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考察报告及汇报
关于赴美国、加拿大的考察报告
根据上级安排,3月3日至24日,我随国务院研究室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就政经济问题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的方式主要是同两国财政、银行、国会等官方部门以及公司、财团、学校等民间研究机构进行座谈,并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接触,重点广泛了解了美国的经济发展动态,财政政策运作及走向,政府调控经济的措施,以及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看法和建议等。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美国财政经济政策运作的特点及当前的政策取向
(一)运作特点
美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系统。货币政策由美国联邦储蓄银行制定,由于美联储机构独立于政府,其主席虽由总统提名,但只对国会负责,一般任期较长,超过总统和国会,如目前的格林斯潘已任职16年。因此,其独立性较强,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相对灵活,受政府干预较少。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价格,维护高就业率,抑制经济波动。
财政政策由行政部门制定,但受国会制约。美国财政政策主要由3个部门共同负责。一是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要负责经济预测,为总统宏观经济决策服务,牵头白宫预算和管理办公室与财政部制定财政预算方案。二是白宫预算和管理办公室(OMB),主要负
— 1 — 责财政预算的制定并监督预算的实施。三是财政部,主要负责财政收入的筹集、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和预算的具体执行。此外,国会预算局(CBO)负责对政府预算进行评估,向国会提供财政经济预测分析,支持参众两院的预算委员会工作,实际上是代表国会对政府财政预算进行制约。财政预算政策的目标主要是:增加收入,降低赤字,保障必需,刺激经济。
美国注重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大手段调控经济,美联储和财政部官员均认为,两者比较协调,互相支持,降息和减税是美国经济政策的两个重要部分,缺一不可。但有时政策取向也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重要,降息比减税更有效。因为财政政策从制定到实施都比较慢,并且更多地是为了选举和政治主张,“只是在非常幸运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并且税收政策变化太频繁,会对人们的预期产生影响。而货币政策比较灵活,可以适应不同的经济周期而实行灵活、快捷的利息、汇率政策。由于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持续良性增长,美国人认为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因而将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誉为“经济皇帝”。
(二)面临的困难
美国经济在克林顿政府后期已出现疲软迹象,布什政府上台特别是“9〃11”之后,出现了明显的不景气,他们称之为“经济衰退”。其当前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主要是:①经济增长不稳定。美国目前的经济总量为10兆亿,基数非常大,推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的贡献率是70%以上,出口是4-5%,投资是18-25%,由于美
— 2 — 国民众的消费倾向不会有大的增长,而受股市低迷和生产过剩影响,企业投资相对减弱。2002年一季度增长比较高,达到5.6%,二季度只有1.1%波动比较大,全年预期2.5-3%。②美元贬值。美元与日元比价是最低到1:115,与欧元最低到了1:0.82,逐渐回到1:1。货币基金组织官员还认为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和货币赤字扩大,美元中期仍然可能继续贬值,美元高估至少在20%。③股市低迷。受网络经济泡沫和“9〃11”的影响,美国股市持续走低,纽约股市道-琼斯指数由1万多点,跌至7000多点,下跌了3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降高达74%,自2000年以来市值缩水7万亿美元。④财经丑闻不断。继安然和世界通信公司财务造假丑闻被揭露后,相继又有美林、施乐、默克等美国著名公司暴露丑闻,公司丑闻不但震荡着美国股市和汇市,也直接打击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威胁美国经济的复苏。⑤财政赤字有扩大超势。美国2002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为1650亿美元,但民间机构预测将达到2000亿左右,且明年还不会低于这个数字。因为仅从税收收入来看,今年4月份“纳税月”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是670亿,而去年同期是1900亿,减少1230亿。⑥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境地。要保持美元的强势地位,需要提高利率,以进一步吸引外资,推动经济,但目前低迷的股市又不允许其提高利率,因而在稳定货币和刺激股市上面临着两难的选择。⑦布什政府面临考验。11月份中期大选在即,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布什政府的经济政策成为焦点问题,直接影响到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政治力量对比。
(三)政策取向
为了应对当前政治、经济困难,美国朝野提出了许多措施,并争论不休,比较明朗的说法,一是提出经济上不再当“火车头”(索罗斯语),以回避对世界经济的责任和义务;二是政治上转移视线,积极准备,攻击伊拉克,摧毁所谓的“邪恶中心”。
财政货币政策取向,一是减税以刺激经济,布什政策提出了一个10年减税1.3万亿美元的计划,国会已通过了三年减税的短期政策,今年减税700亿。二是扩大开支以应付战争。“反恐战争”和打击伊拉克都将大量增加美国防务开支,但美国官员认为,既使这样美国的财政赤字也只占GDP的1%,债务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是比较低的。三是继续实行强势美元政策,保持美元汇率的稳定,增加居民消费和投资者的信心。
二、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和建议
国际金融组织和美国一些部门及民间机构对中国非常关注,在座谈中谈了不少关于中国经济问题的看法及建议。
(一)关于中国经济增长。认为中国经济活跃,变化深刻。今后几年经济会保持持续增长,但速度会有所放缓,因为基数越来越大;增长方式将由粗放型逐步变成集约型;增长点将有国有变为依赖民营经济,2001年国有企业的贡献率(GDP)已由1995年的54%下降到46%,而民营经济则由46%上升到54%(中国统计局数)。
与此同时,认为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优势,已不局
— 4 — 限于传统的商品,如服装、玩具等,已在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目前,中国是世界银行最大的客户,贷款占其总额的11%(规定一国贷款不能超过12%)。今年3-5年,世行对中国的支持将把合格的民营企业作为重点,包括民营金融业、民营高科技企业、民营环保企业等。
(二)关于中国经济政策。①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符合中国实际,因为有较大的投资扩张空间,但是应是短期的,不能持续太长。在政策运用到一定程度时,应逐步削减,或转用于扶贫、教育等方面。目前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较高,若发生经济危机,债务与终要靠老百姓支付,存在高成本、高风险。因而需要明确长期的财政政策与短期的反周期的财政政策的关系。②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合适的,降低了金融风险,但削弱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需要加快银行体系的改革,加强金融监管,减少不良资金,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民间融资资本,加快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抢滩”步伐。③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应重视应用货币政策,至少应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相配套。④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
(三)关于中国入世。①中国加入WTO的短期影响是负面的,对出口的拉动到2005年后才会显现。因此,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内需拉动。②对外贸易中经常项目的顺差会逐步减少,服务和资本项目的逆差会逐步扩大。
(四)关于社会公平。①社会不公的问题主要反映在机会不公
— 5 —平。机会不公平重于收入不公平,如教育、医疗及腐败等方面。②社会保障体系薄弱,需要构筑社会安全网。③加快中小企业和城镇化发展,促进人口合理流动。④中国的改革到了需要用法律、政治体制作保障的时候。当务之急需要解决好法律、金融、许可证的制度三大问题。现在对中国深层次问题的解决,已不是认识问题,而是实施问题。
三、美、加税收情况及几点启示
(一)美国政府税收政策取向
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在税收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其中在税收政策目标上提出:①收税要少,即要减税、减负。②简化税制。③刺激私营经济发展。④使税收具有可预期性。⑤进一步降低税收成本。
(二)美国税制改革的理论动态
9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济理论界和国会议员对税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辩论主要是围绕税收的“公平、简化和增长”原则,提出了对美国税制进行彻底变革的政策主张——
取消所得税,改变税制对于激励工作、储蓄、投资和创新活动的有害影响,以提高税制对经济绩效的贡献。认为:①所得税对储蓄和投资存在重复征税,削弱了人们工作、创造、积累的积极性;②税制复杂,征缴成本高。
实行消费税,设计较低税率,在零售环节征税,由消费者负担,— 6 — 同时对低收入者实行减税或者基本消费扣除。认为这样不仅税基广泛,能够保证税收收入,而且税制简化,方便征缴,并对经济利益长期的投入、产生带来巨大的潜在影响,有经济学家估计产出将增加5-10%,有的估算每年可给美国经济带来1万亿美元的利益。
从现在的联邦公司税和个人税体制过渡到一个理想化的税制,在长时期可能会带来巨大好处,但是过渡的成本有多高?值不值得这样做?税制改革会不会抵消新税制带来的许多或大部分好处?针对这些问题,美国研究界和国会议员争论不休,一些人认为不能轻率推行重大的税制改革,一些人认为,世界经济是复杂的,简单的税收并不恰当。美国至少要在未来数年里继续就税制的根本改革进行辩论,如果税制根本改革赢得了足以立法的力量,那么,其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三)美国税收征管情况
1、基本情况。美国联邦税务局(亦称国内收入局)隶属财政部,负责联邦税收征管,州及州以下税收由同级财税部门负责。2001年度税收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税数占GDP的比重为20%,税收成本在0.5%以下。个人所得税是美国第一大税种,占GDP的比重为9.6%,和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工薪税是联邦主要税种。50年代以来个人所得税占政府收入中的比重一直呈稳定状态(保持在30%左右),公司所得税呈下降趋势(由20%左右下降到5%左右),社会保险工薪税则不断上升(由5%左右上升到20%左右)。销售税是州政府主要税种,财产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税种。直接纳税人占全国
— 7 — 人口的比例为46.6%。
2、征管状况。美国财政部及纽约市财政局官员共同看法是:有信息来源的税收征收情况好,现金收入不易控管。目前其工薪收入的税收征收率达到98%,红利收入的税收达到95%,而小型企业、零售业、餐饮业等以现金收入为主的纳税人的税收征收率在55-60%之间。
3、征管方式。美国税务当局主要采取“纳税人自行申报,相关部门(银行、雇主等)报告信息,税务局电脑审核”的征管方式,雇主和银行预扣的税款占到整个税款总额的70%。对于纳税人自行申报的税单与雇主单位和银行报告的信息,税务局通过电脑进行审核比对,信息不符的,税务局先发出信函要求纳税人说明,不能说明的再予以检查。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银行和雇主单位向税务局提供相关信息是法定的义务。此外,美国税务部门也对纳税人税单进行抽查,但抽查量小于1%;对纳税人进行单项检查,如只检查纳税人收入中的某一部分,税收检查非常顾及社会和纳税人的反映。对于使用现金或以现金收入为主的经济体,采取个人申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通过调查核定纳税人应缴税收。在美国,有50%以上的纳税人请专业公司帮助办理税事,填写税单,既使不请别人代理,也会购买专门的纳税软件通过计算机办理。先进的税收征管手段和良好的税收征管机制,不仅使税收政策得到落实,也达到了加强税收监管的目的,并由此降低了税收成本。
(四)加拿大税收有关情况
— 8 — 加拿大也是联邦制国家,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财政管理与美国相似,财政预算主要由内阁、财政部和财经委员会共同负责,其中财经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部级机构,拥有广泛的责任和权力,负责编制预算、制定政策、监督执行和组织协调。在税制上以所得税为主体,其中个人所得税2001年收入850亿加元,占整个税收比重的55%,企业所得税收入250亿加元,占19%,销售税260亿加元,占17%。税收占GDP比重33-34%,因为个人所得税占的比重高,在经合组织中税负偏重,影响到了加拿大对人才的吸引。在税收征管上,加拿大设有国税部(CCRD),拥有国税人员4万人,国税部除征收联邦税收外,还代大部分省征税,联邦税收与地方税收的分配比重为各占50%。其个人所得税征管采取“多扣少退”的办法,即雇主先按雇员收入多扣税多预缴,年底雇员再申报详细的收入情况,申请退税,以调动纳税人主动申报的积极性;对销售税征管也实行组织专班进行行业评估核税的办法。为应对经济低迷,加拿大政府2000年秋宣布了一个5年减税1000亿加元的计划,主要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以刺激消费。同时,还着手改革企业所得税,目标是比美国优惠,以吸引投资。
(五)几点启示
通过对美、加税收的粗略考察,从中也受到了一些启发,主要想法:
1、注重运用税收手段影响经济。为拉动经济,我国已持续数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扩大政府开支,固然可以
— 9 — 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政府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加大,最终还是要靠税收来偿还。并且从思路上讲,仍是一种计划调控、政府主导的模式,负作用很多,包括项目选择的正确性,资金分配合理性以及高代价的成本等。在目前税收连年增收,财政调控空间较大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我国企业实际负担较重的实际,顺应国际减税潮流,适应加入WTO后竞争的需要,实行积极的税收政策,启动适当的减税措施,让利于企业、藏富于民众,由此刺激消费,推动民间融资、投资,依靠市场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臵,形成市场运作的良好态势,达到推动经济的最佳效果。
2、走有中国特色的税制建设之路。我国的税收制度几经改革,形成了目前流转税、所得税双主体的格局,其中有些主体税种的制度基本上都照搬了西方的一些作法,并且还在继续借鉴,扩大所得税的规模,并有以所得税为主体的发展研究思路。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衡量一套税制的科学与否,不在于是否符合所谓的“国际惯例”,而在于能否做到税制的简明、成本的低廉、纳税人的接受和聚财效果的适当,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无阻碍。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应该认真总结我国在税制建设上的得失,加强税制建设的理论研究,明确税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进一步改革现行税制,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税制简便、易于征管、便于保收、成本较低”,并且可预期性较强的税制建设之路。
3、加强税式支出的研究和效益评估。1994年新一轮税制改革之后虽然取消了临时性、困难性的个案税收减免制度,使税收减免
— 10 — 优惠政策进一步规范化,但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仍然不少,在吸引投资、鼓励技术进步,以及照顾行业性困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税收支出,相当于国家的财政补贴和支持,而对企业的财政支出是应该产生效益和回报的。但是这部分税式支出的额度究竟有多少?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我们目前只能作一些定性的概括,而不能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评价,并且税收在这方面的作用一般不为社会所知,缺乏透明度,同时人们对税收支出的公平性、合理性也缺乏了解和监督。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我国应加强税式支出的研究分析,对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可能发挥的作用做出定量评估,直至作为国家预算支出的一部分,列入预算报告,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透明化。
4、制定切实的税收征管目标。税收征管的理想目标是把该收的税都收起来,但现实情况又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把理论或理想的目标作为具体要求进行设定,笼统提“应收尽收”或征收率达到100%,而需要分门别类地制定可能实现的征管目标,譬如对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个体工商户以及自然人分别提出不同的征收到位率,并以此考核征管质量,衡量工作水平,不搞“一刀切”,既可以避免不切实际,也可以防止弄虚作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这方面的工作宣传,消除片面认识和不实际的工作要求。
5、加快税收工作的信息化和社会化步伐。信息化和社会化是税收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提高税收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的根本
— 11 — 性举措。结合我们现状,我认为,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快以机构收缩、征收集中、信息集中、集约管理、重点稽查为主要内容的税收征管改革步伐,认清方向,坚定不移,当然也须循序渐进,允许有一个过渡期。一方面要完善税收法律制度,明确税收管理的社会性,规范政府相关部门及银行的协税义务和责任,使税收征管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法律资源和管理资源,达到真正加强税收工作的目的。
第二篇: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赴江西学习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
经区政府同意,十一月中旬市司法局基层处有关同志,及区司法局机关、基层司法所一行20人组成学习小组,赴江西南昌等地开展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完善和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颇有助益。
一、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先进做法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市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897个,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9706个,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调解网络。近三年来,南昌市全市各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847件,调解成功16443件,成功率达97.6%;防止民转刑纠纷115件249人,制止群体性纠纷械斗53起1527人,劝止群体性上访92起1855人,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真正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直以来,为着力解决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化建设问题,该市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批转的<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为契机,在乡镇(街道)开展创建“六有、四规范”调委会活动,在村(居)开展“五有四落实”活动,进一步推进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抓住一个中心,切实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该市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就是经济建设,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该市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是为该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该市以“爱民、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的“六民”工程为目标,充分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该市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始终牢记其服务本质,调解不仅单纯地注重“解决”,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达到“和解”,另一方面,通过周到、热情的服务,使人民群众与人民调解达到和谐、信任,同时人民调解员注重以素质示人、以真情感人,通过“自身”来教育感化群众知法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市民,从而降低和较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加强层级互动,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联调联防
该市在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中,建立了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联合调解委员会、楼栋民调小组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四级网络,通过四级调解网络的互动,实现了整个社区内的联调联防。
该市针对新型社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调委会主持,矛盾各方协调”的调解方法。例如该市建设桥社区的某生活小区是一个新建成商住小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管理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种纠纷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人数较多,如果调处不当,容易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该市在调处此类纠纷时,首先是要求大家推选出代表(一般不超过5人),归纳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其次调委会召集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与代表协商对话;最后根据双方达成协议,由该社区调委会监督落实,并随时将结果反馈居民(业主)。通过这种调解方式,该社区已使300余户1100余人的大小共计28大类百余个大小矛盾得以妥善解决,而因为带有普遍性,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整个社区的安全稳定取得了很好大的成效。同时在小区每个楼栋均成立了楼栋调解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5名调解员组成,组长一般由楼栋中的老党员担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他们直接居住在该楼栋中,所以可以最先了解篇二: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法律制度,它以法律法规为标尺,以社会公理为基础,以人的情感为引导,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政法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并在国际社会上享有“东方经验”美誉的人民调解制度,具有独特的功能,在我国农村基层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基层调解组织也成为了我国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了解目前我市人民调解工作的现状,利用工作条件,我对寿光市圣城街道人民调解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调研方法
考虑到时间及工作安排等原因,调查方式以访谈式调查为主,实地考察为辅。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主要访谈对象定为圣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及小李家、沙阿两个行政村的人民调解员,他们是基层人民调解的第一线工作者,通过对他们的访谈,了解有关人民调解的价值、功能及其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三)调研情况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人民调解解决纠纷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它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员、经费不足,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偏低,缺乏规范化管理等等。
1、人员短缺。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指导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司法助理员负责。根据了解,我市各乡镇街道司法所均已聘任司法助理员担任司法助理工作,但是基层乡镇政府工作多,任务重,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本职工作以外还被抽调参与各类拆迁、维稳等事务,占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其次,村级人民调解员一般由村干部担任,而这些村干部大多身兼数职。在对小李家村的人民调解员于宗淮进行采访时了解到,他除了是村里的调解员,还承担文书一职,春种秋收、土地承包、水电费收缴等问题,都要他来负责,村里事务繁杂,一个人身兼数职,效率得不到保证,人民调解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经费不足。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调解不收费的村级调解工作来说更是迫切需要。在实际运作中,村级调解经费短缺仍然是导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不够,培训、宣传工作难于开展最直接的原因。根据《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四十二条“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积极争取同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保障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表彰经费;协调和督促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落实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人民调解员的补贴经费。”但这些规定只是对调解经费在形式上的保障,并未明确经费来源。政府对人民调解的财政补贴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在村委会里面,人民调解员调解纠纷就是在当义工,基本的开销都成问题,更不用说补贴,人民调解员积极性难以被调动。
3、人民调解员业务素质偏低。人民调解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政策、法律素质不高,工作方法老套,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对圣城街道的统计,25%的人民调解员年过花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5%,具有相关法律知识的不足5%。人民调解员的创新意识、调节机能、身体条件等不能应对新形势下调处矛盾纠纷的需要,工作力不从心,调解效果可想而知。
4、缺乏规范化管理,调解重结果轻程序。4、1 基层调解组织的调解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展的,调解手段侧重于“情”与“理”的运用,而忽视了“德”与“法”的结合,调解效果明显不强。4、2 调解协议书制作不规范。由于法律知识缺乏,很多村级调解员不愿意或不会制作调解协议书,即使制作了调解协议书,也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特别是在适用法律、责任认定、赔偿金额计算等方面不够准确,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法院在对其作性质认定时,难以认定其为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调解协议书的效用难以发挥。4、3 调解工作重结果、轻程序的现象还比较明显。村级调解组织在调解工作中,往往满足于当时解决矛盾纠纷,不注重立案、告知、调查、调解、回访等一整套人民调解程序的严格执行,往往矛盾解决之后没有留下片纸只字,或仅有调解协议而无相关的调查笔录和调解笔录,一旦矛盾有所反复则容易造成被动局面,直接影响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信任度和人民调解工作的权威性。
(四)一些建议
针对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在调研基础上听取村人民调解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建议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在解决人员的问题上,采用“大调解”的方法,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政法综合治理部门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业务指导、调解中心具体运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调解,其目的是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种调解资源整合在一起,有了各个职能部门的参与,对于缓解司法所的工作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针对村级人民调解人员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现状,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推行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大学生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让大批具备高学历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人民调解员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专业和知识上的优势,既可以更好的服务农村,解决村里实际问题,又提高了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还应该重视村里一些德高望重并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的人,推选他们专门独立地从事人民调解工作,通过这种途径解决人员和经济上的压力问题。另外必须重视的是,应当继续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员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定期举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以案说法等形式,提高业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加强队伍建设,逐步实现人民调解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和知识化。
3、经费不足的问题上,人民调解经费应得到切实保障,要根据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发展的实际需要,积极推进建立人民调解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物质保障能力。经费来源根本上要靠政府,但实际解决问题时,应充分社会的中间力量发挥作用,一方面可以考虑让村里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并且德高望重的人专职负责人民调解,另一方面可以让拥有经济实力社会阅历的回乡贡献者或者是让贡献者们集合更多在外拼搏而挂念家乡的人,建成基金会的模式,为人民调解提供经费支持。
4、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快实现人民调解的规范化。以“情”为主,以“法”为辅是人民调解的一大特色,但是在调解过程中,涉及到法律问题时,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统一操作流程,统一文书格式,调解后必须形成调解协议书,形成文字材料,经三方当事人签章并立案归档,从而实现有据可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前小城乡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使乡镇民间纠纷的内容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民间纠纷的主体多元化、内容复杂化、人民调解工作也面临着新的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在新形势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火墙”的作用,必须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视,创新理论支撑,调整工作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使人民调解这朵“东方之花”在和谐寿光建设过程中焕发新的活力。篇三:2014年人民调解工作总结 xx社区(xx镇)2014年人民调解工作总结
201x年,xx社区(xx镇)调委会在市、区(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在司法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人民调解工作方针,坚持及时有效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有效防止矛盾激化,有效的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一年来共调解各类纠纷x起,其中婚姻x起,邻里纠纷x起,调解率达100%,防止矛盾激化率达100%,达到了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居民生活安定,和睦相处的目的。
一、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重大矛盾主动介入调处制度,建立矛盾预防化解机制。
xx社区辖区面积1355万平方米,有住宅楼29栋,常住居民1746人,总户数702户,其中少数民族647户,辖区国有企业8个,改制企业3个,商业网点16个,管理起来比较困难,为此调委会重视群体性矛盾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紧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进一步加强群防群治的调解网络。组织社区专职工作者,建立一支过硬的人民调解队伍。我们的工作重心是调节是基础,预防是重点,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及时处理,对已经处理的纠纷建立回访制度等防范措施,做到抓早抓小,堵塞漏洞,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及时有效的消除社区一切不安定隐患,使调解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坚持重大矛盾主动介入调处制度。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时,社区调委会能够在获悉情况后的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控制事态扩大,并主动介入纠纷的调处,直至纠纷妥善解决。例如“xxx”餐馆扰民事件,从前期的居民不满发展到聚集准备上访,短短几天里我社区调委会高度重视,收集民意,协调部门,召开座谈会,沟通关系,最后协同环保局完善处理事件,居民反映比较满意。
(二)普及法律知识,严格依法来进行调解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做好调解工作的基础。调解委员会一直把普法知识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首先社区党支部制定党建工作计划,明确方向,其次利用开设学习班,宣传栏,发放宣传单等各种形式,增长居民的法律意识,使调委会真正做到了以法来进行调解工作,调委会的工作人员还经常和小区片警深入到居民家中向他们讲解防范知识,使老百姓树立了为社区的安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愿望。
(三)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深入细致的做好邻里调解工作。xx年x月x日***新村23栋20号居民xxx来我社区反映自家孙子在18栋门前玩耍时破18栋24号xxx家小
狗咬伤小腿,并不承认,找到居委会要求居委会出面解决,经过居委会了解情况属实,并找18栋24号居民协商,xxx同意赔偿孩子的医药费事情圆满解决。xx年8月11日晚11;左右18栋24号家xxx家小狗再次把25栋23号家xxx家11岁的男孩咬伤,经过居委会的多次调解,18栋23号xxx同意再次赔偿孩子的医药费,第二天xxx的父亲来我社区感谢居委会工作人员,并表示非常满意。xxx社区调委会作为基层的人民调解组织,几年来坚持从维护大局出发,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出发,在社区居民纠纷的调解工作中做了一定成绩对于美好的未来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为创造一个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谐的文明社区而努力奋斗。风起于青萍之末,重大疑难纠纷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密切掌握矛盾的发展动向是调解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而我们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月开展常规排查,在“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前开展定期排查,在重要会议等敏感时期进行专项排查,做到定期排查与专门排查相结合。从居民楼到各商业店铺,实现了排查范围的全覆盖。由于排查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我们的调解工作掌握了主动,能够在最佳时机介入矛盾纠纷的调处。做到排查一起、调处一起、化解一起,保证矛盾纠纷不出社区,为我社区的和谐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发展环境。
(四)有效落实调解回访工作制度。在一部分邻里、遗产纠纷中,因为调解协议的履行是一个不定期的过程,所以我们一直注重调解回访工作,并使之制度化。通过回访及时掌握纠纷调处的效果和协议履行情况,对不全面履行或不履行协议的,说服教育当事人,督促其履行协议。
(五)多措并举,提高调解人员业务水平。一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等形式丰富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二是调解工作人员之间加强经验交流,互相借鉴学习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三是总结调解心得,每当调解一起较为复杂的纠纷后,要求参加人员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不足;四是分析、预测矛盾纠纷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做到调解工作有的放矢。
(六)加强领导组织协调,提高调委会的工作能力。社区调委会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我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要领导为骨干的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对于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定期分析研究,及时解决。充分调动老党员的积极性,从居民利益出发,主动调处发现各类纠纷隐患,摸清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和谐,不安定因素。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并争取积极措施,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诉讼外。使矛盾解决在基层,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建设,维护了社区安定团结。
(七)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我们xx社区(xx镇)调委会把“两劳”回归人员的帮教工作,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调委会成立了“两劳”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调委会主任帮教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落实对“两劳”人员的帮教工作,社区(镇)调委会还建立了帮教档案,设立登记卡和跟踪教育卡,并建立定期回访考察制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并逐个落实了帮教责任人,辖区共有xxx重点人员,社区片警和调解员经常去重点人员家与他们谈话,共谈话xxx次,同时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希望他们改过自新,通过就业和劳动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二、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人民调解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表现在调解组织建设上,一些有条件的园区、企业不愿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二)部分企业、村(社区)标准化调委会建设投入不足,无调解室,制度不健全,工作开展缺乏力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
(三)统计数据不及时、不全面。一些调解组织不善于统计,以致统计数据失真,不能准确反映全区矛盾纠纷现状和调解工作开展情况。
(四)镇(街道)、村(社区)调委会调解员流动性强,在调解员队伍规范化管理,推行调解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上存在较大难度,还需进一步探索。
三、2015年工作思路
(一)按《人民调解法》要求进一步健全调解组织,尤其是行业性、专业性、区域性调解组织建设,使人民调解网络更加完善,力争覆盖面达100%。
(二)加强标准调委会建设力度,使全区符合条件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人民调解委员会85%以上达到“六统一”、“六落实”建设标准。
(三)加强调解员队伍和调解员素质建设。一是充分发挥专职法律服务社工队伍的作用,使之成为基层一线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中间力量;二是加强对村(社区)、企(事)业单位调解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调解员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和正确使用人民调解文书的能力,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工作。
(四)广泛开展矛盾纠纷调处专项活动,以活动解民忧,以活动促稳定,进一步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创新社会管理、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
全年xx调解工作抓得紧,信息畅通,宣传工作到位,使很多矛盾纠纷都被清除在萌芽
之中,实现了调解无空白、隐患无死角,为给居民一个治安良好、环境整洁优美,人际关系和揩的新型文明城镇(社区)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企业信息化工作考察报告
企业信息化工作考察报告
企业信息化工作考察报告
说明:这是一个完全工作性质的文件,仅供领导参考。
为学习借鉴发达地区企业的成功经验,开阔视野和发扬创新精神,在考察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提出工作对策。
江浙及附近地区等地的发展之所以走在全国前列,既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有关,也与他们在工作中善于创新,较好地解决了认识、资金、人才三大制约因素有关。这次考察学习主要走访了江、浙、沪多家企业公司,通过学习,颇受启发。现将此行考察报告如下:
一、几家主要企业概况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与美国塞拉尼斯公司合资兴建,是集化工、轻纺、热电为一体的大型工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公顷,投资总额亿美元,丝束年生产能力达到万吨,二醋片年生产能力达到5万吨,填补了中国烟草行业烟用醋纤丝束及其原料二醋片生产的两项空白,结束了我国烟用醋纤丝束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目前,总投资亿元人民币的四期工程建设己经启动,计划于XX年竣工。届时,丝束生产能力将翻一番达到万吨/年,醋片生产能力将达到12万吨/年,企业生产能力将位居世界前列。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曾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工业行业排头企业,被国家经贸部核准为先进技术企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江苏智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烟草机械,集科研、设计、制造于一体的股份制公司。凭借着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严格的品质控制,完善快捷的服务体系,智思产品已经行销全国几十家烟草生产厂家。把握世界技术进步的脉搏,实实在在地为中国烟草生产厂家服务是一贯的经营作风。独立开发的国家专利产品吸引了全国同行业的高度重视,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赞许。公司尊重知识、广集人才,公司高级管理层和技术骨干队伍由极具经验、较高学历、年富力强的中青知识分子组成。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组成了机械、电气、自控等专业。优秀的人才,高品味的眼光,强大的技术组织和开发能力,以及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为形成智思公司独特的技术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在较短时间内满足各烟草生产厂家的设备改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于1994年1月,同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大陆IT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华东电脑以中国著名的计算机研究和开发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雄厚的科技实力为依托,围绕建立比较完善的运作模式,具有竞争力的技术队伍,覆盖全国的市场拓展能力,广泛便利的融资渠道,吸引和稳定一流专业人员的人才高地,追求诚信、专业、创新、成效的企业文化等6个方面开展工作,形成核心竞争能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是以信息系统、弱电工程、电子工程和软件工程开发为主,定位于提供全面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的供应商,大力发展以系统集成和网络集成为特色的优势业务,开发出基于其上的更加专业的服务内容,大力开发有特色和特定行业背景的用户群,选择具有较高科技含量、集成度较高的IT业相关的服务项目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软件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上海市用户满意服务单位”和“技术最强系统集成企业”。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开通24小时免费服务电话:8008206012。规范的管理、全面的服务,可以有效地保证公司客户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二、以上几家企业的特色
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主要给我们详细展示并介绍了自身的发展历程,企业的过程质量和贯标管理,以及除封箱工序外的全自动程序网络管理和企业ERP实施过程。南纤公司原有的业务系统基本上采用手工管理,只有部分部门采用了微机管理业务,但也都没有联网,因此许多业务数据不能共享。各部门间的信息基本上是采用报表形式传递,信息传递不顺畅、不及时。由于许多信息不能直接来自生产的部门,而是需要人为的加工和传递,所以这种做法一方面容易造成混乱,另一方面又增加了企业人员的工作量,造成了分工的混乱和重复劳动。随着业务量的不断增大,各种业务信息统计和分析工作日益繁重,各类统计数据难以及时上报,这使得高层管理人员不能全面准确的掌握整个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因而也就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此情况下,南纤公司希望依靠具有先进管理思想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完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当然,南纤公司成立初期曾选用美国SSA公司的BPCS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部分模块,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产品功能适应性、实施支持和应用推广的问题,终告失败而停止。在总结了以往积累的经验后,自1995年始,南纤公司对市场上的国内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调查和评估。经过软件供应商面对面的竟标和公开化的评比,最终,南纤公司于1996年4月选择了开思软件公司,并签定了合同。根据双方签定的合同,在南纤公司实施的《开思/ERP》系统主要包括:系统控制、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总帐管理、财务报表、应收帐管理、应付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工资管理、质量管理这十一个子系统。实施分系统培训、系统调研、客户化实现、系统实施等几个阶段。应用系统中服务器平台定位于IBM的AS/400小型机系统,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中的PC机,构建了整个运行环境。从1996年5月开始,经过分步实施和中途适当调整,至1997年12月进入基本运作。实施产生的效果宏观上而言,南纤公司实施《开思/ERP》后,将企业管理中一些不规范、不标准的做法,进行了统一的管理,以计算机的操作处理替代手工的管理,不但及时的处理了业务,同时还实现了信息高度集成和共享,供其它业务环节取用,减少了重复录入的工作量,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细节上,通过实施《开思/ERP》,南纤公司对仓库中近二万多种物品进行了清理,避免了物品存放的混乱,通过最高库存量和安全库存量的定义和运用,降低了南纤公司仓库中物品的总量,减少了库存积压的金额,提高了企业的利润;通过实施,南纤公司调整了一些管理职能的变动,对一些需要统一处理的工作进行了限定,例如物品代码信息的定义,由各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具体负责人员采集各环节提供的信息,通过协调后,进行处理,避免了各业务环节各自为阵,信息存在冲突的情况;通过物品领料操作的运用,实现财务费用各业务环节分摊考核的功能,从而减少了企业中不必要的浪费,控制了费用的发生;销售、采购和应收、应付的连接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供应商的应付款生成、客户的应收款生成提供了获取的渠道,不但准确、及时、工作量小,而且来源明细,分析管理细化具体化;应收、应付和帐务的连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应收、应付款,有效地计划和控制资金的使用,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随着企业对《开思/ERP》运用的深入,南纤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实施《开思/ERP》后,南纤公司认为,这不仅仅是企业脱离手工管理的一种变迁,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带来了一种管理思想,是一种管理的变革。该项目已通过国家烟草总局组织的验收。下一阶段,南纤公司准备进一步采用《开思/ERP》的生产管理、成本管理和运输管理等子系统,并采用开思软件公司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开思/OA》,通过《开思/OA》与《开思/ERP》的结合,实现企业的业务管理和工作流管理。
最后,针对目前我厂嘴棒生产所存在的吸咀、硬度、油渍、焦孔等问题进行了技术交流。
江苏智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主要展示介绍了SH9系列叶丝在线高速膨胀干燥系统、全配方风力送丝机、淹没式洗润梗机等设备。SH9系列叶丝在线高速膨胀干燥系统对切丝后的叶丝利用过热蒸汽在线快速膨化和干燥,叶丝获得良好的膨化效果和卷曲度,其填充值比传统烘丝机提高(8~12)%,膨胀率超过20%,烟丝杂气降低、烟气柔和、吸味纯正、焦油含量降低。该系统是其自主研发并具有多项技术专利的产品,1999年7月开始研制,XX年11月在合肥卷烟厂制丝线使用,XX年11月在合肥卷烟厂通过国家局鉴定,XX年获国家烟草局科技进步奖。几年来经过不断地完善和大力采用新技术,现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产品。全配方风力送丝机工作原理是储柜的烟丝通过辅联设备送到旋转分料机储存,当吸管上方的限量管发出要料信号时,分料机根据排队程序将烟丝分配到各吸管上方的限量管里暂存。当卷烟机发出要料信号时,限量管下方的拨料辊开始起动,定量向吸管里喂丝。用很低的风速就可将烟丝送到卷烟机的储丝仓,综合考虑了小车送丝和风力送丝的优缺点,如果将小车送丝的优点熔合到风力送丝系统来研制一种新型的风力送丝机,将为卷烟企业稳定卷烟质量,降低原料消耗带来可观效益。
洗梗机水洗前部增设转子洗梗效果较佳。
公司目前生产以微波松散烟包系统、叶丝在线高速膨胀干燥系统、闪蒸式梗丝膨化干燥系统等为主,除切丝机以外梗、叶全套制丝设备。其中:微波松散烟包系统、叶丝在线高速膨胀干燥系统已被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列为重点科技项目,叶丝在线高速膨胀干燥系统在XX年荣获国家烟草专卖局科学进步奖,闪蒸式梗丝膨化干燥系统在99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奖、XX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给我们演示了在我厂考察并对部分科室车间作过初步需求分析调查后对烟草企业内部如何开展信息化和管理过程。谈到了烟草行业信息化现状,烟草行业已建成的信息系统: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及进销存管理系统等方面,除财务软件整个行业得到普及外,其他两系统应用比例已超过了70%。物流管理、办公自动化及电子商务系统已进入高速发展期,预计3年内将得到普及。烟草行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烟草行业是半计划半市场的行业,信息化主要动力主要来自于国家局要求,而非企业自身需求,应用与高水平的建设不相协调。重复建设现象也比较严重,当前烟草行业集中和统一在所难免,但实施和执行中,如何协调各方利益,保证信息系统有效,仍是关键问题。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第一期:基础硬件平台系统建设——已经完成建设。第二期:软件平台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用户接入系统初步建设——协同商务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第三期:软件平台系统、应用软件系统、用户接入系统深化建设——规划未来建设和软件平台系统建设-常用工具。用户接入系统方面—建设外部网站系统、呼叫中心系统和外部短信系统,并与原有接入系统有机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元化的接入方式。软件平台系统方面—建设数据仓库系统,并与原有软件平台系统有机整合,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应用软件系统方面—结合数据仓库系统建设,构建强大的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决策支持功能。硬件平台系统方面—升级服务器系统、网络系统、通讯系统和外部设备,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主要考察体会和建议
走进三家公司,给我们的印象是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形象,干事精干,作风踏实,注重实际,管理规范,突出效益。三家公司都很注重创新,注重过程质量管理,注重ISO9000管理和企业信息化管理。在每家公司会议室或接待室,对方都是以企业信息化手段给我们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展示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其中对于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推进和实施企业信息化过程的做法、江苏智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针对烟草制丝工艺设备薄弱环节开展创新攻关作风、上海华东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调查务实的服务做法很值得我们厂工艺测试改正和信息化工作方面借鉴。下面仅从推进信息化工作角度谈几点体会:
1、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利用
信息有三个基本要素:发起者、传输、接受者。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如何从上述三个要素来衡量信息化对企业的信息资源的激活程度,找到企业信息化的价值发挥空间。
比如在国内的企业大多已经进行了信息化建设框架规划,确定了自身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将预期目标的IT系统进行了分块命名,提出了各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框架规划具有一定指导性意义,但远不能代替信息资源规划。有时候企业会在框架的基础上制定一些模块的技术规范文档来指导建设,这向前走了一步,但缺乏具体、科学的信息资源规划作为基础,偏重于文字堆积的文档里面隐含了很高的浪费和风险,具体效果优劣也是看得见的。国内运营商中常出现了系统滥建乱建、有建无用、层出不穷的新的信息孤岛、有需求无信息等种种问题,这是一个症结。
2、如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管理
如前所述,信息资源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在国内企业以往的信息化工作中却多被忽略。在执行层面如何进行企业信息资源规划?
在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不同信息类别的特点,对于一个企业的三个关键要素,对于人员来说,具备很大弹性是显著特点,对战略来讲,存在的意义在于被执行,运营当中效率和成本是关注的关键。
流程的识别和优化是信息规划的重要工作,企业的运营模式如何转向以IT系统为核心精细化运营。企业最该关心的是流程,有产品流程、业务流程,这几个流程的流畅性可能是保证业务能够实现的条件。
3、如何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这个问题是要考虑在有一个较好的信息资源规划管理的基础上,如何实现IT目标系统。
信息资源规划管理能够提供真正的需求,也是评价信息化系统支撑能力的标准。信息化建设如何考虑用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较好的满足信息资源规划提出的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建设要把握自身的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要打破信息壁垒,用条块分割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会制造天然的壁垒,信息化建设转换为开放的思维;另一个特点是信息化建设有阶段性,但是是一个永远进行的过程。信息化的建设不能是领导驱动,不能是项目驱动,只能是需求驱动,需求应来自业务部门,并纳入信息资源规划管理体制提炼而得到。
4、如何把握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条件
通过信息化建设来保障企业的战略实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目前最有效的也是必需的途径。信息化建设又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比如国内实施ERP失败率超过9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人提出了“信息化程度不高、技术落后”,“系统分散建设,管理独立”,“管理流程没有优化”,“重建设,轻管理”等诸多原因。
上面这些原因都是一些具体的表现,根本原因都是没有采取科学的方法,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是需要成功的条件的。科学的做法是什么?要具备哪些条件呢?为此,需要考察企业信息化体系的构成,企业信息化运行方式,企业内不同层次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设置、工作职能和特点。
5、门户网站建设
江浙的门户网站建设是当地信息化工作的亮点,也代表了目前国内门户网站的最高水平。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行事方式,是企业精神活动的概括和总结,主要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风尚、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企业文化和信息化好比一个人精神与脉络,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不难理解,先进的企业文化很容易催生先进的信息化,先进的信息化也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反之,落后的企业文化对信息化会有阻力或者扭曲作用,落后的信息化不能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支持。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但受企业自身影响,也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变革通常是缓慢而艰难的;信息化是打破落后的企业文化的有力工具,其具备的信息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以及将企业行为透明化的能力,为企业建立新的体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所以,当前在一些企业文化落后的企业中处理信息化问题时,应当紧紧握住信息化这个更灵活、更可控的因素,发挥它的巨大潜力。
我们也是抱着边工作、边学习的想法,对企业门户的建设作了一定思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如何对企业门户定位?如何构建简便、统一的信息发布与审核机制?如何处理公务特色与个性需求之间的关系?如何考虑信息的内在组织与信息的外在呈现?网上互动如何更好地实现?如何处理子站与总站的关系?网站的功能性服务(搜索、邮件等)。
网站是企业对外宣传、服务百姓和企业的桥梁,以简明、实用、以人为本为原则,向公众展示了企事业特色,访问者如何便捷地查阅有关企业新闻、办事、咨询、资料、服务等几类信息。同时,网站还要推出一系列互动栏目和服务项目。这些都是要考察的内容。
企业网站的建设,决不是一建了之!目前许多企业,网站建设好了,但网站维护工作则很不到位,或根本就没什么维护,只把它作为企业的一个花架子而已。
企业网站的灵魂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而所提供的信息能否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则在于网站的管理维护工作是否到位。否则,企业就算花了大钱建立了一个十分吸引人的网站,如不对它进行及时更新等维护工作,其网站也就名存实亡,成为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生命力的网站。网站维护工作是个持续的过程,为了给网站提供新鲜的内容、还有重组并更新原有的网页以及避免链接的不灵活等,一年中还必须不断地对整个网站进行额外的维护。
要做好网站的管理维护工作,首先在主观上既不要期望它很快为企业带来效益,也不要低估它的战略影响。必须明白企业上网的作用是什么?企业上网的作用,略而言之有五:其一,树立企业形象,跟上时代潮流;其二,建立新型的商务管理模式,引领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其三,加强企业与社会之间的信息联系;其四,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其五,改善内部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其次,必须明确企业建立网站所应达到的目标,为此,应努力根据目标去挖掘那些可以通过网站为客户带来真实价值的途径,而且要使客户在你的网站上花费时间时,确实能够得到所需的收益,并且可以通过网站与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或交流,从而真实的体现出网站的价值。总之,个性特色至始至终是企业建立网站的中心。
6、对下一步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建议和打算
随着烟草行业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打造“数字企业”,用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是必然要求。目前我厂经过前一段时间的网络构建和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建成了覆盖全厂的以千兆网为骨干、百兆网为桌面的高速信息网络系统,并且通过一些软件、硬件的初步应用及培训,全厂干部、职工信息化对信息化和认识和应用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企业信息化的成功,软件应用是关键,有了良好的网络硬件环境,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上软件,为了知已知彼,力求软件开发应用应体现一种文化思想、管理思想以及国情、厂情,并遵循我国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财务制度。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结合行业和企业实际,逐步采用ERP的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流程进行整合,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同时坚持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目标管理和信息化管理并进,以更高的质量标准、更强的竞争能力参与市场竞争。
按照厂部推进信息化企业工作思路和目标:在ERP管理思想指导下,提高和完善现有的网络系统和内部管理系统,加大网络通信能力,提高网络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管理水平。实施应用集成系统,建立数据仓库和决策系统,使各分散的数据进行有机的集成,提高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数据使用率,使得决策能够更快、更正确地进行;建立物流财务一体化系统,提高资金预算水平和资金使用率,使成本核算更为正确公平,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形成溯源通道。最终实现功能强大、信息共享、性能优良、效益显著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
鉴于当前企业状况,第一步:构筑企业内部与局域网硬件设施已基本实现,为下面第二步配备企业协同管理决策与办公应用软件、财务管理软件,企业门户网站,网络安全管理软件,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下一步打算:建议建立起我厂自己的企业网站,包括企业介绍演示系统,待条件成熟后申报对外开放。企业上网的目的,应该是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整合企业资源,改造传统业务,加强企业管理,降低运作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而企业门户网站是企业对外宣传、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是企业文化在网络世界的表现,一个好的企业网站不但能体现企业形象,提高企业文化品位,扩大企业影响力,宣传企业品牌,而且能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将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代理商等与企业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人员联系起来,整合企业资源,为各方提供更好的服务。
标签:企业信息化
第四篇: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赴江西学习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经区政府同意,十一月中旬市司法局基层处有关同志,及区司法局机关、基层司法所一行20人组成学习小组,赴江西南昌等地开展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完善和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颇有助益。
一、南昌市人民调解
工作的先进做法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市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897个,有专(兼)职人民调解员9706个,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调解网络。近三年来,南昌市全市各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847件,调
解成功16443件,成功率达%;防止民转刑纠纷115件249人,制止群体性纠纷械斗53起1527人,劝止群体性上访92起1855人,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真正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一直以来,为着力解决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化建设问题,该市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批转的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为契机,在乡镇(街道)开展创建“六有、四规范”调委会活动,在村(居)开展“五有四落实”活动,进一步推进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一)抓住一个中心,切实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该市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就是经济建设,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该市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是为该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该市以“爱
民、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的“六民”工程为目标,充分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该市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始终牢记其服务本质,调解不仅单纯地注重“解决”,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达到“和解”,另一方面,通过周到、热情的服务,使人民群众与人民调解达到和谐、信任,同时人民调解员注重以素质示人、以真情感人,通过“自身”来教育感化群众知法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市民,从而降低和较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二)加强层级互动,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联调联防该市在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中,建立了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联合调解委员会、楼栋民调小组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四级网络,通过四级调解网络的互动,实现了整个社区内的联调联防。该市针对新型社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调委会主持,矛盾各
方协调”的调解方法。例如该市建设桥社区的某生活小区是一个新建成商住小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管理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种纠纷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人数较多,如果调处不当,容易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该市在调处此类纠纷时,首先是要求大家推选出代表(一般不超过5人),归纳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其次调委会召集各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与代表协商对话;最后根据双方达成协议,由该社区调委会监督落实,并随时将结果反馈居民(业主)。通过这种调解方式,该社区已使300余户1100余人的大小共计28大类百余个大小矛盾得以妥善解决,而因为带有普遍性,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整个社区的安全稳定取得了很好大的成效。同时在小区每个楼栋均成立了楼栋调解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5名调解员组成,组长一般由楼栋中的老党员担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他们直接居住在该楼栋中,所以可以最先了解
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也相对清楚来龙去脉,加之本来大家就是邻居,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日常调解和预防工作中,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的作用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三)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的调处力度这里的“五员”是指进驻社区办公的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在该市,五员的进驻有利地支持和保证了各项纠纷的成功调解。社区所要做的就是确保五员能积极配合调委会开展工作。在调解活动中,经常涉及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他们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缺,为调解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也为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拓展途径。
(四)做到三个转变,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绩效的新增长首先是,调解员由“量”向“质”的转变。一直以来,该市人民调解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南昌市、县(区)司法局加强指导,部署基层司法所和司法助理员
采取有力措施,将那些比较年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可塑性较强、适应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基本实现了调解人员年轻化、知识化和规范化。如南昌市西湖区辖区内的各社区就招收了122名素质较好的下岗职工,安排在社区从事调解工作。同时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南昌市、县(区)每年都分级、分片对调解员实施培训。12全文查看
第五篇: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赴江西学习人民调解工作考察报告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
经区政府同意,十一月中旬市司法局基层处有关同志,及区司法局机关、基层司法所一行20人组成学习小组,赴江西南昌等地开展为期5天的考察学习活动。通过学习和交流,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于完善和进一步开拓我区人民调解工作的新局面颇有助益。
一、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的先进做法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全
市共建有各类人民调解组织1897个,有专职人民调解员9706个,基本形成了较完善的调解网络。近三年来,南昌市全市各人民调解组织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6847件,调解成功16443件,成功率达%;防止民转刑纠纷115件249人,制止群体性纠纷械斗53起1527人,劝止群体性上访92起1855人,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社区,大纠纷不出街道”,真正成为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直以来,为着力解决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工作规范化建设问题,该市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批转的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为契机,在乡镇开展创建“六有、四规范”调委会活动,在村开展“五有四落实”活动,进一步推进南昌市人民调解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抓住一个中心,切实维护和保障最
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该市现阶段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就是经济建设,其他各项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该市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是为该市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同时该市以“爱民、为民、安民、乐民、便民、育民”的“六民”工程为目标,充分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切实提供便民、利民服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该市在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中始终牢记其服务本质,调解不仅单纯地注重“解决”,而是通过细致入微的服务,达到“和解”,另一方面,通过周到、热情的服务,使人民群众与人民调解达到和谐、信任,同时人民调解员注重以素质示人、以真情感人,通过“自身”来教育感化群众知法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做一名遵纪守法的良好市民,从而降低和较少不必要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加强层级互动,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联调联防
该市在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中,建立了由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联合调解委员会、楼栋民调小组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的四级网络,通过四级调解网络的互动,实现了整个社区内的联调联防。
该市针对新型社区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调委会主持,矛盾各方协调”的调解方法。例如该市建设桥社区的某生活小区是一个新建成商住小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管理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这种纠纷往往带有普遍性,涉及人数较多,如果调处不当,容易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该市在调处此类纠纷时,首先是要求大家推选出代表,归纳出要求解决的问题;其次调委会召集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与代表协商对话;最后根据双方达成协议,由该社区调委会监督落实,并随时将结果反馈居民。通过这种调解方式,该社区已使300余户1100余人的大小共计28大类百余个大
小矛盾得以妥善解决,而因为带有普遍性,所以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整个社区的安全稳定取得了很好大的成效。同时在小区每个楼栋均成立了楼栋调解小组,每个小组由3至5名调解员组成,组长一般由楼栋中的老党员担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由于他们直接居住在该楼栋中,所以可以最先了解出现的矛盾和纠纷,也相对清楚来龙去脉,加之本来大家就是邻居,关系较为密切,所以在日常调解和预防工作中,调解小组和调解员的作用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民调解的调处力度
这里的“五员”是指进驻社区办公的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在该市,五员的进驻有利地支持和保证了各项纠纷的成功调解。社区所要做的就是确保五员能积极配合调委会开展工作。在调解活动中,经常涉及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而他们正好填补了这项空缺,为调解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也为新时期如何有效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拓展途径。
做到三个转变,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绩效的新增长
首先是,调解员由“量”向“质”的转变。一直以来,该市人民调解员普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法律知识和政策水平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南昌市、县司法局加强指导,部署基层司法所和司法助理员采取有力措施,将那些比较年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可塑性较强、适应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人员,充实到调解队伍中来,基本实现了调解人员年轻化、知识化和规范化。如南昌市西湖区辖区内的各社区就招收了122名素质较好的下岗职工,安排在社区从事调解工作。同时为了提高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南昌市、县每年都分级、分片对调解员实施培训。南昌市司法局主要对全市各县科级干部、乡镇及大中型企业的调解委员会主任进行业务培训,请省、市法学界的专家和基层人民法院的法官讲授法制课,或是组织社区人民调解员参与法庭审理旁听,以增强人民调解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依法调解的技能。各县司法局负责对村调委会主任进行一至二期的集中培训,同时司法所坚持每月不少于一次召开调解主任例会,通过“以会代训”,提高调解主任的业务素质。目前,南昌市全市人民调解员已实行持证上岗,由南昌市司法局统一向经培训合格的人民调解员颁发人民调解员工作证,在部分城区,还进行了首席人民调解员制度试点,由县司法局聘用并颁发首席人民调解员证书。
其次是,调解工作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具体来讲,就是做到五个结合:一是该市人民调解工作与基层法律服务相结合,即利用法律服务人员具有法律知识的优势,及时为调委会调处纠纷提供法律帮助,并定期为村培训基层调解人员;二是人民调解与“148”法律服务专线建设相结合。南昌市投资20万元建立
了南昌市148法律服务平台,其后各县、乡镇相继建立了148法律服务专线。为此,南昌市司法局相应建立了情况通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工作联动制度,使“148”掌握的信息情况,及时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所掌握,为律师、公证和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所掌握,基本形成了法制宣传、调解纠纷、处理纠纷、诉讼代理等配套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村人民调解工作与乡镇调解委员会相结合,即一些重大的民事纠纷,乡镇调解委员会亲自抓,同时又要发挥好村调委会的作用,保证小的纠纷不出村,大的纠纷乡镇;四是人民调解与社区依法治理和社区文明工程中去,巩固和发展人民调解工作;五是人民调解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相结合,即深入开展联防联调、民间纠纷大排查活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真正筑牢社会维稳的“第一道防线”。
再次是,调解工作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改革传统的被动受理纠纷的思
维方式,转变为超前预防,主动排查,快速结案,使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的扩大蔓延。南昌市司法局每年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矛盾纠纷的热点、难点,都要组织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集中大排查活动。要求各人民调解组织做到“三排查”,即一般性矛盾经常排查,乡镇每半月定期排查,倾向性问题集中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纠纷隐患和一般性纠纷及时做到逐件登记归档,分轻重缓急,限时定人逐件调处。对梳理出来的可能影响稳定的疑难矛盾纠纷,协助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好化解工作。
开展三项活动,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为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不断把人民调解工作引向深入,该市调委会坚持以创新活动为突破口,在社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争做文明市民”活动、争创社区“四无”活动和评选社区“十佳十优”活动等三大主题的活
动。
为响应和贯彻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大”文明工程建设活动,该市使之与社区实际相结合,开展了“创建文明社区,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并针对性提出做好“六个一”,即认一个好邻居、交一个好朋友、做一件好事、读一本好书、入一个社团组织、当一天志愿者,通过这项活动,社区居民普遍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认识。目前,该市有294名居民踊跃报名社区的各种群众社团组织,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有129名社区志愿者活跃在党员、青年、老年等十支志愿者服务队伍中。在活动中,社区党员带头参加,起到了模范示范作用,使社区逐步形成邻里和睦,风气良好的崭新局面。
争创“四无”活动是在该市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开展的,“四无”即无民间纠纷激化,无民间纠纷引发自杀事件,无民间纠纷引发群体性上访,无民间纠纷引发群体性闹事。该市通过开展这项
活动,极大地促进了调委会的各项工作,使社区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网络建设和制度建设日趋健全完备,使排查、调处、应急、档案资料保管等措施手段日趋细致完善,并使社区的调解成功率始终保持在100%,做好了群体性上访的零指标。
为促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文明祥和、共建社区的道德风尚,从而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杜绝不安定因素,预防违法犯罪,该市在居民群众中开展了评选社区“十佳十优”活动。每年对社区内的十佳居民和十优家庭进行表彰,以此来激励居民向先进学习,向文明靠拢,向不文明言行告别。社区内居民群众争当十佳十优的热情高涨,对于我们开展调解工作也产生了积极有利的正面影响。
该市通过开展三项活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很多矛盾纠纷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焕然冰释。
二、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对人民
调解工作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通过此次赴江西考察学习,对我们今后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很有启发,南昌市的一些创新做法颇值得反思和借鉴。我们认为人民调解工作是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中的,因此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照搬和移植南昌市的一些做法,而应当充分结合黄埔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黄埔区的“本土资源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