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孝敬
从小教育孩子学会孝敬
教育局关工委许宗熙主任和原二幼的老园长陈娴到我园检查孝敬教育工作,首先他们听取了幼儿园新一轮开展孝敬工作的汇报,随后又查看了有关材料的同时,接着又对家长撰写的感恩家书、孝敬日记、小故事等文章进行了细细品读,临走时还提出了将这些资料带回便于以后仔细学习、翻阅的要求。老同志们在了解了我园开展新一轮孝敬教育工作情况后,对幼儿园扎实开展孝敬教育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园今后在如何进一步加强培养幼儿孝敬行为习惯,创新形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是我园围绕局关工委就学校开展第五轮孝敬教育的点滴工作小结。
一、成立奖孝基金,确立孝敬新起点
为了切实开展第五轮孝敬教育实践活动,我园于开学初启动了幼儿园奖孝基金,活动前学校通过发倡议书等形式,鼓励大家争当孝星,并在2月26日举行了启动仪式,全镇师生踊跃捐款,共捐得人民币 2588.30多元。“奖孝基金”的成功建立,为我园积极开展每年一次的园、班级的“孝星”评选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孝敬教育为主线,开展多种德育活动
1、进一步落实老少共建“五个一”活动,把尊敬老教师、关心老教师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已退岗的2名老教师进行老少共建结对活动,分别在教师节、春节联欢活动等,参与幼儿园有关活动,行政和结对老师一起上门慰问。
2、经常在晨间谈话、教学活动中进行尊敬长辈、关爱长辈的教育。通过晨谈等、开展讲“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讲名人尊老爱幼的故事;说尊敬长辈的事例;做孝敬父母的事情。如定星期天为孝敬日,到周一晨谈时讲周日的事情。
3、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孝敬教育活动,通过课程教学、念诵儿歌、讲述故事、颂唱歌曲、舞蹈展示等方式将孝敬教育融合在各个环节。
如:
3月大班组举行的讲故事比赛、4月中班组开展的文明礼仪系列活动,童谣诵读比赛以及小班即将开展的儿歌比赛等,其中的内容都包含了孝敬、礼仪等内容。同时,大班组最近开展的图书制作比赛正在准备中,图书制作的主题范围也是围绕爱心、环保内容展开,通过活动,让家长、孩子在活动体验爱心、亲情、合作、快乐。
4、开展各个节日孝敬教育活动,在三八节、母亲节、五一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时节,班级、年级组、全园性经常开展不同层次的孝育活动。特别是每年的 “重阳节走进敬老院活动”等,我园已连续3年组织大班幼儿赴黄姑敬老院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唱歌、跳舞、送礼物。同时,利用国庆节契机,扩大孝敬层面,根据各年龄段特点,开展适宜的爱国、爱家、爱亲人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了解祖国成长、壮大的历史,先人洒下的汗水,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孝敬之心。
5、开展孝敬小故事等征集活动。4月,学校开展了孝敬故事、孝敬日记、感恩家书等征集活动,各班级都相当重视,也吸引了许多家长积极参与的热情,大家认真撰写,踊跃投稿,经过筛选,推选了6篇文章送评。
6、结合家长学校、举办每年一次的交流会(结业典礼上),同时召开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做亲子游戏、座谈会,交流“孝育”体会。
7、每年开展师生献爱心活动。积极为地震灾区、爱心基金捐款。
三、办好《黄幼园地》园刊,弘扬孝敬传统美德。
办好幼儿园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宣传孝敬教育,发动家长参与我们的爱心实践活动,为幼儿创造孝敬感恩的机会,向家长征集孝敬宝宝的事迹小故事,专门刊登在幼儿园园报上,同时也征集家教经验和关爱孩子的感人故事,让孩子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实施爱。
四、下阶段工作:
1、积极开展奖孝基金募捐和奖孝帮扶活动
积极动员全园师生参与奖孝基金募捐和奖孝帮扶活动,今年在全体师生的参与下,共募捐资金2588元。我们将用 “奖孝基金”募捐到的钱款对本园的贫困生进行帮扶活动(为困难幼儿购买物品,奖励园孝星宝宝)。同时做好基金管理工作,建立奖孝基金明细账,做到每一笔钱都有记载。
2、做好每学期一次的班级孝星和园级十佳孝星宝宝的评选活动
并予以一定的奖励。同时对年度将评出的孝心宝宝的照片和事迹分别在小报上刊登进行宣传。
3、开展“孝敬周”系列活动
并家长层面启动“感动校园十佳爱心妈妈”评选活动。让家长将自己平时如何爱孩子、孝敬婆婆、妈妈等家人的感人事迹记录下来,然后我们将通过教师、家长共同评选的方法,评选出10位“感动校园爱心妈妈”,并予以颁奖。
孝敬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工程,从点滴抓起,从小事入手,让感恩教育走进每一个家庭,走进每一所校园,走进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走进每一个人的心灵,让感恩的阳光洒遍中国是我们努力所追求的目标。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定能将孝敬教育工作不断深入,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二篇:“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案例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感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把握住新时期学生的心理脉搏,采取新颖的方法、机动灵活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施以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尊敬父母、感恩父母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美德,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去了解父母,关爱父母,感恩父母,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中,有不少家庭把独生子女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凡事都围着独生子女转,独生子女处于幸福家庭,优越的生活环境,祖辈父辈过多的照顾、宠爱、放任和袒护,致使独生子女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
家长们常常反映:孩子在家不听话,动不动就发脾气;只关心自己,对别人不管不问,有时候父母病了,他们也不着急;只管自己享受。鉴如此,我们女织寨小学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学会感恩”一系列教育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感恩父母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活动前,我们在学生中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基本状况。然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设计出了活动实施方案。我们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少先队辅导员老师开展了:“妈妈的一天”、“体验‘护蛋’的艰辛”、“三八”为妈妈献上一份孝心、“温馨五月,感恩母亲”等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努力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父母的事抢着做;会做的天天做,不会做的学着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磨练品
质,学会感恩。
“三八”到来之际,大队部发出倡议:在“三八”这天为妈妈献上一份孝心——替妈妈梳梳头、捶捶背、洗洗脚、洗洗碗等,随后,我们又以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了所有孩子和妈妈对参加这个活动的感受。孩子们说,发现了妈妈早晨起得早、晚上睡得晚、脸上的皱纹多了、皮肤粗糙了,感受到了妈妈太辛苦了,以前没有关心妈妈,今后一定多帮妈妈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妈妈刷刷碗、扫扫地,叠叠被,改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家长们也声称,感谢学校组织的这个活动,这个活动的开展让孩子感受到了做母亲的辛苦,更加理解妈妈的心,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更深的认识,感到和孩子的心贴得更近了。
5月份,我校抓住“母亲节”的有力时机,紧紧围绕“感恩母亲”展开活动。首先我们让孩子们观察、记录妈妈一天中都做了哪些事情,然后组织召开“我的好妈妈”主题班队会,会上同学们各自讲述妈妈一天的故事,在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让同学们感受“我”成长的点点滴滴都凝聚着父母的艰辛。由此焕发孩子感恩父母的内在激情,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接着我们利用国旗下讲话、在报刊、网络等资源搜集“妈妈的爱”诗歌、组织“我的妈妈”主题征文等形式,进一步讴歌母爱。我们邀请全体母亲参加了“温馨五月,感恩母亲”主题大队会,会上,孩子们用质朴的语言向妈妈表达了感激之情,母亲们听着孩子们发自肺腑的话语,看着孩子们投入的表演,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学生从“感恩母亲”系列活动中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知道父母把自己养育大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从小好好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学习之余要多关心父母,要用优异的成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让孩子从小就学会感恩。然而,要让孩子真正领悟感恩的意义,学会感恩,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长期的思想渗透,不断地实践参与并进行强化训练,才能最终成为他们的自觉行为。
第三篇: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浅谈如何教育学生从小学会做人
[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归纳为一句话就是: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我们有必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要强调通过今天的课堂教学,赋予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此,学校教育和我们的老师为了孩子的未来,应该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真正放在教育的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素质教育;德育;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就我们所处的现实社会而言,就要在继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和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础上,从小确定远大理想,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用《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来鞭策和约束自己。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远大目标,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成为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品德高尚的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学生智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独生子女环境的制约,也有少部分小学生在明德、成才、处事、交往等方面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特别是城市儿童最突出是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仅占30%)。甚至有的学生为能有更多的时间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普遍出现了“自私任性、胆小怕事、贪图享受”的不良心理倾向,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根源在于学校及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着眼于人的认知本性、功利本性而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本性、生存能力
0 的培养。
因此,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越高,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会求知、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自信、自立、有责任、有爱心的社会人。
一、赞赏学生——培养学生学会自信
学会自信包括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待人正直诚恳、做事果断机敏等。在长期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家长和教师眼里只有“分数”,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便是优等生,而多数成绩一般或差的学生便是所谓的“差”生。在长期的分数排队中,很多孩子的自信被排没了,看不到自己的任何优点,养成自卑、自暴、自弃的性格,严重影响孩子身心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将以往只注重分数,忽略孩子其他闪光点的教育方式,转变为多赞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生活的快乐、自信,获得全面发展。
1、多作肯定性的评价
小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平时总夸他聪明,能干,听课认真,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说他不认真、不用心,成绩不理想,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平时要多给学生一些肯定性的、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找回自信心。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在一所小学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它说明了,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进行训练将使你的学生变得更聪明。
如教师在作业批改中,写上“你进步了!”“做得太好了!”“你的想法很特别了!”“你的作业书写很漂亮!”等激励性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一直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从同老师都对他作出了肯定性的评价后努力做得更 好。特别是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作业批改中,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在作业及课堂上给予大力表扬,让他们体验到被别人肯定的快乐。
2、珍视学生的成功
正如魏书生所说:“培养学生自信心要从扬长开始”。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也行”、“我能行”。作为教师,要珍惜学生的微小成功与进步,善于运用“表扬”这一武器,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尽力去挖掘他们身上的“微量元素”,让他们体验进步的快乐,哪怕是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发现,肯定并赞赏,以促进他们不断改正缺点,积极向上,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一个成功者,为品尝成功而奋斗。如让一年级的学生出黑板报:当学生第一次尝试时,不管学生做得怎样先肯定他们的成果,“你们做得太棒了,老师很喜欢!”再提出建议。那么第二、三次学生就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比我们教师出的黑板报更富有童趣。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每位学生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所有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都有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尤其要多给那些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学习压力大的学生创造机会,更要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3、多为学生创设显示才能的机会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教师应多创设显示学生才能的机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相信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如举行绘画比赛,孩子就可以在比赛中一展风采,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自立。举行“写字比赛”“体育比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等等,让每位孩子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体验成功,提升自信,并形成良好的激励循环,使学生在其他方面也增强了自信。每次竞赛,当孩子们取得成功时,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千万别小看表扬的作用,他能鼓励孩子更有信心,鞭策孩子向更高的目标不断进取。
二、自己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在一次覆盖全球许多国家关于“你最希望造就下一代什么样的品质”的调查中,素以尊师重教而闻名世界的德国人,把“注重学识”这一点排在最后。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外在的知识量不断猛增,知识是传授不完的,最应该注重的是唤醒孩子自身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的优秀品质。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成了家里的“小皇帝” “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气的独立意识非常差。在学校里,一些孩子的独立思想又常常被教师给剥夺,教师授课时往往唯“师”独尊,不给学生质疑独立思考的机会,渐渐地孩子变成一个不懂思考,不会创造的读书“机器”。因此,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家长和教师应把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权力还给学生。
1、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在遇到事情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并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处事能力和独立能力。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就已经指出:凡儿童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因此,在孩子教育中,鼓励孩子自己决定是相当重要的。如在一次数学课上,数图形应“从左数”老师犯了“从右边往左数”的错误,而全班的学生竟然都没指出。类似的事情在其他课堂也屡见不鲜,可见以往的教育教学中,老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使学生丧失判断能力。
我们在课堂应引导孩子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学习上遇到难题,先不忙帮学生解答,应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在平时生活中树立独立意识,学会自主决策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做出决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家长和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
2、把独立做事的权利还给学生
孩子除了会思考还应会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光想不做或光做不想的孩子都成不了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一要鼓励孩子试着做想做的事情。孩子本来就是独立的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注意的中心会逐渐从父母转向外界事物,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独立意识大大增强。特别是入学以后,孩子在正确组织起来的学校集体条件下,独立意识逐步提高到一个新的、较高的水平。他们 3 逐渐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许多事情不再依赖父母,到了高年级甚至希望摆脱父母、老师过多的关照或干涉。比如,在一年级时,有的孩子要擦玻璃、洗碗、叠被子等,这时,作为老师、家长,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多理解、宽容孩子的“错误”,支持孩子自己动手。只要孩子想做、愿意做,就要大胆放手,即使孩子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因为正是在这些自由自在的反复劳动过程中,孩子不断地克服认识上、动作上、能力上的不适应、不协调,不断地提高独立性。
二要要求孩子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自立歌》:“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小学低年级学生可以从自我服务做起,穿衣叠被,系鞋带,在学校做值日生;到了中年级洗小衣服、洗碗、拖地、帮妈妈买小商品、招待客人,在学校布置教室、美化校园等;高年级学生可以做简单的饭菜,用电器,修理桌椅,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内容。笔者曾执教过的一年级孩子,由于孩子独立性比较弱,很多事情都是由家长代替完成。甚至连平时的作业都由家长抄,有的孩子不让家长抄还受到家长的批评:“妈妈抄的比你快。”因此在刚执教该班级,就对家长强调: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独立意识,宁可自己辛苦一些,教孩子本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尽早学会自我服务。如果从小不作要求,孩子就会逐渐形成依赖性,从而缺乏独立能力。
三要引导孩子学着做不会的事情。对孩子来说,所有的事情都是从不会到会的。孩子第一次系红领巾,第一次烧饭,第一次洗鞋子,这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对孩子独立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影响着孩子走向独立的信心和进程。老师、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大胆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要经常对孩子说“自己试一试”“我相信你能做好”。同时还要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更要注意鼓励、支持和引导孩子,而不能急功近利,打击孩子的独立愿望,或者包办代替,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4 让孩子尝试自己的“第一次”,从而体验到其中的成功和快乐转化为内在的信心和动力,促使他们进一步作出努力,进而增强独立意识,提高独立能力。
三、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社会经济发展激烈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当今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责任感的培养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越来越引起现代教育改革的关注,学校教育具有培养学生责任感的重要任务,应首先培养学生对社会与家庭的责任感。
1、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家庭是社会最基础的单元,一个人一生所处时间最长的即在家庭中,从小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认同与责任感,是奠定其今后确定正确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可谓“父母不爱,何以爱他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首先要充分利用班会课、品德与生活课开展“我爱我家”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提高孩子家庭责任感。其次,在课余时间教师也可与家长多联系,让家庭也成为培养学生责任感的主阵地。如让学生回家作一个家庭调查:“你们的父母是如何对待他们的父母的?”通过调查,让孩子与父母相互影响,相互教育。也可在学校开设“孝敬课”,加强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长辈的教育;开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查阅父母的生日,在父母生日那天为他们做一件孝敬之事。最后,组织学生走到社区到敬老院、五保户家庭去为老人做事等,培养学生的仁爱、宽容、义务、奉献的家庭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的教师经常在抱怨,现在的小学生责任感差。每天的家庭作业总有一些学生不做;每周一次的值日,老师和班干部不提醒,就会有许多学生忘记,有的学生明明知道却故意躲避;班级出黑板报、布置教室、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活动等公益的事能不做就不做。因此,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引导学生胸怀天下,开展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活动。可以结合国内及身边发生的大事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关注一些国内大事,让学生在互说互论中,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意识。要教育孩子对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施 以关怀。当有学生生病,可以鼓励学生电话慰问、上门探望;当有学生家庭在一些突发事件中遇到困难,全班的学生可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使他们心中友善和同情的花悄悄绽放。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深入学生,让学生在各种小事中树立起“少计个人得失,多为他人考虑”的一种社会责任感。
四、播撒“爱”种——培养学生心中有“爱”
学校是传递人间真、善、美的地方,是播撒“爱”的种子的地方。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让我们的孩子生长在爱的荒漠中。因此,也就只能培养出缺乏同情心、缺乏爱心的下一代。例如,一位老师用《苏霍姆林斯基与两朵玫瑰花》故事的前半段出了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读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子的故事?结果却出乎意料:几百名高中生,文章的中心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共财物,不能来采摘花草树木,写了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作出百种处罚„„。故事原本是突显小女孩摘了一朵玫瑰花是为了奶奶,而苏霍姆林斯基为了赞赏她是懂得爱的孩子而又摘了一朵。但是在高中学生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而没有爱心的传递。因此,我们除了让孩子懂得遵守道德规范更应培养孩子有一颗善良慈爱的心。
1、在家庭交往中,培养学生关心体贴他人
家庭是一个人步入社会的起点,是学生成长的摇篮。针对家长溺爱孩子,学生自理能力差,缺乏责任感等情况,因此我们应以家庭为阵地,把为家庭成员服务作为学生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有些学生对老师熟视无睹,甚至出言不逊,对家长不恭不敬,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首先我们可以找个别人谈心并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向他们介绍毛泽东等伟人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事例,使学生受到了启发;然后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只有勤快的孩子才会懂事,知道关心体贴别人;然后 让学生每月在家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负责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只有孩子体验了大人的辛劳之后,才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从而在生活中关心体贴父母。
2、在同学交往中,培养学生帮助宽容他人
在孩子步入社会之前,他们的大部分生活是在校园中渡过的,除亲人以外,教师和同学也是每位孩子朝夕相处的朋友,孩子能否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和将来性格的养成。研究表明,乐于助人,对他人宽容善良的孩子容易被其他同学所接受,朋友多,生活的自信快乐,而自私常与人斤斤计较的同学则被多数同学排斥,性格孤僻,长大后渐渐发展为悲观厌世,心理不健康。因此,教师应时常教育孩子有一颗帮助宽容的心,遇到同学之间有一些小矛盾,教师应及时处理好,晓之以理,让孩子懂得相互宽容;遇到同学之间有困难,要发动其他同学帮助他,一人有难,八方相助。而后,教师还要让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感受老师对待学生的宽容、大度,体贴他们。同时在班上还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均等的锻炼机会,让他们体验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并利用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爱心,使学生们在奉献爱的同时期,也感受着爱。体验友谊可贵,友情难得,培养了队员们与他人交往与合作能力,养成心中有他人,扶助弱小,帮助残疾人的美好品质。在班上组建“手拉手”好朋友活动,注意引导孩子理解和宽容比自己强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故意为难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会帮助他们,学会从交往与合作中真正做到向比自己强的同伴学习,并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快乐。
总之,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学会做人”,重在研究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络,使各种力量汇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为孩子拥有一个最佳的人生境界,让孩子迈好人生开端的第一步,做一个真正在思想道德和能力水平上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心智两全、和谐的人才,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文献]
1、林华民: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3.8
2、周云:鼓励孩子自己来,幼儿教育,2001.2
3、张祥明 林锦秀:当代教育学概论,海风出版社2005.12
4、胡守棻:德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
5、常禾生:学校德育指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
6、陈安福:谈谈怎样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四川教育1986(2)
第四篇: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
教育孩子从小诚实守信
教学目的:
通过此次学习,帮助家长们认识诚信教育在孩子生命中的重要性,从而重视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帮助孩子学习体会诚信的重要和快乐。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帮助家长树立诚信教育的观念。学习中,不仅让家长了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交给家长一些诚信教育的策略。结合学 校诚信教育的要求,尽量达到家校观念一致,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守诚信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有关诚信教育方面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欧洲逃票之后》
欧洲某些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位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他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他很乐意不用买票而坐车到处溜达,在留学的几年期间,他一共因逃票被抓了三次。
他毕业后,试图在当地寻找工作。他向许多跨国大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因为他知道这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可都被拒绝了,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他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中国人。最后一次,他冲进了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公司所用?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较真?以后改还不行?
不、不,先生。此事证明了两点:
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佣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佣你的公司,因为没人会冒这个险的。
2、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它将给人带来成功和幸福。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和幸福,自然就希望孩子成为诚信可靠的人。今天,我们将与家长们对诚信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二、了解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诚信与人生快乐和成功相伴)
1、讲诚信的人会赢得更多的机会和朋友。
少年儿童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加上日常形成的好习惯会大大有助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学会守信,它会成为人一生享之不尽的财富。将来走向社会,守信会为他们赢得更多的机会与朋友。
2、“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但丁的这句名言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欺人的人必将自欺。现实生活当中,确实存在着一种人,平时总爱习惯性的许诺这个,承诺那个,可事实上却经常失信于人,最终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对这种人大家也就敬而远之了。不守信用,自食其言的人终会遭到人们的唾弃和鄙视。
诚实守信是美德。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以诚为本。在做一件只有所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事情时,你诚信与否,将折射出你灵魂的崇高或卑劣。诚实,对自己负责;讲信用,对他人负责。所有的背囊中,惟有诚信才能引领你走向崇高;惟有诚信才能让你在这个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中,从容面对他人;惟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灵魂闪耀;惟有诚信,才能让你的灵魂得到升华。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不失为一种做人的美德。
三、诚信教育的策略:
用科学的教育还孩子一片诚信的天空。
(一)培养孩子诚信的品德要做到:
1、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要求孩子将诚信,自己必须率先垂范。难以想象,一个出尔反尔,经常失信于人的家长,能够培养出诚实守信,不欺骗别人的孩子。
2、掌握两条处世原则。除了培养正确的信念,家长还应教孩子一些诚信处世的原则。
(1)没有把握的事情不轻易许诺。家长首先不要养成轻易许诺的习惯。在待人接物上,家长要以诚待人,既热情又量力而行。家长有时会因为爱面子或者考虑不周对没有把握做到的事情向别人许下诺言,结果自己不好收场。
(2)许诺了的事情就应努力办到,不失信于人。一旦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做。家长还应该常给孩子讲诚信的故事,既身教又言传。还可以送给孩子一些诚信的格言警句,用这些人类智慧和道德的结晶来影响孩子,使之内化为孩子的行为习惯。
3、处理好三个关系。
(1)身教与言教的关系。“身教终于言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才能期待在孩子身上播撒的诚信金种子绽放出人性的异彩。
(2)惩罚与引导的关系。家长对孩子的小过失往往过于苛刻,孩子就会试图掩盖实情以逃避惩罚。
(3)蓄意说谎与善意谎言的关系。家长教育孩子要待人真诚并不等于不假思索地将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说出来,因为你的感觉是否正确尚是一个需要判断的问题。
四、总结。
我们要教育孩子把握一点,真诚的核心和灵魂就是与人为善。如果对别人来说,“谎话”更适宜和容易接受,又不会伤害任何人的利
益,我们不妨放弃对“完全诚实”的固执;但是在任何时候,都绝不能为个人利益而放弃诚实。
第五篇: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志向
———读胡总书记贺信有感 旧铺实验小学
王树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如果努力的方向是直奔颜如玉、直奔千钟粟、直奔黄金屋而去,如果学习的目标仅仅为了个人将来生活待遇的提高和个人前途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曾几何时,我们幼时为之热血沸腾的理想怎么就成了过时货而被孩子们不屑一顾,于是有人断言这代孩子是缺失理想的一代。是啊,没有了理想,学习也就失去了灵魂,我们的孩子究竟是怎么啦?
网上调查:有三成学生有厌学情绪,有二成学生不愿做作业,有近四成学生认为课本知识对自己今后人生作用不大,有一成学生认为高考毫无价值„„学生读书积极性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开拓精神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种种现象的背后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胡总书记在给大浦小学百年校庆贺信中提出: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再回顾周总理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诤诤誓言,我们觉得,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的志向,才能给读书插上“翅膀”,才能使读书有强劲的“内驱力”,才能读书读得激情四溢,热血沸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的功利化是使得孩子读书有功利性的直接诱因。父母对孩子学习目标的功利化,直接导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急功近利,只看眼前,不顾以后。某些时候,孩子的成绩已经成为父母的面子“工程”。孩子成绩好,父母脸上有光,奖励零食钞票;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满脸乌云,自觉低人一等,等待孩子的是巴掌棍棒。这样家长一手“大饼”,一手“大棒”,孩子脆弱的心灵就在成绩起伏中摇摆不定。
随着教育走向产业化,家庭教育支出已经成为许多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负担。但许多家长仍然花高价让孩子上名校,家长对“名校”的趋之若鹜,不是追求名校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而是直奔中高考升学率而去。家长也直言不讳:“我不能用买肉的钱买一堆罗卜”,家长在教育上的高投入,使得对教育收益高产出的要求显得越加迫切,家庭教育的功利性就越加凸现。
“中国教育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教育观念,缺服务意识,缺人文意识,缺特色,但最重要的就是,缺理想!”。尽管学校一直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教育的功利化在学校仍是不绝如缕。当金钱的亮色染黄了洁白的象牙塔,“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在莘莘学子面前显得是那么的直白:不就是为了将来的位子、票子和女子么?!不然我拚命读书干什么!学生理想和追求的变质,是学校教育功利化的根源。而学校教育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就是“唯分数论”,学生分数、成绩的好坏是教师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的标准,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心目中是宠儿,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成绩不好的尤其表现不好的学生,老师是暴风骤雨,严辞厉色。因为考多少大学生,考多少“名牌”,是老师教学水平的“证明”,是学校领导的“政绩”,更是地方政府成为“教育强县”、“教育强市”的依仗。另一方面,老师对成绩好的的学生青眼有加,还因为这些“有出息”的学生能让他们脸上增光。
胡总书记在贺信中提出:“希望教师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照这两个“希望”,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换脑”,要更新观念,不仅要提高育人的水平,更要拨正育人的方向。把我们孩子读书的理想引领到去寻找科学的本源,去为了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上。
教育家熊丙奇说:知识、能力和素养是决定人生的三个重要因素。知识水平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花时间越多,学得越好,但能力和素养无法通过简单延长训练时间、训练强度来培养,这使得中国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成为教育的短板。胡总书记在贺信要求同学们 “珍惜宝贵时光,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学好文化知识,陶冶道德情操,养成良好习惯,锻炼强健体魄,为将来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再一次明确地对学生的德智体美提出了全面发展的希望和要求,学生的健康,绝不仅是丰润的脸颊,红艳的双唇和自如的脚踝,更包括坚韧的意志,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德。同时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树立远大的志向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远大的志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犹如火车没有了火车头,雄鹰失去了翅膀。学生不仅要有理想,更要志存高远。我们常在深深思考:在经济飞快发展的快车道上,我们快步疾行到底在追赶什么?道德观念的扭曲,温良精神的丧失,善良谦和的异化,我们是不是应缓一缓脚步,等一等已喘不过气来追赶不上的灵魂和精神?!胡总书记目前着重提出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