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律动研究

时间:2019-05-13 05:59: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律动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律动研究》。

第一篇: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律动研究

摘要:“南通现象”起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度,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超越,并取得了丰硕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也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了和谐律动。

关键词:南通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和谐律动

作者简介:张厚军(1974-),男,江苏徐州人,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教育。

基金项目:2010年度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律动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2010bnt007。

一、南通现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优秀成果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南通现象是南通市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的指导下,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观,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度所取得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成果。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涌现出近400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成为中央和省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南通现象”作为南通道德现象,在价值追求的内容、主体、成效上都独具特色,体现了南通人对先进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也应增添新的内涵,那就是南通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软实力,增强了硬实力,抢抓新机遇,谋求新跨越,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南通人立足有江有海靠上海的独特市情,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全面助推港口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发展;带动港口开发和城市建设,抢抓了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开发建设的新机遇,放大了桥港时代新优势;全面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了经济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进程,推动了发展方式转变;打好“江海招商牌”,沿江沿海正成为产业集聚的新高地、外商投资的首选地,提高了城市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以持续跨越、全面协调为特征的科学发展之路。这应该是新时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的“南通现象”。

二、南通现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

“南通现象”起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超越,它的出现与升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与核心价值观在南通地区的生动展现。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南通现象”是适应社会转型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需要而出现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现象。“南通现象”也是崇文厚德等良好的文明传统在新时期的弘扬。“南通现象”更是全市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结晶。党委政府始终把提高市民道德水平作为战略工作来抓,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建设上个人和群体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出来,带动全市公民道德水平持续提高,呈现出群众性、持续性、广泛性、时代性、拓展性的特点。

南通现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先进经验。其一,坚持以主流价值观引领道德建设。针对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挑战,南通在价值观念多样化中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推出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先进典型: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推出了捐资助学不留名的“莫文隋”群体;为增强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推出帮楼道内居民义务掌管钥匙的“钥匙奶奶”;为增强干部与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选树带领全体村民致富的“草莓书记”叶剑生这样的典型;为有效地调整人们对物质利益和社会责任的认识,推出了南通医学院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促使单位和个人主动支援西部困难地区弘扬奉献互助精神推出了海安教师支教群体等等。树立了社会新风,弘扬了正气。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与社会和谐。其二,坚持以个体典型带动群体参与道德建设。南通对“凡人善举”予以足够地关注,充分肯定每一个小人物的道德热情与行为,把核心价值观具体化、人格化,以个体带动社会群体争先仿效。江海志愿者由最初的34人迅速发展到13万多人,“无红包医院”由1家变成了195家,支教群体由33名发展为1000多名„„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先进典型由个体向群体发展的“滚雪球效应”。其三,坚持以道德建设提升软实力增强硬实力。“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使社会风气良好、人际关系团结和睦,形成南通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2002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的评选中,“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得以破格入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改善了南通的投资环境,优化了南通的人力资源,提升了南通的城市竞争力。近年来,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一直保持领先,以年均15%左右的增速领先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被评为“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并获得“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城市”第一名。南通现象正以具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建进行着路径上的探索。

三、南通现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得以全方位的提升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价值支撑也就成为逻辑的必然。在南通,核心价值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基本取向,已经辐射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领域,正在拓展和渗透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过程。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南通推进社会和谐

在当前,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注重在实践中以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的行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实施中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尊重主体道德信念的传承性,构筑精神文明建设的信念基础。南通注重把道德教育的指导性和尊重主体性有机结合起来,既注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又注重根据接受主体的情绪与价值结构的特点,增强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有效性。其一,注重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价值观教育深入人心。在进行适当思想教育“灌输”的同时,更重视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来缩短主体接受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推进了主体对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如围绕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富民强市、率先崛起”的重大奋斗目标,组织了“新世纪南通人新形象”和《南通市民公约》大讨论,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和奋进意识。其二,把一般理论和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引发主体接受价值观的共鸣。1995年,南通以“莫文隋”事迹这样一件平凡小事为产生共鸣的亮点。在社会上掀起了很大的反响,接连推出了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南通医学院优秀知识分子群体、海安教师支教群体、江苏综艺优秀青年企业家群体等先进典型。在8年多时间里,如皋“爱心邮路”的137名乡邮员,在7300多公里的乡间邮路上,先后帮扶了160多户、210多位孤寡老人,把平凡的乡间邮路变成了“爱心路”、“和谐路”、“文明路”。在南通,正是由许多“凡人善举”汇聚成“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洪流,充分体现出以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南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性和群众性。在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的背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与引领,建设和谐新南通成为南通人民共同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南通现象在追求和谐中得到拓展和提升:南通名列全国污染控制较好城市排名的第一位;全面破解“住房难”,构筑起覆盖全体成员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惠及市区全体城镇居民;以系列平安创建为载体,先后捧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荣誉。构建和谐社会现已成为整个南通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取向,精神文明建设南通现象所蕴含的核心价值与文化内核正得以拓展和渗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南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倡导科学的、文明的价值观念,在和谐共处中凸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和先进性,实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有机统一。

以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发展理念为指导,南通的城市精神提炼为“包容会通、敢为人先”。“包容会通”,就是以宽广的胸怀、开阔的眼界,兼收并蓄,包容万物,并融会贯通,概括出了南通人的气度胸襟与生存智慧,为和谐南通的构建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敢为人先”就是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这是南通重要的城市个性,通过创造和谐的环境,鼓励和支持敢为人先者进行探索性、开拓性、创造性的事业。南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实现了“好”与“快”的协调统一。南通坚持和谐理念、科学发展,以科学态度为人民群众办事,高速度与高质量、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得益彰。从选择跨越赶超的发展路径、确立总体发展思路,到铺设江海联动开发的发展平台;从构筑城镇、港口、通道、园区等发展支点,到注入体制和科技创新等发展动力,汇聚外资、民资等各类发展要素;从培育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到促进城市文明全面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一整套的思路和举措,都体现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近年来,南通的外资总量持续实现“撑杆跳”,全市累计实际到账外资145亿美元,利用外资进入全国城市前10强,外贸发展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4位,外经合作连续多年位居江苏省前列。南通经济以年均15%左右的增速领先于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等殊荣。这种精神和实践正是南通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生动缩影,也是南通率先崛起、走向世界的鲜明写照。南通人用实践证明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实现、提升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快速的发展,不断开拓进取,奋力赶超,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迈入综合实力提升快、经济发展质量好、城乡居民得到实惠多的阶段,实现了从崛起苏中到融入苏南,并挺进长三角经济核心圈的全面振兴。

总之,起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南通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和谐的律动,为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实践经验,也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获得更长足的发展,由一般的道德价值向核心价值发展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南通现象”无论是对南通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还是对全社会的核心价值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

什么是价值观,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闻宝林,今天我要探讨的课题是关于价值观的问题,我将这个课题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什么是价值观?和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呢,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个事件,80年代时期,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张华,他为了救掏粪的60岁的农村大爷,跳入粪坑,最后为此牺牲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件事引发了全民关于到底值得不值得这样做的讨论,想必各位同学对这个事件并不陌生,那么我想先问问在座的各位同学,你觉得大学生张华的这一行为到底值不值得呢?为什么?(此处点名或选择同学回答问题)

刚才几位同学针对我的这一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理由,其实当初中央政府对张华的这一行为是持肯定态度的,而我们在此需要关注的是在这一问题上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意见的分歧,其实这便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了同学们在这一问题产生了不一的意见想法,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就反映了个人对张华事件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不同。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价值观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总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但是,随着人们的经济地位的改变,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改变,这种价值观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说价值观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

第二,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当然,报刊、电视和广播等宣传的观点以及父母、老师、朋友和公众名人的观点与行为,对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三,价值观分为普适性价值观和特定性价值观。人们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取向的观念是为普适性价值观。而个体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为特定性价值观。

正因为价值观的这些特点,价值观对人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价值观决定人的自我认识,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其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2、价值观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它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映了人的主观认知世界。

(放一些反映社会价值观问题的图片等)但针对现在的社会状况,我们会发现,社会因素的复杂多变,使得人们往往不再把生活的价值目标和意义视作确定无疑的,生活世界的动荡不定使得人们难以形成固定不变的价值观念,许多人失去对生活意义的坚定信念,怀疑主义、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随之蔓延。然而,现代社会却又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抱有明确的态度,做出明确的自我决定和选择。人们从来没像今天这样强烈地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的支撑,需要在变动不定的世界寻求到一个安定的精神家园。然而,生活世界的变换不定,理想信念的迷失,又使人难以弄清生活的最终意义。人往往生活在渴望理解生活的最终意义,却又怀疑生活最终意义存在的矛盾之中,生活在因缺乏稳定的价值观念而对周围世界无所适从却又必须做出明确的自我决定的矛盾之中,这样的社会现状要求社会形成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地价值观念,掌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因此,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下面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主要由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组成。这四个组成部分同学们一定很熟悉,这是我们高中政治中常要学习的内容,在这里呢我就不多做表述。我想和各位具体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意义以及我们如何去实践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呢让我来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的一个重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过程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所谓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长期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体系。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一定的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一定的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的基本精神依托。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巨大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只有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下面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具体了解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的视频)

我们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伟大实践,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也是一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是世界一体化以及经济改革所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确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尊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国情,从价值现实出发;客观反映社会主义本质以及基本要求;涵盖先进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理念。而具体的实践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与时俱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的过程中,有人用以人为本、共同富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团结和谐和开放包容这6句话概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这也是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门的一把钥匙,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不需要一成不变、固定不移,完全可以有灵活多样的具体表述。事实上,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核心价值观表述语,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也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配以美国宣传自己价值观的新闻配图之类)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很善于围绕他们所标榜的价值观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宣传。他们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条件,不仅通过政府、政客之口,也借助文体明星甚至普通民众,以富有感情和艺术魅力的语言,不厌其烦地表达和传播他们所宣扬的价值观,以使其深入人心、妇孺皆知,成为全体国民的共识,这一点很值得我们玩味和借鉴。一种价值观如果不能真正转化为民众言之于口、践之于行、刻之于心的价值认同,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自上而下。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主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是国家、社会、制度层面的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能仅针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规范,我们需要将价值观的建设建立在制度文化体系中,自上而下的融入社会整体,但这并不排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建设和倡导各领域的具体价值观。事实上,我们党针对各领域、各行业、各种职业提出的具有价值观性质的要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如,针对执政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针对党和政府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针对党政干部的“为民、务实、清廉”;针对革命军人的“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针对政法战线的“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等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领域的具体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社会条件。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大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就是舆论的引导。所谓舆论引导,指的是主体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言行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评价,其在构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换一张PPT接)社会舆论发挥作用的典型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塑造典型和舆论抨击。好的典型可以激发和鼓舞民众,而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行要坚决地加以抨击和批评。社会舆论主要载体有电视、广播、报纸以及网络(各种传播方式的配图)等。只有将舆论引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才能真正对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促进作用。

四、重点环节。构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环节是具有内在引导作用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有利于民众从内心真正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达到理想教育目的,需要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第一是情理关系;二是昔今关系。价值目标和标准不以主体的意志发生转移,属于理性范畴;而通过心理体验方式对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作出反映的价值情感,是主体价值态度的体现,属于感性范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对情感的培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昔今关系方面,首先要对传统作出客观而理性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明确转换传统的环境及条件。

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从全民崇拜革命偶像到如今娱乐偶像、实用偶像占据主流(配以偶像转化的图片),这深刻地反映出了文化发展的某种可怕趋势:中国正在远离自身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世俗化、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取代了过去有思想深度的文化形式,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似乎不需要反思、不需要追问、不需要价值和意义,仅仅需要消费形式本身。人们似乎满足于只要笑就够了而不知道为何而笑,满足于活着而不要思考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因此,在我国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强化大众传媒的社会效益趋向,坚持偶像生产和消费的正确方向,塑造和传播具有先进文化价值的偶像,增强偶像的文化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和提高偶像的价值层次,使之上升到民族精神、国家象征的高度,以偶像的某种有意义的特质来影响我们的社会成员,使之顺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

除了上述内容以外,我们应该考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者的一员,我们当代大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着重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首先要树立科学的精神,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其次要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再次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英雄集体的行为诠释着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我们肩上负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具体践行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

二是我们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要强化理想信念学习,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个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三是我们要学习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我们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爱国热情,使我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四是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我们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我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上便是我对于“什么是价值观,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谢谢大家!

第三篇:“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形势与政策》课程作业

班级:2010级金融三班 姓名:徐红强

学号:2010021236

3“最美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这一重要宣示,将把道德模范宣传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2012年10月16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出版《平凡的感动》一书,讲述了张丽莉、吴斌、高铁成、周江疆等70位人物的“最美故事”,他们或在平凡之中默默坚守,或在关键时刻毅然择善,用爱心和壮举提升了道德的高度,树立了德行的楷模,为全社会标明了道德追求的方向和刻度。信息办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一段时期以来,“最美教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等“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在各类媒体上频繁涌现,“最美”已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人民群众对他们的赞美和推崇,反映了人们内心对社会风尚和价值的一种企盼,对社会道德和良知的一种期许。“最美现象”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且蕴涵了丰厚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内含了共同理想与职业精神的有机统一、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机统一、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的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最美现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生动展现。“最美现象”践行了共同理想与职业精神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劳动分工、不同社会职业中承担自己社会责任的过程,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就是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平台。“最美人物”立足本职,不断地为实现共同理想添砖加瓦,把实现共同理想的思想,落实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上;把实现共同理想的实践,落实在做好本职工作中。“最美现象”反映的这种职业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最美现象”践行了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为人民服务与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就要维护人民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就要服务人民群众,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提升人格、完善道德,实现人生价值。人们从“最美现象”中深切

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就是人民的价值,每一个人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财富多少,都可以做一个对人民有利、有益、有用的人。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不是隔断历史、隔断传统的,而是在充分汲取民族道德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美德。“最美人物”展现的许多事迹和品德,如仁义友爱、忠诚奉献、推己及人、助人为乐等,既是现代社会美德的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体现,在他们身上,实现了传承优良传统道德与弘扬现代社会美德有机统一的伦理要求。“最美人物”虽然职业迥异、事迹不同,但他们身上处处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崇高品质,洋溢着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正是有了这样的崇高品质,他们才能在生死关头勇于伸出援手,做出不平凡的善行义举,把希望带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真情献给他人、把困难留给自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明辨是非、扬善祛恶、尚美弃丑;在道德修养中追求崇高、坚守信仰、完善人格,以实际行动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最美现象”倡导了仁爱助人的善良人性。仁爱向来被视为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被列为诸德之首。仁爱是人类抗御痛苦、磨难、不幸的德性原则。正是人性中仁爱善良的德性,使我们彼此关切、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并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最美人物”用最朴实的方式昭示:只要心存善念,并在关键时刻将善念转化为一种善行,人人都可以成为“最美”。“最美现象”弘扬了爱岗敬业的责任意识。岗位、敬业与责任,是对职业的责任、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有了这种精神,并将这种精神变为身体中的一种本能,才能使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超越惰性、自私、懦弱,习惯性地做出职业反应。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行为,不同的事迹,但背后却有一种共同的精神在震撼着我们。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了敬业责任的职业素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责任意识的伟大。“最美现象”彰显了奉献牺牲的英雄气概。奉献牺牲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种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有人奉献、有人牺牲,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他们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奉献了热血和生命,他们是托举当代文明的伟大力量。

“最美现象”彰显了道德主体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的自我认同。中华民族高度重视道德在社会中的作用。“最美现象”无一不是对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中华民族精神当代表现形态的科学概括,说明道德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道德文化内涵丰富,符合民族心理,反映民族特征,体现民族品格,已经成为民族的血液,得到我国人民的认同,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水源头。

通过对“最美现象”善行义举的盘点,可以发现,“最美现象”的产生,是多方自主合力产生的结果。首先是“最美”行为产生的自主性,普通民众以个人亲身的行为,自主自愿地践行“最美”,他们不是为了被发现、不是为了被传扬、不是为了得回报,这些英雄都是凡人,他们的义举没有什么私心;其次是“最美现象”发掘的自发性,公众以敏锐的触觉发掘“最美”,网友们自发地参与到发现美、传播美、弘扬美的队伍中来;再次是“最美”事迹宣传的自觉性,网友们盛赞英雄,数百家媒体继而跟进,媒体以自身的平台自主自觉宣传和传播“最美”,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热烈互动,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主动传播和弘扬正面的信息;最后是对“最美人物”表彰的自为性,政府和社会自主自为地对“最美人物”进行表彰和奖励,强化了“最美”效应,形成了强烈的社会共鸣。

道德自省要求道德主体有一种主动反思自身道德的优点和弱点,具备发扬优势、克服弱点的能力。毋庸讳言,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是一个完美的年代,道德失范、好人难做,似乎正在成为社会大众的“集体痛”。但是,一些坚守的平凡人们用自身的行动告诉我们,这个年代依然充满阳光与希望。人们对“最美现象”的激赏,既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渴求和呼唤,更是一种对当前道德现状的反思和自省。通过这种自省,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虽然现实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这一定不是社会主流,不能因为一两件不好的个案而停止求真、求善、求美的脚步;虽然我们不知道救人之后,会不会被反咬一口,但我们能够做到问心无愧、良心得安,这比简单地寻找不救的借口,更有生命的质量和存在的价值;虽然社会很浮躁,但人们对善良人性的渴求和对道德良知的向住,一直没有被埋没掉。“最美现象”所激发的民间向善潮流,是涤荡当前信仰缺失、道德失范沉疴的良药。多一些向善的信仰,多一些仁爱的义举,就会培植更健康的社会生态,社会才能更美好。

参考文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讨

第四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读本》读后感 我国前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这本读本是针对青少年的,我觉得对于青少年来说,很有帮助。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面临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长成才的重大问题。在这样一个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需要有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青少年需要担负起这样一个光荣的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著名教育理论家、革命家徐特立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一个人年轻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对他今后的成长,对他的医生为社会贡献的大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树立一个理想是必须的。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除了树立理想,坚定理想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青少年去实现理想,如何实现理想,第一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刻苦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走出去,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二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刻苦奋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生活中,做起、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节约朴素。第三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开拓创新。提倡青少年独立思考、多疑好问,善于总结,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第四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高尚品行。广大青少年们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自觉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只耻改过的观念,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应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下载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律动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南通现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律动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0级安徽大学政治学系马基原理专业学生 王翠学号:U201002002 内容摘要:老师让我们写这个话题,感觉这个话题很大,看了一些资料,觉得专门写社会主义核......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共同思想基础;共同进步;客观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这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次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中共十七大四中全会对树立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一 、基本概念 1、价值与价值观 价值一般是指事物的用途、属性和作用;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需要与满足的关系;具体的价值是指客体以自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它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必将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涵明确、内容严整、理论严密的逻辑体系,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