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典型案例(含五篇)

时间:2019-05-13 04:5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受限空间典型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受限空间典型案例》。

第一篇:受限空间典型案例

一.事故概况

2008年2月23日上午8时左右,承包商山东华显安装建设有限公司对大化集团气化装置的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进行除锈作业。在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作业人员进入煤灰过滤器进行作业,约l0点30分左右,1名作业人员窒息晕倒坠落作业容器底部,在施救过程中另外3名作业人员相继窒息晕倒在作业容器内。随后赶来的救援人员在向该煤灰过滤器中注入空气后,将4 名受伤人员救出,其中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二.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与煤灰储罐(V1505)连接管线上有一膨胀节,膨胀节设有吹扫氮气管线。2月22日装置外购液氮气化用于磨煤机单机试车。液氮用完后,氮气储罐(V3052,容积为200m3)中仍有0.9MPa的压力。2月 23日在调试氮气储罐(V3052)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打开,使氮气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S1504)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由于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没有关闭,另一个因阀内存有施工遗留杂物而关闭不严,氮气窜入煤灰过滤器中,导致煤灰过滤器内氧含量迅速减少,造成正在进行除锈作业的人员窒息晕倒。由于盲目施救,导致伤亡扩大。

(二)间接原因:

1.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弛,严重违章作业。施工单位对装置引入氮气后进入设备作业的风险认识不够,在安排煤灰过滤器(S1504)内部除锈作业前,没有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没有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进行分析,没有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没有制定应急预案。在作业人员遇险后,盲目施救,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2.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大化集团公司在年产30万吨甲醇建设项目试车引入氮气后,防止氮气窒息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没有严格界定引入氮气的范围,没有采取可靠的措施与周围系统隔离;装置引入氮气后对施工单位进入设备内部作业要求和安全把关不严,试车调试组织不严密、不科学,仪表调试安全措施不落实。

3.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应急施救不当。作业人员严重违章作业、施救人员在没有佩戴防护用具情况下冒险施救,导致次生事故发生及人员伤亡扩大。

四.经验教训 一是进一步加强工艺操作管理,完善工艺操作规程,明确操作要求和作业标准,针对关键作业环节和步骤,增加检查确认程序;进一步加强工艺操作管理,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和操作程序,杜绝违章行为,避免发生较大事故。

进一步规范检维修作业管理,明确检维修程序,落实检维 修项目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加强作业风险分析和过程控制,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强化现场监管,杜绝“三违”行为,确保检维修作业安全。

三是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票证管理制度,按照分级管理的要求,落实审批程序,加强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辨识、检测、分析和评估,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作业风险可控。

四是进一步明确受限空间作业中监护人员、施工人员职责,加强作业过程监管,强化程序化、标准化作业,杜绝违章操作、违规操作。

五是进一步加强应急知识培训,提高作业人员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避免因盲目施救导致次生事故。

(一)建设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时,要明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的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指定专职人员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避免建设项目施工层层转包。施工安装阶段,建设单位要安排专人监督检查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的不安全行为,确保施工安全。

(二)建设项目进入生产准备阶段后,建设单位要统筹安排施工和试车进度,加强施工、试车的组织协调,每天在安排施工、试车工作时要特别注意协调好安全问题。施工单位要自觉服从建设单位的指

挥,严格执行建设单位的有关安全规定和要求。

(三)试车过程引入公用工程和化工物料后,要严格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动火等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要对作业设备进行有效隔离,对作业容器内氧含量和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分析,按要求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要有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安排专人监护。

(四)加强风险管理和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施工单位进行作业前,务必使作业人员了解作业的危险因素、危害后果,掌握防范措施、自救和互救方法,防止在危 害因素不明或防护措施不可靠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和盲目施救,造成事故发生及伤亡人数扩大。

化学事故的应急预案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化学危险物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它较大的污染和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我们公司的化学危险品为油漆、稀料和氧气、乙炔。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和职责

1.1 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理组织机构为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1.2 公司各单位应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平时作好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训练与演练;对职工进行自救和互救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会同有关部门作好应急救援的装备、器材物品的管理和使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与实施 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包括报警与接警、应急救援队伍的出动、实施应急处理即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火灾控制几个方面

2.1 事故报警与接警

当发生化学品事故时,现场人员必须根据各单位制定的事故预案采取抑制措施,尽量减少事故的蔓延,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公司领导报告。事故主管领导人应根据事故地点、事态的发展决定应急救援形式:

是单位自救还是采取社会救援?对于那些重大的或灾难性的化学事故,以及依靠本单位力量不能控制或不能及时消除事故后果的化学事故,应尽早争取社会支援,以便尽快控制事故的发展。为了作好事故的报警工作,各企业应作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建立合适的报警反应系统;

各种通讯工具应加强日常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制定标准的报警方法和程序;

联络图和联络号码要置于明显位置,以便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对职工进行紧急事态时的报警培训,包括报警程序与报警内容。

2.2 出动应急救援队伍

各单位在接到事故报警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赶赴现场,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故发展,并将伤员救出危险区域和组织群众撤离、疏散,做好危险化学品的清除工作。.3 紧急疏散 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不要在低洼处滞留。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为使疏散工作顺利进行,每个车间应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2.4 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应至少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信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进一步受伤。

2.5 泄漏处理

危险化学品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可燃物质,还有引发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理一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泄漏源控制

如果有可能的话,可通过控制泄漏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可通过以下方法:

容器发生泄漏后,应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对整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能否成功地进行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点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点处实际的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主要有四种方法:

围堤堵截:如果化学品为液体,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

火灾扑救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决不可盲目行动,应针对每一类化学品,选择正确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必要时采取堵漏或隔离措施,预防次生灾害扩大。当火消灭以后,仍然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几种特殊化学品的火灾扑救注意事项如下:

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另外扑救爆炸物品堆垛火灾时,水流应采用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以免堆垛倒塌引起再次爆炸。

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扑救毒害品和腐蚀品的火灾时,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注意:化学品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它人员不可盲目行动,待消防队到达后,介绍物料介质,配合扑救。应急处理过程并非是按部就班的按以上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同时进行,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应在报警的同时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等等。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是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一旦发生化学品事故,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慌乱,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灾害。因此,各单位应制订和完善化学品事故应急计划。让每一个职工都知道应急方案,定期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广大职工对付突发性灾害的应变能力,做到遇灾不慌,临阵不乱,正确判断,正确处理,增强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亡。

第二篇: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受限空间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符合以下条件的称之为受限空间: 物理条件(同时符合以下3条)

a)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工作; b)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c)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工作的。

危险特征

(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a)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b)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c)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d)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编辑

内容

总之,一切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到限制的空间),在受限空间的作业都称为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涉及的领域广、行业多,作业环境复杂,危险有害因素多,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严重后果;作业人员遇险时施救难度大,盲目施救或救援方法不当,又容易造成伤亡扩大。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计,2001年到2009年8月,我国在受限空间中作业因中毒、窒息导致的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事故总数为668起,死亡人数共2699人,每年平均300多人。

进入受限空间的原则 所有人员在进入受限空间前,必须制定和实施书面受限空间进入计划。2 所有进入受限空间的作业必须持有有效的进入许可证。

3只有在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方法能完成工作任务时,才考虑进入受限空间。4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进行危害识别,列出危害因素清单,危害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气体危害 b)窒息危害 c)有毒有害气体

d)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 e)被淹没/埋没 f)机械危害

g)其它,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 必须采取以下危害预防行动

a)评估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潜在的危害的程度;

b)制定措施消除、控制或隔离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的危害; c)在进入之前和进入期间检测受限空间中的气体环境; d)保持安全进入的条件;

e)预测在受限空间里的活动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 f)预测空间外活动对受限空间内条件的潜在影响。[1]

●案例

某市化工原料厂碳酸钙车间计划对碳化塔塔内进行清理作业,在车间办公室车间主任安排3名操作人员进行清理,只强调等他本人到现场后方准作业(车间主任在该公司工作时间较长,以往此种作业都凭其经验处理),其中1人先到碳化塔旁,为提前完成任务,冒险进入碳化塔进行清理,窒息昏倒,待其余2人与车间主任到时,佩戴呼吸器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已死亡。经检查发现,该公司未制定有关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制度。●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该厂制定的危险作业管理制度不全,受限空间作业仅凭经验进行,作业人员为赶进度在未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的前提下,进入塔内作业,引起了事故的发生。●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⒈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检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危险作业管理制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安全设施管理、要害岗位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安全值班制度、安全生产竞赛办法、安全生产奖惩办法、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办法等;

⒉安全技术方面的规章制度,包括电气安全技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 二)、生产经营单位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符合要求的《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三)、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进塔检修时必须办理“进塔入罐许可证”,严格执行进塔入罐的“八个必须”: ⒈必须申请办证,并得到批准; ⒉必须进行安全隔绝;

⒊必须切断动力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⒋必须进行置换、通风;

⒌必须按时间要求进行安全分析; ⒍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⒎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守岗位; ⒏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四)、在布置生产工作的同时,需同时布置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动火作业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学品生产公司利用全厂停车机会进行检修,其中一个检修项目是用气割割断煤气总管后加装阀门。为此,公司专门制定了停车检修方案。检修当天对室外煤气总管(距地面高度约6米)及相关设备先进行氮气置换处理,约1小时后从煤气总管与煤气气柜间管道的最低取样口取样分析,合格后就关闭氮气阀门,认为氮气置换结束,分析报告上写着“氢气+一氧化碳<7%,不爆”。接着按停车检修方案对煤气总管进行空气置换,2小时后空气置换结束。车间主任开始开《动火安全作业证》,独自制定了安全措施后,监火人、动火负责人、动火人、动火前岗位当班班长、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未到现场)先后在动火证上签字,约20分钟后(距分析时间已间隔3小时左右),焊工开始用气割枪对煤气总管进行切割(检修现场没有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在割穿的瞬间煤气总管内的气体发生爆炸,其冲击波顺着煤气总管冲出,击中距动火点50米外正在管架上已完成另一检修作业准备下架的一名包机工,使其从管架上坠落死亡。●点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该公司在进行动火危险作业时未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动火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在选取动火分析的取样点、确定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分析时间与动火时间的间隔、动火证的办理过程中都存在着严重违章行为,致使煤气总管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性气体,在煤气管道被割穿的瞬间遇点火源而引发管内气体爆炸,导致一名作业人员高处坠落后死亡。●提示

一)、动火作业时公司应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安全管理,以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二)、应明确在动火作业过程中各个人员的职责,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应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AQ3022-2008):

⒈动火作业时应科学确定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取样数量,以及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⒉动火分析的合格判定标准应为: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⒊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 min,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 min,应重新取样分析;

⒋动火人应参与安全措施的制定、应逐项确认相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动火作业的审批人是动火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最终确认人,应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检查、完善防火安全措施。

三)、在有多个检修项目同时进行时,应充分分析各项检修项目的危险性及相互间的关联性,对相互间有影响的项目,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明确作业时的相互协调及注意事项。

操作不当化工事故案例 ●案例

某化工有限公司一号车间固色剂岗位,主要使用原料为甲醛(易燃)等,反应过程为放热反应,岗位定员为三名员工,其中一名为班长。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按程序正常投料,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依据工艺操作规程需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班长安排一名员工去开冷却水阀,自己未去现场,该名操作工却误打开了冷却水阀旁边的蒸汽阀(冷却水管道、蒸汽管道、甲醛管道上均只涂了防锈漆,阀门上面未挂标识牌),致使反应温度迅速上升,反应釜内的物料大量汽化、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导致爆破片动作,含甲醛蒸汽的物料从放空管冲出引起火灾,造成1名操作人员死亡。事故发生后,在对该岗位以往操作记录的检查中发现,操作记录中有多处控制指标超标的情况记录。●点评

本起事故中由于操作人员未能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需打开反应釜夹套冷却水降温时,却误打开了蒸汽阀,致使釜内压力迅速升高而最终引起了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在生产现场该公司未对输送属于危险化学品物质的管道进行危险标识,违反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中的相关规定。●提示

一)、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尤其应加强对操作人员应会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极为重要的;

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教育和培训;

⒉安全操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实行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现场教育的三级教育和培训; 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培训;

⒋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三)、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设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进行识别标识,以便于识别工业管道内的物质。管道内的物质,凡属于GB13690所列的危险化学品,其管道应设置危险标识;

四)、在同一地点安装有多个阀门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可分别在阀门上悬挂明显的标识牌,如:蒸汽阀门、冷却水阀门、甲醛物料阀门等以示区别;

五)、公司应定期组织不同专业的安全生产检查,如工艺纪律、设施设备等专业安全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研究整改对策,及时消除隐患,一经发现违反公司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的现象,应严格按公司制定的相关管理考核细则进行处理; 六)、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岗位操作法,明确在对重要阀门进行开、关操作时,要进行确认复检即:一人开、关阀门后、另一人复查确认。

压力容器检验案例

2007年11月,分院对济宁恒立化工有限公司使用的1台400M3液氨球罐进行全面检验,经磁粉探伤共发现该球罐内表面存在196处裂纹,其中球壳对接焊缝有5处,其余191处裂纹均位于球壳板去除吊耳、工卡具后焊接痕迹及热影响区。裂纹大多呈细长形树枝状,长度在20—60mm,深度在1—6mm之间。工作人员对检验中发现的大量裂纹进行打磨处理,对打磨后形成的凹坑超出允许范围的部位进行了补焊,及时消除了严重的事故隐患,确保了该球罐安全运行,避免了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停车不当氧升高装置爆炸损失重化工事故案例

1991年6月10日,燕山石化公司聚酯厂氧化车间氧化装置反应器气相系统局部氧含量超标,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而爆炸,造成部分设备、管线破坏,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93万元的严重事故。

当日上午10时许,该厂氧化车间氧化工段按1991大检修安排及停车方案、程序进行计划停车。9时40分,开始降反应器空气量。10时停配对二甲苯、醋酸、催化剂混合料,并降混合进料量。10时30分停进混合料,同时停进空气、随之在现场关闭保压阀和尾氧取样阀,关闭第二冷却器HE—302冷却水阀,于10时43分氧化反应器HR—301气相管线系统发生爆炸。事故原因:

这起事故可能是反应器气相系统中局部氧含量瞬间升高发生化学爆炸,瞬间产生高温高压。

(1)导致反应器气相系统中局部氧含量瞬时升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①在事故发生的前一段时间,氧化反应工况欠佳,从1991年6月9日至6月10日的TA分析日报和氧化部分仪表记录看:氧化反应器混合进料中催化剂浓度在规定指标的下限,水含量超过12%,反应尾氧含量平均为5.4 %,氧化反应温度有下降趋势,TA中4—CBA有上升趋势,在该工况下,易造成气相系统中氧含量局部升高。

②氧化反应器混合进料调节阀被冲刷、腐蚀严重,在停车过程中,在现场手动调节HG—204泵出口阀、进料量波动,控制室操作工根据混合料进料量相应提高了空气量,造成混合料进料量与空气量不匹配,瞬时间氧含量升高。

③按操作法要求,在停反应器混合料进料的同时停止反应器的空气进入量,但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同步,这也可能造成氧含量瞬时升高。

④氧化反应器的两个空气调节阀,保持原状态在常温下,打压0.4Mpa,做水泄漏试验分别为3ml/min和6ml/min,但在空压机出口温度(208℃)和压力(2.93Mpa)下可能泄漏,而造成氧含量升高。

由于以下因素,使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2)关于爆炸火源:爆炸火源有两种可能,即:

①在气相系统局部燃烧引爆。可能气体夹带催化剂,滞留在气相系统某处(第一冷却器HE—301上管板的沟槽里),促使PX氧化,这时又趋于保温保压阶段,反应热不能及时移出,更加剧反应,形成高热点引起自燃并引爆混合气体。②在反应工况下,混合气体的自燃点为200~300℃,可能形成极易燃烧的物质,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

③爆炸中心:根据爆炸各部位破坏情况的考察分析,爆炸中心可能在第一冷凝器(HE—301)顶部。

这起事故也存在着思想麻痹、管理薄弱、设备腐蚀、职工素质等方面的一些教训,应认真吸取。

高压液氨泄漏产生静电着火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5月1日,湖北化肥厂尿素装置经小修后逐步转入开车。零时,化工三班接班时,合成氨一段转化炉蒸汽恒温,尿素井温钝化。3时左右,尿素循环岗位操作工发现液氨预热器封头泄漏,报告中控室后发现液氨压力指示波动,液氨压力升高。班长在向厂调度汇报同时,安排人去关闭液氨进入尿素界区总阀。就在将总阀关了几扣时,听见氨泵房内一声响并窜起火苗,火势迅速扩大。经及时报警和扑救,大火在15分钟内扑灭。此次事故造成泵房部分电气、仪表电缆及部分照明受损,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装置停产三天。事故原因:

(1)在合成车间氨库岗位提压过程中,尿素车间泵房高压液氨泵垫圈损坏、法兰呲漏,跑出的液氨在空气中气化。喷出的液氨与空气高速摩擦,又快速分离成液滴并成雾状,产生喷射带电,带出的静电导致局部爆燃,并引起火灾。(2)操作工未及时发现法兰呲漏并进行及时的处理。(3)联系不周。化工二班于4月30日夜启动液氨输送泵打循环,化工三班在5月1日3时正式转入氨裂解操作需提压时,没告诉尿素车间当班人员。氨系统压力上升时,尿素车间不知是何原因,交接班时也未认真进行交换。

违章进塔无知丧命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10月27日16时30分,兰化公司化肥厂压缩车间3号压缩机因故障停车,同时将3号水洗塔停下,准备开塔检查瓷环损坏和淤泥堵塞情况。晚上,用氮气开始对塔内煤气进行置换。28日9时,氮气置换合格后交检修拆开水洗塔大盖,车间安排水洗化工段长检查瓷环损坏情况后,用“倒洗法”清洗3号水洗塔内的淤泥。到11时30分,检修工拆掉了水洗塔喷头与大盖。28日13时10分,工段长和白班化工甲到塔平台检查塔内瓷环损坏情况。13时15分,车间生产主任也到塔顶检查,并说瓷环损坏不严重,倒洗一下就可以复位了,说完后去了别处。工段长在没戴面具的情况下,进塔捡出两桶碎瓷环,出塔后安排用水对塔倒洗。第一次洗得不理想,又进行了第二次。第二次倒洗时,因塔内已经充水,水阀又开度过大,使塔内一些瓷环冲出,部分护壁木板位移,有些木板被夹裹在瓷环中。倒洗后未排水,工段长就安排清理木板工作,并让化工甲去事故柜中拿两台氧气呼吸器来。这时化工乙提出叫主任看一下再干,工段长便把生产主任找来。主任看了塔内情况,同意将木板捡上来,并交待要打开塔下人孔再干(意思是进行空气置换)。工段长说就几块木板,人孔不要打了,戴上面具就行了。这时甲已背了两个氧气呼吸器来到塔顶平台,甲戴了呼吸器准备进塔,主任检查了面罩的密封性和气瓶压力。甲进塔后开始捆绑木板(作业面距塔顶大盖孔2.8m),主任看着吊完第一钩后去了别处。甲在塔内继续作业,吊了七、八次木板后,工段长问甲感觉怎样(此时约14时40分),甲用手示意要求出塔,工段长立即让人落下电动葫芦钩头,甲用手去抓钩头没抓着,便拉下面罩想去抓,但面罩一拉下人就倒下了,工段长见状要进塔去救,乙喊要戴面具,但工段长未听,抓住电动葫芦钩头就下塔,进塔后就去抱甲,但感到不适,便向上打手势要呼吸器,塔外的人将另一只呼吸器扔了下去,刚打开氧气瓶的活门,但已无力戴上面罩,也随即倒下。14时55分接到报警后,气防站和其他人员于15时10分将两人救出,经医院抢救终因深度窒息,两人于16时50分死亡。事故原因:

(1)塔内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等气体仍在解析,事故后采样分析,塔内二氧化碳为39.3%,氧气12.2%,氮气和氩气42.4%,一氧化碳1.0%。

(2)对倒洗工艺的可行、安全可靠性和水量大小等缺乏认真考虑。事故前,第二次倒洗将水洗塔炉壁板冲坏,不得不改变原倒洗后封塔的程序,必须进入清理。(3)在进塔清理前,未办理进入容器的安全作业票,又没对排放水和塔内进行检测。在没有准备安全绳、没有明确监护人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戴呼吸器进塔,致使甲窒息后,因没系安全绳而不能将其及时救出。塔外的工段长急于救人,忽视自我保护,致使事故扩大。

(4)人员素质差,应变能力低,操作工未出塔就摘掉面罩纯属无知。

进塔不办许可证检修作业把人伤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3月21日,齐鲁石化公司二化肥合成氨装置按计划进行大修。氧化锌槽于当日降温,氮气置换合格后准备更换触媒。3月22日,对氧化锌槽工艺及N2线加盲板与系统隔离。25~26日用自流法从氧化锌槽下部卸触媒。27日因触媒结块严重,卸触媒受阻,办理进塔罐许可证后进入疏通。从3月28日~4月1日止,氧化锌槽白天连续作业,均未办许可证,车间因此产生了麻痹思想。4月2日,开始装填触媒,8时30分,在3名职工监护下,一助理工程师在没办理进塔罐许可证的情况下,攀软梯而下,突然从约5m高处掉入槽底。监护人员立即佩带氧气呼吸器下去,8时40分将其救出,造成头部右颅骨损伤。事故原因:

(1)3月22日氧化锌槽的工艺、氮气管线加盲板与系统隔离。23日根据工艺需要通知检修拆掉已加上的氮气线盲板,并要求触媒卸完后重新加上,但触媒卸完后没及时加上盲板。(2)4月1日下班前,车间怕下雨将人孔用塑料布罩上,下部卸料孔把上档板,氮气阀门不严,造成空气不流通内部缺氧。(3)3月28日~4月1日,各工种下槽作业均未办许可证。当时作业时,安全人员不在场,虽有3人监护但安全措施不完善。

炉颈超温设备损坏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5月3日,宁夏化工厂合成氨装置由于4114—R1三段触媒阻力大,进行停车处理。6日,两台气化炉先后点火升温。7日22时,2号炉投料产气,并导入变换及净化系统,等待1号炉投料并气。8日8时,1号气化炉正在正压升温,发现炉内温度无指示,现场检查有爆燃声。8时20分,仪表班的三位职工在炉上巡检时也听到炉内有爆燃声,并有震动,随即告诉气化操作工。操作人员认为爆燃声是因液化气和空气配比不合适,立即上炉进行调整。调整后炉温度上升,爆燃声消失,燃烧正常。8日10时10分,炉内温度升至900℃,炉壁热电偶报警,1号化气化炉上部炉颈外壁热偶测温区4112-TA14-4灯亮。仪表工拿着仪表到现场,没弄清具体位置,误测了平时常出现报警的1号气化炉炉体中部热电偶测温区4112-TA14-3区温度为130℃,属正常,并将结果告知操作工。操作工根据仪表工的误测结果,未作确认和分析,认为是误报警,故未引起重视。下午2时30分,1号气化炉投油。3时45分,炉顶瞬间爆燃,气体喷出着火,当即做紧急停车处理。

这次事故造成炉颈东北向焊缝处裂开长240mm、宽8mm的裂缝,相邻球形封头处鼓起高20mm、长900mm、宽500mm的凸包,裂缝处耐火砖脱落,这次事故属重大设备事故。事故原因:

(1)1号气化炉在升温过程中,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低于1050℃、液化气和空气量配比不当条件下,采用正压升温,造成炉内爆燃震动,使炉内衬炉砖局部松动、裂缝和脱落,炉内高温气体直射炉壁造成超温,炉壁材质强度下降,随炉内压力升高,炉壁凸起破裂。

(2)仪表工麻痹大意,工作不负责任,对报警区没去测温检查,而误测了其他区域,并将误测结果告之操作工为正常,使操作工误判断,未及时对超温部位进行处理。

(3)操作工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没严格按操作票进行升压操作,在一段期间内,升压速度过快。

裂解炉烟道积炭对流段炉管烧毁化工事故案例

抚顺石化公司乙烯化工厂试生产期间,1992年3月22日2时17分,乙烯装置BA-101裂解炉炉膛温度开始上升。3时15分,排烟温度开始快速上升。5时10分,裂解工段当班班长巡检时,发现BA-101裂解炉囱冒黑烟,指派外操上炉检查,发现炉膛内烧焦线出口起火。认为是汽油分馏塔油气串入炉内燃烧,即通知中控室,然后检查裂解气隔离阀(16″里费拉阀)是否关严,并熄灭炉内烧嘴接胶管用氮气和低压蒸汽向炉内吹扫灭火。8时40分,值班主任安排内操作工向炉内通入稀释蒸汽。几分钟后烟囱不冒黑烟了,但发现对流段温度有上升趋势,排烟温度显示断线。8时55分,值班主任让内操作工停稀释蒸汽,并到现场确认炉膛不再着火后离去。10时10分左右,外操作工等人在外操作工板房附近听到炉区一声轰响。内操作工发现BA-101炉风机连锁停车,马上通知值班长和外操作工。外操作工重新起动风机时发现轴振动很大。10时30分,抢修风机时发现机轴已红。10时40分,风机向外冒火,外操关闭烧焦线阀,然后开裂解气隔离阀,想用稀释蒸汽将油汽顶回汽油分馏塔。当微开6″阀时,发现烟囱冒火,马上关闭,随后打开18″阀以防炉管超压,然后投用吹灰器,但启动不起来,急冷内操立即降低急冷塔压。11时40分,烟囱火已熄灭,12时30分外操发现BA-101炉膛又一次起火。车间组织灭火,停稀释蒸汽,在清焦线的炉膛入口一次处加4块盲板,同时向炉膛喷入干粉将火扑灭。火灾中BA-101裂解炉对流段炉管全部烧毁,直接经济损失44.1万元。事故原因:

DA-101汽油分馏塔中油气从16″隔离阀泄漏,并沿清焦线进入裂解炉炉膛,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其中,外商设计不合格,操作手册有误是重要原因。外商设计裂解炉与油汽分馏塔间16″隔离阀,采用有防焦蒸汽的双密封阀—里费拉阀。操作手册上认为采用这种阀门可以防止阀门结焦,保证严密关闭,不用上盲板。实际5台裂解炉隔离阀前都有结焦现象。这样油汽从不严密的隔离阀泄漏并沿清焦线进入炉膛。另外由于经验不足,停炉后没有在裂解气管线上安装盲板,致使泄漏油汽直接进入炉膛。同时管理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炉膛起火,处理过程中又没有及时通入稀释蒸汽及安装盲板,导致严重后果。

长期振动位移管线开裂成灾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4月27日1时50分,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烯烃厂裂解分厂分离车间,在工艺正常平稳操作的条件下,裂解分离冷箱西侧突然发生两声沉闷的爆炸声。在现场巡检的操作工亲眼目睹了闪爆后从冷箱底部升空的大火球,在控制室操作的所有操作工都听到了爆炸声响,并迅速直到现场查看情况。与此同时,控制报了火警,立即进行扑救,并且采取了紧急事故停车、停止冷箱进料、进行系统降压等措施。因为火势大,灭火过程持续6小时35分钟。事故原因:

(1)因冷箱根部联接的2英寸乙烯尾气回收管线长期固定不好,管线跨度(5.36m),支点不起作用。在受振动和外力风力的影响下(事故之前风力极大)造成管线振动位移,局部疲劳横向开裂,致使乙烯大量泄漏。

(2)管线横向断开后,乙烯气流量大,急速喷出,冲向断开的另一端,乙烯与管线急速磨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闪爆着火。(3)由于火势大,燃烧时间长,致使周围5条物料管线受到影响,其中4条靠3冷箱的管线法兰受热变形泄漏,一条8英寸的乙烷管线受热烧裂。

静电产生火花引燃溢出物料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1月28日,燕山石化公司化工一厂聚苯乙烯装置建成投料试车中,因P-509泵开关失灵,7时30分自停,使真空系统连锁停车。造成V-401脱挥发物器未反应的苯乙烯和乙苯抽不出,形成汤料,车间决定满釜停车。8时25分,停车完毕。当时V-401釜中的汤料,仍通过P408/P410齿轮泵逐渐漏向模头。因模头温度较高(约210℃),苯乙烯和乙苯挥发到空间,9时15分,厂房内白雾状物(实为冷凝的苯乙烯和乙苯液珠)逐渐增大,气味也增大。值班长派人找分析工用测爆仪测定模头附近指示37%(危险区)。9时25分,发现北生产线模头着火,并迅速扩散到南部生产线。10时,基本将大火扑灭。直接经济损失上万元。事故原因:

(1)因P-509(密封液泵)突然自停,真空系统连续造成脱挥发物器V-401未反应的苯乙烯和乙苯及聚苯乙烯汤料顺模头溢出,挥发到厂房空间,形成局部可燃气体,成为第一着火物质。加之,模头处气体排放能力有限,不能使可燃气体有效地排出厂房,致使模头附近可燃气体积聚。

(2)因模头处温度高达210℃,乙苯和苯乙烯混在聚苯乙烯中,穿过模头,瞬间变成气体冲出(查资料,乙苯在207℃时饱和蒸汽压在0.5Mpa,当时具备这一条件),气体通过模头孔眼冲出速度很高。因是绝缘物质,产生很高的静电压,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引燃模头及溶浮在水槽上面的少量聚苯乙烯、乙苯、苯乙烯。

盲目作业电弧伤人化工事故案例

1991年8月21日15时42分,洛阳石化总厂电气车间几名电工在空压变电所2#进线柜做保护整定打地线过程中,两名电工被电弧烧伤,其中一名重度烧伤。

当日下午根据调度指令,操作人员合母联开关后,将2#进线开关断开,此时退出运行。电气实验人员来到现场准备工作,根据工作票上有要打接地线内容,由带班长做准备。这时他并未和电力调度联系(工作票注明,工作前保持与电调联系。)就和另外两名电工将2#进线柜后盖打开。因在变电所内没有找着验电等,回到2#进线电缆头处,站在1.2万伏绝缘胶垫上,先用锣丝刀慢慢靠近电缆头处无异常,又用手靠近摸到电缆头上未见异常。就叫另一名电工取来地线,开始一块打地线。一名电工将接地侧接好,另一名电工把另一端慢慢接进电缆A相,因空压2#进线开闭所一端并未断开电源。15点42分发生了弧光断路,将两名电工烧伤。事故原因:

(1)当事者未按工作票注明事项,在未得到空压2#线确已停电的通知,误认为此线已经停电,并且不用验电器检查是否停电,是严重违章作业。

(2)安全措施、安全用具不落实。空压变电所当时没有高压验电器,值班电工在挂地线作业时未穿戴特殊劳动防护用品。

串岗开泵误开阀错上加错跑航煤化工事故案例

1990年1月7日23时40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油品车间航煤罐区431#、432#、433#、434#罐满罐,从消防管线接口和检尺口向外淌油。跑损航空煤油8.6吨。

事故前,19时50分,425#罐航煤分析合格后,调度通知转入厂西336#罐。油槽员改好425#罐出口后,通知司泵工开泵。因司泵工不在,便主动去泵房启动8#泵,但却误开了泵出口阀门。在司泵工得知已开泵后,工作马虎也未查出问题。直至23时40分,北蒸馏常一线油品不合格要求切罐。油槽员去罐区改线,才发现431#—434#各罐淌油。事故原因:

(1)油槽员在司泵工不在情况下,擅自开泵,并误开阀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司泵员得知别人已开泵,未认真检查、发现问题,继续按错误流程倒油,扩大事故。

(3)泵房班长发现非岗位人员操作后,未能进行认真监督检查。

带压拆阀阀门崩人化工事故案例

1993年6月2日,兰州炼化总厂催化剂厂新建3000吨/年分子筛装置在开工试生产阶段中,因仪表风系统串入水,并将水带到了阀门的气缸,导致阀门动作不灵。当日0~8点班,该车间一班对部分气动阀门进行清理排水。班长在三楼晶化岗位协助清理14#晶化罐的排空阀门时,由于没把气缸两端气源线连接接头拆开泄压,便拆除气缸体与缸盖的紧固螺栓。当拆完最后一个螺栓时,由于气缸内存有余压,缸盖突然崩开。飞出的气缸盖击中班长的左面部,使其摔倒在水泥地上,造成颅骨骨拆、颅内血肿,颅内积血40mL左右。经过抢救无效,于6月4日凌晨1时40分死亡。事故原因:

(1)当事者思想麻痹大意,在拆除气缸盖时没有卸开气缸两侧的气源接头泄放余压(气缸内有0.3Mpa的压力),形成带压作业。

(2)操作方法不对,拆卸紧固螺栓时,应先全面松动,将气缸内余压泄放完后再拆下螺栓,而他却松一个拆一个,拆完最后一个螺栓时气缸内压力突然泄放,冲开上部缸盖,作业者本人无思想准备;加之人站在相对位置,飞出的缸盖正好打在其面部,致伤后死亡。

无知险送命得救教训深化工事故案例

1991年11月25日16时15分,武汉石油化工厂聚丙烯车间一工段一班在装置引进氮气,且氮气已通到中间罐(R-201-A)的罐根阀前。准备封罐入孔的一名操工人,既未办理进罐的作业票,又不佩戴氧气呼吸器,就下到罐中检查,被氮气窒息昏倒在罐内。正、副班长见此情,未佩戴氧气呼吸器,就下到罐中救人,也被氮气窒息昏倒在罐内。最后,车间安全员拿来氧气呼吸器佩戴后,进罐中将3人一一救出,经医院抢救脱险,才幸免于难。事故原因:

(1)操作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基本知识。

(2)严重违反进容器作业要办理安全作业票和佩戴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的安作规定。

教训:(1)严格操作纪律,在进行氮气作业中,要特别注意劳动保护措施。

(2)遇有缺氧窒息险情,救护者切不可冒然进入容器内。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和佩戴适用护具后,再救人,以免造成更大的害事故。

带液开机机毁人亡化工事故案例

1992年1月15日,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重质酮苯脱蜡装置发生氨压机带液爆裂事故,当班一名操作工被氨冻伤、中毒、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日零点班,氨压机502/1二段缸出口瓦鲁串气严重。按车间要求,白班要切换到备机502/2运转。7时44分,内冷操作员和另一人做开车前准备。7时50分,班长到现场见2人已在机旁准备开机,2人既未汇报,班长也未询问开机准备情况。7时55分,内冷操作员启动机502/2空运无异响,打开二段入口阀和二段负荷阀也无异常。当关闭机出口放空阀后,在将二段缸进口阀打开一扣多时,二段缸出现异常响动,并越来越大。操作员根据班长命令紧急停机,分别迅速撤离现场时,二段缸出口侧缸体爆裂。氨气大量喷出,瞬间整个机房充满白茫茫的氨气。8时05分,已形成爆炸极限的氨气又遇正在运行的同步电机火花,再次发生爆炸着火。

事故抢救中发现内冷操作员倒在离机502/2操作柱22m处。经现场人工呼吸送医院抢救,终因氨气中毒窒息时间过长,加之严重氨冻伤,挽救无效死亡。另一名操作员轻度冻伤。

事后检查,机502/2二段缸出口侧崩开一块910×630mm椭圆形孔洞;崩裂的缸体碎落在距机东南4m处,瓦鲁落在机东南7m处,二段缸入口瓦鲁负荷阀有3个(共4个)全开,另一个全关;二段缸出口阀处于全开状态,入口阀开度1~2扣。事后试验二级出口安全阀试压2.5MPa不起跳(原起跳定值1.5MPa)。设备损坏直接经济损失0.6万元。

事故原因:

(1)内冷操作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第五章第六节第一、三款明确规定:“中间罐内有压力或液面时,要处理完毕才能开车”、“开车前准备工作确认无问题后,联系电工送上高压电,报告班长听候开车。”开机前,未确认中冷器538/2液面状况和二段缸进口管是否存液、见到班长也未汇报就开机;在开二段缸进口阀时,速度又控制不好,违反操作规程第五章第六节第三条第三款关于“开一段、二段入口阀时,速度要缓慢,防止氨压机抽液或超压”的规定,致使液氨进入缸体。

(2)设备存在缺陷。机502/2于元月7日停机检修后备用,至开机前已停用8天。与机502/2进口相连的二段中冷器换538/2 及二段进口管线(Dg200mm、长16.3m)也相应处于停用状态。经试验,中冷器液氨喷淋调节阀的副线阀关不严,8天时间渗漏的液氨使中冷器液面满,液氨串入538/2至12m长的进口管内;换538/2液面控制仪表指示失灵,难以准确认定液面;换538/2顶部安全阀下手阀全关,安全阀失去保护作用。

(3)同步机电机所产生火花引起已达爆炸极限的氨气、空气混合气爆炸,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第三篇:受限空间管理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缺氧、中毒窒息等事故,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在本公司内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施工单位和生产人员。

第三条 职责

1、安健环部是本制度的制定部门,负责本制度的修改、督察。

2、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是本制度的协助部门,负责本制度的执行。

3、作业相关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第四条 定义

1、受限空间:公司内各类塔、槽、罐、炉膛、锅炉、管道、容器以及地下室、坑(池)、下水道或其它封闭、半封闭场所。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

第五条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要求

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票管理,作业前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票》(以下简称《作业票》)。

2、安全隔绝

2.1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2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2.3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2.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3、清洗或置换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3.1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

3.2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3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下同);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

4、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4.1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烟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4.2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4.3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4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5、监测

5.1作业前30分钟内,作业班组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5.2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5.4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5.5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连续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5.6采样人员深入或探入受限空间采样时应采取6款中规定的防护措施。

6、个体防护措施

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不能达到3款的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可作业。

6.1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必要时作业人员应拴带救生绳。

6.2在易燃易爆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及不发生火花的工具。

6.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穿戴好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等防护用品。

6.4在产生噪声的受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耳塞或耳罩等防噪声护具。

7、照明及用电安全

7.1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12V。

7.2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7.3临时用电应办理用电手续,按GB/T 13869 规定架设和拆除。

8、监护

8.1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8.2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8.3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8.4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9、其它安全要求

9.1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9.2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9.3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9.4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9.5受限空间外应备有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9.6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9.7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9.8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9.9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制度》进行。

9.10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9.11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班组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第六条 职责要求

1、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1.1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1.2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1.3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1.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1.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2、监护人员的职责

2.1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2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2.3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4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

3、作业人员的职责

3.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3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3.4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3.5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3.6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第七条《作业票》的管理

1、《作业票》由作业单位负责到安健环部办理。

2、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票》,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票》。

3、《作业票》一式两份,一份交作业负责人,完成任务后交作业单位,一份由安健环部保存。

4、《作业票》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

第八条 考核

1、凡违反本制度相关规定的按公司安全处罚条例进行处罚。

2、情节严重的或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交由公司研究决定。

第九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条 本制度解释权属安健环部。如有争议时由本公司安委会仲裁。

END

第四篇:受限空间试题

受限空间试题

1.受限空间是指(A),可能存在(BCD),对进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的(E),如反应器、塔、釜、槽、罐、炉膛、炉筒、管道以及地下室、窨井、坑(池)、下水道或其他封闭、半封闭场所。A 进出口受限

B通风不良

C易燃易爆

D有毒有害物质或缺氧 E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

2.受限空间作业是指进入或探入受限空间进行的作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A 正确

B错误

3.安全隔绝的方式有:(ABC)

A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B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C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停止运行并有效切断电源,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4.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C)。A 21.5% B 22% C 23.5% 5.可燃气体浓度是指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C)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D)(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C)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D)(体积百分数)。

A 18% B 21% C 4% D 0.2% D 0.5% 6.作业前(B)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A 60 min B 30 min C 90 min 7.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蓝星系统内部要求(C)校验一次。

A 1年

B 6个月

C 3个月

D 3年

8.进入受限空间前,所进行的监测点位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纵向受限空间,应采取(B)各部位进行监测分析。

A左、中、右

B上、中、下

C上、下

D左、右

9.受限空间内,涂刷具有挥发性溶剂的涂料时,应做(B)分析,并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A间断

B连续

C定期

10.受限空间内作业中断时间超过(A)时,应重新进行分析。

A 30min B 90min C 120min 11.在缺氧或有毒的受限空间经清洗或置换仍达不到(ABC)要求时,应佩戴隔绝式呼吸器,必要时应拴带救生绳。

A氧含量一般为18%~21%,在富氧环境下不得大于23.5%。B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1的规定,不应超过受限空间内的特定物质的规定极限值。

C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

12.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每(B)小时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对现场进行处理,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

A 3 B 2 C 1 13.受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或等于(C),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B)。

A 220V B 12V C 36V D 24V

14.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作业或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配备(A)。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C)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

A 漏电保护器

B 地面

C 绝缘板

15.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作业期间监护人员(A)。

A 不应离开

B 短时间离开

16.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ABCD)

A 安全警示标志

B 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C消防器材

D清水

17.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这种说法是否正确。(B)A 错误

B 正确

18.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A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B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C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D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E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1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ABCD)

A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处理和可燃、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分析。

B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必须检查隔离措施、通风排毒、呼吸防护及逃生救护措施的可靠性,防止出现有毒有害气体串入、呼吸防护器材失效、风源污染等危险因素。

D必须安排具备基本救护技能和作业现场应急处理能力的企业人员进行全过程监护。

20.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A)

A 应按动火作业安全许可制度的规定进行作业。

B 开受限空间作业许可即可。

21.(B)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A),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A 作业结束后

B 作业前后

C 作业中 22.最长作业时限不应超过(B),特殊情况超过时限的应办理作业延期手续。

A 12h B 24h C72h

23.危险评估主要是指:(ABCDE)

A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可能会出现哪些危险。B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这些危险。C 急救和营救的方法。

D安全作业审核的内容必须清楚地传达给生产操作人员、监护人和进入受限空间的检维修人员。

E 受限空间进入检查一览表应作为安全作业评价的一部分。24.作业前,应对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如下:(ABCDE)

A有关作业的安全规章制度

B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

C 作业中所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D 事故的预防、避险、自救、呼救等知识 E 相关事故案例和经验、教训

25.作业前,生产单位应进行的如下工作:(ABCDEF)

A 对设备、管线进行隔绝、清洗、置换,并确认满足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要求;

B 对放射源采取相应的安全处置措施; C 对作业现场的地下隐蔽工程进行交底;

D 腐蚀性介质的作业场所配备人员应急冲洗水源; E 夜间作业的场所设置满足要求的照明装置;

F 会同作业单位组织作业人员到作业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性,熟悉应急救援器材的位置及分布。26.受限空间作业证至少保存(A)年。

A 1年

B 3年

C 6年

D 长期

27.进入受限空间是否经过彻底的隔离?(A)

A 是

B否

28.受限空间作业时已经过彻底隔离,涉及到的电气设备,是否需要隔离,上锁、挂牌?(A)

A 是

B 否

29.7.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是否佩戴:(ACDE)A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B 普通口罩 C 过滤式防毒面具 D 半面具式防毒面具 E长管防毒面具

30.可否使用仪表空气向受限空间内作业人员供氧?(B)

A 可以

B 不可以

31.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时出现下列情况应立即撤离有害环境:(ABCDEF)A 空气呼吸器报警。B 呼吸时感到有异味。

C出现咳嗽、刺激、憋气恶心等不适应症状。D安全泄放装置排气。E部件损坏。

F 压力表出现不明原因的快速下降。

32.在密闭空间里使用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时,必须有(B)以上监护人员,其中1人保证新鲜空气的供给,1人随时准备抢救被监护者。

A 1名

B 2名

33.在密闭空间里使用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时,使用前应将面具与导气管连接好,并将导气管的进气端置于新鲜空气的(B),将进气口架起并高于地面。

A 下风口

B 上风口

34.根据受限空间作业时间,应备足备用气瓶,若连续工作时间较长,应采用:(A)

A 气瓶组

B过滤式防毒面具

C 医用口罩 35.硫化氢的有害物质接触限值是:(C)

A 20mg/m

3B 30mg/m3 C 10mg/m3 36.一氧化碳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MA)8小时职业接触限值是:(A)

A 20mg/m3

B 30mg/m3 C 10mg/m3 37.“严禁未进行气体检测和办理作业许可证,在油气罐区动火或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这条要求出自国家哪个文件。(D)

A 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安监总局令64号)B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69号)C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监总局令第59号)D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安监总局令第84号)

38.严禁未经审批进行动火、(A)、高处、吊装、(B)、动土、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

A进入受限空间

B 临时用电

39、工贸企业应当对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A)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专项安全培训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安全防范措施;2 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3 检测仪器、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4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培训应当有专门记录,并由参加培训的人员签字确认。

A 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B 现场负责人、车间主任、工段长、应急救援人员 C 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承包商、技术人员 D 总经理、安全员、监护人员、应急救援人员

第五篇:受限空间总结

受限空间规范总结

为了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装车车间这个月针对受限区域内进行了一次排查整改总结如下:

一、着重检查仓下4套系统内受限的设备及场所,包括密闭的设备,地下有限的空间,地上有限空间的检查。统计受限区域内的设备及场所并设立台账,二、规范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规定,强化员工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明确专业服务队在受限区域内工作,应设置专人盯防的安全管理。

三、利用班前、班后会对受限作业安全进行了培训学习,员工在受限空间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预防和杜绝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发生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将受限空间作业要求传达到每位员工思想意识里。

四、规范在受限空间作业前进行危险提示,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结合年初签订的互保联保责任制,要求每位检修人员都要起到相互提醒,相互盯防,按步骤操作等等规范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

装车车间

2015.7.13

下载受限空间典型案例(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受限空间典型案例(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为贯彻集团文件精神,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公司在检修期间开展了专项检查,现汇报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面检查。公司在化工检修期间,制定了全面的检查方......

    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针对加强xxxx受限空间教育以及安全检查情况说明 通过学习青岛九盛纸制品有限公司“12.25”较重大中毒事故,认真落实学习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隐患管理制度,对公司有限空间......

    受限空间作业题库

    安全技能竞赛受限空间管理题库 一、填空 1、进入受限空间实行作业许可,应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 2、在进入受限空间前,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相关的人员都应接受 培......

    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受限空间作业知多少 第一章 受限空间作业的危险特性 一、作业环境情况复杂 受限空间狭小,通风不畅,不利于气体扩散 1.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或因生化反应(蛋白质腐败)、......

    创客空间典型案例

    创客空间典型案例 一、上海新车间 上海新车间是中国第一个创客空间,也是全球数百个创客空间之一。尽管每个创客空间都自主运营,但大家都秉承着相同的理念——在创作中寻求快乐......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生产车间(分厂):编号:00 受限 空 间 所 在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受限空间所在单位: 受限空间名称: 检修作业内容: 受限空间主要介质: 作业时间:年月日时起至......

    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许可

    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1 、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要求: 1.1、危险作业活动包括: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登高作业。 1.2、危险作业活动实行“作业许可审批”制度。 2、基本要求: 2.1、......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此地点为受限空间区域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一、在此区域作业必须履行工作票或操作票手续,进入前必须进行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禁止使用氧气通风; 二、在此区域工作不准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