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小结
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龙泉镇中心小学
李慧影
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研究小结
《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课题实验是我校承担的一项市级课题,经过课题小组历时半年多的研究,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下面就将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调查
在确立本课题前,对二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范围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大方面进行了30小项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校低、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主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均有一定的发展。但相对于自主意识而言,学生的自主能力比较弱。学生自主学习中也的确存在这一问题,而且不同的性别和年级也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的言行,教会学生一些实现自主学习的技能、技巧。
目前在教学中的确存在着许多不适合学生发展的地方,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于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待于改进。因此,研究《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在开展此课题研究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更是切实可行的。
二、确立研究目的
目的通过课题的研究,可以改进课堂教学,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培养的研究”作为学校课题,旨在以培育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为中心,不断完善新课程改革实验机制,积极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为进一步丰富和提升办学内涵,实现学校个性化发展,筑就一个新的历史平台。
三、课题实验情况
(一)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
根据实验方案内容要求,该课题以侯校长为课题负责人,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在不同班级同时进行实验。教科室对每一位教师进行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让实验教师明确进行此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因此,我们针对课题,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及《新课程标准解读》等进行了学习,并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材料、理论专著,外出观摩学习,观看名家名师讲座和课堂教学录像等活动,把教师的理性和感性认识集中到“自主学习策略的探究”上。通过学习,课题组每位教师真正确立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全面发展的观念、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课题思想,丰富了课题内涵,让教师把握“自主学习”具有以下优点:1.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2.让学生自主掌握观察、认识自然事物现象的一般方
法,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3.能培养学生从事学习的必要的探究能力;4.能培养学生探究求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二)以点带面,突出重点,加快课题研究的进程。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在数学组进行研究。选出课题负责人,采用的形式是:一是教师之间结成研究伙伴,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二是请有关专家来指导,把教师与专家结合起来协同攻关。
半年来,我们针对课题研究,围绕“小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培养”、进行思考和研讨,并通过“校内每周研究课”、“我的教学反思”“写教学案例”“学生个案”等这些活动的扎实开展,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更加有声有色,学校教科研气氛十分浓郁。
在课题的推进过程中,注重提高教师对实验课题的思想认识,利用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和交流,结合自己的实验情况,逐步提高自己的实验水平,确保实验课题能够科学规范的正常进行。在教科室和学年组组织的公开课和交流课中,积极学习其他教师成功的课题经验,不断的改进自己的实验方法,使课题的实验效果在总结中提高,在提高中不断地完善。
(三)以人为本,创新方法,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思路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以小学生的身心接受能力为立足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试验思路。要以小学生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即“以小学生为本”。对小学生来说,知识和经验都处于较低水平,教学中的情景设置,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初始知识经验。要注意根据学生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集体讨论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
在实验中,本课题采用以下三种基本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准实验研究法。整个研究过程采用行动研究。初步探出一套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思路。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教师往往在课堂中采用的方法也不同。通过这样的课堂实验,课堂教学活动过程要进行自主探究教学,首先教师要构造问题情景,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贴近学生经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获得和形成教学方法,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的气氛要有利于发挥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应成为调整课堂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实验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在实验中切不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多增加自主探究的任务和内容。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1.首先,培养学生在研讨中将观察实验中对各种现象的精确感觉表述出来,使学生的感觉变得更加敏锐,发展其观察能力。
2.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有利于使学生发现更多的事实,找出更多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更丰富,更减化和优化探究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甚至能够弥补教师知识的不足。
3.本课题实施的这半年多来,教师们勤于反思和总结,根据自己的研究所得撰写了论文,编写了典型案例。
总之,通过半年多的实验研究,实验班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自主的学习方式,有了探究的意识,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教学的有利开展提供了保证。
第二篇: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21世纪的教育强调知识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作为语文教学,就不能再袭用传统的以讲、问为主的课堂模式而不思革新进取。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新方法。对此,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诱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新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是学科对象的主动自觉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创设宽松和谐平等民主氛围,让学生想象驰骋,感情激荡,思路纵横,乃至异想天开,自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发创造的潜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大胆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发言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其次,精心设计好导语。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一席好的导语尤为关键。据说魏书生上课前,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课文,为的是激发一下兴趣。我在上《燕子》一课时,上课伊始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心中最最喜欢的小燕子。学生想怎么画都行,让学生在画燕子中经历一番独特的体验。通过绘画导入新课,激发了兴趣,活跃了思维,开启了想象,学生学习课文自主性更强了。
另外,开展一些学习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有争强好胜的特点,竞赛时往往处于紧张、兴奋的心理状态,能高效地进行知识传递和吸收。分组讨论问题开展比赛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我教《三顾茅庐》后,开展一个“小小人物评论会”,既发挥集体的智慧,又培养团结协作能力。教《日月潭的传说》时,安排学生分男女两组开展复述比赛,分片段抽签进行,大家情绪高涨,越比越放得开。不少同学对人物的神态、语气把握十分准确。
还有,建立一个激励评价机制。激励性的评价,能给学生以帮助,给学生以鼓励,给学生以信心。评价中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及变化发展,既关注水平,更要关注学生情绪态度。老师的评价如“很有自己的见解”、“你肯动脑筋”、“分析得很准确”、“读得真仔细”等。这些激励性评价创设了一种让学生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有一位老师上《小稻秧脱险记》一课,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对“有气无力”的杂草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她说:“你撒的农药还不够多,杂草还很有精神。”第二位读得有进步,她就说:“哦,倒了一大片了。”第三个情感到了位她评道:“呀,这下杂草全完蛋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励下,每个学生学得都趣味盎然,参与热情十分高。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没有读书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亲近阅读,热爱读书,把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由课内延伸至课外。我在班上建了一个班级图书角,要求学生精心选择一本自己读过的好书来与同学们共享。我还在班上开展了“好书介绍”、“比一比谁读的书多”等活动,学生们的读书热情高涨。有位学生在日记中说:有的电视节目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对学习帮助不大,还不如安安静静读一本好书。
二、放开双手,教给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学生学习中往往存在“你一说我就明白,可一做题就糊涂”的状况,问题在于教师不敢放开双手,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求。这就要求教师大胆放手,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求,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领悟发现,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交流、分析讨论;在教师悉心的渗透和指导下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1、让学生自己去读书。
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的吸收课文里的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不同的学习者基于原有经验,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产生不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头脑储存的相似的模块各不相同,因而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其认识和感受也不会是相同的。“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们运用已有的认知水平自已去读书,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体会文中蕴含着的情感。教学“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时,我们不妨让孩子们自由读课文,自由说:你知道了什么?虽然,孩子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远没有老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完美,有的甚至与文章相差甚远。但它比老师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问题,总结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强得多。因为,前者是孩子们细心阅读,认真思考的成果。所以,课堂上,我们要给每个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他们人人都能从头到尾读上几遍书,有时间从容把想一想自己读懂了哪些,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大胆地说一说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2、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教师应该采用“教师引在前,讲在后,学生想在前,听在后”的方法,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去思考去解决。如我校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学生的自我感悟。在教学《白杨》一课时,整堂课采用“自学理解→朗读→评议→再朗读→再评议”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语言文字。同时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成为评价者,评价自我、评价伙伴、评价老师、评价教材。在评价中得到反馈,可以使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课堂空白,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和发现问题后思考问题的时间。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脑筋去想,才能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学习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的技巧的方法,也容易掌握事物的规律、性质和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在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当一名发现者、探索者,在读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见,见中有异,异中求新,进行自我发现学习。如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时,学生自读课文后让他们说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还想了解什么?这样及时反馈,效果极佳。学生根据已有认知水平,畅所欲言,不仅明白阿联酋人民为了创造美好的环境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还懂得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自己去实践
学生的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表现为自我设计、自我尝试、自我领悟。离开这些环节,自主发展就没有了凭借,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需要,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积累、提炼、升华认识,形成自主意识,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悟性,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富有灵性和独创精神。春天到了,让孩子们自己尝试放风筝,在放风筝中,孩子们了解了放风筝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了一些放见筝的基本技巧,通过放风筝,发现风筝飞不上天,或风筝在天上打转、跌落等许多问题。产生了问题,就迫使孩子们去阅读资料,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彻底解放思想,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实践,孩子们是很有创造性的。
三、开展活动是自主学习的动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躬行此事”、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读多写,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读写过程中加进了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活动方式:
1、体验表演。
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教师可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执教《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时,我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以六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小组合作,小组间展开比赛。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然后写成剧本形式。还要求学生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形象、最具创意等等,教学效果较好。因为要演,学生得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诸多因素,从更深的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写,学生得仔细认真而且自觉自主地读课文;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并且热情高。
2、趣味竞赛。
有计划地、适当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既能考察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和积极性有促进作用。这类活动如词语擂台赛、即兴发言赛、辩论赛、读书知识竞赛等等。这些竞赛不是选拔赛,所以我从不采用淘汰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注重其趣味性和灵活性,使大多数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主动参与的兴趣。在教学《东方之珠》一文时,先根据学生自己的选择,把全班分成“海洋公园队”和“沙滩队”两大阵营。然后告诉学生:两个队就是两支导游队伍,哪个队能把自己的景物介绍得绘声绘色、吸引人,那么,游客们就跟着他们去旅游。这样一来,学生各尽所能,各展所长,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景点的特色。学生有的说,有的读,有的介绍图片,有的展示录像材料……课堂氛围十分热烈,学生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来。
3、快乐游戏。游戏式的语文活动可将语文知识融于游戏当中,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学生在动态组合中开展活动,不受整齐划一的课桌椅的约束。如成语会、古诗会、唱歌会等。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让学生一起唱著名歌唱家腾格而唱的歌曲——《神奇的九寨沟》。学生随着歌声飘呀飘,他们的思绪来到了九寨沟。可以想象,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氛围下,学生的学习情感怎么会不投入;学生想象的翅膀怎么会不打开;学生学习的潜能怎么会不被激发。用音乐、歌曲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开启他们智慧的大门,对激荡学生的情感,展开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4、实践活动。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活动是不受教材、地点限制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有:上街找错别字、写调查报告、记观察日记等。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比如《草船借箭》学习完后,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同学问几个问题。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才机灵、流畅,颇具哲理性。活动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体选择哪一种应有针对性;活动原则应突出开放性、主体性、挑战性;活动目标应致力于能力的培养,诸如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课堂教学活动多多益善,因为它好比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动机。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充满乐趣,才会吸引学生,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我们的课堂只有在教师精妙的引探导学下,有启思有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才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好学乐学善学;我们的课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动,学生自主学习也许就会多十分活力,而其学习能力也许会百倍的提高。
第三篇: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农村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本课题经过充分的准备,于2009年8月经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被列为济源市教
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规划课题,并纳入了济源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课题管理序
列。为此,课题组成员大为振奋,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的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
研究任务。为使课题研究更加务实有效,现将本课题开题论证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1、社会发展要求未来公民教育更具有创造性和智慧性,学校教育责任在于唤醒被启蒙者自
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上进思想和自主创新能力。良好素质的公民在法律上是自律人,在生活里是自主人,在学习中是自觉人,在精神方面是自信人。培养自学能力,能促进小学生
思维积极发展,形成良好学习品质,发掘个人优势潜力,形成独特智慧力和创造力将来奉献
于社会。纵观世界名家名人,小观生活善者,无不以自学为先导,自主上进为内趋力,成就
自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思想,国内优秀教师较好地在课堂
教学中实践落实。
2、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偏重于“满堂灌”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
“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重知轻能、重教轻学,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
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自2008年3月以来,我校在镇中心校的指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
练”的教学模式活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上做了积极探索,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课
堂上也充满了少年活泼和自信。但由于我校学生自学能力低下,思维启而不发,教师教学被
学生的补缺补差牵着疲惫,教者苦,学者累。针对这一现状,我校提出了“培养学生自学能
力的方法研究”课题,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改变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死的习惯,改善
学生学习思维状态,形成自主学习的内趋能力,提高学习质量。
3、近期来,我校在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1)以学校领导班子为主,走进课堂,随堂听课,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师教学的误区和学生学习的弊端,以此为突破口,发挥各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学生发
展为本,带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促使学科教学素质化。
二、本课题的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大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真正凸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结合农村小学教育的实际状况及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提出“农村小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
各学科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总课题范畴内,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确立研究的子
课题。以主题教研的方式推进研究。以教学内容为主线,有效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准确地把握预习情况。以学生“先学”遇到的疑点、难点、兴趣点为课堂
议论重点,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灵活进行课堂操作。
围绕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先学”信息成果,“以学定
教”为指导思想,找到预习与堂上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探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流程,寻找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来研究分析。
(2)现状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现状,并作分析,找出共性,以便实验研究更具针对性。
(3)行动研究法。在对研究对象开展试验后,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和统计,获得研究对象是否发生期的变化。在研究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由实验教师与教学人员一起,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经验总结法。通过具体实践,总结出行之有效的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
五、研究途径
(1)自学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知识,首先应该对它有足够的兴趣,才能有要学习的欲望,那样才会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必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学生乐于自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知识的特点,运用启发性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自学的倾向。
1设置知识悬念,吸引学生参与
教学前要设置知识“悬念”。“悬念”指学生对面临的问题或现象,感到困惑未知而产生急待求知的思想状态。要吸引学生主动自学,教师就要针对教材内容,设置让学生渴望求知的气氛,激发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内驱力,即自学的兴趣。2创设“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参与
所谓“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经验与当前面对的现实形成了矛盾。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了“认知冲突”时,就会产生“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而学生的思维只有在“为什么”的情境中才会启动,在“怎么办”的情境中才会进一步深入。3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身临其境”
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事例相联系,使整个教学活动生动精辟,营造一个活跃学生思维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迫切地想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
(2)自学技能的培养
“学会求知技能”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放任学生,还应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技能,使学生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会做。要使学生真正做到这“五会”,我们必须进行开放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改变学习方式,培养自学能力”为宗旨,以学生“自学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课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导入激趣
课的开始,老师根据新知识的特点,确定怎样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自学的倾向,从而保证自学的实效性。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支持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动力。我们要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点,尽量将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从而“会学”。
2自学交流
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自学方法:划重点,标疑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也培养学生了学生自学的技能。其次进行组内交流,组内交流包括互相交流划出重点、互相质疑、解疑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个都要交流发言,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学会了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自学技能有所提高。再次进行组间交流,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板书到黑板上然后按课本内容先后标上序号,进行交流解疑。从而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加强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认
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消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长期以来,受旧的教学传统观念的束缚,“师讲生听”形成的固定模式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在课堂上无法形成提问题的气氛。教师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意志和自制能力,努力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和独立发现的能力,使他们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主动提问,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
3巩固练习
学生质疑解疑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可举例让学生体会并悟出其中“奥妙”,从而巩固了自学效果。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都要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巩固运用,发展提高。练习时要有目的、有步骤,在保证练习时间的同时还要注意练习的方式,注意视听做结合,并给学生留有必要的思考时间。另外,练习中还要随时注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有缺陷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4小结检测
经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这时再回头细读教材,能使学生对知识进一步内化。交流质疑应该有个结果,学会归纳总结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标志之一,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把各种意见综合整理,得出结论,使大家形成共识。然后进行课堂检测,对本堂课知识一次系统测验,又是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同时也检测了学生的自学效果,反映出他们的自学技能掌握情况。
(3)自学习惯的培养
自学习惯的培养,主要是独立学习习惯的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们始终注重独立自学习惯的培养,除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在课后布置学生确定小课题,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学的习惯。
六、研究目的:
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生命灵动。以小学生自学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科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行为能力。
教师充分重视学生获取、形成、发现知识的能力过程,对小学生的认知兴趣加以积极诱导并促使其发展,把握学习对象与教材内容的关联中心,设计先学后教的学习环节方式,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尽可能地提供积极主动的学习空间。促使课堂中形成多种多类型的学习交流,点拨师生课堂生活中的灵动活力。
七、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随着教育改革形势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上,老师教与学生学的矛盾尤为突出.未来的人才不能只是被动受知的两脚书厨,而应该是主动学习,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庞大群体.2.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的需要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的要求。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即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都要求每一位教师提高认识,付诸于行动。
3.自学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就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不管知识陈旧周期如何缩短,社会发展如何迅速,他都会通过自学赶上时代的步伐。而自学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培养形成的。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论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还是从终身教育、创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研究课题。
八、研究基础
我校一年多来开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主题式教研,每学期各教研组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确定教研主题,有效提高教师主动研究日常教学课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有效解决小学校教研效益。教师们已主动关注小学生学习思维的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寻找培养自学能力的理论支撑,数名教师已率先开展改变教材的教学呈现方式、重建阳光活力课堂的探索,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思维状态趋于活跃,撰写的研究论文有思考价值,为此课题的实验提供大量的基础积累。
九、研究步骤:
根据课题研究的目标和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2009年9月)准备阶段。
组建课题组,落实人员分工,开展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比对新课改相关要求和现代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找出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立研究课题提供背景资料。针对学校课堂教学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制定详细《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立项申请。
2、第二阶段:(2009年10月——2010年5月)全面实施研究,进行教学实验阶段。
全体研究人员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初步形成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3、第三阶段:(2010年6月——2008年9月)研究总结、结题阶段。
研究活动全过程的总结工作,论文撰写工作,形成研究成果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十、人员组成和分工:
1、课题主持人刘元林全面负责课题的实施
2、课题组核心成员
刘元林中教一级课题组长负责课题协调实施
秦亮亮中教二级课题副组长负责撰写总结报告
高小艳小学一级课题副组长负责具体实施
王汉华小学一级实验教师负责课题档案资料的积累
张宝平小学一级实验教师负责课题论文汇编
赵国忠小学高级实验教师负责问卷形成王汉明小学高级实验教师负责调查研究
翟中平小学一级实验教师负责调查分析
马卫琴小学一级实验教师负责调查研究
李如意小学高级实验教师负责调查研究
第四篇: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一、实验目标
1、探索出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并利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初步掌握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的模式、途径和方法。
2、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把学到新的观念、新的方法和新的技巧同课题研究以及课堂教学实验有机结合,从而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水平。
3、定期开展研讨活动,探讨出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等。
4、根据实验总结相关经验,形成一定质量的相关论文。
二、实验对象
在课题组成员所在学校选择两个平行班级作为参照对象,其中一个班级正常教学,另外一个班级根据课题组的研究进行教学。
三、研究途径
1、建立课题组QQ群
课题组成员都有自己的QQ号,为了方便联系与交流,课题组间建立QQ群,以便不同校区班级于年级的教师进行交流。
2、进行校本培训
(1)、培训内容:
A、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现代教育理论的培训。通过学习、研究,能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培训,及时跟踪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从而树立新观念、新思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服务教学。
B、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有效教学的策略》等内容,使课题组成员了解和熟悉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和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素质。
(2)、培训的方法:
A、集中培训和分组培训相结合。
B、全员参与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四、实验方法
鉴于本实验具有创新性、探索性,内容丰富,实践性强,因此,研究方法主要有: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结合运用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
五、实验价值和意义
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和终生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式,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我们教研组教师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目标。长期以来,广大小学教师偏重于“满堂灌”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重知轻能、重教轻学,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六、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11年4月—2011年9月)
1、走进课堂,进行课堂观察与调研,对我校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实况作
进一步的了解、分析与评价
2、查阅相关资料、文献,对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状况进行了解,对课题研究的价值和可行性作初步论证,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1.9—2012.12)
1、根据前期的课堂调研与分析,根据自身存在的迫切的主要的问题,根据“有效、优化”的原则,共同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并跟踪进行研究,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2、定期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作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作好阶段性总结,并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与发展,作出相应的研究调整与改进。各实验老师严格按计划操作,以随笔的方式及时记录实验中遇到的困惑或取得的成绩。每学期举行一次专题研讨会和两次研究课汇报活动。
3、撰写课题中期报告,邀请有关专家作中期评估。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12—2013.4)
1、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系统反思,整理和升华。
2、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3、理课题研究期间各位成员在实验中取得的原始资料和相关成果(如获奖的论文、教案、课件、观摩课、评优课和竞赛课的获奖证书和资料等),接受专家评估。请上级课题主管部门进行课题成果鉴定。
七、预期成果
1、研究方案,研究报告
2、有关论文
3、归纳、总结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推广,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落实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确保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要让学生在感知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进而获取今后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能力、意志和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曾提出:“21世纪的文盲,不是指不识字的人,而是指不会学习的人或学了不会用的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发展、全体公民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2.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新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寻求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和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师的指导和管理下使广大学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
3.长期以来,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偏重于“灌输式”教学、“保姆式”教学,总是搀扶着学生“摘果子”,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总是重知轻能、重教轻学,使得课堂教学出现高耗低效的局面。近年来,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教师要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
二、课题的界定:
1、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即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是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的特点。
2、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精神、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科研兴教,推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转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深入研究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又为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丰富了一定的理论;提高教师科学执教的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为学校科研兴校奠定基础,为学校课题研究积累经验。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
1.本课题研究主要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树立“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重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着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
(3)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探索,制定各年级各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策略,形成学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学习的生动活泼的局面。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促使广大教师更新教学观,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树立创新意识,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当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学生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积极因素和具体问题,以便针对性地研究确定具体的策略。
(2)对本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作调查研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读为主,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模式,变“灌输式”为“启发式”,变“保姆式”为“自主式”。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3)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作调查研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式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以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为条件,以教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为特点,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第一阶段:(2013年2月——2013年5月)准备阶段。
(1)确定课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初步拟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并成立课题组
(2)理论学习开展新课程改革相关理论学习,比对新课改相关要求和现代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找出学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立研究课题提供背景资料。
(3)制定方案 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提出立项申请。
(4)开题报告 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获得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2.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全面实施研究阶段。
全体研究人员针对课题研究方案中拟定的研究内容,分年级按计划全面实施研究工作,做好研究记录,加强过程监控,反思行动结果,定期组织研讨,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初步形成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方法。
(1)教学实践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每学期组织若干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尝试。
(2)案例分析 结合每学期课堂教学实际,开展讨论,探讨实践中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
(3)交流小结 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4)撰写论文 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以此补充,以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3.第三阶段:(2013年10月——2014年12月)研究总结、结题阶段。
收集整理研究成果(科研论文、案例设计、课堂教学影像资料等),形成资料汇编,完成课题研究成果报告。邀请相关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论证,课题如期结题。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之以调查法、实验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为使研究尽量地靠近目标,我们采用“讨论—行动—反馈—调整”,即边研究边行动,边反馈边改进,边实践边总结,边收集情报,边修改方案的做法。
⑴调查研究法。
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心理素质、智力品质等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观察分析和策略指导。
⑵文献研究法。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教育教学理论,分析他人的成功教学经验,借鉴外地的教改成果,研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⑶准实验研究法。
按照课题设计和实验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实验。通过实验,探索出对广大学生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和训练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成功经验,从而促使学校各科教学改革向深层次发展。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健全组织: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科研人员的配备,由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实验组。
2、资金保证: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拨出专门资金,应用到课题研究上来,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3、制度保障: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奖励对课题研究有贡献者。
八、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及分工(略)
第五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阶段小结
自区级课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立项以来,##小学课题组教师围绕课题,扎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5月6日上午,##小学课题组开展了一场以“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为主题公开课教研活动。
本次公开课分别是由姜筱璇老师执教的《长方形面积》和张誉元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两节公开课教学均能围绕课题研究,注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目标达成度高,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姜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经验丰富的数学老师,课堂中重视让学生探究的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在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感知一个数学问题研究的大致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同时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长方形面积计算的直观表象,发展空间观念,积累思维活动经验,形成核心素养。,张老师授课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在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计算方法探索。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时,重点放在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上,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计算的算理。然后进行加深计算进位乘法,通过小组合作、代表展示的方式,课堂气氛活跃,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观课结束后,教研组内进行了评课活动,老师们做了专业、细致的点评。从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学情把握和定位,对两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老师们也从专业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建议,建议两位老师应以培养孩子观察、思考、猜想的能力;同时,在开展课题研究时,应不局限于教材中规定的训练点,可以多元化开展活动,使得课题研究真实落地生根,饱满充实。
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师们对如何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在课题研讨的征途中,在课题组教师的努力下,##小学的课题研究必将有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