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永健主任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李永健主任在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昨天下午,我们召开了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王仁元常务副省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今天上午我们召开这个座谈会,主要是研究贯彻王仁元常务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把今年的工作谋划好、落实好。刚才几位同志分别谈了很好的意见和想法,我都同意。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金融办系统凝智聚力,圆满完成了2010年工作任务
2010年,是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我们作为政府新设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里各项决策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和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应对挑战,扎实推进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各级金融办的工作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调查研究,强化决策服务。我们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调整要求,根据全省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全力加强对金融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指导,积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一是加强金融运行形势分析。牵头组织“一行三局”和有关部门,对各季度金融运行形势进行分析,形成了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和全年的金融运行形势分析报告,及时提出了对策建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二是制定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性文件。研究起草并报请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金融服务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等8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三是研究编制了金融业发展五年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金融业发展规划。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金融业发展规划(2011-2015)》已提报省黄办;《山东省金融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已完成初稿,正在按有关程序进行审查修改。四是强化对金融稳定工作的调查研究。在深入调查分析我省金融领域存在风险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当前我省金融风险情况及有关工作意见的报告》,提高了对金融风险的超前应对、主动防范能力。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稳定工作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为加强金融稳定工作机制建设提供了政策和制度上的支持和保证。制订了《山东省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完善了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和处置机制。
(二)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资金需求。一是积极推动银行业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指导督促各银行机构加强与总行协调沟通,千方百计争取贷款规模、直接贷款和转移贷款。全年全省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5150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5000亿元的信贷增长目标,同时,动员督促银行机构积极开展表外融资业务,全年累计达11732亿元,同比多增3540亿元,有效缓解了信贷资金供应紧张局面。二是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和债务融资。抓住证券市场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强对上市后备资源企业的培育,切实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全年有39家企业首发上市,13家上市公司再融资,融资总额419亿元,创历史最好成绩。鼓励企业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银行间市场融资,通过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融资459亿元。三是积极发挥小额贷款公司作用。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实施增资扩股,扩大融资规模,提高放贷能力。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39亿元。
(三)创新发展保险服务,全面发挥保险业功能。全面推动保险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风险保障、社会管理和资金融通上的重要作用。一是不断完善保险服务体系。鼓励引导保险公司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下延机构,不断扩大保险范围和保险覆盖面,保险业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完成保费收入1030.1亿元,承担各类风险责任达14.9万亿元。二是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保险业务发展。发挥商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治安保险、养老保险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业务。全年全省保险业为1.36亿人次提供了2.4万亿元的养老、健康保障;为153家单位提供
了标准企业年金管理服务,同比增加73.9%;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县达到了60个,承保农田3487.3万亩。三是保险资金运用工作取得新突破。筛选出符合保险资金运用条件的4大类106个重点建设项目,向各大保险公司进行推介,顺利实现了保险资金运用与我省重点项目的有效对接,签订协议金额261亿元。
(四)大力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建设步伐。以增强地方金融业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为着力点,全面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一是完善机构组织体系。大力推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改制组建4家农村商业银行、2家农村合作银行。鼓励金融机构加快县域分支机构设立步伐,城商行新增县域支行28家,县域覆盖率达到75.8%,较年初提高20.6个百分点。积极推动村镇银行试点,协调监管部门规范设立条件,新增村镇银行15家。新增证券营业部27家、期货营业部16家。我省首家全国性保险法人机构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开业。另外经过积极协调推动,当年有3家省外银行在我省设立了分支机构。二是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全年共审批101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总量达到150家,县域覆盖面达到68%,顺利实现了年初确定的试点数量过百家、资产规模过百亿的“双过百”目标。三是认真做好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和审批工作。当年全省经规范整顿重新确认和审批设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已达76家。
(五)深入打造资源聚集优势,着力促进重点区域发展。认真贯彻“金融先行”原则,及时跟进金融支持重点区域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加大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的支持。报请省政府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意见》,提出了9个方面30条政策措施。全年“黄三角”地区各项贷款增加562亿元,增幅达到24.2%,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4个百分点;新增上市公司6家,融资额54.2亿元,分别占全省15%和17%;小额贷款公司达到39家,在去年三季度率先实现了县域全覆盖。二是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定位,提出了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即将报请省政府发布实施。三是开展了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前期研究工作。组织召开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恳谈暨战略合作签约协调会,相关文件正在起草中。组织推动海洋产品交易中心课题研究,提出了开展海洋产品期货交易的政策建议。
(六)切实做好结合文章,充分发挥地方金融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按照全省金融工作的统一部署,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地方金融业发展路子。济南市围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着力做好载体规划建设和金融机构引进工作。青岛市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契机,制定了金融服务青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发展蓝色金融的一揽子政策。淄博市积极探索发展“立足淄博、服务全省”的股权交易市场,成效显著。东营、滨州围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加快金融创新,在加强银企对接、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推进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潍坊、泰安、威海、德州等市探索建立了金融服务中心、中小企业融资超市、续贷过桥周转资金、企业资金链监测预警网络等金融服务保障机制,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枣庄、烟台、济宁、日照、莱芜、临沂、聊城、菏泽等市在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统筹城乡金融发展、推动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培育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可以说,2010年全省金融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我们欣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异康书记在听取我们工作汇报时,认为我们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大明省长在年初召开的全省金融系统新春茶话会上,评价2010全省金融业发展“亮点多、成效大、势头好”;仁元常务副省长评价我们金融办“新职能、新气象、新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金融办系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勤恳工作的结果。一年来,全省金融办系统面对人员少、职能新、任务重的局面,能够实现良好开局,获得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各界的尊重,我认为,有这样几条体会值得我们好好总结,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
一是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金融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围绕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和各项决策开展工作,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根本任务,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工作主线,认真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抓好落实,着重加大金融对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金融业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坚持以改革创新理念推动金融业发展。面对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从山东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全省金融业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在深刻把握金融业发展规律和科学分析我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形成了“围绕一条主线、树立一个理念、做好六篇文章”的总体工作思路,即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牢固树立金融产业化发展理念,全面做好产融结合、点面连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区域协调、优化环境六个方面的工作。针对去年信贷规模有所收紧的形势,我们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向银行表外业务要资金,向资本市场要资金,向保险公司要资金,有效增加了资金供应,促进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通过建立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调动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
三是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发展经验。去年,省金融办先后组织人员赴京津沪苏浙、粤穗深渝蓉等地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了解到先进地区发展金融业的经验和成效,摸清了制约我省金融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明确了加快发展金融业的方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我们提交的考察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提出的金融产业化、产融结合等政策建议被政府工作报告吸收,正式成为全省发展战略。
四是重视加强与各方面工作协调。金融工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联系,需要各部门支持与配合,尤其需要与驻地金融管理部门搞好沟通和协作。一年来,我们充分发挥综合、协调、指导、服务职能,积极主动地与“一行三局”及有关部门加强工作交流、拓宽沟通渠道、完善工作机制。先后在金融形势分析、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上市公司与拟上市公司监管、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金融稳定、打击非法集资非法证券等方面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地方金融协调机制不断完善,责任分工不断明确,全省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金融工作体制逐渐形成,为全省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是金融办系统同心同德推动工作。2010年,是全省金融办系统队伍建设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经过大家的不懈努力,目前省级和17个市金融办已基本完成组建工作,80多个县(市、区)也设立了金融工作部门,金融办的队伍不断壮大,机构不断健全,职能不断充实。过去的一年,我们坚持一边组建机构、充实人员,一边熟悉业务、开展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理顺了工作关系,进入了工作状态,较好地履行了职责。我们自觉加强系统交流和业务联系,团结一致,协同作战,共同开创了地方金融工作的崭新局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工作水平、工作成效与形势任务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期望还有一定距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查找原因,认真加以改进,推动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迈上新台阶。
二、全面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
中央和省里一再强调,今年我们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极其复杂。全面客观地认识国内外形势,积极主动地适应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是我们做好全年金融工作的重要基础。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仍将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动力不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月发表报告,将2011年全球经济预测由此前的4.2%调高至4.4%,对世界经济增长表示出谨慎乐观。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全
球经济中还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一是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经济至今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日本去年第四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环比下降0.3%,为五个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美国去年12月份失业率仍高达9.4%;欧元区失业率超过10%。失业率的高企,使得这些主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的国家增长乏力。二是主权债务危机严重,2010年美国联邦赤字接近1.3万亿美元,地方政府总负债达2万亿美元;欧洲更是主权债务危机的重灾区,去年希腊、爱尔兰因债务危机先后接受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助,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等欧元区重债国也受到严重影响。三是通胀问题困扰全世界。用媒体的话说就是“各国CPI集体高烧不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创27个月来新高,铜、棉花、小麦等商品的期货价格均达到历史最高,原油期货价格又重新登上百元关口。通胀问题在新兴经济体尤为严重,巴西1月份消费价格指数达到5.99%,创下6年来新高;印度去年以来通胀水平一直停留在8.5%至10.5%的高位。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了世界经济复苏的脆弱性,如果个别问题进一步恶化,不排除部分国家重新陷入衰退。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深刻。我们作为宏观经济工作者,必须学会用国际化的视角来思考问题、研究工作。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各种有利条件依然存在,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不少。除了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农业基础地位还不够牢固等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外,通胀预期加强、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也逐步加重。去冬今春的“南冻北旱”气候异常,强化了粮食减产预期。去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3.3%,超出了3%的调控目标,今年前两个月涨幅更是达到4.9%。同时,今年2月份全国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原材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2%和 10.4%,涨幅均呈现扩大趋势。这两个价格指数的走高,会逐步传导到居民消费领域,拉动CPI持续上涨;再考虑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方面因素叠加,使得通胀压力不断加大。温家宝总理严肃指出,今年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稳定物价。
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中央确定,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更好地服务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如何从金融工作的实际出发,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取向?我认为,核心是以下五点。一是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结构优化、物价稳定基础上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不同的形势需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物价稳定这三个方面会有不同侧重,体现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但不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完全放弃另外两个目标。二是货币政策正在逐步回归常态。就是要控制好货币供应总量,把握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实现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向稳健的转变,这既是应对当前通胀压力加大的需要,也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三是保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目标为16%,意味着与前两年相比,今年贷款规模会适度缩小,贷款增速将有所回落。四是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在信贷政策上,将坚持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五是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综合发挥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对于以上五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把握,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做好工作,使金融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效。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
关于今年全省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仁元常务副省长已经作了具体部署。在这里,围绕贯彻落实好仁元
常务副省长讲话精神,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努力扩大融资规模。在当前信贷环境总体趋紧的形势下,如何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是我们全年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也是对各级金融工作部门的最大考验。在去年两次加息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央行已进行了一次加息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9.5%的历史高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重新回到金融危机前的3%。1-2月份,全国新增本外币贷款1.67万亿元,与2009年和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了0.97万亿元和0.54万亿元。具体到我省,1-2月份,本外币贷款新增1073.4亿元,分别比2009年、2010年下降了769亿元和278.6亿元,降幅分别达到42%和21%。可以说,保障资金供给的形势非常严峻。从资金需求的角度看,刚刚闭幕的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左右,与前几年相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略有下调。但根据历年经验,这两个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肯定要高于预期,短期内我省经济增长仍然要依赖投资拉动。特别是今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起步之年,重要事项多、重大工程多,资金需求将保持旺盛状态。
如何才能保障资金供给,我认为,要突出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切实做好信贷融资工作。要积极推动各银行机构通过争取总行支持、利用信贷转让市场、盘活资金存量等方式,有效扩大信贷资金供给总量。特别要发挥山东半岛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的优势,加强与各大银行业机构总部的沟通协调和战略协作,积极推动和协调区内银行机构到总行申办直接贷款,尽量不占或少占我省信贷总规模。积极引导和鼓励政策性银行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和自身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保障性住房、开发性贷款、出口信贷等方面更好地发挥扶持引导作用。去年11月份,省金融办已就落实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新政策、支持全省新农村建设问题,专门发出了通知,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切实把国家的政策用足用好。二是继续发挥好银行表外业务和债务融资工具的积极作用。去年我们在表外业务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督促银行机构在加强管理、严控风险的前提下,继续大力发展委托贷款、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保理等表外融资业务,多渠道为企业融通资金。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利用债务融资工具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十二五”期间,国家要实施积极的股市政策,证券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我们要在前几年工作的良好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推动企业到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内外主板上市融资,推动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今年初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正式揭牌,要以此为契机,大胆实践,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开辟新路子。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各类基金,促进各类基金与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效对接。积极推动以信托方式开展债权和股权融资。保险资金运用方面,今年要跟踪调度已签约项目落实情况,促进签约资金早日到位;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各大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协调对接,积极为其提供优质项目资源,努力在股权、不动产投资方面实现新突破。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最近官方和学界频频提到“社会融资总量”的概念,表明贷款以外的融资形式和融资规模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我们必须深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二)积极推动地方金融业改革发展。地方金融业是全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是我们的“短板”。这一块地方自主权相对较大,只要开动脑筋、抓住机遇,大胆试、大胆闯,就一定能拓展出一片新天地。要坚持积极、稳妥、规范、有序的原则,深入推进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壮大整体实力,增强竞争能力。一是大力推进地方农信社和城商行改革。要着力深化农村信用社股份制、银行化改革,加快县(市)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有效化解历史包袱,全面加强内控建设和外部监管,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转变,不断提升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要大力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理顺管理体制,完善治理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和风险管控能力。二是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积极协调监管部门规范村镇银行设立条件,引进境内外有实力的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鼓励社会资本积
极参与,2011年末村镇银行县域覆盖面要力争达到50%。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在发展方向上要逐步由扩大试点向规范提高转变,积极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海洋经济为依托的小额贷款公司,确保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县域全覆盖。推动融资性担保机构健康发展,提高融资保障水平。三是探索发展新兴金融业态。黄金经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新兴金融业态的培育,专利权、文化创意产权、碳排放权、土地使用权以及企业产权等要素交易市场的创设,今年要深入推进,力争早日破题。另外,在积极推动省内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要继续做好省外金融机构的引进工作,重点推动已有初步意向的花旗银行、渣打银行以及广发银行、上海银行等早日进驻。
(三)持续强化金融对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支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是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2月18日,省政府与12家银行和6家保险公司签署了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要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引导和推动与各金融机构落实好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加大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支持力度。同时,我们要根据这两个区域发展基础的差异,在金融的支撑保障方式上坚持有所侧重、有所区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省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地,经济总量占到全省的47.5%,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在这一区域,主要是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金融服务创新,丰富金融支持手段,打造与蓝色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金融业发展规律的现代金融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金融支持方面重点是资源倾斜,引导和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投入到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中来。建设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是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济南市要抓住机遇,抓紧出台政策,认真制定规划。省政府即将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省里将积极动员各方面力量,支持帮助济南市做好金融市场建设、金融机构培育引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等工作,不断增强济南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
(四)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个问题我们是年年讲,逢会就讲,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也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昨天下午王仁元常务副省长着重作了强调。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内因是关键,外因是条件,金融风险的防范,首先要从金融机构自身抓起。特别是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实力相对较弱,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而这一块,资产和人事归地方,一旦出了问题责无旁贷。必须把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防范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把加强金融机构内控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引导和督促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完善内部机制,优化股权结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风险管控能力,确保稳健规范发展。要与监管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抓苗头、抓萌芽,努力消除金融风险发生和演变的外部条件,真正掌握工作主动权。要立足于从体制、机制上挖掘风险根源、弥补风险漏洞,积极研究探索地方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努力实现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的有机结合。对上市公司的风险、保险行业的风险、社会非法金融活动的风险,也要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发生大的问题。与此同时,也不能因为发生风险就简单否定过去的工作。金融的行业特性,决定了风险发生有其必然性,即便没有道德风险,也还面临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我们的任务是努力降低风险发生几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要牢记促进发展是根本目标,防范风险是基本保障。发展中出现的风险,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要在发展中壮大实力、提高水平,使发展更健康、更规范。
(五)进一步增强系统战斗力。过去的一年,是全省金融办系统建队伍、打基础的一年。今年,是我们提素质、上台阶的一年。如何提升我们的业务素质,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六点。一是加强业务知识学习。金融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领域多,发展变化快,不学习或稍微放松学习,就会很快落后于形势变化。必须把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当作一项基础工程,牢记于心,长抓在手,孜孜以求。金融办的工作性质要求我们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学习领域上要既熟悉宏观,又了解微观。所谓熟悉宏观,就是要学习掌握宏观经济理论、金融知识、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所谓了解微观,就是要清楚金融业务的基本知识、工作流程和行业规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发展思路上不偏
航、不越轨,在实际工作中不外行、不被动,真正成为金融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我们常讲,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做好地方金融工作,同样必须牢固坚持以创新的方式方法推动工作,开拓领域。比如金融产业化发展问题、产融结合问题,我们已经提出了题目,也列入了省委、省政府决策,但究竟怎么破题、如何推进,没有现成的路子,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各地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经济规律、满足发展需要、体现本地优势的路子。从我们新设机构的现状来讲,职能相对单
一、缺少有效抓手,工作上如果只限于一般的协调沟通,甚至是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只会越干路子越窄,越干阵地越小。反过来,如果我们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作为,就一定能赢得地位、树起形象、展现自身价值。三是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也可以说是要讲究工作的艺术。凡是有人在干的事,我们就不干或少干;没人干的,我们要积极去干;必须由我们干的,就一定要尽力去干,务必干好。四是扎实搞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今年形势依然复杂,国内外环境需要准确把握、宏观调控政策需要不断适应、资金保障难题需要着力克服、金融风险需要严密防范等等,所有这一切,需要做大量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找准症结,制定对策。在调查研究的方向上,要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努力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五是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关于今年全省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春节前省金融办已经下发了全年工作要点,今天上午仁元常务副省长又做了全面部署。大家回去之后,要抓紧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好这次会议精神,并根据各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好全年目标任务,再创全省金融工作新成绩。六是进一步加强系统交流。全省金融办系统是一个新的集体,加强系统联系、增强工作合力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组织保证。必须时刻保持密切的工作联系,经常互通信息,交流情况,商讨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省金融办也将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培训学习等方式,尽可能为大家提供交流沟通的途径和机会,努力打造一个精诚团结、富有战斗力的集体。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金融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省金融工作新局面,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总结回顾2015年金融工作,安排部署2016年金融工作。年前,我市召开“两会”,对今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春节过后,我们就筹备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与去年相比,参加今年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的人员更多、规模更大。刚才,听了几位同志发言,特别是银行机构今年的信贷投放计划、保险证券机构的新业务开展计划、对地方经济发展支持计划等,我们倍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根据会议安排,我再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去年金融工作取得非常大的成效
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803.9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10.1亿元,增长1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10.7亿元,增长9.9%。这些任务的完成,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包含着各家金融机构辛勤的努力,包含着各家金融机构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的金融支撑、给予的大力支持。去年金融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信贷投放保持良好态势。
2015年,全市各项贷款余额是1138亿元;新增贷款131亿元,同比增长13%,新增贷款增幅高于经济发展增速,信贷投放仍然保持了一个好的态势。(二)利用资本市场取得较大突破。
去年,全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直接融资完成168亿元,超过银行新增贷款投放量;科迪乳业在深交所上市,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成效较大。从汇报情况看,在我市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中,尽管永煤集团占比较大,但是整个资本市场融资发展还是比较快的。(三)保险业务发展较快。
去年,全市保费收入61亿元,增长22%,高于整体金融业平均增速;全市新增保险机构6家,保险业机构达到39家,增长速度较快。从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汇报情况看,今年我市的保险业将会保持一个好的发展态势。(四)新增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去年,全市新增金融机构12家,其中银行机构3家、保险机构6家、证券机构3家。一年增加金融机构12家,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二、金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信贷投放增速放缓。
2014年,全市新增贷款157亿元,增长2%;去年全市新增贷款131亿元,增长13%。去年和前年相比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下降幅度较大。去年全省新增贷款投放增幅为15.3%,我市为13%,居全省第10位,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说明新增贷款投放量与商丘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二)贷款投放不平衡性较大。
我把全市各家银行信贷投放情况向大家通报一下。农发行吸收存款较少,贷款投放量大,支持了商丘发展。工行余额存贷比75.45%,新增存贷比61.97%,比去年有所下降。农行存款增幅最多,利润最高,贷款最少,新增存贷比为—9.06%,贷款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意味着把在商丘吸收的存款投放到了外地。金融机构地处商丘,要强化商丘意识,把吸收的商丘资金用于支持商丘发展,同时能够吸收外地资金用于支持商丘发展。作为市长,我们不支持吸收商丘资金支持外地发展。金融办对此要认真研究,要了解哪些银行对商丘经济发展支持大,财政资金也要支持对商丘发展贡献较大的银行发展,包括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等要放到贡献大的银行储蓄。中国银行新增存贷比302.87%。浦发银行新增存贷比301.21%。建设银行新增存贷比138.71%。郑州银行新增存贷比66.83%。华商银行新增存贷比32.87%,核销不良贷款1.5亿元,核销不良贷款也是一种贡献。农信社新增存贷比42.36%。各家银行要互通信息,新增贷款较少的银行要增强商丘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加大信贷投放,支持商丘发展。(三)不良贷款增加较快。
从汇报情况中,2015年全市不良贷款70余亿元,特别是新增不良贷款为30多亿元,金融系统风险防控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四)利润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
整体上,受银行信贷投放量下降、不良贷款增加、利息降低、利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金融业利润受到影响,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五)整体金融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
去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7%,全省为4.7%,与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和全国相比差距就更大。这说明我市金融业占比较低,整体上金融业发展还存在规模小、水平低问题。三、今年金融业工作重点
(一)加大金融产业培育。
金融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金融业发展代表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区域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金融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从我市来看,整体上占比还比较低。按照今年金融业发展重点,要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尤其是要加快培育发展金融业。金融业利润较大,税收属于市本级。金融业实现快速发展不仅是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持,对市本级财政也会提供直接贡献。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培育金融业,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引进更多金融机构落户商丘发展,壮大商丘金融业。要鼓励华商银行等本地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拓展更多业务,为商丘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金融机构增多了、业务做大了,就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同时也为自身带来更多经济效益。(二)加大信贷投放。
今年全市建设任务较重,人代会和政府全会都已经作了安排部署。今年我市谋划建设省市重点项目243个,企业发展和城市道路、绿化、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较重,我市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实现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今年扶贫任务也非常重。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各家金融机构要围绕商丘经济发展、围绕企业发展、围绕项目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发挥金融机构作用,创新研究更多金融产品,为商丘经济发展争取更多信贷规模,投放更多信贷资金,给予更多信贷支持。要吸收更多外地资金投放到商丘,支持商丘的发展建设。去年,中国银行、浦发银行、建设银行新增存贷比较高,一方面说明商丘目前发展的态势较好,另一方面也说明这几家银行的商丘意识、责任意识较强。其他银行要查找自身不足,争取更多信贷规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三)帮助企业做好解困工作。
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不少企业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有些企业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随着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力度加大,企业从社会上募集资金的难度加大,面临的资金难题比较突出,要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当前的困难和问题。国家在支持和帮助企业发展方面,还会陆续出台一些政策。各家银行要积极学习,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对有市场、有潜力、扶持后能够发展壮大的企业,要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经营形势不好、扶持无望的企业注意防控自身风险,根据金融政策维护好自己的权益。目前国家正在出台去库存、去产能政策,要认真贯彻执行,既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又要维护银行权益。(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
去年,我市在企业上市和基金、债权发放等利用资本市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几家企业的挂牌上市也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今年整体势头不错,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比较高,要继续做好引导培训工作,鼓励更多企业挂牌上市,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加快企业发展。四、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一)要加强企业管理。
刚才,有些银行在发言中谈到,一些企业按时付息还贷的意识不强,总想贷了不还,靠坑骗发展。这样,企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老板总想逃避银行债务当不了企业家。要想发展壮大,企业必须讲信用。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企业教育和监管,促使企业增强诚信意识,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平公正关系,发现不良问题和苗头性倾向,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二)要加强征信体系建设。
人民银行要牵头做好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和给共享企业信用等级信息,使各家企业信用情况都能得到充分体现,使各家银行都能及时掌握每家企业信用情况,对讲信用的企业金融机构要共同支持,对不讲信用的企业金融机构要依法依规联合制裁。(三)要抓好金融风险防控。
从刚才大家汇报中了解到,我市不良贷款增长较快,包括非法集资、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等不利影响。一方面银行金融机构要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要组织公检法司等部门,利用各种手段,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督促企业按期偿还债务。(四)要依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
昨天,我们召开了全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会议。通过去年一年的努力,群众对非法集资的抵抗力和鉴别力明显增强。今年,要加大案件办理力度,对已经立案的非法集资案件,要依法从严,公开公正,加快处置。(五)要加强督查考核。
要把新增存贷比、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市政府金融办等部门做好去年金融机构考核工作,按照奖惩办法进行考核奖惩,做到奖惩分明,加快形成激励机制,激励金融机构强化商丘意识、责任意识,为商丘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共同努力做好商丘工作。第三篇:在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部分金融机构、企业代表和市直单位负责人作了很好的发言;常建忠副市长重点就园区化发展和政银企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会,王清宪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
今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扩大信贷投放规模,全市金融业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效益增长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实现了经济与金融的互动共赢。有六个方面特点:
(一)信贷投放力度大。“五大战略重点”的扎实推进,给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动力。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园区化发展,助力三农,服务民生。截至9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83.06亿元,较年初增加162.5亿元,增长12.31%。各项贷款余额838.45亿元,较年初增加125.05亿元,增长17.53%。存贷比达到56.5%,较年初提高2.5个百分点。增量存贷比达77.1%(其中:华夏银行362%、浦发银行321%、中国银行220%、农业银行123%、建设银行86%、农信联社72%、工商银行58%)。中长期贷款余额290.4亿元,较年初增加37.37亿元,增长14.8%,同比多增2.73亿元。同时,各金融机构创新手段增加信贷,表外业务贷款达133.5亿元,较年初增加 42.4亿元。埠外金融机构在我市投放贷款260亿元。
(二)支持项目贡献多。各金融机构围绕“五大战略重点”,对重点企业和国家政策扶持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截止9月底,向重点行业贷款新增额52.3亿元,占到全市单位贷款新增额的91.1%。市农发行响应市委、市政府“八区联动”号召,投放贷款19.6亿元支持东部新区城镇化建设,预计年内还可投放贷款2.5至3亿元。工商银行信贷规模较往年提高了38%,投放贷款31亿元支持重点项目,今年新增22亿,占全省18%。对小企业放款增速第一,增幅第二;农业银行从省行调剂回信贷规模6.9亿元,用于支持中煤华晋煤炭生产尽早达产,各项贷款余额75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新增贷款增长率20%。中国银行为工业新型化企业投放资金44亿元、为农业现代化企业投放2.85亿元、市域城镇化13.91亿元、城乡生态化4.77亿元、个人贷款9亿元,新增贷款增长率32.6%。建设银行对我市焦化、铝冶炼、镁冶炼等行业申请了差别化政策并取得上级行支持,信贷总量达到91.2亿元,存贷比59%,较年初增长2.2个百分点;市交通银行通过金融、债务融资等其他渠道为我市企业注入资金9.52亿元,实际存贷比达到123.3%。邮储银行开展“十个项目、百家企业、千户商户、万户农户”专项营销活动,发放各类贷款金额达7.25亿元。信用联社各项贷款余额334.4亿元,当年净投46.1亿元,贷款份额占到全市金融机构的39.89%;各项收入实现29.83亿元,经营利润8.35亿元,新增贷款增长率16%;晋商银行推出“铝工业产业链集群批量授信”等服务,辐射铝工业下游18家中小企业,目前已给4家企业授信5500万元,还有8家企业有望在近期得到授信,同时,创造条件为五龙集团落实流资贷款8000万元;浦发银行今年累计投放金额达41.6亿元,存款余额37.8亿元,贷款余额38.4亿元,存贷比102%,新增贷款增长率44%。华夏银行推出“接力贷”、“票易票”等服务,向18户小企业发放贷款8000余万元,新增贷款增长率185.74%;
(三)银企对接效果好。今年银保企洽谈会,共签署融资协议1085项,协议融资额达696.3亿元。会后,我们紧盯履约率落实,组织市财政、发改、经信及驻运各金融机构负责人,深入临猗、垣曲、新绛、稷山等县(市)的企业项目一线开展“金融下乡、送贷入企”活动,让银行行长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督促银保企洽谈签约资金的落实。截止9月底,各金融机构已投放578.2亿元,履约率达到84.3%。其中,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履约率均达到或超过100%,工商银行、信用联社、晋商银行也都超过了90%。
(四)创新工作亮点多。一是开展百亿项目大行动。截至9月末,全市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276亿元,较年初净投43.2亿元。其中“百亿项目大行动”累计投放信贷资金66.2亿元,完成行动计划的64.4%;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6家,扶持现代农业示范园108户,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031户,扶持家庭农场(种养大户)2.7万户。二是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目前,盐湖区已完成土地流转面积10.7万亩,占当地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16%,涉及农户1.03万户;新绛县已完成土地流转13.3万亩,占当地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0%,涉及农户2.2万户。土地抵押权贷款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已在新绛县的3个乡镇、15个行政村正式开展,对流转规模大、收益好、信誉高的34户农民发放土地流转贷款250余万元。三是搭建“运城信贷融资服务平台”。目前平台的基本构架已建设完成,拟于近期上线运行。
(五)金融产业发展快。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信社改革步伐加快。农信社改制后,可以资金来源更广、服务范围更宽、信贷支持能力更强。河津农商银行改制前,单户贷款最高能放1500万元,改制后可以放到5000万元;运城农商行改制前,单户贷款最高能放1000万元,改制后可以放到8000万元。今年5月24日,运城农商行挂牌营业。该行2012年上交税收982万元,改制后今年1-9月份已上交税收4100万元,预计全年可上交税收7000万元。8月28日,我们召开了深化农信社改革动员会,目前,夏县、永济、临猗、芮城四家联社已得到省联社批复,其中夏县联社筹建申请正接受省银监局初审,预计年末即可挂牌开业。2015年底,全市13个县(市、区)农信社可全部改制到位。二是金融业税收增幅较大。1—9月份,金融业实现税收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600万元。其中,仅运城农商行一家就入库企业所得税1790万元,增收1737万元。三是金融机构快速扩张。晋商银行河津支行、浦发银行盐湖支行今年上半年陆续开业;晋城银行已获国家银监会批准,正在选址入驻;小额贷款公司总数达到40家,今年已上报了24家,其中6家已获批,占到全省今年总获批数(14家)的43%。四是交银大厦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基础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预计年底前裙楼封顶,明年4月主体完工,明年年底建成投运。大厦目前已吸引中信银行、东亚银行、中信证券、GT国际、东港集团、德国蒂森克虏伯、勤上光电西北销售中心、金融国际会议中心等企业入驻,努力建成总部经济的标杆。
(六)服务发展合力强。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经信委、市人行、市银监局,作为市委、市政府统筹指导金融工作的重要部门,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了政银保企互动共赢的强大合力。激励措施上,市金融办与财政局出台了《运城市级财政资金存放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办法》;政策指导上,市人行出台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四个不低于”规划,印发了《关于推荐全市267个重点项目融资需求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市银监局出台了《银行业加强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科学发展》等实施方案;信息服务上,市经信委建立5+15园区重点项目信息库,掌握企业资金需求,适时向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信息;推动落实上,市金融办与市银监局组织召开了全市金融系统支持实体经济工作推进会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动员会;市银监局还组织金融机构“一把手”开展“高管谈服务实体经济”活动,在媒体上公开承诺;开展了“第二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月”等活动。
综上所述,今年以来,全市各金融机构境界高、素质强、能作为、敢担当,有水平、有能力、勇于进取、积极奉献。有三个因素,一是运城天时地利大有奔头,二是上级行社选贤任能,好钢利刃,三是目前运城炉火正旺、氛围浓郁,特别感谢各大行社。
二、把握大好机遇
(一)要珍惜今年以来我市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宏伟蓝图的感召下,在“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如火如荼的大好形势影响下,全市上下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执行力明显加强,效果立竿见影。1-9月份,全市宏观监测的9个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两高五快两稳增”的运行格局。外贸进出口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分别以64.2%和23.3%的速度高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财政总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以15.1%、14.5%、11.9%、12%、11%的速度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以8.8%和5.3%的速度平稳增长。各项指标在全省看好,所以我们要趁热打铁,发挥优势,积极进取。
(二)要抓住当前省内煤炭集团转型的大好机遇。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当前煤炭市场不景气,且这种不景气很可能不会是短期的。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煤炭市场的暴利时代不可能再出现了,煤炭市场供过于求将趋于常态化,煤炭企业的转型调整将成为必然,步伐必然加快。
从煤企转型的动因看:李克强总理提出了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改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让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面有新的大幅度提升。衡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万元GDP能源消耗要下降。国家不会重复2008年那样拿出4万亿来进行大规模投资。而是要通过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去年以来,煤价持续下跌,销量大幅减少,煤企开始大幅降薪,一些地市煤炭财政已经受到较大影响。煤炭“暴利”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煤企对转型的态度,过去是形势好的时候没有压力,形势不好的时候没有动力,现在严峻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允许煤企再犹豫不决,要求他们必须壮士断腕,果断转型。
从我们承接的优势看:一是有省委、省政府支持。省委、省政府对运城的发展高度重视、倾力支持。省委书记袁纯清和李小鹏省长多次到运城调研指导,袁书记提出要把运城建设成为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要做好南山生态智慧城这篇大文章,为运城未来的发展拓展空间。李小鹏省长今年两次到运城调研,特别是最近对运城的铝工业发展作了专题调研,支持运城发挥资源优势,加快煤电铝材一体化发展,建设全省铝工业基地;同时提出要举全省之力,以永济新时速为龙头,打造包括机车整车、电机等大轨道产业集群,要贯穿横向和纵向的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中国轨道交通城。这对运城借力永济新时速,发展火车机电产业集群意义十分重大。二是有政策品牌效应叠加。我市集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黄河金三角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原经济区三大国家级政策品牌于一身。这三大国字号政策效应的集中释放,将使我市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项目布局、争取更多政策、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得到更多的优惠支持。三是有合理多元化产业。省内煤企要做好煤的文章,实现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就要考虑煤的产业链条延伸。我市有着冶金、焦化、化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等多元化的产业基础,并依托全省煤炭资源形成煤-电-铝、煤-铁-钢(铸)、煤-焦-化等多重产业链条,是当前煤企转型的首选方向。四是有良好合作基础。近几年我市与省内五大煤企已有了较好的合作基础。市政府与焦煤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盐化集团、大唐电厂、永济新时速、安瑞风机、大运汽车、天海泵业等6家企业与焦煤集团的合作;关铝热电、蒲州发电、河津发电、永济热电与同煤集团实现了联合重组;阳煤丰喜集团与稷山西社工业园合作完成焦炭产能置换等。这为我们与煤企进一步加深合作奠定了基础。五是有雄厚人才支撑。运城自古就有耕读传家、崇教尚学的优良传统。基础教育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康杰中学、运城中学等一批名牌学校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929所,在校生104万人,每年达二本线以上考生1.2万余人。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功能不断增强,共有高等职业院校7所,各类中等职业院校65所,在校生6万余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共有高等院校6所,在校生近3万人。可以说,运城是全省各地市中人才最多、劳动力素质最高的城市。将为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各类可靠的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六是有区位交通优势。我市位于晋陕豫三省交汇处,是华北、西北、中原地区的结合部,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十分突出的战略地位。交通发达,公路、铁路、航空等立体化交通格局已经形成。随着现代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运城不仅会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交通枢纽,成为人流、物流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汇聚之地,而且与华北、中原、华中、西北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紧密。
从深化合作的前景看:运城是除太原之外,接纳投资、实现合作、加快转型发展元素最多、条件最好、基础最牢、潜力最大的地方。我们提出的产业集群化发展,就是为山西的煤炭转型发展提供投资方向和产业环境。根据现有的工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按照全市经济“一盘棋”,“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优势互动”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推进园区化发展和集群化招商,每一个县(市、区)和开发区确定1—2个主攻产业,几十家、上百家同行业企业进行横向产业配套、纵向产业延伸,形成一定规模,在行业里就会有一定的话语权、价格影响力。芮城的亚宝药业、空港的汽车装备制造、新绛的新型煤化工、河津的煤焦化和煤电铝产业、永济的铝深加工和机电产业等,都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产业集群即将步入跨越发展的新阶段,到“十二五”末,每个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将突破100亿元。随着国家鼓励推进新兴产业区域集群试点政策的出台,产业集群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都是投资的重点领域。所以说,只要我们悉心打造产业集群和产业环境,就能为五大集团投资提供各种各样的合作方式。煤企的资本优势将在运城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双方的合作将会展现最为美好的前景。金融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把握机遇,提前介入,就一定能在其中分得一份羹。
(三)要跟进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的潮流。当前,运城最大的问题是经济总量小,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发展,最现实的路径是做大产业,最根本的保障是扩大投入。在这个链条当中,金融是核心。近期,全市上下推进集群化发展的思路明确、部署实在,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的思路从理念成了实际行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经济的活力。这一切最终都要归结到资金问题。而资金来源有三个渠道:财政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我们财政资金有限,只能在较低水平上保运转、保稳定、保民生;社会资金分散、薄弱,利用难度大;只有金融才是最有效、最现实的来源。因此,实现运城发展的大跨越,关键靠金融的大突破,靠资本市场的大发展。据市经信委统计,目前,全市“5+15”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共167项,总投资1130.1亿元,2013年计划投资215.5亿元,项目融资需求约80亿元,流动资金需求约50亿元,合计融资需求130亿元。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迅速跟进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出台具体的金融支持政策和方案,主动与园区对接,推动主攻产业园区化发展、集群化招商不断取得突破。
三、做好当前工作
(一)要在信贷投放上扩规模。用足用好货币政策和信贷资源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关键。今年,我市提出了全市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水平,贷款增量、存贷比、社会融资规模不低于上年水平的“四个不低于”的目标。全年要新增贷款100个亿,力争150个亿,这些资金能不能争取来、拿到手、投放了、见了效,这是关键。我们将按照去年制定的奖励考核办法继续予以奖励。各金融机构要及早着手,抓紧对接,加快投放,做到保面、扩量两手抓。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扩大信贷投放额度,保障重点领域、支柱产业和关键环节的资金需求。
(二)要在保障重点上下功夫。在重点工程建设过程中,资金是关键因素,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进度。当前,正值我市基础设施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类重点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今年1—9月新开工项目953个,完成投资367.7亿元,占全年计划完成投资557.5亿元的66%,10—12月还需完成投资189.8亿元。各金融机构要抓住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的有利时机,拓宽思路,调整投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贷款投入,特别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为民办实事项目,要除繁就简,变通方式,增加信贷比例,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真正以扎实的举措、务实的行动,为我市重点项目推进多作贡献。
(三)要在资本市场上求突破。运城目前尚未充分感受到资本市场的魔力,但要实现更大突破,必须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大量资本投入。这一方面,银行要带动和走在前面。要在确保银行资金不能外流的同时,加强对永东化工、中磁科技等一批企业上市的引导、扶持和培育;积极做好其它大中型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业骨干企业的上市工作;支持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企业进入中小企业创业板市场,做到推荐一批、改制一批、储备一批。引导和推动经营稳定、业绩优良、市场信誉好的大中型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短期融资债券筹集资金。
(四)要在优化环境上出实招。首先,要积极建立新型政银企合作关系。加强政府在银企合作中的引导和引领作用,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和银行搞好对接。一是在《金融支持园区化发展若干意见》中要体现“信贷要及时,担保要优先,利息要下浮”,在人才培训、业务指导、信息服务上都要给予宽松的环境;二是成立成长性企业促进会,政府做引导,企业建平台,金融是支撑,利益为纽带;三是开展企业金融联谊活动,定期组织演讲、报告、论坛,汇集大家好的思路、建议,实现共同进步。二要提高对经济金融运行的把握能力。市金融办、人行和银监局要加强和改进对全市经济金融运行的动态监测和分析预测工作,加强定量分析,通过召开金融形势分析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对全市经济、金融运行前瞻性的分析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建议。三要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健全信用信息公开机制、信用产品供求机制、诚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信用体系建设。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努力打造“诚信运城”。形成“银行比贡献、企业讲诚信、政府创环境”的良好氛围,助推运城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同志们,做好金融工作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希望各级各部门和金融机构高度重视,齐心协力,创新举措,主动作为,为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全市转型跨越发展、加快“美丽河东、大美运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四篇:在全县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的目的是,盘点前期金融机构取得的成绩,分析当前金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力争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刚才,大家围绕各自承担的金融工作做了交流发言,查摆了现阶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下步的努力方向和具体措施,这些想法意见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借鉴学习,认真抓好落实,根据会议安排,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金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我们X金融机构始终保持大局观念,努力改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与社会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特别是,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金融机构自觉服从县委、县政府发展大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县经济金融运行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的良好态势。全县各项贷款余额为X亿元,较年初增加X亿元,增量在全市排名第X位,贷款增幅X%,增幅在全市排名第X位,高于全市平均增速X个百分点。各项存款余额X亿元,居全市第X位。新增贷款存贷比X%,位居全市第X位,高出全市X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县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的结果。借此机会,对你们的辛勤付出和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二、大胆革新,以更实举措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当前我县正处于大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重要关口,越是这个阶段,越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把握大势、抢抓机遇,切实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政银企协同发力,共赢发展。
一要加大信贷投放。扩大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是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任务。各金融机构要主动对接省市产业布局和投资导向,向上级推荐储备一批优势产业项目、重点企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要积极申请信贷额度,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X,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科技创新企业贷款、高技术制造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的投放支持,保持信贷规模稳步增长。大力向中小微企业与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二要健全金融体系。积极对接相关金融机构,设立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补齐县域融资担保短板;设立政府性产业基金,支持县域重点产业发展,服务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设立县应急转贷基金,引导、吸收社会资本,服务实体经济。以三个公司为基础,探索设立县金控集团,搭建“三横一纵”金融体系,为日后“多元一体”纵向发展奠定基础。
三要强化金融创新。各金融机构要聚焦“优资产、调结构、提评级”三大工程,深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继续落实有扶有控的的差异化信贷政策,重点支持民营小微、制造业、新兴产业等领域,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占比。积极探索扩大担保物范围,在破解“抵押难”、“担保难”、“落地难”三方面下功夫,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要服务乡村振兴。要强化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有效衔接,扩大金融基础设施覆盖面,深化助农取款综合服务点建设、农村和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现金服务示范区建设、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普惠金融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要大力推广特色产权融资,协调实施好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用好阳光普惠信贷、整村授信、“强村贷”等融资增信方式,开展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专项行动,增加与农业生活需求相匹配的信贷供给,引导更多资金流向“三农”领域,形成支农支小“几家抬”工作合力。
三、创优环境,营造良好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生产力。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需要政府、企业、银行,以及各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一要搭建政、银、企平台。政银企合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完善政银企定期沟通机制,全面开展银企对接活动,构建完善“线上+线下”政银企对接制度,用好X省融资服务平台,汇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推动全县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银企双向选择,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二要推进挂牌及人才工作。全力推进县域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股改上市培训和梯度培育,加速推进X、X、X等企业股改上市挂牌。全面贯彻落实《X县“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人才贷”投放力度,更好地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其长期所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活动。
三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时刻绷紧金融安全这根弦,强化风险防控、应急处置和责任落实,依法依规稳妥化解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全力压降不良贷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推动经济金融良性循环、高质量发展。要强化“房住不炒”定位,贯彻落实好房地产企业融资“三线四档”政策,保持房地产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稳定,做好房地产调控,防范房地产风险。要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努力营造经济金融发展新秩序。
同志们,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希望各金融机构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履职担当,勇往直前,奋力开创我县“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第五篇:在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金融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5年11月
同志们:
今天在百忙之中把大家召集在这里,召开全市金融系统座谈会,一方面是想通过大家了解一下我市当前金融发展形势和存在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想听听大家对克拉玛依金融业发展有什么好的意见建议。希望大家今天能广开言路,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我们把全市金融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各级各方面共同努力,金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克拉玛依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与金融系统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借此机会,我要向金融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市金融业发展还存在明显不足:全市信贷投放与地方经济发展还不能有效匹配,部分银行抽贷压贷现象有所抬头,“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仍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非法集资形势依然严峻,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金融与实体经济是利益共同体,金融兴则经济兴,金融活则经济活。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市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金融支持。各级各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着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针对性、有效性,全面提升金融发展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一是牢牢抓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
1、各银行机构要把扩大信贷投放作为首要任务,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扩大信贷规模,采用多种方式增加信贷资金供给,确保信贷投放总量与全市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
2、紧贴实体经济需求,坚持分类指导、创新方式,主动上门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时,要加强辅导,帮助设计融资方案,创新抵质押方式,解决融资难题。在这方面,小额贷款公司更应该发挥好自己便捷、灵活、高效的优势,把握好信用、杠杆、风险之间的平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质量。
银行机构保持信贷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发挥信贷对调整经济结构的促进作用;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把握好信贷政策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加大信贷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要进一步改善续贷管理,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不断贷、不抽贷,给予企业必要的资金支持。
目前,市金融办正着手对前期出台的《克拉玛依市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修订,将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类金融机构也纳入到风险补偿范围,并提高小微企业贷款损失的补偿比例,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三是加大创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经济进入新常态,要求金融机构适应新常态、落实新政策、推出新产品,培育经济新动能。要加强精准服务,推进金融政策和产品创新,多渠道提供优势成本的金融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在组织架构、担保方式和审批流程等方面,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展减费让利活动。
四是融资担保机构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融资担保机构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按照信用中介的内在要求,经营好信用、管理好风险、承担好责任,提升实力和信誉,做精风险管理;坚守融资担保主业,发展普惠金融,适应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趋势,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丰富产品和优质服务,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接地气”优势和“放大器”作用,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客户价值,形成独特核心竞争力。
五是完善银担合作政策。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政策导向,按照商业可持续、风险可防控原则,主动对接,简化手续,积极扩大、深化银担合作;对合作的融资担保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风险分担、不收或少收保证金、提高放大倍数、控制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等优惠条件。
六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护经济金融稳定。
1、积极提升金融管理水平,继续完善跨部门金融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加强对金融风险的识别反应、预警防范和化解处置,着力提高维护金融稳定能力;
2、加强对企业信贷风险监测,及时发现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化解风险,坚决杜绝“一刀切”、“急刹车”式的抽贷、压贷行为,避免企业因一时资金周转困难导致资金链断裂,形成恶性循环;
3、加大金融风险监测和排查力度,加强投资担保、财富管理、P2P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风险监测,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发展全局。希望大家能把握形势,同舟共济,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输血作用,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