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工作基础规范》(讨论稿)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工作规范纲要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各项业务稳步健康发展,根据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有关文件精神,汇总梳理从省联社成立以来发布的各类科技工作规范制度,结合全省农村信用社实际,制定本纲要。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联社,苏州银行、各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信息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开展信息科技治理工作。高级管理层应建立完善的科技管理组织架构,建立风控、审计方面的信息科技风险防范机制;信息科技管理组织应制订并不断完善支撑业务发展的科技工作中长期战略规划,统筹调配人财物等资源,对信息科技重大工作事项进行分析决策与协调解决。
(二)开展信息科技管理工作。根据高级管理层和信息科技管理组织的要求,信息科技部门应结合信息科技工作战略规划,制订完善的科技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人员岗位,确保辖内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臵工作,推动科技创新和项目研发,组织开展信息科技培训。
(三)开展信息科技工作。根据科技管理工作要求,信息科技部门的技术人员应做好网络、系统、软件、机房和安
责组织制定全辖应急处臵的实施细则,并报董事会(或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审定,统一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全辖应急处臵的管理;建立应急处臵的预授权制度,定期分析风险状况和总结应急处臵管理成效,履行向董事会(或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报告职责;负责全辖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组织协调和过程控制;负责应急过程中的对外信息发布;宣布重大应急响应状态的降级或解除;向董事会(或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报告应急处臵进展情况和总结报告;履行向省联社和监管当局报告的职责。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应急办”),负责日常及应急事务处理。应急办由执行组和保障组组成。执行组由科技部门和各有关业务部门的人员组成
第八条
法人机构成立的科技管理机构应根据省联社有关文件内容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关职责。并应切实履行所制定职责且留有书面材料。
第三章 科技管理
第九条
各法人机构必须结合《科技机构及岗位设臵管理办法》、《电子设备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科技档案管理办法》、《计算机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处臵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规定》、《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维护分级管理节办法》的相关内容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内容涵盖以上九个管理办法的内容但不限于上述内容的相关管理制度。
备管理办法》执行。各单位科技部门是电子设备归口管理部门。电子设备的采购,保管,领用,安装,维护,报废等相关流程应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
第十四条
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参照《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科技项目管理办法》执行。计算机系统项目的立项、开发、测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流程应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项目验收必须提交完整的项目验收资料,包括:《验收申请报告》、《业务需求书》(应用开发类项目)、《项目需求说明书》(基础设施类项目)、业务需求变更文件、《综合测试报告》、《试运行报告》、《项目费用支出报告》(包括前期费用、开发费用和人员费用)以及项目技术开发阶段有关文档等资料。
第十五条
科技档案管理参照《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处臵管理办法》执行。科技档案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随机资料、介质、文档,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标准、制度、方案、计划、技术报告等。科技档案的形成、收集、登记、保管、借阅、销毁等环节应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
第十六条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处臵管理参照《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处臵管理办法》执行。各级机构须成立由分管科技领导负责的应急处臵领导小组,负责本级机构应急预案的制定、实施和管理。
第十七条 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参照《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计算机系统故障处理办法》执行。
照省联社下发十三种登记簿执行。新出现的有关事项,根据具体需要建立登记簿。
第二十五条 各单位构应根据自身业务的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制定适当的业务连续性规划。业务连续性计划和年度应急演练结果应由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部门或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确认,并向省联社报备。
第二十六条 各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应对相关系统及其控制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内部审计部门应配备足够的资源和具有专业能力的信息科技审计人员。至少应每三年进行一次信息科技全面审计。
第五章 软件管理
第二十七条 软件升级要严格按照系统升级文档要求,做好应用系统升级工作,升级前要做好备份;升级完成后要将升级过程中形成的有关文档、记录资料应存档保管。软件升级要做好审批和登记工作。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引进软件,应向省联社报备。应提交如下资料:
1、软件引进报告,说明引进的原因。
2、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引进产品的功能、价格、厂商背景、应用设计方案、同类产品性价比、成功案例,分析软件项目投资预算、收益预测,论述软件引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其他需上报的材料。
第二十九条 软件开发完成后,需求提出部门应会同项目组制定测试案例和综合测试方案、提出测试申请。测试结束后出
第六章 系统管理
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应制定主机系统的定期维护工作计划,系统维护人员每日须对系统日志进行检查,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并整理归档。
第三十八条 主机系统、应用软件升级或更新、新旧系统切换、应用系统年终结转、应用系统存贷结息等重要操作,系统维护人员应与相关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
第三十九条 应用系统增加新业务功能的,各应用单位须在规定时间内做好新业务程序安装工作。
第四十条 应用软件后台服务程序升级,由应用软件设计部门提供升级方案、模块功能说明书,并通知应用网点。在业务周期结束后,由系统维护人员负责实施。应用软件前台服务程序升级,各单位在规定时间做好升级工作。
第四十一条 主机系统硬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升级,由相关公司提供升级方案,系统维护人员协助相关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操作维护。
第四十二条 系统维护人员应定期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系统资源应用及运行情况,并提出系统资源的优化报告。
第四十三条 各单位应建立计算机系统运行日志,具体记载系统运行情况,运行日志作为机密档案进行管理。
第四十四条 法人单位须对主机系统、网络通信运行实行
机等要求配臵双机双电源冗余热备模式,保证业务永续。
第五十二条
所有的网络设备要进行必要的安全配臵并实行分级授权访问控制机制,严格操作权限与口令的管理。
第五十三条
业务网内所有设备的IP地址必须按《江苏省农村信用社IP地址分配规范执行》,不得使用不规范的IP地址。
第五十四条
在交换机上配臵VLAN,针对不同业务类型划分不同的VLAN。同时在VLAN上配臵访问列表,确保这些重要业务VLAN的安全。
第八章 机房管理规范
第五十五条 机房建设应符合《江苏农村信用社县(市、区)联社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建设规范》(苏信联发[2003]73号)的标准。
第五十六条 机房净高不小于2.6m, 地面承压不得低于8kN/㎡。有独数据中心的,机房面积按A= K∑S(其中 A主机房使用面积、K系数,取值为5~
7、S电子设备投影面积)计算,没有独数据中心的,机房面积原则上不小于150㎡,主机房功能区墙体四周及柱面采取防尘、保温处理,表面实行封闭式装饰,并做好屏蔽接地。出入口设计防盗铁门,并应有门禁控制。
第五十七条 机房要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区域。辅助区的面积宜为主机房面积的0.2~1倍。
1管理人员,以便实施内控与轮流值。软件开发、网络维护、系统管理人员不得兼任。
第六十五条 二级运维机构负责管理辖内上线业务日常维护工作以及扎口管理辖内业务运行维护与省中心的沟通工作。
第六十六条 二级运维机构的管理人员应保持相对固定,管理人员的姓名、单位工作电话、手机号码等相关信息向省中心报备。二级运维机构人员变动时,必须有交接、衔接期,确保维护工作的连续、稳定,并及时将变更情况通知省中心。
第六十七条 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维护流程实行分级控制、扎口管理。上线单位的业务管理部门、业务职能部门、基层营业网点为运行问题的发起者;二级运维机构为辖内业务运行维护管理的实施者,负责辖内问题解决和上下协调沟通;一级运维机构负责对二级运维机构的业务技术支持以及问题的最终解决。
第六十八条 二级运维机构应建立运维问题登记簿及统计制度,按月进行汇总分析后,提出整改建议、方案,并明确操作规范,通过简报形式向辖内通报并报省中心。
第十章 网点管理
第六十九条 营业网点柜员应熟练掌握计算机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第七十条 营业网点应有独立的机房,面积不小于8平米,3
(七)《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科技管理制度汇编》(2005)
(八)《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登记簿模版》(苏信联办„2009‟067号)
(十)(九)《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苏信联发„2005‟129号)
(十一)《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综合业务系统运行维护分级管理暂行办法》(苏信联科„2007‟002号)
(十二)《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苏信联发„2008‟086号)
(十三)《关于规范外联业务接入网络有关工作的通知》(苏信联办„2005‟001号)
(十四)《关于做好县级联社网络设备安全配臵工作的通知》(苏信联办„2006‟026号)
(十五)《全省IP地址分配规范(修订)》
(十六)《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电子设备管理办法》(十七)《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中心及网点机房建设规范(试行)》(苏信联发„2010‟152号)
(十八)《江苏省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发管理办法》(苏信联科„2007‟001号)
(十九)《江苏省农村信用社电子化业务需求管理办法》(„2007‟003号)
(二十)《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IT项目验收管理办法(试行)》
第二篇: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规范.doc
会计基础规范
第一章 会计机构与人员配备
第一条 根据业务需要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指导意见》规定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和专(兼)职会计辅导员。柜员岗位配置应达到《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综合业务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等三项制度的通知》规定的最低要求,柜员复核制的兼岗人员应做到内控严密,相互制约。第二条 会计主管或主管柜员应具备相应的文化程度、从事会计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会计专业职称。对综合业务系统操作规定和业务处理程序、会计管理知识熟悉,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
第三条 会计主管确认工作程序、管理应符合要求,账务柜员管理应实行异地交流或轮岗和亲属回避制度。
第四条 建立健全各岗位责任制、考核制度。第二章 柜员与柜员卡管理
第五条 营业机构应根据业务量、人员等情况合理设置每个柜员的具体岗位、职责和交易权限。柜员复核制机构中每一柜组应设置一个现金和凭证尾箱。
第六条 柜员实行一人一卡,柜员卡应视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做到人走卡收,严禁由他人代保管和一人多卡、一卡多人操作业务。
第七条 柜员卡密码设置做到不定期更换,柜员在办理业务输入密码时应实行回避制度。
第八条 柜员增加或调动由行、社会计管理部门负责办理交接手续,柜员代号一经设定不得变更。柜员岗位变动,继续使用原柜员代号,卡随人走。柜员卡遗失、毁损应及时上报,并按规定处理。
第九条 柜员因事、病假等原因,应办理交接手续。柜员离职、退休等原因应及时向行、社会计管理部门申请注销柜员卡。
第十条 超过交易限额级别实行逐级授权,授权时各级柜员须亲自操作,不得将柜员卡和密码授予他人代为操作。第三章 会计基本规定
第十一条 按照《农村信用合作社会计基本制度》、《农村信用合作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规定,执行权责发生制核算规定。
第十二条 按综合业务系统操作规定,各项业务做到及时处理,准确核算。第十三条 执行柜员管理制度,做到双人签到。执行柜员复核制网点应实行钱账分管和钱、账、证、表复核签章制度,双人临柜。
第十四条 柜员临时离岗,应向系统做临时签退,营业终了,须向系统做正式签退,严禁不做签退擅自离开操作终端。
第十五条 现金收付和转账业务按规定办理。现金存入,先收款后记账,现金取款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借后贷;他行(社)票据,收妥抵用;内外账务,定期换人核对。
第十六条 按《综合业务系统会计凭证使用及日终批处理业务说明(暂行)》规定打印系统内各种信息文件。
第十七条 会计事务应遵循真实性原则,不得在法定会计账册外另立会计账册,不得伪造、篡改会计凭证、账簿,不得报送虚假会计报表。
第十八条 会计人员(柜员)变动、短期离岗均应办理交接,交接手续清楚。移交内容包括:凭证、账簿、报表、印章、现金、有价证券、支票、发票、文件、软件及密码、数据磁盘、磁带、档案以及其它会计资料。
第十九条 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和账户,执行存款实名制,按《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开立账户。
第二十条 会计凭证、账簿、报表以及会计资料格式必须符合行业管理规定。第四章 会计凭证
第二十一条 按照会计制度要求,正确使用会计凭证,凭证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第二十二条 认真审查会计凭证。主要内容:(1)内部凭证不得由外部人员填写;(2)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单位领导或指定人员签名盖章;(3)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严格执行“三签”制度;(4)因公出差借款凭据必须附记账凭证之后,收回时,不得退还原借款收据;(5)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将批准文件作为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保管应在凭证上批注或用复印件作为附件。(6)凭证书写错误,更正应符合有关规定;(7)电子信息与纸质凭证基本内容应一致;(8)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相应内容。(9)使用碳素墨水填写凭证。(10)纳税范围内商品以收据或领款单代替发票(原始凭证)。(11)其他应正确凭证。
第二十三条 会计凭证传递准确及时,手续严密,先外后内,先急后缓的原则。内部凭证由专门人员负责传递,不得通过客户传递(制度另有规定除外)。第二十四条 会计凭证按日期顺序装订成册、编列传票总号,填写封面,登记并加盖有关名章、入档保管。凭证装订按顺序整理,按日装订,业务量大的可同日多本装订。装订应先表内后表外,以科目顺序先后排列,表内科目按现收、现付、转借、转贷、他代本借、他代本贷顺序排列,表外科目按收入、付出排列。科目日结单、附件、封面、封底、封条、编号、签章等齐全。第二十五条 签发支票使用碳素墨水,凭印支取,折角验印。第五章 会计账簿
第二十六条 账务处理做到“五无”。即:账务无积压;结算(联行)无事故;计息无差错;记账无串户;存款无透支。第二十七条 账务核算达到“六相符”。即按:账账、账款、账据、账实、账表和内外账核对相符。
第二十八条 遵守记账规则,按照《关于印发<安徽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综合业务系统管理规定(试行)>等三项制度的通知》第二十三条规定的错账冲正方式更正错账。
第二十九条 按规定建立健全各种登记簿。即:开销户、会计出纳人员短期交接、查库、会计档案、会计档案调阅、销毁、出纳差错、错账冲正、授权、印押机保管使用、守库、有价单证及重要空白凭证、重要空白凭证使用销号、内勤主任工作日志、查询查复、收发联行信件、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挂失、抵质押物品、会计出纳检查辅导、现金库存、业务学习、计算机工作日志、密码更换(不登记密码)、抵债资产、假币收缴等。
第三十条 账簿按时装订,印章齐全,登记入库保管。第六章 会计报表
第三十一条 按规定要求及时编制和上报会计报表,并做到及时编报,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字迹清晰,印章齐全。
第三十二条 季报、年报和财务分析要有文字说明。
第三十三条 各种报表装订整齐,加盖有关印章,并登记入档保管。日计表按月,其它报表按年,做到分类分期限编号,排列有序,填写目录,内容完整,加封牢固,装订整齐,及时登记。第七章 现金业务与库款管理
第三十四条 现金收付要依据内容完整、要素齐全的有效凭证办理,收付现金要当面点清,做到一笔一清。
第三十五条 柜员在上交尾箱现金和日结前,应碰库核对,做到账款相符。营业终了,所有现金、印章、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应扫数入库。
第三十六条 坚持双人管库,钥匙分管,同进同出库房。库房、保险柜装备双套锁,钥匙分管,副钥匙加封后交行、社总部保管。
第三十七条 坚持双人守库,遵守守库员守则,建立守库登记簿。第三十八条 坚持双人押运,遵守押运员守则,符合押运有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票币整点及时准确,柜员错款按规定处理,无空库、白条或实物抵库现象。
第四十条 业务周转金实行审批和限额管理,超限额应及时送交。
第四十一条 坚持查库制度,分管领导、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定期或不定期查库,做好查库记录。查库内容包括:(1)清点库存及尾箱现金和表外或有资产等实物是否账款(实)相符,有无白条抵库和挪用库款现象;(2)库房(保险柜)的锁和钥匙的使用、管理情况;(3)库房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安全条件,并处于安全警戒状态;(4)武器弹药的使用、管理是否符合制度规定;(5)库款摆列是否整洁,是否有违反制度规定;(6)各项安全措施(包括联防组织)是否落实,双人守库是否执行;(7)是否做到当日核对账款,库存是否超过限额(包括尾箱限额,库存限额)。(8)其他应检查内容。
第四十二条 入库保管的现金必须建立登记制度,出入库要填制、打印出入库票。第四十三条 库房安全设施符合《关于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的通知》规定要求。
第四十四条 严格执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坚持2名以上具有反假币上岗资格证书业务人员当面收缴假币,收缴的假币用蓝印泥加盖“假币”字样,并出具《假币收缴凭证》和建立假币收缴代保管登记簿。第四十五条 严格执行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积极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
第四十六条 认真执行反洗钱法和有关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职责和义务。开立账户、办理支付业务,按规定要求提供有效证明文件等资料,按规定与联网核查系统核对,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应及时登录反洗钱系统进行填报。第八章 联行结算业务
第四十七条 认真执行结算原则,严格遵守结算纪律。(1)需要向外寄发的结算凭证,必须于当天及时发出,最迟不得超过次日;(2)汇入行、社收到结算凭证,必须及时将款项支付给确定的收款人;(3)不准延误、积压结算凭证;(4)不准挪用、截留客户和他行的结算资金;(5)未收妥款项,不准签发银行汇票;(6)不准向外签发未办汇款的汇款单;(7)不准拒绝受理客户和他行的正常结算业务;(8)随意压缩业务范围,无故拒绝客户办理通存通兑业务的;(9)擅自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10)未按照通存通兑业务的处理手续正确处理存款、取款和销户业务。
第四十八条 按规定及时进行往来对账,查清未达。存放资金往来账要换人逐笔勾对,及时核对综合业务系统清算资金账户,定期核对行(社)内往来账。第四十九条 坚持“有疑必查、有查必复、查必及时、复必详尽”的原则,查询查复及时认真,收到他机构查询时,应于当日查复,最迟不超过次日上午。第五十条 柜面人员受理结算业务,坚持双人操作,换人复核,大额款项要进行审查,逐级授权。
第九章 印章与密押(机)管理 第五十一条 印章、密押(机)、压数机按规定分别建立登记簿。登记簿应注明启用、领用、停用、销毁日期和使用情况。第五十二条 印、押(机)、证按规定实行分管。
第五十三条 业务印章管理应坚持“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的原则,启用前应进行登记,人员调换应办理交接手续。业务印章做到人离章收,严禁私自授权他人使用自己保管的印章,严禁预先在重要空白凭证、分户账上预留印章和超范围使用,停用的印章应及时上交到授权机构集中销毁。第五十四条 按规定使用密押、压数(机)。人员变动应经过审查。营业时间应做到人离入箱加锁,非营业时间入库保管。联行印章、密押、压数机应指定专人保管和第一、二使用人,相互混淆。
第五十五条 各种业务印章的刻制和管理必须符合规定要求,联行印章按联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章 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
第五十六条 有价单证入库保管,纳入表外科目核算,并做到账实相符。
第五十七条 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应坚持“证印、证押”分管,在省联社招标定点的厂家和人民银行指定厂家购买,领用时应登记数量、起讫号码,库管员和柜员双方签章。非综合业务系统重要空白凭证应登记入库管理。
第五十八条 柜员卡、金农卡视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领用、保管、发卡、销卡、换卡、废卡收回等按规定处理。
第五十九条 重要空白凭证(含视同)应建立使用销号制度。作废、销毁按规定处理,对综合业务系统中无联动销号的重要凭证实行手工销号和换人销号。第六十条 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或库管员)要定期检查,并有记录。柜员日终要对尾箱凭证碰库核对。第十一章 会计档案管理
第六十一条 按规定装订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
第六十二条 各种会计资料按制度要求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专人入库保管。第六十三条 严格遵守会计档案调阅和销毁制度和程序。第六十四条 按规定逐级上交会计档案。第十二章 中间业务管理
第六十五条 加强中间业务管理,签订的协议书有关条款应符合法律或内部规章制度。
第六十六条 中间业务会计核算正确,代理业务按协议要求及时将资金划转到指定账户。
第十三章 会计工作管理
第六十七条 基层行、社领导每半年至少与本单位(包括下级单位)职工谈心一次,了解思想动态,关心职工生活,并要有谈话记录。分管领导(包括主管会计)每月全面检查会计工作不少于一次。
第六十八条 建立业务基础知识和规章制度学习制度,做到学习有记载,每月学习不少于4小时。
第六十九条 按年制定会计工作计划,有检查、考核和完成情况的工作报告。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工作。
第七十条 专(兼)职会计辅导员每月应检查、辅导不少于一次。第七十一条 对各类会计检查中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加以整改。第十四章 经营工作管理
第七十二条 固定资产要建立登记簿,有账有卡有簿,低值易耗品要建立登记簿,并定期进行清点核对,做到账卡实相符。
第七十三条 认真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各项收支计算准确,正确反映。
第七十四条 掌握各项业务和财务收支动态,参与经营决策,定期开展财务收支活动分析,提出有效方案并取得明显成效。
第七十五条 正确执行利率政策,及时准确计算利息。
第七十六条 加强其它应收、应付科目的管理,定期清理,做到无非营业性等占款。
第七十七条 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各项费用支出按核定的计划执行,无违反制度的行为。
第七十八条 财务核算完整、真实、准确,无转移收入、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行为。
第七十九条 各项减值准备、应收利息、应付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应交税金、递延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它费用等按规定比例(计划)计提(摊销)。第十五章 质量指标
第八十条 会计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会计差错率=会计差错笔数/会计业务总笔数。
第八十一条 出纳差错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内。出纳差错率=出纳差错金额/出纳现金收付总量。
第三篇:江苏省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要点
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3-03-03浏览次数:640【字体调整:大 中 小】
2013年,全省科技工作以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科技创新大会各项任务为重点,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努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探新路、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见实效、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求突破,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贡献。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8%,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7.5%。主要推进以下七项重点任务:
1、突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实施省科技创新工程的首要任务,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启动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000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创新主力军。深入开展“千人万企”行动,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重点政策落实力度,确保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超过200亿元。坚持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重点、市级为基础,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提高到85%以上,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深入推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工作,支持其配置国内外创新资源,研发重大前沿核心技术,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企业科技园。择优遴选300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加大集成支持力度,加快上市融资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创新国际化,设立海外技术成果转化专项,支持企业开展跨国技术研发合作与成果转化,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创新园。
2、突出高新技术园区发展,着力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进高新园区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集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强化创新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创新核心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海内外创新资源向园区集聚。按照“一区一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方向,引导园区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完善高新区发展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绩效为主的考核评价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高新区申报建设国家级高新区,支持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支持新建若干省级高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搭建省市联动工作推进平台,指导各地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加大政策先行先试,构筑产业高地、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区)、创新型乡镇建设,搭建重大创新创业载体,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新建10个以上省级创新型县(市、区)、30个以上省级创新型乡镇。推进大学科技园、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产业园和科技创业园建设,提高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大力推进协同创新,加快科教结合产业创新基地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创新集群。
3、突出战略高新技术领域突破,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战略高新技术领域,实施前沿先导技术创新专项,加大对代表国际发展方向、对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前沿先导技术研发支持力度,重点推进3D打印、智能机器人、高温超导、未来网络、高效储能、特种材料等10大领域的研究部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强化对世界科技发展态势的分析和跟踪,准确把握新一轮产业革命和全球竞争格局变化最新动向,持续做好关键技术选择的战略研究。探索项目经理制,试行与国际接轨的科研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有效组织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集中突破方向明确、带动性强的重大技术。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省级层面的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研究,进一步统筹配置全省产业创新资源,建立健全产业研发创新体系,使之成为产业发
展的战略智库、孵化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摇篮和重大产业技术的策源地,努力赢取未来发展主动权。
4、突出产业高端跨越,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产业升级“三大计划”,着力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培育产学研用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良好创新生态。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和战略产品。选择特色优势突出的新兴产业集聚区,加大省地联合招标力度,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挥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高校院所开展企业需求导向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瞄准纳米材料科学、清洁能源、核技术等优势领域,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深入实施新材料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专项推进方案,集成培育产业创新集群。研究制定“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科技对文化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高新技术应用示范,推进国家“十城千辆”、“十城万盏”试点工作,支持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提升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努力打造一批千亿元级、百亿元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5、突出青年人才培养,着力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持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加强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启动建设苏南人才特区,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加强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扩大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规模和支持范围,择优支持500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快培养储备科研带头人。鼓励和支持我省杰出青年科学家承担国家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推荐申报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双创人才、企业博士等人才计划实施,实行科技计划和人才计划联动配套,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建设,集聚海内外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企业设立“企业创新岗”,推动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加强“科技镇长团”选派工作,进一步推动科技人员服务基层、园区和企业。
6、突出打造民生科技,着力促进科技惠民富民。实施民生科技行动计划,加强公共卫生、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建筑节能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示范应用,加快建设一批以“新知识普及、新技术示范、新产品应用”为核心内容的科技社区,布局打造一批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加大对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探索公益院所发展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生物、信息、生态等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创新,培育优良品种30个,示范推广面积1200万亩。强化城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支持创新型乡镇开展宜居、绿色、低碳城镇综合技术集成与科技示范。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网络,重点创建10家以上示范店面,服务农民30万人次。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园等载体建设,组织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和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科技支撑。
7、突出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创新动力机制。深化南京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研究制定支持南京开展股权激励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总结推广“科技九条”、“创业七策”等政策措施。探索建立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定期为企业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的制度。选择若干科技计划,逐步开展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互相监督的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国家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布局新建10个省级科技金融合作示范区,启动省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新建30家以上科技支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专营机构。启动制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条例,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的评价考核体系,引导科研活动更好地面向实际需求。完善厅市会商机制,办好产学研展洽会、科技成果转化实施10年成就展等重大活动。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第四篇:农村信用社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信息科技的投入,使得网络信息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从总体上看,目前农信社在科技工作上,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设备运行比较正常,软件管理比较规范,资料保管比较好。但是与股份制银行比,据有关调查显示,农信社的整体信息化程度要落后7年至8年。可以说农信社的科技工作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
题:
1.观念陈旧,思想认识不到位。信用社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普遍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对科技知识学习掌握得不多,思维定式仍然沿用老办法多,对新事物接受少,接受慢,因而对快速发展的信息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具体表现为“三个不知道”:一是不知道有哪些最新的科技手段;二是不知道如何让科技推动业务工作的开展;三是不知道如何检查科技工作。对科技工作往往很茫然,束手无策,认为是太专业的工作,工作决策中主动应用得少。
2.编制过少,人员配备不到位。主要是专职人员少,技术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有的联社科技部门都不单设,有的即使单设,人员也不多,只有2人,但信用社网点多,现在一个联社少则十多个,多则上百个信用社,而现在信贷、会计等部门,人民银行、银监会及上级省联社上线使用的程序越来越多,大小程序均在十几个,任务特别重,人员配备根本不到位。
3.各自为阵,整体规划不到位。由于信用社是一级法人,条线组织机构不健全,长期由人民银行等机构代管,而科技工作需要投入的资金又比较多,所以整体规划能力差,基层只能是各自为阵,这是信用社科技工作落后的最主要原因。
4.素质不高,岗位培训不到位。信用社目前科技人才匮乏,极少有科班出身、专业对口的本科以上的毕业生,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远远低于其他的金融机构。在人才少、基础差的情况下,系统的培训也很少,从专业管理员到一线的操作员,基本都是干中学,学中干,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与时代的要求尚有差距,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他们很难承担日益繁重的科技任务。
5.制度淡薄,综合管理不到位。由于人员水平限制和制度观念淡薄,对科技工作综合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个别人随意离开工作岗位,且不及时签退;密码设置规律性强,喜用易记的生日、家庭或单位的电话号码作密码,保密性差;发电机的配备不足,一旦停电,长距离的路程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配工作;有少数营业网点对设备随意摆放,线路凌乱,没有理顺、固定;有些网点网络设备运行环境较差,防震、防潮、防火、防鼠等防范措施不到位;有些用作管理的计算机尚未安装杀毒软件,或虽已安装但不能及时升级;有些机房还储存有辐射性、强磁性、易燃性物品,对正常营运形成了潜在威胁等。由于管理不到位,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6.缺乏组织,系统开发不到位。中西部地区因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其农信社信息化建设还基本停留在电子化阶段,即以电子化代替手工处理业务,系统研发很少;东部地区虽然较发达,但是许多地方仍然储蓄不能跨县通存通兑、全省结算渠道不通,数据资料分散存储,难以综合统计和管理;应用系统版本有中创、神州数码等多个版本,各模块间相互分离,处理不一致;原应用系统无源程序,维护成本高,后续开发难;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渠道电子服务方式没有。同时办公自动化远远不够,很多省份一点都没有进展。系统开发不到位,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
第五篇:村镇行信息科技工作2015报告
XX村镇银行
信息科技工作2015工作总结
综合办公室:
2015年我行认真扎实开展信息科技各项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信息科技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逐步增强信息科技在各项业务发展中的保障作用。现将全年信息科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信息科技规划情况
(一)严格内部管理,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
1、加强中心机房管理,定期检查,查看相关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排除。
2、加大网点设备保障力度,有问题及时更换维修,确保一线人员正常使用。
3、加大综合业务系统网络线路维护力度,保持运营商联系,确保系统高效运行。
(二)强化自身学习,提升科技管理人员水平
1、采取自学方式,不断加强科技理论知识学习。
2、通过日常故障处理,切实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3、加强交流,通过向发起行及专业人员请教,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三)配合好发起行各类新系统上线工作
随着近几年发起银行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类新系统频频上线。为了提升员工掌握新系统的操作能力,更好的适应业务开展,要充分做好新系统上线的技术保障工作以及推广指导培训工作。
(四)采取有力措施切实防范突发事件
充分考虑信息科技管理存在的风险隐患,尽早发现尽早整改到位,做好各项应急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积极配合发起行上线的新业务系统,同时和发起行信息技术中心沟通协调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按照流程银行建设要求,梳理条线制度及流程文件的编写工作。
(三)加快我行现代化设施建设推进如新办公楼网点自助银行、自助服务区、亮化灯箱等新设备引进。
(四)参与协调新大楼营业场所、自助服务区、机房等重点区域的网络布线工作。
(五)日常计算机等设备故障处理,机房管理,定期检查,网络故障及时排除解决问题。
三、信息科技治理情况
本行成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的信息科技领导小组。行长为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信息科技治理制度的贯彻落实,同时负责监督各项职责的落实。办公室承担具体信息科技职责,履行总体业务战略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策略。履行信息科技预算和支出、信息科技策略、标准和流程、信息科技内部控制、组织员工参与晋城银行信息安全培训、专业化研发项目发起和测试、信息系统和信息科技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和升级、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科技外包、信息系统退出和应急预案演练等职能。
四、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一)物理环境管理
1、机房的物理访问控制:严防外部人员进入机房擅自操作。
2、系统密码均由专门人员掌管,计算机终端无人看管时锁定;
3、机房采用集中监控,监控清晰全面,机房环境设施均有专人岗位值班管理,参数实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岗位人员具备管理监控专业素质。
4、机房供电系统均采用双路UPS供电,线路冗余性好,负载能力强,完全能够满足机房电力需求。
5、机房空调系统的有效性和冗余性,给排风系统的有效性:机房空调系统安全有效,给排风系统工作正常。
6、中心机房配套防盗窃、防雷、防火、防水、防静电、温湿度控制等措施,确保机房正常运转。
(二)网络管理
综合业务系统与外围办公系统严格隔离,不存在混接现象。中心机房配备路由器、交换机,承载业务转接,数据传输,互为备份。县到市主干线路为联通和移动,主线为联通,备份线路为移动,带宽权威10兆,保障生产通讯线路通畅运行。网络设备管理配置均由专人分管负责,确保合理操作,保障网络通畅、安全;
(三)应用安全
1、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授权及鉴别认证措施。业务应用系统用户密码相关业务人员各自保管,通过操作号和密码进行身份鉴别认证。
2、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访问控制。系统软件用户访问实现权限控制,各级人员只能进行权限内操作
(四)数据管理
本行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实时存放于发起银行,数据备份工作也由发起行发起行统一完成。目前发起行正在建设新的核心业务系统,同时抽调我行员工进行业务测试。
(五)设备管理
本行按要求实行严格的内、外网隔离,对不同的设备实行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后台服务器由发起行定期升级,实时有效防止计算机病毒入侵;对于柜面用终端安装桌面安全管理系统,有效控制病毒通过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和有效识别所有接入设备;对于工作需要配备的外网办公用机,安装杀毒软件,实时在线升级防护。
五、信息科技审计情况 内部审计部门承担本行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审计职责,负责信息科技审计制度和流程的实施,制订和执行信息科技审计计划,对信息科技整个生命周期和重大事件等进行审计:
(一)审核员工了解、遵守信息科技策略、指导原则、信息保密、授权使用信息系统、信息科技管理制度和流程等要求。
(二)评估关键岗位信息科技员工流失带来的风险,督促信息科技中心做好候补人员和岗位替代方案等防范措施。
(三)通过评价审计,可以发现信息系统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了解并认识当前所面临的信息科技风险和现有安全措施与银监会《信息科技管理指引》要求的差距。
(四)通过信息科技风险审计,确保管理层的信息安全建设决策有据可依,对审计发现的安全问题要求信息科技部进行整改,达到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的目的。
六、信息科技风险自我评估
结合本行实际信息科技风险管控存在以下不足:
(一)全行员工信息科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薄弱。
(二)网点客户资料等一些信息落地终端或办公电脑,没能集中保存,存在一定业务数据安全隐患。
(三)网点均存在wifi无线密码控制能力弱问题。
(四)业务应急演练有待进一步加强。
七、来年信息科技规划
(一)加强系统管理,保障安全运行 对已上线运行的应用系统,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征求意见和建议,结合流程银行建设规划,通过严谨的系统需求分析和可行性研究,拟定优化方案,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有效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二)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监控
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监控工作,一是要加强本行科技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科技信息工作中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确保全行科技自信相关工作正常、稳定开展。二是要不断提升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有效防范科技信息工作中的操作风险,梳理信息系统的风险环节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科技信息制度建设,逐步强化科技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科技信息制度建设
在调查实践的基础上,借鉴他行的先进管理经验、技术与方法,并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信息科技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内部制约机制,逐步完善信息科技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保障系统安全有效运行。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确保各项信息科技工作制度执行到位。
(四)进一步加大全行科技工作管理力度
信息科技中心要明确部门工作职责,清楚界定与其他业务部门职责划分,防止职责不清造成管理上混乱。信息科技中心要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工作流程,逐步完善科技信息服务规范和问题处理流程,不断促进科技信息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定期开展科技信息工作检查,不断提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信息科技中心计划每半年组织一次计算机知识培训会,根据系统推广计划,适时开展集中培训或网点现场分步培训等形式的专项培训。根据发起行培训计划,派员参加发起行的专业培训。力争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水平,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具备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队伍。
二O一五年十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