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魏寨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魏寨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魏寨小学 2014.4
魏寨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
近年来,我们魏寨小学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加大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和装备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作以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1、魏寨小学地处中牟县官渡镇东边,与开封县相邻,北邻220国道,东邻韩潘公路,在魏寨、前於、赵寨、后於村四个村之间。学校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设施,优越的学习生活条件和“以人为本”的育人环境。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
2、学校占地面积达6590平方米,生均面积达25.54平方米,建筑面积1697平方米,生均6.58平方米,学校区域内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现有学生258人,7个教学班。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3、学校现有教职工13人,全日制专任教师13人,老中青分配合理,平均年龄45岁,科任教师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教师2 人,中专学历5人,学历达标率100%,高学历率61.5%。
4、学校办学工作思路:抓稳定,促发展,创特色,求提高
5、学校工作作风:求实,求精,求深,求新
6、办学理念:知行结合 学以致用
7、学校荣誉:曾先后被评为“河南省示范家长学校”、“郑州市文明学校”“中牟县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官渡镇学校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
二、办学达标情况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1、学校设置
我校位于魏寨、前於、赵寨、后於村四个村之间,服务半径适宜,都小于1.5公里范围,方便四个村学生就近入学。
2、规模与班额
学校班级规模为1-2轨,最大班额为44人。
3、校园环境
校园分西教学区和东活动区,布局合理,区域分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校园文化内容丰富,四面围墙完整坚固。4.用地面积
学校占地面积6590平方米,生均25.54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
1、建筑面积
学校建筑面积1697平方米,生均6.58平方米。2.普通教室
教室总面积880平方米,生均3.41平方米。3.辅助用房专用教室等
教辅用房6室齐全。
4.办公用房
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等办公用房配套基本够用。5.厕所
男生坑位1/13;女生坑位1/8;干净整洁;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1.图书
拥有图书4770册,生均图书18.3册,每年新增书比例1%以上,且复本率一般不超过20册。能满足广大师生阅读需要。2.教学仪器
数学、科学仪器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第二种配备方案。3.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有供教师教学用计算机,人手一台联想手提备课电脑,各教室均实现班班通,远程教育工程设备正常使用。4.音美器材
达到国家二类标准。5.体育器材
达到国家二类标准。6.运动场地
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有200米环道和有60米直道。
(四)教师与经费 1.教师
教师按编制和学科配齐;教师、校长学历达标,资格合格;高于规定学历教师达61.5%。
2.经费
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并按标准按时足额发放;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且使用合理,不挪作他用。
(五)质量与管理 1.教育管理
按《河南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学生课业负担合理。2.教育质量
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100%;毕业生全科合格率100%;小学五年巩固率100%;年辍学率为0;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标;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三、主要做法
我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正确指导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使学校义务教育能均衡发展,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一)采取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1.坚持实施免试就近入学制度
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按照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镇中心校根据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人数及学校的办学规模,科学合理划分学区,确保100%覆盖本行政区,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有一所免试的公办学校入学。
学校开展招生工作时,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招生入学工作公示制度、告知制度、诚信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招生入学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学生和社会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
2.“两免一补”工作
关注困难群体学生入学问题,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关心留守儿,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没有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两免一补:学校严格执行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认真落实 “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始终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用好、用活上拨的资金,坚持校务公开。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让贫困学生“进得来、读得起、留得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加强学生学籍的管理
建立、健全学籍管理档案。各种学籍管理表册、资料按年归档登记,以便随时查阅。学校有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按要求建立和健全学生的档案,并妥善保管,不得擅自填写、更改和公开学籍信息,学籍管理信息按所授权限进行管理。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学生转学、借读、休学、复学和毕业、修业等规定,不得为转学、借读、休学、复学的学生更改或重新制作学生档案等材料。
4.实行“三包”“三查”
校长包入学率,班主任包巩固率,教师包合格率;期初查入学率,期终查巩固率,期末查合格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扎实有效。真正落实了校长“包入学,班主任包巩固,教师包合格的责任制,辍学率为0%。
5.《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工作
政府、学校认真做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使学生家长清楚保
证适龄儿童入学是家长的一项义务,同时也是学生的一项权利。从而使学生家长主动送子女入学。
(二)广开渠道,改善办学条件
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广开渠道多方筹资,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我校的仪器,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基本按国家二类标准配备。教体局还为我们每位专任教师配备了联想手提电脑,人手一台,用于备课、上课、教研。
(三)强化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结合县、镇“名师工作室”相关文件,详细制订我校教师培训中长期规划。我们在教学上广泛展开校本研究,研究的课题全部是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动员广大教师全员参与,培养教师能够在实际工作发现问题并能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解决的能力,培养教师的研究精神。强力落实师德教育、新课程培训及以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切实早日为新上岗教师、骨干教师成为名师奠定基础。
(四)加强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教学中,我们以“四环节循环”教学模式的推广为载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向改革要质量,要课堂要效益,辩证地处理素质教育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走出了一条教育质量兴盛不衰之路。
1.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教育教学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充分说明法质建设的重要性,一个学校一切活动的准绳那就是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它对学校的所有成员均起约束的作用。我们特别注重制度建设,广泛征求采集一线教师意见,依据县、镇两级教育部门指示精神分别制订了《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目标考评及奖惩办法》等,在制度执行和操作上采用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上至校长,下至一般同志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真正体现了奖勤罚懒,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制度制订意图。
2.规范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育人
坚持“软硬件”俱严的基本原则,促进学校管理趋于规范。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深化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发扬“求实、严谨、进取、创新”的工作作风,使学校工作日新月异,蓬勃发展。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按照国连胜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
4.积极创建校园文化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积极打造诗为品、诗为情、诗为美、诗为味的校园文化特色,创建校园文化的浓厚氛围。
为充分展现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隐性育人功能,我们魏寨小学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突出自己的特色,在思想概念、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了和谐统一。
(1)学校充分利用好校园广播,发挥其宣传作用。学校广播室每天中午广播10分钟时间,栏目有今日好人好事、美文欣赏(学生自
已写的文章和摘抄的优美文章)、校园动态(学习安排或通知之类)等,大大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2)以少先队为组织机构,为学生搭建个性发展平台。扎实开展活动是魏寨小学的一大特色,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欢乐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以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师生实践活动为载体,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余校外。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校园成为同学们学习、成长、发展特长的乐园。如“感恩教育”、“创建安全文明校园”、“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我与小树一起成才”等专题活动,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节庆日文艺汇演”、“书画活动比赛”、“球类比赛”、“广播操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表现舞台,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
(3)人人参与构建班级文化。教室是学生在校园里感情最深、影响最大、最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学校有创造性的让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主设计室内的环境。如:名言格言、学生书画、学习园地、学习评比台等。通过广泛开展各种文化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了校园文化,抑制了低级、庸俗的文化趣味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了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推动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4)重视人文建设,提高校园文化品位。进入校园,有创意的大型标语,激励着师生拼搏进取; “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靠右走”,等标语给学生以无声的教育。可以说,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了育人的载体。
5.严格执行《河南省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十不准》和《河南省规范中小学收费十条禁令》,办学收费行为规范。
(1)从严治校,依法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不分重点班、快慢班;不举办提高班、补习班、特长班、竞赛班。
(2)依法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
(3)严格执行中小学课程方案,开足开齐课程。按照课程标准组织教学,不擅自增加教学难度;不占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组织学生上课和集体补课;不要求和统一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辅导班、文化课补习班和学科竞赛。严格控制考试次数,禁止对学生考试成绩排名公布。
(4)依法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切实加强教师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各级部门颁发制度,强化师德教育和考核,引导广大教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6.重视和强化安全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安全工作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
(4)坚持家校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组织全校性家长会,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安全。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一)存在问题
虽然我校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与先进学校相比,我们魏寨小学还有一定差距,缺乏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条件、硬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2、学校进一步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研修,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抓课程改革,规范管理过程,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具有童心、善心、慧心的教师队伍。
3、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课程实施的设施,追求后勤管理精细化,使后勤工作成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魏寨小学将以这次“均衡发展”验收评估为契机,虚心汲取各位领导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在以后的工作中,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教育。为学校的腾飞和发展,为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批评指正。
第二篇:魏营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魏营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根据中心学校的安排部署,我校积极投入到迎接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工作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河南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意见》,开展自查自评,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魏营小学辖4个行政村。现有教师26人,其中女教师15人;现有在校学生800余人。
二、自查情况
为了进一步巩固“两基”成果,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全县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制定了《魏营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全面加快了创建工作的实施步伐。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教育管理
我校根据县局制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领导机构及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镇的教育投入能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两免”和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
(三)布局调整
学校布局趋于合理,规模适中,有利于学生就近入学,有利于薄弱学科的加强,有利于现代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四)办学条件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我校更是加大了投入力度,修建厕所、餐厅等,同时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
1、教学设施:彻底消除土木结构校舍,无D级危房。
2、图书仪器设备:设有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
3、体、音、美、卫及电教设备:校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逐步达标。
(五)教师队伍
全校现有专任教师26人,其中女15人,共有学生800余人。
1、专任教师合格率:全校26名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23人,中师学历3人,岗位合格率为100%。
此外,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六)普及程度
1、入学率:入学率100%。、辍学率:近三年来,没有辍学学生,辍学率为0。
2、完成率: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为100%。
(七)素质教育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一手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一手抓教学质量,既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又不忘抓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改革,使我校的教育质量不断地提高。
四、问题和差距
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开展,我校软件工程基本达标,但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校园建筑面积小,学校周边环境有待整治,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三篇: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后柳小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
——后柳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心情迎来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检查评估工作组的领导和专家。这次检查是对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提升。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学校基本情况:
后柳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13年,是一所百年老校。服务半径15公里,服务人口1.5万。学校位于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的后柳古镇,校园面积10000平方米,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449名学生,寄宿学生198人,学生入学率、巩固巩固率都达百分之百;教职工46人,专任教师42人,专科及以上教师39人,学历全部达标。近两年,学校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标准化的办学条件,优美的育人环境使地处水乡古镇的后柳镇中心小学焕发新姿,使服务范围区内的学生能够公平的享受教育生活。目前,我校校园面积已达10755平方米,生均23.9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9500平方米,生均21.15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总面积1500平方米,建有60米塑胶直跑道和150米塑胶环形跑道,标准篮球场1个,基本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化要求,学校设有体育器材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准备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劳技室、卫生保健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少队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微机室(其中学生用计算机42台,每百名学生拥有15台;图书18099册,生均37.2册)。
我校多年来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教学质量优质校园”为工作方向,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学校管理日趋成熟科学,校园环境逐年改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学校面貌大改观,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现将我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报告如下:
二、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学校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效。
1、我校实行落实责任制,重点抓好留守学生、贫困学生、问题学生、学困生以及随迁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使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不外跑”。同时我校进一步规范了学籍档案管理,做到档案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装订规范,保管完备。我校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并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网络学籍档案体系,及时记载学生变动情况,加强对学生流动的监控。
2、几年来,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校委会成员为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并抽出责任心强的教师利用双休日加班加点,完善“档案建设”工作。
3、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树立勤政、高效的政风形象。学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上统一认识,作风民主,处处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好的,领导率先垂范,勇挑重担。通过组织学习,加强理想、信念、师德等正面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关心教师思想的提高。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均衡发展的学生素质。
1、教育的均衡化发展,除了教师整体素质的均衡化,还应包括学生素养的均衡化乃至整个校园文化氛围的均衡化。为此,我校以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为目标,充分调动学校少先队和德育处组织的活动优势,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弘扬社会主旋律,丰富和活跃校园德育氛围。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题,我校先后举办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如国旗下讲话,学雷锋先进班级、先进个人评选,“学雷锋”手抄报展等活动,充分利用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通过举行队活动、出版宣传栏、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培育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的民族情感和集体主义观念,激励学生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2、融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我校在校园李广泛推广经典诵读、“廉政文化”进校园等等,一派和谐文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正在迅速形成。
3、充分发挥地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坚持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文明伴我成长”等主题活动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坚持了评价要体现导向性和教育性,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为全校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均衡化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1、2009年,根据教育局统筹安排,我校与城关二小成为教育发展联合体,两校教育资源共享。根据我校缺少音乐专业师资的实际情况,城关二小派出音乐教师陈小英老师担任走教任务,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
2、我校为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三年来“迎来送往”多名骨干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先后选派张静、杨庭慧、鲁小兰等教师到两河小学、城关一小、中坝小学交流锻炼;同时先后接纳城关一小蒋世艳老师、中坝小学卜贤兵老师进行交流锻炼。把外校经验带入,把本校经验传出,有力地推进了联合协作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互慧互利,共同成长。
(四)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均衡提供保证
1、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制定了教研工作制度和计划,年终写好总结,制定了奖惩制度。严格管理教研活动,语数各有市级课题,严格了研究过程管理,档案资料整理规范。认真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有关规定,做好备、教、辅、改、工作,特别是做好集体备课的管理工作。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做好过程管理,通报和整改工作。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教学大比武”活动,多次为学校赢得荣誉。如:周卫、刘丹丹、何糜、张静、王艳、李小琳等同志在县市各级赛教中均获得一、二三等奖;2011年、2012年、2013年周卫、刘丹丹、何糜三名教师先后获得教学能手称号。在每月一次教学常规检查中,除批改、改错外,还对作业布置、作业量明确要求,尽量做到轻负高效。注重问题生、学困生、留守生的管理和辅导工作,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体验到学会的喜悦。
2、我校广泛开展艺术、体育活动。学校引导师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利用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艺术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仍能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让学生多角度接受美育,提高审美标准。2013年4月21日,我校荣获石泉县第八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乒乓球小学团体A组第一名;2013年4月21日,我校在全县中小学“中华颂•经典诵读中获三等奖;2013年6月13日,我校学生张子怡“校讯通杯”陕西省第十三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荣获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2013年6月9日我校学生李先辉在“我爱美丽家园,共建生态石泉”征文活动中荣获小学组第一名,我校荣获“我爱美丽家园,共建生态石泉”征文优秀组织奖;2013年9月我校学生王官城、何易迪在安康第十五届运动会青少年组乒乓球竞赛项目中获小学组男子单打第一、二名;2013年12月我校荣获石泉县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小学组舞蹈三等奖,石泉县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小学组团体三等奖;2014年3 月我校荣获2013学教体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3 月,我校被后柳镇人民政府评为2013“先进单位”。多年来全校长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扎实积极的组织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并得到各级领导好评。
3、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全能型的教师队伍,是我校执著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我校组织教师参加包括“国培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同时狠抓教师校本研修,营造教师读书的良好氛围,引导教师选择有价值有影响的教育书籍阅读,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我校现有专任教师42人,岗位学历合格率为 100%。通过一系列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确保各级各类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所有教师都能及时参加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教科研活动等业务培训,各类培训合格率为100%。学校先后共有3名校长参加了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均取得了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100%。
4、近年来,我校在石泉教育局、师训中心举办的任何教学教研活动,都非常重视,均安排相关学科教师前去参与、观摩,对在安康市或周边县市举行的教研活动,尽量安排学科带头人或教研组长观摩学习。对省内举行的教研活动,总是千方百计组织骨干教师前去参与。2013年9月,我校派学科带头人张静老师到深圳小学参加为期100天的实地观摩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回来后把从外地获取的经验材料传达给教师们借鉴学习。
(五)加强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1)、学校 “硬件”配置:
1、在上级财政部门及教育局的关心下,对我校的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并逐年提高。2013年,学校完成了操场整治、厕所排危等工程,把往日全土面的操场建成标准运动场。目前我校建有150米环形塑胶跑道、60米塑胶直跑道、1个篮球场。近年我校在教育局关心下,安装配备了“班班通”等电教设备,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
2、我校设有校内图书室、阅览室,藏书分类比例达到规定标准。共有学生图书18099册,生均37.2册。学校仪器配备均达到标准,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
3、体、音、美、卫及电教器材配备达到省级标准,配备远程教育设施及“班班通”电教设备,管理和使用情况良好。
(2)校园文化建设 1、2013年,我校建立了校园网站,设立九个版块,作为校园对外窗口,对学校工作进行宣传,便于师生学习的同时也保证教育资源共享。
2、我校还通过建设文化长廊,更新宣传栏,悬挂名人画像,张贴文明标语和礼仪标语,营造高尚校园文化;校领导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购置苗木,补种校园缺失树木,增加学校的绿地面积。同时学校重视保洁工作,倡导“垃圾人见人捡”。开展“文明班级”一周一评比,“文明红旗”一周一流动。
(六)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我校40% 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20 %的学生是贫困学生。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校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学期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制定了“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让随迁子女就近入学、安心读书。每年都如实整理留守儿童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存档,利用班队活动、家访及家长会和爱心电话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教育。
我校成立了由钟玲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周卫、程贤勇任副组长,校委会任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确保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了使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均衡教育,不留盲点,我校发动每一位班主任和教职工,结对帮扶一个或多个留守儿童。节假日组织留守儿童给外出务工的父母写信,和父母进行情感沟通。开展心理咨询,每学期举办留守儿童专题讲座1-2次。学校还呼吁社会力量对特困生进行资助,现已受助可至完成小学学业有百余人。
三、今后打算
1、不断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辖区内学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继续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
4、立足学校实际,办出特色学校。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后柳镇中心小学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借这次督导评估,我们将及时找出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4.4.3
第四篇:大律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重管理促“均衡”
大律小学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为切实做好创建应验工作,我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均衡发展工作既扎扎实实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迎验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校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由校长、有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组成的“均衡发展专项领导小组”,及时召开了创建迎验动员会,与分管人员及每位教师签定了责任状,实行任务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化整为零,限期达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达标验收任务。
(二)、重档案建设,确保规范齐全
为确保档案材料准确无误,在教导主任带领下,认真学习了有关评估的文件精神,逐条逐句的研究了《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标及量化评估标准》,对照评估标准,严格按照指标要求,收集整理材料,查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狠抓整改落实。
(三)、突出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建设
我校以阳光教育、全面发展为核心,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的领域,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阳光校园文化体系。围绕我校办学理念,进行文化环境建设,对校园内墙壁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校园建设方面做好绿化、美化环境工作,针对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的实际,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以实用、美观为原则,以踊路两侧和楼后树木为主,搭配花坛
和花草。今春,在校园内原有绿化面积上,学校投资近两万元由市园林处进行校园绿化、美化,种银杏树10棵、大叶女贞20棵、樱花8棵,各类果树10棵,栽种花草100多平方米,达到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
(四)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确保迎验工作顺利完成,我校先后投资6万元,购买办公座椅、档案厨、教师阅览座椅、学生阅览座椅,硬化田径场地1000平方米。
二、迎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学生报刊35种,缺少教师报刊20种;
2、学生计算机缺少5台,教师用计算机不能达到专任教师人手一台,缺少2台;
3、需更新学生课桌凳情况:高段桌凳150套;低段小方凳50个
4、校舍档案不够健全。
三、下一步打算
1、对照《关于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标及量化评估标准》,严格按照指标要求,查缺补漏。
2、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各室器材达标。
3、充分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发扬5+2,白加黑精神,投入到创建迎验工作中去。
4、全新理念,创新发展,高标准规划校园文化,形成具有我校特设的校园文化。
第五篇:界首市奉天寨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界首市奉天寨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汇报材料
在界首市市委市政府、界首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坚持以“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推动我校持续健康均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均衡发展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以“创农村一流小学
办人民满意教育
”的办学目标,加强师资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校风:教崇德智体
学通天地人 校训:崇德尚礼
博雅笃行 教风:修身敬业
慈严相济 学风:自信自强
勤学善思
我校创建于1952年,是界首市农村示范小学,现有教学班7个,271名学生,教职工16人,其中本科学历3人,专科7人,中师6人,小教高级教师13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岗位合格率100%。奉天寨小学占地面积11015平方米,校舍面积19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800平方米。
实验室、仪器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资料室等功能室较为齐全。图书室藏书11000余册。学校有教学楼2幢,班班通设备正常使用。体育设施基本满足使用。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强抓常规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7年我校被命名为“阜阳市农村示范小学”,1999年被评为“安徽省农村示范小学”,2001年界首市小学校长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2008年我校又被阜阳市教育局授予“阜阳市依法治校先进单位”,2009、2011、2012、2013、2014年被新马集镇人民政府命名为“先进单位”。(一)普及程度:
1、近三年来我校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毕业生合格率为100%,优秀率居全市领先水平。
(二)师资水平:
(1)、学校设有校长1人,副校级1人,均取得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合格率为100%。
(2)、2014学年全校在职教职工17人,学生271人,开设7个教学班。师资力量等均达到市规范化标准,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有党支部、总务处、教导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健全,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11015平方米,生均21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906.6平方米,生均2.97平方米。现有4栋教学楼,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基本齐全。配有标准教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图书阅览室、仪器室、乡村少年宫等。另外,在市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标准化运动场正在拟建中建设,校园文化也已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2)、学校图书室现有图书16000余册,生均17.3册。
(3)、学校配有学生82台,26个教学班均配备了多媒体设备,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校园建设管理——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
1、界首市政府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为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2012年投资购买了教学设备或仪器,这些仪器和设备,不仅有利于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目前,我校的26个教学班都有多媒体设备,改变了教师过去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教师讲来学生听的现象,通过利用这一系列的媒体资源,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学得更轻松活泼。体、音、美及科学仪器和实验室、多媒体、多功能室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变了我校小学科的教学现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及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几年来,我们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大约花费了180万元硬化、美化校园环境,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和教育,我校才形成了教风正,学风浓的学习氛围。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3、加强舆论宣传,打造正面育人基地。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加大宣传橱窗、版报的使用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2、教师队伍管理——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1)搭建多维平台,为教师发展铺路。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高思想、学习型教师,用活动熏陶教师,主要从“师德、师魂、师能、师表、师言、师行”几方面引导教师树立正确人生观,在工作中体现人生价值观。每一学年都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到我校进行讲学,给教师带来最新的教育理念。
① 制定新教师培训考核制度。
② 每学年我校都要派若干名教师参加不同级别的教学大赛,促使青年教师广泛参与竞赛课、汇报课,积极促进中老年教师参与研讨课、展示课,提高驾驭课堂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全程。
(2)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机制
我校确立起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针对性地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的激励机制。
a.鼓励我校教师参加市“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评选,打造自己的品牌。
b.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
c.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稳定现有教师队伍,特别是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另一方面引进教师要从量的补充转变到质的提高,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教师。
3、学生队伍管理——传承尚德文化,描绘五彩童年。
近几年来,我校以深厚的学校文化积淀推动和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并由此催生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舞台,让学生在学校、教师精心设计的各种主题活动中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人格,实践创新。
(1)经典诵读活动。
我校以“尚德”为首,每一个学期都开展学习“经典国学”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了良好的“国学”诵读、学习、践行氛围。
(2)农村乡土文化传承,办好学校的文艺特色。
省文明办授予我校成立了农村少年文化宫,使学生的特长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每年的儿童节,孩子们展示了:舞蹈、绘画、书法、剪纸、相声、小品、歌唱等精彩文体节目。
(3)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我校的少先队组机构完善,队伍健全,阵地巩固。
4、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教育管理的永恒主题。因此,我校始终把加强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并认真抓落实。
①、注重人文管理。几年来,我们一改过去以批评惩罚纠正师生不当行为,采取表扬奖励优秀、先进来带动教风、学风的进步,使师生的人格得到极大的尊重。
②、更新管理观念,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
对于常规教学中的备课让我们针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年轻教师,为了使他们尽快成熟,要求是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过程详细。中青年教师只要求做到“简明、实用、有效”。这样,教师们解放了思想,减轻了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在研读教材、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方面,大大充实了课堂教学的内函。
③、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把好质量关。
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关。从校长到各部门负责任人每人监控一至两个年级段的日常课堂教学质量。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了解教情和学情,为民主决策积累第一手资料。
每学期,召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④、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建立教职工考勤制度。严格执行教职工上班脸谱点名,有事请假制度。把教师考勤作为绩效工资的评定的其中一项内容,提高教师的组织纪律性。
建立学校奖教制度。执行多劳多得的原则,把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绩效工资的评定的一项主要内客,对于在教学上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不同等级的奖励,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⑤加强安全教育,健全安全制度
我校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校园安全警钟长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形成一个安全网络,近两年来,我校没有校园安全事故发生。
三、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困惑
1、学校在发展,学生数在增加,现有的教室不能满足均衡发展的需要。
2、学生的运动场地受教师宿舍的限制,不能规划实施,现有的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3、几年来教师有出没入,许多年轻教师或是骨干教师流向市区。急需补充年轻教师。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坚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狠抓教师队伍建设,抓课程改革,规范管理过程,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具有童心、善心、慧心的教师队伍。
2、加强改善校园环境建设。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学校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我们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我们将不辜负各级领导的期望,更好运用党和政府为我们创建的教育资源,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服务,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