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

时间:2019-05-13 05:5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

第一篇: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

(2)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52.6万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3)银行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

(4)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5)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银行业的法律环境更加健全,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运作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完善。

(6)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9年末,工行、建行和中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世界许多知名大银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认可度越来越高。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历程

(1)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率先于1929年在伦敦开设分行,1936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934年中国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后由于战争和计划经济中止。(2)1997年后,我国股份制银行确立了海外发展战略。在海外设立分行、子行或兼并。在海外26个国家,80多家银行,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有利方面:

现在正是中资银行采取果断行动的最佳时机:利用全球竞争对手声誉受损、积极雇用人才并获取客户、考虑进行战略性海外收购以及特别要将建立能力的目标铭记于心。不利方面: 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损失及其客户组合的不良发展使老牌机构变得不再可信。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机构的推荐不是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费用最大化,那么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三是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增强。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2)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实现银行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3)推进个人金融业务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4)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地位。

(5)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宏观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跨国经营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些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如税赋不平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分别为:国有专业银行55%,股份制商业银行33%,外资银行15%。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税收负担明显轻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我国仍实行利率管制,而外国商业银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利率运用较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统一规划和构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2.积极建立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机构布局。3.重点拓展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大金融战略区域。

4.有选择地推进我国银行业对国外银行机构的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

5.选择成熟的国际金融产品为平台,逐步构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产品序列。6.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加强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协同。7.进一步构建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金融风险控制系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经营网络,银行境外服务能力提高。第二,境外机构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高。第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第四,合规意识增强,管理境外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资银行“走出去”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监管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个别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是对“走出去”的法规和执行层面没有统一管理、协调;二是部分法规缺位或者跟不上形势变化;三是国内外的跨境监管协作有待加强。第二,我国银行机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弱,尚不具备大规模境外扩张的能力。一是中资银行境外资产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中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务难以满足大型国际企业的需要。三是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经验不足。

3、国际金融环境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资银行“走出去”后将会面临政策法律环境复杂、海外机构经营和跨国并购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能源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银行业跨国经营的运作风险相当大。一旦“走出去”,中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和传递体系,必须做足准备工作。

再者,无论是海外设立机构还是跨境并购,对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专家指出,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能否满足企业海外经营的需要。大部分中资银行的海外经验都较为欠缺,尤其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面临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较大。特别是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非常困难,假如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良好设计,不能维持和拓展并购对象原有的市场优势或业务优势,并购则难以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此外,企业文化方面也容易发生“水土不服”,如何与当地文化理念融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员工、劳工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资银行迈出国门后,脚下绝非一条平坦的道路,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为此,中资银行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制定明确的、长远的全球化市场战略。可以考虑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文化差异较小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其次,完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充分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有效地规避国际市场上的各种风险,确保海外机构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中资银行应进一步着力于盈利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源是海外扩张的瓶颈,聘用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是“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二篇:《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九次作业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

(2)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52.6万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3)银行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

(4)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5)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银行业的法律环境更加健全,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运作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完善。

(6)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9年末,工行、建行和中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世界许多知名大银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认可度越来越高。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历程

(1)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率先于1929年在伦敦开设分行,1936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934年中国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后由于战争和计划经济中止。

(2)1997年后,我国股份制银行确立了海外发展战略。在海外设立分行、子行或兼并。在海外26个国家,80多家银行,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有利方面:

现在正是中资银行采取果断行动的最佳时机:利用全球竞争对手声誉受损、积极雇用人才并获取客户、考虑进行战略性海外收购以及特别要将建立能力的目标铭记于心。不利方面:

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损失及其客户组合的不良发展使老牌机构变得不再可信。

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机构的推荐不是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费用最大化,那么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三是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增强。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2)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实现银行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3)推进个人金融业务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4)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地位。

(5)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答题思路与方法:

1、进行适度的文献调研;

2、对我国银行走出去的原因可以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亦可同面授辅导教师探讨;

3、独立思考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宏观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跨国经营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些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如税赋不平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分别为:国有专业银行55%,股份制商业银行33%,外资银行15%。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税收负担明显轻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我国仍实行利率管制,而外国商业银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利率运用较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统一规划和构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

2.积极建立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机构布局。

3.重点拓展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大金融战略区域。

4.有选择地推进我国银行业对国外银行机构的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

5.选择成熟的国际金融产品为平台,逐步构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产品序列。6.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加强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协同。7.进一步构建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金融风险控制系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经营网络,银行境外服务能力提高。第二,境外机构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高。第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第四,合规意识增强,管理境外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资银行“走出去”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监管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个别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是对“走出去”的法规和执行层面没有统一管理、协调;二是部分法规缺位或者跟不上形势变化;三是国内外的跨境监管协作有待加强。第二,我国银行机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弱,尚不具备大规模境外扩张的能力。一是中资银行境外资产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中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务难以满足大型国际企业的需要。三是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经验不足。

3、国际金融环境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资银行“走出去”后将会面临政策法律环境复杂、海外机构经营和跨国并购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能源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银行业跨国经营的运作风险相当大。一旦“走出去”,中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和传递体系,必须做足准备工作。

再者,无论是海外设立机构还是跨境并购,对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专家指出,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能否满足企业海外经营的需要。大部分中资银行的海外经验都较为欠缺,尤其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面临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较大。特别是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非常困难,假如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良好设计,不能维持和拓展并购对象原有的市场优势或业务优势,并购则难以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此外,企业文化方面也容易发生“水土不服”,如何与当地文化理念融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员工、劳工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资银行迈出国门后,脚下绝非一条平坦的道路,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为此,中资银行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制定明确的、长远的全球化市场战略。可以考虑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文化差异较小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其次,完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充分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有效地规避国际市场上的各种风险,确保海外机构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中资银行应进一步着力于盈利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源是海外扩张的瓶颈,聘用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是“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发展海外业务、提高本外币的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成为其求生存、谋发展所做出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加强,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段时期的业务重点是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有的银行还通过兼并等形式参与了国际资本运营活动,如工行收购了友联银行,建设银行参股建新银行等。

但同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国际化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

(1)体制制约。现行的金融体制,特别是银行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经济体制需要。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业尚未完全进入企业化经营状态,主要是不少金融组织缺乏独立的产权,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

(2)技术设施落后。我国金融业近年来基本普及了电脑技术,但整体上,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与外国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差距很大。

(3)人才短缺。我国金融业的外向型人才,相对于拓展海外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表现为人才的绝对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人才。

(4)布局不佳。现有的海外金融机构、网点,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少数地区,对我国金融机构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调拨外汇资金、进行资金的拆借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国在国外的金融机构难以纵向发展,同时也难以使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金融机构。

(5)市场壁垒。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往往要求对等,而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可能会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谨慎。

(6)制度接轨较难。我国银行中的一些制度、规则,如统计方法、会计方法、财务报表与国际管理还有差距。3.我国的银行业能否在未来的全球金融业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国际化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能否制订一个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协调一致,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分析,特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第一,适时合理地拓展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积极向外“渗透”。鉴于我国的金融实力还不够雄厚,在海外设立网点应积极稳妥地进行,选择合适时机向外“渗透”,如在国际经济不景气时期有选择地收购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企业股票,达到部分控制或控制的目的。但在“渗透”时,遇到实力强大的国际金融机构还是避免与其正面对抗为妥,可通过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动向,采用局部推进战术。

第二,遵循国际惯例,提高自身素质,逐步与世界银行业接轨。一要加速银行业的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效率;二要培育大批既懂得国内、国际金融业务,又懂得国际惯例及法律的国际金融人才,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三要在国内外业务活动中牢记国际惯例,把我国的国际金融业务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当中。

第三,通过产权约束建立银行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规范的产权制度是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内部治理结构是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内部组织体系,合理的用人机制等都是银行竞争力的源泉。

第四,拓展银行业的业务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银行来说,可以采取综合性银行战略。在目前从事的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国际业务。对于新兴的银行机构,如果资源尚不具备,可以立足国内某一方面的业务。

第五,提高银行全面监控意识和风险认识。应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后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过去发生的全球银行危机的案例,提高银行监管当局的国际化风险鉴别能力;加强银行监管当局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监管者的素质和水平。

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国的银行必须要有危机感,积极制定国际化战略步骤,以适应金融业国际化的大环境。

第三篇: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

说明,《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目前新旧教材并行使用,学生根据自己教材情况完成相应试题。

新教材试题

材料

1、来自中国银监会的资料表明,到2008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62.4万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1.2%。按一级资本排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入了全球最大15家银行的行列。

材料

2、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传统上是我国经营外汇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开始日益重视国内业务的发展,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2009年上半年,国内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银行。

材料

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速和各国对金融业管制的放松,国际大银行进一步加快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步伐,构建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国际大银行境外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境外利润占全部利润来源的比例越来越高,许多银行营业收入中的近一半甚至高达70%都来自本土之外。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对外经济金融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银行业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速度,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如目前工商银行境外资产和业务收入占比均不足5%,本土实现的收益占整个集团收益的比重过大。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答题思路与方法:

1、进行适度的文献调研;

2、对我国银行走出去的原因可以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亦可同面授辅导教师探讨;

3、独立思考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

(2)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52.6万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3)银行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

(4)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5)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银行业的法律环境更加健全,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运作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完善。

(6)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9年末,工行、建行和中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世界许多知名大银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认可度越来越高。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历程

(1)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率先于1929年在伦敦开设分行,1936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934年中国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后由于战争和计划经济中止。(2)1997年后,我国股份制银行确立了海外发展战略。在海外设立分行、子行或兼并。在海外26个国家,80多家银行,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有利方面:

现在正是中资银行采取果断行动的最佳时机:利用全球竞争对手声誉受损、积极雇用人才并获取客户、考虑进行战略性海外收购以及特别要将建立能力的目标铭记于心。不利方面: 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损失及其客户组合的不良发展使老牌机构变得不再可信。

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机构的推荐不是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费用最大化,那么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三是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增强。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2)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实现银行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3)推进个人金融业务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4)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地位。

(5)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答题思路与方法:

1、进行适度的文献调研;

2、对我国银行走出去的原因可以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亦可同面授辅导教师探讨;

3、独立思考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宏观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跨国经营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些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如税赋不平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分别为:国有专业银行55%,股份制商业银行33%,外资银行15%。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税收负担明显轻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我国仍实行利率管制,而外国商业银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利率运用较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统一规划和构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2.积极建立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机构布局。3.重点拓展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大金融战略区域。

4.有选择地推进我国银行业对国外银行机构的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

5.选择成熟的国际金融产品为平台,逐步构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产品序列。6.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加强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协同。7.进一步构建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金融风险控制系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经营网络,银行境外服务能力提高。第二,境外机构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高。第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第四,合规意识增强,管理境外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资银行“走出去”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监管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个别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是对“走出去”的法规和执行层面没有统一管理、协调;二是部分法规缺位或者跟不上形势变化;三是国内外的跨境监管协作有待加强。第二,我国银行机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弱,尚不具备大规模境外扩张的能力。一是中资银行境外资产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中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务难以满足大型国际企业的需要。三是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经验不足。

3、国际金融环境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资银行“走出去”后将会面临政策法律环境复杂、海外机构经营和跨国并购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能源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银行业跨国经营的运作风险相当大。一旦“走出去”,中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和传递体系,必须做足准备工作。

再者,无论是海外设立机构还是跨境并购,对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专家指出,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能否满足企业海外经营的需要。大部分中资银行的海外经验都较为欠缺,尤其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面临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较大。特别是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非常困难,假如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良好设计,不能维持和拓展并购对象原有的市场优势或业务优势,并购则难以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此外,企业文化方面也容易发生“水土不服”,如何与当地文化理念融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员工、劳工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资银行迈出国门后,脚下绝非一条平坦的道路,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为此,中资银行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制定明确的、长远的全球化市场战略。可以考虑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文化差异较小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其次,完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充分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有效地规避国际市场上的各种风险,确保海外机构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中资银行应进一步着力于盈利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源是海外扩张的瓶颈,聘用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是“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第四篇:中央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第九次作业答案

材料

1、来自中国银监会的资料表明,到2008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62.4万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1.2%。按一级资本排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入了全球最大15家银行的行列。

材料

2、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传统上是我国经营外汇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银行开始日益重视国内业务的发展,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2009年上半年,国内业务特别是贷款业务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其他银行。

材料

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速和各国对金融业管制的放松,国际大银行进一步加快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步伐,构建了全球化的业务网络;国际大银行境外业务占全部业务的比重越来越大,境外利润占全部利润来源的比例越来越高,许多银行营业收入中的近一半甚至高达70%都来自本土之外。我国银行业全面开放为中资银行“走出去”创造了条件,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和对外经济金融交往的日益频繁,我国银行业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速度,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如目前工商银行境外资产和业务收入占比均不足5%,本土实现的收益占整个集团收益的比重过大。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机构种类更加丰富。

(2)银行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银行业的总资产已达到52.6万亿元,不良贷款比率为8%,其中已股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2%,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

(3)银行业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重大转变。三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银行业的体制机制得到深刻变革,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商业银行体制基本确立,市场化程度大幅提升。

(4)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坚持金融为国民经济服务的基本指导方针,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银行业服务国民经济的功能进一步提升。

(5)外部环境明显改善。银行业的法律环境更加健全,监管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化运作环境逐步形成,社会信用环境逐步完善。

(6)国际地位空前提升。2009年末,工行、建行和中行的市值已经超过了世界许多知名大银行,国际投资者对我国银行认可度越来越高。中国银行“走出去”的历程

(1)20世纪20年代,中国银行率先于1929年在伦敦开设分行,1936年在香港设立分行,1934年中国交通银行在香港设立分行。后由于战争和计划经济中止。

(2)1997年后,我国股份制银行确立了海外发展战略。在海外设立分行、子行或兼并。在海外26个国家,80多家银行,总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3)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2、从理论上论述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并分析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得失。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开始交叉并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竞争局面,商业化的驱动和对利润的追逐使这种竞争尤其是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变的越来越激烈。同国际标准和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相比,中国的四大商业银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银行间的竞争也始终未走出各自为战的低层次竞争格局。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有利方面:

现在正是中资银行采取果断行动的最佳时机:利用全球竞争对手声誉受损、积极雇用人才并获取客户、考虑进行战略性海外收购以及特别要将建立能力的目标铭记于心。不利方面:

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资产负债表的金融损失及其客户组合的不良发展使老牌机构变得不再可信。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认为机构的推荐不是为其带来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费用最大化,那么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将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三是风险防控能力有待增强。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加快推进业务转型,实现经营的多元化、综合化。(2)加快构建“流程银行”,实现银行运作和管理模式的创新。(3)推进个人金融业务转型,财富管理成为战略重点。(4)提升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战略地位。

(5)加快银行信息科技建设,提升产品与服务竞争力。

答题思路与方法:

1、进行适度的文献调研;

2、对我国银行走出去的原因可以进行学习小组讨论,亦可同面授辅导教师探讨;

3、独立思考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上市、宏观环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跨国经营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商业银行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入国际化的行列,其国际业务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商业银行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系统性风险,而且可从其经济的高增长中获得丰厚回报,扩大国际业务收入在银行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提升银行收入的多样化和稳定性。因此商业银行国际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些外部条件的不平等也削弱了我国银行的竞争力,如税赋不平等。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关于金融、保险企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从1994年1月1日起,所得税率分别为:国有专业银行55%,股份制商业银行33%,外资银行15%。同时在一些地方政府急于引进外资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外资银行营业税大多获减免,税收负担明显轻于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管理体制上,我国仍实行利率管制,而外国商业银行利率自由化程度较高,利率运用较为灵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3、认真思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应该采取的战略转型任务与策略。1.统一规划和构建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平台。

2.积极建立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机构布局。

3.重点拓展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大金融战略区域。

4.有选择地推进我国银行业对国外银行机构的重组、并购和联合经营。

5.选择成熟的国际金融产品为平台,逐步构建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金融产品序列。6.以跨国公司为载体,加强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协同。7.进一步构建与国际银行业接轨的金融风险控制系统。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走出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初步建立起国际化经营网络,银行境外服务能力提高。第二,境外机构主要经营指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提高。第三,培养了一支国际化经营人才队伍。第四,合规意识增强,管理境外资产风险的能力提高。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当前中资银行“走出去”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第一,监管政策协调配合有待加强,个别政策需要进行调整。一是对“走出去”的法规和执行层面没有统一管理、协调;二是部分法规缺位或者跟不上形势变化;三是国内外的跨境监管协作有待加强。第二,我国银行机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较弱,尚不具备大规模境外扩张的能力。一是中资银行境外资产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二是中资银行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服务难以满足大型国际企业的需要。三是国际化程度低,国际化经验不足。

3、国际金融环境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资银行“走出去”后将会面临政策法律环境复杂、海外机构经营和跨国并购经验欠缺等一系列问题。国际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能源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剧烈,银行业跨国经营的运作风险相当大。一旦“走出去”,中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全球金融风险的分配和传递体系,必须做足准备工作。

再者,无论是海外设立机构还是跨境并购,对中资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有专家指出,中资银行“走出去”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国银行的管理水平能否满足企业海外经营的需要。大部分中资银行的海外经验都较为欠缺,尤其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人员素质等基本还停留在本土企业的层次,面临的操作风险与合规风险较大。特别是并购完成后的整合非常困难,假如缺乏整合的经验和良好设计,不能维持和拓展并购对象原有的市场优势或业务优势,并购则难以实现真正的价值提升。此外,企业文化方面也容易发生“水土不服”,如何与当地文化理念融合,妥善处理好与当地员工、劳工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资银行迈出国门后,脚下绝非一条平坦的道路,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风险。为此,中资银行应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制定明确的、长远的全球化市场战略。可以考虑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业务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从文化差异较小的周边国家和地区起步,逐渐推向全球。其次,完善风险识别与防范体系,充分利用法律和市场手段,有效地规避国际市场上的各种风险,确保海外机构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中资银行应进一步着力于盈利结构的调整、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源是海外扩张的瓶颈,聘用和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国际化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是“走出去”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对我国银行业来说,发展海外业务、提高本外币的一体化服务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就成为其求生存、谋发展所做出的必然选择。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银行业转轨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开始加强,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这段时期的业务重点是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有的银行还通过兼并等形式参与了国际资本运营活动,如工行收购了友联银行,建设银行参股建新银行等。

但同美英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银行国际化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的障碍。

(1)体制制约。现行的金融体制,特别是银行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发生了深刻变化的经济体制需要。目前我国国有银行业尚未完全进入企业化经营状态,主要是不少金融组织缺乏独立的产权,社会信贷活动背离价值规律。

(2)技术设施落后。我国金融业近年来基本普及了电脑技术,但整体上,技术设备比较落后,与外国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差距很大。

(3)人才短缺。我国金融业的外向型人才,相对于拓展海外复杂的国际金融市场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表现为人才的绝对数量不足,特别是缺乏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人才。

(4)布局不佳。现有的海外金融机构、网点,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少数地区,对我国金融机构收集国际金融市场信息、调拨外汇资金、进行资金的拆借等都产生不利的影响,使我国在国外的金融机构难以纵向发展,同时也难以使我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金融机构。

(5)市场壁垒。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金融业市场准入方面往往要求对等,而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可能会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而更加谨慎。

(6)制度接轨较难。我国银行中的一些制度、规则,如统计方法、会计方法、财务报表与国际管理还有差距。

3.我国的银行业能否在未来的全球金融业竞争中取胜,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对国际化形成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能否制订一个与国际大环境的发展变化协调一致,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对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分析,特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第一,适时合理地拓展我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积极向外“渗透”。鉴于我国的金融实力还不够雄厚,在海外设立网点应积极稳妥地进行,选择合适时机向外“渗透”,如在国际经济不景气时期有选择地收购其中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企业股票,达到部分控制或控制的目的。但在“渗透”时,遇到实力强大的国际金融机构还是避免与其正面对抗为妥,可通过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动向,采用局部推进战术。

第二,遵循国际惯例,提高自身素质,逐步与世界银行业接轨。一要加速银行业的电子化进程,提高银行业的服务效率;二要培育大批既懂得国内、国际金融业务,又懂得国际惯例及法律的国际金融人才,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三要在国内外业务活动中牢记国际惯例,把我国的国际金融业务融入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当中。

第三,通过产权约束建立银行的激励机制和风险机制。规范的产权制度是西方现代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发挥作用的前提,建立与现代银行制度相适应的现代内部治理结构是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合理的内部组织体系,合理的用人机制等都是银行竞争力的源泉。

第四,拓展银行业的业务领域,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规模较大、资源充足、管理水平较高或者拥有很强的职员培训能力的银行来说,可以采取综合性银行战略。在目前从事的国际结算和融资、外汇存贷款基础上拓展注入项目融资、证券经纪、国际并购咨询、衍生金融证券等新兴业务。对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的银行,可以重点发展某一方面的国际业务。对于新兴的银行机构,如果资源尚不具备,可以立足国内某一方面的业务。

第五,提高银行全面监控意识和风险认识。应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后的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研究,通过系统分析过去发生的全球银行危机的案例,提高银行监管当局的国际化风险鉴别能力;加强银行监管当局人员的国际培训,提高监管者的素质和水平。

只有积极参与全球银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才能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经营素质,才能跟上国际银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我国的银行必须要有危机感,积极制定国际化战略步骤,以适应金融业国际化的大环境。

第五篇: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三次作业

要求:请就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实施情况及其未来走向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短文。写作思路:

1、首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对我国的货币政策走向进行预测分析,要结合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近两年来的情况;

3、最好简要分析货币政策转向后的利弊得失。

4、题目自拟(参考题目:试论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的未来;试论国内外货币政策的协调等);

5、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为持续下降。面对这种金融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由“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货币政策则经历由“从紧”到“灵活审慎”、再到“适度宽松”的转变过程。从总体情况看,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奠定了基础。2008年7月以后国家实施逐步放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金融体系平稳运行产生了积极效果。目前国家经济下滑趋势有所抑制,但全球金融危机还有可能进一步恶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也将更为严峻。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发挥调节作用,促进同内需求扩大和经济的平稳发展。

一、2009年货币政策运行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存在继续恶化的可能。尽管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中央银行纷纷出台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主要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政策,采取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但到日前为止,还未看到这场百年难遇的金融危机有出现根本性转机的迹象,世界经济仍存在进一步恶化的可能。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次贷危机,次贷衍生产品的风险高,影响面广泛,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尚未恢复,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紧缩。其次,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以及金融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短期内也很难恢复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的正常功能。再次,金融危机已向实体经济发展,全球普遍有企业和居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不足、生产萎缩、就业减少等情况。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进一步走低,经济形势的恶化反过来会进一步加重金融危机。

2.国内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一是外需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会下降,国际市场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与此同时,外需下降的影响会带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影响:二是投资较快增长的困难较大。尽管国家出台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刺激规模。但由于企业利润增幅大幅度下降,银行信贷总量增长存在一定的“虚增”成分,加上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看淡,这些都会对投资增长带来影响:三是消费需求可能减缓,虽然国家采取家电下乡、农民增收等刺激消费的政策,但从当前企业效益下降、就业困难、财政收入减少等情况看,居民收入增长逐渐趋缓,居民的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这几年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住房和汽车消费迅速增长是带来消费加快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近期居民住房和汽车消费增长放缓,消费结构升级放缓,消费增长缺乏强有力的带动因素。因此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3.金融风险将会增大。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金融机构在国外投资受损;二是引起在华投资机构的连锁反映;三是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急剧变化。由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对外投资相对较少,在华外资机构出现问题的也不多,至今尚未出现大规模资本流出现象。目前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深入,我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金融风险将进一步加大,与此同时,由于下调存贷款利率,缩小了银行存贷款利差,使银行的经营和利润面临较大困难。

二、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潜在风险分析

2009年以来,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的信贷高速增长有效地提高了市场信心,各项经济数据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的大部分指标开始企稳回暖,也支持了股票市场出现一轮不错的反弹,以及房地产市场的所谓“小阳春”:但在国际环境、发展水平、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未来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将会复杂多变,物价在货币供应快速增加及“输入型”通账压力影响下,很可能会快速上涨,从而使我国经济面临的滞账风险大大增加。

1.世界经济下滑态势没有根本好转。此次金融危机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其衰退严重程度可以说是“百年一遇”。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于严重衰退的泥坑。尽管目前三大经济体的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要真正走出衰退,步入稳定的复苏轨道还很遥远。其原因是首先当前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填补金融机构的窟窿,只是短期内防止经济变得更坏,对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作用。其次美国经济缺乏长期增长的内在动力。长期以来,美国出口顺差主要来自于它的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领域则是世界商品进口中心。随着虚拟经济的泡沫化的深入,美国经济在一定时间内很难出现好转。

2.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2009年以来,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一致实施较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人们对未来世界性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担忧,这样,减少货币资产、持有实物资产成为人们的一种选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2009年初以来,国际铜价已经上涨超过35%,铂金价格累计也上涨了19%。与2009年2月中旬创下的不到34美元的近期低值相比,5月末国际油价已经达到66.64美元,3个多月的时间翻了一番。

3.我国的物价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首先,因为目前同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出现持续上升的势头,“输入型”通胀压力大增。从粮食价格环比变化看,2009年上半年我国粮食价格环比已连续6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4.9%。其次,2009年大量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造成通胀,而是有一个滞后期,等经济回稳,货币乘数效应会很快显现。最后,历史证明,过多的货币供应和通胀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4.新增贷款在金融机构体内循环,对实体经济刺激作用效果不明显。由于经济衰退,市场风险增大,资信较好的国有大企业以及龙头产业公司,往往也具备发债能力,他们取得的资金往往回到银行,导致没有真正注入实体经济。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基层银行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

三、未来货币政策的取向

1.货币政策在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应对潜在风险作出反映。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并不断丰富和完善一揽子计划,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明智之举:与此同时,必须加强对物价调控,要加强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同时要防止资产价格过度上扬;综合运用财政政策、结构调整政策等从外围来化解物价上涨和资产价格膨胀压力。继续推进电力、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与财政、反垄断、产权制度改革配套推进。

2.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经济复苏的关键。从2009年一季度经济的止稳回升列三季度的经济回升看,其主要动力来源于政府投资的快速增长,但民间投资,居民消费有限。政府的力量可以使经济止跌,却无法使其有效增长,因此信贷政策的结构性调整是解决经济复苏的关键。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运用差别性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支持,促进信贷总量增长、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区域协调发展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率;适当控制对一般企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贷款。

3.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密切配合,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利用利率较低、资金宽裕的有利时机,通过发行特别国债、企业债券和专项基金等方式,合理引导和改变资金流向,加大对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环境生态和基础公共设施等民生领域的投资力度,重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消费主导型社会建设。

4.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在国际金融危机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我国金融风险的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和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加强中央银行与监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更好有效的危机应对机制。

下载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九次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三次作业

    1、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背景 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作业三

    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及未来取向2008年,在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经济由持续升温转为步人下行通道,物价涨幅由逐步升高转......

    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六次作业

    新教材试题 材料1、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将会产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在银行和存......

    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八次作业

    国际信用评级对我国银行信用评级的影响 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和完善密切相关。我国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或信用制度,信用制度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

    金融理论前沿09

    1、简述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成就以及我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主要历程。 (1)现代银行体系基本确立.我国成功实现了“大一统”银行体系到现代银行体系的历史转变,银行业的组织体......

    金融理论前沿旧新材料第八次作业

    一、旧教材试题 答: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市场交易或者签订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这样一种状况。一般来说,这种信息非对称信主要引发两种后果,一是逆向选择,它是签约或......

    金融理论前沿新材料第六次作业(精选5篇)

    新教材试题 材料1、在《新巴塞尔协议》下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进行市场约束监管,将会产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渠道。其原因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在银行和存......

    电大金融理论前沿课题新教材作业3

    论述我国当前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