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县级标准)
附件2-2: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
县 级
(苏南地区)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率先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室。
2.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公共图书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
3.文化馆建设。文化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标准。5.村(社区)文化室建设。结合村级(社区)行政组织办公场所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100平米的文化室,每个文化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6.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7.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行政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区、市)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
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0.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
11.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12.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1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图书馆建立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1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的资源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15.政府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16.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7.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8.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1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2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21.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22.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23.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4.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
25.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财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
26.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7.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市乃至全省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8.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29.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达到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
县 级
(苏中、苏北地区)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初步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室。
2.图书馆建设。图书馆达到部颁一级以上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7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3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3次以上。
3.文化馆建设。文化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10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标准。5.村(社区)文化室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50平米的文化室,每个文化活动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00%行政村建立村图书室(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
6.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7.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0.图书馆、文化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
11.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12.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4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6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13.开展延伸服务。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等多种模式的服务体系。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具备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的能力。
1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9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的资源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15.政府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16.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7.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8.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1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2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21.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2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22.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23.文化事业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4.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
25.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起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26.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7.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8.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29.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的达到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
第二篇: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市级标准)
附件2-1: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
地 市 级
(苏南地区)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率先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室。
2.图书馆建设。市、县两级图书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1册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1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4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5次以上。
3.文化馆建设。市、县两级文化馆均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
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相应标准。5.村(社区)文化室建设。结合村级(社区)行政组织办公场所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100平米的文化室,每个文化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
6.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7.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行政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区、市)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少年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市县两级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县级以上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
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0.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56小时。
11.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12.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13.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市、县图书馆建立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的总分馆制,实现通借通还。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图书馆每年下基层服务次数不低于50次,文化馆每年组织流动演出12场以上,流动展览10场以上。
1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等的资源服务。
15.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市一级建设3个以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建立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群众活动远程指导网络。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16.政府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17.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8.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9.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2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2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2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23.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24.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5.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
26.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文化和财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
27.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8.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9.结合具体实践,参与文化部或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省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课题报告通过专家组验收。
30.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31.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达到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
地 市 级
(苏中、苏北地区)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初步建成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初步形成,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方面
1.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市有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室。
2.图书馆建设。市、县两级图书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公共图书馆人均占有藏书0.6册以上;市、县两级图书馆平均每册藏书年流通率0.7次以上;人均年增新书在0.03册次以上;人均到馆次数0.3次以上。
3.文化馆建设。市、县两级文化馆达到部颁一级馆标准。
4.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100%的乡镇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相关标准。
5.村(社区)文化室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有面积不低于50平米的文化室,每个文化室都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00%行政村建有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
6.公共电子阅览室(含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点)建设。依托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市及所辖县、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100%的乡镇(街道)、社区建有标准配置的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
7.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重心下移、资源下移。积极组织城市文化部门和单位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农村和社区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
8.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农民工、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市县两级图书馆设立盲人阅读区,配备设备和盲文读物。县级以上文化馆经常性组织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培训等。
9.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采取项目补贴、资助和政府招标采购等方式,通过集中配送、连锁服务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0.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
11.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12.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4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6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13.开展延伸服务。市、县图书馆建立总分馆制等多种模式的服务体系。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配备一台以上流动服务车,具备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的能力。
14.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100%的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基层服务点,70%的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居民可享受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的资源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方面
15.政府有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制定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措施。建立政府与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专家咨询制度、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营的公众参与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参与、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
16.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文化馆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等标准,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7.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8.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方面
19.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
2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费得到落实。建立完善公共文化经费投入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省平均水平。
21.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和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文化指导员)。
22.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县级文化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80%。
23.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24.利用网络、声讯、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公共文化服务技术支撑系统,实现当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方面
25.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建立起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公共文化机构、重大文化项目工作考核机制。
26.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7.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8.结合具体实践,参与文化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课题研究工作,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共性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为国家、省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同类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课题报告通过专家组验收。
29.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30.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工作的达到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要求。
第三篇: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附件2-3:
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
乡镇(街道)
(苏南地区)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加强乡村统筹,率先建成符合当地实际、覆盖乡村、惠及镇村居民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健全
1.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室。
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经营保障、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标准。
3.村(社区)文化室建设。结合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设面积不低于100平米的文化室。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建有符合《江苏省文化共享工程农村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
5.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
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市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7小时。
6.乡镇(街道)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及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不少于42小时。
7.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5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8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8.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镇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有线电视入户率≥90%;文化共享工程实现“村村通”;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享受图书、时政、文艺、科技等文化信息服务。
9.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化站经常组织开展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知识普及培训等。
10.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1.重视特色文化创建工作。加强对当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在特色文化团队建设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乡镇获得市级以上“特色文化乡镇”称号。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有力
12.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及当地各项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文化建设,制定统筹镇、村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措施。建立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效运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工作机制。
13.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标准,无偿划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4.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5.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团队和农民自办文化具有一定规模,每年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不少于2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16.乡镇(街道)文化事业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镇、村(社区)领导机构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
17.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公共文化业务经费、公用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经费得到切实保障,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县(市、区)平均水平。
18.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3名以上,行政村(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兼职文化管理员。
19.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建立
20.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
21.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2.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本市乃至全省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3.积极协助文物、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做好文物保护盒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乡镇(街道)
(苏中、苏北地区)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深化改革,加强乡村统筹,率先建成符合当地实际、覆盖乡村、惠及镇村居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立
1.公共文化设施完善,布局合理,方便群众参加活动。实现乡镇(街道)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社区)建有文化室。
2.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经营保障、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省文化厅、财政厅印发的《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标准。
3.村(社区)文化室建设。结合村级(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100%的行政村(社区)建设面积不低于50平米的文化室。
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建有符合文化部《江苏省文化共享工程农村乡镇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实现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均等
5.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服务活动。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达到本市先进水平,人均参加文体活动的时间每周不少于5小时。
6.乡镇(街道)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及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不少于42小时。
7.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看1场以上电影、每年看4场以上戏剧或文艺演出,每年组织6次以上规模较大的群众文体活动。
8.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镇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有线电视入户率≥80%文化共享工程实现“村村通”;基层群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享受图书、时政、文艺、科技等文化信息服务。
9.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文化站经常组织开展针对上述特殊人群的各类文体活动,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知识普及培训等。
10.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引入竞争机制,面向市场,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11.重视特色文化创建工作。加强对当地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保护利用,在特色文化团队建设和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三、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有力
12.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及当地各项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村文化建设,制定统筹镇、村文化发展的相关规划、政策和措施建立政府主导,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有效运营,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文化工作机制。
13.切实按照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编制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等标准,无偿划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布局合理、服务便捷。
14.以示范区建设为平台,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有效整合,实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综合、系统、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现便民惠民,提高整体服务能力,发挥综合效益。
15.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民营文艺团体、民间文艺团队和农民自办文化初具规模,每年参与公益性文化活动不少于1次,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四、资金、人才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
16.乡镇文化事业建设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对镇、村(社区)领导机构的考核指标体系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
17.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近三年财政文化体育支出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公共文化业务经费、公用经费和人员工资福利经费得到切实保障,人均文化支出(按常住人口计算)高于本县(市、区)平均水平。
18.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2名以上,行政村(社区)有至少1名财政补贴的兼职文化管理员。
19.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文化专兼职人员参加集中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
五、公共文化服务评估体系健全
20.建立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形成政府、社会、服务群体共同参与的监督管理体系。
21.实行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管理制,将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情况和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六、其他方面
22.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并已取得显著成绩,在本市乃至全省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
23.积极协助文物、文化市场管理部门做好文物保护盒文化市场管理工作,涉及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等部门的工作内容,按照部门要求达到相应标准。
第四篇:江苏省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江苏省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一、苏州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基本条件
苏州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太湖之滨,江苏省第二大城市,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共辖5个县级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7个区(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工业园区、高新区)。苏州是中国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9000亿元,居全国各类城市第五位。
苏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和重要代表,是传统文化发达、历史底蕴深厚的风景旅游城市。苏州现有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市、常熟市),8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周庄、同里、甪直、木渎、沙溪、千灯、锦溪、沙家浜),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明月湾、陆巷),平江路与山塘街入选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苏州市的9处古典园林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昆曲等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4处;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5个。可以说,苏州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在全省全国都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优势。2004年,苏州获评中国十大活力城市,评选委员会的评价是:“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这是对苏州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协调发展的充分肯定。
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是苏州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最好的时期。呈现出四大亮点:
一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决策部署,苏州紧紧抓住列为江苏省唯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有利时机,着力建立了城乡一体政策体系,基本确立了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在全省全国的品牌地位,涌现出了张家港市永联村、常熟市蒋巷村等经济、社会与文化综合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全市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254.55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14平方米,达到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2009年,苏州市和下辖的10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区”复检,位居全省首位。
二是打造具有苏州城市特色的文化惠民活动品牌。根据中宣部、文明办《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的实施意见》的精神,依托“江河湖海”兼具的水文化资源和“吴文化”独特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和较大影响力的文化节庆活动。近年来,成功承办了两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和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中国农民文艺会演等一大批品牌节庆活动;苏州所辖的各市(县)、区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围绕“江河湖海”形成了诸如“长江文化艺术节”、“江南文化节”、“郑和航海节”、“运河文化节”、“太湖文化论坛”等一批极具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品牌。我市精心举办的每年一届的苏州阅读节,自2006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共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2800余项,参与读者1300余万人次,已成为推动全民阅读、营造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中央文明办的领导同志专门作了重要批示:“苏州阅读节办得好!是讲文明树新风的重要载体,是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志性工作,要认真总结苏州阅读节活动经验并大力推广。” 苏州市委、市政府也被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民阅读活动先进单位”。
三是逐步改进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2007年起,在我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城区基层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和城区基层文化建设各“五件实事”(新农村文化建设“五件实事”是:1.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3.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户户通”工程和农村广播全覆盖工程;4.健全、完善农村文化市场体系;5.加强农村文化遗产保护。城区基层文化建设“五件实事”是:1.完善苏州城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3.活跃基层文化活动;4.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5.健全基层文化建设工作机制),并将两个“五件实事”纳入市政府对市(县)、区政府的考核内容,每年签订责任书,并对完成情况进行督察。2010年10月,在“江苏省文化发展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文化发展、政府投入、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等4大类15项指标)考核中,苏州位列全省第一。
四是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注重制度设计研究。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创新思路,积累经验、总结提炼,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形式和研究成果。2005年在文化部首届创新奖评选中,我市的《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获得唯一的特等奖;而随后的两届创新奖、张家港市的《长江流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吴江市的《区域文化联动》两个项目连续获奖。而苏州的总分馆制以其自主创新式的构建模式,以全国首创“动态资产权”、“孵化式培训”、“扁平结构”等做法和管理机制,被国内图书馆专家教授称为“苏州模式”而受到充分肯定,并荣获了“全国第十四届群星服务奖”。
2010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在科学分析苏州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将“把苏州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样板区、开放创新的先行区、城乡一体的示范区,成为以现代经济为特征的高端产业城市、生态环境优美的最佳宜居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的文化旅游城市”(“三区三城”建设),确定为苏州“十二五”发展的总目标,继续将城市文化建设摆在城市发展的战略位置,对于推动全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苏州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显著成绩,以及“十二五”期间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都为在更高起点上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苏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情况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日益完善。
1.市和县(区)级重大文化设施建设。苏州图书馆新馆、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苏州演艺中心、苏州美术馆新馆、苏州市文化馆新馆、苏州名人馆、苏州评弹学校新校等一批市级重点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各市(县)、区也相继建成一批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市共有县(区)以上公共图书馆12个,均为国家一级馆;10个公共文化馆中有8个是国家一级馆,2个国家二级馆;另建有市及县(区)级博物馆、纪念馆42个,美术馆11个。
2.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级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全市100%的乡镇(街道)建有单独设置的综合文化站,其设备配置、活动开展、人员配备、综合管理等达到发展改革委、文化部制定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标准》。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设施达标建设覆盖率95%以上,全面完成农家书屋在我市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
3.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全覆盖。大力提升了城乡文化队伍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了基层群众从多渠道获取优秀文化信息的能力。至“十一五”末,在全市范围实现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县有支中心、乡乡有基层服务点”以及“村村通”的目标。全面建成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广播电视双入户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全部完成,全市数字电视总用户达215万户,居全省各市之首。
(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逐渐增强。
1.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不断加大。全市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坚持“三贴近”,不断开拓创作题材领域,涌现了一批体现苏州特色的优秀作品。仅“十一五”期间,就有1台剧目入选文化部建国60年来“首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2台剧目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1台剧目获“文华大奖”,5部戏剧和文学作品获中宣部 “五个一工程奖”等,10个作品获得“群星奖”。还有一批优秀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和美术、群文作品获得“星光奖”等全国性奖项。同时,每年面向基层群众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万余件。丰富多彩的文艺作品极大地满足了我市群众的文化欣赏需求。
2.文化活动的惠民程度不断增强。在打造重大节庆文化活动的同时,我市统筹开展了以“我们的节日”、“天天有”、市直舞台艺术“四进工程”和“群星璀璨——城区各广场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四大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受到各层面人群的广泛欢迎和参与。据统计,全市每年开展的各类公益性惠民展演展示活动3万次,惠及农村及社区群众累计突破5000万人次。年均为基层送书10万余册、送戏3283场次、送电影1.5万场次。全市“全国群众文化先进社区”2个、“全国特色文化广场”4个;涌现民间业余文艺团队近4000支,每年开展各类活动近1.5万次。坚持市县区联动,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民健身月和全民健身日活动,逐步形成了全民参与、具有本地特色的“苏州体育节”。
3.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从2005年起,逐步实现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和通借通还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总分馆108个(其中,市级图书馆分馆26个;县级图书馆分馆 82个,各县级市建制镇、非建制镇图书馆分馆建设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拥有图书流动服务车4台,年均基层服务出车600次以上。同时,为实现农村公共信息服务的经济、高效和可持续,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四位一体”(村图书室、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文化信息共享)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基本实现了15分钟免费文化圈。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广大城乡基层群众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文化信息资源及享受数字资源服务。市、县两级均自建有地方文化数据库,仅苏州图书馆“文化苏州”网站就建有地方特色数字资源远超过3个,特别是“苏州古籍方志数据库”,就有285部古籍方志和18种民国报纸。
4.公共文化服务的产业支撑和市场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十一五”以来,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多项政策加快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鼓励文化企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基本形成了以文化艺术、出版印刷、广播影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会展广告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文化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一。2010年,多元化市场投入公益性文化的资金达253.2万元。制定并落实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先后出台《关于支持和服务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奖励办法(试行)》。目前苏州现有34家民营文艺表演团体,1000余名演职人员,常年扎根基层、服务人民,与国有院团和群众文艺团体互为补充,年演出场次在8800场以上,接待观众超过6000万人次,为繁荣苏州文化事业、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日趋健全。
1.政策保障。苏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苏州先后多次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和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2004年6月,市委宣传工作领导小组下发《“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提出了“文化立市”理念;2007年苏州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苏州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苏发〔2007〕13号),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目标。在基层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四级全覆盖基础上,我市近期制定并颁布了《苏州市基层文化标准化建设评选和命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不断完善基层文化阵地的“建”、“管”、“用”机制。
2.机制保障。在我市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各级政府不断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了政府中心工作,制定规划,明确目标,加强对文化部门和基层政府工作的指导,努力把工作深入到基层,逐渐建立起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市规划部门和文化主管部门紧密协作,编制了苏州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规划,就全市范围的文化设施进行科学化、网格化的布局规划,努力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市财政部门对文化事业经费做了精心编制,“十一五”期间年均公共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不低于1%;市编办、人事和文化主管部门就基层文化从业人员的编制、培训、资格认证等工作做了会商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市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积极参与,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等设施完备,均实行免费开放。各级政府在逐年加大对基层文化事业投入的同时,在整合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推进投入方式的多元化、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探索并完善了符合各地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基层文化工作新机制。张家港投入巨资,确定了镇、村全面建成“八个一”的目标;常熟市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也纷纷围绕阵地、队伍、活动内容与方式、文化环境建设,提出了切合各自实际的工作目标,不断健全工作机制,落实了工作措施。
3.资金保障。“十一五”期间,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我市公共文化财政呈逐年上涨趋势,年均增长幅度超过18 %。市级财政专门设立了“公益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引导资金”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和基层公益性文化项目。2007年起,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立“苏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奖励引导专项资金”,各市(县)、区也相应设立了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确保了农村和城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开展的资金需要。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苏州市级和县(区)级重大文化设施资金投入总计42.1亿元;全市基层文化设施资金投入总计4亿元,建筑总面积8.5万平方米;而包括图书馆购书经费、博物馆文物征集经费、文艺创作和生产经费、重点文化艺术活动经费、免费开放补助经费以及其他方面经费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总计达9.7亿元。
4.人才保障。一方面,根据《姑苏人才计划》,培养和引进文化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和重点人才。另一方面,规范和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对基层文化站(室)的人员编制做了明确规定。同时制定了以“统一培训、统一考试、持证上岗”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苏州市人事与文化主管部门联合下发了《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制度》和《关于〈苏州市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制度〉(试行)的实施意见》,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了两轮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来自各市(县)、区共1570余人(中级职称以下)参加培训,基本实现了基层文化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在对基层文化从业人员试行资格认证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做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实践。截止“十一五”末,全市96个镇(街道)文化站专兼职工作人员共609人,全市176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心)现有兼职工作人员1764人。市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高于70%,县级文化单位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近80%。
5.理论保障。苏州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取得了不少典型的研究成果,不仅连续获得三届文化部创新奖,而且在“群星奖”、“江苏省文化理论创新工程”中获奖。2010年,在文化部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中,苏州市承担江苏省申报的“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的二级课题――“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投入机制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不断研究、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四)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在新的发展基础和起点上,特别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对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标准,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矛盾、问题,主要有:
1.我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较大,但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力度有待增强,特别是一些基层文化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发挥还比较有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活力不足。
2.我市文艺创作在全国摘金夺银,但相比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庞大需求,公共文化产品的总供给量仍显不足,特别是贴近城乡居民生活、符合居民自娱自乐需要的优秀原创群文作品的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
3.我市文化产业加快崛起,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文化产业对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发挥还不充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及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4.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经过不断努力正在逐步改善,但总体上的结构失衡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湖北省黄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一、黄石城市文化积淀丰厚
黄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楚文化与吴文化交融包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早在二、三十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石龙头旧石器时代遗址”、西周前期的 “鄂王城遗址” 等各类古文化遗址2103处 ;三千年前,先人曾在此大兴炉冶,留下了世界著名的铜录山古矿冶遗址;一百年前,民族工业先驱张之洞在黄石创办了大冶钢铁厂;1907年成立湖北华新水泥公司,曾有过“远东第一”的称号;为这片热土留下了深厚的工业文化底蕴。黄石是革命老区。全市有革命纪念馆2个,烈士陵园5个,龙港革命旧址、红三军团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等6处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文化深入人心。民间文化繁荣。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西塞神舟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其中阳新采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还走进央视戏曲春晚;全市现有各种民间文艺团体近百个,长期活跃在广大城乡。企业文化特色鲜明。全国六大铜基地之一的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全国十家特大铁矿之一的大冶铁矿、全国十大特殊钢厂之一的冶钢集团、全国三大水泥集团之一的华新水泥集团、全国最大西服出口基地和面料生产基地的美尔雅集团等一批大企业不断培育发展和谐奋进、开拓创新、体现人文关怀又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建市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黄石市始终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图书馆、群艺馆、博物馆、歌舞剧院、科技馆、工人文化宫等文化机构先后22次获得国务院及中宣部、文化部、人事部的表彰,27次获得省政府及文化厅、文物局的表彰。
二、黄石文化建设基础扎实。
一是大型公共文化设施齐全。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相继新建了黄石市图书馆、博物馆、黄石大剧院、科技馆、工人文化宫、体育中心、磁湖梦演艺中心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大冶市、阳新县三馆齐全,均达到部颁三级以上标准,并分别建有专业剧团。市图书馆连续三次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市群艺馆、博物馆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群众艺术馆”,大冶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图书馆。二是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扎实。全市31个乡镇已建成综合文化站30个; 729个行政村建成标准文化室和农家书屋539个。四个城区和开发区的20个街道已建成标准街道文化站6个、141个社区已建成标准文化室54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网络健全、结构合理、符合要求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坚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政府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导、业余文艺团队为骨干、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动各种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市县两级图书馆、博物馆均已超标准向社会免费开放;市县两级图书馆都建有盲人阅览室,配有盲文电脑和读物;市歌舞剧院、图书馆配有流动演出车和流动图书车,定时定点为群众服务;坚持文化“三下乡”,年送戏下乡超过600场;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图书馆开架借阅,设立自修阅览室;博物馆开办公益讲座,举办文化论坛;群艺馆常年组织广场文艺活动,免费开办多种培训班;广电部门在公共场所建设电子报亭,移动电视,创造条件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四是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体系初步形成。已经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初步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能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文化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等编制的多项标准,市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基本上是无偿划拨;90%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都能无偿划拨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地。五是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市图书馆、市歌舞剧院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了人事制改革,形成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制定并落实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事业建设有关政策,一大批民间文艺团体活跃在城乡,市爱乐合唱团、星海潮艺术团等11支骨干民间文艺团体多次出国演出,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六是资金、人才和技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市财政对文化的投入逐年增加,文化活动的技术装备不断更新,特别是广电设施和信息技术设施更新加快。重视对业余文艺团体的扶持,每年都对市级骨干民间团队分别给予资助。已经把吸引、培养、留住文化人才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之中;重视现有人才队伍建设,能够实现县级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5天,业务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70%,乡镇(街道)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参加脱产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5天的标准。
(三)黄石公共文化建设情况具有代表性。黄石市文化建设现状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既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一个、又有湖北县市经济的领头羊大冶市,还有与其他兄弟城市不相上下的4个城区,也有国家级贫困县、革命老区阳新县,其文化建设现状在湖北及至中部地区有较强的代表性。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文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了覆盖城乡、结构趋于合理、运行较为正常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且初具规模,总产值占GDP4%以上,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条件;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比较旺盛,业余群众文化活动比较频繁,民间文艺团体众多,具有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基础,先后有31人次、36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的表彰;特别是近年来创作的京剧《闹龙宫》、舞剧《元神祭》、音乐类《岁月欢歌》、女声表演唱《心中的伞》等于22部作品在全国性的比赛中捧回大奖,展现了黄石地区文化生活的活力和文化竞争力。当然,黄石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存在着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人才培养力度不大,基层设施滞后,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有待我们在创建示范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真研究解决。
三、公共文化发展空间广阔
黄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确定以创建示范区为总抓手的工作思路,将其建设纳入市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层层签订责任书。未来两年,我们将以创建示范区为总抓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坚持政府主导、公益服务、以人为本、均等共享、就近便捷、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软实力提升,到2012年底,建成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大增强,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日益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在省内外有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措施到位,先进文化的渗透力、感召力、辐射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部创建标准。力争成为湖北的代表、中部的前列、全国的先进。
(一)形成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按照优化结构、均等布局、突出重点、分级配置的原则,重点建设一批体现城市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加快现有文化设施的改造和基层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优化配置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加强市、县(市)区广播电视台数字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互动电视、数字信息服务和卫星接收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系统,打造“数字黄石”;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的力度,扩大广播电视有效覆盖,建立以区县(市)为中心、乡镇(街道)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网络,形成以数字有线电视网络和IP宽带网络为基础的覆盖体系、以农村流动放映队为主体的电影放映设施体系;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覆盖城乡的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公益性文化设施整体水平达到同类城市一流和省内领先。
(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活力,丰富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样式,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特别是对农和涉农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保障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探索产业化运作途径,为广大群众提供多样化多方面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跻身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三)建设高素质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立健全各级公共文化机构,落实人员,保障经费和待遇。改革文化队伍育人选人用人机制,加快培养高素质的公共文化管理干部和专业骨干,不断培育各类文化活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队伍建设,打造面广量大、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富有创造力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体系。
(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公共文化产品;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与黄石城市地位相适应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一批文化名区县(市)、名乡镇(街道)、名村(社区)、名园、名馆和名品,打造一批报刊和广播电视的名栏目、名作品和名主持、名记者,推出具有一定影响的“黄石牌”出版精品,创建一批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再现一批具有国内影响的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文化品牌。
(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完善组织、政策、经费、机制等措施,倡导社会力量办文化,资助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活动,支持民间职业剧团发展,鼓励和引导农民、社区居民自办文化,逐步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指导员和农村文化辅导员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各司其责、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服务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
(六)形成文化发展的社会合力
着力营造更加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文化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具体指导,发改委、建设、规划等部门,要搞好对重大文化项目和文化设施的立项、规划、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社科联等人民团体要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作用,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建设。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牡丹江市是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经济文化发展中心,东部与俄罗斯接壤,有国家一级口岸绥芬河和东宁口岸,又是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辖绥芬河市、宁安市、海林市、穆棱市、林口县、东宁县 6 个市(县)和东安区、西安区、爱民区、阳明区 4 个城区,总面积 4 万平方公里。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步伐,创立千里文化旅游景观带,建设文化宜居幸福城市。区域内文化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厚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础好、覆盖广、建设快、效果好,具备相关条件和引领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要求,多数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一些工作跻身于全国先进行列。特申请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基地。
(一)着力文化规划建设,建成代表城市形象和水平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设施的规划、投入和建设,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了25个市、县(区)级大型文化设施(其中已建成项目19个,在建项目6个),其中在市中心区和江南开发区新建或改建了图书馆、新华影院、群众艺术馆、艺术中心、大剧院(中俄文化交流中心)等新八大文化设施,并正在建设占地30万米的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市级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国家一级群众艺术馆、国家三级朝鲜族艺术馆、全国唯一的朝鲜民族图书馆,县级拥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三级文化馆2个,二级图书馆1个,三级图书馆5个,各类博物馆、展馆37个,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有支中心1个,分支中心10个,村级文化活动室服务端达到100%。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完成全部55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80%,建设情况得到省和国家考评组高度赞扬,并评定为具有明显的示范性。全省首家试点单位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年放映10644场,全面超额完成每村每月放映电影一场目标,观众年均420余万人(次),并获中宣部颁发的服务农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
(二)着力打造本土文化品牌,确保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文化活动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我们注意根据群众文化需求的特点、城市文化资源特点和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策划、设计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同时有意识地将其培育和打造成本土文化品牌,通过品牌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这些品牌包括公益文化大讲堂、欢乐牡丹江金色田野、城市之光、社区文化节、农民文艺汇演、群星奖评选和以朝鲜民族文化节、冰雪旅游文化节、镜泊湖之夏旅游文化节、秧歌灯节、红罗女爱乐交响乐团和民族管弦乐团以及春节晚会等为代表的节庆演出文艺品牌。同时,我们塑造出了浓缩我市历史文化的大型乐舞诗画《镜泊华章》、以全国典型的人民好法官为题材的评剧《金桂兰》、全国组织战线的楷模王彦生为原型的话剧《山生》等大批文艺产品。我们还通过承办《同一首歌》、《激情广场大家唱》、《大江大湖唱大歌》群星演唱会等大型演出,形成了我市高水平的晚会品牌,成为全市人民每年企盼的文艺活动。十一五期间,社会各界以冠名赞助、捐献等形式为大型晚会、公共文化设施捐款捐物累计1000多万元。到目前,全市有各类民间文化团体13个,市清福社区和西牡丹社区先后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穆棱市兴源镇等四个乡镇被国家命名为“文化之乡”,横道镇、渤海镇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市文广新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组织先进单位,有六个县(市)区也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组织先进单位。
(三)着力构建服务平台,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组织支撑。多年来,我市先后成立市文化艺术委员会、文化企业家协会、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等各类社会组织32个,在政府和社会之间架构了文化服务、交流、参与的桥梁。以“三下乡”机制为推动,不断加大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力度,仅去年一年即为农村义务演出278场次,送书、送戏、送设备等折合人民币280多万元。提供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用地,将改建市博物馆、新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动漫学院、木制工艺品创意加工展销中心等大型文化设施和基地。去年我市注册了红罗女文化类商标,成立了注册资金1000万元的红罗女文化传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此文化品牌为平台,我们重点吸纳了红罗女爱乐乐团、民族乐团、远东舞蹈学校、和音乐器、靺鞨绣公司等民间团体和企业,将分散的公共文化资源进行了整合,既便民惠民,又提高了整体服务能力。今年开始,我市艺术中心将和红罗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事业和市场两条腿走路“双轨制”运行模式,体制机制改革将迈出重大步伐。
(四)着力强化领导,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人才和技术落实到位。历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均被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严格落实“五纳入”。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专项听取一到两次文化工作汇报,党政一把手亲自过问,在每年市政府“十件利民实事”中都安排文化建设的内容,并实施严格的绩效考核,如我市大剧院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和文化单位在职员工培训,在我市各级党政一把手和主要领导的关注和协调下,都得到了有效解决。近三年来财政累计投放 17321万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较快的发展。
(五)着力探索实践,努力创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我市已建立起比较先进、切合实际和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规划指导意见和评估制度,不仅涉及文化领域,同时延伸到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级行政单位和党群管理领域,形成了党政群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市委、市政府正在出台十二五期间《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社会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规划和意见,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发展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具体探索中,我市是全省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首家建组试点单位,运营模式在全国处于领先、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目前也具备较好的省内或国家示范作用。2007年我市文化体制改革中将原有话剧团、评剧团、京剧团和艺术学校整合为市文化艺术中心,整合后的实际运行情况效果好、影响大,国家和省内媒体都给予了大量报道,原文化局局长获得了全国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我市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2009年也获得了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
在我市公共文化体系的建设中,我们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满足人们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注重实现人的文化利益,努力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普及文化知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让广大市民和外来建设者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二是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如果说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要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那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公共财政在能够满足广大群众基本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将部分转向公共服务领域,逐步把公共财政的优势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为市民和外来建设者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文化服务。三是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决定政府应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应包办一切。要注重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引导、努力搭建平台,吸引和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去年在举办大江大湖唱大歌明星演唱会时,我们即通过招标、政府采购等形式委托金鼎大酒店等民间企业、远东舞蹈学校等民间文艺团体承办,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效率,仅一项活动就吸引了60余家民间组织参与。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关键之年。下步,我市将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全力抓实抓细、抓出成效。主要思路是: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和谐幸福社会的进程相适应,认真贯彻落实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以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334”重点工作为牵动(“334”即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三大工程,精心打造三个共享平台,落实四项政策保障措施),全面完成示范区创建各项任务,形成更加完备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争先发展先行一步,努力为全省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科学发展发挥重要示范和带动作用。
一、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三大工程。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一是以大项目为抓手,继续加大投入,着手开工改建市地志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续建市大剧院暨中俄文化交流中心和新华影剧院,引进横店集团等,新建两到三处五星级电影院,为公共文化服务增添新设施。二是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十百千”项目,即建设10个标准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100个文化活动室,1000个农村文化大院。三是健全四城区文化馆功能,开展城区文化活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全市5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887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二)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工程。一是以特色文艺演出活动为依托,实施文化艺术创作“十百千”项目。即推出10个精品剧节目,打造100个文艺活动群体,组织创作生产演出1000个文艺节目,力争“十二五”期间在省“文化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奖”或“文华奖”、“群星奖”等省、国家级重要奖项中取得好成绩,力争打造1至3件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品。二是以广场、节庆品牌、赛事品牌、基层、民族民俗文化五大活动品牌为核心,市、县(市、区)业余艺术团、各行业、社区、村文艺团队为骨干,普通市民为主体,全面开展城乡互动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各级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的阵地作用,繁荣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三是继续做精做好镜泊湖旅游文化节活动以及其它民间艺术活动、经贸文化活动、旅游文化活动、区域文化活动、社团文化活动,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三)公共文化服务利民工程。一是广泛深入开展各类文化下基层服务活动,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送书、送戏、送电影、送展览“四送”活动,打造具有影响力、地域文化浓郁的“欢乐牡丹江•金色阳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二是组织二个专业艺术馆即市群众艺术馆和朝鲜民族艺术馆突出公益性,全力扶助乡镇、村屯、社区、企业,确保55个乡镇每个乡镇扶持1个品牌节目,扶持文化村屯、社区、企业分别达到30个、15个、10家。三是加快体制机制转换步伐,年底前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面实现向社会免费开放。四是切实保障特殊和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建立健全文化援助机制,以开展开展“全民读书”、“书香满城”等活动为载体,通过推荐优秀图书、动员社会捐助等多种方式,关注和努力满足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读者的需求。
二、精心打造三大共享平台
1、信息平台。创建办好中国牡丹江红罗女文化信息网,充分发挥网络传播快捷、自由互动、资源强大等优势,以示范区政策宣传、信息互递、资源展示、产品展示等为主要职能,吸纳党委和政府其他部门以及各群众团体的资源,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上水平、提层次。
2、品牌平台。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红罗女文化品牌为牵动,以红罗女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市优势文化资源,大力进行品牌包装,扶持支持国有和民营文化单位大发展。
3、园区平台。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优先安排文化创意、影视、动漫游戏、木业工艺和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研发等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以产业带动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繁荣发展。
三、落实四项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牡丹江市文化发展委员会,负责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宏观指导、综合协调。党委宣传部门发挥协调指导作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履行职责,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文化发展的合力。建立科学的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的文化工作考核指标。加大对各级文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力度。由政府牵头,建立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文化工作责任制考核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示范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加大投入。继续加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经常性投入,每年增长幅度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文化事业费占财政预算总支出的比重不低于1%。比照教育、农业、科技的做法,将财政对文化事业经常性的投入和执行情况,纳入向市人大专题报告的范围。继续加大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充分吸纳民间资金,改善文化设施投资环境。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城市住房开发投资中提取1%,用于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三)深化改革。按照中央、省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以政府为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各级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广泛深入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力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经营性文化单位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积极探索牡丹江市文化艺术中心和红罗女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双轨制发展模式,在财政投入不变的前提下,采取市场化产业运行手段助推文化事业发展。
(四)完善人才培养和奖励制度。建立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为辅的牡丹江市文化艺术精英人才培养资金,促进高素质精英团队的建设。全市奖励扶持10个以上文化艺术品创作生产基地,对政策研究和原创的影视、演艺、文学艺术等作品获得国家、国际重要奖项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对创作以反映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本土题材影视精品,政府优先予以奖励。
贵州省遵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概况
一、近年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1.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初步形成网络。“十一·五”期间,我市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新建了遵义市图书馆、遵义市杂技艺术中心、遵义市博物馆、正在建设中的遵义市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等一大批大型文化设施,在县(区、市)新建了21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新建18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742个“农家书屋”、70个数字化“农家书屋”,已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一个、县级支中心12个、乡镇点144个、村级点1603个。此外,还建成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行业文化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延伸至镇村,初步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雏形。
2、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效应明显。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实行了免费开放,遵义会议纪念馆、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市博物馆、习水四渡赤水纪念馆、仁怀市博物馆、黎庶昌故居陈列室等免费开放。着力打造了“百姓剧场·舞台精品剧目展演”、“激情广场·遵义纪念广场红歌会”、“魅力遵义·欢乐乡村”、“名城大讲堂·名家学者做客市图书馆、博物馆讲座”4大文化品牌,先后举办了11个革命老区参加的“红色中国行·魅力遵义”革命老区红歌会,“魅力遵义·欢乐乡村”遵义市首届农村歌手大奖赛暨“家乡美”演唱会、“四季情韵”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遵义暨“百姓剧场”开幕演出等一系列惠民赛事和演出。农村依托传统节日、重大庆典活动和民间文化资源,开展了很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每年送文化下乡450场次以上、送图书资料2万余册,文体活动覆盖率达100%,掀起了一股倡导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成果的热潮。
3、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运行规范,保障有力。遵义市及所辖十四个县(市、区),都有完善的文化行政管理机构和服务机构,文化馆、图书馆、文管所等一应俱全。全市228个乡镇,15个街道办事处,都设立了综合文化站,配备了文化专干。遵义市杂技团、遵义市川剧团在全国晓有名气。14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建有二十多人的文工团。长年活跃着十多支合唱团,在全国合唱大赛上频频获奖。一批民营的音响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正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中。
公共文化服务机制不断创新,成果斐然。争创了4个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4个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1个全国城镇标准文化站、3个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创作了《红色遵义》、《神奇遵义》、《娄山关月》、《山情水韵仡佬风》、《红色之舞·1935》等大型歌舞等剧目。创作选送的《女子柔术》获全国第五届青少年杂技大赛中国政府“文华奖”金奖;音乐组曲《赤水情》成为反映遵义优美自然山川的音乐代表作;由遵义奇利动画影业制作有限公司制作的《苗王传》屡获国际大将。遵义市杂技团足迹遍及66个国家和地区,获奖牌110枚,遵义市川剧团的现代剧《红军魂》在全国巡演700多场。
主要的做法和经验
1、建立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思路,开展文企联姻、公益文化项目推介等活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2、加强领导和考核工作。市委、市政府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意见》,下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09年开始,市级财政每年划拔五百万元,专项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多年来,将文化工作的考核纳入对县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了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同步发展。
3、坚持走特色建设之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为群众提供较好的文化活动场和条件;大力促进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呈现出全方位、多样性、不间断的特点,特别是以“学在农家、乐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抓重点和抓特色相结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独树一帜,被誉为“遵义模式”。
三、相关的政策及保障措施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国土、发改、规划、编制、人事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合力。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市、县(市、区)建立公共文化发展的各类专项资金和基金,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和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的投入。在保证政府投入不少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政策,拓宽筹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
3、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益和效率。制订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明确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建立城市对农村文化援助机制,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制度改革,增强活力,改善服务,深化经营性文化单位和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专业化、社会化管理模式,规范文化阵地管理与服务。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实行政府采购、项目贴息、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措施,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
贵州省遵义市
首页 政策文件 工作动态 各地动态 示范区创建名单 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展示平台
简
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文化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按照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创建工作对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整合、集成“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好地研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化部社会文化司)联系电话:010-59881740
信息报送 综合宣传
联系电话:010-64294608
电子邮箱:ggwhyj@163.com
第五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对于现代政府的职能,一般认为包括两个方面:政治统治与公共管理。随着社会的变迁,国家“首先是政治统治者其次才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者”的特征逐渐被“公共服务”所取代。正如法国公法学家莱昂・狄骥所言:国家就是政府为着公共利益进行的公共服务的总和。可见,提供公共服务已成为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角度看,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根本区别于经营性文化产业,它主要着眼于社会效益,是为社会提供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文化领域,与文化领域中可以实行市场化、产业化经营的文化产业一起,构成国家的文化建设的全部范畴[2]。近年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增强,表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就是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主要涵盖以下六个基本要素:一是公共文化政策法规。即鼓励、保障和扶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如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及正在制定的《图书馆法》。此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制度基础。二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这是指政府财政预算投入的各种文化设施和设备,也包括社会自愿参与投入的具有文化服务功能的设施设备等,如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影(剧)院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物质保障。三是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组织机构是指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人才即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辅助人员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动主体。作为大众文化建设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目标的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动方式。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方法和设备。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运用科技因素和现代服务的理念,如2002年以来,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流动图书馆、流动演出、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培训等,就是在公共文化活动方式上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范围的体现。六是公共文化事业经费。包括政府拨款、贴息、集资、社会捐助、赞助、基金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常运转、各种文化服务得以顺利开展的资金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不同于市场化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应具有如下特征:其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应是公平分配的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资源应均等分布,尽可能保证人人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均等性突出地体现了社会平等的伦理要求。其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它不以营利为目的,追求的是全体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会效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应降低收费或免费供人们享用。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体现着政府公共管理的人文关怀。其三,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的品种、层次和特色应该是多样的,应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尽量提供多种相应的文化服务和产品。其四,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服务,使人们随时随地能够方便获得。其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应面向大众,为全体公民所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丰富的、基本无差别的文化内容,有利于新知识、新观念的传播和普及。新时期新阶段,包含多种基本要素、具有多样特征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积累、传承、创新和发展民族文化,落实公民文化权利,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功能;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环境,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亦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生活还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益性文化服务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明确指出了今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重点在农村,主要目标是:
1.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任务,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机构经费运行保障机制,使文化机构能正常运转,图书馆有钱买书、文化馆站有经费组织群众文化活动、剧团能够下乡演出,把它们的活力调动起来。
2.加大重点工程实施力度,特别是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每个乡镇和每个村都要建立基层的服务点,实现“村村通”,继续推动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等重点文化工程。
3.充分挖掘优秀非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等,使这些非物质文化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推动各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文化重在积累,要从基础做起,特别是从农村作起,扎扎实实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
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及措施
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应坚持的基本价值理念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有了发展的方向。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收到实效,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落实具体的措施。
1.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机制。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纳入工作部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考核奖惩,落实领导责任,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一五”时期受到应有重视,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等重大文化工程,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逐步健全政府主导、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首先,保障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经费投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投入,保障其必需的事业经费支出。其次,设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复次,以奖代补。对新建文化设施要给予适当的经费资助,以此调动建设基层文化设施的积极性。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立足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和文化建设需求,统筹规划公益性文化单位、文化设施的数量、布局、类别。在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新建、改扩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标志性社会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十一五”时期末,实现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乡镇文化站(中心)、村文化大院建有文体娱乐场所,能够开展图书阅览、艺术培训、科技推广、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在全面建设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高建设水平和质量。
3.壮大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把培养造就文化人才、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作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大力提高社会文化服务队伍的人员规模、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省、市、县三级都要制定出台专业文化艺术队伍和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队伍建设规划;在注重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大规模培训,通过在职教育、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评比活动,建设一支作风好、业务精的公共文化服务队伍。
4.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以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增长,必将对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创新内容和形式,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吸引力。要指导和支持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广泛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节庆文化、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文化内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进程,用现代传播技术和先进科技手段,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和效能。继续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一步拓宽传输渠道,确保文化信息资源能够及时、通畅、高质量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5.提供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实施精品战略,集中力量抓好精品生产,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艺术创作要注重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文化,借鉴国内外文化产品生产的新形态,大胆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和手段的创新,形成拥有一定原创性和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要多生产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及音像制品,多生产赞美生活、塑造典型、讴歌劳动、陶冶情操的戏剧、影视节目等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最广泛地赢得群众。
6.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文化权利、文化成果,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方向。一是推进农村重点工程建设。继续通过加大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流动文化服务工程,“金钥匙”农村文化出版工程等,改善和提升农村文化基础条件和服务能力。二是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保证农村题材作品在艺术生产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对重要文化项目和文化产品采取政府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把农民喜爱的文艺节目、图书、音像等送到田间村头。三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发挥地域优势,办好诸如农村文化艺术节、农民电影年、庄户剧团文艺调演等活动;组织文艺专干辅导农村文艺骨干及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四是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文化馆(站)开展业务必需的经费、基层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和农村电影放映补助经费等。县乡文化机构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制定农村公益性文化项目实施计划,结合当地实际和按照农民群众的意愿,提供文化产品和开展文化服务。
参考:【1】百度文库,【2】新浪网,【3】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