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踏寻烈士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踏寻烈士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参观红色景点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为了缅怀烈士的英雄事迹,继承先烈遗志,同时帮助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爱国主义教育,增进小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第四小组特策划“踏寻烈士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2012年4月7日
三、活动地点
广东省博物馆(旧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四、活动主题
踏寻烈士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五、活动对象
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第四党小组
六、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第四党小组
七、活动具体流程
1、前期准备:
2012年3月9日商量活动目的地,包括广东省博物馆(旧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烈士陵园内),参观的路线是先参观广东省博物馆(旧馆)再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2、人员分配:小组共23人,采取班级分为3个小组。分组情况:10行政文秘班共9人为第一组,组长詹伟园;
10涉外文秘班共7人为第二组,组长廖思洁;
10商务文秘班和副组长黄罗茵共7人为第三组,组长梁婷婷; 活动负责人:郑俊奇
3、时间安排:
(1)2012年4月7日早上8:10准时集合在第二饭堂门口,每组组长负责带领该组组员。
(2)①8:20乘坐校巴,到燕塘地铁站下车(约为9:30),②在燕塘地铁站搭3个站到体育西路站,(约为9:45),③在体育西路站下转一号线到农讲所站(约为10:00),④从农讲所B出口走,沿中山四路走160米,向右转进入越秀中路,直走100米,右转继续沿越秀中路走290米,到达广东省博物馆(旧馆)。(约为10:30)
⑤到达博物馆后先进行大合照,以小组为单位可各自分开游览,11:30集体集合在博物馆门口,步行回农讲所地铁站(约为12:00),⑥乘坐地铁1个站到烈士陵园(约为12:05),在出口附近就午餐。12:45在烈士陵园景点门口集中,先进行大合照。
⑦14:00全体在门口集中,进入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进行参观。
⑧约15:00若有同学想到附近游玩的分成一批,想回校的分成一批,两边各选出一名临时组长,若发生紧急情况必须通知总负责人。
⑨晚上20:00,各班组长汇总小组成员返校情况,并汇总总负责人。
八、注意事项
(1)若在搭地铁的时候出现人流拥挤小组成员走散,组长必须要保持联系,团队统一在农讲所地铁站B出口等齐人数出发。
(2)出发前每个成员必须记下总负责人以及各组长的联系方式,组长记下总负责人的联系方式。
(3)出发前每个成员最好随身自备一点零食和水,以防途中饿肚子。
九、经费预算
1、校巴:20元/人,地铁10元/人,午餐20元/人,共50元/人。(自费)
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第四党小组
2012年3月10日
第二篇: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参观侧记
地阔为广,和谐即安。广土安辑,是为广安。位于四川东部的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5月23日这天,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参加全省廉政文化建设推进会的300多位与会嘉宾。在这个特殊的教育现场,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纪检监察干部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
一幅幅展板,一件件实物,将历史的记忆镌刻成永恒。
每一个走进邓小平故里的人,脸上都带着一种肃穆的表情。驻足,观看,沉思,历史的烟云仿佛就在眼前浮现。
追寻伟人足迹,传承勤廉精神,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犹如一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全国各地游客的心里„„
这是一曲清风的颂歌„„
步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中的“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巨型展板。整个展览分十部分,以邓小平在各个时期抓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顺序为“经”,以邓小平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为“纬”,以相关图片、书籍、史料等为“叙述”,36块展板,126张图片,10000多字的文字描述,立体展现了伟人一生勤政廉政、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和光辉历程。
据悉,组织策划“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在国内尚属首次。在广安,这一专题展被称为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工程”。
“核心的精髓,在于将廉政文化、红色文化与广安独具的政治资源相融合。”广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姜怡说,在创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实践中,广安致力于挖掘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内核和精神内涵,并以红色文化节、红歌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广大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高品位地打造了廉政文化精品工程——“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览。如今,广安市委市政府的又一重大举措——“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
“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是全省最好的廉政教育基地之一„„邓小平廉政思想已成为广安廉政文化建设的最大特色,是广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四川省纪委副书记任俊年在参观完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时感慨地说。
“通过参观专题展,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勤政、廉政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其思想论述将影响和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年青人。”雅安市纪委教育研究室主任何敬在参观后发出了由衷之言。达州市纪委宣教室副主任唐赟则认为,这个专题展增强了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整个教育起到了辐射带动和推进作用,对廉政文化建设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据了解,在“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试展两个月以来,前来参观的全国各地干部群众络绎不绝,多达10余万人次。
这是一种情操的陶冶„„
在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里,光影技术堪称世界一绝的多功能放映厅循环播放的是《小平,您好!》史诗篇、风采篇和情趣篇。而瞻望邓小平生平事迹展、参观“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和观看革命教育片正是邓小平故里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政教育的三部曲。
来到邓小平生平事迹展厅,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一个个模拟场景,再现了邓小平同志克勤克俭、清正廉洁的一生。在一个个多媒体展示系统触摸屏前,吸引了不少参观者驻足、观看,里面海量的历史音像资料应有尽有,小平同志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和那浓浓的四川口音总是让人感到亲切,而他老人家毕生清正廉明、执政为民、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更让人敬由心生。
邓小平生平事迹展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为主题,紧扣邓小平同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一生,结合声、光、电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分“走出广安”、“戎马生涯”、“艰辛探索”、“非常岁月”、“开创伟业”和“您好,小平”六个单元,展出文物170件,档案文献200余件,选用图片408幅,复原场景4个,制作多媒体620万字,运用壁画和世界首创的三机联放数字电影技术、多媒体展示系统,共同组成鲜活的立体空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邓小平辉煌壮丽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全面、真实地再现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光辉一生、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据邓小平故居管理局纪检组长杨顺高介绍,“如果想把这些文字音像资料浏览完,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相当于读完一部《邓选》。”
依依不舍地离开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前往清水塘、清风林等景点,漫步在青石小径上,清风拂面,心旷神怡。“清风林下留我影,两袖清风不染尘”,在石径两旁,雕刻着勤廉佳句的类似“廉石”别出心裁,随处可见。配合小平同志的轶闻趣事,有机融入廉政文化内容的讲解词,让游客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
从邓小平故居出来前往邓小平图书馆“清风阁”廉政教育阅览室,5公里的绿色长廊两旁,50幅“追寻伟人足迹,传承勤廉精神”的红色旅游广告,与邓小平故里旅游环线建安北路的廉政公益广告“一条街”首尾相连、交相辉映。“百姓眼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干部心中藏不得半点私欲”、“勤廉精神,代代相传”„„一句句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政公益广告词沁人心脾,对广大游客和过往行人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来到邓小平图书馆“清风阁”廉政教育阅览室,里面展陈的大量有关邓小平同志廉政思想的文献研究资料和反腐倡廉音响制品、报刊杂志,游客不仅可以当场浏览,而且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登录邓小平图书馆网站都可以查阅,畅读邓小平廉政思想的光辉论述。
这是一场灵魂的洗礼„„
近年来,广安市积极贯彻中央“建设一批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的要求,将廉政文化建设与城市景观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了一批高品位的廉政文化景观,这些景观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影响着人们的情趣,使崇廉尚洁的价值观逐步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扎根。
在建好基地和建设廉政文化景观的同时,广安还着力拓展其资政育人功能,创新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如与全国各地联合开展“五个一”特色活动,即:在邓小平铜像广场举行一次先进性承诺宣誓,看一场《小平,您好!》革命教育电影,听一堂小平生平事迹报告,看一次“邓小平与党风廉政建设”专题展览,过一次组织生活。在华蓥山革命老区,推出“瞻仰一次红色文化纪念墙、听一堂革命传统教育课、走一段游击小道、吃一顿游击队套餐、唱一首华蓥山之歌”等主题教育,体验式、互动式、启发式教育让红色文化有血有肉。推出“小平故里游,华蓥山上行”红色经典游等活动,把邓小平故里变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接受革命洗礼、激发爱国热情的大课堂。一次又一次,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在广安受到勤政廉政精神的洗礼。如今,邓小平故里已成为四川省红色旅游的龙头,“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已成为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
第三篇:传承革命精神
传承革命精神,争当四好少年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革命精神,争当四好少年》。
2009年10月国家主席胡锦涛爷爷向全国的少先队员发来贺信,亲切勉励全国少先队员时刻准备着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 献智慧和力量,并且对我们提出殷切期望——争当四好少年。如何争当一个四好少年呢?我认为争当四好少年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一、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从古至今,爱国主义一直都是中华儿女对祖国最深厚、最神圣的情感。我们在祖国妈妈环抱中幸福成长,看到祖国日益富强,我骄傲;看到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在赛场上空,我自豪。祖国有危难时,如,西南旱灾,玉树地震,我能做的是为祖国默默祈福,捐出自己的压岁钱,献出自己的爱心。
仅有爱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回报祖国。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小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刻苦学习,向着目标努力,不懈努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奉献了毕生精力。我也有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名优秀教师,所以,从现在做起,我要发奋读书,不懈追求,不言放弃。
二、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我们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灵活运用知识,像钱学森爷爷那样努力研究新问题。学习上,我给自己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自强自立,不依赖父母,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三、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行为成就美德,我们要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生活中,我会对伤心的同学轻轻说一声“坚强些”;会上前扶起摔跤的同学;会认真遵守对别人的承诺;会细心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就一定能成为文明少年!
四、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如果把理想比作胜利的彼岸,那么我们的身体就是驶向彼岸的小船;小船如果不结实,是无法接受风浪考验的。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任你理想如何远大,理想永远都只是空想。在学校,我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从不放弃每一次锻炼身体的机会。我们是株株幼苗,在祖国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便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大厦!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以爱心、恒心、信心托起自己,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四好少年。
第四篇:踏寻红色红色足迹 献礼建党九十周年
踏寻红色红色足迹 献礼建党九十周年
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改善农村社会风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院组织了此次“踏寻红色红色足迹 献礼建党九十周年”的赴上饶横峰的“三下乡”活动。
在此次行程中我们相继进行了、参观革命遗址,重走红军路、文化下乡,红色文化普及和调研红色电影展播、唱响红歌,弘扬激情、航空知识普及,走进横峰中学等一系列活动来让更多的民众和学生感受到红色历史带来的光荣使命感。
参观了葛源镇红军第五分校旧址纪念馆和闽浙赣苏维埃政府旧址。我们详细的参观了1982年建成的陈列馆,里面有很多革命时期牺牲英烈留下的珍贵文物。在陈列馆的门口,有一尊无名烈士塑像,我们在塑像前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我们又去了位于枫林村的中共闽浙赣省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和闽浙赣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下午我们走访了邱金辉烈士的遗属,邱立和老先生和他的夫人,丘老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文物,给我们一一介绍它们的故事。告辞的时候,两位老人家坚持要送我们出门,老人家的和蔼可亲着实让人感动。
晚上,我们在横峰县纺机场灯光球场,为当地的居民放红色电影,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第二天上午我们在横峰中学给高二学生举行航空知识讲座、讲学习经验。下午,走访一民间红色收藏爱好者,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历史照片、文献。晚上我们开展“红色文化的普及情况”和“红色文化对当地民风的影响”调查问卷。
“永远跟党走,青春献祖国”,这是我们的口号。在每项活动的策划中,我们都集思广益,努力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第五篇:踏寻诗圣的足迹活动设计
“踏寻诗圣的足迹”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背景及意义。
1、设计背景说明:
在离学校不足两公里的平江大桥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长眠之地。虽与“诗圣”毗邻,但孩子们对他的了解也就停留在教材上那几首读过的唐诗和常在墓穴外围玩耍的经历上,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利用身边资源,对这样一位曾在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进行宣扬,弘扬他那种伟大的爱国精神、民族文化,让我们的学生了解这些人物,了解他们的功绩,崇拜他们,找到激励自己上进、学习的动力。
2、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课题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在大语文观的理念指导下,把社会实践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个活动中,我们的学生将到杜甫墓进行调查访问,了解“诗圣”不平凡经历与不朽功绩。并汇集采访笔记、摄影作品、配有文字介绍的实物及搜集资料,举办一次“踏寻诗圣足迹”展览。为了引起人们对这次活动的关注,学生们还将写作新闻通讯稿或小评论、制作旅游宣传册在学校内进行宣传。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在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了解社会等方面得到很多的收获,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
① 通过收集介绍杜甫的生平、作品等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诗圣”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② 通过学习走访,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参与实践、积极动手的良好行为。③ 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①学会采用多种方式途径收集资料(上网下载、上图书馆查阅、参观调查访问、拍摄图片等等),并能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分析。
②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初步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能写出调查报告。③经历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调查,初步学会如何与人交际、与人协作。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①激发学生对“诗圣”其爱国主义思想的崇敬之情。②通过活动,增强相互关心、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班学生普遍对社会实践怀有很浓的兴趣,问题意识较强,能围绕主题提出较有价值的问题,比较关心当代文化生活,与人合作、交流能做到团结有礼,口语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在计算机技术能力方面、写作方面还需要老师适时提供帮助,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有主观的倾向,会影响团队的整体合作,还有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会羞于与外界的交往,需要老师和同学的鼓励。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总目标:“踏寻诗圣的足迹”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课程研究的活动过程中走进杜甫,使学生对杜甫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从于激发学生对杜甫及其作品的喜爱之情与其爱国思想的崇敬之情。通过小组成员的协作互助,收集杜甫的诗歌及相关故事、走访了解杜甫的生平等,增加学生课外知识量,开发返朴归真的语文教学观;通过学生自己撰写参观杜甫墓后的感想及作为小导游向旅客介绍相关景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从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通过上网查资源、阅读书籍、调查访问、拍摄图片、展览交流、成果汇报等一系列活动来达成预定的目标。
2、研究的内容:
(1)、粗略了解杜甫的生平。
(2)、收集、朗诵杜甫各时期的代表作。(3)、收集杜甫“忧国忧民”的故事。(4)、参观杜甫墓的过程中拍摄相关作品并写下介绍词。
(5)、对守墓人即杜甫后裔进行采访调查,寻找诗圣葬在小田村的原因等等。(6)、试做小导游,把杜甫墓的相关景点及故事介绍给身边的人听。(7)、参观完成后,通过写作、绘画等表达自己心中的体会。
3、预期成果:资料收集笔记、采访笔记、活动作文、新闻通讯稿、摄影作品、实物介绍词、成果展览……
五、资源设计
1、提醒学生上学校电脑室或图书室搜集有关杜甫生平、诗歌等相关资料。
2、实地参观考察杜甫墓,访问当地杜甫后裔等。
3、给家长一封信,将课题内容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协助和支持。
4、查找收集校本教材《 》一书中与“杜甫墓”有关的资料。
5、制作课件,做好课题动员。
六、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明白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协助学生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2、利用课件,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以及它的研究方法、步骤。
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提出和选择课题
1、学生大胆提出值得关注的课题,讨论课题的意义和价值。
2、确定课题。
3、通过校本教材介绍杜甫墓的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兴趣。
1、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值得关注的课题研究主题。
2、全班同学与老师共同对每个同学提出的课题进行分析和讨论,然后选择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课题。
3、给家长一封信,将课题内容告知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成立课题组
每八人组成一个课题小组,选出组长,填写小组分工合作表,制定研究计划表。充分交流与研究
共分六个组,即故事组、朗诵组、摄影组、采访组、导游组、作文组。每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但故事与作品都要求搜集。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制定初步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与学生交流实施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性。开题报告和评审
在班上各组向教师及全班同学陈述研究设想与预期效果,并由全班同学、指导教师评审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调控学生开题报告中出现的偏差,以及评审中出现的误区,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研究方法和评价方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1、查找、收集、阅读杜甫的生平资料、诗歌、故事等。
2、利用工作日,师生共同参观考察“杜甫墓”,走近杜甫,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3、做好汇报准备,如杜甫生平介绍、诗歌朗诵、故事讲述、摄影作品展览、采访笔记整理、作文、绘画等。
4、小组长组织组员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旅游宣传册,在课室一角进行展示,让全班同学观看。
5、课堂展示:各小组借助多媒体展示研究成果,并向其它小组征询观看作品后的意见和建议。
1、组织学生到学校电脑室进行资料的查找。
2、和家长不断沟通,帮助家长协助孩子进行学习。
3、主动向各组了解获得的信息资料,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指导作用,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七、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学生们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对“诗圣”杜甫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们以全新的视野来重新审视与他们毗邻的“诗圣”,深深感受到他那种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提高了收集资料、朗诵、口语交际、调查、访问、合作、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经过了一系列的写作活动与展示活动,学生们懂得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方法与意义。在活动中还有待加强对学生团队的指引,以及对一些较被动学生的鼓励与帮助。评价方面要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