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细化方案
上栗县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方案
为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稳粮增粮中的积极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确保完成今年全县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按省厅要求在全县开展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全县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以“科技会战、稳粮增粮”为主题,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为目标,组织动员全县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包村联户制度,重点围绕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通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遴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细化关键技术指导方案,开展高产创建等措施,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努力实现全县粮食生产目标。
二、工作内容
(一)细化方案。按照“技术方案细化到乡镇,技术明白纸落实到村组、技术人员服务到田块”的总体要求,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且针对性强、适用性强、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大力推广轻简实用、节本增效的田间管理技术。
(二)加强指导。按照“专家定点联系到乡镇、农技人员包村联户”的要求,组织动员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投身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确保“乡镇有专家联络、基地有专家指导、村组有技术人员服务”。根据农业生产实际和农民需求,在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开展零距离对接服务。
(三)搞好示范。各乡镇要以农技人员服务示范基地为平台,大力开展高产创建和新型农业实用技术展示活动,推进良种良法结合,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以此全面提高科技入户率和到位率。
(四)强化培训。一是要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着力解决当前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二是要把今年的阳光工程培训的重点转移到“稳粮增粮”这一主题上来,全力为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三、主要活动安排及分工
(一)科技服务推进行动
1、主要内容:制定全县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方案,安排部署相关工作。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积极开展服务粮食生产的科技大会战行动,动员各单位踊跃投入到稳粮增粮的行动中来,号召全县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到一线、搞培训、抓示范、促增产。
2、时间安排:全年
3、责任单位:局科教股、农技站、农机局、种子局、土肥站、植保站、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
(二)粮食高产创建行动
1、主要内容:在重点粮食生产乡镇广泛开展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主要抓好金山镇粮食高产创建整乡推进和赤山镇赤山村中稻高产示范建设,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 “五统一” 的技术路线,通过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推广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抛秧、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实现示范片单季稻亩产650公斤、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目标,充分发挥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2、时间安排:4月至11月
3、责任单位:农技站、农机局、种子局、土肥站、植保站、金山及赤山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
(三)农业科技培训行动
1、主要内容:针对我县粮食生产水平和技术应用特点,重点向广大农民传授水稻直播、抛秧、田间管理、配方施肥、病虫防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并将阳光工程培训与稳粮增粮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农时季节开展粮食生产关键和重点技术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时间安排:全年
3、责任单位:局科教股、阳光办、农技站、农机局、种子局、土肥站、植保站、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
(四)实施“推进机插秧,创建高产县”活动
1、主要内容:建立工厂化育秧示范点,组织开展水稻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立体化服务。加大对机械化育秧技术试验示范的支持力度,重点做好对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服务工作,加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力度,为农民提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促进粮食增产。
2、时间安排:4月至11月
3、责任单位:农机局、农技站、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
(五)农资市场整治行动
1、主要内容:开展农资打假、整顿规范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营造安全和谐的农业生产环境,做到农资打假与监管的常态化、制度化。
2、时间安排:5月至10月
3、责任单位:农业行政执法大队、种子局、土肥站、植保站。
(六)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
1、主要内容:创新推广模式,加速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学施肥水平,促进种植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0万亩以上,使农作物产量提高5-10%。
2、时间安排:5月份开始。
3、责任单位:土肥站、各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全县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实行局长负总责,各分管局长各司其职,局有关股室共同参与。各单位及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的组织领导,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工作职责和系统资源,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稳粮增粮科技大会战活动,形成部门联动、分工协作、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落实方案。农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农业专家组成员要根据对应服务乡镇的主导产业制定具体的落实方案,并根据不同时段提出具体技术要求,特别是要根据农作物不同季别提出相对应的科学技术应用策略。
(三)确保投入。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各方资源和技术力量,加大对农业科技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县乡两级农业部门在实施“稳粮增粮”的活动中,技术上要集成,项目上要整合,力求发挥综合和最大效益。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到“稳粮增粮”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展粮食生产科技服务行动。
(四)加大宣传。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稳粮增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开展系列宣传,扩大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度,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要充分挖掘、宣传那些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特别是宣传创先争优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有关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新闻宣传和信息报送工作。
2011年7月18日
第二篇:安定科技增粮马铃薯项目技术报告
定西市安定区科技增粮行动计划 项目(马铃薯项目)实施技术总结
定西市安定区科技增粮行动计划项目在马铃薯作物上实施。该项目主要围绕调整种植结构,通过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以及将成熟、适用、先进的增产增效技术进行组装配套,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技术路线,重点示范推广了优良品种繁育推广、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和全膜双垄沟种植、膜侧沟播、半膜覆盖、标准化生产规程应用、机械深松耕、节水灌溉、机械注水播种、整薯坑种、芽栽、粮食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等增产增效综合栽培技术。该项目实施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过项目承担单位的严格管理和认真落实,全面完成了项目的各项技术指标。项目两年累计完成项目示范推广面积46.4万亩,平均亩产鲜薯1335.08公斤,较全区当年对照(非项目区)平均亩产鲜薯1029.8公斤亩增产305.27公斤,增产29.6%,取得了显著的抗旱增产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总结和完善了我区旱作农业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我区马铃薯生产水平。现将项目主要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技术来源及应用背景
该项目所涉及到的技术措施和技术规程以省农技总站提供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专辑》为标准和参考,集成组装我区马铃薯抗旱增产单项技术,同时借鉴省内外近年来实施的较为先进的旱作农业技术经验。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区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马铃薯产业这项适宜我区自然经济特点的区域特色经济优势越来越突出,但是在马铃薯产业的第一车间种植生产环节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良种繁育供应体系不健全,良种跟不上,耕作管理粗放,先进适用的抗旱增产技术集成配套和组装不够,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推广普及缓慢,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等等,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壮大和产量效益的进一步提升。为了做大做强我区马铃薯产业,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全区 范围内全面实施了由省农牧厅下达、省农技总站主持并组织实施的科技增粮行动计划项目。
二、项目采取的技术路线及推广策略
项目采取的技术路线是:紧紧围绕增加产量和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为最终目标,走“科技兴薯”的发展路子,通过采取引进繁育优良品种、推广旱农适用技术、推行标准化栽培、推广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引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加强科技培训等技术措施,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资源优势,进行现代科技与传统旱作技术的组装配套,最大限度地提高降水利用率,挖掘土地增产潜力,确实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改善马铃薯的质量,打造马铃薯地域新品牌,从而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种植效益,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采取的推广策略是:抓点示范,政府推动,市场牵动,效益拉动,群众互动,促进我区马铃薯产业全面提升。
三、项目完成的主要任务和技术指针
(一)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推广面积:项目两年累计完成示范推广面积46.4万亩,占项目下达任务面积20万亩的232%,占项目区计划任务面积41万亩的113.2%。
产量指标:项目区马铃薯平均亩产鲜薯1335.08公斤,较全区(非项目区)马铃薯平均亩产1029.8公斤亩增产305.27公斤,增产率29.6%。
良种应用:两年累计马铃薯良种示范推广面积44.95万亩,良种应用率为96.88%,其中中心示范区良种示范推广面积为10.24万亩,良种应用率达到了100%。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两年累计完成取样测土2200个,其中速测土样2000个,化验室土样测试200个,全面完成了取样测土任务。两年累计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6.4万亩,其中中心示范区应用面积达到了10.24万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达到了100%。
示范带动:项目实施两年累计建立高标准中心示范区22个,完成中心示范 面积10.24万亩,占项目下达任务面积2.4万亩的426.7%,占项目区计划任务面积8.96万亩的114.3%。
技术培训:项目区每年在每个项目实施乡镇建立1个中心示范区,两年累计建立了22个中心示范区,共有36名(次)专业技术人员和1名首席专家参与项目实施。每个技术员在各自的示范区内联系20户科技示范户,共联系科技示范户720户(次),辐射带动农户7200户,辐射带动人数2.02万人。在关键农时,技术指导员针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每人开展技术培训平均达到2.8次,每人开展技术指导平均达到5.4次,两年累计开展技术培训101次、技术指导194次,中心示范区每个农户接受比较正规的技术培训次数接近3次。
(二)主要技术内容及实施效果
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总体要求,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运用技术示范引路和行政措施推动相结合的方法,狠抓落实,使多项技术措施落到实处,产生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二年来,项目主要示范推广了12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优良品种应用技术
项目区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马铃薯良种应用面积44.95万亩,优质化率为96.88%,平均亩产鲜薯1338.53公斤,亩产值678.44元,总产量60166.92万公斤,总产值30495.88万元。其中2006年示范推广面积20万亩,平均亩产1295.32公斤,亩产值569.66元,总产量25096.4万公斤,总产值11393.23万元;2007年示范推广面积24.95万亩,平均亩产1374.95公斤,亩产值756.86元,总产量34304.94万公斤,总产值18883.64万元。统供良种面积20.7万亩,统供率为45.2%。药剂拌种应用面积46.4万亩,应用率为100%。脱毒马铃薯品种推广面积13.6万亩,平均亩产为1547.3公斤,亩产值711.8元,总产为21043.28万公斤,总产值为9679.9万元,脱毒种薯应用率为29.3%。
通过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应用,在引进品种中,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和庄薯3号可望成为未来3-5年内本区的主导品种。
2、良种引进繁育生产(1)脱毒种薯繁育。项目区依托当地爱兰、凯凯等种业有限公司,对新大坪和陇薯3号等品种开展脱毒繁育,分别在香泉镇和石泉乡各建立了1个脱毒种薯繁育基地。两年累计建立种薯繁育基地面积9040亩,繁育脱毒良种17360吨,年提供5万亩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其中原种扩繁基地面积1440亩,繁育良种2160吨,一级种扩繁基地面积3600亩,繁育良种7200吨,二级种扩繁基地面积4000亩,繁育良种8000吨。
(2)提纯复壮繁育留种。种子的提纯复壮繁育是在千家万户中实施的具有既简单方便、又经济有效的一种留种繁育技术。在项目实施中,该项技术对防止和减缓种薯质量退化、提高生产水平和良种化程度起到了显著地促进作用。两年累计完成以小整薯和芽栽为主的种子提纯复壮繁育面积4.751万亩,其中小整薯播种3.716万亩、芽栽1.035万亩,两年累计自繁留种近5000万公斤,年提供15万亩的马铃薯种子。
(3)良种引进筛选 项目实施共引进示范了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和庄薯3号4个优良品种,分别在项目区不同区域设置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经试验示范,上述4个品种均表现产量高、质量好、商品率高,在3-5年内能够在我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3、配方施肥技术
两年累计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6.4万亩,其中中心示范区应用面积达到了10.24万亩,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达到了100%,经测定,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335.08公斤,较传统习惯配方施肥平均亩增产193.5公斤,增长16.9%。项目区主要推广了3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效果分别为:
一是适宜北部干旱区,目标产量为1000公斤、配方为亩施纯N6公斤+P2O54.6公斤+K2O3.6公斤,N:P2O5:K2O比例为1.7:1.3:1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区累计推广面积13.3万亩,平均亩产1290公斤,较对照增产195.6公斤,增长17.9%;
二是适宜东南部半干旱区,目标产量为1500公斤、配方为亩施纯N10.6公 斤+ P2O57公斤+ K2O5.6公斤,N:P2O5:K2O比例为1.9:1.3:1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区累计推广面积18.5万亩,平均亩产1330公斤,较对照增产198.4公斤,增长17.5%;
三是适宜西南部二阴区,目标产量为2000公斤、配方为亩施N14.3公斤+ P2O59.6公斤+ K2O7.3公斤,N:P2O5:K2O比例为2.0:1.3:1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项目区累计推广面积14.6万亩,平均亩产1382.6公斤,较对照亩增产185.3公斤,增长15.4%。
4、配方肥应用
马铃薯配方肥是由我单位经测土化验分析、研制并提供配方,由金昌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并于2007年投产应用的一种新型配方肥料,2007年主要进行了两种马铃薯配方肥的示范推广,共推广应用马铃薯配方肥4000多吨,应用面积12.1万亩,平均亩产为1453.6公斤,较传统习惯配方施肥对照平均亩增产198.9公斤,增长15.9%。一种是含纯养分量为N 18公斤、P2O5 12公斤、K2O 10公斤,N: P2O5 : K2O为1.8:1.2:1.0的配方肥,适于西南部和东北部施用,其中西南部亩施用量为80公斤,东北部亩施用量为60公斤,推广应用面积5.7万亩,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480公斤,较传统习惯配方施肥对照平均亩增产207.6公斤,增长16.3%;另一种是含纯养分量为N 17公斤、P2O5 13公斤, K2O 10公斤,N: P2O5 : K2O为1.7:1.3:1.0的配方肥,适于北部施用,亩施用量为40公斤,推广应用面积6.4万亩,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430公斤,较传统习惯配方施肥对照平均亩增产191.2公斤,增长15.4%。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内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达到了100%,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和马铃薯的产量。
5、标准化种植技术
项目区内马铃薯种植全部实施“统一选用良种、统一种子处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种植模式、统一中耕培土、统一病虫害防治”的“六统一”技术标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6、种子处理技术
为了能有效地防治马铃薯环腐病和黑胫病,在项目区大力推广种子处理技 术,其技术要点是严把四关即:一是严格选种,播前10—15天将薯块出窖,挑除病、烂、畸形薯块,选留薯色光亮、芽眼饱满、形状整齐、并具本品种特征、无病无伤的薯块作种薯;二是晒种催芽:将种薯置于15—20℃的温度条件下晾晒2—3天,后将种子置于15—18℃条件下催芽,当芽长出0.5cm左右时进行切块,每个切块30—50克,留1—2个芽眼。三是刀具消毒:切块前用1‰高锰酸钾溶液对刀具进行消毒;四是科学浸种:薯块切好后,亩用1:500倍稀土旱地宝溶液浸泡薯块15—20分钟,捞出薯块摊开后晾干即可播种,严格地进行种子处理后,马铃薯出苗快而且整齐,平均出苗率为99.3%,较对照提高18.1个百分点;黑胫病、环腐病的平均发病株率8.2%,较对照发病株率降低8个百分点。
7、地膜覆盖技术
项目区主要示范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膜侧沟播栽培和半膜覆盖三种形式的地膜覆盖技术,二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1.068万亩,平均亩产2367.9公斤,较对照亩增产474.1公斤,增产25%。通过应用地膜覆盖技术,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收到了显著地抗旱保墒和集雨作用,使马铃薯在保苗、长势、增产等方面效果特别明显,起到了显著地示范带动作用。
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栽培技术:选用幅宽120cm厚0.008mm的地膜,每带幅为110cm,大垄宽70cm,高10—15cm,小垄宽40cm,高15—20cm,沟内种植马铃薯,播深10—15cm,行距40cm,株距35—40cm,亩保苗3000—3500株。二年累计完成0.36万亩,平均亩产3075公斤,较露地对照亩增产1125公斤,增长57.7%,该项技术能够起到有效地保墒集雨提墒作用,确保了马铃薯的苗全、苗壮,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使马铃薯提前上市20—25天,销售价格能高0.2元/公斤,亩增产值225元,亩增纯收入135元。
膜侧沟播栽培技术:选用幅宽80cm,厚0.008mm的地膜,每带幅宽1.2cm,垄宽50cm,沟宽70cm,垄高20cm,垄上覆膜,沟内种植马铃薯,小整薯播种,播深20cm,行距70cm,亩保苗1500株。该项技术有明显的集雨保墒作用,促苗早发,苗齐苗壮,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二年累计推广面积0.02万亩,平均亩产1977公斤,较露地对照亩增产327公斤,增幅19.8%,亩增产值196元,亩增纯收入136元。
半膜覆盖栽培技术:选用幅宽80cm,厚0.008mm的地膜,带幅宽1.2cm,膜面宽70 cm膜间距50cm,行距60cm,株距为30~35 cm,亩保苗3000~3700株。该项技术有明显的集雨保墒作用,促苗早发,苗齐苗壮,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二年累计推广面积1.228万亩,平均亩产2167公斤,较露地对照亩增产285.7公斤,增幅15.2%,亩增产值194元,亩增纯收入134元。
8、集雨节水技术
该技术主要为集雨补灌技术和抗旱保水剂技术。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3.01万亩(次),其中集雨节灌补灌面积26.61万亩(次)(中心示范区为8.12万亩(次)),平均亩产1460公斤,较未补灌对照田亩增产160公斤,增幅11.8%;抗旱保水剂应用面积为46.4万亩。集雨补灌技术是利用上一年在水窖中储蓄的雨水,从马铃薯播种出苗开始,通过采用浇灌的办法,补充马铃薯生育前期需水,缓解旱情。抗旱保水剂主要为稀土旱地宝。
9、新材料应用技术
项目区主要推广了稀土旱地宝、稀土磷肥、马铃薯配方肥等新材料,二年累计推广面积79.2万亩(次),其中稀土旱地宝浸种技术推广面积46.4万亩(次),稀土磷肥应用推广面积20.7万亩(次),配方肥应用12.1万亩。新材料的应用,在项目区抗旱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0、机械化耕作技术
机械化耕作主要指机械深松耕、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技术,两年累计完成机械化耕作9.73万亩,其中机械深松耕6万亩、机械播种1.96万亩、机械收获1.77万亩。实施机械耕作技术,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
11、抗旱播种技术
主要指抢墒播种、点浇点灌、马铃薯整薯播种和芽栽四项抗旱播种技术。两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7.361万亩,其中抢墒播种1.85万亩、点浇点灌0.76万亩、马铃薯芽栽1.035万亩、整薯播种3.716万亩。抗旱播种技术在2007年春季持续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收到了良好的抗旱保苗效果,确保了及时播种,保证了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12、田间管理技术
加强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各项抗旱技术措施充分发挥抗旱作用的一项主要配套措施,在项目实施中主要抓了以下两项技术:
一是及时中耕除草,抢墒培土。在幼苗快要顶土出苗,进行“闷锄”(浅锄一次),起增温迎苗作用;初花期及时进行中耕除草,遇到有效降雨时结合中耕及时进行抢墒培土,起松土、增温保墒、促苗早发的作用。
二是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项目区内完成药剂拌种、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应用,物理与生物防治等示范推广面积160多万亩(次),对马铃薯蚜虫早、晚疫病等主要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对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四、主要试验研究成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公关,积极妥稳地开展超前性试验研究,为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储备。三年累计开展试验研究42项次,现将主要试验成果归纳总结如下:
1、马铃薯抗旱技术应用增产效果试验研究
2006年、2007年我区遭受严重旱灾,北部各乡镇旱情较为严重,对马铃薯生产造成严重影响,为此我们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抗旱增产技术的对比试验研究,对品种、茬口、土壤类型、耕作方式、芽栽、小整薯播种、旱地宝浸种、地膜覆盖、配方施肥等9个方面的抗旱技术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连续进行两年。试验结果表明:凡应用了稀土旱地宝浸种、机械深松耕、整薯播种、育芽移栽、科学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抗旱技术的马铃薯,出苗齐全,植株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特别是芽栽、小整薯播种、地膜覆盖、旱地宝浸种等抗旱技术显示出优势明显的抗旱性,已被项目区广大群众认可和接受。比较成功的抗旱栽培模式有(1)抗旱良种+机械深松耕+稀土旱地宝浸种+科学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
2、马铃薯连作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连作问题越来越严重,造成马铃薯质量下降,产量降低,病虫害严重等问题,为此,在项目实施中,对连作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调查分析。试验得出的解决对策是:
(1)合理轮作倒茬,精耕细作。马铃薯不宜连作,也不宜与茄科作物轮作,适宜与小麦、豆类、胡麻等夏茬作物进行三年以上的轮作倒茬。同时要及早深耕,及时耙耱保墒,进行冬季镇压,适期播种,合理密植,适时进行中耕培土和病虫害防治。
(2)应用脱毒种薯。我区的西南部的符川、内官、高峰等乡镇的农民的做法是每年从邻近的渭源、临洮等县进行调种,其实大部分就是当地的脱毒种薯,今后要加大陇薯系列、新大坪等品种种脱毒种薯推广的力度,利用其种性好、产量高、质量优、适应性强等特点,解决品种退化、产量低、病虫害严重、质量不优的问题。
(3)进行种子处理和土壤消毒。在严格选种、晒种和刀具消毒的基础上,大力推广稀土旱地宝等新材料的浸、拌种技术,同时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和辛硫磷等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预防马铃薯丝核菌病、粉痂病、疮痂病等土传病害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测土施肥项目的实施,对我区各乡镇进行土壤取样和化验分析,在近年来配方施肥试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区不同区域N、P、K的最佳施肥比例,同时要推广使用微肥和加大农家肥的施用量,全面提高土壤养分的供应量,提高马铃薯的抗逆性。
(5)大力推广机械深松耕技术。通过近年来的推广应用表明,机械深松耕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使土壤疏松,打破了犁底层、加深了耕作层,纳雨蓄墒能力增强,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增强了抗旱性。
3、马铃薯细菌性病害防效试验
近年来由于黑胫病、环腐病、软腐病等细菌性病害的为害,造成马铃薯提早干枯死亡,块茎腐烂、对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通过试验筛选出防治细菌性病害的理想药剂及防治方法。试验材料有:稀土旱地宝、农用链霉素、硫酸 铜、高锰酸钾、草木灰等五种。试验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调查病株率:用硫酸铜溶液浸种对马铃薯细菌性病害防治效果最好,平均防效为91.2%,但配药不慎浓度过高,易伤害幼苗,出苗不齐;其次是农用链霉素,平均防效80.2%;旱地宝平均防效64.6%,高锰酸钾平均防效25%,草木灰几乎没有防效,防效仅为8.3%,结论:今后应大面积推广硫酸铜和稀土旱地宝浸种防治细菌性病害。
4、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试验
为了有效控制马铃薯晚疫病的危害,提高产量,提升质量、筛选出最佳防治方法和防治药剂,特设此试验。供试药剂有:(1)生控剂;(2)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5%菌力克水剂,试验结果:
(1)生防剂拌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有很长时间的控制作用,施药后70天调查,和对照相比,防效仍在50%以上,增产幅度在5—28之间,具有省劳、省时,便于大面积推广等特点,但两点增产比例不一致,还需在今后进行多点多次试验,才能确定它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随着施药时间延长和后期晚疫病的浸染漫延速度的加快,生防剂对晚疫病的控制作用减弱,建议在晚疫病流行初期用治疗性杀菌剂防治1—2次,才能有效控制晚疫病的为害,提高产量和质量。
(2)供试的几种杀菌剂对晚疫病防治最好的药剂还是杜邦克露、甲霜灵锰锌、杀毒矾,和对照相比,施药后20天调查防效在60—80%之间,施药后70天几乎没有防效,增产都在10%以上,如果增加喷药次数,可以控制为害,提高产量,在中度流行年份喷药2次,在严重流行年份喷药3—4次,间隔期10天左右。
(3)由于今年7—8月在晚疫病发生流行期出现高温干旱天气,降雨少,田间空气相对湿度低,晚疫病发生轻,流行慢,各处理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进一步证明各处理对晚疫病的防治效果,该试验有待于在今后进一步实施。
5、马铃薯抗旱栽培模式试验 通过试验,筛选出适合我区不同区域的抗旱栽培模式。试验抗旱栽培模式有:①小整薯条播;②芽栽;③整薯坑种、④切薯播种,试验结果:①整薯播种能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在土壤墒性极差的情况下保证全苗,芽栽在保证密度的前提下是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提供复壮的重要手段。②在适宜的播种密度下,整薯坑种,能大幅度提高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增产12.3%。
6、马铃薯播期试验
为了探索研究马铃薯在我区的最佳种植时期,提高其产量,特设此试验。试验处理:①4月25日播种;②4月30日播种;③5月5日播种;④5月10日播种;⑤5月15日播种;⑥5月20日播种。试验结果:播期在4月30日的产量最低,平均亩产208公斤,5月10日播种的亩产量最高784公斤。产量顺序由低到高为4月30日<5月20日<4月25日<5月5日<5月15日<5月10日。得出在我区东南部乡镇马铃薯最适宜的播期为5月10日—5月15日。
7、马铃薯四因子水平正交试验
为了研究施肥水平,药剂处理、种植密度、土壤消毒等因素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影响,为今后马铃薯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特设此试验。试验设计:设钾肥用量、种子处理、土壤消毒、播种密度四因子水平正交试验。试验结果:①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相对较好,产量相对较高的组合A2、B1、C2、D3即亩施钾肥4公斤,对种子采用农用链霉素浸种,对土壤用1000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消毒,种植密度保持在3100株/亩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轻,单产量最高。②通过试验得出:增加钾肥用量,适当增长播种密度时,可有效降低马铃薯的空心率,以亩施钾肥12公斤,种植密度为3300株时,空心率最低。
8、植物707在马铃薯上的作用效果试验
植物707是一种含有微生物成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防虫、防病,促进作物新陈代谢,提高作物产量,为试验植物707在马铃薯上的作用效果,特设此试验。设计:①植物“707”浸种;②稀土旱地宝浸种;③不浸种(CK)三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30平方米,指示品种陇薯3号,试验结果;①植物“707” 浸种的亩产量最高1376.6公斤/亩,较对照亩增产255公斤,增幅22.7%;其次是旱地宝浸种亩产1315.8公斤/亩,较对照亩增产193.9公斤,增幅17.3%;②用植物“707”浸种马铃薯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抗旱作用也十分明显,今后应大面积推广应用。
五、主要技术创新及突破点
马铃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是马铃薯产业发展成为我区最大的新型主导产业时而随之派生的技术体系,应用时间短,尚需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完善,随着示范推广面积的扩大,各地在生产中遇到了新问题,针对此情况我们开展了大量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丰富完善和发展了其技术体系,一些关键农艺技术措施在示范推广中有了创新突破,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开展了对当地主推马铃薯品种陇薯3号和新大坪原种和一、二级种的脱毒种薯繁育和生产。
我区新大坪常年播种面积38.5万亩,陇薯3号常年播种面积23。6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调换品种频繁,病虫害发生愈来愈严重, 新大坪和陇薯3号都感染病毒,表现退化,产量低而且品质差.针对此现状,在项目实施中,我们利用组织培养新技术,对新大坪和陇薯3号进行脱毒繁育,并大力推广脱毒一.二级种薯,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增产作用。
2、对当家品种和主栽品种实施以小整薯播种和育苗芽栽为主的户均1分“种子田”提纯复壮繁育留种技术。
采用小整薯播种,由于不经切薯,避免了细菌性病害的传播,收获的薯块感病较轻,生命力旺盛。由于细菌性病害不感染马铃薯幼苗,所以育苗移栽后,收获的薯块感病较轻。利用小整薯和芽栽后薯块感病较轻的特点,在项目区我们大力推广小整薯播种和芽栽留种技术,要求户均每年搞一亩小整薯和芽栽的“无病种子田”。
3、将马铃薯地膜栽培由半膜平铺改进为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既继承了半膜平铺的优点,又弥补了其缺点,通过大小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马铃薯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播种沟,有效地解决因春旱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马铃薯正常出苗。全膜覆盖又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可提高地温增加有效积温,能使马铃薯早成熟,减轻早霜为害,具有增温增墒,促苗早发的作用,能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平均亩产量3075公斤,较对照亩增产1125公斤,增产57.7%。
4、将测土与科学配方施肥充分结合,大面积示范推广了适宜我区北部干旱区、东南部半干旱区和西南部二阴区应用的3项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以前的配方施肥技术是一种经验施肥技术,缺乏科学性,在项目实施中,我们走测土与科学配方施肥相结合的路子,先进行测土分析,后进行科学配方,并生产出马铃薯配方肥,在项目区大面积推广。
5、编写完善了我区马铃薯种植的小整薯播种技术、标准化栽培技术、脱毒苗生产技术、脱毒种薯的繁育技术、芽栽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西洋优化栽培模式等9项技术规程。
六、主要技术规程
1.无公害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
前茬收获后,应及早深、松耕,精细整地,结合整地,亩用5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拌细沙土30公斤撒入犁沟,可防治地下害虫。播种时对种薯进行晒种、催芽、稀土旱地宝拌种等种子处理。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纯氮8公斤,纯磷6公斤,纯氧化钾4公斤。于4月下旬开始播种,西南部采用种二空二或种一空一,东北部采用种一空二模式,亩保苗为3500株~4000株。播种后30天左右,进行查苗补苗。
2.马铃薯小整薯栽培技术
选择重量在1~2两的健壮整薯,不经过切块直接进行栽培。一般在5月上旬开始播种。株距为30~40cm,行距为40~50cm,亩保苗保持在4000~4500株为宜。其它技术同马铃薯常规栽培技术。3.马铃薯芽栽技术规程
选择大小均匀,表皮无龟裂,无病疤,种脐无腐烂的薯块作种薯进行育芽,等苗床内芽子长出地面4~6片叶子时即可掰芽,当天栽植。亩保苗4000~4500株。栽植时,将芽条斜放在沟内,将根甩展,先盖些湿土,用脚踏实,使苗根与土壤紧密接触,栽完一行立即覆土,覆土时使芽苗露出2~3片叶子。
4.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种植在肥料施用上应坚持“重施农肥,增施磷肥,合理施用氮肥,巧施钾肥”的施肥原则,将农肥、化肥做底肥一次性施足。播种时期一般以3月下旬为宜。
(1)全膜覆盖栽培技术
选用幅宽120 cm、厚0.008mm的地膜。带幅110cm,起双垄,沟内垄两侧种植。大垄宽70cm,高10cm~15cm,小垄宽40cm,高15cm~20cm。播深10~15cm。行距55cm,株距35~40cm;亩保苗3000~3500株。
(2)膜侧沟播种技术 有两种种植模式:
一种是选用幅宽40cm的地膜,带幅60cm,垄、沟宽各30 cm,垄高20 cm。沟内种植马铃薯。播深10~15cm。行距30 cm,株距60~70cm;亩保苗3000~3500株。
另一种是选用幅宽70cm的地膜,带幅110cm,膜间距40cm,垄高10~15 cm,垄两侧种植。播深10~15cm。行距30 cm,株距60~70cm,亩保苗2500~3000株。
(3)半膜覆盖栽培技术
选用80cm宽的超薄膜,膜面宽60cm,垄高10~15 cm,膜间距40cm。垄上种植两行马铃薯,播深10~15cm,行距60cm,株距35~40cm,亩保苗3000~3500株。
5、新大坪栽培技术要点
4月中、下旬播种,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5000公斤,纯N 8~9公斤,纯P2O5 6~7公斤,K2O 3~5公斤,种植密度旱薄地以2500~3000株/亩为宜,高寒阴湿和川水保灌区4500~5000株/亩为宜。播种时均采用宽窄行形式种植。
6、陇薯3号栽培技术点
一般于4月上、中旬播种,不宜迟播;适当稀植,一般3500~4000穴/亩,旱薄地2500~3000穴/亩为宜。重施底肥并氮磷配合,适量早施追肥,切忌氮肥过量;早锄草松土,早中耕培土,培土要深厚。收获前1周割掉薯秧运出田间进行晒地,促进薯皮老化;收获时尽量避免碰伤,减少病菌侵染,提高贮藏效果。提倡使用脱毒种薯,建立繁种田,选优选健留种。
7、陇薯5号栽培技术要点
挑选健康种薯,先进行晒种催芽,出芽后按芽切种,并用多菌灵、代森锰锌等药剂拌种,切忌切块后连日堆放,最好随切随种;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一般每亩种植4500株左右,旱薄地3000株左右。重施底肥并要氮磷配合,适量早施追肥,早锄草松土,早中耕培土,培土要深厚。收获前一周割掉薯秧并运出田间进行晒地,收获时轻拿轻放避免碰伤,减少病菌侵染机会,防止贮藏期烂窖。建立种薯生产田,选优选健留种。
8、陇薯6号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于4月上、中旬播种,不宜迟播;适当稀植,一般3500~4000穴/亩,旱薄地2500~3000穴/亩为宜。重施底肥并氮磷配合,适量早施追肥,切忌氮肥过量;早锄草松土,早中耕培土,培土要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注意在初花期喷施土豆膨大素等控制徒长,促进薯块膨大。收获前1周割掉薯秧运出田间进行晒地,促进薯皮老化;收获时尽量避免碰伤,减少病菌侵染,提高贮藏效果。建立繁种田,选优选健留种。
9、庄薯3号栽培技术要点
属晚熟高产型品种,一般亩施农家肥4000公斤,尿素25公斤,普钙50公斤,4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密度4000-4500株,整薯坑种密度2000穴。
第三篇:节粮方案
汀罗一中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活动
方 案
为贯彻落实县教育和学校的有关要求,为了培养全体学生的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到节约粮食的活动中来,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我校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主题教育,现将活动的具体方案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活动,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
二、活动目标
把爱粮节粮宣传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作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对每个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以班级为单位,以自我教育为主,开展爱粮节约宣传活动,全校普遍形成爱粮节粮的风气,每个学生自觉养成爱粮节粮的习惯。
三、活动的时间和范围
活动的时间定于第7周以2014年“世界粮食日”宣传为契机进行。由16个班级、学校食堂组织进行。
四、活动主题
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主题:“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
五、活动形式和安排。
(一)、制定方案,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调动学生参与节约粮食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学校晨会,向全校学生进行宣传,使全体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粮食问题,认识节约粮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向学生介绍一些节约粮食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社会其他人群,努力为促进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各班级教师也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班主任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向学生进行宣传发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不浪费,让学生认识“爱惜粮食”也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我们学生所提出的一个要求。各任课教师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地渗透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思想。通过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调动了学生参与节约粮食活动的积极性。
(二)、全员参与,分层活动,从行动上让学生做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要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去。我们要求学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应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我们要求能熟练背诵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理解古训中的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古人尚且珍惜粮食,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加以珍惜。我们要求不仅能熟练背诵珍惜粮食的相关
诗句,还要能把“节约粮食”这一思想向家长、向他人宣传,并且把节约的思想落实在自己的日常饮食之中。在家中、在学校都要努力做到吃饭不撒饭粒,不挑饮食,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自觉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利用集会和主题班会宣传及征文活动。
学校组织、发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利用集会认真学习有关节粮知识,以“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然后从每个中队中选出优秀征文参加学校的征文评比活动。
(四)、总结评比,表扬先进,然学生的节粮行为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活动后,我们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出的节约粮食的先进事迹,认真进行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优秀征文评选工作,对校级优秀征文我们及时在学校橱窗中张贴出来,让其他学生去学习,去实施,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节粮行动之中。
通过大力宣传,全员参与活动,全校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节约粮食的方法,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意识,而且带头实践节约粮食的行动,用自己的言行去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增强了全体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第四篇:节粮方案
东坑镇第二小学开展“爱粮节粮”
创建活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宣部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的通知》精神和榆林市市粮食局、榆林市文明办的有关要求,为了培养全体学生的节约粮食的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到节约粮食的活动中来,杜绝浪费粮食的现象,我校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主题教育,现将活动的具体方案拟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活动,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
二、活动目标
把爱粮节粮宣传工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作为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使之成为对每个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以班级为单位,以自我教育为主,开展爱粮节约宣传活动,全校普遍形成爱粮节粮的风气,每个学生自觉养成爱粮节粮的习惯。
三、活动的时间和范围
活动的时间定于第7周以2014年“世界粮食日”宣传为契机进行。由11个班级、学校食堂组织进行。
四、活动主题
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主题:“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
五、活动形式和安排。
(一)、制定方案,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调动学生参与节约粮食活动的积极性。利用学校晨会,向全校学生进行宣传,使全体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粮食问题,认识节约粮食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向学生介绍一些节约粮食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社会其他人群,努力为促进节约型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各班级教师也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班主任充分利用每周的班会,向学生进行宣传发动,教育学生爱惜粮食,不浪费,让学生认识“爱惜粮食”也是《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我们学生所提出的一个要求。各任课教师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适当地渗透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思想。通过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调动了学生参与节约粮食活动的积极性。
(二)、全员参与,分层活动,从行动上让学生做到“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要求学生要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思想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去。我们要求学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应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养成不浪费的好习惯。
我们要求能熟练背诵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理解古训中的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古人尚且珍惜粮食,我们现代人就更应该加以珍惜。我们要求不仅能熟练背诵珍惜粮食的相关诗句,还要能把“节约粮食”这一思想向家长、向他人宣传,并且把节约的思想落实在自己的日常饮食之中。在家中、在学校都要努力做到吃饭不撒饭粒,不挑饮食,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剩菜,自觉培养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三)、利用集会和主题班会宣传及征文活动。
学校组织、发动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利用集会认真学习有关节粮知识,以“爱惜一粒米,珍惜一滴汗”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然后从每个中队中选出优秀征文参加学校的征文评比活动。
(四)、总结评比,表扬先进,然学生的节粮行为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
活动后,我们及时表扬学生中涌现出的节约粮食的先进事迹,认真进行以“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为主题的优秀征文评选工作,对校级优秀征文我们及时在学校橱窗中张贴出来,让其他学生去学习,去实施,去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节粮行动之中。
通过大力宣传,全员参与活动,全校学生不仅学习到了节约粮食的方法,树立了节约粮食的意识,而且带头实践节约粮食的行动,用自己的言行去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到节约粮食的行动中,参与到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增强了全体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东坑镇第二小学 2014.8
第五篇:爱粮节粮活动方案)
罗城中心小学
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指示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青少年爱粮节粮,引领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减少粮食损失浪费,促进全社会树立爱粮节粮新风尚,在2016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期间,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爱惜粮食的意识,提高节约粮食的自觉性,并向社会宣传,引导公众爱粮节粮,科学消费。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浪费,为加快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总体目标做出贡献。
二、活动主题
“爱粮节粮,传承美德”。
三、活动组织成员
组 长: 蔺述斌
组 员:王娟 张佩佩
四、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17日-----21日
五、活动内容
1.学校门口张贴标语,营造活动气氛。如 “爱粮节粮,传承美德”、“崇尚节粮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等标语。
2.制作横幅“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粮从我做起,建设节约型社会”,让学生在横幅上面写上心声。
六、活动要求
1.重视实效。通过观看展板、签名留言、参观等活动,体现活动的知识性、趣味性、大众性,从而提高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效。
2.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各班教师在活动时,要认真要按照要求及时间顺利组织学生有序参观展板,并在横幅上签名留言。
3.认真总结。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一篇关于节约粮食的日记或心得。
2016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