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共5则)

时间:2019-05-13 05:2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

第一篇: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

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

2013-10-10 17:28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论文摘要 当前我国检察活动管理方式行政化,使检察职能与检察院内部司法行政管理职能发生交叉、混合,造成岗位职责不清晰,影响了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并导致检察官职务层次偏低,晋升空间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检察人员工作积极性,加之高要求与低保障之间的矛盾,使检察机关人才流失严重,随着法制的健全,弊端日益明显。所以分离检察职能与内部行政管理职能,体现检察活动的司法性,对提高检察机关的战斗力,壮大检察专业队伍,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推动检察事业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论文关键词 检察官 管理 浅析

检察机关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同时也行驶与法律监督有关的司法行政管理职能。伴随社会的不断不发展,公民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日益增加,这就对检察官的工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检察机关现行的队伍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下形成的党政干部管理模式,把检察官当成公务员来管理。这并不符合我国宪法以及《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检察官法》对检察官的定位。2013年3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正式出台,这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检察人员管理制度现状

在现实中人们习惯将检察院工作人员统称为检察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检察机关岗位职责不清晰,检察职能与行政职能不分,这种管理模式造成检察机关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同级行政机关的制约,检察官在行使职权时受到干扰,更无法确保检察人才各归其类,人尽其才,公正高效地履行检察职能。在这种行政人事管理模式下检察官职务层次偏低,晋升空间受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工作的积极性,再加之进入检察机关,要参加国家组织的统一司法考试,还的经过公务员考试,而和其他公务员享有的是同样的地位和待遇,这种高要求与低保障之间的矛盾,使检察机关人才流失严重。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检察职能与行政职能不分。检察院内部由检察官、司法行政人员、书记员、法警、技术人员等组成,除行使检察权的检察长外,还有一些不行使检察权的司法行政人员,也具有检察官职位。颠倒了检察职能和司法行政管理职能的主次地位,使检察制度成为行政管理职能的附属,从内部制约了检察权的独立行使。这种管理模式下检察官和其他一般行政人员一样采用政职级管理,检察干部视为党政干部,对检察人员简单地套用行政化管理模式,没有对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科学的分类,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标准。有碍检察工作开展,模糊了检察官同一般行政人员的界线,忽视了检察官的司法性,阻碍了检察官职业化进程,也无法保证司法机关公正高效地履行检察职能,导致地方保护主义频发。

二是检察官职级比例相对于同级党政机关公务员普遍较低。检察人员晋升空间受限,不论哪个岗位,从事何种工作,录用后先任命为书记员,然后再晋升助检员、检察员,晋升缓慢。如果不按照这个条件,就不能任命检察职务,级别就上不去,工资就受到影响,使得工作积极性受到较大的影响。检察职务如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都与行政级别挂钩,检察官等级的的评定也以行政级别为依据,而真正对工资、待遇起作用的是行政级别。

三是招收标准单一化。目前检察院招收工作人员的主要渠道是招录普通高校毕业生。主要按照招录国家公务员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没有一套符合检察工作特点的招录标准,很多优秀法律人才由于没能通过一般公务员考试而被拒之门外,而一般的公务员考试内容对应考人员是否适合从事检察工作起不到检验作用。招录工作主要是由地方人事部门负责,有部分招录进的人员没有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不具备从业资格,不能从事业务工作,只能从事业务辅助或行政后勤等工作,占用大量编制,造成一线办案人员严重短缺。

四是高要求低回报矛盾突出。进入检察院,要参加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还的经过公务员考试,和其他行政机关公务员相比,进入检察系统门槛要高,要付出更多代价。检察官职业素质要求、任职条件要求明显高于普通公务员,但工资福利及职务保障却和公务员一样,高要求与低保障之间矛盾突出。虽然有检察官津贴,但数额有效,比例不高,而工资确主要和普通公务员一样跟职级挂钩,行政职级晋升缓慢,便会直接影响到工资福利。

五是检察人才流失严重。在退休年龄上对检察官与其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男60岁退休,女55岁退休,没有考虑不同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对人员的不同要求。致使一大批年龄在50岁左右、阅历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丰硕的优秀检察人才退居二线,或提前退休,在加之高要求低回报矛盾,很多青年干警选择了其他行业,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极度损失。要彻底解决检察官骨干人才流失和人员老化现象问题,需要打破检察院行政管理体制,在检察院内部实行检察官及辅助人员分类管理制度。

六是晋升渠道单一。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级别晋升都走检察系列。导致凡是进入检察系统的工作人员都要努力刻苦的专研法律通过司法考试,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考试上,有的甚至长期请假准备考试,影响到本职工作。长期不能通过考试的人员出于压力和待遇不得不另谋出路。而与之相对应的是没有直接从事检察业务的人员大量挤占一线检察人员的职位,使得一部分在检察一线的干警的职务长期不能晋升,真正从事检察业务工作的人员没有相应的检察职务。使得专才不能专用,严重挫伤一线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助长了论资排辈、不求上进的思想也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合理使用。

二、分类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是分类管理的必要性。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维护国家法律统一和法律正确实施的重大责任、在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检察官依法产生应当独立行使国家赋予的检察权权力,其履行检察职责不受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干涉。分类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地方行政机关对检察事务的干预,强化检察官在检察业务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检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淡化检察工作的行政色彩,突出检察工作的中心地位,为检察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有力保障。我国检察权是法律监督权,属于司法权。因此,对检察活动的管理模式就应不同于行使行政权的行政机关,而应根据检察权的性质和特点,以司法管理方式管理检察活动。

二是分类管理的法律依据。在法制化背景之下一切社会行为都应该在法律的规制之下运作。检察官分类管理同样有法律上的依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法律对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的产生、任免、监督以及法官、检察官等的义务、权利和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还规定“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务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这位检察官分类管理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据此我么可以将检察机关工作人员分为检察官、行政管理人员、辅助人员三类。

三是分类管理的有利性。分类管理制度以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以强化检察权的司法性、实现检察官的内部独立性为目标。其要旨就是以检察官为核心突出检察官的地位、作用,改革检察业务管理,合理配置各种职位,精简分流其他人员。实行检察官分类管理:(1)有利于促进检察人员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提高诉讼效率和工作效率;(2)有利于充分发挥检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责任感;(3)有利于队伍的廉政建设,建立符合司法规律、具有检察特点的队伍管理机制;(4)有利于加快高素质、专业化检察官队伍建设;(5)有利于整合司法人才资源,形成科学合理的检察官选任、培训、考核、职业保障等管理机制建设。依据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进一步充实一线办案人员,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法律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保障廉洁、公正执法。

三、分类管理制度

检察官分类管理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而兴起的一种科学的人事分类管理制度,是依照法律及有关政策规定,按照各类检察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基本职能、岗位特点和工作规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人员结构,进行科学分类管理的制度。对检察人员进行分类也是制定、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的基础和依据。此次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出台适应了时代要求,把检察系统内部人员按分工划分为检察官、行政人员人员、辅助人员三大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检察官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是指具有检察官资格,并通过法定程序任命,从事检察业务工作,符合《检察官法》规定的检察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基本职责: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检察官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只服从法律,不受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的非法干涉。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规定检察官实行单独的职务序列。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和职数比例按照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将检察官法律职务同行政级别剥离。建立了以检察官为核心的检察官分类管理制度。

(二)检察辅助人员当前存在着一线检察官力量不足,基础工作人员缺乏的问题。配备适当的检察辅助人员可以有效缓解人案矛盾突出的状况。检察辅助人员是指辅助检察官从事各方面事务性工作的人员。包括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等。这些辅助人员主要从事书记员工作和内勤工作,这些工作任职条件相对较低,工作相对简单。检察官助理在检察官的指导下履行对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协助检察官审查各类案件、对案件进行补充侦查、草拟案件审查报告及有关法律文书等职责。书记员承担案件的记录工作,负责案件的收转登记、归档和法律文书的收发转递以及检察官交办的其他事项。司法警察办理传唤、押解、看管等强制性事项,参与搜查,执行拘传,协助执行其他强制措施,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检察工作秩序,保证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检察技术人员接受指派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对检察官承办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出具鉴定结论。检察辅助人员的配置应当坚持主要办案业务部门多配置,非主要办案业务部门及综合部门少配置的原则。这类人员的配置使检察官可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缓解检察官队伍薄弱的现状,保障检察官集中精力安心从事检察业务工作,提高了检察资源效能。

(三)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是指从事行政管理事务,为检察官行使检察职权提供后勤保障的人员,主要负责各级人民检察院政工党务、行政事务、为开展检察工作提供办公服务、交通服务、行政管理、财物管理、装备管理、生活管理的人员。又可分为: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对于管理人员,应按照国家公务员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按照公务员的职级享受相应的待遇,对于工勤人员,则采用合同制管理。

此次《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的出台,对于不同岗位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开辟了走向“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的道路,为进一步提高检察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诉讼效率和工作效率,促进公正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二篇:试论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

【摘 要】 本文在阐述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内涵与改革动因的基础上,探讨了完善路径:精细测算员额制影响因子,确保人员配置比例科学合理;明确人员分类标准,保证办案人员数量;完善检察官招录制度,保证辅助人员的晋升渠道。

【关键词】 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内涵;改革动因;完善路径

自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司法改革正通过试点的方式在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6个省市铺展开来,随着中央的进一步部署,在6省市已取得的经验基础之上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逐渐推广至全国。本轮司法制度改革的重心由关注司法运行机制改革转为司法体制改革与运行机制改革齐头并进,其中司法人员分类管理作为基础性的改革措施尤为引人关注且关系着本轮司法改革的成败。

一、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内涵

1、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内涵

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是当前6个试点省市司法体制改革的四大任务之一,是保障司法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前提条件。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统一招录、有序交流、逐级遴选机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那么,何为检察人员?何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呢?根据1998年《法律辞海》定义,检察人员是“各级人民检察院中纳入中央政法专项编制,依法履行检察、检察辅助、司法行政职能,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在编在职的除工勤人员以外的人员”。而不少学者认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主要包括检察人员的分类以及分类后的管理两部分。前者主要是将检察机关人员分成几个序列来管理的问题,而后者则主要包括检察人员的考评和奖惩、培训、保障机制等配套措施。但笔者认为,这样模糊笼统的定义并没能真正地反应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深度内涵。检察人员分类管理还需进一步反应出分类标准,因为分类标准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员分类管理模式,体现着不同的价值取向。

2、我国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

我国在1998年就开始提出人员分类管理,最高检又在2000、2004、2009分别制定了三个三年检察改革意见,相应地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也走过了从筹备、试点到推进三个阶段。

(1)改革筹备阶段(1998年-2003年)。1999年,最高检在《检察工作五年发展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对检察人员进行分类改革,并选择了上海、重庆、山东的四个基层检察院开始极小范围的试点改革。2000年,第一个《检察改革三年实施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实行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司法行政人员的分类管理,分离技术性、服务性人员”。随后的三年,上海、广东的部分检察院开始积极探索人员分类管理的方案,最高检在研讨和总结试点工作后,制定了《检察人员分类改革框架方案》。

(2)改革试点阶段(2004年-2006年)。2004年开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检察人员被分为检察官、检察事务官、检察行政官的做法从重庆进行试点到最终得到最高检在《2004-2008年全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中肯定并积极推广。2005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意见》又一次提出要“推行检察人员分类改革,对检察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制定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确定检察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2006年,最高检广泛征求分类管理框架方案的意见。

(3)改革推进阶段(2007年-至今)。2007年,我国的试点工作大体完成。总体上,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并不顺利,好多措施并没有完成或说基本上没完全完成,最终原因都出在行政化管理模式问题上,大家积极性不高,改革阻力太大。于是最高检在总结以上阶段的试点经验基础上制定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方案》作为未来人员分类管理的指导性文件。2013年《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将检察人员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个专门序列,希望改变以往长期存在的行政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扫清检察工作中地方化和行政化的障碍。

二、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因

当前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不够完善,对现状的不满是导致本轮人员分类管理的动因所在。

1、检察官序列和行政序列双重管理,行政色彩浓厚

长期以来,我国检察系统人员管理上并存着检察官序列和行政职务序列两种管理模式,一方面,《检察官法》规定有检察官、书记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并将检察官等级又进一步分为四等十二级,但在涉及检察人员切身利益的薪酬待遇、人员晋升等方面又套用了与普通公务员相同的行政序列化管理模式,为了让薪酬、晋升得到改变,不少检察官又不由自主地挤上了行政级别这座“独木桥”,严重压抑着检察人员的积极性。

2、检察官队伍复杂,人员素质差异大

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当前检察人员适用《公务员法》的行政管理模式,所有的职称与行政级别挂钩。为了提高薪酬福利、晋升、考核等目的,检察行政人员和检察业务人员都走上了检察官序列,于是出现了检察官分布在各个处室内,导致了我国检察官队伍知识结构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发生。比如,出于历史原因,当前的检察官队伍有文学、计算机技术、医学等专业背景,人员学历从高小到全日制研究生不等。如此一来,严重分散和削弱了我国检察官实力。拿某市为例,全市检察机关503个政法专项编制中研究生学历34人,占比7.4%;本科384人,占比83.3%;专科39人,占比8.5%;高中及以下4人,占比0.8%。

3、检察人员分布不合理,人才浪费严重

一方面,检察官队伍里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具备检察官资格的人,却长期占用着大量检察官的编制。而另一方面,一些具备了检察官资格的检察官长期分配到综合部门或者综合业务部门,并没有真正发挥人才优势,严重造成了人力资源和检察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加深了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的矛盾,也成为了检察人员流失的重要原因。

4、检察官的地位不高,待遇与责任、风险不对称

当前我国检察官薪酬待遇与责任、风险不对称的形势十分突出,办案和不办案的,只要其行政级别相同,工资与福利待遇就基本相同。此种“平均主义”的做法实际上极不公平,因为同样的回报,办案的检察人员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付出和回报的不对等,容易打击办案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案件办理的效率,检察队伍的素质也无法得到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通过建立起检察官单独的序列,使其与司法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区别对待,辅之相对等的薪酬待遇、考评奖惩、培训晋升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措施,使检察官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意义十分重大。

三、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的完善路径

1、精细测算员额制影响因子,确保人员配置比例科学合理

根据中组部和最高检的文件,在本轮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中,检察人员将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类。其中,最高检、省级、市级、县级检察院的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在中央政法专项编制各占70%、75%、80%、85%的员额比例,而行政人员所占员额比例分别为30%、25%、20%、15%左右。但人员数额配置问题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充分灵活地考虑到各省、各市、各县所辖地域面积、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在考虑检察官员额时如何判定哪些因素会重点影响检察工作量?确定适合当地实际需要的检察官比例,需要认真精细地测算,结合本地经济人口社会等因素和各院历年办案总量、案件类别、难易程度算出合理的人员比例。

2、明确人员分类标准,保证办案人员数量

根据实际情况,目标不少的检察院仍坚持以简单地论资排辈分配法官检察官名额,不办案的行政领导占用检察官的名额而导致实际办案的一线检察官被迫进入了检察辅助人员或者行政人员的序列。为了实现司法改革不打折扣地推行下去,明确司法人员划分标准十分重要。除依《检察官法》相关规定外,还应基于各级检察机关不同的职权定位和职能分工,不仅要坚持能力标准和专业素养,还应强调办案经验与工作资历,权衡职业道德素养与办案成绩,来综合考察拟任人选。

3、完善检察官招录制度,保证辅助人员的晋升渠道

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进一步部署,初任检察官由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检察院任职;上一级检察院的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检察院的优秀检察官中遴选。这就涉及到检察院工作人员的来源问题,主要包括招录和遴选两种途径。对于招录,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选拔一些优秀的具有高等素质的法律人员进入基层检察院,充实检察队伍,提高检察人员的总体素质。对于遴选,需要创造一个科学的遴选机制使基层优秀的检察官脱颖而出。

第三篇:检察人员分类改革意见

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意见

(2011年11月18日,征求意见稿)

按照中央关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为建立健全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公务员法、检察官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检察工作规律、体现检察院职业特点的要求,建立分类科学、结构合理、职责明晰、管理规范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职业保障,激发内在活力,提高检察院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院干部队伍,为推进检察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党管干部。严格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根据检察院干部队伍的任务和特点,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推进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党对检察院干部工作的领导。

2、依法推进改革。在现行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制度设计,借鉴总结公务员制度推行以来的实践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3、体现职业特点。根据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和检察工作实际出发,合理划分人员类别,明确工作职责,确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4、积极稳妥实施。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通盘考虑,整体推进,稳慎操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队伍稳定。

二、主要任务

(一)划分人员类别,明确工作职责

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是指各级人民检察院中纳入中央政法专项编制,依法履行公职,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划分为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

1、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基本职责: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代表国家进行公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2、检察辅助人员是协助检察官履行检察职责的检察人员。包括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等。

检察官助理在检察官的指挥下履行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协助检察官审查各类案件、对案件进行补充侦查、草拟案件审查报告及有关法律文书等职责。

书记员办理案件的记录工作,负责案件的收转登记、归档和法律文书的收发转递以及检察官交办的其他事项。

司法警察办理传唤、押解、看管等强制性事项,预防、制止妨碍检察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检察工作秩序,保障检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检察技术人员接受指派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进行勘验或者检查,对检察官承办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出具鉴定结论。

3、司法行政人员是从事行政管理事务的检察人员。基本职责: 负责各级人民检察院政工党务、行政事务、后勤管理等工作。

(二)确定员额比例

按照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原则,在中央政法专项编制限额内,综合考虑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量等因素,确定各类人员员额比例。

最高人民检察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地市级人民检察院、县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和检察辅助人员在检察人员中所占员额比例分别为65%、70%、80%、85%左右,司法行政人员所占员额比例分别为35%、30%、20%、15%左右。

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在检察人员中的员额比例,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商有关部门另行规定。

(三)明确职务序列和职数

1、检察官实行单独的职务序列。检察官职务序列设置和职数比例按有关规定执行。

2、检察辅助人员中,司法警察参照公安机关实行单独警察职务序列,警官、警员职数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其他检察辅助人员职务序列,执行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关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职务层次设置和职数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商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另行规定;检察技术人员待国家有关规定出台后,执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的职务序列和职数。

3、司法行政人员职务序列和职数,按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关于综合管理类公务员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实施分类管理

1、检察官的任免、任职回避、等级和级别升降、培训、工资福利等,按照公务员法、检察官法及有关规定执行。

2、检察辅助人员中,司法警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 法》、《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条例》进行管理;检察官助理、书记员、检察技术人员等检察辅助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录用、任免、考核、职务升降、培训、奖惩等管理办法,根据职位特点和管理需要,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商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进行规范。

3、司法行政人员按照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进行管理。

(五)建立交流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的交流机制,一般在各自类别内交流,也可以跨类别交流。交流应当具备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在员额比例和职数限额内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符合检察官条件的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可以采取竞争性选拔或组织调整等方式转任检察官。检察官可以转任检察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检察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之间可以相互转任。

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规定与实施公务员法的其他机关以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交流。

三、组织领导

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是深化检察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检察院实行科学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工作机制的迫切需要,对加强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推进检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组织部要加强对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的宏观指导,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工作,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各级人民检察院党组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推进改革的主要责任,认真调研分析队伍状况,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抓好改革意见的贯彻落实;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改革,确保实现人员的平稳过渡;采取有效措施,将 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与检察工作机制改革有机结合,统筹推进检察队伍建设和检察业务工作。

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分类管理的精细化是检察院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级人民检察院要立足检察院干部队伍现状,着眼未来长远发展,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用好各类人员,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立符合检察工作规律的人员管理机制,真正把高素质人才吸引到各级人民检察院,稳定在执法办案第一线。针对检察院各类职位的不同特点,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研究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加强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形成各归其类、各展其才、各得其所的良性竞争环境,进一步激发整体活力,切实加强检察院干部队伍建设。

第四篇:简论我国的行政化审判管理制度

论文摘要 审判管理制度与司法政务管理、人事管理制度一起构成法院管理制度的三大支柱。随着司法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审判管理制度行政化问题也逐步凸显,成为制约司法改革整体进程的一大瓶颈之一。本文从对审判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进程入手,通过分析各种审判管理制度所暴露的行政化问题,探析其产生这种行政化问题的深层原因,从而提出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

论文关键词 改革历程 制度与缺陷 改革措施

行政化在司法管理中的弊端,随着审判方式改革和司法程序改革不断深化而不断表露出来,并成为制约司法改革进一步深化的重要瓶颈之一。至20世纪末,审判管理的行政化问题受到了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共同关注,司法改革的方向也开始从审判方式和审判程序的改革转向行政化的审判管理体制的改革。

一、审判管理制度改革的历程

(一)“一五改革纲要”豍实施时期

“一五改革纲要”首次提出“建立符合审判工作特点和规律的审判管理机制”,改革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审判流程管理展开的,其实质是将实体审判权与流程控制权实行相对分离。在改革前,以上的两种权利都集中于办案法官手中,而改革后,打破了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将案件的实体裁判权交给办案法官,案件审理流程控制权则掌握在立案庭等专门机构手中,从而保障对案件审理的权力制约,取得一些成效。

(二)“二五改革纲要”豎实施时期

“二五改革纲要”首次将改革和完善审判管理制度作为一项独立改革任务提出,其主要内容有:对审判流程管理改革既有成果的深化巩固,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和审判绩效评估制度。这一时期的改革重心开始向案件质量管理方法转变,审判管理制度与司法政务管理、人事管理制度一起构成法院管理制度的三大支柱。

(三)“三五改革纲要”豏实施时期

“三五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高效运转的审判管理工作机制……规范审判管理部门的职能和工作程序。”该纲要的深入实施,将为审判管理改革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并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专门化、组织化趋势。

从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发展规律来看,审判管理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发展与丰富当中。但是,从实践中的实际效果来看,审判管理制度的改革效果并不理想,事实上,在过去十多年的改革中,层级化权力结构非但没有减弱,一些改革措施甚至助长或强化了审判管理的行政化。

二、行政化审判管理制度的表现与缺陷

(一)法官等级制度

根据《法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等级暂行规定》的规定,我国法官分设为4等12级,最高法院院长为首席大法官,二至十二级法官分为大法官、高级法官、法官。至此,中国法官除了原有的各“长”(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各“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助理审判员)的称谓外,又增加了各等级的“官”衔。法官在行政等级与审判之物之外又增加了另一个序列的等级。法官等级制度的推行,形成了极具行政色彩的金字塔式的法官阶层,抹杀了上、下级法官在审判职能上的平等性,等级观念与官僚思想进一步强化。2005年《公务员法》将法官纳入了公务员的范围,尽管在此之前,对法官的管理事实上也是套用公务员的管理方式,但是,至少在形式上,法官与公务员是两个不同的序列。而该法的实施,使对法官的行政化管理有了正式的法律依据,在某种程序上为司法管理的去行政化设置了一道坚固的障碍。

(二)院庭长审批案件制度

在中国各级法院,院庭长审批案件的做法虽然没有任何成文法上的依据,却确实是长期得到奉行的司法决策方式。按照现任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的观点:“现实中,庭长、院长对审判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责往往被浓缩或异化为对案件的把关权和对裁判文书的审核签发权。这种做法,事实上将庭长、院长的管理、监督权变成了不具有正当程序的审批权,变成了个人凌驾于审判组织之上的法外特权。”

该制度的实行不仅严重威胁司法公正的实现,严重影响司法效率,造成审理权与裁判的分离,更使得公开、透明的审判程序受到规避,诸如回避制度、合意制度等形同虚设。虽然,最高法院的改革决策者们也意识到院庭长审批案件制度的缺陷和问题,并对这一制度

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努力。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些改革女里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那种上令下从、垂直领导的司法决策机制,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法院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与普通法官之间的职务关系。

(三)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制度

审判委员会参加审判的方式是听取主审人的汇报,对案件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在法律效力方面,其决定优于合议庭意见,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在审判责任上,合议庭对案件事实与证据负责,审判委员会对适用法律负责。这种讨论决定案件的程序是不公开和不透明的,不仅无法发挥规范法庭审理程序的作用。而且由于审判委员会委员获取案件事实信息的来源是不完整的,经常出现大多数“外行委员”讨论一个专门法律问题的局面。

无论各级法院在进行法院管理制度改革中采取何种措施来弱化这种行政化,不断改革和完善审判委员会制度,只要这一机构的组成方式不发生根本的变更,只要法院内部继续保留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等行政职务系列,那么,审判委员会就不可能变成一种具有“合议庭”属性的裁判机构,而注定保持其法院内部“行政会议”的基本特征。同时,在审判委员会保持其行政决策机构属性的前提下,这一机构讨论决定案件的程序也不能改变其“行政审批”的基本特征。

(四)审判长与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

为了实现“一五改革纲要”的相关目标,我国法院开始推行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其目的是发挥他们在庭审过程中的指挥、协调作用,一方面可以确保优秀的资深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扩大合议庭的独立审判权,减少院庭长审批案件的范围。然而,这种被赋予较大权力的“审判长”,不仅从院庭长、审判委员会那里获取了相对独立的审判权,,且也攫取了其他普通法官的独立审判权,从而成为一种架空了合议庭的“超级法官”。

(五)院长引咎辞职制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及专门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引咎辞职规定(试行)》,规定了院长、副院长引咎辞职的四种情形。这一规定在法学界受到了强烈的抨击。苏力教授认为:“规定通过对院长辞职的威胁,迫使院长加强对法院的管理和对法官的监督,实际上强化了院长支配其他法官的权利,进一步威胁了法官独立。”豐也就是说,规定通过“连坐”法,间接地赋予了院长行使对法官独立进行审理的干预权的合法性,客观上强化了院长行政化管理的趋势,使得审判管理制度更加行政化。

三、行政化审判管理制度的成因分析

(一)政法传统

行政与司法部分是封建中国数千年的特有遗产,其影响遗留至今。虽然,我国也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不断努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压制型法和行政法的阴影,取得了机构、人员与职能上的相对独立。但是,在司法与政治的关系上,司法仍然紧密地依附于政治权力上。在长期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司法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大局的观念,从我国建国至今并没有实质性转变。政法一体化现象更是在不同程度上提现了政治与司法的结合,即政治对司法的领导和制约以及司法对政治的依存和服从。

(二)司法的政治响应性

若将司法服从政治意识形态与政党的政策,成为司法的政治响应性,而将司法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回应于社会,称为司法的社会回应性,那么,可以认为,当代中国司法仍然具有强烈的政治响应性,虽然已经出现了社会回应性的端倪,但是,司法回应性实际上是建立在政治的响应性的,司法策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党给予司法的自治空间。具体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法院对政治意识形态的相应

从各级人民法院每年向人民代表大会所提交的工作报告中,其“政治语言”可以明显地看出来。现今社会,党与国家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而为了响应政治的号召,法院必将稳定当作首要的政治任务。具体在审判策略上,就是通过审判工作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强调充分运用调解的方式结案;调解不成不得不判决的,则要求向当事人充分说明,让当事人胜败皆服,审判目标是定分止争,最大限度地减少上访。

2.法院院长的三种身份

人民法院的院长首先是法官,其次,院长这个职务实质上是行政职务,是一个行政机构中的行政长官,其行政属性决定院长的主要职责是管理。最后,院长还是党组书记,院长一般兼任党组书记,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即使行政“一把手”,又是党组织的“一把手”。三种身份的重合,决定了院长不仅是内部管理制度的中心人物,也是与外部体制的交汇点。党、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对法院的领导、监督和

支持,以及无论正当地或者不正当地对法院审判工作进行干预,一般都是通过院长进行,院长再通过法院内部行政化的管理体制实现上级或者外部的领导、监督或者干预。

四、行政化审判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法官等级制度,实行法官级别的职称化管理

将全体法官独立出来,自成一个体系,行政上直属于法院院长和院务会,不再隶属于任何内设职能部门;业务上各自为主,直接在审判委员会或者法官会议下审理案件,减少内设行政部门,弱化法院审判职能内部行政性运作。同时,取消刑事、民事、行政、立案等不同业务庭建置,取消了相应的庭长、副庭长职务,从而消除层层审批制度,使法官能够专心与审判工作,作出独立判断。

(二)改革行政化的管理制度

将行政管理职务从审判中分离出来,取消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和常人审判长的职务,仅仅保留院长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领导”职务,同一级法院中的所有法官在审判权、行政级别、法官等级与物质待遇等方面一律平等。

(三)取消案件审批制度和案件请示制度,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

现行的案件审批制度容易造成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现象,对我国司法程序造成极大的影响,一旦发生冤假错案难以分清责任主体。因此,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完善相应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审判公正。

(四)合理设置审判管理组织

按照审判与管理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建立独立的审判管理组织,履行对审判权运行过程中进行综合管理的职能。该审判管理组织的主要承保包括业务庭庭长,并以委员会形式组成,下设专门机构负责具体执行,具体执行机构为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等审判管理制度的主体,承担对案件审判的监督与保障职能。

第五篇: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1.为了药品的安全、有效、方便使用,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2.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

3.非处方药的包装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每个销售基本单元包装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4.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药师在调配处方药前,要对处方进行审核,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对不规范、不适宜的处方请医生修改,并在修改处签字盖章,药师不得更改处方内容。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区存放,内服药与外用药分柜存放,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陈列方式。

下载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浅析(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防止垃圾废物污染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全公司的垃圾管理。3、职责和权限3.1管理......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范本)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为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根据《机关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特制订本制度。各入驻办公大楼的单位及部门,应予积极支持和配合。一、 ......

    新版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中山市阿科瑞诗涂料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外运处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 依据公......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各项目的垃圾管理,为广大业主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外运处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 垃圾的分类: 依据小区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

    党员分类管理制度

    党员分类管理制度一、流动党员的管理 凡党员外出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到固定单位工作的,可将组织关系转到外出单位。外出到非固定地点,不便转组织关系的,必须将外出时间、地点、事......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1 为明确办公区及生活区的环境清洁卫生,培养全体干部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处理活动,养成良好习惯,建设文明绿色工程,特制......

    文档企业分类管理制度

    发布部门: 海关总署 发布文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 法》),制定本实施细则。关联法规: 第二条海关通过对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