇: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试点专项

2017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支撑方案》,聚焦雾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防治科技需求,通过“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机理、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完善监管体系、促进成果应用”,构建我国大气污染精细认知-高效治理-科学监管的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技术体系,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形成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大气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市场占有率,支撑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保障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

本专项主要任务是:监测预报预警技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本专项通过设立蓝天科研行动、蓝天科技产业行动和蓝天科技区域行动等三大行动计划以统筹各重点任务的实施,引导各任务在重点区域实现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应用示范的融合。

2017年项目秉承专项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在“大气十条”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新形势下,继续组织开展以上六大重点任务的科研攻关,为提升“大气十条”实施成效和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科技支撑。2016年已部署安排93个项目,其中一般项目37个,青年项目56个。2017年拟安排支持不超过33个项目(不再安排青年项目),约占专项总任务的30%左右。用于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的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项目执行期3-5年。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根据中期评估结果再择优继续支持。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10个,承担单位数不超过20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监测预报预警技术

1.1大气自由基及纳米颗粒物化学组分在线测量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大气自由基及活性含氮化合物、纳米级颗粒物及化学组分粒径分布等现场在线测量技术与设备,实现环境大气化学反应和气粒转化过程中关键物种的高灵敏快速检测。

考核指标:建成高灵敏在线测量系统,满足研究大气二次污染形成机理的要求。

拟支持项目数:拟部署项目2项。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大气自由基和纳米颗粒物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1.2陆地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和集成边界层内外主要大气污染物、大 气湍流及影响污染生消的关键气象参数垂直探测技术,突破垂直通量塔基观测、地基遥测、艇基探测等集成技术方法,形成基于多元数据归一的立体探测标准系统,实时探明陆地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和演化过程,并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建成陆地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的实时探测系统标准平台,时间分辨率小于20 min、空间分辨率小于100 m,形成相关技术规范。

1.3多目标温室气体测量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需求,研发大气背景值站及区域清洁对照站点温室气体自动监测技术与设备;针对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及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监测需求,研发温室气体排放在线监测技术与设备,研发典型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监测技术与设备;针对碳源和碳汇监测需求,研发卫星遥感温室气体反演算法模型,研发温室气体垂直廓线监测技术与设备,建立地面验证系统,完成典型生态系统和工业区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同时实现CO2、CH4、N2O和CO以及13CO2等温室气体监测,清洁本底测量指标达到WMO推荐设备标准并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污染源测量精度优于±2%(F.S.),大气垂直总量精度优于0.5%,满足清洁本底、污染源排放以及大气垂直总量的地基观测等温室气体观测需求,并实现产业化。

1.4新一代全耦合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

δ研究内容:研究大气环境理化过程动力学新理论和新算法,研发自适应网格等耦合建模关键技术、颗粒物组份及二次污染物来源解析技术、多污染物协同同化技术、中期数值预报技术、多模式集合优化技术,形成区域空气质量精细化预报能力,支撑建成全球、全国、区域及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多模式集合预报与预警综合分析平台,在重点区域实现业务化运行。

考核指标:建成全耦合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形成相应的技术规范,空气质量120小时预报准确率超过80%,5-7天预报准确率超过70%,7-14天预报准确率超过60%。

1.5 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警评估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爆炸、火灾、泄漏、恶臭等)密集网高效监测技术、走航在线监测技术、大气湍流扩散模拟技术、微小尺度预报预警技术、事故溯源及快速评估技术等,建立突发污染事故应急预警评估平台,开展应急预警技术的实地验证,形成突发性污染事故预警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形成大气污染突发事故应急监测预警评估的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实现1个以上突发大气污染事故的快速捕获和应急预警评估。

2.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

2.1区域大气氧化能力与空气质量的定量关系及调控原理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主要代表性环境下大气氧化剂的演变特征及收支平衡,弄清大气氧化能力对臭氧和PM2.5浓度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量化臭氧与前体物的关系及区域特 征,为二次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考核指标:建成大气氧化能力的定量表征方法,形成典型区域大气污染优化调控的科学策略和技术途径

2.2影响区域排放与沉降响应的关键大气过程

研究内容:研究影响大气污染演变生态效应的关键大气过程及微观物理-化学机制,揭示污染物排放与沉降的响应关系,识别影响排放-沉降之间响应关系的关键因子,提升污染排放影响生态效应的模拟能力。

考核指标:建成大气污染物区域排放与沉降过程的量化模型和模式参数化方法。

3.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

3.1燃煤电站多污染物协同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及装备 研究内容:研究燃煤电站烟气污染物资源回收和协同控制技术,突破硫资源制备硫酸、硫铵等新技术,形成多种污染物全过程深度治理的新装备。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300 MW等级以上机组开展工程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在达到燃煤电站特别排放限值基础上,实现硫资源利用率≥95%。

3.2冶金行业全过程多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重点突破源头减排、工艺过程优化、高效协同治理、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回收等技术开发,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的典型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行业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2个以上示范工程,实现主要污染物排 放优于最新排放标准,关键材料与技术达到规模制备与应用能力,支撑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40%。

拟支持项目数:拟部署项目2项。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3.3建材行业全过程烟气污染物高效控制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围绕建材行业(水泥、玻璃、陶瓷等),研究细颗粒物控制、集成化高效脱硝及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等技术,突破中低温催化脱硝及超细粒子凝并捕集等难题,形成高效控制的成套技术装备,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开展深度控制技术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3个以上示范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最新排放标准,关键材料与设备达到规模生产能力,支撑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50%。

3.4工业烟气治理多功能耦合及短流程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钢铁、有色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重点研究烟气多污染物高效治理与清洁生产、节能优化耦合技术,突破多污染物协同净化功能材料与专用设备,开发固体产物减量化与短流程新技术,并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内开展应用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建立3个以上示范工程,关键材料与技术达到规模应用水平,污染物治理与能源效率提高30%以上,固废排放减少20%,投资与运行成本较现有工艺降低30%以上。

拟支持项目数:拟部署项目3项。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以上行业中的一个行业进行申报。

3.5汽油车颗粒物捕集与清洁排放集成技术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汽油车燃油蒸发控制、颗粒物与气态污染物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排气后处理技术系统,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实现规模化生产。

考核指标: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要求。3.6柴油车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净化技术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柴油发动机机内净化、颗粒物与氮氧化物协同净化等关键技术,形成排气后处理技术系统,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实现规模化生产。

考核指标: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相当于欧六标准)的要求。3.7工程与农用机械排放控制技术与系统

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工程、农业和小型通用机械机内净化、排气后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集成与示范,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

考核指标:满足国四阶段标准的要求。拟支持项目数:拟部署项目2项。

有关说明:每份申报书只能针对工程机械(含小通机)、农业机械中的一项进行申报。

3.8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散煤洁净化前处理技术、清洁燃烧装置与灶具等,建立散煤燃烧及污染控制的检测和综合评价方法,构建居民燃煤污染控制整体技术方案,在冬季取暖散煤燃烧 污染严重区域开展应用示范,并完成经济及环境效益评价。

考核指标:实现居民燃煤污染排放减少40%以上。3.9油烟高效分离与烟气净化关键技术与设备

研究内容:研究餐饮、食品加工等行业污染源排放特征,研制油烟高效分离技术,开发烟气在线表征、污染物分解净化等技术与装备,支撑国家标准制定与实施,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

考核指标:油烟分离效率>98%;烟气VOCs净化效率>85%,关键材料与设备实现规模生产。

4.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4.1大气污染健康影响早期识别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能识别大气污染早期健康影响的效应标志物,如氧化应激与系统炎症、遗传损伤、表观遗传改变、心血管和内皮功能损伤、代谢紊乱等。

考核指标:一套能用于早期识别大气污染健康效应的标志物测量技术体系及技术规范。

4.2大气污染的慢性健康风险

研究内容:依托我国既有人群研究基础,研究大气污染慢性暴露对我国典型区域居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和癌症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

考核指标:形成研究慢性健康效应的技术方法和技术规范,建立符合国情的大气污染慢性健康效应暴露-反应关系。

4.3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调控关键技术与装备 研究内容:开展室内空气典型污染物高效净化材料与关 键技术研究,重点突破超细颗粒可再生过滤介质、苯系物分解净化、O3和有毒有害微生物治理产业化关键技术,结合建筑新风与气流优化设计,研制满足节能与空气品质调控的净化装备。

考核指标:关键技术与材料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完成2项以上10万平方米新风净化示范工程,实现长期稳定运行,主要污染物浓度比最新排放标准进一步下降30%以上,无二次污染。

5.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

5.1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研究 研究内容:集成典型区域案例观测数据并组织典型观测实验,开展各尺度空气质量模型的比较研究,构建法规空气质量模型筛选与准入体系,建立污染控制方案及政策法规影响空气质量的定量评估技术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技术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法规空气质量模型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建成相配套的模型准入和支撑体系。

5.2移动污染源排放现场执法监管的技术方法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面向强化污染源排放监管的需求,完善用于移动污染源现场执法监管的遥感遥测、便携检测等快捷技术方法,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技术方法体系,并在2个以上重点行业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形成6-8项用于现场执法监管的方法标准、指南和规范。

5.3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针对中国人群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风险评估,研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建立重要风险源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建成重要风险源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提出配套的技术规范和国家管控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

6.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

6.1区域机动车排放综合控制和绿色交通管理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关键化学成分谱的机动车排放模型,建立基于路网和交通流的排放-交通耦合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动态机动车排放控制决策平台。研究面向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区域绿色交通规划与管理政策,提出区域一体化的机动车联防联控方案,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开展示范。

考核指标:形成区域交通管理和机动车排放的调控决策平台,实现时间分辨率1小时以内和空间分辨率1公里以内的机动车排放监控。附:

2016年资助情况

本专项2016立项总经费106198万元,立项项目93项,平均支持强度1142万元/项,牵头单位中,企业(11家,12%)、高校(51家,55%)、科研院所(25家,27%)、其他(6家,6%)。

下载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运行图编制与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与探讨(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指南

    建设工程资料管理与编制指南 (信阳地区) 主 编:谈国顺 编制日期:2011年5月1日 信阳建设工程资料整理与编制指导教材 前言: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工程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管理资料......

    企业预算管理编制与控制重要意义

    企业预算管理编制与控制重要意义 一、企业预算管理的内涵与特征(一)预算管理的内涵。预算管理是企业利用价值和价值形式在科学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对企业未来的内部生产经营活......

    4)-公路定额编制与管理-教案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概述 一、定额的定义 1、定额属于计价依据主要内容之一。 2、定额,指标分为两部分,一是实物定额,指标;二是费用定额。 3、定额是标准,是计算工,料,机械......

    黑龙江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管理-黑龙江科技厅

    附件: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研发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程序,逐步加大对......

    工程造价编制与原理

    1.招标报价计算主要程序:1研究招标文件2现场考察3复核工程量4编制施工规划5计算工料机单价6计算间接费率7计算各清单项目的单价合同价8考虑上级企业管理费、风险费、预计利润......

    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

    《财务报告编制与分析》复习题一、填空题 1、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和报告,所依据的企业会计准则是以一定的会计假设为前提的,它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

    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

    进入行政编制的意味着你是国家公务员,如通过了选调生考试就是国家公务员。国家公务员享受着国家的各种法定待遇,如医疗、晋级等。事业编制是事业单位编制的总称,像学校就是典型......

    技术研究与咨询助理工程师岗位职责[精选5篇]

    1.负责日常汽车技术信息收集整理和报告编写。2.汽车行业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3.技术分析和技术政策制定研究。4.汽车信息产品的销售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