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崇禧在全省农办主任会上的讲话(农办定稿)
在全省市(州)农办主任会议上的讲话
李 崇 禧(2009年6月19日)
同志们:
今天,省委农办召开全省市(州)农办主任会议,深入分析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研究下一步农业农村发展的对策措施,非常及时,非常必要。会上,钟勉同志到会作了讲话,分析概括了全省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对下半年农业农村的重大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对全省各级农办的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同志们回去后要抓好落实。张宁同志分析了上半年农村经济形势,对下半年完成全年农民增收核心目标的工作、重点和措施讲了很好的意见,我完全赞成。与会同志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形势,交流了工作认识和体会。大家要认真总结,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借此机会,我着重讲四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坚定信心,努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紧密围绕“两个加快”和农业发展上台阶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农业大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谋划、落实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各项举措,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是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明显加快。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小春粮油丰收,大春播栽顺利,只要不再出现大的灾害和疫情,全年新增10亿斤粮食的目标应该能够实现。今年以来已经召开马铃薯、茶叶、柑橘、蔬菜等几个产业的专题会议,逐一研究政策措施,这些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快。畜禽产量保持稳步增长,畜禽规模养殖不断扩大,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水产、林业等发展势头良好。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作用显著。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生猪、油菜籽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带头履行社会责任,采取增加企业收储、保护价收购等措施,确保了农户种养收益。三是农村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各地加快推进水利、农田、农村交通、农村生态环境“四个大规模建设”,加快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新增1000万头出栏生猪能力建设进度,抓好一批特色效益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增强。四是农产品市场开拓取得明显效果。品牌资源整合迈 出重要步伐,特色优质农产品美誉度提高,市场空间得到拓展。五是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止滑提升,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实现恢复性增长。农民参与发展农资、农机、农技、农产品包装运销等服务业增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六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种植业收入稳步增加;畜牧业中草食牲畜和小家畜禽价格看好,增收效果明显;农民在水产业、林业上的收入稳步增长。劳务经济经受住了金融危机的考验,保持持续增长势头,1~5月全省劳务输出转移1817.57万人,其中省内725.51万人,省外1159.26万人,外派1.25万人,预计实现劳务收入400亿元左右。从市(州)和59个扩权试点县的情况看,大多数市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在两位数以上。总体估计,全省上半年农民收入能够实现继续较快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急剧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围绕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从目前看,政策措施初见成效,内需增长势头良好,市场信心有所恢复,经2 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是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和蔓延,对我国的经济影响还在加深,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农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还在继续。二是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为农业生产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三是以猪肉为主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和农资价格的普遍上涨,给我省农民持续增收带来了新的困难。我们必须重视困难,迎接挑战,增强信心,抢抓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采取扎实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努力拓展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打好增产增收攻坚战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推动农业发展上新台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明显上升”。今年省委1号文件确定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8%以上,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提升”的发展目标。尽管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两年保持16%以上的增速,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去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121元,增加575元,增长16.2%,是改革开放以 来增收额度最大的一年,但比全国平均水平还差639.4元,与排位相邻的重庆、安徽相比增速分别慢了1.3、1.9个百分点。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打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攻坚战。
一要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推进粮食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使全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打造一批特色效益农业强县。大力发展马铃薯、茶叶、柑桔、油菜、蔬菜(食用菌)等重点特色优势种植业。加快发展以生猪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继续推进丘陵地区三市现代畜牧业试点提质扩面,推进畜禽品种改良,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快发展特色经果林、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生物质原料林和竹产业,提升林业经济效益。积极创建水产养殖示范区,做大做强特色水产业。
二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建设。要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上下功夫,争取有大的突破。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大力扶持基础好、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支持一批中小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把基地建设作为重要环节,尽快启动以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基础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连村连片建设标准化、规4 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建立自控的标准化原料基地,示范带动周边区域原料基地发展。继续推进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千点示范”工作,在项目安排、财政支持、贷款贴息等方面对农民专合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支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资阳“六方合作+保险”的运行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
三要突出抓好劳务经济发展。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特殊形势下,要坚定不移推进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就业,巩固、扩大我省劳务经济发展成果。要按照巩固东部市场、开拓“三北”市场、扩大海(境)外市场、挖掘省内市场的原则,稳住和扩大劳务输出规模。要采取创新型举措推进农民工培训,积极探索整合技能培训、扶贫培训、品牌培训等项目资金的新模式,着眼市场需求提高培训实效。组织好“四川省第三届农民工技能大赛”,增强农民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要大力改善城乡创业环境,积极开展返乡农民工就业帮扶,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和创业发展。
四要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不断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区域性特色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培育各种 农村市场流通主体,支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服务。要加强产销衔接,推广“农超对接”等新机制,努力扩大农产品直销和品牌营销。要突出重点产业抓市场,打造精品名牌,提升产业形象,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特别要抓好川烟、川茶、川酒、川菜“新四川”发展:川烟要继续做大做强;川茶要整合品牌,扩大规模,提高发展质量;川酒要加快提升整体效益;川菜要发挥优势,扩大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模式。
五要着力抓好灾区农村重建和产业恢复发展。要坚持住房重建、设施重建和产业恢复发展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特别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大力推进灾区道路、供水、供电和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形成农民增收的产业支撑。要及早谋划研究灾区重建任务完成后农民增收途径问题,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兼业发展,确保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新的突破 推进我省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全面完成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把握经济发展的客观规6 律,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大力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锐意创新,不断推进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一)在观念创新上突破。一要强化市场观念。要树立市场决定生产的观念,克服片面强调扩大生产规模而忽视市场研究的现象,把市场需求作为第一导向,把市场开拓放在首要位置。要立足外向发展拓展市场,用好对口援建和金融危机中的机遇,千方百计占领省外市场、拓展国际市场。要探索拓展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的新机制、新途径,通过品牌整合、省区对口合作、企校合作等方法,努力扩大我省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份额。要细分对象深挖市场,针对千差万别的消费特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细研对路产品,做到有针对性地占领市场。二要引入工业理念。要用工业化的管理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充分挖掘农业发展的潜力,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科技化和产业化水平。要充分发挥工业作为“第二车间”对农业“第一车间”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三要强化机遇意识。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巨大投入必将带来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特殊机遇。国家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系列投资,促进国内消费市场复苏并保持活力,对于农业农村发展有巨大拉动作用。我们一定要强化机遇意识,牢牢抓抓并用好机遇,使其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提高发展速度和水平。
(二)在项目建设上突破。农业农村发展必须依靠大的项目来支撑和推动。今年以来,骨干水利、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以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项目建设,投入额度、项目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一季度,全省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0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6.3%,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4.8%,比去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项目建设不仅解决农村发展的长远和根本问题,而且还可以直接带动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据水利厅估算,一季度仅水利建设就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以上,累计助农增收24.9亿元,农民人均37元。要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加快项目实施,确保完成年初确定的投资1000亿元以上的项目建设任务。继续做好项目储备,围绕灾后恢复重建、扩大内需、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优势资源开发等重点,深度挖掘项目,集中整理上报一批新的项目,加强对口衔接,争取更大的投入。要深入研究国家最新的产业支持政8 策和投入方向,搞好项目衔接,提高项目“命中率”。要确保重大项目建设的质量,落实资金保障,打造放心工程、民心工程,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最大效益。
(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突破。一要创新农村要素激活机制。农民财产性收入比重低,关键在要素没有激活。要抓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个关键,探索激活农民固定资产要素的措施办法。要积极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大胆探索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探索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新机制,特别要在提高劳务经济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要激活农村金融要素,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和金融产品。二要创新支农资金使用机制。要通过各种财政手段、金融手段,发挥财政资金支农的杠杆作用,放大投资总量,增强投资效应。要尽量多采用财政贴息、入股等方式,不用或少用财政无偿投入。要进一步总结推广成都市、资阳市等地整合政府投入、粘合社会资金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市场机制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发展。三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机制。科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我省科研实力较强,但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科技运用和推广与现代农业的要求有巨大差距。要建立 “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机制,把握住我省农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市场消费需求热点,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要坚持典型示范、政策倾斜、项目扶持等多种措施,推广“科技特派员”、“专家大院”等有效办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科技总体水平。
四、强化统筹协调,凝聚部门活力,继续为农村改革发展作贡献
长期以来,我省各级农办在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去年以来,各级农办的同志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就业增收等工作,组织农民群众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农村经济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省“两个加快”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对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在新的形势下,各级农办任务更加艰巨,作用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省委、省政府对加强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建设非常重视,已经同意省委农办更名为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并增加领导职数的方案。各级农办要充分认识到省委、省政10 府对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寄予的厚望,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使命,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发挥好统筹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强化自身素质。省委“两个加快”的新要求,赋予了农业农村工作特别的任务、特殊的使命。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各级农办是党委农村工作综合部门,一定要从一般部门的具体工作中超脱出来,树立战略眼光、全局意识,炼就快人一步、高人一筹的素质和能力,在“三农”工作总体思路和对策措施、重大政策的研究、把关等方面继续发挥出重要作用。要针对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学习充电,随时了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研究农业农村发展中带共性的现象,掌握基本特点和本质规律。要不断地深入学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学深、学精、学透,不断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二要善当参谋助手。各级农办要发挥好调查研究、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重要职能作用,当好党委、政府农村工作参谋助手。调研工作要提前思维,主动谋划,紧紧抓住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准确把握态势,深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作用,凝聚部门力量,继续牵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农村建设、农村体制创新等全局性、综合性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发展水平。要强化督查工作,落实好中央和省上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特别是灾后重建、应对金融危机等方面,中央和省上都出台了很多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一定要一丝不苟抓好落实,让全省广大农民兄弟满意,让社会满意。
三要开创新的局面。农业农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三农”工作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各级农办的同志要进一步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发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在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甲型H1N1流感蔓延的特殊困难下,更要直面困难,从容应对,努力攻坚,为党委、政府献策出力,努力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同志们,当前“三农”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使命重大而光荣。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12 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年初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安排,自加压力,增添措施,努力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省“两个加快”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农办主任例会汇报材料
今年以来,我县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两个趋向”,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构筑农村和谐稳定社会,促进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目前,我县第一季度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9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047元,全县财政总收入31699万元,同比增长15.83%。
一、粮食生产得到重视,效益农业发展良好。
(一)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县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05x县粮食生产意见》和《关于做好2005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加大政策措施和检查督促力度,坚决制止耕地抛荒,狠抓早稻面积的落实,全县落实计划早稻播种面积1.8万亩,在保持原有的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基础上,各乡镇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如桥头镇、桥下镇、西溪乡对种粮大户每亩追加补助100元,上塘镇每亩追,加补助50元,瓯北镇、乌牛镇、沙头镇等乡镇每亩追加补助10元。
(二)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效益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①春粮生产。全县春粮总面积13.56万亩,同比减少3.4 %。
②畜禽生产。畜牧业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全县肉类总产量5089吨,同比增长1.4%。其中生猪产量3855吨,家禽产量990吨,禽蛋产量926吨,猪的存栏数达15.1万头,家禽存栏162万羽。
③蔬菜生产。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约5.5万亩,其中大棚蔬菜5700亩,比上半同期增加300亩。
④特产经济。由于受“3.12”雪灾影响,今年我县乌牛早茶叶损失严重,乌牛早茶叶总产量170吨,同比减少80%,产值损失近1亿元,水果总产值2万吨,水果产值估计损失5000万元。
⑤渔业生产,第一季度水产品总产量340吨,其中:养殖产量260吨,捕捞产量80吨,稻田养鱼面积2万亩。
二、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围绕畜牧、蔬菜、茶叶、水果、田鱼等五大支柱产业,努力打造特产优势农产品基地。第一季度新增蔬菜基地面积1800亩,优势特产基地面积900亩,其中乌牛早茶叶基地面积2000亩,名优水果基地2000亩,东魁杨梅5000亩。另外,建设乌牛早茶叶无公害示范基地1万亩。
2、扶持培育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市场。①是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今年以来,通过调查摸底,确认全县农业龙头企业60家,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给予帮助,积极扶强、扶大、扶优。②进一步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今年我县发展了3家专业合作社,涉及药材、水果特产等方面。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9家,其中专业合作社29家,协会10家。
三、“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有序推进。
1、明确今年的工作思想和总体目标,按照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整合部门力量,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和沿路沿江的环境整治,加快新农村社区建设。总体目标是完成所有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全面推进15个示范村建设,新启动55个村的环境整治。
2、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对今年乡镇上报要求启动环境整治的80多个村进行调查摸底,把村班子团结,群众有信心,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确定为今年启动村。
3、开展自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我县申报第二批“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的15个已基本完成整治任务的村进行自查考核。第一季度共启动了15个村的环境整治,拆除旧房2300平方米,新建房屋5700平方米,新增道路7100平方米,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4600人,新增绿化面积9200平方米、公厕7座、垃圾箱475个,消除露天粪坑249个,投入建设资金785万元。
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进一步深入
为了进一步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根据市委工作任务,我县第一季度着重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严格考核,认真总结。一月份,对全县各乡镇和四个专业培训小组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及时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全体办公室成员会议,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
(二)调整机构,制定计划。为了加强工作力度,适当调整了我县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成员。根据市委要求制定了《永嘉县2005劳动力素质培训实施意见》,落实培训经费250万元,明确各专业培训小组和各乡镇的培训任务。
(三)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出台了《x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对各培训基地进行了充分的整合。2月份县教育局成立了永嘉县先进制造业培训基地,开展泵阀实用操作技术培训,培训经费由县农培办、乡镇、学员各承担1/3。目前第一期50名学员已开始了为期6个月的培训。培训结业后,由瓯北镇的较大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录用为正式员工。县人事局、经贸局、农业局等部门也按照县委要求和部门实际,针对农民需求,进行了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第一季度我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70人。其中技能培训260人,农业实用技术410人。
五、加快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绿化造林进展良好
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要抓好全县1.5万亩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我县“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百万农民饮用水”等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第一度新增灌溉面积0.1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5万亩,新建、改建乡村供饮水工程21处,受益人口3.2万人。完成河道治理21.7公里,开展小流域治理面积0.32平方公里。春季造林成绩显著:全县完成迹地更新3.1万亩,四旁植树20万株,林木育苗70亩。结合楠溪江旅游开发、青山白化治理、村庄整治工作,完成了5公里沿江防护林带的建设任务。
总的来看,我县农业和农村形势良好,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县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江经济发展迅速,沿江6个镇的工业总产值和财收入均占全县总额的97%,山区32个乡镇仅占3%。这种差距仍然在逐步拉大,山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已经严重影响我县全面发展奔小康的步伐。
二、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制约因素有增无减:
1、化肥、农药、农用物资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
2、山区交通不便,市场信息闭塞、农产品销售成本较高。
3、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技术水平低,农村劳动力就业难,4、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信贷资金难和水、电等生产资料供应不足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增效、农民的增收。
三、新农村建设步履艰难。由于我县山区集体经济增收困难,有400多个村无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的村很少,村庄整治和环境建设步伐缓慢。用地指标的控制,严重制约了农村示范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四、农村文化教育卫生条件的改善、农民的社会保障、二轮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和农村定销户问题的处理等问题的解决难度仍然很大。
二oo五年四月十一日
第三篇:乡镇农办主任述职报告
乡镇农办主任述职报告
导语:乡镇农办主任主要负责管理全镇财务、农村经济、日常事务工作并兼任镇农办主任,并分管财政所、信用社,农经站、供销社,负责联系16村、17村、18村的工作。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努力完成好分管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以下是关于乡镇农办主任述职报告,欢迎参考阅读。
乡镇农办主任述职报告一
根据镇党委的分工,我主要负责管理全镇财务、农村经济、日常事务工作并兼任镇农办主任,并分管财政所、信用社,农经站、供销社,负责联系16村、17村、18村的工作。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恪尽职守、尽心尽力努力完成好分管工作,及其他各项工作。现将一年来工作学习等情况述职如下:
1、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和创先争优活动内容。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了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增强了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理论水平,为进一步抓好基层工作、服务群众增强了本领。
2、加强对《廉政准则》和《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学习,以身作则,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
3、树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创先争优活动为指导思想,坚定信念,遵守政治纪律,树立全局观念。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把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乡村两级财务管理的要求,加大财务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制度,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是狠抓了农经站、财政所的自身管理,对站所工作人员严格要求,经常督促工作落实,强化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好农村各项政策,努力完成各项任务,组织开展了对各村的财务审计,有效地端正了村干部的作风。二是狠抓了财务的收支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各项规定,坚持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一审批的要求。一方面想方设法扩大财源,广辟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积累。另一方面在支出上坚持原则,抓好财务支出审批。第三是落实了财务公开制度,按照上级关于财务公开的要求,经常性督促各村按时公开各项农业生产费用收支,接受群众监督。
根据镇党委分工我负责联系16、17、18村,对三个村的工作全盘负责,虽然辛苦,但自己从无怨言,扮演一名好的角色,不当传话筒,而是俯下身子实实在在解决问题,把农民反映的问题摆在首位,以农民增收,改善生活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积极化解村民的各种矛盾,把村里的矛盾基本消除在萌芽状态。对各村制定了维稳长效机制,加强了村值班和巡逻工作。定期组织村干部开展以“感恩伟大祖国、维护社会稳定”为内容的宣讲活动。做好联系村的安居富民工作,严格把握安居富民工程建设质量。
7月我被镇党委任命为镇农办主任以来,深刻领会并坚决执行党委政府对农业生产各项指示精神,不折不扣地执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针政策,协调并落实好各项农业生产工作,特别是今年巴旦姆种植及管理,我镇今年新定植巴旦姆成活率达到86%,比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万寿菊种植及管理到位,产量普遍比去年高。全县30个乡镇区镇销售量排名第二。这个第二不仅仅是排名上第二,而是带给我们农民收入的增长;玉米青贮及打包工作,由于措施得力,干部重视,农民接受,任务目标完成较好。当然,作为农办主任,首先要起到左膀右臂的作用,要做好广大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重要的是思想作风一定扎实过硬。我相信我能做到,今后的工作中也必须做到这几点。
工作中能够认真落实《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工作责任书》,认真履行党风廉政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加强对财政所、农经站、信用社、供销社和16、17、18村党风廉政责任制的检查、督促落实,围绕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等五个方面,认真查摆,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抓好整改,坚持认真学习并落实中共莎车县县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工作中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特别是财务管理中,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的现象发生。
五、树立全局意识,配合和协调各办公室之间工作
1、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积极协调好个办公室之间的协作,为我镇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保障。
2、做好了上级和主管单位检查指导的接待工作,积极与各主管单位联系沟通,为我镇各项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3、做好一事一议及项目争取工作。为了进一步改善各村大队环境和硬件设施,方便群众,今年一年通过“一事一议”争取到财政补贴70万元;项目争取到了上海援建小城镇建设资金1000万元,该项目正在施工中,还争取到了污水处理项目,目前正在筹备招标前期事宜。
1、领导方式方法不够丰富。
2、双语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对分管站所有待进一步加强管理。
今后,我会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习,勤政为民,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并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喜迎十八大。
述职人: 二〇**年十一月四日
乡镇农办主任述职报告二
根据县委领导班子统一分工,本人分管全县农口、城建、环保工作。现我就任职以来自己思想、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进行述职,请予评议。
一、努力加强自身党性修养。一年来,我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刻苦钻研业务理论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政策理论和业务水平。
二、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自身建设。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二是加强自身作风建设。自觉做到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规定》、《收入申报规定》、《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廉洁从政。
三、围绕县委中心工作,认真做好分管的各项工作
(一)农口工作。年初,根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与农口各单位签订了责任书。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粮、经、草比列达到52:18:30。加强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完成513户的沼气建设。林业绿化完成7000余亩,继续做大做强特色林果业。同时,做好吉林台电站库区植被恢复工程建设。抓好农机管理工作,农机事故三项指标为零。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体系工作得到加强,完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万元。积极做好对农牧业生产的服务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四级网络建设及预警预报工作。做好土地保护和登记工作,保护率达到88,共发放土地使用证373本,集体土地使用权297宗。
(二)城建工作。城市建设以“长远规划,区域布局,整体推进,重点建设”的原则,改善了县域投资环境。一是做好城乡规划,完成___县及周边乡镇中心村的编制工作。二是抓好市政建设,完成县城道路硬化、黑化和铺设31公里。同时认真抓好县城供排水改扩建、水源地蓄池、污水厂等项目建设。三是园林绿化工作,县城绿化面积完成公顷。四是进行县城亮化工程,新安装灯具362杆,为城镇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三)环保工作。抓好环境污染整治工作,限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做好城镇环境脏、乱、差的整治工作,对六家排污不合格的企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努力改善我县的生态环境。
(四)劳动力转移工作。今年以来,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提高务工创收思想意识,劳务输出23680人,创收万元,农牧民技能培训13679人。
第四篇:农办主任个人总结
述职述廉报告
洛克乡党委副书记: 艾尼瓦尔阿布拉
2008年11月
根据乡党委分工,主要负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今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会议精神。带领和团结全乡各族人民群众,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根据年初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的工作任务计划,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节本增效为目标,以突出“三高田”、“多熟制”、丰产园、现代畜牧业和劳务输出五个方面重点为突破口,多元化发展农业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做好稳定工作,促进全乡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下面对今年一年的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学习领会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会议精神,向各族人民群众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素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提高执政水平和工作能力。
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并教育自己的亲朋好友抵制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加强对“两劳”释放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村级两项制度的落实工作,有效抑制了妇女戴面纱的状况。
二、工作作风方面
能够认真负责地落实乡党委、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使农民增加收入,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培养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改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密切联系群众,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积极组织各站、所、社有关工作人员,努力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中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工作作风,及时改进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在各项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用发展的眼光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在履行岗位职责方面
这一年以来,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在我乡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坚持扩大粮食生产面积,加大牲畜存栏数量,扩大林果业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培养全乡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开展 “六个十万示范工程” 和“五个一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我乡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乡2008年的农业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6857万元,增长29%;人均收入达到4820元,增长29%。
1、在粮食生产方面,全乡种植粮食36100亩,总产18030吨。其中小麦16500亩,总产6270吨,种植玉米19600亩,其中正播3250亩,套播15150亩,复播1200亩,综合单产600公斤,总产11760吨(2)提高优质棉花种植面积,种植棉花18200亩,亩产180.4公斤,总产78.916万担。茴香总产840万吨,其中
正播茴香3200亩,亩产量85公斤,棉田中套播小茴香15450亩,亩产45公斤。
2、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适时移栽种植大棚,加大对种植户的培训力度。现
共有大棚750亩,240座,其中拱棚54座,温室大棚186座。今年年初,我们及早的做好早春瓜、菜苗定植的准备工作,积极组织种植户扣膜、施肥、整地、起垄、铺膜适时进行移栽。组织干部对瓜、菜苗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每周总结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掌握瓜、菜的生长势头,适时的进行浇水、施肥及病虫害的防治,保证瓜菜的产量,使我乡全年设施农业总产量达3375吨,单棚产量3吨,总收入360万元,净收入211万元,单棚收入6931.8元,人均收入125元,同比人均增收15元。
3、林果业方面。我乡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果品质量。乡现有林果业面积34057亩,其中核桃14685亩,石榴6694亩,杏树11400亩,其他1278亩。占全乡总种植面积70%。林果业收入2970万元,同比增收562.77万元,人均收入881元,同比增收150元。
4、加快畜牧业发展,全年牲畜存栏7.23万头(只),出栏5.95万头(只),养殖家禽63.2万只,产肉2126吨,蛋309吨。全年实现畜牧业收入5571万元,同比增收2946.28万元,人均收入1487元,同比增收779元。加强良种、良料、良养、科学防疫“四位一体”的科学养殖,做到长草短喂、短草精喂,种植饲料草11200亩,青贮饲料29770吨。全年改良畜牧28495头(只),防疫牲畜30万头(只),牲畜品质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5、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方面,我乡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时,加强对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富余劳动力1573人次,共转移劳动力8100人次。二三产业和劳务输出总收入1853万元,同比增收887.3万元,人均收入1099元,同比增收519元。
四、落实两项制度
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认真落实周五联系清真寺和开展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与宗教人士交朋友制度。在联系清真寺和开展与宗教人士谈话的同时,我注重从把握宗教人士、信教群众的思想入手,从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
开展,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准确分析社情、民情情况,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乡党委汇报,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全乡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五、廉洁自律方面
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在工作中坚持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我能认清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坚持廉洁从政,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侵占集体和群众利益,甘于奉献,能密切联系群众,努力为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倾听群众呼声,没有向群众吃、拿、卡、要的现象,维护了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能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认真分析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农村管理工作的新特点,推进了管理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
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能及时自觉地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对业务知识重视不够。
2、对基层干部管理缺乏经验,有时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今后一定要经常总结经验,改进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双语”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严格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政治洞察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
第五篇: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讲话录音整理
中农办主任陈锡文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2009年5月25日上午
湖州来过四次,间隔时间比较长。这是第四次。但对湖州的发展情况一直关注。市里06年开始搞市校合作共建,在杭州签订了协议;07年孙书记专门到北京给我介绍过湖州新农村情况;最近,不少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对湖州的新农村建设很关注,都觉得是很好的经验,中央党校、人民大学都写了很有影响的调研报告。看了这些材料,确实感觉到湖州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湖州的三县两区中,我去安吉看了两次,安吉在三县两区中经济不算走在前列,但整个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山川秀美,赏心悦目,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和美,取得了很大成就。因为看得很少,听得也很少,评价就不多讲了,昨天和孙书记、唐书记在车上、吃饭的时候也谈过一些,想谈几层我自己的认识,不一定和湖州的新农村建设、改革发展有什么联系,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一个是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家都知道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来的,是作为中共中央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提出来的。从05年10月到现在不到4年时间。我是参加了文件起草,这部分内容我是负责执笔。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想,到底什么叫新农村建设?中央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要提这个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实际上在认识上需要不断深化。一般来讲,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指那五句话二十个字。中央领导同志要求一定要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达新农村。在工作实践中我也感觉到存在一点问题,在有的地方,有些同志在把当前我们正在做的农业农村工作和新农村建设当作两件事情,所以也有的地方另外还有个新农办,那么它做得工作到底是什么?昨天我在车上和孙书记、唐书记也讨论这个事情。经过这三年多的实践,就我个人 1
来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实际上涵盖了我们正在做的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部内容。其实这两件事是一体化的。也就是我们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阶段,农业农村工作总的抓手就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把它分成两件事。从这个角度去看,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偏差。比如大家都比较忌讳城市规划区以外的传统农区的大拆大建,一定程度上就是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村庄的建设、房子的建设、形象的建设。从这几年的实践下来,应该把新农村建设看做就是我们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农村工作的全部内容。整个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提了五句话,后来领导同志也在这方面进一步的延伸,包括总书记最近的讲话,当然他不是特指新农村。当前我们全局就是“六大建设”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也可以用“六大建设”来概括的。平时农业农村工作综合部门在从事、推进的这项工作,主要也是整体协调推进的过程。这是相对于以往。从50年代就开始推进新农村建设,但对农村的主要要求,在当时就是确保农产品供给,而且主要是粮食。这项工作做好了,农村工作就是做好一大半了。到了改革十几年以来,特别是十五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决定》,提出过一个重要判断,就是主要农产品已经做到供需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这几年来基本是这个状态。有了这个状态,中央很明显把农民增收放到了更高的位置。我们总理反复讲过,我们现在农村工作两位一体的任务就是粮食的增产和农民的增收。到了新世纪,我们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个阶段,我们觉得农村工作有条件比以往眼界更拓宽、内容更增加,政府支持力量要加大,城乡之间要协调。因此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觉得理解清楚它的内涵,对于扎扎实实按照中央意图推进新农村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我想大家很清楚,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改革发展讲了三句话: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战略任务,二是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基本方向,三是要把形成城乡经
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我在这个意见起草过程中,也理解中央领导同志的意图,对农业农村工作总体上讲是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方方面面的任务,其中十六届五中全会提了五大方面任务,首先一条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才能生活宽裕,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放在走现代农业道路这个基础上,才能建设成新农村,才有条件有可能建设好新农村,明确了当前新农村建设最重要抓好的环节,当然别的也很重要。从当前情况来讲,从生产条件、资源条件、农民素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来看,推进现代农业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事情。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比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大大进了一步。因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这个要求是十七大提出来的。对照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论述三农问题,这是表述上的重大区别。十六大报告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十六大以后,农村政策有了很多变化,一步一步完善到现在。十七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从提法变化来看,推进新农村建设要把现代农业放在首位,同时非常重要的是,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而且要形成一体化的格局下去考虑。这是个新任务。我们知道湖州比较早就开始搞户籍制度改革。从整体长远来看,无非就是我们面临两个大势的变化。一个就是农民总是要逐步进城的,否则现代农业没法搞,那么怎么能有序地、有准备地让农民进城,不到于使得农村凋蔽,也不至于使城市无法承受。中间有大量工作要做。农民分享城镇化成果,必须有一部分农民变为市民。一个农民变成市民主要要做三件事情:一个要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另一个是要有比较稳定的住所,再一个是必须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为一个人做这三件事,政府要在财力等各个方面考虑付出多少。据我调查,在成都一个农民要变成市民,政府要花费20万元,这个问题迟早是不能回避的。尤其是农民工增长到现在,中国目前跨地区流动的农民工有一亿四千多万。中央对于这部分农民工的稳定问题高度关注,叫我们研究,我们农民工当中至少有一部分是新型农民工,他们的思想、行为方式和他们的父代理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设计制度,考虑稳定农民工家里的土地、住宅,让他们在城里有工就打、没工打就回去。这在上一代农民工身上体现,而在这一代农民工、比例20岁上下的人,我接触过很多,他们基本的倾向表示不会去了,再也不当农民了。所以我跟中央报告,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是很多的,他们过5年或8年就要成家,到底怎么个落户生根法。所以从统筹城乡角度看,一个要考虑到农村的人如何逐步向城市聚集,另外还有其他的要素,如资金、技术怎么更多地往农村去,才能形成一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所以新农村建设从内涵上来讲在与时俱进地不断扩大。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湖州有条件、老百姓也有愿望搞好新农村建设,所以它的推进是比较快速的。因为你们认识早,动手早,效果非常明显。当然你有你独特的条件,但是我们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平衡,从全国来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后,中央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总书记和总理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中都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将伴随我国现代化的全过程,从这个角度看要四五十年。这当然是对全国而言。总理还补充说有些地方可能要经过上百年的努力才能做得到,也就是说地方差距相当大。我理解,为对现代化三步走中第三步目标有个更具体、更形象地把握,提出了全面小康的概念。这一步要20年。当国家的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时候,我们的新农村建设也应当有一个阶段性或标志性的要求,要做一个大的跨度性的考虑和规划。所以,湖州的经验确实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以参考的东西,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消化理解,以便对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政策建议的时候能更加切合实际。
第二个是关于林改。湖州整体上认识也比较早、推进也比较早。浙江省是最初的试点省之一,取得的成效也非常明显。总书记
记和总理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寄予了厚望,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多次讲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亚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是又一次农村的重大改革。评价非常高,效益也非常明显。这些效益最初来自福建、江西、浙江。林改搞得早的这几个省份,山上是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超过一半,在全国水平都是非常高的。中央对这个事情极为关注,十七大报告中就把“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句话写进去了。08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定。这时,湖州、浙江的林权改革主体内容已经完成了。从目前的情况看,更重要的就是从最开始的突破往纵深发展,从把林权与老百姓的利益搞清楚向综合配套改革这方面去推进,意义非常重大。尽管湖州在新农村建设、林权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有很繁重的改革任务、发展任务。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制度创新问题。制度创新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我们缺乏的制度,空白领域的制度要尽快确立起来。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推进改革要进一步完善六大制度:坚持和完善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村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改革农村的金融制度,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这是大的,涉及到具体方面,还有很多方面的制度,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没有到这个水平,没有考虑到这些。空白领域的制度要通过实践、总结人民群众的经验逐步去完善、建立。二是必不可免地会和现在的制度在某些方面发生碰撞。过去的制度设计是考虑当时的情况,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有很多新问题会出来。这个问题怎么处理?我觉得在改革发展中一是要积极大胆地试,二是必须处理好与法律法规政策之间的关系。有的方面是用足用好,如林权中的抵押贷款问题,从大的制度设计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实践过。现在老百姓有要求了,银行、中介、评价机构,怎么去适应这种情况、完善这个制度。还有的是原来的制度规定是不允许的,如农房抵押,现在法律制度是不允许的。现在搞农房抵押的地方,不在少数。坦率说,我一开始有点紧张,这是个大制度,担保法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不能用作抵押物的。最大的问题是两个:从浅的看,一旦还不上怎么办?弄不好就要走诉讼程序,法院依法判决合同就属于无效,银行就吃哑巴亏。珠三角那边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从更大层面考虑,如果改变法律,条件成不成熟,农民会不会失去土地房子,失去土地房子怎么办,这是个社会、政治层面的大问题。至于农民的第二套住房可以抵押,但法律规定一户一宅,有第二套就是违法了,当然商品房除外。情况非常复杂。我们也了解到目前的抵押水平,押得非常低,农民不可能把房子给你。凡是涉法的改革,并不是说不能做,因为我们的法律还没有完善到天衣无缝、不能修改的地步,但一定要有严格的程序,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重庆、成都的改革,我讲了四句话:一是讲程序,要突破现行的法律法规,就必须向制订这些法律法规政策的部门报告,或经国务院授权,在省委省政府控制下进行试点;二是控制的范围,可以是一个村,一个镇,批准在哪,试点就严格控制在哪,能不能推开,要等试验结果出来才决定;三是做好相应的预案,既然是试验改革,就可能成功也允许失败。但社会试验是把老百姓身家性命放在试验,成功了皆大欢喜,失败了参与试验的老百姓怎么办?一定要做好预案,不能让老百姓有损失。四是试验没有验收之前,严格说不应该报道,要封闭。一报道,大家都来学,就不可控了。当然,理论界、学术界、各地、各部门对于土地承包经营权能不能抵押、农民宅基地能不能抵押都有不同的看法、意见,搞一点试验也未尝不可,探索的结果就是决定能改不能改,同时要考虑好把老百姓可能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要慎重。从全球经验看,面对小农的土地、房屋使用权,都没有成功的抵押贷款经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只有“两农”问题,因为他们没有农村,我们国家有农村,有村庄就有人的血缘、地缘问题,所以第一从政治层面来讲,你把村子里的某一个人的房产、地产抵押掉了,因经营失败把他的房子拍卖掉了,把这个人推给社会,流离失所;第二是你拍卖的时候有谁敢住到这个村子里去,这村里都是他的亲戚、邻居,所以实际操作中很不可行。另外,农地是不可以转为非农地使用的,所以全球的大商业银行都不做农房或农地的抵押,有些地方的农村合作银行去做了也是做个样子,最后没有办法用抵押真正控制住。现在我们政策已清晰地表达了,要推进对于农民的小额信用贷款。当前信用贷款最高能贷到60万元,我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农房抵押贷款,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的金融体制、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不要简单地拿一个东西作抵押,到时变成个烫手山芋,要作更多点的考虑。当然,不仅是林权,在土地承包上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一方面要把政策法律向老百姓讲清楚,更多地对农民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解决实际问题,如承包土地的调整。我们讲土地政策,是讲“大稳定、小调整”,要把期望值弄清楚,不能偏离。所以既要就目前突出的矛盾适当予以解决,同时又要进行彻底了断。不能不断面临土地调整这个问题,还有一户一宅的农村宅基地问题,要通过创新改革,逐步去解决。农民群众是这些矛盾的当事人,他们的智慧比我们更丰富,本事要大得多。要敢以和基层干部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把老百姓的想法、实践变为我们制度性的成果。所以在推进试验、改革过程中,遇到棘手的难题,我们既不能老是绕着走,又不能直接地、大面积地和现行的政策法律去冲撞,通过改革、试验的办法,通过多听老百姓意见的办法,逐步把这些尖锐的矛盾化解掉。只有从实践中才能总结出好的经验来,要让人家看得见效果,慢慢向前推进。总之,最重要的是要积极推动改革发展这个实践,把新农村建设、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上一层楼地往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